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的!!手机卡死了!!!莫名其妙收到淘宝快递!!手机音乐都没了!就剩下几首了!!!短信都不能收到!!!!

手机突然收不到短信_百度知道
手机突然收不到短信
我用的是普莱达D1589手机,前两天开始突然不能接收短信了,其实不是所有的短信都收不到,象别人直接用手机发过来的短信(点对点)可以正常收到,但象手机定制的气象预报、邮箱邮件到达通知、手机银行账户消息等原先一直可以正常接收的这类短信都不能收到了,10086的业务短信也收不到。用别的手机试过,情况也是一样的。给10086打过电话,也没有满意的答复。谁能帮我找找原因呢?好的再加100分。
后来我发现文件中近期增加了几个莫名其妙的文件夹,一个是dmau,一个是dmmenu,还有一个是gtsbox,我一股脑儿将它们统统删除了,还真灵!马上就可以收到短信了。但过不了多久,这几个文件夹又莫名其妙地冒了出来,我只能再删掉,再出现,再删掉......哪位高手可以给出根除的办法,我不能总是不停地删除吧。再有最近手机上网流量明显偏大,有时我在睡觉的时候,手机在偷偷地上网,令人非常郁闷,请高手指点根除的办法。谢绝建议换手机的回答,我只希望能根本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逃避的办法。
提问者采纳
毫无疑问,你手机下了流氓软件!解决办法:1:请确认楼主的普莱达D1589有没有安装信息防火 墙之类的 软件?检查下设置里是否屏蔽了10086的信息或用appman或 文件动力 查看下 是否有servertimer或者mssver.exe的线程,有的话关闭了再试试看2:确认一下自己有没有安装信易 安之类有自动屏蔽短信功能的软件。有的话那就容易了,只要加入白名单就可以了。当然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非常低,因为大部分都是手机中毒了。再者说,谁也不会闲得没事吃饱了撑得把10086加入黑名单对吧  你还要打10086问一下是不是那边把你的号码给屏蔽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更小,但不代表没有)3:在进程里把Servtimer.Data关 掉,然后在C盘中找到Servtimer.Data文件,删除就可以了,还有就是查看进程里面有没有一个srvfd.exe的进程,关!然后在c盘和e盘找出删掉,再重新建立一个srvfd.exe文件夹,重启。解决!至于自动上网,应该只是自动连接,给它加上密码或是改一下ip就行了。要上网就改回来或使用其他的如移动梦网连接就可以了4:SIM拿到别的机器上试,如果 可以正常收到,那说明是机子本身问题不然就是SIM的错,打10086 如果是本机出错 那先运行进程管理,把没有齿轮 的进程通通结束,结果我的成功收到短信了, 原来是一个叫Servtimernew 的 进程在搞鬼,结束进程, 然后到C:/SYSTEM/DATE 目录下 把此文件删除,重开机,搞定5:打开你的进程管理,看线程里面 有没有一个mssver.exe的进程,把这个线程关了,位置在C\system\apps 一个名为 aknrep1的文件夹下 ,这文件夹看着就觉得问题,一齐删了。我是先结束此进程,但无效, 所以,朋友请先结束servtimernew 再试mssver.exe6.打电话给客服,取消可疑服务。其实最简单最快捷最有效包解决的的杀手锏就是格式化手机。在待机情况下输入“*#7370#”在输入默认密码12345待手机重新开机就可以正常收到信息了,再不行就硬格机吧!以上所说方法肯定能解决问题的,祝楼主好运。百度知道钢七连团队为您解答,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最近忽然发现手机不能接收10086的短信了,(手机型号为N70)。出现问题后,我软格过,打过10086让他们帮我把短信功能重新开一下,还是没有用。查了好多网上的同样的问题大多数都说让看看进程里有没有什么servertimer或者mssver.exe的线程,但是我查了我的手机里没有这两个线程。手机也没有屏蔽软件,后来我一个一个找相关可疑的线程,终于在关了两个后能收到10086的短信了,这两个线程是: SYSOBSVC.EXE和MSGOBSVC.EXE。将这两个线程关闭并删除以下文件:C:\system\Data\SYSOBSVC.EXE和C:\system\Data\MSGOBSVC.EXE;E:\system\Data\SYSOBSVC.EXE和E:\system\Data\MSGOBSVC.EXE
问题解决了,10086的短信一下子就收到了。不知我的方法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还请各位高手指教。希望能帮到有同样问题的友友们!
可能是你把这类的短信屏蔽了吧(如联通在信怎样),建议你打10086保障或到移动自有营业厅进行手机卡检测或换机换卡测试!如果是手机卡的问题,可以凭检测结果单子免费更换手机卡!注:你可以打10086查询是否有屏蔽短信功能或是SP运营商的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可以要求移动退费或赔偿,我想知道移动是怎么答复你的,我才能更好的帮你解答!
嘿嘿~!兄弟~!劝你赶紧解决~!你的话费是不是近期用的特别快啊~!恭喜你中病毒了~!他在不停的扣你的电话费~!一天扣的也不多 所以你看不出来~!他会屏蔽掉10086给你发的花费提醒, 不细心的人就会被长期的吸血~!最好的解决办法去手机维修部,刷机然后格式化手机卡~!
你之前有没有打移动客服电话投诉过垃圾短信之类的呢,这样的话移动公司会给你的手机屏蔽,所有外网信息都是收不到的。
是不是下载了通讯软件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闻源 财富源
手机中毒、账号被盗、敏感信息泄漏……这些让人头疼的麻烦事,许多时候是因为你在使用手机时漫不经心造成的
&&来源:&&作者:佚名&&责任编辑:罗伯特
  ■尤歆飞
  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随着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人们对它的依赖度也与日俱增。传输重要文件和信息、使用、下载各类应用软件……和日新月异、眼花缭乱的新功能相比,许多人在手机安全防护上,却往往跟不上新的节奏和变化。
  近日,翼支付、快钱、安永等机构和评估机构根据手机支付用户的使用情况,盘点了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的诸多不良习惯,这些大家平时习以为常的手机使用习惯,竟然在不经意中变成手机中毒、信息泄漏甚至钱财损失的主要“杀手”。看来,戒掉不良手机使用习惯,比装100个杀毒软件更靠谱
  见二维码就扫被“吸费”
  近两年,二维码迅速占领了报刊、网页、商品包装纸和各种打折优惠券,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猎物,他们悄悄地在二维码中设下了“吸费”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类似的悲惨遭遇举不胜举。市民张先生看到网上有一款优惠券二维码,他用手机扫过二维码之后,优惠券并没有如期而至,反倒迎来了一张电信账单,“一刷”之后,手机竟然自行消费了167元!另一位市民刘小姐用手机扫了一下某化妆品打折信息的二维码,结果,她手机内的话费直接被“消费”一空,导致欠费停机。
  手机软件专家表示,不法分子会将带有病毒程序的网址链接制作成二维码,一旦用户扫描操作后,手机就会中毒,其中,“吸费”病毒最为常见。中毒手机会自动发送短信,拨打语音扣费电话。该病毒还会自动删除或屏蔽与恶意收费有关的运营商回执短信,使用户被蒙在鼓里,不知不觉被扣费。
  忘关蓝牙为病毒传播“牵线搭桥”
  蓝牙是一个很方便的传输工具,但许多人用过蓝牙之后,却常常忘了将其关闭。这个坏习惯不仅会极大耗费手机电量,还蕴藏着诸多安全隐患,容易为病毒传播牵线搭桥。
  网友小夏就收到过这样一则短信,发信人自称是他的亲戚,因为醉酒驾驶被交警拦下,需要缴付5000罚金,否则就会被拘留。小夏急忙拨打亲戚电话,但对方关机。心急如焚的他直接把5000元现金转账到短信中的账号,事后才发现自己上了当。
  经过报案,民警发现小夏手机上通过蓝牙接收了一个名为“蓝牙间谍”的病毒程序,可以导致手机死机、关机、删除个人资料、盗取用户通讯信息、并自动根据手机上的通信记录发送短信等。不法分子利用蓝牙传输盗取了小夏的通讯信息,并发送了相应的短信实施诈骗。
  免费网络蹭不得
  今年,央视315晚会现场曝光了不安全WiFi网络的安全风险,黑客可以通过制造假的WiFi网络盗取各类隐私数据。有媒体报道称,全国约有21%的公共WiFi热点存在安全隐患,由此引发的网银被盗、个人信息泄漏、网络诈骗等问题日益严重。喜欢蹭免费网络的人们,这样的坏习惯可要改改了。
  在北京工作的郎先生,几乎每晚睡觉前都会免费蹭别人的WiFi,今年2月20日凌晨1时许,他再次用免费网络手机登录网上银行查看账户。没想到,仅仅一个小时后,他的手机突然收到银行发来的提示,其银行卡被人取走了2000元现金。在不到1个小时时间里,郎先生一共收到了17条提醒短信,显示其账户一共被转走3.4万元。
  江苏扬州市民小周也有过同样遭遇,他的银行卡在两天时间内,莫名其妙发生了69笔交易,账户上的6万多元仅剩500元,而他用来保障网银安全的U盾、密码都没有丢失过。最后,警方调查发现,钱款丢失与他曾在公共场所接入不安全的WiFi有关。
  安全专家表示,不安全的WiFi热点在数据传输的上游设置了一道阀门,所有接入者的数据都通过这个阀门与相应的网站进行传输,黑客通过一些特定的攻击设备,就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记录和抓取分析。这样,接入者的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都被不法分子一览无余。
  除了抓取用户数据包,黑客还可以通过病毒、木马程序,让接入者的设备中毒,获取终端数据,通过这类技术,黑客可以在接入者浏览网站时植入一段HTML代码,使其自动跳转到钓鱼网站。如果此时登录银行、支付宝等进行交易,接入者就会面临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关闭手机的无线网络自动连接。另外,在免费WiFi的环境下,通过手机上的官方手机客户端登录网银,比浏览器登录网银更安全,采用这种手段,不论是WiFi还是移动网络,账户信息都较难被盗走。
  陌生链接不能随意点
  对于短信中的陌生链接,许多用户抱着尝鲜和猎奇的心态,往往会点开一探究竟,但这么一来,往往就着了黑客的道。日前,有网友透露,自己在接到陌生短信后只回了条“你哪位”,银行卡里的钱就被“洗劫一空”。专家表示,短信中的陌生链接千万不要随便点开。
  有媒体报道,在杭州萧山打工的张先生,今年2月13日下午接到一条陌生短信,内容是“钱我已经转过去了,这是汇款明细,请核对一下,http://t.cn……”。张先生随手点开了这个链接,发现里面没什么内容,就问了一句“你哪位”。让他感觉蹊跷的是,对方一直没有回复。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张先生的手机开始“自动”向某手机号发送短信,内容都是验证码。张先生起初还以为是骚扰广告,当他在一个小时后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提示“已消费9998元”,才知道大事不好。
  手机安全领域的工程师李烁表示,张先生收到的第一条短信中的链接很可能就是一条木马。机主打开链接,就意味着在自己手机里植入了木马。它不仅可以将机主的信息自动转发给诈骗分子,还能将银行的提醒短信拦截。
  “木马植入是近几年新出现的电信诈骗手段,机主一旦点击,病毒就会迅速安装在用户手机里,搜索手机里的各种信息,并拦截短信”,李烁说,更恶劣的木马软件甚至连哄骗机主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都省了,它会自动“扫荡”手机里的敏感信息,因此千万不要用手机随便登录不法网站,更不能随便点开陌生链接。
  旧手机易成泄密漏洞
  据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中国手机用户换机风险调查报告》显示,58.6%的国内手机用户更换手机频率在1年以内,这意味着,如果中国持有智能手机的数量是人手一部,那么就有2亿多人在一年内就要换次手机。而多数用户处置旧手机的方法,大多是变卖给回收商。如果用户没有在处理旧手机之前做好充足的功课,信息就很容易泄露出去。一位IT业内人士曾在媒体上公开表示,“卖出你的旧手机如同交出你的日记本一样危险。”
  市民赵女士最近卖掉了自己的闲置手机,但烦恼随之也来了。卖掉手机没多久,自己的QQ账号就被盗了,盗QQ的“扒手”不断伪装成她向好友借钱,让赵女士不堪其扰。“一开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看到有不少网友说起换手机可能会泄漏用户隐私,才想到可能是因为卖手机造成的。”
  但是,令赵女士奇怪的是,卖手机前,她特意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难道这样还不能阻止信息泄露?
  专家指出,简单的删除根本无法清除手机内的各类敏感信息。不少市民以为一键删除或是恢复出厂设置即可,其实不然。通常情况下,数据库引擎为了高效处理,在删除记录时,部分情况下并未被彻底覆盖,这就给数据恢复带来了可能。同时,数据库的在线日志.wal中也缓冲了大量的操作页,这些页中可能包含之前删除的数据记录,只需采用一些恢复软件就能将数据导出。
  那么,面对市面上的数据恢复软件,如何防止数据“复活”造成隐私泄漏?专家支招,在处理旧手机前,先将手机格式化,再用视频、垃圾文件或无效信息将手机的存储空间填满,然后删除信息,如此反复几次,个人数据便无法“复活”。手机存储空间可以被反复覆盖,但数据恢复只能读取覆盖在最上层的信息。
  除了上述这些,不设手机屏保密码、无视APP直接通过手机浏览器购物、应用程序退出“不彻底”、下载山寨软件、手机上存储敏感信息等也是常常被用户忽略的不良用机习惯……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垃圾短信、钓鱼网站、手机木马等也随之蔓延,已经严重侵害了用户的信息安全及经济利益。用户只有注重对自身信息安全的保护,注意培养良好的消费使用习惯,才能不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手机使用十大不良习惯
  在日前由翼支付主办的移动支付安全研讨会上,信息安全专家谢勇表示,面对当前层出不穷的风险问题,企业需要在四个方面“更加”努力,即更加严谨的产品安全开发机制、更加敏感的安全预警能力、更加开放的安全合作机制以及更加用心地引导用户的安全使用习惯。
  经过多年的数据积累和分析,翼支付信息安全专家列出了使用手机的十大不良习惯:
  1、不设置密码保持手机大家都会锁上自己的钱包,但是对智能手机内的信息就没那么重视。
  2、无视APP,用浏览器上网购物用智能手机的浏览器直接上网购物非常容易泄密,应用程序却能很好地预防网络欺诈,前提是一定要下载正式的官方应用程序。
  3、银行类或其他敏感应用程序退出“不彻底”很多人在登陆银行类或其它应用程序之后,并不选择退出。一旦手机丢了,将是一场灾难!切记选择“退出当前账号”或“注销登陆”来完成彻底退出。
  4、自动连接到公共无线网络智能手机让大家养成“蹭网”的习惯,目前有很多黑客会通过预设虚假的WiFi热点,引导用户接入并盗取隐私,爱蹭网的你要小心了!
  5、蓝牙保持开启状态人来人往的机场、酒店大堂、餐厅或重要会议上,正是黑客出没的场所。
  6、未能彻底彻除旧的智能手机中的私人信息很多客户在捐赠手机或是出售旧手机时没有删除其中的私人信息,这当中可能有你不希望被别人看到的内容。
  7、下载山寨软件第三方应用商店是手机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很多应用都被黑客二次打包重新上传。
  8、手机上存储敏感信息许多用户在手机上存储类似密码、信用卡或是银行账号这类敏感信息,想想众多好莱坞明星的艳照泄漏事件吧。切记随时删除敏感信息。
  9、随意点击手机短信息链接手机经常会收到一些陌生短信,有时里面含有一些链接,一不小心你就中毒了!
  10、见码就扫为了自身安全,把扫码习惯戒了吧!
高清图集赏析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赶紧取消你手机里的这个功能,否则钱就没了!有人已损失数万…
移动、联通和电信,都在提供一种名为“短信保管箱”的服务,功能是可以将你手机收到的短信,即时自动同步到他们的服务器上。
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种服务竟让犯罪分子盗刷我们的银行卡变得异常简单!!!
最近,北京网友@公交姬 的一条关于“银行卡被盗刷”的微博,迅速刷爆了整个互联网!——因为,他的遭遇看似很离奇,却曝光了一个“就在我们每一个手机用户”身边的巨大定时炸弹!
他的故事是这样的:
①今年2月,他发现自己的银行卡,总是被人莫名其妙的输错密码冻结,即便开了新卡也不管用,可问题是,他的卡一直都在自己手上,也从来没有泄露过卡的信息。
②后来,他又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机被莫名其妙的注册了中国移动推出的一种名为“短信保管箱”的服务,功能是可以把手机上收到的短信自动同步到中国移动的服务器上备份,你也可以去中国移动的网站上查看这些短信。
③紧接着,他就收到了数十条来自各个消费网站发来的短信,里面是各种“短信验证码”!!!④再后来,他的银行卡就被盗刷了——损失了万元!
总结一下,犯罪分子作案的核心手段是:
让他的手机开通“短信保管箱”业务,然后就可以在运营商的网站上直接查看他手机上收到的各种消费和转账的“短信验证码”,从而完成盗刷!
而无独有偶的是,早在去年底,也有人同样在被莫名其妙地开通了这种“短信保管箱”服务后,银行卡被盗刷,损失了数万元!可是,为什么运营商们会推出这么坑人的一种服务呢?
因为早在智能手机问世之前,我们以前的功能机,存储短信的空间很有限,于是运营商们为了方便大家存储更多短信,便推出了这种“短信保管”的服务。
而且在过去,短信主要是人们之间沟通的工具,与消费和转账相关的“短信验证码“并不普及。
可是!如今!在这个大存储空间的智能手机爆棚的时代;在这个当我们不论是网上购物还是银行转账,都异常依赖“短信验证码”的时代——>
“短信保管箱”不仅失去了原有的存在意义,还反而因为可以同步我们收到的短信验证码,成为了我们身边最危险的“定时炸弹”!!!
有网友说,开通这种“短信保管” 服务很容易,而且漏洞不小,比如在一些运营商那里,你只需要打个电话就可以开通了!
专家则说,这种作案方式不仅“新颖”,而且很恐怖!因为犯罪分子其实只需掌握你 “短信保管箱”的登录信息和银行卡号,就可以随意盗刷你的银行卡了! 而不论你怎么设置和修改银行卡的密码,都并没有什么茶叶蛋用!
甚至,还有专家干脆呼吁运营商直接取消这种服务!
而在知乎网上,就连一位供职于某运营商的员工也表示,他完全不知道这种“短信保管业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而且这种服务的风险确实有点大…
因此,我觉得运营商首先应该对这类案件进行关注,认真考虑一下这种服务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是不是该被淘汰了?
而如果还需要保留,就应该尽快检查系统,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漏洞,并且更改设置,比如让手机用户自己决定“同步”哪些短信到服务器上,或是在“同步”时间上做出延迟,将“即时更新”改为“1小时后才更新”,这样大多数“短信验证码”就已经失效了。
此外,那些为智能手机提供短信“云备份”的“云存储”服务供应商,也应该从这类案件中吸取一些经验,改进你们的系统,避免被犯罪分子找到漏洞后利用!不过,在技术层面的修改完成前,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请您——> 1、不要用手机下载网上来历不明的软件、不要查看来历不明的短信以及不要点开来历不明的网站,从而避免你的手机或电脑中木马病毒!毕竟,绝大多数涉及银行卡被盗刷的案件,都与电脑或手机中毒有关,即便是iPhone也不能避免!!!
2、看管好您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不要给来历不明的个人和机构提供这些信息!
3、最好不要注册和使用任何 “短信保存”类型的业务!而一旦发现自己手机被莫名其妙注册了这种服务,请立刻冻结银行卡并报警,全面检查电脑和手机是否中毒,并更换银行卡和手机卡吧!
来源: 环球时报(微信号:hqsbwx)、人民日报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中国移动的卡,昨天开始莫名其妙不能上网,左上方原本显示的4G变成了G,打电话和发信息都可以,就是不_百度知道
10086的妹妹那边会有更专业的法子
问她们好几次了真没说什么有用的话。。
一般不都是叫还原网络设置这类的么 或者你试试别人卡放你手机里能用么
设置上网功能那
把网络接入点修改下
有个接入点名称
里面可以改
重启了八百遍了都
但我周围的人都可以上网
那就是手机开了屏蔽某些软件不能上网
什么意思,是要删软件吗?
怎么才能看见是哪个软件
不是。。你看你的手机安全软件里面是不是设置了流量权限
我看了一下,居然真的开了流量限制!!!可我关了之后重启还是不能上网。。。左上方还是G
不是。。不能重启。你得把流量限制给关掉。。重启手机
恢复出厂设置,最好的方法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莫名其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到莫名其妙的快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