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兰州市政府督查室,三层兜底,市府负责的工作机制,其中三层兜底是指什么

[广西]区专项督查组肯定梧州清欠农民工工资工作--辽宁省就业网
&&&& & 正文
访问人数:
&建议使用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始终带着深厚感情做好农民工工作--人民网广西频道--人民网
始终带着深厚感情做好农民工工作
――在全区扶贫开发暨农民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
&&&&来源:&&&&&
三、饱含民生之情为农民工解难题办实事
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我们要饱含民生情怀,真正把农民工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农民工在务工、创业、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以深厚的感情、高度的自觉、改革的办法,真挚关爱、真心帮助、真诚服务农民工,让农民工有身份、有保障、有作为、有尊严。
要把维护劳动权益作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当务之急。农民工在社会上仍是弱势群体。维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是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要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农民工劳动用工管理,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约质量,依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要加强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做好源头综合治理,在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落实“两级督查、三层兜底、政府负责”的工作机制,防止年年清欠年年欠。要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加强劳动保障执法,做好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保护,使农民工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各级工会组织要把服务农民工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职责,加强与农民工输入地政府部门和工会组织的沟通联系,建立农民工异地双向维权服务机制。
要把做好农民工工作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区正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大的特点是直接面对广大基层群众,在老百姓家门口搞活动,这就要求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更务实、更接地气。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做好农民工工作与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开展“服务农民工”主题实践活动,切实为农民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解决好服务农民工“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更加关注“三留守”问题。我区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妇女、老人共514万人,是外出农民工最大的牵挂。加快建立农村“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加大农村幼儿园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培育和扶持农村妇女互助合作组织,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关爱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更加关注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用文化架起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桥梁,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向农民工开放,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娱乐生活。更加注重引导农民工融入城市、融入社区,发挥好社区的社会融合功能,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平台,让农民工走出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圈子,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
要注重形成做好农民工工作的责任机制和强大合力。农民工工作环节多、难度大、牵涉面广,必须加强领导,协调配合,明晰责任,统筹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做好农民工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目标考核内容,作为每年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任务,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措施,抓好落实。有关工作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认真研究解决农民工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各市县要成立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力度更大、措施更硬、工作更实的政策和办法,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做好扶贫开发和农民工工作,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两个建成”目标的实现。我们要始终胸怀激情、饱含感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难而上的勇气,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有效的举措,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和农民工用劳动改变人生,用创业实现梦想,共同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责编:陈露露、庞冠华)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近几年来,广西各级工会积极会同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建立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长效机制,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自2009年以来,全区工会组织共监察用人单位6.2446万家,追发农民工工资超过7.1亿元,涉及职工和农民工12.9万人(次)。为了保障广大农民工的权益,从2009年起,广西在全区推行“三层兜底、两级监督、限期完成”的工资清欠机制。“三层兜底”措施包括: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首先由业主兜底负责;对业主一时解决不了的,由引进项目的园区主管部门兜底负责;最后,业主和园区主管部门解决不了的,由所在市、县级人民政府兜底负责。“两级监督”是指自治区和市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下级的督促检查。“限期完成”是指当年的农民工欠薪案件要求在春节前一个星期解决。这一机制的实行,有力地提升了政府的工资清欠责任意识,推动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解决。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08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08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省长&鲁&昕
(2008年6月16日)
今天,省政府召开2008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职责,部署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刚才,省教育厅小鹏厅长做了工作报告,省财政厅、人事厅、劳动保障厅提出了本系统的工作要求,我都同意,同时也向受表彰的2006至2007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过去五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简要总结
200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解决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点和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组织优势和政策引导作用,完善了省市县三级政府的组织协调机构,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配合、政策普惠、市场联动的工作运行机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全省高校5年累计毕业生总数达74.3万人,平均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特别是2007年,面对全省18.7万名毕业生,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完善落实政策,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和服务,结合全省城乡人力资源入户调查,同口径就业率达到了95.3%。对此,文岳书记批示指出:&2007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劳动、人事等部门和各高校共同努力的结果&。政高省长在听取省教育厅、劳动保障厅工作汇报时,对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有以下5个特点:
1.突出政府组织优势,统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3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从完善组织体系、制定落实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入手,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上了重要日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大力支持的工作格局。省政府组织教育、发改、劳动、人事、财政、税务、工商、公安、金融等有关部门,开创性地制定出台了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税费减免、贷款担保、财政补助、基层就业、创业扶持、就业援助、市场建设、督导检查等15个方面110项政策,完善了政策支持体系。2005年,省政府将促进就业创业的小额贷款、普惠培训、岗位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的惠及范围,在全国率先拓展至应往届高校毕业生;2006年,省政府又将大中专毕业生作为城镇新增劳动力的重点,纳入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扶持体系。省委组织部和省人事厅、劳动厅、团省委等部门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纳入部门工作范围;各有关部门主动沟通、密切配合,带着感情共同解决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提高了政府组织、服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2.突出服务载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2005年,省政府投资4500多万元,建设了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形成了集供需见面、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创业培训、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省级公共服务平台。截至目前,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信息网,已举办各种类型的免费招聘会170多场,免费为1.6万余名高校毕业生举办就业创业指导讲座、创业者沙龙活动90多次,免费发布岗位需求信息11万多条。免费发放创业案例书籍4.5万套、需求信息手册7万多册。大连市建成了1.7万平米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沈阳市也建成了近千平米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在全省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2006年,省政府整合教育、劳动、人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系统的公共就业服务资源,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特别是在市县两级劳动系统114个就业和社保服务中心设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开设专项窗口,实行编写教材、组织培训、登记台帐、服务流程&四统一&;在3944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增设了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服务功能。实现了教育、劳动、人事三个系统就业服务网络互通互联、资源共享。
3.突出工作重点,实施就业援助。省委、省政府把加强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作为历年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之一。组织劳动、教育部门通过开展入户调查、入校调查,对往届和应届困难家庭大学生,分别由社区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帐,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政策范围。从2007年开始,重点实施了&两项工程、一个计划&:一是实施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14个市分别安排不低于300万元的援助资金,对零就业家庭、城镇低保及边缘户家庭、棚改回迁家庭、农村贫困家庭和残疾人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政府兜底安置。二是实施大学生创业工程。全省安排大学生创业资金1.3亿元,专项用于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资金扶持。其中,省政府设立大学生创业资金5000万元,各市根据实际情况也都设立了500万元以上的大学生创业资金。创建多层次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年内投入使用,省政府要求市县两级政府和各级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团地至少建立1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全省高校建成20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三是实施&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类本科生计划&。通过政府购买岗位、待编安置方式,全省44个县每年公开招聘20名择业期内的普通高校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到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任教,其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按当地中小学教师标准执行,所需经费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4:4:2的比例分担。
4.突出政府联动,加强督导考核。各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完善政策、创新机制、拓宽渠道、优化服务等多种举措,努力营造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沈阳市落实见习单位202家,提供见习岗位3528个,其中81%的见习生已被企业留用。大连市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市政府民生工程18件实事之一,建立了市县两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设编定岗,配备专职人员,市财政为此安排专项资金1.6亿元。鞍山市由政府出资购买岗位,着力加强农村村委会和城镇社区建设。抚顺市对省级优秀毕业生及城市特困家庭毕业生,实行政府指令性安置。本溪市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专门用于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孵化和帮助,并在场地、项目、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为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省政府建立了督导考核机制。今年1月,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察室、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对高校比较集中的6个市的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指出了各市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存在的5方面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5.突出创业教育,搭建孵化平台。省政府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创业案例教材和光盘,突出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通过举办创业成果展洽会、创业者沙龙、创业巡讲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推动各高校始终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教学管理全过程,认真落实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不断强化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按照市场岗位需求调整专业、课程、教材及招生规模,多形式开展就业创业教育。
回顾五年工作,我们积累了5方面宝贵经验: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分工合作,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所在。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协调机制和高校的&一把手&工程等,有力地保证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开拓市场、收集信息、搞好服务,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各地、各高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毕业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拓宽渠道、广泛收集需求信息,千方百计做好就业服务,成效显著。三是深化改革、强化培养、夯实能力,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基础。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和能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各高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效果初步显现。四是制度建设、市场建设、队伍建设,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毕业生就业工作围绕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这个目标,抓制度、抓政策、抓市场、抓服务,使毕业生就业工作重点突出、方向明确、进展顺利。五是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良好氛围,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条件。这些经验是各地、各部门、各高校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今后应对更大规模的毕业生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困扰辽宁稳定和民生的离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就业总量压力已由下岗再就业问题转向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问题。省政府确定今年实现100万人实名制就业目标,在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高校毕业生22.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2.3万人,而30岁以下新生代农民占比达到了30.2%以上。创造、培育更多的就业岗位,满足新成长有文化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是各级政府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做好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对就业形势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判断。
1.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今年全省共有高校毕业生22.9万人,比上年增加4.2万人,增长幅度为22.5%。截至5月末,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44.8%,比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签约率为55.7%,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本科生签约率为38.9%,同比持平;高职专科生签约率为49.3%,同比提高10.5个百分点。
2.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全省城乡人力资源入户调查结果显示,在317.9万离岗失业人员中还有56.2万人没有实现再就业,在232.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中还有81万人有待转移就业,新毕业和2005年以来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还有45万人,&三峰叠加&、相互交织的就业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上的缓解,今后几年解决高校毕业生供求总量、消化增量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丝毫未减。
3.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今年是重要的宏观调控之年,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上将会保大企业压小企业、保国有压民营,显著增加就业的个体微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中小加工服务业很难满足贷款需求,吸纳就业的能力会相对减弱;人民币持续升值,人力资本不断上升,直接影响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特别是一些新的情况值得关注,如用人需求越来越向重点大学、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特别是地处偏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部分专业的研究生就业率出现下降趋势,把握好节奏、调整好结构已是当务之急;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
4.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地区分布看,沈阳、大连两市接收的毕业生约占全省接收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而其他12个市接收人数仅占三分之一。从城乡分布看,高校毕业生农村及基层就业渠道仍然不畅,许多区县特别是农村乡镇基层单位急需大批教育、医疗、农技农艺、农产品加工、法律、机械等各类人才,但2007年全省到县以下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仅有824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41%,其中44个县法院多年来没有新进一名法学类本科毕业生,1033个乡镇卫生院从业的医科院校本科毕业生不到2%。从学科专业看,机械制造、自动控制等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好,管理类、文科类专业就业形势较差。
5.政策落实力度和政府组织化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从督查结果看,省政府要求各市建立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资金、大学生创业资金和创业孵化基地,目前仍有部分市没有落实或未完全落实。已经设立资金的部分市,还没有建立起规范资金使用、管理、申请、发放的程序和办法,个别地区的资金申请门槛过高,部分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税费减免、人事代理、工资待遇、户口迁移等政策落实上还存在相当差距。个别市、部分县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同虚设,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督促、落实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调度、评估、通报和制约机制。
6.高校自身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市场的场所面积、设施条件、服务水平还远远满足不了毕业生就业需求,市场管理、网络建设滞后;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构、人员、师资、经费等没有落实到位,有90%的就业指导教师不具备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高校创业孵化体系尚未建立,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职业发展教育重视不够。一些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偏离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只管培养忽视就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对此,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提高政府组织程度、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健全责任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上,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三、扎实做好2008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党的十七大把&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全党的任务,第一次明确提出,意义重大而深远。文岳书记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件大事,2008年任务更加艰巨,要及早准备,制定措施,努力抓好;要认真研究解决师范院校毕业生充实到教育系统、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偏低两个问题;要继续在政策支持、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将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关口前移,广泛开展就业前见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要进一步落实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人事、劳动和教育部门要紧密配合,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全力组织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对生活困难而又一时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援助,帮助大学生成才立业。政高省长多次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尤其要加大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各高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扎实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1.建立省市县三级政府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责任机制。省政府及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自主创业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规章制度、扶持政策;统筹对接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高校人才资源供求信息;对各市政府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和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督导、调度、检查、考核、通报,对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年度、分专业进行监测、评估、通报;完善省、市、县、高校四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建立省级示范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责成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根据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优化配置高校资源、专业设置、招生计划。
市政府及市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组织、指导、服务工作,政府主要领导是本地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本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象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一样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象援助零就业家庭就业一样解决好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兜底安置问题。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制定的各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足额安排、合理使用各项扶持和援助资金;根据本地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地区吸引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定期了解、上报、发布各行业、各企业、各单位、各部门的人才资源需求信息,定期组织行业、企业、部门、高校参加的多形式、多层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和网络招聘活动;在各级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指导、督促各类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培训基地;督导、考核所辖县(市、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县级政府及县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组织、落实、服务工作。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扶持和援助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渠道和空间;及时了解、上报、发布本地人才资源需求信息;在发展县域经济及工业地产时同步设立大学生创业、实习、实训基地;结合本地农村及基层单位人才需求,落实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出台吸引、用好、留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具体政策和操作性办法。
2.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常性督查调度、评估通报制度。一是切实发挥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各部门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合力。要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三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机构,领导小组负责人和成员单位负责人要熟练掌握各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定期组织成员单位深入企业、基层、乡村、社区,及时了解人才需求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研究解决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层就业、就业援助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经常性督导调度会议制度。从今年起,省政府建立由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察室牵头,省教育厅、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经常性督导制度,每半年对各市政府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各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年对各市的督导检查结果进行考核、评估,通过适当方式进行全省通报。省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就业调度的重要内容,每季度调度一次各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情况,听取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通报,及时了解掌握、研究解决毕业生就业创业和政策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市政府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每季度督导检查、全年考核评估制度,推动所辖县区、各部门毕业生就业工作。三是建立省政府对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各市政府政策落实情况的评估通报制度。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月报告制度,每年对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学科专业进行评估、通报,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考核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与领导班子业绩考核、重点支持资金安排、学科专业设置、年度招生计划适当挂钩。省教育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评估、挂钩办法,经省政府审定后下发执行。省政府已将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纳入对各市政府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要对各市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评估和通报,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市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3.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市县政府要对本地区落实政策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落实情况,政策执行部门责任制落实情况,各项扶持资金安排、管理和使用情况,市县两级就业工作督导机制建立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重点落实好以下三方面政策:一是全面落实困难家庭毕业生政府兜底安置政策。市县政府要组织财政、人事、教育、劳动和民政等部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把本地区兜底安置的政策措施、工作程序、援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申请程序等,通过就业信息网和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真正把兜底安置工作落到实处。要参照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模式,制定本地兜底安置的具体办法,建立未就业贫困生台帐,实行动态管理。积极安排未就业贫困生进行岗位见习和免费技能培训,及时发放见习补贴、培训生活补助。要开发、购买和储备一批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公共服务岗位,对经过就业技能培训、岗位见习后仍未实现就业的贫困生实行兜底安置。特别要做好四川地震灾区毕业生和&蚁力神&养殖户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采取&一对一帮扶&等方式,重点指导、重点推荐,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二是通过政策引导,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辽政发[2008]16号文件中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把引导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全民创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业、保护创业的良好环境。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资金和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各市设立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要积极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申请小额贷款提供担保,对微利项目给予贴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和孵化体系,加强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为孵化企业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推介、经营咨询&一条龙&服务。要建立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台帐和创业项目库,实现教育、人事、劳动、科技、中小企业、信息产业、工商、地税等部门创业信息和项目资源共享。三是建立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有效机制。各级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重大产业建设项目和重点基础工程时,特别是在&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中部城市群建设、&突破辽西北&战略实施、县域经济发展中,要同步做好人才需求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吸引毕业生到农村、街道、社区、企业就业创业。继续组织动员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辽西北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辽宁省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类本科生计划&,通过项目载体,畅通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对于通过各类项目已在基层服务的毕业生,要认真研究和抓紧解决他们在服务期间和服务期满后的管理与后续发展问题,切实保证有关政策落到实处。
4.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和就业前见习实践活动。各级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要进一步规范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就业派遣、失业登记、社保参保、技能培训等&一条龙&服务。各级政府要督促企业建立大学生培训基地,让大学生在生产一线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教育部门要督促各级各类普惠制培训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较高收入水平的就业提供高质量的技能培训。各级政府要在行业、企业、单位搭建大学生见习实践平台,广泛开展就业前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落实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见习补贴和培训生活补助。
5.高校要强化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个孩子的成长成才问题,更是千万个家庭的希望所在;既是民生问题,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各高校要毫不动摇地把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作为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关键举措,象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悉心关怀毕业生,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帮助他们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各得其所、人尽其才,这是教育的良心问题,也是教育的社会责任。现在老百姓花钱供孩子上大学,对大学和孩子的期望很高,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无法顺利就业,那么办人民满意教育就无从谈起,这是教育的核心价值观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则问题。各高校必须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组织召开有关工作会议,听取院系就业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要加大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在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省教育厅要建立就业状况预警机制,把就业状况作为制定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指导高校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各高校要深化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把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贯穿于高等教育全过程。
6.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以各高校和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站为基点,构建覆盖全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综合网络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作用,畅通供需信息,使学生了解就业创业政策,了解社会需求信息;使企业了解各高校毕业生情况,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对称、供需对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强辽宁省&大学生就业信息工程&建设。尚未完成就业信息网建设任务的县(市)、高校,要在2008年年底建成并开通。
同志们,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开拓思路,扎实工作,真心实意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辽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生工作简报
就业工作简报
网站快速导航
版权所有:东北财经大学 | 地址:中国&辽宁&大连市沙河口区尖山街217号 | 邮编:11602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市委市政府督查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