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饭桌上玩手机,你怎么看逆战玩了多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阿里云资讯网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发布时间:
更新时间:
来源:网络
作者:aichi哈密瓜
  在网上可以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春节本是一次难得的家庭团聚。但可以发现如今在饭桌上,大部分年轻人只顾玩手机,老人好容易等到孩子们都回来,一家人团聚,却发现孩子们很少和交流,他们只顾玩手机。在青岛就曾发生过这样一幕:面对只顾玩手机的孙子孙女, 被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而去。
  由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一直没有停过。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在享受手机带来便捷的同时,是否因 过于依赖手机而忽视了现实的人际交往?近日,青年报社会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2098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71.8%的受访 者认为过分依赖手机而忽视当面交往的现象普遍存在。
  过半受访者除了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在1小时以上
  “能不能把你的注意力从手机抽离开,借我点。”在朋友一次又一次甚至发火之后,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张娇开始反思自己这一“令人讨厌”的行为。
  调查显示,36.8%的人出现过手机铃声幻听,36.4%的人表示手机从不离手,30.2%的人坦言经常漫无目的地对着手机,24.0%的人听到过“不要再玩手机了”类似的忠告。
  如 今,手机的早就溢出单纯的通讯意义,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终端。调查显示,上网成为手机的一项重要功能,包括:浏览网页(56.7%)、上网聊天 (41.4%)、刷微博(25.9%)、搜索(29.3%)等。其他还有:玩游戏(34.6%)、看小说(34.2%)、听歌(33.4%)、看手机报 (19.5%)、看视频(17.7%)等。
  调查显示,57.1%的受访者除了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外,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1小时以上,其中使用手机3小时以上的有19.6%。
  “有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该去看心理医生了。”张娇回忆了自己的一天:早上7点醒来,在床上刷半小时微博;伴着手机音乐起床、洗漱;上课时,只要手一空闲就拿起手机;下课更不用提。其他时间,手机绝不离身,平均5分钟要打开看看,生怕错过什么。
  人们为什么用手机越来越频繁?65.2%的人表示是方便快捷,64.1%的人表示是手机功能越来越全面,64.0%的人认为是生活需要,36.5%的人直言是现代人生活单调,内心空虚。
  国 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淑清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手机作为一种信息通道,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海量信息的出现,大家越来越想随时知道跟自己相关的信息 变化,以便及时应对。人们害怕被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所抛弃,就会产生一种焦虑,这种焦虑必须通过大脑不停运转和搜索才能短暂平息,就造成了对手机的过度依 赖。
  “‘不能活在当下’是现代人的通病,高科技手段恰好了‘不在此时此刻’的途径。”刘淑清说,人们越依赖这种高科技手段,就越容易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55.7%的人认为过度依赖手机会使现实交流能力变差
  四川某企业职工谢丹谈起了他的同事小张。小张勤恳、为人老实,但大家对他的整体评价是不合群。“他闲下来就一个人埋着头玩手机,从不和别人话。有次,他忘了带手机,结果一天都魂不守舍的。他这样真是把自己孤立起来了。”谢丹说。
  说到“手机依赖”的危害,调查显示,55.7%的人认为会使人的现实交流能力变差,46.1%的人认为会使生活圈变窄,29.9%的人表示会陷入更深的孤独。
  “过分依赖手机是一种瘾,助长了人们的懒惰。”武汉大学社会罗教讲教授说,手机依赖只是现代高科技依赖的一个缩影。如今,有车族走几步就觉得累,这势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调查中,57.1%的人表示手机依赖会影响视力,52.3%的人认为将有损身体健康。41.1%的人进一步指出,手机依赖会使人丧失思考动力和能力,35.7%的人认为会使人注意力缺失。
  “如果对手机等电子产品太依赖,小则造成孤僻情绪,大则影响工作学习。特别是一些未成年人,很容易沉迷在虚幻世界里,会产生‘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和强烈的孤独感,这对他们未来成长是很不利的,会阻碍他们融入社会。”民意中国网刘先生说。
  让手机回归工具本质
  人们通常会在什么时候拿出手机?调查显示,首先是“打电话、收发短信时”(57.8%),其次是“无聊时”(54.1%),第三是“等人或等车时”(46.7%)。13.2%的人会在很多人的聚会上拿出手机,17.5%的人在开会或上课时拿出手机。
  “手机一个工具,生活工作都离不开。手机也是一个玩具,可以消除寂寞和无聊。但凡事都不能过度。任何事都是一分为二的,看你怎么用它!”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留言。
  华 南师范大学心理分析博士陈灿锐说,中国人的情感比较内敛,不太善于直接面对面表达。而去身份化,使得情感表达更为畅通。但不管是网络沟通还是手机 沟通都有局限性,因为这些方式屏蔽了表情信息、语调信息等。过度关注“人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现实的人际交流。陈灿锐认为,我们平常还是应该多放 下手机,离开电脑,多到户外走动,多和朋友交流,找一些感兴趣的事来做,不要让自己沉迷在电子产品上,对手机和电脑产生依赖。
  刘淑清建议“手机族”们,设置一个关机时间,迫使自己回归到一个安宁的状态,起到凝神的作用,“这将保证你在此刻,将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起克制自我的意志力,不当诱惑的奴隶。”罗教讲说。
本站所有文章全部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是侵犯了原作者的权利请发邮件联系站长(yanjing@),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
摘要: 尽管超极本问世已经两年多时间,但超极本市场一直都不温不火,这让一直唱多超极本的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感到不轻松。 在日前于深圳举办的“第三届英特尔产业创新峰会”上,杨 &   尽管超极本问世已经两年多时间,但超极本市场一直都不温不火,这让一直唱多超极本的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感到不轻松。   在日前于深圳举办的“第三届英特尔产业创新峰会”上,杨叙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承认,超极本...
摘要: 尽管超极本问世已经两年多时间,但超极本市场一直都不温不火,这让一直唱多超极本的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感到不轻松。 在日前于深圳举办的“第三届英特尔产业创新峰会”上,杨   尽管超极本问世已经两年多时间,但超极本市场一直都不温不火,这让一直唱多超极本的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感到不轻松。   在日前于深圳举办的“第三届英特尔产业创新峰会”上,杨叙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承认,超极本并没有取得预期...
摘要: 南都漫画:张建辉 新旧媒体在对抗中启动吸金磨盘 央视欲发力全媒体经营、人人网等社交阵营主打互动营销 伦敦奥运会已进入百日冲刺阶段倒计时100天,体育盛会的吸金磨盘再次转动 & & 南都漫画:张建辉 新旧媒体在对抗中启动吸金磨盘 央视欲发力全媒体经营、人人网等社交阵营主打“互动营销” 伦敦奥运会已进入“百日冲刺”阶段———倒计时100天,体育盛会的吸金磨盘再次转动。...
电视广告比网络广告
摘要: 尽管广告主大力将预算投向数字广告,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传统媒体的广告。电视仍然占广告的最大市场份额,而且其份额并未见缩小。由于网络广告的可测量性,越来越多的广告主也认 &尽管广告主大力将预算投向数字广告,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传统媒体的广告。电视仍然占广告的最大市场份额,而且其份额并未见缩小。由于网络广告的可测量性,越来越多的广告主也认可网络广告的效果。 2012年10月,ad0be...
摘要: 南都漫画张建辉 3月31日,国家版权局发出通知,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草案第46条规定,录音制品首次出版3个月后,其他制作者可不经著作权人许可,用以 & & 南都漫画张建辉 3月31日,国家版权局发出通知,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草案第46条规定,录音制品首次出版3个月后,其他制作者可不经著作权人许可,用以制作...
摘要: 尽管今年以来有关苹果、三星你来我往的诉讼案信息远少于去年,但这并不代表着电子消费业界两大巨头有和好的迹象。来自台湾媒体的报道称,苹果正式与台积电签署了处理器芯片代 尽管今年以来有关苹果、三星你来我往的诉讼案信息远少于去年,但这并不代表着电子消费业界两大巨头有和好的迹象。来自台湾媒体的报道称,苹果正式与台积电签署了处理器芯片代工协议,而这部分元件此前主要由三星提供。 如果消息属实,整个...时间: 18:19 来源: 作者:中国青年报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在网上流传很广。刚刚过去的春节,本是一次难得的家庭团聚机会。但记者发现,如今 在饭桌上,不少年轻人只顾埋头玩手机,老人好容易盼到孩子们都回来,却发现孩子们很少和他们交流。在青岛就曾发生过这样一幕:面对只顾玩手机的孙子孙女, 备受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而去。
  由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一再重复上演。我们不得不反思,在享受手机带来便捷的同时,是否因 过于依赖手机而忽视了现实的人际交往?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2098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71.8%的受访 者认为过分依赖手机而忽视当面交往的现象普遍存在。
  过半受访者除了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在1小时以上
  &能不能把你的注意力从手机抽离开,借我点。&在朋友一次又一次建议甚至发火之后,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张娇开始反思自己这一&令人讨厌&的行为。
  调查显示,36.8%的人出现过手机铃声幻听,36.4%的人表示手机从不离手,30.2%的人坦言经常漫无目的地对着手机,24.0%的人听到过&不要再玩手机了&类似的忠告。
  如 今,手机的功能早就溢出单纯的通讯意义,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终端。调查显示,上网成为手机的一项重要功能,包括:浏览网页(56.7%)、上网聊天 (41.4%)、刷微博(25.9%)、搜索(29.3%)等。其他还有:玩游戏(34.6%)、看小说(34.2%)、听歌(33.4%)、看手机报 (19.5%)、看视频(17.7%)等。
  调查显示,57.1%的受访者除了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外,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1小时以上,其中使用手机3小时以上的有19.6%。
  &有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该去看心理医生了。&张娇回忆了自己的一天:早上7点醒来,在床上刷半小时微博;伴着手机音乐起床、洗漱;上课时,只要手一空闲就拿起手机;下课更不用提。其他时间,手机绝不离身,平均5分钟要打开看看,生怕错过什么。
  人们为什么用手机越来越频繁?65.2%的人表示是方便快捷,64.1%的人表示是手机功能越来越全面,64.0%的人认为是生活需要,36.5%的人直言是现代人生活单调,内心空虚。
  国 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淑清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手机作为一种信息通道,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海量信息的出现,大家越来越想随时知道跟自己相关的信息 变化,以便及时应对。人们害怕被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所抛弃,就会产生一种焦虑,这种焦虑必须通过大脑不停运转和搜索才能短暂平息,就造成了对手机的过度依 赖。
  &&不能活在当下&是现代人的通病,高科技手段恰好提供了&不在此时此刻&的途径。&刘淑清说,人们越依赖这种高科技手段,就越容易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55.7%的人认为过度依赖手机会使现实交流能力变差
  四川某企业职工谢丹谈起了他的同事小张。小张工作勤恳、为人老实,但大家对他的整体评价是不合群。&他闲下来就一个人埋着头玩手机,从不和别人多说话。有次,他忘了带手机,结果一天都魂不守舍的。他这样真是把自己孤立起来了。&谢丹说。
  说到&手机依赖&的危害,调查显示,55.7%的人认为会使人的现实交流能力变差,46.1%的人认为会使生活圈变窄,29.9%的人表示会陷入更深的孤独。
  &过分依赖手机是一种瘾,助长了人们的懒惰。&武汉大学社会心理学罗教讲教授说,手机依赖只是现代高科技依赖的一个缩影。如今,有车族走几步就觉得累,这势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调查中,57.1%的人表示手机依赖会影响视力,52.3%的人认为将有损身体健康。41.1%的人进一步指出,手机依赖会使人丧失思考动力和能力,35.7%的人认为会使人注意力缺失。
  &如果对手机等电子产品太依赖,小则造成孤僻情绪,大则影响工作学习。特别是一些未成年人,很容易沉迷在虚幻世界里,会产生&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和强烈的孤独感,这对他们未来成长是很不利的,会阻碍他们融入社会。&民意中国网网友刘先生说。
  让手机回归工具本质
  人们通常会在什么时候拿出手机?调查显示,首先是&打电话、收发短信时&(57.8%),其次是&无聊时&(54.1%),第三是&等人或等车时&(46.7%)。13.2%的人会在很多人的聚会上拿出手机,17.5%的人在开会或上课时拿出手机。
  &手机就是一个工具,生活工作都离不开。手机也是一个玩具,可以消除寂寞和无聊。但凡事都不能过度。任何事都是一分为二的,看你怎么用它!&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留言。
  华 南师范大学心理分析博士陈灿锐说,中国人的情感比较内敛,不太善于直接面对面表达。而手机上网去身份化,使得情感表达更为畅通。但不管是网络沟通还是手机 沟通都有局限性,因为这些方式屏蔽了表情信息、语调信息等。过度关注&人机对话&,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现实的人际交流。陈灿锐认为,我们平常还是应该多放 下手机,离开电脑,多到户外走动,多和朋友交流,找一些感兴趣的事来做,不要让自己沉迷在电子产品上,对手机和电脑产生依赖。
  刘淑清建议&手机族&们,设置一个关机时间,迫使自己回归到一个安宁的状态,起到凝神的作用,&这将保证你在此刻,将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起克制自我的意志力,不当诱惑的奴隶。&罗教讲说。
围观: 9999次 | 责任编辑:包子
您可以分享到:
15416 人浏览
19440 人浏览
7547 人浏览
4366 人浏览
9022 人浏览
本站由七牛提供云存储本网热线:
时间: 04:49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漫画:牛力微博、短信、QQ、微信、新闻、游戏,如今年轻人吃饭、睡觉、甚至上厕所都不忘记玩手机。近日,广州有餐馆举办“用餐不用手机”挑战赛,还有的餐厅发起“远离手机,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分钟”主题活动,每位食客都可以选择把手机封存起来,结账的时候店家会赠送每人一份自制点心和1张菜券。在餐馆,人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一群人落座之后,餐桌上除了碗筷杯碟这些工具外,大家齐刷刷会掏出手机,放在餐具旁边,吃饭之余,还会不时拿起手机来看。对这种现象,记者近日专门做了走访调查。【记者目击】吃饭时玩手机已经成了好多人的习惯
21日12时许,记者来到太原市五一广场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在这些快餐店中,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占了就餐人员的一大部分,而且不少都是单独前来就餐。走进肯德基店,就看见有6名单独就餐的市民在玩儿手机,占当时店内就餐人数的一多半。他们有的一手拿着鸡腿吃,一手不停地点击着手机屏幕;有的干脆放下吃的,停止就餐,专心地看手机;有的是已经吃完饭,却还捧着手机坐在餐桌旁。记者绕了一圈,看到他们中有2人在玩游戏,有1人在聊天,另外3人都在看微博。正在打游戏的小张告诉记者,自己在附近工作,中午一个人来这里吃饭。“我一个人挺没意思的,玩手机游戏打发时间,还能放松一下。”另一位正在看微博的小赵则说,自己用手机刷微博已经是一个习惯了,“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平时最少一个小时就要刷新一次。”
记者随后来到一家提供炒菜的饭店,这里有不少5至10人位的圆桌。记者看到,由于人数较多,同一餐桌的就餐者,有的相互聊着天,有的就自己拿着手机看。记者注意到有7人就餐的一桌客人,当时还没有上菜,这桌人中有6人交流着,1人在低头看手机。开始,大家还不时地说他,让他一起聊天。过了一会儿,又有2人掏出手机也自顾自地看起来。十多分钟后,服务员开始上菜,大家突然都打起精神,开始吃饭、聊天。大约半个小时后,饭吃得差不多了,第一个玩手机的人又掏出了手机。
22日中午,记者来到双塔西街一家火锅店,正是午餐时间,店里有不少市民正在吃饭。记者看到,来就餐的市民大都是中年人,2至4人坐在一桌,有的正在点餐,有的已经开始涮菜。基本没有人使用手机,有的市民是把手机放在桌子上,偶尔看一下。大多数市民都在吃着饭,或相互聊天。
一会儿,一对中年夫妇进入火锅店,点餐后妻子去打小料,丈夫一边看包一边打开手机,开始上网浏览新闻。妻子回来,丈夫的目光依然停留在手机上,偶尔妻子和他说句话,丈夫也只是“嗯”的一声表示回答。大约十分钟后,服务员上菜,他们开始吃饭,丈夫才把手机放到一旁,但不一会儿也要看一看。服务员告诉记者,平时来他们这里吃饭的,大都是几人结伴而来,人们坐下后就相互聊天,“而且火锅等餐时间短,吃起来热闹,所以玩着手机不停的人比较少见。”【网络调查】五十多人中只有一位吃饭时不看手机
21日下午,本报在腾讯官方微信上发出“你有玩手机的习惯吗”调查,共有五十多位网友参加调查,除一位名为王斌森的网友表示自己吃饭时不看手机外,其余网友都说自己在就餐时经常玩手机。其中约四成网友是使用QQ、微信等与人聊天,另外三成网友在吃饭时习惯刷微博,看新闻和玩游戏的网友各占一成左右。
不少网友说自己玩手机已是习惯,不仅在吃饭的时候,包括工作学习之余或睡觉前都习惯先看看手机。
网友keely:我想玩手机已经成了我的习惯动作,工作忙的时候还可以,一闲下来就情不自禁要拿出手机看一眼,有时出门忘拿手机心里就会着急。最近玩微信比较多,更是离不了,和同学、朋友都是用微信聊天。
网友Hello.橙:玩微博、QQ、人人、微信,没有流量会觉得浑身难受。一个人的时候不看看手机就觉得没劲。
孙宗林:嗯,有这个习惯。自从去年9月份买了智能手机,玩手机的时间就长了,工作间隙、入睡以前,都要玩一会儿,有时是玩游戏,有时是看新闻……本来视力就不好,由于喜欢窝在被窝里玩手机,现在更是每况愈下了。
而对于习惯玩手机的原因,网友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大概有压力大、逃避社交、避免交流、避免尴尬等。
kelly:我觉得原因之一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烦心事没有倾诉对象,在单位,对同事很多话不能乱说,回到家,面对亲人不想给他们添麻烦,所以我通过微信认识了一个朋友,彼此很谈得来。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谁,每天聊聊天,给彼此宽宽心,感觉很轻松。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Hello.橙:我不知道算不算社交恐惧症,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和陌生人交流。没话说,有点害羞。每次在陌生环境中,我就会觉得自己很突兀,心里不舒服。有了手机就忙碌起来,起码心理上是。
佳佳:我习惯在吃饭时玩校内、QQ或微信。离不开手机的原因是手机让我有一种安全感,可以联系朋友可以消遣时间。
王斌森:随着科技通讯的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局限在某个环境中,而面对面的沟通就显得很重要,毕竟网络手机传递不了真正的感情。大家都认为手机很重要,是因为现在的人都感到空虚,这也是社会给予的压力所致。不过,我吃饭时从来不看手机。
微笑:我们班好多典型的手机控。我应该是属于玩手机成习惯,偶尔也会为了逃避交流选择玩手机。▲手机控的众生相1 微博
“自从前年我申请新浪微博后,每次和朋友们聚餐或自己做了好吃的,就喜欢先用手机拍张照发微博。”市民周女士说,她喜欢把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用手机照下来,发到微博上与网友分享,“有时,我发了一个美食照片,还有网友回复,问我是在哪里吃的,味道怎么样。我觉得这种互动挺有趣的,所以更喜欢在吃饭时发微博了。”2 QQ
市民马先生平时很喜欢泡在QQ群里聊天,而且经常参加群友的聚会。“我们这帮人聚会有个特点,都是看着手机走进饭店,就算是第一次聚会,看他进门的样子就知道是群里的。”李先生说,和群友就算是面对面坐在一起吃饭,大家也会时不时拿出手机在QQ上再互相调侃几句,“已经习惯了在网络上沟通,当面说话不过瘾。”3 游戏
“我平时没有什么爱好,就是爱玩个手机游戏,不管是斗地主、切水果,还是愤怒的小鸟,我都很喜欢。”陈先生说,最近他又迷上了一款名为“TempleRun”的游戏,每天都会抽出各种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刷分,“目前的最高纪录是500万分。”提到吃饭时玩手机,陈先生说他还因此惹过好朋友不高兴。“那天,我和一位许久未见的好友一起吃饭,点餐后聊了两句,我习惯性地掏出手机,看着心里痒痒的,就决定先玩儿一局。开始还是一边和朋友说话一边玩,但后来越玩越投入,就听不见朋友说话,只顾自己玩得开心。菜上来后,朋友叫了我两句,我也没听见。他生气了,‘啪’的一声放下筷子就要走。我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放下手机挽留,说了不少好话,朋友的怒气才慢慢消下来。”4 陌陌
市民杨先生最近新下载了一款名为“陌陌”的软件,摇一摇,就能找到附近同样有陌陌的网友。“自从下了这个软件后,每次吃饭我都要摇一摇手机,看看附近有什么人,说不定就会遇到兴趣相同人,还可以聊聊天。”杨先生说,他就摇出过这么一个朋友,还一起吃了顿饭,“这种相识方式让人感觉很有趣,摇出附近网友的过程也很有新鲜感。”5 微信
现在,不少市民的手机上会有“微信”,微信上同样有一个“摇一摇”的功能,可以摇到同一时间和自己一起摇手机的网友。30岁的市民程女士说,前段时间,自己一个人在家没事干,就通过手机微信摇一摇,很快就有网友跟她打招呼,当时这位网友还配有头像,通过看头像,程女士发现网友应该比自己大很多,而且长相看上去有些老,她一下就没有了聊天的兴趣。“其实,摇一摇也不是想要干嘛,就是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程女士说。
有网友感慨“世界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前不久,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当你沉迷于手机,热衷于与远方的世界甚至陌生的人聊天互动时,你是否想过坐在你身边的人的感受,尴尬、无趣、被冷落……对此,记者采访了省城几位有此经历的市民。A 小两口“机不离手”老人终于受不了了
赵先生今年55岁,自从三年前女儿生了外孙以后,他和老伴就搬到女儿家帮着带孩子。他说女儿女婿工作都比较忙,好不容易下班回家也是“机不离手”。“两个人都一样,吃饭、上厕所都在看手机,我就搞不明白那手机有啥好的,能让他们这么着迷。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他们在和外孙一起玩的时候,也是边看手机边应付孩子。”赵先生说,有一次女儿准备带外孙出去玩,孩子都穿好衣服了,她还在看手机,说是和朋友谈个重要事,让孩子等等。过了好一会儿,孩子一直催她快点,但她始终没动静。“小外孙一气之下,抢过女儿的手机就扔到了地上。”
赵先生说,还有一次,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饭,女儿和女婿两个人又拿出手机来,边看边吃。既不和他们老两口说话,互相之间也不交流。“看着俩人那个样子,想起之前外孙受的委屈,我心里一直压着的怒火立刻冲了上来,摔下筷子就把两人骂了一顿。一白天都见不着人影,好不容易下班回家,不说陪父母聊聊天,给孩子讲讲故事啥的,就知道看手机!”B 点完菜都在看手机剩我一人僵在那里
秦女士是一家事业单位的部门负责人,因为部门里年轻人比较多,为了让他们快速熟悉业务,而且增进同事感情,秦女士会经常带着他们一起聚餐。但是几乎每次吃饭,他们都会拿出手机来玩,相互之间交流却不多。“有的孩子喜欢拍了吃的饭菜照片发微博,我觉得也挺有意思,可以接受。但是有一次,当我们点完菜以后,几个人几乎同时拿出手机来看,就剩我一个人僵在那里,一时间气氛十分尴尬。为此,我还生气地说了他们几句。”
秦女士感慨地说:“我也不是古板的人,平时也拿手机看看新闻,玩玩小游戏。但是,年轻人太依赖手机了,我觉得如果每次都这样,就失去了聚餐的意义。”C 大学同学聚会一半人拿着手机自顾自地玩
小孙今年30岁,现在用的是一部苹果手机,平常一个人时,她经常用手机上网、看书。“大家现在用的大都是智能手机,朋友们也都喜欢用手机聊天、上网、玩游戏,我觉得这很方便,也符合年轻人的习惯。”但是对于聚会时,朋友们依然只顾着玩手机,小孙却有不少怨言。
“有一次,我们大学同学聚会。本来我想着大家平时难得聚在一起,好不容易有个机会,一定要好好聊聊天,说说上学时候的趣事,聊聊最近各自的发展。结果,一桌十多个人,一半都拿着手机自顾自地玩儿,也不和别人多说话。弄得整个聚会的气氛都很沉闷,既然要玩手机,在家不也能玩儿吗。同学聚会是为了和老同学交流,你不交流又何必来呢。”小孙说,有时候和一个朋友出去吃饭,对方也玩手机不说话,这时她就会觉得很郁闷,“我喜欢和人交流,对面坐着朋友却玩手机不理我,我会觉得受了冷遇,心里不舒服。”D 约会不忘刷微博对方以为她对自己没兴趣
27岁的女孩小梁是朋友圈里出了名的“手机控”,聚会时,小梁经常埋头看手机,有时会遭到大家“鄙视”。最近,小梁还加入了一个QQ群和微信群,担心电池不够用,她还买了移动电源,随时可以给手机充电。
有一次,一位朋友给她介绍了个男朋友,年龄相当,外表也符合她的择偶对象,但是约会了几次,刚萌芽的恋情就夭折了。原来,每次约会时,小梁就会不停地看手机,不是发短信就是刷微博,男方告诉介绍人,说小梁对自己没兴趣,就打了退堂鼓,这让小梁很是后悔。“我也不想这样,但隔几分钟不看手机,心里就觉得发慌。还有就是两人一下子没话题的时候,就会习惯性地拿出手机来过渡一下。”小梁说,其实对手机的依赖已经严重干扰了自己的生活,有时候半夜了,朋友还发来微信和她聊天。■倡议别因指尖的精彩,错过身边的风景
不得不承认,智能手机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形容这种改变,可以用“便捷”“精彩”这些美好的词汇,但同样也可以用“侵占”“蚕食”“绑架”这样的重口味。
每天,许多人机不离手,刷呀、聊呀、玩呀、摇呀,有人成了意见领袖,有人负荷了无穷的信息碎片,有人与遥远的陌生人眉来眼去……乐此不疲之时,你有没有觉得,关心天边的事情,远甚于关心身边的人?你有没有想过周围亲朋不爽的神情与被忽视的感受?你有多久没有和他们享受在一起安安静静吃饭聊天的氛围了?“世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坐在你对面,你却在玩手机。”如此“伤礼仪”“伤感情”的事,你还准备做多久?
许多餐馆提出了美好的创意,为的是让人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今天,我们也发出这样的倡议,能跟你坐在一起吃饭的人,值得你收起手机,用心聆听。朋友聚餐,不要再拍拍拍,发发发,一份友情远比一道菜更值得分享;陪父母吃饭,不要再刷刷刷,资讯无限,你需要知道那么多吗?而父母日渐苍老,他们需要你的陪伴,不要因为手机而冷落他们;与爱人孩子在一起,对你来说,没有比他们更重要的人了,断开对外界无穷的念想吧,一次倾心交谈,一次亲子阅读,远比你与一部冰冷手机的互动更珍贵。你做,孩子在看,你与手机为伍,孩子将来也会与更多的新奇玩意为伴,而把父母边缘化。
这个世界无论让人类生活变得怎样智能,人都要站在地上,仰望星空。你不可能成为百变金刚,你不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网络在线中去,短短数十年,长则近百年,你最不能忽略的就是周边的人与事,别因指尖的精彩,错过身边的风景。■分析我们为什么如此依赖手机“玩手机”本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很私人的事,现如今却似乎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许多人,不光是吃饭时玩,独处的时候更是须臾不离手机。睡觉前最后一个放下的东西是手机,醒来睁开眼后,第一个摸到的东西还是手机,这是时下很多人的状态。为什么人们如此依赖手机,这会给人的心理或生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山西智慧源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的咨询师程凤玲说,玩手机本来是件微不足道的事,可如今似乎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不光吃饭时玩,睡觉前后玩,独处时玩,即使在大街小巷或公共场所,玩手机都成了一道“风景”,我们不禁要问:现代人怎么了?
事实上,这与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有关。在这道“风景”中有一部分人自感生存压力大,内心压抑,于是,他们一有时间就利用手机便捷的上网方式,看看八卦新闻,或偶尔发泄一下私愤;另一部分人则是感到未来渺茫,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他们通常利用手机上网来打发时间;还有一部分人是沉溺于网络游戏,由于在现实中受挫,找不到认可自己的人和自己认可的事,于是乎长期在网络里追寻自我成功;最后一部分人是在现实中无价值感,利用琐碎时间上网疯狂购物,从而获得心理的平衡和满足。
这种无节制的依赖手机给人们生理和心理带来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第一、长时间依赖手机会引发视力下降、颈椎增生、血压增高等症状。第二、难以控制对上网的需要或冲动,会使其学习、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记忆力减退;还有与现实疏远,为人意气消沉冷漠,缺乏时间感;不能很好地面对现实,情绪低落、态度消极、遇事悲观等。第三、常常会忽视真实存在的人际关系,产生现实人际交往萎缩和角色错位等现象。第四、人们的心理状况是在环境与人的相互影响中形成的。由于人脑细胞使用能力特别强,人对自己所在环境很快会形成一种心理状态,人们长时间和手机在一起,人的思维将与手机的符号式机械思维趋同,正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受到抑制,削弱了人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和现实生活的适应和应对能力。第五、依赖手机会使人们的独立生活能力每况愈下,最后造成情绪不稳定、易怒、多变、没有自控能力、沟通能力差等后果。
山西大学社会学老师闫钟说,吃饭时玩手机是对手机依赖的一种表现,很多人是已经养成了习惯。还有就是和人的性格以及场合有关,比如在朋友或同事聚会时,如果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话语权,本着互相尊重的态度,大家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聚会本身,而多数时候,话语权仅掌握在几个人口中,那些只能倾听的人只好拿起手机,做一个消极的反抗。“还有就是要分人群,吃饭玩手机的多数是年轻人,手机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我觉得只要不是过分依赖,就不算很严重的问题。”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郝高庭主任说,人在吃饭的时候应该集中精神,如果只顾着玩手机,就会分散注意力,对口中食物的咀嚼程度远不及正常吃饭。这样将未经过充分咀嚼的食物咽下,对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会有一些不良的影响。如果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便秘或者腹泻。4、5版采写:本报记者 陈力方 徐麦丽 赵琴 冯戎
(编辑:孟小博)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山西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游戏怎么看帧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