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瓜已经成熟怎么能怀上孕联系到收购商

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东南西北各省市西瓜积如山今年更多丰收更成灾
<img STYLE="BorDer-BoTToM: BorDer-LeFT: WiDTH: 65 HeiGHT: 65 BorDer-Top: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NAME="lzavatarimg1"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age./images/users/cartoon/kt10.jpg" WIDTH="94" HEIGHT="94"
ALT="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TITLE="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
发表于: 00:07:23
级别:大元帅积分:722808
又到了西瓜大批上市的季节,这个季节,是市民尽享西瓜甜爽的季节,也是回报瓜农辛苦劳作的季节,然而,安丘市凌河镇柳沟店子村的瓜农们却开心不起来。十几年来,这个村家家户户都以种西瓜为生,但今年喜人的大西瓜却无人收购,眼看着一个个大西瓜静静地躺在瓜棚中无人问津,瓜农们晚上愁得睡不着觉。辛苦了半年的瓜农们已经不奢求能卖个好价格,只要有人愿意要,别让他们的西瓜烂在地里他们便足够开心。
村口摆瓜吸引商贩
6月6日,家住安丘市凌河镇柳沟店子村的李玉华便早早出了门,一边往自己的西瓜棚走一边望着村里有没有收瓜的大车进来。一路走,一路望,今年已经58岁的李玉华眼神从期待变成了失落。
柳沟店子村不是很大,但是家家户户都以种西瓜为生,村里现有300多个大棚400多万斤西瓜没有卖出去。天越来越热,李玉华和村里的瓜农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每天焦躁不安。
李玉华家种了5亩西瓜,但至今没有人来收过。李玉华把大个的西瓜都摘下来放到角落里,他说要将这些好的西瓜装到手扶拖拉机上,拉到村口摆一下,吸引收购商到他们村里来收瓜。“我们村子又不是那种特别有名的西瓜产地,摆出来收购商就知道我们村里产西瓜了,而且西瓜的质量还不错。”李玉华说,今年从开始卖瓜到现在,村里很少来拉瓜的车,偶尔来一辆,拉一两万斤就走了,而他们一个瓜棚就能产两万斤。大棚里的西瓜现在大都熟了,最多还能拖半个月左右,如果半个月依旧没有人来拉瓜,他们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西瓜烂在地里。
从春节后种上瓜苗,浇地、除草、打岔、授粉……李玉华和妻子王淑梅经常早上3时就起床钻进瓜棚,晚上有时会忙到10时左右才回家,累得腰都站不起来。好不容易西瓜熟了,就等着卖西瓜收钱了,却没人来收。
不奢求好价格,只愿西瓜别烂在地里
是因为今年全国各地种西瓜的太多了?还是因为现在西瓜集中上市市场吸收不了了?可是每年的西瓜差不多都是这个时候上市。对于今年西瓜低迷的市场行情,李玉华设想过很多原因,可他怎么都想不明白。
对于村里的瓜农来说,他们已经不奢望辛辛苦苦种的西瓜能卖个好价格,只要别让西瓜烂在地里,他们便心满意足了。“挣多挣少是一回事,主要看到自己忙活了这么久的西瓜没人要心疼啊。”李玉华说,只要有人愿意到村里收,即便是赔本他们也愿意卖。按照村里现在的存瓜量,一天去十辆车连续半个月能拉完就不错了,而现在村里一天难见一辆拉瓜的车。
青州市谭坊镇大赵家村的瓜农赵女士也表示今年西瓜行情很不好。最初他们村收西瓜的价格是一元多一斤,赵女士没舍得卖。让她没想到的是,西瓜集中上市了价格一路下跌,跌到了三四毛钱一斤。
今年平均每天比去年少收七八万斤
安丘的钟学军每年都收购西瓜,谈起今年的西瓜行情,他直说今年行情实在是太怪了。“根本没有订单。”钟学军说,去年西瓜的收购价到了一元多一斤,他们都要去地头“抢”。钟学军去年一天收十万斤西瓜,而现在平均每天最多收两三万斤。
说起西瓜无人收购的原因,钟学军说,可能和前段时间青岛出现过问题西瓜有一定关系,不少人吃了“黑美人”出现中毒现象,虽然那些西瓜不是潍坊产的,但大家对市面上的西瓜质量开始心存疑虑。
钟学军表示,现在一些地方的西瓜价格已经降到了一两毛钱一斤,这对于五毛钱一斤才能保本的瓜农来说,已经是在赔本销售。“天这么热,西瓜迟迟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地里了。”钟学军为瓜农们感到惋惜。
理性种植,靠农户自己能做到吗
去年大蒜滞销,今年年初大葱被扔在了地头上,樱桃、草莓销量不好的呼声也纷纷传来,现在又轮到了西瓜。
很多人说,这是正常的,在农业里,这叫“大年”和“小年”,一年价格好,便意味着种植规模的扩大,随后便会出现低价格的一年,这叫“规律”。但是这种所谓的正常真的就正常吗?
市场经济下要接受价格规律的调整无可厚非,但是价格规律调整并不意味着任由价格一直轮回式的大起大落。大葱免费送都没人要“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西瓜赔本也没人拉“是从来没出现过的”……这些农民口中十多年“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哭诉便已意味着价格规律的波动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这一切并不应该被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来看,而意味着应该有所引导。
当然,农民自身也要更科学理性一些。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来夺得市场,如何将劳动成果进一步深加工来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需要农民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
供大于求是主因
潍坊市农技站工作人员表示,今年西瓜滞销主要和目前西瓜产量供大于求有关。去年西瓜价格可观,直接导致了瓜农们纷纷扩大种植规模,这便意味着西瓜的供应量会大幅度增加。“这种规模的扩大不仅仅是局限在潍坊本地。以前潍坊地区的西瓜产量就算挺大的了,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种西瓜,很多人还去海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种植。全国西瓜供应量猛增,且集中上市,直接导致了西瓜滞销局面的出现。”该工作人员说,农民规避风险意识相对较弱,现在农业领域经常出现大起大落的行情,但是目前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他们作为农业部门也难以给予农民准确指导。
该工作人员说,虽然今年西瓜行情不好,但打出品牌的高品质西瓜还是不愁卖,也就是说,瓜农在种西瓜时,要改变传统的追求产量的种植思路,通过质量去争夺市场。
可网上拓展销路
不管是理性控制种植规模还是追求质量取胜,当前情况下,瓜农最关心的还是如何卖出自己的西瓜。市农技站工作人员表示,瓜农多局限于传统的等靠模式,在田间地头等着收瓜商,但是这种模式就目前看来是行不通的,建议瓜农多在网上发布卖瓜信息,吸引全国各地的收购商来潍坊收瓜。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让更多的收购商知道他们种植西瓜的情况,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说,外地的西瓜收购商很多时候会局限于前往潍坊一些小有名气的地方收瓜,很多地方西瓜也不错,但收购商不知道。瓜农们主动在网络上将自己的信息推出去,给收购商更多的选择余地,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自己的销路,比在村头摆摊吸引收购商更为明智和有效一些。(李早花)(原载潍坊晚报)
<img STYLE="BorDer-BoTToM: BorDer-LeFT: MArGin: 6px 0 BorDer-Top: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age./twhb//.jpg"
ALT="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TITLE="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
<img STYLE="BorDer-BoTToM: BorDer-LeFT: MArGin: 6px 0 BorDer-Top: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age./twhb//.jpg"
ALT="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TITLE="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
村民常延富在摘西瓜
  最高糖度奖本报记者 摄本报记者 迟焕东
  “2万多斤西瓜卖不出去,愁死了!”日前,本报接到商河县玉皇庙镇瓦西村村民打来的求助电话。经过实地探访,记者发现瓦西村种出的“蜜童”无籽西瓜品质上佳,但因缺乏知名度而无人问津。记者采访发现,这种西瓜按绿色标准种植,糖度可达14.1,在济南全市西瓜品质评比中,获济南市农业局颁发的“最高糖度奖”等多个奖项;瓜体密实度大,一个4斤的小西瓜,160斤的小伙站上去踩不烂;比一般西瓜耐储存,能放20多天。
  现场:“最甜西瓜”丰收了,销路成了问题
  在商河县玉皇庙镇瓦西村村民张俊峰的西瓜大棚里,成熟的蜜童西瓜一个个吊在瓜蔓上,像一张张笑脸,透出丰收的喜悦。“我是第一年种这种西瓜,眼看着大丰收了,却没有销路,你说急人不急人?”张俊峰说。
  瓦西村村支部书记常延富介绍,去年他自己种的蜜童西瓜通过采摘等方式挣了些钱,今年很多村民跟着他搞起了西瓜种植,大棚数量一下翻了一番。没想到今年天气热得这么快,采摘没搞起来,再加上普通西瓜已经集中上市,全村这一批2万多斤西瓜往哪销成了最大的难题。
  品质:糖度济南最高,西瓜上面能站人
  说起西瓜的品质,常延富来了精神:“咱这个西瓜最大的特点就是糖度高、口味好。”他拿出几个奖状给记者看,这是市农业局颁发的“最高糖度奖”、“综合品质金奖”、“最佳风味奖”等5个奖项。常延富说,当时济南市共有20多家西瓜参赛,6个奖项中瓦西蜜童西瓜独得5个。
  在常延富看来,得奖是必然的。“一方面商河玉皇庙的黑土地比较肥沃,瓦西冬瓜、韭菜就远近闻名;对于西瓜,我们是按绿色标准种植的,以农家肥为主,采用杀虫灯、粘虫板等方式杀虫。再加上控水控肥技术,种出来的西瓜品质当然好。”
  瓦西西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密实度大,这就带来了两个优势,一是耐储存,二是耐运输。记者现场做了实验:一个4斤多的蜜童西瓜,体重160斤的张俊峰站上去,西瓜“安然无恙”,切开一尝,脆甜可口。算账:低于4元/斤,成本都收不回来
  “这么好的西瓜怎么就卖不出去呢?真是不甘心。”常延富说,目前普通西瓜的批发价是0.8元/斤,如果按这个价格卖,刚够苗子钱。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村里大部分村民是新建的大棚,每棚投入4万元,大棚的钢架能用10年,塑料纸要一年一换,每年折旧费共9000元;一棵蜜童瓜苗就4元,一个棚2000棵苗,成本8000元;还有土地租赁,1000元/亩,一个大棚占地3亩,合计3000元;加上土杂肥、有机肥,一个大棚约6000元;滴灌费用,一个大棚2000多元。
  “人工费用还没算,运输成本也没算。按一个大棚出一万多斤西瓜,每斤低于4元,农户很难收回成本。”常延富说,去年他的蜜童西瓜最低卖到6元/斤。
  周末,来报社门前品尝“济南最甜西瓜”
  为了帮助商河农民解决“济南最甜西瓜”销路问题,本报将于5月30日(周六)、31日(周日)在经七路28—1号济南报业集团大厦门口直销瓦西“蜜童”西瓜,按成本价4元/斤,现场可免费品尝。六一儿童节将至,本报邀请家长带着孩子到报社门口品尝、购买按绿色标准种植的瓦西“蜜童”西瓜。
每年6月份都是砀山西瓜大丰收的时候,可是,这几天砀山县李庄镇蒋楼村的果农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该村优质西瓜不仅价格比去年低了近一半,而且大量躺在地里没人来收。
“今年西瓜太多了,价格很低,还没有人来收。
”6月7日,李庄镇蒋楼村瓜农张玉昌向本报记者反映西瓜滞销的情况。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砀山、萧县等地都出现了西瓜滞销的情况。
大面积西瓜价低滞销
“我们这里的西瓜今年面临严重滞销,因集中上市,季节性强,西瓜大面积成熟,而客商较往年减少八成以上,目前西瓜成熟,却无买家收购,希望借助贵报寻求帮助,尽可能使瓜农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6月7日,砀山县李庄镇蒋楼村瓜农张玉昌联系到记者。
“每年6月,西瓜都会大量上市,我们村连续十几年种植西瓜,今年李庄镇总共种了3000多亩京欣西瓜,但眼瞅着瓜就要熟透了,却没有商贩上门,真是愁死人。
”在电话里,张先生十分焦急。
张玉昌告诉记者,今年全村西瓜大丰收,全村产量超过1万吨。按照往年的行情,每斤最便宜也得1.2元左右,不料今年四五毛钱一斤也卖不出去。
砀山县程庄镇王屯村西瓜种植大户崔雁告诉记者,当地10万亩西瓜面临价低滞销的情况,“去年这个时候西瓜每斤要1.3至1.4元,现在每斤0.4元都没多少人来收购。
”崔雁心急如焚,她告诉记者,如果再没有人来收购西瓜,夏天高温西瓜难以保存,将会出现大量西瓜腐烂的局面。
萧县黄口镇西瓜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当地西瓜大户郑思礼告诉记者,往年每斤一块多的西瓜现在才三四毛一斤,万亩西瓜大面积滞销,瓜农欲哭无泪。
瓜农损失惨重
据张玉昌介绍,当地瓜农也纷纷外出零售、寻找收购商,但是效果很差。
“西瓜产量太大,每亩都有8000多斤,现在当地及周边市场几乎都饱和了。我们天天跑,销售只是杯水车薪。现在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了,而是眼瞅着这么好的瓜要全烂在地里。
”张玉昌告诉记者,种西瓜一亩地投入得三四千元,现在就按每亩8000斤瓜全卖出去算,成本都不够。
”说到可能面临的严重损失,张玉昌显得更加无奈。
除了蒋楼村西瓜遭遇滞销困境外,砀山县关帝庙的西瓜种植户张新闻也说,西瓜滞销让他头疼不已:“现在西瓜已大量上市,只有零星商贩前来收购,价格也一降再降,很多瓜农都外出零售西瓜。往年东北、福建、广东的客商络绎不绝,但今年却是无人上门,很苦恼。
”据记者调查了解,今年灵璧县渔沟镇、山东临沂市沂水县等地均遭遇西瓜销售不畅。
西瓜为何滞销
“前些年种植西瓜的效益比较可观,很多农户都跟风种植。加上这两年土地流转如火如荼,很多人选择大规模流转土地种植经济作物,西瓜的种植量比往年大了很多,首先产量过大就影响了价格。
”我省知名农产品经济分析师方阁说。
一组来自省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21日至6月5日,全省平均气温为22.8&#8451;,较常年偏低0.5&#8451;;全省平均最高气温仅为27.4&#8451;,较常年偏低1.1&#8451;,气温较低也是今年西瓜市场萎缩的重要因素。
方阁告诉记者,不管滞销的原因如何,目前大家应当停止对瓜农“非理性种植”的苛责,当前第一要务是动员各方力量,帮助农户把西瓜卖出去,尽量避免西瓜大规模烂在地里的情况发生。如果你想帮助瓜农,请与本报
<img STYLE="BorDer-BoTToM: BorDer-LeFT: MArGin: 6px 0 BorDer-Top: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age./twhb//.jpg"
ALT="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TITLE="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
  我市西瓜滞销引起了领导关注,6月16日下午,市长赵龙、副市长代萍带领博洛铺镇、服务业局、工商联、供销联社、邮政局等部门相关领导,以及兴隆商城、真实惠商城负责人,深入博洛铺镇江南村,与农户面对面,帮助解决滞销难题。
  赵龙一行首先来到博洛铺镇江南村国亮西瓜种植农场实地了解西瓜滞销情况,与农场负责人潘国亮一起分析今年西瓜滞销原因,同时鼓励他要积极面对目前的不利处境,相信西瓜一定会有好的销售渠道。
<img STYLE="BorDer-BoTToM: BorDer-LeFT: MArGin: 6px 0 BorDer-Top: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age./twhb//.jpg"
ALT="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TITLE="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
  随后,赵龙主持召开西瓜促销保生产现场办公会,听取博洛铺镇对现阶段西瓜出现滞销情况的汇报及各部门对解决西瓜滞销问题的方法。赵龙表示,今年,博洛铺镇的瓜农遇到了极为少见的滞销情况,其中有受天气因素和外省市西瓜抢占市场的影响,但博洛铺镇党委政府能够带领村民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应对滞销带来的挑战,这种精神值得提倡。大石桥兴隆商城、大石桥真实惠商城两家商场能够在接到相关应急采购请求后,迅速进行采购,其中真实惠商城已于今日采购4万斤在全市26家连锁店出售,兴隆商城也同集团进行积极沟通,将在全省33家卖场进行西瓜促销,切实体现了家乡企业支持“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img STYLE="BorDer-BoTToM: BorDer-LeFT: MArGin: 6px 0 BorDer-Top: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age./twhb//.jpg"
ALT="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TITLE="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
  就下一阶段如何继续有效解决好西瓜滞销问题,赵龙强调,农发局和博洛铺镇要积极进行对接,指导瓜农销售。我市的企业及商场也要切实发挥主体销售作用,帮助瓜农解决滞销难题。同时,这次西瓜滞销对于瓜农的经营生产要敲起警钟,瓜农在明年的种植中要对市场经营和市场调节有一个充分了解,避免盲目种植。
  代萍对博洛铺镇下一阶段如何解决西瓜滞销问题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泰安市物价局岱岳区分局价格监测数据显示,自5月份西瓜陆续上市以来,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
  5月6日,超市西瓜价格为4.80元/斤,集市西瓜价格为3.50元/斤;5月底,超市西瓜价格没有变动,集市西瓜价格已跌至2.00元/斤;进入六月份下降趋势更加明显,超市、集市价格分别由月初的4.80元/斤、1.00元/斤跌至1.50元/斤、0.50元/斤,降幅分别为68.75%、50%,去年同期(日)超市西瓜价格为1.75元/斤,集市西瓜价格也维持在1.00元/斤左右。
  价格低的同时,西瓜销售不畅。据集市销售商讲述,去年同期,一天时间可以卖斤,现在一天最多才卖800斤,销售商苦不堪言。
  岱岳区分局分析,导致西瓜价格大跌,西瓜滞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西瓜大量集中上市,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一降再降。根据走访西瓜销售商了解到,往年,外地西瓜(以南方西瓜为主)成熟时间比本地西瓜早,西瓜分批上市,供求平衡,西瓜价格较为合理,今年由于气候原因,各地西瓜成熟时间相差不多,西瓜大量集中上市,价格没有拉开档次,一再下降。
  二是“毒西瓜”影响还未消除,消费者谨慎购买。今年3月底,在青岛即墨、胶州等地,12名市民吃了“黑美人”西瓜后,纷纷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被查出有机磷中毒,经检测,西瓜残留农药“涕灭威”超标。虽然此事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而且消费者也已经知晓“毒西瓜”是外地西瓜,但部分消费者还是心有余悸,担心本地西瓜也会出问题,因此购买热情下降,导致西瓜销售不畅。
瓜农看着地里卖不掉的瓜很焦急。记者杨东摄
  正是西瓜上市的旺季,连日来,很多市民发现西瓜价格又便宜了。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西瓜主要产区衡水阜城的漫河乡、石家庄的新乐市以及保定等地,均出现了西瓜价低难卖的情况。
  衡水:西瓜每公斤5毛多仍卖不动
  进入6月,衡水市阜城县漫河乡的西瓜开始上市。本是大丰收的年景,可后宣屯村的村民们怎么也没想到,全国都有名的漫河西瓜在今年却遭遇了罕见的滞销。即使每公斤已经便宜至5毛多,仍然卖不动。究其原因,村民们认为与道路不畅关系密切。
  每公斤5毛多卖不回成本
  “我们是阜城漫河乡的农民,今年种植的西瓜遇到了罕见的滞销,目前西瓜已经大面积成熟,却不见往年的客商前来购买,再等下去西瓜就要烂在地里了,希望晚报能帮帮我们寻找销路。”6月8日,后宣屯村的张素杰致电本报,焦急地寻求帮助。“我们村许多人连续30年种植西瓜,也没遇到过今年的难题,目前300余亩西瓜都在地里,真是愁死人了。”
  9日下午,张素杰一脸焦急地在村口张望,见到记者的到来,她将记者带至家中并打开一个刚刚摘下的西瓜。“你看看,这多好的西瓜,又大又甜,可就是卖不出去。”张素杰无奈地说,记者品尝后果然如她所说,瓤红汁甜。张素杰说,最近几年,乡里一直鼓励老百姓种西瓜,她响应号召也种了6.5亩西瓜。没想到,下了功夫种出来的好西瓜却遭遇了罕见的滞销。她告诉记者,不光他们村,前宣屯村及周边的一些村子情况都不乐观。
  村民晋长宝种西瓜已经有七八年了,今年他又种了10亩。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株苗7毛多,从3月20日开始种苗,到西瓜成熟需要浇4-5次水,人工费每天70多元,再加上施肥和地膜,第一年种西瓜每亩成本要3000余元,不是第一年种的成本也在2000元左右。按每亩地产2500公斤,每公斤5毛2计算,不仅不会赚钱,每亩地平均还得赔上千元。
  “往年这时候,每公斤西瓜都会卖到1.5-1.7元左右,而且来自上海、东北等地的大车来一趟就会拉走10万公斤左右,今年只有德州、沧州和衡水等距离较近的地方来了几辆小车,一车还拉不走5000公斤。”晋长宝说,到现在,他们村大约还得有几十万公斤西瓜躺在地里。
  村民认为道路不畅或为主因
  记者了解到,目前衡水市场上的西瓜每公斤可以卖到1.4元左右,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差距呢?
  漫河西瓜是衡水阜城县漫河乡传统种植作物。2002年,漫河乡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河北西瓜之乡”。村民晋长中告诉记者,往年从未出现过像今年这样的状况。她认为,西瓜拉不出去,大车进不了村是造成西瓜滞销的主因。
  “通往漫河西瓜市场的阜德路从去年就开始修,到现在也只刚打好地基,大车很难通行。”晋长中说,他们村及周边的村子又处于景县、阜城和武邑三县交界的地带,通往市场的路已经被拉土的车轧坏,崎岖难行。为了能把西瓜卖出去,虽然他们凌晨2点多就往市场赶,但由于路远又难走,根本不是办法。
  如果您想帮瓜农们寻找销路,或者您就是从事西瓜经销的客商,可以与本报驻衡水记者新闻热线联系。  (记者杨东)
<img STYLE="BorDer-BoTToM: BorDer-LeFT: MArGin: 6px 0 BorDer-Top: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age./twhb//.jpg"
ALT="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TITLE="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
较往年明显冷清的张登西瓜市场。记者汪洋摄
  新乐:一户种了10亩西瓜一个也卖不掉
  新乐是“西瓜之乡”,特别是在邯邰镇,很多农民多年来以种植西瓜为生。当下正是西瓜大量上市的时节,然而,新乐的西瓜种植户们看着大棚里的西瓜却是愁容满面,“10亩大棚西瓜,一个都还没卖出去,往年客户们早就主动找上门来采购西瓜,今年给客户打电话,人家都不愿来拉。”邯邰镇渔砥村瓜农苏增良对记者说。
  苏增良种西瓜六七年了,品种以京欣系列为主,像今年这种西瓜滞销的情况前些年也出现过,但是今年西瓜这么难卖还是出乎苏增良的意料。“一亩西瓜成本就得3000多块钱,估计今年得赔二三万。”苏增良给客户打电话,对方说山东、广西的西瓜便宜,都去那边拉了。
  记者了解到,新乐的西瓜收购价目前已降至每公斤八九毛钱,市民在菜市场买个大西瓜也就一公斤1.4元-1.6元。去年苏增良家的西瓜每公斤卖到2.2元至2.4元,收成还不错。
  据了解,新乐本地西瓜种植面积与往年持平,并没有出现大面积增加的情况,至于价低难销的原因,有西瓜经销商表示,外省西瓜种植面积增加,导致今年全国性西瓜价格下降,广西有的黑美人西瓜种植户只要有车来拉就卖,从广西运到石家庄蔬菜批发市场也就合到八九毛钱一公斤。
  记者从石家庄市桥西蔬菜批发市场了解到,6月1日之前,西瓜的批发价格每公斤还在1.5元至2.8元,从8日开始至今,每公斤的价格就降至0.8元至2元,最低价几乎下降了一半。此外,记者在绿果网上看到,山东聊城、陕西渭南、广西南宁等地西瓜的收购价格都很低,有的西瓜甚至低至六七毛钱一公斤。
  有新乐瓜农反映,早些天卖出去的价格还可以,没想到这几天价格突然降了这么多。“大棚里的西瓜还没卖完,小棚西瓜又接上了,都集中到一起上市,价格自然就降了。”有瓜农说。那为什么不种植早熟西瓜品种,避开集中上市,卖个好价钱呢?对记者的建议,瓜农并不感兴趣,“早熟品种个小,口感也不是太好,算下来,也卖不了多少斤,多挣不了几个钱。”苏增良说。
  如果你想帮助瓜农,可直接与苏增良联系,电话:。  (记者冬子)
<img STYLE="BorDer-BoTToM: BorDer-LeFT: MArGin: 6px 0 BorDer-Top: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age./twhb//.jpg"
ALT="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TITLE="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
没有客户上门收购,瓜农很无奈。记者汪洋摄
  保定:十万亩大棚西瓜亏本也难卖
  保定市清苑区南王庄一带,今年集中种植的10万亩大棚西瓜获丰收。然而眼下正值外销时节,来当地收购西瓜的客商却稀稀落落。又大又甜的优质西瓜,每公斤价格还不到一元。虽然连种植成本都收不回来,但无奈的瓜农们也只能狠心卖掉,否则就只能烂在地里。
  昨日下午,记者在保定市最大的大棚西瓜外销地清苑区张登镇看到,正在收购的大货车有三四十辆,质量一般的西瓜每公斤0.6元左右,优质瓜也不过约每公斤0.8元。据了解,今年以南王庄为中心的10万亩大棚西瓜获丰收,总产量预计将达4亿公斤,目前已经销售了一半左右,但低迷的价格却让瓜农无法高兴起来。
  面对今年瓜贱难卖,南王庄一带的瓜农们纷纷想办法主动出击。种植规模较小的瓜农,就近运到保定市区零售,每公斤价格可以卖到1元左右。种植规模较大的瓜农,则自己雇来大货车,将西瓜运到浙江等外省市进行销售。虽然卖价要高一截,但瓜农要承受每车数千元的运费和各种不确定风险。
  在西瓜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段国柱分析,瓜贱难卖是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各地西瓜今年赶在了一起上市。“青岛吃西瓜中毒事件,对市场消费量有一定影响。有传言说我们这儿的西瓜用了神秘小药片,完全是无中生有。大棚西瓜全靠养蜜蜂授粉,有农药蜜蜂根本活不了。”段国柱说,零售市场不景气,传导到产地就是销售难。一些收购商赔钱后,就不愿意再次来拉瓜了。而全国西瓜集中上市,则是关键原因。在北方省份,5月1日前上市的西瓜是海南、广西产;5月1日至5月20日,是安徽、山东瓜上市期;5月20日至6月15日,是我省西瓜上市季。由于今年北方气温偏低,山东昌乐、青州以及安徽砀山25万亩西瓜成熟较晚,与河北西瓜集中上市,致使市场短时间内无法消化,价格也就一降再降。
  据了解,南王庄一带的大棚西瓜,销售期到6月20日左右。当地瓜农们热切盼望客商能前来收购,帮他们解决价低卖难问题。  
这边,苏圩西瓜滞销瓜农愁
<img STYLE="BorDer-BoTToM: BorDer-LeFT: MArGin: 6px 0 BorDer-Top: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age./twhb//.jpg" CHECKEDBYCSSHELPER="true"
ALT="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TITLE="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
没有客商前来收购西瓜,农妇们只能闲着等待
<img STYLE="BorDer-BoTToM: BorDer-LeFT: MArGin: 6px 0 BorDer-Top: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age./twhb//.jpg" CHECKEDBYCSSHELPER="true"
ALT="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TITLE="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
瓜农最担心的就是老天下雨,滞销的西瓜会烂在地里
盛夏时节,脆甜多汁的西瓜是最具代表性的水果之一,为盛夏消暑圣品。但现在对南宁市苏圩镇慕村瓜农来说,西瓜却成了他们的“心头病”。因为一旦下雨,地里很大一部分卖不出去的西瓜便会烂掉,整个村包含下属各自然村屯、坡等急需在最近一周内销售的西瓜数量达300多万斤。而且,西瓜批发价格也从往年的1元/斤左右降到了现在的0.4元/斤左右。采访中,瓜农一提到今年西瓜的销路,都连连摇头。
瓜农西瓜收购价不到往年一半仍不好卖
昨日下午2时左右,记者来到苏圩慕村。在慕村一西瓜收集点,马路边停着几辆前来收瓜的货车,瓜农正把自家摘下来的熟瓜拿来过磅,卖给收购商。
记者采访中得知,这样的景象,也是得益于媒体和瓜农在网上转发西瓜直销的消息后,才吸引一些爱心企业和老板前来收购。
瓜农岑先生从小就跟着父母种瓜,已经种了20多年。提起今年西瓜的销路,岑先生一边擦着满头的大汗,一边摇头。他一脸无奈地说,现在他拿来卖的西瓜品种叫做脆蜜,一斤只卖到0.45元,还有很多瓜卖不出去。
一旁正在把西瓜搬至货车上的奚大姐则称,村民一般是今年1月份买回瓜苗种植,到现在西瓜开始成熟,仅施肥每亩地就要花费300多元。加上今年前期天气干旱,恰是西瓜长个的时候,瓜农只好抽水浇地,既提高了成本,同时干旱又让瓜的收成减少。他们本想着西瓜能卖个好价钱付出也值得,没想到今年的价钱连往年的一半都不到。往年西瓜收购价是每斤1元至0.8元,现在每斤仅0.4元左右,前两天价格更低。
奚大姐家种了七八亩西瓜,每亩瓜的成本在700多元,还不计算人力、时间等。“我们每年卖瓜的收入是每亩3000多元,可是现在这个价钱,连1000元都不到。”奚大姐苦笑着说,要是加上人工费,几乎是赔本在卖。
村民雷先生也发愁。他说,他前几天摘西瓜去苏圩西瓜批发市场卖,卖了一天一夜,吃饭、加油钱花了100多元钱,最后还有一些瓜没有卖出去又拉回来扔了,“实在没有办法,今年西瓜这么便宜,怎么就卖不出去呢?”
收购商北方近期雨水多市场销售受影响
得知记者前来采访,许多瓜农诉苦称,往年这个时候许多外地车牌的大货车都排起长队来收瓜,但今年这样的热闹景象不再。
来自河南收购商吴老板从事这行已经有20多年,几乎每年都来这里收购西瓜。据其介绍,他们4月底就来到这里坐镇收瓜,把西瓜运至河南商丘,每天1—2车,到现在运了有100万斤左右。现在北方西瓜的销售不太好,主要是因为下雨,又加上前阵子西瓜出了问题,“现在就算是收西瓜都不敢要‘黑美人’了,怕卖不出去”。
而且,即便是在这里运送了这么多车西瓜过去,在那边再批发给销售商,也卖不出高价。收购商运西瓜回去卖也是0.6元一斤,根本赚不了什么钱,所以来收购西瓜的老板也就少了。
同样,一名来自湖南长沙的西瓜收购老板杨先生也表示,他在朋友的介绍下今年来到这里收购西瓜,每次收购2万多斤,但因为长沙最近也是下雨天多,所以他们不敢大量收购。
此外,西瓜收购商认为,前不久的“毒西瓜”事件,也是西瓜市场不景气的因素之一。
村委滞销加下雨将有很多西瓜烂在地里
在西瓜收集点,也有村委干部在轮流坐镇,帮忙联络各地老板找西瓜销路。此时,慕村奚村坡副主任奚均隅正忙着四处打电话联系全国各地的老板。他告诉记者,奚村坡大部分地都用来种植西瓜,仅该坡的瓜农就有200多户,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有西瓜。
“我们这里差不多种了2000多亩西瓜,今年的收成受到干旱影响,减少了三成左右。好不容易盼到瓜熟可以卖了,全国各地却连续几天下起了大雨,影响了西瓜的销量不说,很多西瓜因为暴雨就烂在地里了。”奚均隅说,如今头批瓜已经成熟,如果没有办法卖出去,再加上连日来的大雨,这些西瓜短短几天时间就会烂在地里,瓜农一分钱都拿不到。他们不忍心看着瓜农的辛苦就此白费,所以村委干部都在通过自己的关系帮忙找销路。
据奚均隅介绍,当地滞销的西瓜品种中,最受影响的是“黑美人”。直到现在,“黑美人”的头批瓜还有3万至4万斤滞留在地里。
记者了解到,整个慕村种植西瓜约1万亩,目前有300多万斤西瓜急需要在半个月内采收,有50万斤西瓜急于在这两三天内采收,这部分西瓜一旦遭遇下雨天,就会胀开裂在地里。
“今年真的是瓜农有史以来最难的一年,瓜长个的时候遇到干旱,瓜成熟的时候又遇上了大雨。希望这两天不要下雨,先等我们这批西瓜卖完。”在西瓜地里,奚均隅指着一些重量达20多斤的大西瓜无奈地祈祷。
《苏圩镇西瓜销售情况汇报》
苏圩镇,今年春种植了西瓜7.48万亩,其中小麒麟2万亩,黑美人5万亩,其他品种0.48万亩,亩产2吨—2.5吨,预计总产达到16万吨。
截至5月18日,已销售5万亩约11万吨,达到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目前尚有三分之一约5万吨西瓜在瓜地待逐步摘收。
请你帮帮忙
记者跟随奚均隅副主任沿着乡村小路,来到瓜农的西瓜地里。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躺在一堆杂草中,因为天气因素,它们已经无法继续“支撑”下去,有的西瓜“肚皮”胀破后便只能烂在地里,非常可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此,我们也呼吁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帮帮忙,前去当地收购西瓜,或帮瓜农找条销路,别让农民的辛苦劳作白费。(记者赵敏
实习生 覃玉琴/ 文 程勇可/图)
那厢,大塘吴圩西瓜不愁卖
在苏圩镇采访时,对于出现西瓜滞销的原因,有中介商和收购商分析认为,在南宁市良庆区大塘、江南区吴圩、西乡塘区坛洛等地都有种植西瓜,差不多同一时间成熟,不少瓜贩往那边收购,所以瓜贩被分出去了。
同样在南宁市,为何有的地方没有出现西瓜滞销情况?
控制西瓜种植面积
说到大塘镇的西瓜种植,该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梁飞胜说,其实大塘的西瓜种植历史比吴圩要晚一点。在大塘,西瓜并不是主要的经济作物,甘蔗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在大塘镇农业服务中心登记表中,今年,西瓜、甜瓜、香瓜种植面积才有1.5万亩左右。
在销售方面,大塘镇主要是依靠中介联系各地收购商上门采购。等西瓜准备成熟时,中介就会打电话给自己熟悉的收购商过来看瓜、订瓜。梁飞胜调查过,那些收购商大多数都是外省的,很少有区内的。
多年来,大塘镇的西瓜收购设点收购,沿二级公路的几个村都有收购点。其中,团垌村定西坡有一个很大的收购点,邻近几个村的瓜农都会把西瓜送到那里去。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先生说,瓜农都“比较精”,上一年种瓜得钱,下一年就会多种一点,但不会种太多。这也是目前没有出现滞销的原因之一。
“精品瓜”不愁销路
麒麟王、蜜童,记者第一次听到的这两个西瓜品种,出自吴圩镇宣委韦永圭之口。这些在南宁市场很少看到的西瓜品种,是该镇引导瓜农种植的“精品瓜”之一。
韦永圭说,吴圩西瓜也是很有名的,以前大家都是种普通的西瓜,这几年来,为了打开销路,镇政府引导瓜农走“精品路线”,提议瓜农种植那些品相好、有特色的西瓜品种,麒麟王就是其中之一。普通西瓜果肉是红色的,大家都知道,但突然出现一个黄色果肉的西瓜,消费者肯定就会因为好奇而购买,“有一个坡的瓜农就是走‘精品路线’,用大棚种麒麟王,收购价最低也能卖到3元钱一市斤,最高时能卖到5元钱,不愁销售”。
每年的西瓜销售季节,吴圩镇政府工作人员都会拍照发朋友圈,推销镇上所产的“精品西瓜”。这些天来,韦永圭很忙,每天都会跟各村的中介商沟通、了解当天的西瓜收购情况。5月18日当天,通过与几个比较大的收购商沟通,得知吴圩基本没有卖不出去的西瓜后,他就放心了。
对如何预防西瓜滞销,韦永圭说,其实吴圩镇的做法很简单:种植前引导,销售时加强沟通,及时及早找到销路。目前,吴圩的西瓜也种植几万亩。早几年,曾试推过大棚种瓜,但成本太高,不适合家庭种植,所以现在基本都是开放式种植。
韦永圭热情地表示,还有10天,吴圩的西瓜就丰收了,欢迎记者与广大市民前往采购和品尝。
发展规模过度而不能收敛,是农品销售不去的主因,也是现今一切经济领域灾难的主因。与其要公务事业单位人员配售过剩农品,还不如对当今的过度供养体系重新配置。<img STYLE="BorDer-BoTToM: BorDer-LeFT: MArGin: 6px 0 BorDer-Top: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age./data/templets/default/images/ppb42.gif"
ALT="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TITLE="西瓜积如山&瓜农愁如海"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能长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