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你还有刘姝威 小米的那期面对面吗?

请问谁有王志《盘点牛群》的那期《面对面》节目的视频发给我一下,可以吗?_百度知道
请问谁有王志《盘点牛群》的那期《面对面》节目的视频发给我一下,可以吗?
请问谁有王志《盘点牛群》的那期《面对面》节目的视频发给我一下,可以吗?谢谢!
提问者采纳
去网络电视cntv回放去看看或下载都可以的。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面对面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wwwc/999,操逼片和地方
友情链接:白岩松:您好 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新闻调查》。 敬一丹:欢迎收看《新闻调查》特别节目。 白岩松: 我想可能当我们俩的嘴里说出来欢迎收看新闻调查的时候, 好多朋友可能会觉 得特别不适应,因为说得比较少,但是十年前,1996 年的 5 月 17 号的晚上,我说过,我有 幸成为《新闻调查》第一期节目的记者,伴随着这个栏目跟大家一起见面,一转眼十年的时 间过去了,感慨万千,今天跟大家一起来为这个栏目
过生日。 敬一丹:我参与《新闻调查》比岩松晚几年,在《新闻调查》十年播出的 459 期节目中, 我只参与了 8 期,然而我非常珍视《新闻调查》 带给我的种种体验, 非常珍视和《新闻调查》 同仁们一起走过的路。 白岩松:人家说“十年磨一剑”,十年过后,我这支剑至少从外表上看 钝了,不那么 锋利了,但是《新闻调查》这个栏目却越磨越锋利。 敬一丹:十年了,当初渴望年老的人现在已经不再年轻,而有一些新的记者,更年轻的 同仁 已经走到我们的团队中, 十年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我们该记住什么真不是一句两句话能 说清的,我们通过这样一组镜头来对已经过去的十年做一个回顾。(短片) 敬一丹:我想看完了刚才那些镜头,很多观众 很多我们的同仁都会想到我们一起走过 的日子 不知道岩松看了那些以后想到了什么? 白岩松:我觉得我最感慨的是人,因为如果要把这个栏目比作一棵树的话,刚才在这个 短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圈又一圈的年轮, 它在成长, 而见证这样年轮成长的恰恰是很多的人, 那今天我们的现场来了很多见证了十年《新闻调查》发展历程的观众,同时也有很多我们的 同仁。 敬一丹:那么走过十年的《新闻调查》现在是一个有几十人的团队,经常和大家直接交 流的是出镜记者,今天我们特别节目就采取出镜记者和大家面对面的方式。 白岩松: 那么第一位要走上我们今天的演播台是谁呢?我说对于记者来说最重要的可能 是要靠这张嘴来吃饭的一个群体, 接下来要请出的这位他的嘴非常有特点, 不仅有外表的厚 度还有内在的厚度,他是谁呢?认识一下他。(短片) 敬一丹:好, 我们有请王志, 大家看到同事之间还握手,显得有点奇怪,为了表示郑重, 十年嘛,我还第一次和王志握手,但是我经常在采访过程中碰到观众打听你,说王志平常是 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那么爱较劲的人吗?就是那么一个爱质疑的人吗? 王志:相反,我把质疑都用在节目上了,所以生活中应该很随和。 敬一丹:是不是就像刚才岩松说的给人一种挺憨厚的感觉。 王志:本来就憨厚。 敬一丹:把质疑当成优点来说的有很多观众也有很多同仁,但是也有人说,你非得要这 样吗?你过于这样的时候会不会让人觉得这个人不大厚道? 王志:那是一家之言嘛,对我来说,如果说把这个习惯改了可能就不是我了,而且我觉 得这个节目之所以要用我, 之所以我在 《新闻调查》 能呆上七年, 那也就是因为这一点, 《新 闻调查》不是一个口水节目,所以它必须要有力度,要有张力,我觉得实现这种力度和张力 最好的方式对我来说,也许对其他的同仁也是这样,那就是质疑。 敬一丹:我们看看王志,当时你最年轻的那个镜头,头发很茂密,然后现在看有点日渐 稀疏。 王志:头发少 见识多啊,智慧也多啊。 敬一丹: 现在假如说让你回顾, 就是在你这些年来的采访中让你印象极为深刻的采访对 象,就是你说的时候,要把他排在第一的采访对象是谁呢? 王志:刘姝威吧。 敬一丹:刘姝威,说到刘姝威,可能熟悉的人就说,啊 我们知道,就是得过感动中国 奖的那位,我们先看一个短片,让大家回忆一下当初你和刘姝威之间这种特殊的交流。 (短 片) 敬一丹:好 有请刘姝威。 刘姝威:好久不见了。我应该感谢 《新闻调查》,确实是,如果要是没有 那期节目的话,问题会解决,我不知道 后果是什么样的。 王志: 其实我听了她这段话我非 对 常感慨,我们经常说一句话观众是衣食 父母,其实还有一个父母是采访嘉宾, 是,没有他们 我们节目怎么做呢,一事 无成。 敬一丹:对,刚才我们看节目片断 的时候,就是你们俩之间的交流有一个 回合特别精彩,就是我问你 ,我问你, 但是基本上在那个节目里还是王志问刘老师, 今天我们觉得都想听听刘老师如果真的问王志 的话,你将怎样质疑王志? 刘姝威: 王志告诉我, 怎么让我像“非典”期间那样天天全国人民都等在电视机前看你 的《面对面》? 王志:这个比较难。 敬一丹:问得好。 王志:也不能再来一次非典,对吧,唯一可能性是我再回到《新闻调查》这样的节目, 刘姝威你再来一次,但是也不太现实,因为现在《面对面》确实花无百日红吧 人无百日好, 现在的新闻资源都是处于一个白热化的争夺状态, 我这个人就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 不是那 种特别喜欢争或者力量不够强嘛,我在《新闻调查》也是这样,永远,可能听的时候比说话 的时候还多,我愿意静静地等待这样的机会,所以如果说我有这个耐心,我也希望观众有这 个耐心, 我更希望的是说媒体从刘姝威这种节目中间可以看到她自己的力量, 希望刘姝威这 种节目不要成为一个绝唱。 敬一丹:谢谢刘老师 谢谢王志。 白岩松:接下来我们要熟悉的第二位《新闻调查》的记者,她平常被同事称为叫双高记 者,首先作为一个女性,她的身材很高,穿上高跟鞋就可以采访姚明,不至于有很大的身材 落差,接下来她的学历很高,她是博士,到了《新闻调查》就更有水平了,因为成了博士后。 她就是王利芬,透过一个短片再熟悉她。(短片) 白岩松:好 有请王利芬。现场嘉宾:刘姝威 白岩松:观众朋友很长的一段时间 没有在 《新闻调查》 的栏目里头见到你, 最近在忙什么? 王利芬:我在忙一个名叫“赢在中 国”的项目,这个项目是一个寻找创业 英雄的项目。 白岩松:那么做运城渗灌(这个节 目)的时候更像是你的创业阶段,那个 时候无法穿得很时尚,当时是一种什么 样的心态你要去这个节目,包括在调查 里你要去找什么? 王利芬:其实真的是到《调查》我 非常感激,也非常感激台上坐的几位,刚才我们看你们几眼的时候,就我们那边依次坐的王 坚平 张步兵 夏骏 刘春和张洁,我看你们的时候心里特别激动,激动的是什么呢?是你们 把我过去十年的岁月把它串起来了, 而这个岁月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们应该说是非常有闯劲, 非常有冲动,然后非常有理想的那样一个岁月,我不是说今天我没有理想了,没有冲动了, 是因为人变得越来越大了, 然后对生活的理解也逐步深入了, 我可能不会像过去那样的方式, 像那样地往前冲,我说这个话,你应该非常清楚。 白岩松:没有 我现在还可以 还在踢球。我刚才看你那个镜头特别感慨,扶着那个还要 往上跳,要去找什么? 王利芬:我是特别想找一个真相,我想找真相,我一直在心里想这个时代正义一定战胜 邪恶, 然后善的一定战胜恶的, 然后美的一定是要战胜丑的, 我当时一定抱着这种东西, 《新 闻调查》的记者如果没有这一种精神,没有这样一种信念,他不会有那么大的冲劲。 白岩松:其实我这是第四次提到运城的渗灌,因为它是一个让大家把《新闻调查》的节 目跟王利芬紧紧连在一起。 你还记得它有多深?你还想知道这件事情的什么的进一步发展? 王利芬:我记得应该是蛮深的话,我这个比较执着,用咱们俗话说二百五的精神,还是 很能打动人的,就刚才上面看的地委书记他在我的打动之下,他真的就接受我的采访,他深 夜到办公室来,他求我说,哎呀 您看我能不能给你跪下,我就不采访 你饶了我,你就救救 我全家人或者什么的。我说我今天到这儿来跟你采访,我不是冲着跟你过不去,你只是一个 个体 我们做《新闻调查》选题的时候不是因为某一个个案具有离奇性来选择你,而是因为你 这个事情, 如果我调查采访之后会对我们国家的制度性的建设, 尤其像这样巨大的工程性的 建设 和审批过程有一种引导性的一种示范性的结果, 如果你今天犯了这么大的错误还能接受 我的采访,你总算有一次机会能弥补我们这个国家制度性的建设(的缺陷),你懂不懂,然 后他终于说你要说到这样的话,我还是帮你一把吧,我说你这是帮助更多的人,帮助我们建 设一个机制,我跟你没有仇 没有怨,我不认识你,我这么傻不愣登的就这么跟他做工作。 白岩松:他接受采访了? 王利芬:他接受了。 白岩松: 刚才看介绍你的短片里头其实相对大一点的词汇是比较多的, 你看既有咱们国 家的领导人, 你还用英语, 然后在美国去做节目, 然后有很多大, 利芬可能像有的同事说“一《新闻调查》曾经的出镜记者王利芬在回忆 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她不一定关注,但是一个血案引发的决策,她一定会关注,为什么会比 较关注相对大一点的选题? 王利芬:我觉得是这样的,我可能始终比较爱关注新闻,国家的政策走向,关于比如说 市场经济,我们整个国家会经过哪样一些阶段,一些大的政治人物他的走向,然后他决策的 思路 和整个决策过程中的逻辑思考点, 我觉得这些东西是我非常着迷而感兴趣的, 为什么男 人可以在社会上比较容易地比女人成功, 你看男人关注什么, 关注足球 关注新闻 关注月球 关注神五神六,女人关注吗?也关注,但比他们少多了,所以这是女人不成功的很重要的原 因,她只关心离自己一尺远的东西,三尺远或者一米远再开外的她不关注,不关注的时候, 你的定位就不那么准确, 你的选择就不那么理性, 你就没有站在一个比较好的起点上去和男 人同等地做什么事情,我不是女性主义者,对不起。但是男性会因为这些比女性早死亡好几 年。 白岩松:但是我特别想问你,难道你在做《新闻调查》记者的时候会考虑自己的性别意 识吗? 王利芬:我从来不考虑自己的性别意识,我原来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可笑,我说我只 有上洗手间的时候我才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女性, 我有的时候跟着制片人走走, 人家上厕所 我跟到旁边去了,然后哦 这是男的,我就又缩出来了这样的。 白岩松: 最后利芬, 我可以把你刚才说的话当成是你对观众说的话和对一些领导说的话, 接下来应该对你很多的兄弟姐妹说一说。 王利芬: 我就觉得做 《新闻调查》 真的是非常地不容易, 我真的很清楚, 你记得你在 《宏 志班》的第一期节目,5 月 16 号,那天我们在心明湖的那样一个地方,汽车开回来的时候 我说我们《新闻调查》像一个列车一样驶出去,几乎没有加油的机会,到今天也没有加油的 机会, 我觉得中间不知磨损了多少, 所以我希望我曾经工作过这样一个东西能够依然永远存 在,哪怕能给我们找回青春的依傍,一个参照系 一个历史的维度,我觉得也很好,我觉得 我们还有今天这样一个说话的场所,我觉得我的逝去的那些岁月,我有地方去把它找回来, 有一些凭证,我希望你们越来越把这个节目做好。 白岩松:好 多谢利芬。 王利芬:谢谢。 敬一丹:好 接下来将和我们面对面的《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有着这样的经历,她曾 经是一位作家,也曾经是一位演员,这些经历都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就使得她站在镜头前 作为《新闻调查》出镜记者的时候表现出她独特的洞察力和表现力,我经常看到她活跃在一 个一个的新闻现场,她的眼神往往很动人,有的时候在眼睛里我们看到了忧虑,有的时候我 们看到了同情,有的时候看到了愤怒,当然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顺着她的目光一步一步地 接近事实真相,我们看看她在镜头前的样子。 敬一丹:好 我们有请长江。 敬一丹:大家一看长江在舞台上一走,你就看出她曾经当过演员的这种训练了。 长江:台步了 对不起,这很不职业了。 敬一丹:现在惦记你的观众都打听了,很久没有在《新闻调查》见到你了,你恐怕要跟 观众朋友说一说你最近在做什么 干什么去了,为什么见不到你了。 长江:见不到我了可能就是有一段空隙,驻(香港记者)站一段 两年的时间,我还有 四个月回来。 敬一丹:还有四个月。 长江:嗯。 敬一丹: 你在新闻采访的现场, 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是不是也经常会发生一点磨合 冲突? 长江: 可能我到后期的时候更加偏重的是对什么东西感兴趣, 对那些永恒的东西比较感 兴趣,就是要关注人 关注生命。 敬一丹:面对生命这样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那么在新闻调查的现场,在哪些场景曾经 给你带来触动。 长江:我记得当时我们下矿井的时候,当时下去的时候不是很害怕,说良心话,尤其是 一个记者还有一份冲动,那份冲动好像也是你不去细想生命的(危险),但是我们真正下去 以后接近地面的时候,才感觉到我一脚踩下去,踩的是一块石头,这块石头是矿石,它应该 硌我的脚,但是没有硌,我马上就跟(摄像)李卫华说,我踩上这块石头像和好的棒子面, 记得吗 就这么软,害怕了,接着有几秒钟的时间,是谁都在 130 米的井下,谁都没有言声,突 然间一个特别奇怪的声音, 可能是个水滴掉下来正好砸在一根钢管上, 发出来那种声音吱儿 的一声,那一下我想肯定不是我一个人心惊肉跳,可能在场的人都心惊肉跳,所以我马上跟 在场的人说,千万小心 千万小心,接着就串场,第二遍串场,第三遍 第四遍 第五遍,我 就串不好了,后来我知道,就是因为心里害怕,心发抖了。 敬一丹:你那时候怎么想呢? 长江:因为但凡事业,我想它都不是急功近利的,我今天可能去揭发一个罪犯,我眼看 着他被惩处 被枪毙,押赴现场,但是我们怎么在黑白 生死 善恶的世界当中让人们知道, 好 再多一个人再站在善的这一面,再多一个人 再多一个人,这是一个怎么讲,是一个良心 的组合,尤其是我看了《新闻调查》走过了这十年,我感觉到我们做的真正的东西,真正对 于历史 对于民族,对于(历史)长河有意义的是什么,我不知道我这样做,在场的我的老 师,老的制片人 领导和现场的嘉宾同不同意,还是良心啊。 敬一丹:你关注生命的时候有没有那种另外的一种感觉,就是你的状态上,比如说比较 平静,比较心平气和。 长江:可能对比度最大的可能是《动物福利》。 敬一丹:《动物福利》,当时你们做这个节目的时候对很多人来说一个,很有新鲜感的 说法。 长江:我感觉到这是一条小路,跟我讲到的良心的事业和良心工程,它只是一条林间小 道,但是可以达到那个地方。 敬一丹:听你这么一说,我们大家都想看看了,我们再回顾一下当时的镜头。(短片) 敬一丹:好,我们现在有请这期《新闻调查》的主人公张吕萍。 长江: 当时我记得,敬大姐, 就像刚才我提的问题,就是我反复设计的,我当时在想 这 么多的人,当时我们国家可能是八千万贫困人口,我想这么多人吃不上饭 喝不上水,更不 要说上学读书了,这么多人不去关怀,为什么对这些流浪猫流浪狗有这么大的善心,我当时 想设计这个问题的时候,觉得好像是不是要为难张吕萍,但是她答得非常好,那时候你谈到 了,善良没有排序,那我理解对于生命没有排序,爱心没有排序 良心没有排序。 敬一丹:那吕萍当时想到长江会这样问吗? 张吕萍:没有 我也没想到。 敬一丹:那之前你常看《新闻调查》栏目吗? 张吕萍:忠实观众。 敬一丹:在那之前就是忠实观众? 张吕萍:对 忠实观众。 敬一丹:那么当《新闻调查》决定要以你做的事为一个调查的内容的时候。那时候你什 么感觉呢? 张吕萍:我不相信,我觉得领导那儿通不过。 敬一丹:你就替领导审片了? 张吕萍:对。 敬一丹:你是怎么觉得不能过呢? 张吕萍: 我觉得根据我们的国情, 《新闻调查》 像 这样大的新闻栏目是不可能过得了的。 敬一丹:那你觉得《新闻调查》按惯常的 它是关注什么的? 张吕萍:当然 关注民生 关注大的话题。 敬一丹:矿难 生命。 张吕萍:当我接到编导给我打的电话的时候,接到陈新红电话的时候,我先是一愣,后 来我马上我就出来一句很感谢的话, 自从我出来救助小动物以后, 我觉得只要有一个人对我 说关心这些小动物,我都非常感谢别人,都非常感谢。 张吕萍:就是当我听到陈新红的声音,她说她是《新闻调查》的编导, 她想做这个节目, 后来我自己觉得好像,哎呀 不可能,但是我非常感谢她,我一想,呀 《新闻调查》这样的 栏目里还有这么善良的人呐,就是这种心理,我的话不准确,我不是说别人不善良,就是我 做这个可能大家不理解, 因为我做了十几年这个工作, 我从一个十分自信而且是第一批有钱 的人,那种自我感觉一下到了一个好像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 低人一等,而且就是都快变成 日本人了,老给人鞠躬,不管求到谁我都给别人鞠躬,其实我是一个很男性化的人,性格也 像男孩子,但是自从我决定要去救助这些小动物的时候,好像我就有点像女人了。 敬一丹:就是最柔软的东西。 张吕萍:对 我想也许这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也许上帝说,你就是做这件事来的,你 会受很多苦。 敬一丹:在这儿有很多《新闻调查》的制片人 编导 出镜记者,你给他们提个建议,我 们将来将用怎样的目光去看待这些小动物,看待生命。 张吕萍: 我就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关注生命这个话题, 并且不要狭隘地理解生命这个话题, 可能我说得有点不客气,我觉得我很希望和各位领导达成共识,小动物的生命也是生命,而 且我觉得如果一个人 一个孩子,他能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关注最弱小的,不能给你带来任何 利益的一个生命,我想它长大了会对人友善,会有责任心,会在人真正有困难的时候,他可 以伸出他的双手。谢谢。 白岩松: 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记者, 她的名字不尖锐, 长得也不尖锐, 眼神中也不尖锐, 甚至尖锐的时候都不够尖锐, 但是她用她的提问和她耐心的倾听, 却让很多的被采访者放心 地叙述,而恰恰在这放心的叙述当中,很多事实尖锐地刺痛了我们的心,这个记者叫董倩。 白岩松:好 有请董倩。 白岩松:你给别人印象很深的都是在做《调查》的时候,你的聆听感,我想知道这种特 别的聆听是你的性格还是技巧? 董倩:首先是性格 后来变成了技巧,作为一个记者首先得学会听,因为听是一种态度, 你首先得听别人在说什么,你才能够从听他说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接下来是听懂,听是态度 听懂就是一种资格, 因为你听不懂的话没有人愿意坐在一个什么都听不懂的人的面前夸夸其 谈,其实《新闻调查》走过的这十年本身也是一个聆听的过程,在你聆听的过程中,有没有 溜号的或者让你印象太深的叙述,我没有溜号的时候,而是因为我听不懂而被别人溜号了, 陈怀 你应该知道,陈怀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学者,那么当我在 2000 年的时候,我和耿志民合 作去做 关于一个中国电信双向收费的节目, 当时陈怀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的副所 长,我们去采访他,我问了一个跟这个节目有关的问题,大概就是很大而广之的一个问题, 比如说中国电信为什么会双向收费这样的问题,陈怀当时套上了一个领带,一边整一边说, 我建议你回去好好准备一下再来问我 好吧。 董倩:我当时做记者,说句实在话,我听到了心里真的不是滋味,觉得被侮辱了,你知 道吗,就是伤了自尊了,但是我还是坚持把这个采访做完了,但是那次之后,我知道如果你 不做充分的案头工作,不对这个问题有充分的了解的话,请不要去采访专家,其实在现实生 活中,涉及到《新闻调查》的很多选题里头聆听不仅仅只是态度,也不仅仅只是一种技巧, 有的时候它就是节目内容和需要,尤其对像艾滋病 吸毒一些被边缘化了(的人)。 白岩松: 我觉得你在做选题的时候会涉及到这样的人群, 这个时候听是不是就更加重要 了。 董倩:这个时候听就不仅仅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关爱,因为你听他会从你的眼神里面 看到你在关注他,而这样的人群恰恰需要的就是关注,比如黎家明。 白岩松:对 我觉得我们现在可以不说,先来看一下。(短片) 白岩松:现场的导演已经用电话连线了刚才的黎家明。 董倩:家明 你听的到我吗?我是董倩。 黎家明:董倩你好 我听得见。 董倩:家明你身体现在还好吗? 黎家明:一直住院刚刚出来。 董倩:已经住院了是吧,你的父母知不知你现在的病情? 黎家明:不知道。 董倩:你准备告诉他们吗? 黎家明:不准备。 董倩:那你准备接下来怎么做?因为你已经住院了。 黎家明:我都住了好多回了。 董倩: 那你对未来还有信心吗?因为我记得很清楚的是几年以前当我采访你的时候, 你 那种非常自信的眼神。 黎家明:肯定不会轻易放弃的。 董倩:我希望你能坚持,不管你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都希望你能坚持,因为今 天时间非常有限,其实我想问的问题非常多,但是我在这里,只想浓缩成一句话,你一定要 坚持,你是很多人的希望。 黎家明:谢谢 我会坚持的。 董倩:谢谢家明 也希望你,虽然我知道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但是我从心里还是 希望你的身体能一天天好起来,保重家明。 黎家明:好 谢谢你。 白岩松: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 因为现在是在做节目, 恐怕做完节目你会再给他打电话。 董倩:是的 一定会的。 白岩松:再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你会关心的是什么? 董倩:我特别关心他是否要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妈妈爸爸,因为他一直在隐瞒,他每次打 电话的时候要压制住自己不哭 不流泪,调整好,用一种非常悲伤状态下的一种快乐去告诉 他爸爸妈妈,我很好啊 我还找了女朋友,我工作得很好 我又涨工资了。 白岩松: 大家开始觉得接触我们艾滋病的患者成了被采访者已经是一种突破, 再到后来 像吸毒的还有同性恋的一些朋友,也走进我们的视线当中,因为这是这个社会在向前走,遇 到了很多问题,不能回避的人群,他已经成为我们的被采访者,非常难得,而这个时候我们 就发现有很多人其实已经在提前做很多事情, 在帮助这些人。 我们现场有一位嘉宾叫张北川, 我就问您一个问题, 您希望我们的记者在面对很多被社会边缘化和经常容易被歧视的人的时 候 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做法和态度? 张北川:把人当成人,而不是当成一个简单的采访对象,当成和我们同样的人,和我们 平等的人,我是做艾滋病(研究)的,2004 年我参加一次会议,在某个大城市,我特地让 会议资助了另外一个城市一个艾滋病人去, 我说我不要单间了, 我说让他和我在同一个房间 里住,我们晚上两个人在一块就聊天,我说你刚被通知,你艾滋病发作的时候,你想什么, 你能不能告诉我?他沉默了一下以后,他突然说出一句话来,他说我就想把这个病传开,当 时我听了以后,我知道他的背景,我听了以后我愣了,我说你为什么这么想,他说如果每个 人都有艾滋病的话,我们的社会就会不歧视了,当时我听了这个话以后,我想这是非常符合 逻辑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有很多歧视的社会,被歧视的人是我们自己的兄弟 我们的姐妹, 我想这个理念我们都应该有,比艾滋病更可怕的是我们社会的歧视,歧视杀人如草不闻声, 我们国家的决策者 卫生界,已经跟上去了,而且已经在履行承诺,我特别希望你们更多地 关注这些人群,关注这些生活在边缘,生活在黑暗,生活在被人甚至忽视忘却的这些人群, 那么为了他们的权益来做出更多的努力,谢谢。 敬一丹:接下来我们要见到的这位出镜记者,他本来是学播音的,可是人们普遍这么评 价他,说他在镜头前真像一个记者,几年前在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大赛中他脱颖而出,后来 他就加盟了《新闻调查》,好 我们看看镜头前的他。 敬一丹:好 有请杨春。 敬一丹:杨春 我们看你采访的镜头总觉得你是在找人,好像要穷尽所有的线索,穷尽 所有的角度,业内人士就说你挺有平衡意识的,你为什么那么在乎平衡呢? 杨春:首先是从小时候的经历,因为那个时候跟爷爷住在一起,他是一个坚定的棍棒教 育的信奉者, 所以那时候只要是老师给家里打电话, 我回家以后肯定就是爷爷得给我一顿胖 揍。 敬一丹:小时候经常老师告状? 杨春:对 我爷爷的理论就是第一 老师永远是对的,第二 如果出了问题那就参照第一 条,所以那时候最严重的就是经常有时候回家跪倒在地,双手各举一块砖头以示惩戒,所以 那个时候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做了老师,我做了家长,我会让这个学生 这个孩子,哪怕 他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我会给他一个申辩的理由,会给他一个解释的空间。 敬一丹:这个棍棒种下这么一颗种子? 杨春:会有。 敬一丹:那后来成为记者以后就变成一种职业精神? 杨春: 没错, 调查性报道我一直认为是最能让一个记者感到过瘾但是同时又最容易让一 个记者一逞口舌之力的地方, 像我们经常念叨平衡 公正 真实 客观 全面等等, 我相信在座 的很多老师耳熟能详,但是我们能不能够真正把它落到实处,这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特别是我自己在工作中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你清醒地意识到你的一句问话 一句评语,甚 至你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能够影响到这个节目的进程和倾向的时候, 这个时候怎么办, 是 追求戏剧化的轰动效果,还是恪守这些新闻原则?每一个调查的记者都经受过这样的考验, 但是好在让我欣慰的是 《新闻调查》 这十年坚守的就是新闻原则的这十年, 这是 《新闻调查》 的生死线。 敬一丹: 那你一直在新闻实践中实践着这个理念, 在你心目中你希望你所供职的这个栏 目 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杨春:是你理想中的样子,如果说得形象点,刚才岩松提到了,《新闻调查》要做老字 号,我觉得再长远一点,我们应该做百年老店,所谓百年老店,搁到真正的老店上,那就是 童叟无欺 货真价实,那么《新闻调查》的百年老店就是平衡 客观 真实,我们永远要恪守 这一点。 敬一丹: 我想我们看一个节目的片段, 我们看看杨春是怎么样在心里头装着一个百年老 店的,这样一种追求来进行采访,进行镜头前的工作的?我们看一下。(短片) 敬一丹:现在有请《新闻调查》关注过的胡卫民医生。 杨春:现在怎么样了? 胡卫民:因为我们当地市委领导和 上千群众的挽留,我现在还仍然在原来 的岗位上工作,《新闻调查》是(2005 年)2 月 21 日播出的,那么那天晚上我 就接了整整一个晚上的电话,全国各地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电话打过来,我 2005 年,我的手机电话费接电话就接了 九千七百多块钱。 杨春:这个待会儿要跟制片人说一 下。 敬一丹:这个电话里传来的声音多 半都是表达什么意思? 胡卫民:多半表达对我的支持和理解 和声援。 杨春:刚才胡卫民说的那种情况,在我们节目播出以后经常会出现,但是最重要的是你 能不能坚持。 胡卫民:想做一个,终生都想做一个有良知的医生,我觉得特别感动的一件事情,就是 我们湖南省的主管意识形态的省委副书记, 谢康生同志发表了讲话, 他就全面地肯定了我为 人民服务的这一些做法,我会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敬一丹:谢谢胡医生。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是网友提给杨春的,就是好多人知道你最近刚 刚当上了爸爸,那么在《新闻调查》十周年的时候你的小孩刚刚满月,假如小孩长大以后, 你有机会跟他说一下,老爸当年在《新闻调查》,你会说哪段经历呢? 杨春: 女儿出生还没来得及体会做父亲的这种责任和义务,一下子角色还没有转换过来, 但经常会看着她,会觉得这么一个小的生命,我将怎么来对待她,再过十年她十岁了,《新闻 调查》二十岁了,我想那个时候我会跟她说,当年,就像您刚才说的 当年我们所做的一切 努力都是为了让这个孩子, 和像她一样所有的孩子, 能够有一个更加健康, 更加美好的未来。现场嘉宾:胡卫民 胡卫民:衷心地祝福你。 白岩松: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记者, 她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 你绝对不会记混, 她说我叫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火柴 安静,一半海水 一半火焰,很符合《新闻调查》 的记者现状,来 再认识她 。(短片) 白岩松:好 有请柴静。 白岩松:为什么左手右手都要握握呢?火柴要握握,安静也要握握,《新闻调查》当初 吸引你的是什么? 柴静:《新闻调查》就是火柴的那个磷皮,擦燃它的那一瞬间是现场 是未知 是欲望, 是真 真新闻,就那个新闻像一盆水一样兜头浇下,你根本不用去观察它或者去分析它,你 就是新闻,你的眼睛里 鼻子里 耳朵里 嘴巴里全都是,一股火柴那个硝烟的味道,尤其是 “非典”, 这股硝烟的味道是迷漫在你的每一个神经末梢里面, 我今天早晨收拾东西的时候, 在我们家阳台上发现一瓶过氧乙酸,可能所有的记忆都会老去,随着我们年岁大了,但如果 你闻到那个味,2003 年还会回来。 白岩松:对 我还印象很深,咱们当初在通电话,因为你已经进了隔离区了,在通电话, 一进入现场这火柴刚擦了这一个皮,没想到就是引爆了巨大的一种声响,当时担不担心,找 到了那种记者的感觉吗? 柴静:什么会让你忘记恐惧,一定是你的欲望,就像一个孩子在玩电子游戏的时候,他 绝对不会说自己累一样,你沉浸其中,不要说恐惧 你连自己都会忘掉,其实你当时给我打 过第二个电话,当时你是在关心我的同事杨春,还记得吗,我一直没跟春说过,当时他在甘 肃定西 已经被确诊为是一个“非典”患者。 白岩松:其实后来证明他是典型性肺炎。 柴静:被误诊了,但是那十几天实在太难熬了,我们那几个人,录音 摄像都在一块, 然后所有的人,我们调查的人就给他们写了一张大的纸,每个人签上名字,我给他写的很简 单,好像就写的“紧紧拥抱”,当时我刚来调查,因为你在那个战场上的时候,你知道,你 不是一个人在作战, 你有并肩战斗的人, 哪怕有些人暂时倒下, 但是只有他们都在你才能赢, 这就是那次“非典”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 还有在那儿的, 抱着胳膊的家伙他叫刘昶, 录音, 当时我们一个组的, 你知道吗, “非典”都要注射胸腺酞嘛, 但是胸腺酞那时候是弥足珍贵, 根本拿不着,我们是六个人 给了五支,怎么办,八点就要注射,七点钟给我们的,后来刘 昶转回去,回到自己房间把门带上了,锁上了 从里面反锁了,说你们去(打针)吧,我们是 这么去的,所以没有他们 我们赢不了。 白岩松:这火柴一擦亮是《新闻调查》的头两个字,因为你一刚开始进入《新闻调查》 就首先面临了一个最大的新闻,这之后慢慢生活进入常态化,调查两个字就要凸显出来,你 怎么看待调查这两个字? 柴静: 我就觉得这两三年在新闻的江湖当中去历练的时候慢慢会明白, 其实到最后你所 调查来的真相取决于你对人和世界的一个认识,你的年岁 你的经验,你所有的判断就决定 了你每一年或者每一期的节目对调查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我记得我当年采访过一个农民叫张 润栓,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因为欠了八年的债已经在外面躲了很多年了,他后来告诉我说他 每天没钱坐车,他就走路走到法院去,然后人家不让他进门,他就坐在门口,我就在那个法 院台阶上坐着, 你只有坐在这儿, 你才会体会到在中国什么叫平民百姓, 你坐在那儿的时候, 你能感到你的渺小,一个个体在一个庞大的司法机构面前,你的弱势,在这样的时候,作为 一个记者你才体会到一个个人他的权利, 是多么的脆弱和应该去保护, 我觉得一个记者应该 去,就像他一样去经历他所有和感受到的一切,你才开始你的采访。 白岩松:好 一起看。(短片) 白岩松:好 有请张润栓。 柴静:来 这边,觉得气色比前两年好了。 白岩松:很多的观众也会关心一种变化,就是当这期节目在播完了之后变化有多大? 张润栓:那很大 很大。 白岩松:有多大? 张润栓:翻天覆地。 柴静:今天是忆苦思甜会 咱们是。 白岩松:还是要关心钱哪,钱还了没有? 张润栓:钱是基本上都还了。 白岩松:基本上都还了这里就有问题,说明不是全还了? 张润栓:对。 柴静:当时我们报的时候好像是 290 万,后来还了多少? 张润栓:你是说国家,290 万给了 260 万,少给了我 30 万。 柴静:你也没再去要去了? 张润栓:我也不要了,八年抗战一分钱没要回来,《新闻调查》去了三天 给了,我也 不说二三十万,我不要了。 柴静: 那时候, 张润栓已经在外面躲了八年了, 就大嫂在, 家里头每年大年三十的时候, 全都是人。 张润栓:所以说当时我就采取了离婚的办法。 白岩松:为什么要离婚? 张润栓:第一个我不在家里,起码是给老婆减轻一点(压力)。 白岩松:您是用离婚掩护自己的老婆呢? 张润栓:对。 柴静:张润栓一个人扛了八年。 白岩松:现在呢 人在哪儿? 张润栓:《新闻调查》报了以后,再欠款给了以后,我们就团聚了(复婚了)。 白岩松: 我觉得十年的时候, 我们会记录这样的事情, 希望二十年的时候这是一段历史, 不会再有了。 白岩松:其实也要感谢您。 柴静: 今天在场的时候, 今天在来之前, 我在那个位置坐了坐, 我身边坐的是张润栓 张 北川 还有我采访过的冷锋 刘姝威 胡卫民, 坐在他们中间我觉得特别踏实, 因为其实他们也 是这个社会当中很平凡 很普通的人物,走在大街上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们,但是跟他们 在一块心里特塌实,我觉得所有的人面对的是黑暗,但守护的是灯火。 白岩松:其实有一句话,可以当成咱们所有同行的共勉,记者在面临很多事情,内心的 不公 愤怒甚至痛苦,也本就是前进该付出的代价,大家都在付我们为什么不付,一样,谢 谢 谢谢您。 敬一丹:就在渴望年老的白岩松出任《新闻调查》第一位出镜记者以后的第九个年头, 又有一位更年轻的记者加盟《新闻调查》,现在观众朋友可能还不大熟悉他,但是提到他制 作的节目,观众朋友就会觉得很熟悉,这就是前不久播出的《天价住院费》。(短片) 敬一丹:好 有请郭宇宽 小郭。 敬一丹: 大家看果然是年轻的记者, 出场的方式都不一样。 郭宇宽:其实大姐强调我年轻,让 我特别紧张。 敬一丹: 我是对照着我 对照着白岩 松说的。 郭宇宽: 但是当我来到这儿的时候, 恐怕年轻就不是一种可以让别人宽容你 同情你的理由,因为我必须使我自己在 这个栏目能够配得上王志 配得上杨春 配得上柴静 配得上你们这些人, 而觉得 没有丢份儿,这个给我压力特别大。 敬一丹:但是在《天价住院费》这个节目里, 大家看到了你的样子,这个节目播出以后, 当时也是影响挺大的。 郭宇宽:具体到这期节目上,有人把天价这个词就和 2005 年联系在一起了,一个标志 性的符号。 敬一丹:有人说好,我想也一定会有人说不好。你听到了批评意见吗? 郭宇宽:有的人对我们不理解,说你为什么要替一个家里这么有钱的人替他说话,他难 道可怜吗,(我)说不是,而是说当我们面对一个人,他可能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同情的 对象 不是出于个人的情感, 甚至你觉得这个人可能不招人喜欢, 但是你为了我们所面对的那 个问题,我们还是会顶着自己的职业水准坚持把这个调查进行下去。 敬一丹:在这个地方当记者有很多体验,比如说会体验到沉重,会体验到郁闷,会体验 到无奈,有没有让你觉得一想起来心里很欣慰,有点光明感的那种体验? 郭宇宽:如果在我们节目里边有什么让我们觉得,让你觉得特别舒心,让你觉得特别感 动的时候, 我就觉得我们把有一些人的精神给传达了出来, 我觉得那些人有的时候没有义务 配合我们,他其实有很多的理由或者说借口,他可以躲避,他可以说你别找我,我不了解情 况,他也可以说我不敢说,甚至可以说我都知道,但我家里有老婆孩子 我没办法,这种理 由太冠冕堂皇了,天塌下来了,为什么得让我来扛,但这个时候就有人站出来顶住了,在公 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 当公众需要知情的时候, 这些离新闻事实最近的人, 他们站出来了, 甚至主动支持我们,主动配合我们,他们比我们要承受的压力,要大不知道多少倍,我就觉 得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前面说了,我们新闻记者这么多束缚,这么多无奈,还让我们觉得身 上有力量,我们觉得有一种情感在支撑着我们,觉得我们这个社会是光明的,是在向一个公 民社会转变,就是有这么一些人。 敬一丹:就像小郭说的,这张椅子应该是给那些站着的人准备的,那么今天在这张椅子 上刚才曾经坐过的刘姝威是这样,胡卫民是这样,还有我们节目中曾经表现的宋飞,那个大 胆地揭露(艺术院校招生)考试中不公正现象的音乐家也是这样,还有我们现在坐在我们前 面的几位观众,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我们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认识一下,李文娟,李文《新闻调查》记者郭宇宽 娟是大胆地揭露了税务系统违法违规行为,还有我们再来认识下一位朋友,冷锋,冷锋 揭 露了外贸诈骗行为,在这里我们代表《新闻调查》的同仁给你们敬礼。 白岩松:其实我想更需要敬礼的是十年来陪着《新闻调查》一起走过的所有电视机前的 观众,他们用他们的目光注视着《新闻调查》的成长,他们既是《新闻调查》节目的目的, 又是 《新闻调查》 的动力, 今天我们现场有一位观众朋友, 他的这种关注非常非常特别, 《新 闻调查》的每期节目王德生也都在看,看完一期节目就写一首诗。 王德生:《新闻调查》十周年节目,我很有感慨,我说上两句“十载调查重探寻,新闻 背后见新闻,未来更具同心力,百尺竿头展锋棱。” 白岩松:谢谢。 白岩松:我想对观众的感谢永远是没有尽头的,接下来,刚才在我们演播室里头陆续跟 大家见面的跟《新闻调查》一路走下来的七位记者,应该一起走到台上来,集体跟观众表示 感谢 先有请七位,咱们今天对观众表示感谢的方法很特别,不是听好话,接下来要邀请很多 观众朋友提出问题来,有的问题应该很尖锐,没事 都是咱们家里的人,别客气,咱们得挨 个回答,哪位先来? 观众:柴静小姐你好,平常在镜头前看到你,总是特别犀利 特别勇敢,但是我想作为 一名新闻记者,你毕竟是生活在聚光灯下,生活在镜头前的人,这其中有没有一点是表演的 成分呢? 你对这个是怎么看的?谢谢。 柴静:比如刚才节目当中有一个段落,我在采访那个人说你有没有闻到这个地方,有一 种很强烈的化学品的味道,我作为一个记者,跟屏幕之外的观众不同的是,我在现场 我有 嗅觉,我能闻到你闻不到的东西,所以我要用这种提问方式来让你自己跳出来告诉我说,对 不起我闻不到,所以我才追问一句说,那怎么会闻不到呢,普通人的嗅觉都会闻得到,他说 我不如你那么灵敏,我觉得记者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让事实自己跳出来说话,我觉得 所谓的作秀和表演,这不在我考虑的范围之内,我考虑的范围是用最大程度的,用各种可能 性去接近真相。 观众:你们在电视上是有示范效应的,长江老师,看到农民把地下水抽起来,你当时显 得很亲民,把水捧在手里边闻了一下就喝掉了,那是绝对不能这么做的,你在电视上 你这 么一做其他人就觉得这可以喝,要去调查污染,可以捧着这个水喝,这是非常危险的。 长江:我很同意,就是刚才我们讲的《新闻调查》,我们这十年,这个时代允许我们拼 拼杀杀去做十年的匕首和刀枪, 但是不是说所有的时候, 我们所有的初衷都能够得到完全百 分之百的好效果, 有的时候我们站在这一个侧面, 要想我们到后脑勺后面可能还会有什么问 题,我虚心接受,我希望将来我们考虑问题,能够角度大一些,谢谢。 白岩松:杨春,其实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侧面就是做《新闻调查》,做我们新闻类的节目 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原来的专业几乎是无用的,因为你今天涉及化工,明天可能就是物理, 后天就是天文,大后天可能就是军事了,遇到自己不懂的情况下的时候怎么办? 杨春:没错 岩松,确实是我们会碰到很多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领域,一方面我们会去下 功夫,我们可以读书 可以去请教专家,另一方面我坚信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人心 人的 本性, 刚才那位观众谈到的是环保的问题, 但所有的问题都加起来的话有一样共通的就是人 的本性 和一些永恒不变的真理。 白岩松:按她的头发的颜色,她的问题应该比较酷 对吧。 观众:我的问题是问王利芬老师的,我看您现场采访得特别犀利,也像您刚才一样你的 思维和你的语速一样快,我听说你平时特别小资,是这样吗? 白岩松:她说你平常特别小资。 王利芬:我觉得不是吧,我再怎么着也是个中资嘛,没有 不是。 白岩松:现在她是独资 在办栏目。 王利芬:我生活就很简单,就是工作占据了我大量的时间,然后有点空 很喜欢做家务, 这是很多人对我的误解,觉得我什么也不会做,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我不是这样的,我很 喜欢做家务,做完家务还要欣赏半天,而且还爱干净 干净狂,一天到晚手里拿着抹布,可 以了吧。 白岩松: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她的确很小资,做家务很正常,做完家务欣赏半天她 就很小资了。来 这边问。 观众:董倩小姐,像您这么年轻应该去第一线做记者,那么我就想问,如果您老做《央 视论坛》这种节目的话,您会不会感觉到不了现场,沾不到地气儿。 白岩松:我基本以跑步的姿态(递话筒)了。 董倩:我觉得记者是应该是一个全面型的记者,要在演播室也需要在现场,没有截然分 开的,不意味着我不在现场 在演播室,就意味着以后我也不会在现场。 观众:我想既然做调查节目,我们可能就是说揭黑或者揭露事实的真相,但是在我们做 节目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考虑到了那些被调查者他们的利益呢?可能他们有些人也是因为 一时的错误或者犯下了错误,可能他们也就是说,背后更大利益集团的一颗棋子而已,所以 把他们放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下,可能是否会对他们以后的生活,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呢? 白岩松: 这个问题我最后一定要让敬大姐来回答, 因为这么多年, 无论在做 《焦点访谈》 , 还是现在做《新闻调查》,其实都在面临各种各样的被采访者,我们心硬还是该心软? 敬一丹:我得到过这样的批评,说敬一丹说话,经常说到嘴边的时候她会留有一点儿余 地, 也有人说这个人太没有锋芒了, 我到 《焦点访谈》 第一位制片人张步兵就曾经批评过我, 说你太没有刚性了,这可能也是性格,但是职业经常提醒我,我总是提醒我自己,我一定要 为明天负责,我不能为我今天说的话,明天我就去惭愧,去负疚 去后悔,这就提醒我就要 什么呢, 留有余地, 他做了再坏的事, 他也可能是有原因的, 我们再有洞察力也是有局限的, 我觉得如果能经常这样提醒,就能达到《新闻调查》所一向坚持的平衡原则。 白岩松:非常感谢所有的观众的提问,也感谢同事的回答,我想最后这个话筒当然是不 属于我了,我跟敬大姐其实刚才在台下就商量好了,拿什么做结尾呢,那就请七位记者,在 这十周年的时候一人对现场的,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还有很多的同事各说一句感言吧。 王利芬:深度节目,无论是在全世界来看,还是在中国来看,都是看的人越来越少了, 而且越来越难做了,如果还在电视机前坚持看《新闻调查》的人,我向你们鞠一躬,谢谢。 王志:生日快乐,长命百岁,还要身体健康,谢谢。 长江:我们不能完全地代表国家民族 良心和正义,但是我们应该用我们的行动来做这 样的事情,谢谢。 董倩:我所有的努力就是希望成为一名好记者,《新闻调查》帮我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杨春:刚才说了老字号 说了百年老店,我想如果真正到了百年的时候,我们这些人, 在座的每一位可能都不在了,但是《新闻调查》还在。 柴静:这个世界上的真相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每一个人并不把《新闻调查》当成是一间 办公室或一个节目,她就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方式,我们愿意跟你一起分享。 郭宇宽:大家无论有多么深厚的背景,多么好的经验,当同样面对公众利益的问题的时 候,我们都是战友,这是我们共同的一个价值观。 敬一丹:我觉得今天最后一句话应该让当初在《新闻调查》说第一句话的白岩松来说, 所以我说倒数第二句话, 我想说的就是, 观众朋友记住每个星期一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 《新 闻调查》和您在一起。 白岩松: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还有每一期 《新闻调查》 节目都是一根火柴, 这根火柴再长, 如果你只燃烧自己的话,时间很短 温度也很低,但是如果你这根火柴能点着一些什么的话 就了不得了, 点着一根蜡烛就多一小时光明, 点着一堆柴禾就会让绝望的人感受到一点温暖, 那么我们就得当点好其它一些东西的这根火柴,十年了,我觉得才刚刚开始,套用广告词来 说,成功,《新闻调查》才刚上路耶。 总制片人:关海鹰 赵微 制 片 人:张洁 朱波 总 策 划:张洁 策 划:孙杰 朱波 白岩松 庄永志 赵华 胡劲草 导 演:赵华 康锐 执行导演:仲伟宁 范铭 摄 像:栗严 王晓鹏 王亚林 李季 金光宇 席鸣 王忠新 美术设计:许林江 灯光设计:康正平 音乐总监:张骁 切换导演:付小腾 陈佳 现场导演:徐雅琳 杜晓静 导演助理:侯琼 宣 传 片:李田堂 音乐编辑:王骏 技术统筹:张步兵 郑蔓茜 技术协调:李强 非线编辑:刘涛 张文庆 合 成:张东升 灯 光:高山 视 频:陈克新 白宇 陈海卿 麦炜 赵名苑 谭阳 陶莹 卓岩 音 频:梁柏强 周磊 赵刚 李檬 孙昕 统 筹:姚志萍 田莹 制 片:魏安泰 马汝涛 执行制片人:胡劲草 王猛 播出主管:孙金岭 杨明泽 责 编:郑刚 陈忠元 监 制:梁晓涛 庄殿君 总 监 制:罗明 孙冰川 责编:王丽华
十年记忆 新闻调查——提供以文本文档的格式的各类文档免费下载和在线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姝威博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