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为预包装商品销售 酒吧 怎么如何核定税种种

&(一)销售确认的税务稽查调账&企业销售的实现,主要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产品(商品)已经发出或者劳务已经提供;价款已经收到或者取得了收取价款的凭据,获得了债权。这就是销售实现的基本条件。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无论采取何种结算方式,都应以此为基础确认销售的实现,并及时将销售收入记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同时计提销项税额。1.&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销售确认的税务稽查调账首先审查报告期末一段时间的发票存根联的开票日期,看有无已开出发票而未撕下记账联未入账或虽已撕下发票联而误记往来结算账户的情况。将“银行存款”账户、“银行对账单”、“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等和发票存根联进行核对,查明当月应实现的收入是否全部入账,有无压票现象,或通过对“应对账款”、“应收账款”等有关明细账的清理,查看有无虚列户名的无主账户或转账奇异的情况。凡有核算内容不符合制度规定的,发生额挂账时间较长的,就有隐匿销售收入的可能。在查明问题后,应根据未入账或隐匿在往来账户上以及误转其他账户的销售收入额,按不含增值税或含增值税的不同情况,调整销售收入额,核算销项税额,核算销售成本和销售利润。属应税消费品的,还应追补消费税。同时应运用上一章介绍的调账方法进行调账(下同)。2.&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销售确认的税务稽查调账有的纳税人其货物已经发出,并向银行办妥了贷物托收手续后仍不体现销售。这类情况一般是纳税人属人为地调节利润指标而造成的错误。可重点以季末或年末发出商品备查簿为中心,查核商品发运记录资料,审查企业提供的购销合同,结合银行结算凭证回单联及发票开具日期,对照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等,查明是否有不及时结转销售收入而延误收入的入账时间。上述问题,一般只对跨季度或跨年度延误入账的收入进行检查,一季或一年检查一次。3.&采用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销售确认的税务稽查调账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往往在合同约定收款日期已到而未及时收到款项时,不结转销售和计提销项税额,这样就延误了税款的入库时间。应以赊销合同为依据,结合“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等,核实到期应转而未转的主营业务收入额和应计提的销项税额。同时审查“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账户贷方发生额结转产品(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资料,看有无多转或少转分期收款发出商品销售成本的问题。4.&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销售确认的税务稽查调账有的企业已经发出产品,仍不结转销售,造成预收的货款长期挂在“预收账款”账户上。推迟了销售收入的入账时间,并影响增值税的及时缴纳。应以期末“预收账款”明细账为中心,结合预收账款合同规定的交货日期,将“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相关的销售数量与“预收账款”明细账进行核对,查明有无产品已经发出而未及时结转销售情况。对它经发出产品而未结转主营业务收入的数额,应按规定调整销售收入,核算销售成本,计缴销售税金,核算销售利润。5.&采用其他结算方式销售货物,销售确认的税务稽查调账所谓其他结算方式是指以汇票、期票、本票、支票、汇兑及现金等进行结算的结算方式。在这种结算方式下,应以产品(商品)发出或提供应税劳务,同时收讫销售或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作为销售的实现。有的纳税人其产品(商品)已经发出或劳务已经提供,发票、账单已交付购货方仍不记销售。应以“产成品”或“库存商品”账户明细账为中心,结合发票及凭证,查核会计分录的对应关系,对照“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看有无产品(商品)已经发出,劳务已经提供而未列销售的情况。(二)产品(商品)销售价格的税务稽查调账产品(商品)销售价格税务稽查的内容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价外费用的税务稽查调账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全部价款的计算应当包括随同货物销售时向购买方收取的价外费用在内。具体是指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不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承运部门开具的运费发票给购货方并由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的代垫运费以及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必须明确,凡企业收取的价外费用,不论其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销售额计征增值税。应当指出的是,对有些与销售货物没有直接关系的收费,如电力部门收取的电力增容费、贴费等不属价外费用范围的费用,可不并入销售额征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的纳税人将销售产品(商品)或提供应税劳务收取的价外费用不并入销售额征税。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将价外收费直接转为职工福利费或用来冲减待摊费用;有的直接挂结算往来账户或冲减材料成本差异和转作盈余公积;还有的将价外收费作为“小金库”或暂寄存在购货方,如此等等。所有这些均属偷税行为。应根据开具发票所列产品(商品)或劳务名称,严格界定价外费用的性质,结合账务处理,查实价外费用的入账情况,凡有违反规定,在按照现行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同时,未按价外费用计算销项税额的,不论是否使用,应按原发生额依价外费用收入所属产品(商品)的增值税税率追补增值税。属应税消费品的,还应依应税消费品的适用税率追补消费税,并调整有关账务。2.&产品(商品)销售价格明显偏低的税务稽查调账有的纳税人为了销售的方便,不惜损害国家的税收收入,采取让税让利的办法,以明显低于正常产品(商品)的销售价格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在这种情况下,应由主管税务机关按下列程序确定销售额。(1)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确定;(2)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确定;(3)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应纳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属于从价征收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应纳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上述公式中的成本,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上述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为10%,但属从价定率应征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为《消费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中规定的成本利润率。对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的,也可比照上述原则确定销售额。应该强调的是,在按程序确定销售额时,不能将确定的程序相互颠倒或者不区分任何情况而直接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计税销售额。计算调整为:应补增值税或消费税=核实应缴增值税或消费税-按偏低价格已缴增值税或消费税财务调整为:借:应收账款(追补增值税)或: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赔补增值税)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或: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借:产品(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上述对产品(商品)销售价格明显偏低的税务稽查,一般可通过价格核对比较和销售毛利分析进行查证。3.&从销售收入中坐支费用的税务稽查调账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纳税人为了简化缴款和取款手续,加速资金周转,将产品(商品)销售部分的销货款抵作费用支出,一般有支付给购货方的回扣、推销奖、产品(商品)销售费用,委托代销商品的代购代销手续费等。这种从销售收入中坐支费用的方式,一种是采用红字冲销法,即在产品(商品)销售时按照发生额核算销售收入和销项税额之后,再将其发生的费用冲减主营业务收入,相应冲减其销项税额;另一种是采用将费用凭证和销货记账凭证混在一起冲抵销货发生额,即以主营业务收入按坐支后的余额记账,相应的少记销项税额。上述两种情况,均属偷税行为。对前一种坐支费用的形式,主要审查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借方冲减数(或贷方红字发生额),后一种坐支费用形式,可核对销售原始凭证予以查证核实。4.&加工业务收入的税务稽查调账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取得的加工业务收入,应包括工时费收入、实物收入和垫料收入。按照规定,加工业务的工时费收入、实物收入和垫料收入均应通过“产品销售收入”科目核算,并计缴应税劳务的增值税。有的纳税人只记工时费收入,漏记实物和垫料收入,从而导致少计增值税额。可通过审查“受托加工材料备查簿”、原材料明细账贷方发生额及企业开出的加工业务发票。采用单位产品耗料数量分析法,核实企业交付代制代修品后的余料金额。从而查明代垫材料收取的加工费和余料金额,看计算是否正确,有无漏记加工业务收入和增值税的情况。5.&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的税务稽查调账以旧换新是指纳税人在销售货物的同时,有偿折价收回同类旧货物的销售方式。采用这种销售方式,除金银首饰以旧换新业务可按其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全部价款确定销售价格者外,其他应作购销业务处理。即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应税销售额,不得扣减旧货物的回收价。回收的旧货物应视同外购原材料或材料物资业务。主要审查纳税人的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看有无该种产品(商品)销售价格明显偏低于正常时期的销售价格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所销货物价格明显偏低而又无其他特殊情况者,一般多为实行以旧换新让价销售造成的。经检查核实后,应补记销售收入和销项税额。调整账务为:借:原材料或材料物资(旧货物收购价-进项税额)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贷:主营业务收入(旧货物回收价)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赔补增值税)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属于应税消费品的,还应追补消费税。6.&采用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的税务稽查调账还本销售是指纳税人在销售货物后,到一定的期限时,由销售方一次或分次退还给购货方全部或部分价款。这种销售方式是纳税人为了加速资金周转而采取的一种促销手段。纳税人采用还本销售方式,其销售额应为产品(商品)销售时所取得的实际销售收入,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还本支出,也不得以现行市场同类货物的销售价作为销售额。其还本支出可作为产品销售费用或经营费用处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在采用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时,往往按扣除还本支出后的余额记销售,这样造成了少缴增值税。对这类问题的税务稽查,首先应了解纳税人有无还本销售业务。如有,应重点检查“产品销售费用”或“经营费用”明细账的摘要记载,看该账户有无还本支出核算业务,列账是否正确。如果没有还本支出核算,一般就是扣除还本支出后的余额记销售的问题。对此,则要按照还本支出凭证的汇总数补记销售收入,追补增值税。其账务调整为:借:产品销售费用或经营费用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属应税消费品的,还应追补消费税。7.&随同产品出售包装物计价的税务稽查调账纳税人销售带包装的贷物,不论包装物是否单独计价,在财务上如何处理,也不分包装物是自制的还是外购的,都应按带包装的销售收入征税。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在随同产品(商品)销售货物时,对另加的包装物采取分别开票分别记账的办法,将包装物的售价从产品(商品)总售价中分离出来,直接冲减包装物。主要审查“包装物——库存未用包装物”明细账。该账户贷方发生额是反映生产领用包装物,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或单独计价包装物以及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成本结转数。若其对应账户是货币资金或往来结算类账户,一般就是错漏。则应进一步检查销货原始凭证,查明随同产品(商品)出售包装物漏记销售额的问题。经核实后,应就其包装物收入随同产品出售的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追补增值税,属应税消费品的,还应按适用的消费税税率追补消费税。纳税人在产品(商品)销售过程中,对周转使用的包装物采用出租出借方式而收取的押金,单独记账的,不并入销售额征税。但对收取押金时达一年以上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除个别包装物周转使用期限较长,报经税务征收机关确认可适当放宽逾期期限的外,应并入销售额,按所属产品(商品)的增值税税率和消费税税率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但有的企业对收取押金超过规定期限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押金,不及时进行清理,长期挂在“其他应付款”明细账上不转账,或虽作了清理,但错转“应付福利费”、“盈余公积”等账户挪作他用。(1)审查出租出借包装物有关合同、协议、掌握各种包装物的回收期限,凡收取押金超过一年的包装物押金仍挂在“其他应付款”账户上的,应清理结转其他业务收入(对包装物已作价随同产品销售另加收的押金,逾期未收回包装物而没收的押金应结转营业外收入),追补销售税金。(2)稽查“其他应付款”明细账借方发生额的对应账户,看有无奇异的对应关系。如发现有与“应付福利费”、“盈余公积”等账户相对应的情况,一般就是将应没收的包装物押金挪作了他用。经检查核实后,应按照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和消费税税率追补增值税和消费税。计算调整如下:不含增值税销售额=清理没收押金收入÷(1+增值税税率)应补增值税=不含增值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应补消费税=不含增值税销售额×消费税税率账务调整为:借:其他应付款——存入保证金或:应付福利费或盈余公积等账户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本年利润上述分录中“应付福利费”、“盈余公积”账户的调整额为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押金斩企业错转账户的数额,应按原发生额从原进账科目中予以冲销。8.&外汇结算销售额折计人民币的税务稽查调账纳税人销售货物,以外汇计算销售额的,应当按外汇市场价格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额。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选择结算当天或当月1日的国家外汇牌价(原则上为中间价)。纳税人应在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得变更。应根据其采用折合率的方法,核对当天或当月1日的外汇牌价,以鉴别其折算的正确性。如果发现有任意变更折合率的采用方法或折合率使用不当的,应按规定进行计算调整。(三)视同销售货物的税务稽查调账视同销售货物是相对销售货物行为而言的,是指那些提供货物的行为本身不符合增值税税法中销售货物所定义的“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条件。增值税税法规定在征税时要视同销售货物征税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单位或个体经营者有自产自用货物行为的,应视同销售处理,并按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或组成计税价格征税。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自产自用货物,除用于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记入“销售收入”科目外,其他不列“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于移送使用时,按成本价转入相关科目,其应缴纳的销售税金同时转入相应科目。因此,对不通过“销售”账户核算而以成本价直接结转相关科目的,除要认真核实销项税额的计算是否正确外,还应检查企业在申报缴纳所得税时,对产品(商品)销售价与成本价之间的差价是否按永久性差异作了纳税调整,计提了所得税。对视同销售货物的税务稽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1.&委托代销和受托代销货物的税务稽查调账委托代销和受托代销货物是同一经济业务,分别以委托方和受托方为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相对应的两个方面。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委托方不支付手续费的代销业务。这种情况,各自均应按自购自销货物处理,核算主营业务收入和销项税额。税务稽查时应注意,委托方在收到代销清单时,有无不作销售处理或将销售收入转移到其他账户上;受托方有无代销商品销售后不体现销售收入销项税额,将自销货物按代销货物处理,进行偷税。另一种情况是,委托方支付手续费的委托代销业务,这种情况,就委托方而言,在收到受托方代销清单的当天,应作为销售收入的实现。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借记“产品销售费用”或“经营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就受托方而言,售完货物并将代销清单和应收手续费结算单据交付委托方后,应按规定核算税金和结转应收手续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应付账款”,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其他业务收入”或“代购代销收入”科目。同时,核算营业税金。税务稽查时应注意,对委托方除检查是否及时核算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外,还应重点检查有无以扣除手续费后的余额记销售而少计销项税额,或挂往来结算账户进行偷税;对受托方应重点检查有无将代销货物不按规定作账务处理,取得的手续费收入也不入账的问题。税务稽查方法:首先应审查委托方与受托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看双方是否构成代销业务,并将“产成品(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费用”或“经营费用”、“应收账款”、&“银行存款”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明细账及会计凭证相互核对,查明代销货物所取得的收入是否按规定入账,税金核算是否正确。2.&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之间调拨货物的税务稽查调账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在不同县(市)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时,销售尚未实现,但从税收角度看,则应视同销售,并分别于移送货物和售出货物时按规定各自计缴增值税。如甲机构移送货物给乙机构,于开具专用发票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产成品(库存商品)”,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乙机构收到货物及专用发票时,借记“产成品”,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付账款”科目;乙机构售出货物于开具专用发票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上述甲机构移送货物所计缴的销项税额和乙机构收到货物所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所列明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是一致的。因此,从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角度看,不存在重复计税问题。应对“产成品(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贷方发生额为中心,结合增值税专用发票,掌握发货时间,查明发出货物方是否按规定计缴了增值税。收到货物方用于销售后,是否按规定进行了销售和税金的核算,有无偷税行为。3.&用于非应税项目货物的税务稽查调账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是发生在企业内部的经济业务,没有对外货款结算的制约,一般采用内部转账进行核算。在货物移送时,按照销售同类货物价格或组成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额,按照生产货物或委托加工货物的成本直接进行结转。借记“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产成品”或“库存商品”等科目。属应税消费品的,还应计征消费税。有的纳税人是以产品(商品)成本介直接结转,不进行销售税金的核算。一是查核产品(商品)出库的使用情况,审核“产品(商品)出库单”,查明产品(商品)的去向和用途;二是通过企业的基本建设、在建工程和福利设施的计划、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对工程用设备产品(商品)的来源进行逆向检查;三是审查“产成品”、“库存商品”等明细账贷方发生额及其对应的借方账户,核对会计凭证,看有无税金分配的核算。若没有反映税金分配的核算或核算不正确,一般就是漏记或少记了销项税额。对此,应按同类产品(商品)的销售价或组成计税价格,追补销售税金,并调整有关账务。4.&用于投资货物的税务稽查调账企业将自产、委找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对外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这种投资,是发生在企业与外部的经济业务中,根据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计缴增值税。在货物移送时,按照同类货物价格或组成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额,按生产货物、委托加工货物或外购货物的成本直接结转成本,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产成品”、“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科目。当投资协议价格与用于投资出库产品(商品)或原材料成本不一致时,其差额应转入“资本公积”科目核算。有的纳税人以货物的成本价直接结转,未视同销售计缴增值税或将购进的货物用于对外投资错用进项税额转出专栏,少计应纳增值税。属应税消费品的,还漏计或少计了消费税。可通过投资合同、协议有关投资方式及其资料的查核,并对照账面记录和会计凭证,检查“长期投资”科目。如果“产成品”、“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等科目,贷方直接与“长期投资”科目相对应,无税金核算,或“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贷方与“长期投资”科目相对应,则为错漏。账务调整为:借:长期投资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应交消费税5.&用于分配货物的税务稽查调账首先应查明企业是否采用产品(商品)形式偿付利润,然后采用账户对应关系核对法,查明分配产品(商品)的计价和核算。如果“产成品”、“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科目贷方直接与“应付利润”科目对应,则说明企业用于分配的货物未通过销售处理,而直接减少了库存物资。(1)按产品(商品)、原材料成本价结算,漏记销售。分配产品(商品)、原材料有的企业不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这就容易导致不反映销售环节的销售税金。对此,应进行调整。计算调整为:应补增值税=不含增值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应补消费税=不含增值税销售额×消费税税率或=产品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账务调整为:借:应付利润&(追补增值税)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借:应付利润&(追补销售差价)产品(商品)销售成本或其他业务支出(成本价)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借:产品(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2)按产品(商品)或原材料售价分配对转,漏记销售。企业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产品(商品)或原材料,不通过销售核算,采用按售价直接从“产成品”、“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科目结转“应付利润”科目,这样就直接压低了库存产成品、库存商品或原材料成本,不仅偷了商品及劳务税,也影响了企业经营成果的正确核算。对此,应作如下调整:计算调整为:应补增值税=产品(商品)或原材料不含增值税售价×增值税税率应补消费税=产品(商品)或原材料不含增值税售价×消费税税率或=产品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账务调整为:借:应付利润&(追补增值税)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借:产成品(库存商品)或原材料&(不含税售价或成本价之差额)产品(商品)销售成本或其他业务支出(成本价)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借:产品(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6.&用于无偿捐赠货物的税务稽查调账有的纳税人同前述用于分配和投资的货物一样,通常按成本价或售价结转,不反映销项税额的核算或错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可查阅有关捐赠货物的协议、捐赠书等资料,查核“产成品”、“库存商品”或“原材料”和其对应的“营业外支出”账户,核对会计凭证,看核算是否正确。重点查明两个方面。一是看有无销项税额的核算,如果只有捐赠产品(商品)的核算,而没有销项税额的核算,一般就是漏计了销项税额,属于应税消费品的,还漏计了消费税。对此,应作相应的计算调整。二是看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是否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若捐赠额度超过了应税所得额3%的部分,其超过的部分或不通过国家机关和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而自行直接向受赠人捐赠的,除应核实纳税人用于捐赠的出库产品(商品)是否按规定作视同销售计算纳税外,还应按规定调整计税所得额,计缴所得税。(四)已列销售账户错报销售额的税务稽查调账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由于财务管理制度较为混乱,会计核算不够健全,财会人员对税法不甚了解,以及其他方面等原因,有时也往往出现差错。申报时,错报、漏报销售额,少计增值税,属应税消费品的,还少计了消费税。从而造成纳税申报和账面记录数不符的情况。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查核。1.&短报、漏报销售额的税务稽查调账企业在纳税申报时,短报、漏报销售额的情况,主要有如下情况:漏报业务收入项目,即只能正品销售额申报纳税,不申报副产品、联产品、残次品、等外品、外购货物及委托加工产品(商品)等销售额的应交税金;销售使用过的不符合规定免征增值税条件的固定资产和销售购入拍卖的物品漏报增值税;汇总计算销售额时串位,将应税销售额计入免税销售额;厂部下属销售网点、门市部及自用产品(商品)不申报纳税。2.&按销售差额申报纳税的税务稽查调账企业按销售差额申报纳税的情况通常有:从销售额中扣除价外费用、推销奖、手续费、佣金,单独开发票的折扣额、还本支出、旧货物作价款项、随同产品(商品)销售的包装物成本、外购配套件价款等后申报纳税。有的还按产品(商品)销售价扣除成本后的差额或按不含消费税的销售额申报纳税等等。3.&计算处理错误,多计销售额少计或不计销项税额的税务稽查调账这种情况一般是企业向购货方已收取的销售额的销项税额进账处理错误造成的,多计销售额,相应少计销项税额。税务稽查方法:以上三项税务稽查应以年度、季度或月度纳税申报表中的申报收入额及损益表中的有关数据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结合会计凭证进行核对,看是否相符。必要时,可抽查销售日报表、发货票存根联、银行解款单等。查明申报销售收入与账面数额是否相符、征免划发是否符合规定。销售网点、附设门市部或仓库自行销售产品(商品)的数量是否申报纳税。如账、表应税收入额大于申报数,应查明原因。经核实后以销售收入额乘以适用税率,求出的销项税额与申报表中的销项税额比较,看是否一致,大于时,其差额为应补增值税。这时,应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分别作相应的账务调整。计算调整为:应补增值税=不含增值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申报税额应补消费税=不含增值税销售额×消费税税率-申报税额或=产品销售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申报税额账务调整为:属于短报、漏报项目造成的错漏,将已收到未缴的增值税作自缴处理。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属于按扣除部分依销差额申报纳税的,其少收的增值税作追缴或赔缴处理。借:应收账款&(追缴增值税)或: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追缴增值税)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或: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属于计算处理错误,多计销售额少计或不计销项税额造成的错漏应调整损益类科目,补记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收入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或: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属于应税消费品的,还应根据其不同销售对象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账务调整。4.&销货退回、折扣与折让的税务稽查调账(1)销货退回的税务稽查。发生销货退回时,不论是属于本年度还是属于以前年度销售的,都应冲减本期的销售收入,并扣减本期的销项税额。如已结转销售成本的,还应冲减回一月份的销售成本,以保持销售利润的真实正确。应重点审查以下几个问题。①审查记账有无合法扣减依据。在账货方尚未付款并未作账务处理的情况下,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作了相应的处理。全部退货的,发票各联是否全部收回作废,并分别注明了“作废”字样,作为抵减本期销项税额的凭证;在购货方已付货款或货款未付但已作账务处理的情况下,是否取得了购货方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及索取折证明单》,并据以开出了红字专用发票,作为扣减本期销项税额的赁证。部分退货的,是否按减除退货后的数量及货款金额重新填开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账务处理上是否按规定对应退货款和税款一并作了退出处理。②审查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已结转成本的,其退回的货物是否办理了入库手续并相应冲减了本期的产品(商品)销售成本。③审查退货的原因及其责任。销货退回要分清原因和责任,对退货所发生的费用及损失,不得冲减销售收入,一般应由退货方负担。因此,对销货退回经济业务的税务稽查,关键是审查销货退回是否真实,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凡发现无合法扣减依据,随意冲减主营业务收入和本期销项税额的,又无产成品(库存商品)退货入库记录的,一般就是虚构销货退回。对此,经核实应调增的销售收入额后,应按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追补销售税金,并进行账务调整。(2)销售折扣和折让的税务稽查调账税务稽查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无论是商业折扣还是现金折扣,也不论折扣额在会计核算上如何处理,允许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的,只限于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情况。对于销售额和折扣额不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的,不准从销售额中扣除折扣额计算销项税额。对纳税人销售货物并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如果发生了销货折让的,应查明是否按规定依折让后的货款金额重开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或依折让的金额开具了红字专用发票,据以扣减本期的销项税额。因此,对折扣与折让的税务稽查,关键是审查折扣与折让的入账是否有合法凭证,如果纳税人没有取得收受单位开具提供的正式财务会计凭证,而采用另开红字发票冲减收入或另单独开出付款凭证支付折扣与折让的,一律不准冲减销售收入,也不准在成本费用中列支。(五)应列未列销售账户,漏记销售额的税务稽查调账应列未列销售账户,漏记销售额是指将已实现的销售收入不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而记入了其他账户或账外经营,搞体外循环不记销售。此类错漏问题,一般是有意截留国家税收和利润的偷税行为,其手法是比较隐蔽的,问题不易发现。因此,对这类问题的检查既是税务稽查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认真地深入调查研究开展税务稽查。对这类问题进行税务稽查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产成品(库存商品)账户”的贷方数额与“产品(商品)销售成本”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账户的借方数额之和相核对,看是否相符,在无自产自用产品(商品)的情况下,若差异较大,产成品(库存商品)贷方发出数额大于“产品(商品)销售成本”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账户借方发生数额,说明可能存在漏记销售,应进一步追溯情况,一一查明发出产品(商品)的去向,并运用账证核对法,核实应列未列销售收入的问题。此类错漏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产销对转的调账产销对转亦称商品直冲库或存货账户和资金账户对转。就是将已收取的产品(商品)价款直接冲减产成品或库存商品。这类情况一般发生在副产品、联产品、残次品、滞销品、展览品、自制半成品等产品(商品)销售的经济业务中,错账表现形式为: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贷:产成品或库存商品这样处理,一方面漏记了销售收入和商品及劳务税,还影响了销售利润的核算。另一方面由于按售价结转出库产品(商品)成本,压低了库存产成品(商品)成本。当这部分库存产成品(商品)销售后,其压低的库存产成品(商品)成本又会转化为利润,亦会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正确核算。税务稽查方法:主要审查“产成品”或“库存商品”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结合会计凭证进行核实。凡是产销对转的,其对应账户反映为货币资金类或结算类账户的数额,其合计数就是报告期内漏列的销售收入额。对此,首先应查明出库产成品(商品)销售的计价,然后根据不同的计价标准,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整。(1)对采用含增值税售价结算的调整计算调整为:应补增值税=含增值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属应税消费品的,还应同时追补消费税应补消费税=含增值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消费税税率或=产品销售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返回产品(商品)成本=产成品(商品)冲减额-成本价决算前的账务调整为:借:产成品(增值税冲减产成品返回额)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借:产成品(不含增值税售价与成本价之差额)产品销售成本贷:产品销售收入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决算后的账务调整为:借:产成品或库存商品(含增值税售价与成本价之差额)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同时调整应补的所得税。(2)对采用不含增值税售价结算的调整这种让税压价销售,一般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开具发票时有意不收取增值税,以进行的交换业务,有时也由于计算上的错误而造成的短收增值税。计算调整为:应补增值税=不含增值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应补消费税=不含增值税销售额×消费税税率或=产品销售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返回产品(商品)成本的计算与前相同决算前的账务调整为:借:应收账款(追补增值税)或: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赔缴增值税)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借:产成品(不含增值税售价与成本价之差额)产品销售成本贷:产品销售收入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决算后的账务调整为:借:应收账款(追补增值税)或: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赔缴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借: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不含增值税售价与成本价之差额)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同时调整应补征的所得税。2.&交换产品(商品)对转的调账这种产品(商品)对转业务称之为“以物易物”。即企业在交换产品(商品)时,不按规定作购销处理,将换回的材料物资直接冲减产成品或库存商品,是一种偷税行为。错账表现形式为:借:原材料或在建工程(工程物资)贷:产成品或库存商品这种交换业务,交换双方往往是根据相互协作关系的程度,互惠对等条件及有关交换材料物资的市场供求情况进行的。不仅漏记了销售额和销售税金,而且还影响了当期销售利润的实现。应对“产成品”或“库存商品”明细账贷方发生额为中心,若其对应账户是“原材料”或“在建工程(工程物资)”账户,一般就是应税产品(商品)换取原材料物资。应调阅原始凭证,查明漏记的销售额和销售税金。交换品对转,在通常情况下,有下列两种形式:(1)按售价交换产品(商品)对转这种情况,一般是采用含增值税售价或不含增值税售价交换产品(商品)对转。这与上述“产销对转”进行偷税的反映是一样的。对此,应分别按照上述相同的方法计算应补销售税金,并调整产成品或库存商品成本。需要指出的是换回材料物资的进项税额问题,因为这类情况对方一般没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在交换结算价款中没有分别填开材料物资价款和增值税额,或者在结算价款中就没有包含增值税额。所以不能调整进项税额,只有当取得对方补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对换回的材料物资,用于生产增值税产品的,才能按照票据填开的增值税额进行调整。按含增值税售价结算对转的进项税额调整为:借: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的调整额是指换回的材料物资价款中包含的增值税额。按不含增值税售价结算对转的进项税额调整为:借: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是指企业收到专用发票时,换回材料物资应负担或应支付的增值税额。(2)按成本价等额交换产品(商品)对转这种情况,交换双方均压低了产品(商品)价格,影响了当期销售利润。对此,应作如下调整。根据交换出库产品(商品)计算交换产品(商品)不含增值税销售额,并据对计算应追补交换产品(商品)的销售差价。计算调整为:应追补销售差价=核定不含增值税销售额-成本价根据交换产品(商品)不含增值税销售额,分别依增值税税率和消费税税率或消费税单位税额计算应补增值税和消费税。决算前的账务调整为:借:应收账款(追补增值税)或: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赔补增值税)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借:应收账款(追补销售差价)或: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赔补销售差价)产品销售成本贷:产品销售收入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决算后的账务调整为:借:应收账款(追补增值税和销售差价)或: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赔补增值税和销售差价)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同时调整应补征的所得税。对换回材料结算价款和进项税额的调整,待收到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视其换回材料的用途,再进行调整。3.&销售收入直接冲减生产成本的调账这类问题的错漏,一般是发生在将一些已完工未入库的产品,代制修理等业务收入直接冲减生产成本。其错账表现形式为: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贷:生产成本对这类问题的税务稽查,首先应将财会部门登记的“生产成本”账户贷方数与车间“在产品动态账”同期减少数相核对,如果前者贷方数额小于后者,则应进一步查清在产品的去向,看有无“生产成本”账户贷方或借方红字发生额与货币资金或结算类账户相对应的奇异情况。若有,则属不正常现象,就需要结合原始凭证予以查证。经核实以后,应依照直接冲减生产成本的销售产品或提供应税劳务的含增值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增值税销售额或直接冲减生产成本的不含增值税销售额,依适用税率或消费税单位税额计算应补增值税和消费税。其售价结算的调整和方法与前述“产销对转”基本相同。4.&以货抵债,直接对转的调账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由于资金紧张,无力偿还购货欠款,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通过协调,采取以货(主要是产品)抵债的方式进行清偿债务。按照规定,对于以货抵债的特殊经济业务,无论债权人或债务人只要转让了货物的所有权,都应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对于债务人销售抵债货物其含增值税销售价格有时不能与负债金额相吻合时,应按该批产品(商品)同类货物的销售价计算销售税金。对抵债货物的含增值税销售价格小于负债金额时,其差额应视同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作营业外收入处理。目前此类情况,有的债务方企业以货抵债不作销售处理,错账的表现形式为:借: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贷:产成品或库存商品这种处理,使债务方企业由于未作销售处理,少交了销售税金,同时变相的增加了债务方企业的权益。其调整的内容和处理方法亦与前述“产销对转”的计算调整相同。5.&主营业务收入挂往来结算账户的调账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销售或利润计划已经完成或完成较好的企业,故意将已经收到的货款不入销售账,而将其挂在“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账户上。对久的往来账,有的企业在办理旧账结转新账时,非法地转入其他账户,截留国家税收和利润。这种错漏问题,企业在发出产品(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货款时,错误地记账为:借:银行存款贷: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对这类问题的税务稽查,应对贷方余额较大的“应付账款”或久挂“其他应付款”往来账户为中心进行审查,追溯业务发生月份,查核账户的核算内容是否符合制度规定,调阅结算凭证予以查证落实。并按照含增值税销售价换算为不含增值税销售价或直接以不含增值税销售价,依适用税率或消费税单位税额计算应补增值税或消费税,并据实调整主营业务收入和销售成本。对非法结转“应付福利费”、“盈余公积”等其他账户挪作了他用的,应按原发生额从原入账科目转入“主营业务收入”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并追补销售税金。6.&销售收入记营业外收入的调账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企业利用一些边角余料生产的产品销售和残次品、等外品等的核算中,其错账表现形式为: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贷:营业外收入应根据“营业外收入”账户所属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结合原始凭证,查明是否属营业外收入项目。看纳税人是否有应税主营业务收入或应税劳务收入混在该账户中核算。由于营业外收入是利润的增项,若以不含增值税售价结转的,它不影响利润结算,只是偷逃了销售税金。对此,应按照含增值税售价换算为不含增值税售价或直接按照不含增值税售价依适用税率或消费税单位税额计算应补增值税和消费税。含增值税售价的账务调整为:借:营业外收入贷:产品销售收入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不含增值税售价的账务调整为:借:应收账款(追补增值税)或: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赔缴增值税)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借:营业外收入贷:产品销售收入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六)对平销行为的税务稽查调账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有些企业为了有效地加强与代理商业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大量的平销行为。所谓平销行为是指生产企业与商业企业签订合同或协议,生产企业以商业企业经销价或高于商业企业经销价的价格将货物销售给商业企业、商业企业再以进货成本或低于进货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生产企业则以返还利润的方式弥补商业企业的进销差价损失的一种购销活动。通过平价销售,生产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形成规模竞争实力;同时还可以专心生产,减轻产品销售方面的压力。商业企业通过平价销售则能减少商业风险。当前生产企业弥补给商业企业进销差价损失的主要做法是:年终生产企业按商业企业全年的销售额和双方协商的比例以货币或实物的形式以促销费、奖励费等返利办法反还给商业企业的利润,或作为投资、捐赠等处理。但有的商业企业收到返还的货币资金或实物时不记账或作为接受投资、捐赠或作营业外收入记账,不按规定计算应冲减当期的进项税额。此外,还有的生产企业在供货过程中降低产品价格并按扣除返还利润后的价格开具专用发票实现给商业企业返利的目的等等。平价销售不仅造成了地区间增值税收入的非正常转移,而且具有偷税的因素。因此,应加强增值税的税务稽查,大力查外有关的偷税行为。1.&对生产企业的税务稽查调账生产企业平价销售给商业企业的产品,由于一般是按照商业企业的经销价格或高于商业的经销价进行销售的。应以双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中注明的价格为据,对照“产品销售收入”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结合所附原始凭证看其入账价格和税金的核算是否正确。对有不通过“产品销售收入”账户核算或误记其他账户的,应比照前述未列销售账户、漏记销售额的检查内容和方法进行核实调整。对于在供货过程中若发现有以降低产品价格并按扣除返还利润后的价格开具专用发票实现给商业企业返还利润的,应通过查阅合同或协议和核实正常的产品销售价格。遇有返还利润应开票记销售而未记“产品销售收入”账户的,应由生产企业按低于正常销售价格部分补缴增值税。2.&对商业企业的税务稽查调账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无论是否有平销行为,因购买货物从销售方取得的各种形式的返还资金,均应依所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应冲减的进项税额,并从其取得返还资金当期的进项税额中予以冲减。应冲减的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当期应冲减进项税额=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所购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在计算应冲减的进项税额时,首先应考虑先将含增值税让利金额换算为不含增值税金额,然后再计算应冲减的进项税额。在平销行为活动中,由于商业企业销售商品一般是按照等于或低于进货价格销售的。因此,企业申报缴纳增值税时,通常会出现销项税金和进项税金同时增长,增值税零申报或负申报的异常情况。可从企业增值税申报异常情况分析入手,查明有无偷税问题。税务稽查方法:审查企业的购进商品与销售商品的账务处理,如果以商业企业的经销价销售,购销商品同价,且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相等,则可判定为平价销售行为。这时应调阅合同或协议,核实生产企业该批商品的出厂价,然后以企业的销售价格扣除生产企业的出厂价格后的余额,一般就是为返还的资金;最后,再进一步审查以各种形式返还的资金是否如实入账。如果发现未记账,经核实后,应补充登记入账,同时按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依所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应冲减的进项税额。如果取得的返还资金,作为接受投资或接受捐赠和营业外收入处理的,应审查“本年利润”、“营业外收入”、“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账户贷方及相对应账户“银行存款”、“库存商品”、“材料物资”等账户借方,看是否按规定计算冲减了当期的进项税额。对于商业企业以低于进价成本价格进行销售的商品,应按该批商品的进销差价依所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计算追补增值税。
注:如果您对本文有异议,可直接联系我们。
4Fang服务&保障
您在使用4Fang财务软件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和建议,可以通过电话、QQ、网站留言等方式随时咨询;我们会及时解答您的问题;售后服务是免费的,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销售、客服QQ
总机:020-&&(10线)
24小时客服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税税种核定通知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