社会保障卡里有钱吗亏吗452421198106133019

财经观察:谁让社保基金亏了70亿
[摘要]审计署最新的审计结果显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自营的指数化投资在2010年~2013年的4年中亏损了近70亿。70亿是个什么概念?亏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下行是亏损直接原因根据审计署披露的信息,从2010年至2013年的四年中,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自营指数化投资部分亏损接近70亿元。从外因来看,股市下行是此次披露的社保基金投资失利的直接原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设立的基金,任务是对社会保障的支出起到补充和调剂,截至2013年底总资产为1.2万亿。相比于全国社会基金,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更加市场化。从境内到境外、自营和委托、从股权到债券均可投资。截至2012年,社保基金年化收益率8.3%,基本达到了实体经济的产出水平,其中,自营部分约占六成。此次审计署披露的亏损部分就是社保基金的自营部分。由于是“指数化投资”亏损,很显然,股指下行是造成亏损的直接原因。从2010年~2013年这4年中,有代表性的股指均为下跌状态。如跨市场的指数下跌约35%,表现较好的小股票指数也下跌近15%。由于审计署未披露社保基金自营指数化投资的规模,社保基金近几年年报中也未披露相关情况,因此难以计算和比较其投资收益率。若按指数下跌的数值推算,社保基金自营指数化投资的额度约为200亿~460亿元,约占社保基金自营部分的3%~7%。自身投资管理能力也影响回报除此以外,社保基金投资实力不足也会造成亏损。指数化投资和股票投资相似,也有选择指数和择时操作两部分。由于审计署并未披露社保基金指数化投资的具体方式,我们可以理解为社保基金既可以自己购买一揽子股票构造指数化组合,也可以投资指数基金。同时根据社保基金2005年~2007年的年报数据推测,社保基金还可以对指数投资进行波段操作。社保基金2005年~2007年年报中披露指数化投资规模为36亿、42亿和11亿,可以看出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明显进行了减仓操作。近几年社保基金年报中虽然未披露指数化投资余额,但显然也会进行波段操作。就构建指数化投资而言,非专业机构购买一篮子股票的管理成本较高。如果还要实现“增强化”的操作,也即微调股票组合达到超越指数的目的,则调整和买卖股票的成本更高。从市场上之前成立的增强型指数基金来看,增强通常效果较差。从投资的成本来看,最便宜的方式是购买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从2009年开始大爆发,当年规模就已经达到数千亿,2011年后可选择的指数基金已经达到上百只。如果社保基金是采用持有指数基金的形式投资,则对指数的选择和择时的操作也可以影响投资的效果。2010年~2013年,代表大股票指数的沪深300下跌约35%,代表中小股票的中证500下跌近15%,但指数下跌幅度略小,而且2010年上市的指数甚至还上涨超过30%。按照审计署的说法,社保基金“投资的标的指数范围较窄”,造成“近年投资收益欠佳”可见社保基金在选择指数和波段操作方面可能有所失误。逐步委托投资 增强透明度 社保基金在、2007三年的年报中曾披露了指数投资的收益和期末余额,但在后来的年报中则不再披露。同时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股票的投资主要是采用委托投资方式。因此,这次审计署披露出的自营投资失利,也让市场吃惊不小。针对自营亏损,审计署开出的药方是“逐步采取委托投资的方式进行指数化投资,并建立监管分离制度,设立统一的投资信息管理平台”。其实,社保基金的委托投资由来已久,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截至2012年底,社保基金委托投资部分约占四成。在证券投资方面,社保基金委托基金管理公司、券商等管理股票组合已经比较成熟;在方面,也和中信产业、弘毅投资等保持了较长合作关系;在境外投资方面,也根据规定评选出了摩根资产、施罗德等境外知名机构开展投资管理。由于在遴选委托投资管理机构的过程中公开度和透明度都比自营高,所以这种方式更易被社会所信任。6月19日,社保基金最新发布的“信托贷款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也公布了对信托公司的选秀标准,较以往提高了透明度。结语:提高投资决策程序的透明度,继续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社保基金进一步的发展方向。(王磊/文)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daleiwang]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今年以来赚&54%
今年以来赚&62.14%
年赚&18.36%
7日年化收益&2.99%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第07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往期回顾 &
社保基金亏空了,究竟该如何补?
中国城市报
  编者按  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后,2015年养老金保险“亏空”将超过3000亿元。为了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政府试图通过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日,山东省作为首个试点省份,正式划转3家省管国有企业30%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划转资本规模约为33亿元。山东省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几年内,山东省将完成全部省属国有企业股权的划转。对于政府采取此种方式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成为了各大媒体热议的焦点。在此,小编将主要的三种评价梳理呈现,您会更倾向于哪种评价呢?  资本市场是解决  养老金亏空问题的根本  ■孙国茂  近年来,围绕我国养老金缺口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在2012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中指出,社会保障研究的权威专家郑秉文及其团队最早计算出,到2011年底,我国养老金缺口已达到2.2万亿元。此外,在2012年发布的《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报告(由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牵头的中银研究团队和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牵头的复旦大学为主的研究团体撰写的)中指出,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18.3万亿元;在养老制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到2033年,全国养老金缺口将达到68.2万亿元,占GDP的38.7%(假设GDP年增长率为6%)。  然而,相关政府部门并不认同上述专家的研究结果。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11年末,我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结余1.9万亿元。中国财政部2015年5月称,2012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还盈余1079亿元。2015年全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将“亏空”3115.33亿元,比亿元的“亏空”增加了近一倍。  其实,养老金缺口的计算是否准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养老金缺口问题必须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养老金账户亏空将越来越大。如果现在不解决此问题,可能会错过最佳解决时机。  为此,国家相关部门正在酝酿对养老金改革进行制度设计,允许养老金进行多元化投资。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研究机构已接受国家人社部委托,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行顶层方案设计。从专家团队已经提出的建议看,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发行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特定国债;国家在安排能源、交通等大型项目时优先安排一定的养老基金参与;在保持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基金存放银行和购买国债的基础上,允许其投资于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在国有重点企业改制上市中,允许养老金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股。在这些建议当中,只有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措施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社会保障制度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正是通过养老金制度,美国普通工人和居民间接持有了美国大半以上的企业股权。社会保障制度使美国真正实现了从“资本家的资本主义”向“人民的资本主义”的转变。也许,美国的养老金运作模式对我国更具有借鉴意义。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地方政府以及企业雇主发起的DB型养老基金(即待遇确定型,Defined&Benefit)大多投向股票资产。以美国最大的地方政府公共养老基金——加利福尼亚公共雇员养老基金为例,2010年底,该养老金资产规模为2200亿美元,其中股票投资比重高达70%。  美国除了DB型养老基金,还有DC型养老基金(即缴费确定型,Defined&Contribution),两者的总体资产配置结构非常接近,即一大半投向共同基金和股票资产。在企业DC型养老计划中,最具代表性的是401(K)计划。401(K)计划参与者不仅更偏好股票资产,而且股票投资方式更加分散化。计划参与者投资股票资产的力度与其年龄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401(K)计划的年轻参与者倾向持有更高比例的股票,而老年参与者倾向持有较高比例的固定收益类资产。1989年,401(K)计划资产投资于共同基金的比例仅为8%,而到2002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45%,并且绝大多数为股票型基金。事实上,401(K)计划直接投资的股票(主要是计划发起人或雇主的股份)占比仅为10%左右,但计划参与者不断通过增加混合型基金的投资来间接提高股票资产的比例。如果加上计划参与者通过银行集合信托及其它理财产品等投资于股票的资产,那么401(K)计划中约2/3的资产为股票资产。  不仅仅是美国,对于养老金的管理,国际通行做法是将一半左右的养老金投放到低风险的银行储蓄账户(即固定收益部分),另一半投放到股票市场(即权益投资部分)。不同的是,美国养老金投放到股票市场的比例更高,达到60%。当然,这与美国拥有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分不开,美国正是通过这种投资方式,有效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世界各国管理养老金的经验告诉我们,资本市场是解决中国养老金亏空问题最根本和最有效的途径。与前面专家学者的建议相比,资本市场的可能性和可操作空间更大。即使要弥补二十年后68万亿的养老金亏空,只要保持7%以上的年投资回报率,这个目标就可以达到。事实是,美国加州养老金的年投资回报率为8.5%。  然而,在我国,通过资本市场解决养老金亏空的前提是资本市场必须健康发展。如果资本市场不能健康、有序和规范的运行,养老金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投资收益、实现相应的政策目标,而且还会产生灾难性的结果。在此情况下,即使将大量国有股权划归养老金,最终也无法出售变现。  (作者系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山东高校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划转国有资产充实社保资金是正道  ■李思辉  近日,山东创全国之先,将超过33亿元的国有资本正式划拨到社保基金理事会名下,这不仅标志着山东国企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而且意味着中央“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资金”的政策终于落地。  我国社保基金缺口不小,2015年全国社保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后,全年养老保险“亏空”超过3000亿元。既然有亏空就应当设法补充,过去一些官员和专家提出“延迟退休论”和“延迟领养老金说”,出发点也是要“补缺口”,只是这种思维方式出现偏差,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道。  公民的退休年龄早有法定,延迟退休会加重公众负担,是对一代人的违约。况且“老有所养”是政府的基本责任,社保基金出现缺口,就该从公共层面想办法,不能总是盯着老百姓的口袋,更不能指望把痛感转嫁给普通劳动者。  环视欧美,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高福利国家也曾出现过社保亏空。他们的处置经验是不动普通民众的奶酪,而是用公共机构的资金直接充实社保,或者通过税收弥补缺口。我国是公有制占主导的国家,国有企业为数众多、体量巨大,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保资金,理论上没有障碍。只是长期以来一些国企行政色彩浓厚,习惯于“取之于国而用之于企”,甚至“取之于民用之于私”,上缴国家的红利比例很低,有的一边垄断资源、一边年年喊亏,更谈不上拿国有资金来充实社保资金了。  国企资产归全民所有,理当用之于民,不能仅用于或主要用于企业内部循环分配。弥补社保资金的巨大缺口,根本出路不在与民争利,而在深化改革,改革国企股东结构、运营体制以及资金使用方式,突出公共性,使之成为全民社保的有力支撑。类似的主张,一些有识之士早有呼吁,中央早在10多年前也有明文规定,只是迟迟未能兑现。此次山东领全国之先,将超过33亿元的国有资本划拨到社保基金理事会名下,就是一次对偏颇的认知视角和思维方式的纠偏。这再一次提醒人们,社保资金缺口也好,其他财政缺口也罢,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怎么掏老百姓的口袋,而是如何发挥政府的能动性,以改革的办法破题。  当然,山东计划实现社保基金划转的全覆盖,要将全省400多家省属国企30%的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保基金,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毕竟,国企内部情况不一,资金风险大小有别,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推行难度有异;整体性、大比例划转后,如何防控风险、确保收益,对管理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作者系《湖北日报》评论员)  用红利弥补养老金亏空比划拨国资更靠谱  ■莫开伟  填补养老金缺口,这是事关全体民众福址的大事,既要千万慎之又慎、不出任何纰漏,又不能再久延不决,让“救命钱”出现支付危机。笔者认为,用划转国资弥补养老金亏空只是一个次优方案,最好方案应是直接用国企红利弥补养老金亏空。  一方面,划转国资弥补养老金亏空,有可能导致国企经营势力日渐式微和不负责任经营行为,最终使弥补养老金亏空办法成为“无源之水”。  随着未来二三十年我国老年人口高峰到来,养老金亏空呈逐年上升趋势,若按每年亏损几千亿元计算,10年、20年、30年之后,需要划转的国资则分别可达几万亿元直到数十万亿元。而据财政部资料,2013年底,我国国有企业总资产虽达104.1万亿元,但剔除负债67.1万亿元,净资产仅37万亿元。如此看来,二三十年之后,有三分之一以上国企资产属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且这种可能性很大。  我们可从2012年至2014年三年的养老收入支出情况预测未来养老金支出的大致状况。2012年保险费收入15027亿元,支出13948亿元,收支相减余额为1079亿元;2013年剔除财政补贴后,“亏空”仅为959亿元;2014年“亏空”3024.87亿元。若养老金亏空局势得不到遏制,则国企总资产会有大幅下降之虞。如果加上中途因经营不善而亏损破产,国企总资产会更加缩水。一旦形成这种结局,会对国有企业经营积极性造成很大影响。  另一方面,用国企红利补充养老金亏损,既不会损害国企经营元气,也会对国企经营形成有效约束,使养老社保机构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滚滚财源。  随着国企经营势力不断扩大,加之对国企管控手段提高,国企经营行为会更加规范,经营盈利能力会进一步增强,会更加有能力为社保基金提供资金补充。按照目前养老金亏空金额与国有企业盈利相比,国有企业有足够能力担负起弥补养老金亏空的重任。据财政部资料,2014年由于经济总体形势下滑,国有企业经营虽受到一定影响,  但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765.4亿元,同比实现3.4%的增长。  而且,国有企业经营利润除了扩大再生产和科技改造、必要基础设施投入之外,大部分用于弥补养老金亏空或补充养老金,不仅可大大提高中国养老金势力,减轻财政负担,更会提高全民养老保障水平,使国企红利能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怀化银行监管分局)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社保基金投资亏损该由谁来担责?(原创首发)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别撒谎!人不能靠哄吓诈骗活着,执政也一样!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继续浏览相关话题:
219.140.112.*
先不谈担责话题,只要改正错误就可以满意。问题在于改正错误思路的可能性有木有?
122.241.60.*
(借地)即时79.{《[-] 壹并回答人民网强国论坛野荷叶、爱国者zhiqm、司马水牛的问题》 ( 王益民 06月26日 08:34 ) 6051字(647/3
122.96.235.*
有些领域政府投资不盈利,社会资本一进入,不费劲就赚钱了。??????????
122.241.60.*
(借地)即时79.{《[-] 壹并回答人民网强国论坛野荷叶、爱国者zhiqm、司马水牛的问题》( 王益民 06月26日 08:34 ) 6051字(674/35
——————导致物价飞涨的人负责
124.130.119.*
谁决策谁担責的啦。我当时就说过:跳楼的话也得让这些精英跳,老头老太跳不动啊。
社保资金投资应该实行国家或国家银行担保制度。
社保资金投资应该实行国家或国家银行担保制度。
社保资金投资应该实行国家或国家银行担保制度。
社保资金投资应该实行国家或国家银行担保制度。
社保资金投资应该实行国家或国家银行担保制度。
社保资金投资应该实行国家或国家银行担保制度。
社保资金投资应该实行国家或国家银行担保制度。
社保资金投资应该实行国家或国家银行担保制度。
社保资金投资应该实行国家或国家银行担保制度。
社保资金投资应该实行国家或国家银行担保制度。
140.206.200.*
应该追究决策签字者的责任,罚他个倾家荡产,并判他入狱。
主要是由于社会资本没有进入。社会资本一进入,那就笃定赚钱了。
小土的文章总是非常好。
219.140.172.*
觉得社保基金还是进入国家银行好。
图文编辑模式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谁让社保基金亏了70亿
审计署最新的审计结果显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自营的指数化投资在2010年~2013年的4年中亏损了近70亿。70亿是个什么概念?亏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股市下行是亏损直接原因根据审计署披露的信息,从2010年至2013年的四年中,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自营指数化投资部分亏损接近70亿元。从外因来看,股市下行是此次披露的社保基金投资失利的直接原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设立的基金,任务是对社会保障的支出起到补充和调剂,截至2013年底总资产为1.2万亿。相比于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更加市场化。从境内到境外、自营和委托、从股权到债券均可投资。截至2012年,社保基金年化收益率8.3%,基本达到了实体经济的产出水平,其中,自营部分约占六成。此次审计署披露的亏损部分就是社保基金的自营部分。由于是“指数化投资”亏损,很显然,股指下行是造成亏损的直接原因。从2010年~2013年这4年中,有代表性的股指均为下跌状态。如跨市场的沪深300指数下跌约35%,表现较好的小股票指数中证500也下跌近15%。由于审计署未披露社保基金自营指数化投资的规模,社保基金近几年年报中也未披露相关情况,因此难以计算和比较其投资收益率。若按指数下跌的数值推算,社保基金自营指数化投资的额度约为200亿~460亿元,约占社保基金自营部分的3%~7%。2010年~2013年,主要股指均下跌自身投资管理能力也影响回报除此以外,社保基金投资实力不足也会造成亏损。指数化投资和股票投资相似,也有选择指数和择时操作两部分。由于审计署并未披露社保基金指数化投资的具体方式,我们可以理解为社保基金既可以自己购买一揽子股票构造指数化组合,也可以投资指数基金。同时根据社保基金2005年~2007年的年报数据推测,社保基金还可以对指数投资进行波段操作。社保基金2005年~2007年年报中披露指数化投资规模为36亿、42亿和11亿,可以看出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明显进行了减仓操作。近几年社保基金年报中虽然未披露指数化投资余额,但显然也会进行波段操作。就构建指数化投资而言,非专业机构购买一篮子股票的管理成本较高。如果还要实现“增强化”的操作,也即微调股票组合达到超越指数的目的,则调整和买卖股票的成本更高。从市场上之前成立的增强型指数基金来看,增强通常效果较差。从投资的成本来看,最便宜的方式是购买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从2009年开始大爆发,当年规模就已经达到数千亿,2011年后可选择的指数基金已经达到上百只。如果社保基金是采用持有指数基金的形式投资,则对指数的选择和择时的操作也可以影响投资的效果。2010年~2013年,代表大股票指数的沪深300下跌约35%,代表中小股票的中证500下跌近15%,但中小板指数下跌幅度略小,而且2010年上市的创业板指数甚至还上涨超过30%。按照审计署的说法,社保基金“投资的标的指数范围较窄”,造成“近年投资收益欠佳”可见社保基金在选择指数和波段操作方面可能有所失误。选择不同指数和波段操作也影响回报率逐步委托投资 增强透明度社保基金在、2007三年的年报中曾披露了指数投资的收益和期末余额,但在后来的年报中则不再披露。同时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股票的投资主要是采用委托投资方式。因此,这次审计署披露出的自营投资失利,也让市场吃惊不小。针对自营亏损,审计署开出的药方是“逐步采取委托投资的方式进行指数化投资,并建立监管分离制度,设立统一的投资信息管理平台”。其实,社保基金的委托投资由来已久,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截至2012年底,社保基金委托投资部分约占四成。在证券投资方面,社保基金委托基金管理公司、券商等管理股票组合已经比较成熟;在股权投资方面,也和中信产业、弘毅投资等保持了较长合作关系;在境外投资方面,也根据规定评选出了摩根资产、施罗德等境外知名机构开展投资管理。由于在遴选委托投资管理机构的过程中公开度和透明度都比自营高,所以这种方式更易被社会所信任。6月19日,社保基金最新发布的“信托贷款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也公布了对信托公司的选秀标准,较以往提高了透明度。
提高投资决策程序的透明度,继续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社保基金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早日做实个人账户,让民众能够老有所依安享晚年
等到退休时还能领几年退休金?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财经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8 - 2013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的社会保障政策评析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的社会保障政策评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0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保障卡是医保卡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