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7.2股灾股灾针对中产阶级层有景响

中国股灾对实体经济冲击有限 但中产阶层梦碎
来源: 路透社
已有0人浏览
【7月8日综合讯】中国股市正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面对仍在延续的股灾,部分券商分析报告预期其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有限,而且也不会给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但蒸发的数万亿市值却令中国中产阶层梦碎。
根据路透汇总,包括光大证券、海通以及瑞银等投行报告都认为,股市暴跌对经济的整体负面影响有限,由此引发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也极小,并相信本轮政府救市的重要目标就是降低股市的高杠杆。
&中国股市在经历了长达近七年的熊市之后,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了新一轮活跃时期,本轮的活跃是在稳增长的宽松政策下开启,在移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下前行,特别是一些投资者是在加杠杆的基础上进入市场,其承担的市场风险也更大。&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称。他认为,总的看资本市场的活跃期还在延续,中国牛市的上半场已经暂时谢幕,下半场正在酝酿开启,近期大调整就是一个必然的事情。&但即便调整,也还不会改变发展的逻辑,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市场,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市场。&邱晓华称。
海通证券的报告也认为,2013年中国债市去完杠杆后迎来长期慢牛,当下股票市场在挤兑效应下悲观情绪弥漫,以史为鉴,相信只要去掉高杠杆这个毒瘤,中国资本市场的明天依然充满希望。缘于清查场外配资及去杠杆,中国股市沪综指.SSEC自6月中旬以来累计暴跌30%,加剧了外界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忧虑。尽管中国政府近期已祭出多项救市措施,但目前仍未止泻。
周三包括中国央行、国资委等部委均纷纷发声,表态支持中国股市稳定,提供流动性支持等,沪综指在开盘重挫7%后虽一度收敛跌幅,但午后再度下行,目前跌幅仍逾6%。中国股市的狂跌亦动摇了投资者原本就受到希腊债务危机困扰的信心,并累及亚洲股市周三下挫。其中MSCI明晟亚太地区(除日本)指数.MIAPJ0000PUS延续盘初跌势,下跌2.5%;日股日经指数.N225下滑1.5%。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股灾,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指出,尽管此前股市大涨、股票投资者迅速增加,但股票资产在家庭金融财富中占比仅有大约20%,远低于存款占比54%;如果把不动产财富纳入进来,股票资产在家庭财富中占比会进一步下降到12-13%。
瑞银在周三最新报告中认为,中国股市震荡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有限,而且应不会给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该投行维持对中国2015年经济成长6.8%的预估不变,并重申资本账户可兑换不应加快进行,除非在国企和金融业改革领域取得更大进展。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基于中国股市震荡风险在金融体系内部的传染性,以及金融风险向实体经济的传导路径的估算结果表明,股市暴跌虽然会让经济增长略微减速,但整体负面影响有限。由股市暴跌引发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极小。
在光大证券所做的压力测试中,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上证综指跌到2000点,融资盘一直不平仓),融资盘可能给券商带来约3000亿的损失,给银行带来不超过4000亿的损失,还不至于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
徐高并认为,从金融风险向实体经济传导的资产负债表和信贷两个渠道来看,股市动荡对实体经济的威胁也不大。但如果此次股市大跌后金融活动趋向萎靡,全社会GDP增速可能因而损失0.6个百分点。
对于寄望通过股市实现财富快速增值的中国中产阶层,此轮股灾无疑于噩梦一场。中国股市在过去三周蒸发的市值已达23600亿美元,相当于希腊去年GDP的10倍,也将全球原本聚焦于希腊债务危机的目光转移到了中国股市。
&您都已经抗了这么久,不如就再坚持一下吧。&招商银行北京分行的一位理财经理周三早晨开盘不久在电话中力劝要求赎回基金并清仓的客户。但在劝说无效后,该位女经理无奈地接受了客户的要求。而微信上一则&刚通知一个客户平仓,一个大男人哭了,上周自己平掉还有150万人民币,今天被强平只剩19万,亏了600多万&的贴子,也让不少割肉后心痛不已的投资者心理略感平衡。
按照中登公司截至6月26日的期末持仓人数5076.6万进行计算,上周人均亏损约15.17万元,近三周累计人均亏损近41.3万元。而按照2014年全国人均年工资49969元计算,每人近三周约亏掉八年工资。
&这次股灾直接自发改善了中国收入分配的格局,大家都从中产一下子变成贫农,估计今年的基尼系数贫富差距不会那么大了。&一位投资者调侃道。
(编辑:枫渔)
分享此页面中产阶层为何在这次股灾中摔得最痛? - 海德网
老于说:尾盘期指跳水、多只创业板开板,短线风险加剧,明日大家手里的股票注意锁定收益。十年前,我们对中产家庭的条件要求是这样的。首先,拥有10万以上存款再者,拥有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其实,按照当时的收入水平,也大概是这样了。5年前,我们对中产家庭的条件要求有提升了一些。比如,需要拥有50万以上的存款拥有一套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同时,也需要拥有一台价值20万元的小汽车不过,按照当时的标准,这也属于中产阶层了。时下,中产家庭的要求又提升了不少。根据近期的标准,大概设置如下。调查称大陆中产家庭月入4.5万,流动资产需150万。那么,中国究竟有多少人符合这个标准呢?显然,这仅仅占比少部分的人。此外,再来看看这一组数据。在过去三个多星期内,股市暴跌达到了35%。有数据统计,股市过去15个交易日,股民人均亏41万,抵普通人8年工资。按照这个算法,即参与股市的股民们的平均月收入约为4270元(暂不计算其它税负)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普遍家庭的平均月收入水平,大概在1万元上下。但是,与中产家庭月收入4.5万元相比,仍然有一大段的距离。显然,又有不少人“被平均”了!----------------------------------------------------------------作者原创评论文章《中产阶层为何在这次股灾中摔得最痛?》何谓“中产阶层”?其实,一般而言,中产阶层无论是在经济地位、还是在政治、社会等地位上,基本处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按照权威的算法,若以收入进行划分,则中产阶层的资产至少在1000万元以上,同时也需要接受过大专以上的教育水平等。不过,近期坊间流传着一份对中国内地中产阶层的新标准设定。其中,中产阶层的家庭月收入要求在4.5万元以上,同时需要拥有流动资产150万元以上等。或许,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现时的收入仍然远远达不到中产阶层的水平。但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收入差距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贫富悬殊已然成为时下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目前我国中产阶层占比全国总人口或不足5%。但是,这少部分的中产阶层人口却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在过去近四周的时间内,中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却给这类群体的财富造成了毁灭性的冲击。有数据统计,经历了这一轮的股市暴跌风波,不少中产阶层的财富发生了瞬间蒸发或者是大部分蒸发的现象。更有甚者,还因经受不住如此沉重的打击,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事实上,与2008年的大股灾相比,这轮股灾的杀伤力却更为猛烈。前者,虽然期间指数最大下跌幅度超过了70%,但是因当时市场仍未引入诸如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创新型工具。由此一来,即使市场发生了大幅度的市值蒸发,但投资者亦可与市场比拼耐心,多数人最终还是能够有效地减少市值的损失。后者,因市场的游戏规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因市场赚钱效应极强,不少高杠杆工具也以各种形式进行变相开展,最终大幅提升了市场整体的杠杆率水平。但是,对于部分期望借助高杠杆工具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投资者而言,一旦股市发生了重大拐点,则对其财富的冲击也是致命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期高杠杆工具备受热捧的大环境下,其相对偏高的准入门槛,以及过于激进的操作模式,也堵住了多数普通投资者的参与。不过,与之相比,中产阶层这一类群体却能够轻松满足这一准入门槛。例如,如果某位中产者的“贪念”够大,则其可以选择具备更高杠杆率的工具,诸如伞形信托、场外配资等,一次性把资金扩大数倍,以满足其扩大利润的欲望。但是,高收益与高风险是同时存在的。显然,在资金杠杆率大幅飙升的同时,其潜在的亏损风险也是相当吓人。换言之,如果一位投资者选择了能够扩大资金规模5倍以上的高杠杆工具,则其捕捉到一个涨停板,相当于盈利增长5倍以上。但是,如果不幸遭遇到股价下跌,则股价下跌超过10%,则其随时面临平仓或者是爆仓的风险。不过,在实际操作上,使用杠杆比率超过5倍的中产阶层群体还是占比偏小。但是,在前期的牛市行情中,使用杠杆比率在1:1、1:2或者是1:2.5的群体还是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其中,以券商两融为例,在过去一年的时间内,其业务规模一直呈现出持续飙升的状态。然而,进入2015年,券商两融的增长速度却加快提升。其中,就在股灾发生前后的时间内,券商两融的总规模还一度接近2.3万亿的水平。而在去年同期,也不过是4500亿元的水平。与此同时,伞形信托规模也得到了迅速地增长。其中,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伞形信托以及场外配资等规模,总计已接近万亿的水平。实际上,对于这类使用杠杆比率相对较低的投资者而言,他们的“赌性”并不是很大。不过,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愿意选择在这个时点采取适度扩大资金杠杆的行为,实则体现出其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美好预期。殊不知,在这一次股灾中,不仅场外配资遭遇了大规模的清洗,而且就连场内的1:2.5乃至1:2的配资资金也遭到了部分清洗的现象。除此以外,对于部分群体而言,随着股票达到了平仓线,但因其来不及补充保证金,由此引发了强行平仓的风险。至此,这类中产阶层的财富就遭到了瞬间地蒸发。不过,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随着不少中产阶层群体加快进入中国股市,其在股市中的财富配置比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经历了这一轮股灾之后,不少遭遇重创的中产阶层,已经逐渐对股市投资失去了兴趣。同时,也有更多的中产阶层,已经把中国股市当成是世界上最大的赌场,或永远不再参与到股市投资之中。显然,针对这次股灾,部分中产阶层的财富瞬间蒸发已成为了真实的写照。但是,在其财富蒸发的背后,实则与自身“贪欲”膨胀也离不开关系。不可否认,在股市赚钱效应持续加强的同时,也引发投资者的冲动欲望。然而,冲动就是魔鬼,若投资者抑制不住冲动的欲望,甚至采取盲目扩大资金杠杆的行为,则最终的结局也是可悲的。不过,笔者认为,通过这一次的股灾风波,不仅要冲动的投资者做出深刻性的反省,而且还需要国内的管理层、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等进行认真地反思。其实,有一个问题,经常被我们的管理层所忽略的,那就是国内投资者的风险教育仍然比较欠缺。与此同时,在电视媒体、报纸刊物等渠道上,也比较缺少进行相关风险教育的专题报道。确实,在股市处于非理性的上涨过程中,管理层以及媒体等,应该尽可能做到对股市投资进行风险性的提示,或者借助一些案例来告知投资者,尤其是动用高杠杆工具的投资者在投资上的投资风险等,而不是盲目去鼓动投资者进行投资。或许,经历了这一次的重创,部分损失惨重的中产阶层对股市的投资信心已经降至了冰点。如果要重新修复他们的投资信心,则恐怕要等待一段漫长的时间。不过,借助这一次的股灾风波,实则也给我们管理层带来了宝贵的管理经验。但是,在灵活管理市场以及强化投资者风险教育等问题上,我们的管理层仍然需要下狠功。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转载请说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股灾 消灭中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