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章邮票编号邮票目录MAGYARPOSTA一张直多少钱

邮票知识培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邮票知识培训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问你们一些单词,是从邮票上抄下来的。 MAGYAR KIR POSTA_百度知道
问你们一些单词,是从邮票上抄下来的。 MAGYAR KIR POSTA
帮帮忙啦。也也(谢谢)。我还不知道是什么文,翻译一下。最好能介绍一下啦(^__^)……O(∩_∩)O谢谢邮票能值多少钱^_^……
我有更好的答案
匈牙利语 匈牙利邮政的意思 MAGYAR即马扎儿
是匈牙利的主要民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kir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邮票发展史??_百度知道
邮票发展史??
dfhskjkdhskjdsjfkljds
提问者采纳
  一、反映屈|辱历史的清代邮票  邮票是国家发行的邮资凭证。可在清代,却出现了这样的怪状:最早的中国邮票,是在中国国家邮政产生之前就发行了;而发行邮票的,却是把持在外国人手里的中国海关。在英国人赫德的建议下,1878年,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诞生了。此后,在外国人把持的海关操纵下,先后还发行了小龙邮票、为纪念慈禧60寿诞的万寿邮票。  1896年,清政府设立了国家邮政。清代国家邮政最初发行的邮票,是在原来的小龙邮票、万寿邮票上加盖新的面值;后来又用海关的红印花税票加盖面值暂作邮票。红印花邮票有很多种珍贵的变体票,如红印花小字当一元、绿衣红娘、红印花倒盖复盖等(见图),都是中国邮票中的国宝级珍品。后来,中国的集邮家们为了让这些珍品留在中国人的手中,不惜重金从外国人手中买回,在中国集邮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  清代邮政还发行了蟠龙邮票和宣统登基纪念邮票。  二、动荡多变的民国邮票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成立了中华民国。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军阀割据,国家四分五裂。因此民国邮票的发行状况尤为混乱。  最早的民国邮票,是在清代蟠龙邮票上加盖文字“中华民国”使用。民国的很多邮票是以孙中山的头像作为邮票图案的,达数十套之多,其版别、用纸、暗记等,各不相同,纷繁复杂。最著名的民国邮票有民国五珍:民国五珍之首是1914年北京老版帆船2元“宫门倒印”邮票,1915年北京老版帆船加盖限新省贴用误盖为“限省新帖用”1元票;1923年北京老版帆船3分改作2分倒盖票;1925年北京新版帆船4分改作3分倒盖票;1941年纽约版孙中山像倒盖票。以上合称“民国五珍”邮票。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全国各地币值、币制相差很大,因此出现了很多地方邮票,不少邮票只能在一个省用,或在几个省通用。民国后期,国家经济恶化,通货膨胀加剧,货币天天贬值,出现了很多高面值的邮票,有的面值高达几万、几十万、几百万,最高的竟达到1000万!常常是邮票刚印出来,就要加盖更高面值的才能符合邮资需要。无奈之下,邮局只好发行单位邮票,出售邮票时,再根据当天的货币币值来确定售价。单位邮票发行不久,又不适用了,又发行了基数邮票。基数邮票以银元为基数面值,出售时收取银圆,在使用金圆券的地方则按银圆和金圆券的比价折合成金圆券出售。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扶持的伪满洲国、伪蒙疆政权、伪华北、华南、华中等傀儡政权,也发行了一些邮票。这些邮票已成为日本侵华的历史铁证。  、见证革命的解放区邮票  1930年5月由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发行的邮票,是最早的解放区邮票。1930年10月闽西革命根据地交通总局发行了赤色邮花,邮票的图案就是(百度)苏维埃政权的标志镰刀和锤子。  四、绚丽多彩的新中国邮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邮票的发行权力掌握在人民的手中,中国邮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中国邮票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深受世界各国集邮者的喜爱,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信誉及声望。  自1949年10月到1967年3月,新中国发行了标注“纪”和“特”字样的纪念邮票、特种邮票。除此之外,还标注了每套邮票的总枚数、单枚邮票在全套中的顺序、总的顺序号以及发行年份等。这种做法在世界上属于首创。人民称这个阶段的中国邮票为老纪特邮票。其中的纪94梅兰芳邮票及小型张,特38金鱼,特44菊花,特56蝴蝶,特57黄山,特61牡丹邮票及小型张,都是大套票经典之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集邮活动也受到批。从1967年起,中国邮票取消了志号。这时期邮票的内容多是以宣传毛主席思想为主,邮票画面都是毛头像、语录、诗词等,邮票与各地的环境相同,也沉浸一片“红色”之中,这时期的邮票被叫做“文”字邮票。其中文1语录,文7诗词,文10语录,这三套票是文票中的三驾马车。现在最珍贵的文五珍都是未正规发行的邮票,分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图案为毛在天安门上向下面人群挥手,林手持红宝书站在毛身后),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四十周年(图案是毛与林同在天安门上“俗称大蓝天”),大全国山河一片红,小全国山河一片红,黑题词这五枚文革票。  自197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邮票恢复了标注志号的做法,但这时的邮票志号只标注总顺序号,因此被称为“编号邮票”。价值高的编号票是巴黎公社,建党50周年,熊猫,工业产品。  自1974年起,中国邮票又恢复了标注区分纪念和特种邮票的做法,重新开始编号。纪念邮票就以汉语拼音Jinian的第一个字母J开头,特种邮票就以汉语拼音Tezhong的第一个字母T开头。同时取消了总顺序号,恢复了每套邮票的总枚数、单枚邮票在全套中的顺序号及发行年份。这时期精品邮票大都包含在84年以前,其中T46庚申猴邮票是JT邮票中的龙头。  1992年开始,根据万国邮政联盟的规定,中国邮票开始按年份编排顺序号。邮票铭记也把原来使用了40多年的“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改为“中国邮政”,并增加了英文国名“CHINA”。新中国邮票记录了新中国发展的轨迹,把中国的山河风景、民风民俗、富饶物产搬上了邮票,赢得了全世界集邮者的关注。  五、同根同源的港澳台邮票  香港、澳门、台湾也分别单独发行邮票。  从1862年起,英国侵略者在香港发行了邮票。早期的香港邮票都是反映英国王室的题材,每枚邮票上都印上英国国王的头像或标志,有着强烈的殖民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邮票逐渐出现一些反映中华文化的题材,如生肖、中国节日、香港建筑等。这些邮票得以发行,是香港同胞反对殖民统治斗争的结果。随着香港回归祖国脚步的临近,1995年香港发行了第一套没有殖民标志的邮票,这套表现香港美丽风光的邮票,可以在香港回归以后继续使用。  日,香港结束了与祖国近百年的离散,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邮票也从此除去了殖民色彩。尽管仍然单独发行以港币作为面值单位的邮票,但原来印在邮票上的英国女王头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香港”的铭记和有五星图案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象征着香港同胞从此融入到祖国大家庭里。  在1840年邮票诞生以前,出现过有很多种邮件付费形式。巴黎邮局的佃户让—雅各·雷奥尔德·德·维利埃(Jean-Jacques Renouard de Villayer)在1653年发明了一种名为“付款票”(或应付票据,法语:Billet de port payé),这是与邮票类似的纸样收费条,价值一苏。这种付款条被面并无粘性,需要用夹子或绳带固定在信件上。目前这种付款票已很难见到,而且流传至现世的情况不详。  在英国也有类似邮票前身制品。自1680年起伦敦芬尼邮局(London Penny Post)的商人威廉·杜克瓦(William Dockwra)和罗伯特·穆里发展出新的邮价统一系统,他们为发信者的邮件盖上邮戳的做法非常受欢迎,致使当时约克公爵在邮政领域的垄断地位岌岌可危。不过公爵向芬尼邮局施压,迫使后者在两年后放弃该项业务,而且被并入邮政总局。而芬尼邮局一些流传下来的三角形邮票现在依然可在博物馆见到。另外最少有四枚为私人所收藏。  19世纪初一些城市出现了所谓的“城市信封”(Stadtkuverts),也可看作为贴在信封上印刷邮票的前身。1818年萨丁岛出现一盖有邮戳的信纸,1821年前后由不列颠报纸发出的回复卡也已经有邮戳印记。世界上第一张印有邮票的明信片是在1838年从悉尼发出的邮简。  第一枚邮票的诞生  罗兰·希尔爵士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不再是收信人,而是发件人付费。这是一种“预付模式”(先付费后使用)。而且邮资的费用可以因此而降低,收费也变得简单起来,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  早在1836年来自卢布尔雅那的奥地利人劳伦斯·科师尔(Lovrenc Košir)向奥地利政府提出建议,引入邮票简化邮政服务。苏格兰书商詹姆斯·查门斯(James Chalmers)在1838年递交了类似的建议。建议可能为罗兰·希尔所采纳,而后者在1835年受不列颠政府委托去对邮政进行改革。希尔因此成为邮票使用的倡导人。  在19世纪早期,邮资是按邮件送递路程远近和信件纸张数量分别逐件计算的,即“递进邮资制”,费用由收件人支付。按照规定,邮程在15英里之内收费4便士;20英里内收费5便士;300英里内收13便士……除此之外,按照邮递条件还会另加邮资。邮资非常昂贵。据记载,一封从伦敦到爱尔兰的信件就要花费一个铁路工人一个月工资的两成。如此高昂的邮资不仅平民望而却步,连国会议员也难以承受,为此国会竟决定议员可享有免费邮件。结果一些议员将这些免费邮件大肆赠送给亲朋好友,免费邮件竟占邮件总数的75%,邮政部门因此亏空严重。而民间也想尽办法逃避邮资,诸如请人代送或拒绝收件等方法层出不穷。  黑便士希尔于日出版了一本名为《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现实性》的书籍,主张取消邮件免费特权,在英国本土邮件重量只有低于0.6盎司一律只收1便士的改革方案,并且由寄件人预付邮资,还提出用一种印刷精美的邮政用品来预付邮资,引起广泛回响。日,希尔的邮政改革主张终于在下议员通过。8月17日,该方案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的通过,决定自日正式实行。1840年3月,第一批邮票240个邮票模版制作完成,4月15日开机印刷,并于同年5月1日正式发行,并且在5月6日生效(但在5月2日已有人在使用了)。 因为其面值1便士且用黑色油墨印刷,所以收藏家称之为“黑便士”,是为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该邮票图幅为19mm×23mm,无铭记,无齿孔,有背胶,有小皇冠水印。  最初的两枚邮票设计也是多得罗兰·希尔。为之他收到数千份设计,最后都为他弃之不用。邮票上的画像来自于一枚他特别喜欢的1837年纪念币。面值1便士的邮票是黑底的,2便士面值的则是蓝底。亨利·科巴(Henry Corbald)为之制作雕版,而印刷工作则由珀金斯,培根·珀斯印刷厂(Perkins, Bacon Petch)承担。而黑便士邮票也有其不足之处,邮票上的黑色邮戳不易看清,且容易洗掉,因此有人钻漏洞将其反复使用。为此,之后的1便士邮票改用红色印刷,日,红便士宣告诞生。  邮票的推广  黑一两枚邮票诞生后不久,其他国家也开始跟着使用起邮票来。1841年和1842年在美国出现了一些邮票。1843年巴西也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邮票,共3枚,面值分别为30、60和90雷依斯,被称为牛眼邮票,是世界珍邮之一。日,瑞士苏黎世州发行地方邮票,分别以阿拉伯数字4和6为主图案,这是世界第一套双色邮票。1849年,法国发行了第一套邮票,以谷物女神色雷斯为图案。德国的第一枚邮票则是黑一,在日由巴伐利亚王国发行。1850年德国城邦汉诺威、普鲁士、萨克森、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还有巴登紧随其后。奥地利则在日开始发行邮票,它们在列支敦士登境内同样有效。中国的第一张邮票是大清邮政在1878年1月发行的大龙邮票。大龙邮票有三个版式,即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  中国满清烟台发行的一套地方邮票很快就有新的邮票种类诞生,例如在奥地利1851年出现的报纸邮票。而1871年秘鲁值第一条铁路开通之际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纪念邮票。但并非所有历史学家都赞成此观点。邮票开始具有广告效果。  法律作用  邮票的正式名称为“邮值标签”。这个词来自于君主阶层,却很好的说明了邮票的法律历史来由。贴上邮票意味着为运送邮件缴纳了事先规定好的邮资。邮政是属于国家管理的,或者是由国家制定的寡头经营(有时候有其他的名字,如藤和塔西斯家族(Thurn und Taxis),所以公民的邮政行为属于国家法管理范畴。德国联邦邮局在私有化以前的邮政条例是等同于法律条例的,它管理着邮政服务与邮政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时可以免去私法对邮政服务所规定的税款。  邮票应用高潮  在19至20世纪之交,一战前夕,邮票应用达到高峰。由于铁路的迅速发展,邮件成为了最重要的通讯手段。邮票印刷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奥地利最主要的5和10赫勒面值邮票在1908年印数达30亿。而且这些邮票只能在奥匈帝国境内奥地利部分,即切斯莱坦尼亚使用。匈牙利自1867年奥匈协议后独立发行自己的邮票。  随着邮票的发展,出现了所谓的“邮票语言”。邮票在信封上的位置,放法有着某些隐含的含义,例如“永远忠于你”。但是之后这门语言又日渐式微。  邮票成为宣传工具  东德的马克思邮票一次大战期间邮票发展成宣传工具。在作战双方国内各自出现其伪邮票,主要是起到丑化对手的作用。而所谓的“间谍伪诈”,就是一方仿制对方邮票,通过中间人以敌方邮递途径传播宣传材料。也因此被人命名为战争邮政伪诈。所以若在战时以私人名义大量购买邮票是很容易引起对方注意的。宣传伪诈则是模仿对方邮票,但是有所更改,以丑化对方(如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Reich”被改成无意志帝国“Futsches Reich”)。这些手法在二战最甚。例如英美两国曾大量伪造希特勒纪念邮票,将其头像改为希姆莱。德国也将一些英国纪念邮票中乔治五世的头像改为斯大林的头像,并将锤子与镰刀图案画入其中。但在冷战期间也可见。  邮票同样也可以作为间谍工具。二战中,一名德国女间谍通过信封上邮票的邮戳得以了解一支法国炮兵部队的地址与行踪,最后这支炮兵部队被几乎全歼。奥匈帝国曾经以邮票图案作为情报,以此来达到观察南斯拉夫各部队驻地的目的。  不但是敌对双方会将邮票作为宣传工具,就是独裁的国家,如法西斯纳粹德国通过大量印制邮票制造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类似的还有朝鲜的金正日,前苏联的斯大林,罗马尼亚的尼古拉·齐奥塞斯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文化大革命早期大量发行毛泽东纪念邮票。但是除此之外,一些对国民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也会登上邮票的版面,例如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美国的开国之父乔治·华盛顿、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东德的马克思。前苏联曾为其卓越的航天技术大做文章,通过发行相关邮票,向加盟国显示自身的科技实力。  邮票的今天  随着当代盖邮戳机的应用与电子邮件的迅速普及,邮票的使用量在不断减少。即便如此,邮票的每年世界使用量还是数以十亿计的。  收藏者是邮票的一大主顾,为了迎合这些用户,邮政当局发行了很多纪念邮票,例如正值世界杯之际发行的世界杯纪念邮票,还有一些仿古制品。一些小国家的邮票已经不再是为了邮政用途,而是向收藏者售卖,作为自身财政一大来源,如梵蒂冈、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还有一些非常贫困的第三世界国家。  新式邮票  2-D-STAMPIT码自2002年起,德国的用户可以通过软件STAMPIT在互联网上下载打印邮票。自从邮政改革之后,邮政事业的垄断开始瓦解,一些私营企业也可以出版自己的邮票。例如柏林的PIN AG2004年就东德喜剧系列的Abrafaxe发行了邮票。  2003年荷兰和芬兰邮政(后者显示面向企业用户)引入一些可以由用户自己设计的邮票。他们可以将相片,图片或者是标识导入到模板中付印。奥地利在2003年也提供该服务,最低印数为200,但2005年后则降至100。而美国则只需20张即可。瑞士在9月6日发行了四张印有手机照片的邮票,所有瑞士公民都可提供这些手机照片。  奥地利在1988年引入了全息照片邮票。但该技术花费甚高,所以并未成为主流,这是为了特定场合而制。这种邮票现只有120张左右,而且自成了一种收集方向。  邮票的特点  铭记  铭记用来表示邮票的发行国家与机构。1874年,邮政联盟规定各国邮票都必须印上国名;1889年修订的《万国邮政公约》又明确规定应当用拉丁文来标记国名,但目前该规定没有被严格执行。目前世界各国的邮票铭记主要是采用文字标注,这通常是国名或国名加邮政字样,有的还加注英文。以中国邮票为例,采用的是“中国邮政”加“CHINA”铭记。美国的是USA或US,前苏联则是СССР。英国是唯一的例外,因世界第一枚邮票诞生于英国,万国邮政联盟允许英国邮票勿需标识国名,因而其邮票铭记为女王的侧面剪影,不标任何文字。此外,匈牙利发行的邮票铭记不是其国名,而是“MAGYAR”(“马扎尔人”之意);瑞士的邮票铭记则是“HELVETIA”(“荷尔维第亚人”之意)。欧洲一些国家联合发行的欧罗巴邮票上,加注有“EUROPA”和“CEPT”字样。  造型  邮票最早的造型是长方形,直立比横放要普遍。长方形邮票可以非常美观的放置在方连里。长方形的特殊形式—正方形的邮票比较少见。匈牙利就很喜欢发行漂亮的正方形邮票。除了四角邮票外,早期的一些邮票还呈现出三角形。其中最有名的是英国殖民地好望角发行的一套三角形邮票。  最近的十几年,很多国家都发行了形式多样的邮票,例如以足球为主题的圆形邮票。这种邮票不像四角或三角邮票那样容易从方联撕下来,因此它们常以邮票块的形式出现。非洲国家狮子山(Sierra Leone)以其特殊形状邮票而出名,例如徽章、水果、鸟、地图和椰子形。法国邮政曾发行过心形邮票。  由于矩形有节省原料的优点,所以成为大量发行的普通邮票票形首选,而三角形也有相同优点,是除矩形外使用最多的票形。有些形状如圆形、菱形、心形以及包括水果、鸟、地图等各种事物的形状,会浪费原料,所以这些票形多用在发行量较少的纪念邮票上。  邮票也常以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和小本票等其他形式的形式发行。小型张是指将一枚或数枚邮票印在一张面积较大的纸上,在邮票四周的空白处一般印有相关文字和图案的小开张邮票。而小全张属于小型张的同类特殊版式,是指全套邮票印在一张纸上的邮票,其面值、图案、枚数与同时发行的邮票完全相同。二者在边纸上大多都会饰以相关图案或说明文字,有时还会以高于面值的价格出售。世界上第一枚小全张是年卢森堡发行于1906年的纪念威廉四世大公登基小全张邮票。中国的第一枚小全张是中华邮政发行于1941年的《节约建国》邮票。小本票又称为“邮票小册”,是邮政部门将一套邮票印制成连票并装订成册,配有封底的邮票称为小本票。这种邮票经常由于由于装订的原因而有一边、两边无齿孔或二、三边无齿。小版张是邮政部门在发行全版张之外另印制的小开张邮票。小版张四周一般有装饰或与邮票主题关联的文字与图案。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小全张  德国第一枚圆形邮票(籍德国足协成立100周年之际)  好望角的三角邮票,世界第一枚异形邮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邮票(Stamp)是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发送者会将邮票贴在信件上,再由邮局盖章消值,以用于在邮件被寄出前,证明寄邮人已支付全部或部分传递费用。为方便使用,邮票四周一般会打上齿孔,背面则加上一层背胶。邮票发行由国家管理,通常是国家主权的象征,甚至是某些国家重要的财源来源,如列支敦士登。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大龙邮票。
在1840年邮票诞生以前,出现过有很多种邮件付费形式。巴黎邮局的佃户让—雅各·雷奥尔德·德·维利埃(Jean-Jacques Renouard de Villayer)在1653年发明了一种名为“付款票”(或应付票据,法语:Billet de port payé),这是与邮票类似的纸样收费条,价值“一苏”。这种付款条背面并无粘...
传说在1840年,英国绅士罗兰.希尔在伦敦街上散步,看到一个送信人把信交给一个少女看,然后向她要邮费。这个姑娘看了一下说:“我没有钱,把信退回去吧。”送信人便和姑娘吵了起来。罗兰.希尔看了后就带她付了钱。姑娘解释说:“我家很穷,没有钱付邮费。我和哥哥约定,假如他身体平安的话,就在给我的信上画一个圈圈,我看到这个标记就不取信了。”罗兰便向政府建议,发行一种邮票,寄信由发件人出钱买邮票,并将邮票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证。英国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于1840年5月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后来罗兰.希尔被选为皇家邮政大臣。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邮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看看这两组邮票能值多少钱?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第一组左边“MAGYAR POSTA”字样的鸟类邮票,是匈牙利邮票; 第一组右边“CUBA”字样的鸟类邮票,是古巴邮票; 第二组左边“DOMINICA”字样的体育邮票,是多米尼加邮票; 第二组左边“GRENADA”字样的体育邮票,是格林纳达邮票。 第一组邮票全部为“花纸头”,只有欣赏价值,没有收藏价值; 第二组邮票为奥运邮票,有收藏价值,但价值不高,每枚约几角钱。除非你碰上集奥运或者体育专题的集邮者,价格可能会高些,但也高不到哪去,几元钱已经非常不错了!另外,您的邮票都是粘贴在白纸上的,这非常有损于其价值!看得出来出售者是太考虑商业性了,很遗憾。
提问者评价
谢谢各位!
当个收藏没关系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邮票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上面的图片的邮票是&古巴&的邮票,是用过的邮票,所以不值钱.下面的图片左面的两枚是“多米尼加”的邮票,右面的两枚是“格林纳达”的邮票,这两个国家都是“英联邦”国家。价值我不太清楚,不过这四枚邮票起码是没有使用过的新邮票。有一定的价值。
外国邮票,不值钱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接盖章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