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解密雷国民纪录片视频档案

魏振海_百度百科
魏振海绰号“小黑”,曾是西安“道北”黑道熟知的“老大”。日,他在小寨东路一家属院公然持枪杀人抢劫。破案后,公安部以此题材拍摄了纪实片《西安大追捕》,真实还原了这个暴力犯罪团伙被捣毁的始末。
魏振海,绰号“小黑”,曾是西安“”黑道所熟知的“老大”。日,他在小寨东路一家属院公然持枪杀人抢劫,这个残暴的家伙跃入了普通西安市民的视野。西安市在建国以来是没有持枪杀人的,西安警方为之震惊,与其展开了一场历时3年多的。1990年的1月30日,一度让西安市民谈之色变的暴力抢劫杀人犯魏振海越狱两年后再度落网。两个月后的3月20日早晨,在省体育场举行公判大会后,这个在“道北”“成名”多年、背负11条人命的26岁罪犯,作为当时西安最大暴力犯罪团伙头目与其同伙谢峰、王玉安、郭公道等人,在北郊草滩被枪决。
日下午1时50分,魏振海穿着警服冒充公安进入小寨东路某家属院,抢走3.6万元巨款并持枪杀死女主人廖苇丽及前来串门的孕妇魏文华。
就在展开侦破的同时,魏振海在西安莲湖区曹家东巷打伤两兄妹,并在逃离时向围追人群开枪。
两个月后,魏振海又在北郊炕底寨犯下杀人碎尸案,牵涉三条人命。
日,通过卧底警员的消息,警察在尚德路抓获魏振海。
魏振海被捕瞬间
日,魏振海越狱。省公安厅迅速成立“缉捕指挥部”,并上报公安部,全国通缉,但魏振海消息全无。
日,越狱潜逃一年多的魏振海再度作案,西八路新城坊个体烟贩岳德林被杀,家里13.8万元现金被抢。西铁公安处两民警赶到试图堵门抓捕,遭魏振海手榴弹袭击。
日,警方通过魏振海手下胡乱试枪的弹痕查出了射击的房间,抓获了该组织几名要犯,知道了魏振海在北郊红旗厂的住所。
日,魏振海在他手下谢峰的家里被捕。
日,在省体育场举行公判大会后,魏振海与其同伙谢峰、、郭公道等人,在北郊草滩被枪决。魏振海被执行死刑前仰天长笑。访问被重置
检测到您的访问存在异常,访问被拒绝,如有疑问请联系:400-07-11315雷国民视频最新添加
雷国民视频相关推荐
本站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当前位置: &
帝国权威的档案:中情局确实包装作家,但也讲门槛
09:21:16 &观察者网 & &
好几个语种的国家同时出版乔治·奥威尔的著作,一下子就把他给炒红了
《帝国权威的档案》
安德鲁·鲁宾 著
&&&&陈思和
&&&&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图书馆馆长
&&&&【本文原载于《文学报》,由上海《文学报》记者傅小平采写,此为节选部分。】
&&&&傅小平:最近商务印书馆出了美国学者安德鲁&鲁宾的著作《帝国权威的档案》,读后我首先想到的是&文明的冲突&的概念,自亨廷顿提出后,这个概念可谓影响深远。因为它指涉的,多是战争、贸易等国际间的争端,毕竟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经历的,而只是有时为我们所谈论的,所以在我总是觉得有些遥远。当这个问题延伸到我相对熟悉的文学领域,才感觉切近起来。这本书还有个副题&帝国、文化与冷战&,显然有所指的。能否结合你切身的经历,谈谈对这本书的理解?
&&&&陈思和:我也是上周刚拿到这本书,匆匆看了一遍,还没时间好好思考。我的最初印象是,鲁宾研究的那段历史与我们今天的环境不太一样,那时候是冷战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上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间,整个世界主要分化为两大阵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当时制约世界的意识形态,我们称之&冷战&。这个概念现在已经不怎么用了,年轻人可能会感到陌生。但在当年,每个民族国家都需要选择,你要么是投靠资本主义阵营,要么是投靠社会主义阵营。这两个阵营还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苏联为首的有一个华沙条约组织,美国与西欧有一个北大西洋条约组织,军事上它们是对峙的。当时整个世界意识形态就体现为冷战思维,所以有关文化活动,从国家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说,都是在参与冷战。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就知道这样一些世界性的知识,被灌输的理念,就是要打倒帝国主义、美国侵略世界各国等等。这给我们造成的印象是,只要是来自美国的东西都是坏的,只要是来自苏联的都是好的。当然,后来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也搞坏了,中国开始反对美帝苏修。那个时候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被打破了,所以后来毛泽东晚年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冷战时代就彻底成为历史了。
&&&&在冷战的背景下,任何世界性的文化活动都离不开冷战思维。不仅仅是美国和苏联,也不仅仅是华沙条约和北大西洋条约,当时中国的很多文化活动也是卷入反对美国为主的冲突中。当时在两大军事集团之外的中间地带,后来被称之为&第三世界&的国家,往往是它们争夺的目标。《帝国权威的档案》是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历史,披露了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如何通过一些文化组织,比如文学自由协会等,组织策划全球的意识形态,目标是反苏、反共。如果你辩证地看这个现象,那么,当时的苏联同样也在全世界布局,反对美国英国,这方面也能举出很多的例子。
&&&&我们也注意到,那时候没有网络新媒体,最重要的媒体就是报刊杂志。你会看到,美国在不同语种的国家里都策划了宣传出版的产品,就是刊物;当然他们也是有所选择,选对他们有利的国家。读完这本书会让你大吃一惊的是,作者罗列了很多在国际上非常有名,即使到今天也非常有影响的作家,它们都受到过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帮助。让你更吃惊的是,这些作家在全世界造成的影响,居然也与美国方面的刻意包装有关。这本书里面很大篇幅写到乔治&奥威尔。那个时候的奥威尔还没有写《一九八四》《动物庄园》这些名作。但他是一个反对苏联斯大林体制的西方自由主义作家,后来,就有好几个语种的国家同时出版他的著作,一下子就把他给炒红了。可以想象,读到乔治&奥威尔、以赛亚&柏林等作家有那么大的世界影响,背后原来是有中央情报局的推动,你似乎会大吃一惊。
&&&&傅小平:的确有些吃惊。在这本书的论述里,文学竟然在文化冲突和交流当中,起到这么巨大的作用,很是出乎我的意料。在文学边缘化的当下,读来竟有恍如隔世之感。也因为此,我不免感到怀疑,这本书是否扩大了文学在冷战中所起的作用?同时这本书通篇给我的感觉是,整个世界的文化,都被几个帝国,尤其是美帝国玩弄于鼓掌之间,这是不是走向&帝国决定论&的极端了?
&&&&陈思和: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件事,1988年4月,我第一次到香港去,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工作计划是搜集香港文学的有关资料,我特别关注的是,西方文学是怎么影响了香港文学?我当时采访过很多作家,他们都跟我说起,在1950年代香港最主流的文化是美元文化,要理解这个意思,你就得联系当时背景。共产党掌握了中国大陆政权以后,美国为了抑制共产党的影响,在香港设一个文化据点,友联出版社,他们通过办刊物、出丛书、翻译文学作品等等形式,用钱资助香港的南下作家,尤其是那些政治态度反共的作家,包括张爱玲在内,许多作家都受到过这个出版社的资助。
&&&&傅小平:照你这么说,张爱玲的写作,会否受了这种资助的直接影响?
&&&&陈思和:有影响。比如创作《赤地之恋》,就是与友联出版社有关的。美国一方面要宣传反共,另一方面也要宣传自己的美国文化的价值观。所以友联当时出版了很多译著,大多译自美国的经典小说,张爱玲也翻译过,像《老人与海》等等。友联也办了一些刊物,或者资助一些针对大学生的刊物。这个情况,就与鲁宾在这本书里披露的情况很相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二战以后美国的地位上升,在西方世界要取代英国的盟主地位,成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领袖,所以它要向全世界(尤其是第三世界)宣传美国资本主义文化的价值观,来取代英国的传统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但英国的历史比美国悠久得多,有很深的文化积淀。美国有什么呢?当然不只是好莱坞电影,流行文化,它还有福克纳、海明威等重要作家的作品。美国就是要把这些包装宣传出去。香港的友联出版社就是做这么两件事。我们都知道,香港那时被称为文化沙漠,主要文化就是六合彩、赛马会、警匪电影、流行小说等等,但美元文化注入以后,先是把从大陆流亡的作家网罗起来了,有了一定的阵容,他们就不停地宣传美国文化,出版了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读物,尤其是一些最重要的刊物,像《中国学生周报》等覆盖香港很多大中学校,这些就是在美元文化的扶植下产生的,很多香港作家(比如西西),都是在这些刊物上起步的。
&&&&傅小平:也就是说,他们不仅仅是资助作家、学者,而且在其势力所及的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阵地,以此来扩大帝国的影响。
&&&&陈思和:事实就是这样。如果有了这方面的了解,读到这本书就不会感到惊讶了。在冷战思维的影响下,中央情报局做这样的文化普及工作,就像书里写得那样,做得有声有色,是很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书里有些地方也写得偏颇。第一个是当年的美元文化,有着很明显的政治目的,就是要在世界范围内扩大美国的影响,培养亲美派。的确也有很多作家,受了美元文化的资助或扶持后,慢慢扩大了影响。这是有道理的,但我觉得作者还是夸大了这个影响。为什么?因为很简单,这书里面举例说,美元文化,出于意识形态的考量,培养了那个作家,而没有培养另外一个作家,结果造成了没有被培养的作家籍籍无名。而实际的情况是,书中提到的一些没有被作为培养对象的作家--主要是进步作家--如果是优秀的作家,在世界上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说聂鲁达,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应该说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那时候读诗歌,读的就是聂鲁达的诗。他还得过诺贝尔奖。怎么能够说没有被美国情报局选择扶植的作家就默默无闻了呢?真正优秀的作家,是权力遮蔽不了的,生前寂寞的身后仍然会获得重视。
&&&&傅小平:当然不能不承认,他们选择培养的作家,都是极具实力的。也就是说,他们选择作家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其政治上的效用,但同时也考虑到他们的文化影响力。换句话说,这些作家如果有大的影响力,也相应地会有更大的利用价值。或许正因为此,帝国选择培养的作家,大多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吧。
&&&&陈思和:政治对文化是有影响的,财政的支持也会扩大影响。但应该说,文学与文化的涵盖面远远超过政治。在作家出现困难的时候,美元文化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资助。当时张爱玲流亡到香港,想恢复学籍,可是香港大学不接受她。她在困厄中友联出版社帮助了她。她就在那里站住脚了,又有创作活力了。
&&&&傅小平:哦,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课题了。这里我有个疑问,照作者鲁宾的理解,作家好像是很容易被收买的。
&&&&陈思和:我觉得不存在收买的问题。
&&&&傅小平:那作家该怎样体现独立的立场?要不是说,他们之所以接受美元的资助,愿意为美帝国服务,是因为他们基本上认同这个国家的价值观?
&&&&陈思和:拿张爱玲来说,她肯定对共产党有保留了,她是从大陆出走的,要是喜欢共产党,她就不走了。所以美国支持哪些作家首先是有选择的。它选择的就是像奥威尔这样的自由主义作家。还有一些本质上保持精神独立的作家,遇到了困难,美国也会出受资助。比如这本书里讲到了托马斯&曼、阿多诺等,被德国受到迫害,流亡到美国。这并不是说他们就认同美国文化,很有可能,他们在很多方面是不认同的。所以,美国既接纳他们,同时对他们也是有监视有制约的,这对他们的写作会有一些影响。但在监视他的过程中,美国还是帮助他们,让他们自己发展。尤其是阿多诺,他是法兰克福学派,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美国对他的著作审查非常严格,一些敏感词是肯定不能出现的。
&&&&傅小平:换句话说,这些作家写出来的作品,要接受美国政府的审查?
&&&&陈思和:阿多诺的书被审查的。美国中央情报会用代码把他书中的一些敏感词消掉,像&共产主义&这样的词汇当然不会出现。所以阿多诺既然要在美国生存下去,就得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的审查制度达成妥协。当然,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美国当时也有点小题大做,这是冷战思维所决定的,其实&反苏&和&反共&,或者&反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反对苏联不代表反对共产主义,尤其是不认同苏联的斯大林政权,不代表就是反对共产主义。有些人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他们未必就相信苏联。
&&&&傅小平:很重要的提醒。就像你说的,&反共&和&反苏&,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但公众经常会给贴上标签,把这些需要进一步厘清的词汇混淆了。
&&&&陈思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但往往给混为一谈了。阿多诺后来在美国大学里当上了教授,有了终身俸禄,不再需要资助了,这时他又开始重申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了。从这个角度上说,知识分子也在利用政治。这方面,我们比较少注意到。
&&&&傅小平:是这样。这本书通篇都在说帝国怎样利用作家,利用知识分子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实际上,就像你说的,知识分子也出于各种各样的需要借力政治,从而实现自己的诉求。
&&&&陈思和:奥威尔就是这样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使没有看过《一九八四》的人,都知道奥威尔塑造了一个形象叫&老大哥&,我们后来都以为,这个老大哥指的就是苏联斯大林政权。实际上,奥威尔写这个的时候,老大哥也可以指法西斯希特勒政权,因为法西斯政权同样也是专制独裁的政权。所以,这个老大哥的形象,从正面看可以认为它是在批判希特勒政权,反面看则可能是批判斯大林政权。特别有意思的是,到了9&11以后,当布什政府出兵打伊拉克、阿富汗的时候,美国群众举起了奥威尔的旗帜,说美国正在实行&一九八四&。这个时候的&老大哥&,又被人利用来指美国布什政府了。
&&&&傅小平:倒像是从一个侧面反映文学的普泛性了。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不会局限于表现特定的领域,虽然当时作家很可能是出于特定的目的创作的。
&&&&陈思和:这就涉及到一个艺术的典型话题了,有些艺术形象一旦成了艺术典型,它就带有普遍性,它不再局限于当时当地的具体内容了。在奥威尔写《一九八四》的时候,老大哥可能是影射苏联。但到了今天,苏联也瓦解了,那影射谁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老大哥&所对应的专制独裁是否还存在?&老大哥&已经成了一个共名。当美国出兵阿富汗、伊拉克的时候,反对者也可以用奥威尔的武器来反对美国。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永远大于政治。尽管某个国家政府可以花钱去培养一个反共作家,或者资助自由主义作家的反苏倾向。但这些权力者永远不会了解,文学和文化涵盖的意义远远大于政治,更是大于某个具体政权。一旦文学变成经典,谁曾经扶植过已经不重要了。就像我们现在看米开朗基罗的画,当年他的创作都是受到贵族、教会资助的,但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出来了,就有独立的艺术价值。我们不关心这些赞助或者订购的贵族或者主教是谁,我们关心的只是米开朗基罗创造的艺术力量。赞助人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了?一点也没有。艺术和文学的力量就在这里。因为它代表了人性最本质的力量。政治当然要利用它,只有愚蠢的政治才会打压天才的艺术创造。不是说了吗?奥威尔出版一本书的力量远比大批量的反苏宣传有力得多。但这个效应只是在短暂的阶段里能够起作用,过了这个阶段就没有意义了。过了这个阶段以后,很多宣传品读物都消失了,但也有一些留了下来,这些是真正的天才创作。当然,还有一点需要加以辨别。你很难说当年那些作家是自愿为这个政权或者意识形态服务的。因为他们中有一些人本身就奉行自由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与美国利益吻合了,美国就会支持他。如果他本身就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与苏联利益吻合了,苏联也会支持他。我年轻时候就没听说过奥威尔这样的作家,因为中国不宣传这些作家。所以说,这些作家的影响也没超出当时特定的文化版图。但在这个文化版图下,他们确实留下了辉煌的名字,更是远远超出了政治影响,成为了一种文化、文学大于政治的典型范例。
&&&&另外一点,我们也要注意到,任何政权,国家的意识形态,都会利用文学来为它服务,中国也一样。但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中央情报局是怎么利用文学的。首先,他们都是在扶植一些优秀作家,而不是一厢情愿地扶植一些没有品行的马屁作家。像奥威尔、T&S&艾略特、托马斯&曼,以赛亚&柏林等,其他还有很多。这些作家本来就是响当当的有名作家,也就是说,美国中央情报局没有因为政治因素的考虑而降格以求,牺牲文学的水准。其次,它对这些作家进行扶植的含义也是相当宽泛的,比如,只要在他们出资的刊物上发过文章的作家,他们就给算了进去。打个比方说,现在有一本什么杂志,其实这个杂志有些政治背景的,它向作家约稿,作家就给它写了。但只是给它写稿,就挣一点稿费而已,却未必收到过什么津贴,也没有签约为它们服务。所以也不用夸大这些背景的作用。
&&&&傅小平:正是我想问的问题。反观我们的现实,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多少存在,为了政治、经济甚至是文化自身的考虑将格以求的情况。
&&&&陈思和:现在不是说要提升软实力么?我们要向世界推销中国文化么?这本书里介绍的一些美国经验,倒是值得重视的。他们推荐什么人?他们是选择那些已经成功的人,他们的选择标准是取决于这个作家已经有相当影响了。不是说组织一群芸芸众生,办一个学习班啊,让这些人出名啊。这与我们的有些做法是有明显区别的。对外宣传不能搞地毯式的轰炸,一说要把著作介绍到国外去,国家就砸进去不少钱,很多人也借此机会向国家要钱,组织很多外译项目,效果好不好呢?翻译出来的书是不是有人买呢?如果没有人买没有人看,就起不到什么效果。我们政府买单,外国出版商赚钱,结果印了很多废品都堆在书库里了。我没做过这方面的具体调查,但我听一些翻译界的朋友说的这些现象值得重视,靠搞群众运动的方式,铺天盖地倾销在中国也没有人读的书,最后把真正有影响的作品都淹没了。打个比方,100本外译的书,95本是差的,还有5本算是比较好的,但是在95本差书产生的恶劣影响下,连这5本比较好的书也给遮蔽了,人家也不看了。你再看这本书里鲁宾所写的美国中情局是怎么做的?他们首选奥威尔等作家,因为这些作家本身在文学创作上已经取得较高的成就,他们被包装,让不同国家的杂志都登他们的文章,扩大他们的影响。其实,奥威尔他们的文章与美国的主流价值未必完全一致,但经过这样的宣传,这些人会改变对美国的印象。至少在感情上会倾向它。这样美国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自身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所以我觉得要在世界各国扩大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很艰巨很细致甚至还是长期的工作,绝对不能像现在这样的粗鄙地,狂轰乱炸地去做。你看美国中情局是怎样做的工作,当要包装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让他在不同语言的杂志上同时出现;而且他们还有一些很聪明的做法,要让这个作家有名,先把他的文章组织翻译好,然后把他和其他一些大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呈现,提高了这些作家的地位。集中精力推荐几个真正优秀的作家,比不分青红皂白地倾销一大堆废品效果要好得多。
&&&&傅小平:对,这本书里举了一个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例子。总部设在欧洲的文化自由代表大会,把他和托马斯&曼放在一起,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在各种期刊上,让他的作品以富有影响力的方式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陈思和:其实胡安&鲁尔福本来就是一个极优秀的作家。他的作品在中国也很受重视。他们这种做法仅仅是一种技术。更重要的还是我们要选择真正有价值的、国外读者可能接受的作家去包装。我举一个可能不太恰当、会引起误解的例子,像莫言、余华、苏童、阎连科这样一批在国家获过各种文学奖项,产生了一定影响的当代作家,还有像严歌苓、虹影这样一批自身在国外已经有重要影响的作家,甚至是台湾到国外定居的优秀作家,像白先勇,这些作家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世界上能够接受的文学形象,不管他的小说是否符合我们政府的主流价值,都应该把他们创作在国外的成功,视为一种与世界发生影响的契机。我们就应该珍惜这样一些已有的成就。因为,这些作家在国际上的形象越正面影响越大,西方读者认同他们也就意味着中国在国外的形象越正面影响越大。
&&&&傅小平:可以想尽,这可能会招致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的批评。从莫言获奖后获得的反响看,在一片喝彩声中,批评莫言,反倒越是显出批评者不屈从于主流话语的批评的理性和正义。但不管怎样批评,我觉得都要有一个共识:莫言获奖本身,是他自身创作实绩,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实力提升的一个例证。实际上,对于莫言获诺奖,在世界上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我们也一直缺少客观的评估。
&&&&陈思和:应该说,中国随着经济实力的上升,国际影响确实也会越来越大。人们会关心中国的经济政治,但文化上的影响怎么样?中国人现在有钱了,但给世界各国的印象就是一个土豪金,买奢侈品,还有大妈跳街舞什么的,给人一种为所欲为的土豪形象,基本上是负面的。相比之下,有一个作家获得了诺贝尔奖或者其他什么有影响的奖项,不会被人当成是负面影响,如果说有负面影响,那也是我们中国人自己闹出来的。
&&&&莫言之外,我们知道高行健也是一个获诺贝尔奖的华裔作家。最近顾彬与刘再复的一场激烈争论里,一个重要话题就是高行健算不算流亡作家?顾彬认为高行健不算流亡作家,他当初出国是为了卖他的画,他的画作在欧洲很有名。高行健出国后一直强调,包括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中也强调,文学大于政治。他多次在媒体表示,自己并不关心政治,他只是专心搞他的艺术,他的这个态度已经很明确了。那么这样的作家,政府能不能宽容对待呢?尽管高行健加入了法国籍,但他的文学作品都是写的中国,早期也是在中国产生广泛的影响,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就是读他的《车站》这些戏剧成长起来的,那么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他,他得了诺贝尔奖就是中国的荣誉,毕竟他得奖了,中国为什么要把该是我们的荣誉拒绝呢?我觉得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文学上的影响需要慢慢积累,一个中国作家在外面得奖了,又有一个中国作家在外面有名了,再由一部电影受到关注了,等等等等,这都是非物质的文化财富,有了这些成功的经验,自己国家也有名了,中国文化正面的形象也就慢慢出来了。当然我说的&形象&不是指政府的形象或者政党的形象,而是中国的形象。即使有些作品对中国某些方面有些负面描写,如果离开了早已经过时的冷战思维,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对俄罗斯伟大作家充满敬意,因此也常常说俄罗斯是个文学大国,伟大的国家,可是哪一个俄罗斯优秀作家不批判自己的祖国的负面呢?
&&&&傅小平:赞同。体现在这本书里,我们几乎找不到中国作家的影迹。这会否是作者的疏忽,或者说中国文学,在冷战时期,的确没什么话语权?
&&&&陈思和:那时候的中国在政治上还是一面倒。属于苏联阵营的成员。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书中写到了美国对非洲作家的选择和扶植?美国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慢慢崛起的,冷战时期一方面反对和遏制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另一方便就是为了取代欧洲(主要是英法国家)在殖民地国家中的地位。非洲国家当时处在反帝反殖的高潮,是反对英国、法国殖民主义的,美国并没有因此而把这些非洲国家是视为敌对,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美国的黑人都是从非洲过去的,血缘上美国与非洲有亲戚关系。所以,美国中情局资助的文化自由代表大会也选择了非洲国家,在那里渗透自己的影响。比如非洲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沃莱&索因卡,你看这本书中所描写的,他是由美国一手包装起来的。但这个说法到底是否准确我无法判断。非洲还有很多优秀作家,非洲以外的国家是不知道的。我曾经问过严歌苓,她丈夫是外交官么,她在非洲住了好几年。那时候,我在主编《上海文学》,约严歌苓写作有关非洲的小说。我就问她了,索因卡这样的作家在非洲是不是特别有名?严歌苓说,非洲有很多很有名的作家,国际上都不知道。非洲大多数人是不识字的,要让文学得到有效的传播,就得通过广播剧的形式,因为广播剧是很多人都可以听,而且能听懂的,所以非洲最优秀的作家,很多都是写广播剧的,也就是相当于讲故事的。这些讲故事的人,欧洲大陆是不知道不认识的。这本书里面就讲,美国怎样把一些非洲作家推到了西方世界的上流社会。它是怎么推的呢?比如把一个非洲作家跟托马斯&曼放在一起,慢慢人家就只认这个作家了,这个作家就是非洲的代表了,要是考虑给非洲作家诺贝尔奖,那就给了这个作家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推荐:求视频:雷国民_百度知道
求视频:雷国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 分类:视频共享 | 浏览2次知道鼓励您使用附件功能解决当前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雷国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国民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