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市值优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规定

重组高潮近 央企资产或大规模注入上市公司(附股)——《金石证券、军事博客》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东方财富网博客
《金石证券、军事博客》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址:/jinshi095
博客级别--级
积分:--分访问:--次排名:--名
内容读取中……
内容读取中……
重组高潮近 央企资产或大规模注入上市公司(附股)
  "国新"8月降生 19家央企年底前面临"被重组"  在剩下不足五个月的时间里,要实现国资委确立的央企减至100家的目标,即将成立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无疑在这场战役中举足轻重。记者昨日获悉,该资产管理公司将于8月成立。业内人士预计,2010年底前面临"被重组"的央企将有19家,共控股上市公司24家,这将点燃A股市场对央企重组板块的投资热情。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央企业调整合并的速度在明显加快。央企重组逐步从企业自愿组合转向由国资委主动推进,有76家央企进行了35次重组,中央企业集团从2008年初的151家调整到目前的125家。与此同时,央企内部主业重组和非主营业务分离重组工作加紧推进,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分离企业办社会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有序实施。  然而,根据国资委在2006年推出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央企调整目标,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日前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再就此表态,"要以组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为契机,加快中央企业重组和调整步伐,今年内把中央企业调整到100家以内。"  由此可见,即将成立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将在下半年这场大重组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际上,早在2005年,国资委就开始筹建这家公司,当时业界传闻为"中投二号",直到今年初公司名称确定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并获得了国务院批准。有消息称,这家以促进央企整合为重任的资产管理公司将在8月中旬挂牌成立,其注册的资本金将来自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益,现任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职位的刘东生或将出任该公司的总经理一职,首批装入的央企将在10家左右,随后将按照"成熟一家推进一家"的原则稳步推进。  记者昨日致电中国政法大学企业重组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他表示,要实现最初确立的到2010年央企减少至100家的目标,国资委的"杀手锏"便是成立国新资产管理公司,该公司应该是在8月成立,并且重组会有个一揽子的计划,因为在剩下几个月时间里,要达到原定的目标,象以前一家一家的重组已经来不及了。  李曙光认为,首批进入的应该是近几年状况不太好的、亏损企业。但他指出,只是成立一个国新资产管理公司解决不了我国国有企业的一些根本上的问题,如很多国有企业效益不高,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在实际运行当中还是存在主业副业经营混乱以及管理体制的问题等等,这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中信证券(600030)研究部一位分析师认为,从目前政策走向看,央企重组将在今年下半年加速进行,而预期中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将是一个具有标志的事件,有可能点燃A股市场对央企重组板块的热情,30家左右的央企将消失,与之相伴的投资机会可能成为市场下一阶段的热点。  然而,这其中哪些央企可能率先退出或者是面临重组呢?  据中信证券研究部按企业规模大小预测(不包括没有公开报表的央企),2010年底前将面临"被重组"的央企将有19家,共控股上市公司24家,
如中商企业集团公司与控股的华联股份(000882);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与ST中房;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与北矿磁材(600980);
中国乐凯胶片(600135)集团公司与乐凯胶片;
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与中国海诚(002116);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与有研硅股(600206);
彩虹集团公司与彩虹股份(600707);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与安泰科技(000969)、金自天正(60056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与烽火通信(600498);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大唐电信(600198)、高鸿股份(000851);
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与酒鬼酒(000799);
中国恒天集团公司与中国服装(000902);
中国盐业总公司与兰太实业(600328);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与天地科技(60058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贝岭(600171);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色股份(000758);
中国葛洲坝(600068)集团公司与葛洲坝;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与中金黄金(600489);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与上海普天(600680)、东方通信(600776)、ST 波导、东信和平(002017)。 "中投2号"挂牌倒计时 央企重组高潮临近  "中投2号"以资产运营为主,并可处置不良资产,改善股权运营。规模较小、主业不清晰、竞争力不强的20多家央企可能被注入"中投2号",其他央企的非核心产业、辅业等资产剥离后也有可能被注入"中投2 号"。  备受关注的"中投2号"将在近期破茧而出,随之而来的将是一波央企重组的高潮。国资委半个月前透露,"中投2号"已准备就绪,近期将公开亮相。记者也从多方获悉,"中投2号"最快将于本月亮相。这意味着新一轮央企重组高潮即将来临。  5个月减少25家央企  对于央企重组,2010年将是关键性的一年。根据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今年央企数量将被调整至80-100家。而目前央企数量为125家,这意味着在今年后5个月时间内,央企数量至少将减少25家。  显然,要完成既定目标,央企重组将在今后5个月的时间里加速推进。而在此过程中,被称为"中投2号"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将成为央企重组一个标志性事件。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不久前表示,要以组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为契机,加快中央企业重组和调整步伐。不难判断,"中投2号"将在本轮央企重组中被委以重任。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已获国务院批准,最快于本月挂牌。有接近国资委的专家向记者透露,"中投2号"公司注册资本金将上百亿,公司以资产运营为主,并可处置不良资产,改善股权运营。规模较小、主业不清晰、竞争力不强的20多家央企可能被注入"中投2号",其他央企的非核心产业、辅业等资产剥离后也有可能被注入"中投2 号"。  钢铁有色重组思路或已拟定  尽管"中投2号"尚未挂牌,但市场对于哪些企业将被重组进入"中投2号"已有众多猜想。同时,市场普遍认为,虽然今年下半年央企数量将减少25家,但并不意味着这25家央企会全部注入"中投2号"。  有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将被率先重组的企业包括五类:第一类是科研院所与咨询顾问公司,如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第二类为商贸流通性企业,如中商企业集团;第三类为主业边缘化的央企,如乐凯胶片(600135)集团;第四类为产业链的相关配套性企业,如中纺集团;第五类为经营困难的央企,如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  中信证券(600030)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则认为,作为国资委管理的企业,相关管理部门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和管理企业数目最小化,即单位央企效益,故在短期内规模将是最重要的考量指标。因此,规模最小的25家央企有可能率先进行重组。这25家央企包括了中商企业集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乐凯胶片集团、中国轻工集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旗下拥有上市公司的企业。  "根据产业链或产业板块进行重组,做大做强央企,是央企布局结构调整的一个主要思路。"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近几年来,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行业或行业板块重组包括电信行业企业重组、航空工业企业重组、医药板块企业重组、电网主辅分离等。目前,国资委内部还研究提出了装备、钢铁、有色等行业的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思路。另外,去年国资委还进一步完善了国际集团、国药集团、中国五矿等一批企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央企资产或在明年大规模注入上市公司  后5个月央企重组步伐提速引起了资本市场广泛关注。但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考虑到大部分央企集团合并时并未对旗下上市公司进行整合和相关上市央企《详式权益报告书》中提到12个月内无整合计划,预计央企资产大规模注入上市公司可能要等到2011年。  在推动央企重组整合过程中,将优良主业资产进行上市也是国资委近年来工作重点之一。去年底,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2010年,央企要有序推进控股上市公司的资源整合,已实现部分资产上市的企业,要适时把优良主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加快推进主业整体上市或集团整体上市。  渤海证券分析师王智勇表示,总体而言,央企重组整合进程是分三步走的,
第一步是确定央企集团的主业,这一步已完成。
第二步是央企按主业进行自愿结合,同时国资委会主动推进央企重组整合,这一步正在推进。
第三步是央企集团以旗下上市公司为平台实施大规模的资产重组和资产注入。他预计今后几年央企优质资产将大规模注入上市公司。  央企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将显著提升上市公司业绩,这是投资者关注央企重组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所有行业央企都有资产整合或资产注入的预期,在央企须保持绝对控制力的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中,分析师不约而同地看好军工行(601398)业。  东方证券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七大行业是国资委需要保持绝对控制力的行业,未来整合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但目前民航、电信、石油石化、电力、煤炭等行业整合处于完成进行时阶段,上市公司获得资产注入的可能性不大,唯有军工行业集团内部、上市公司之外还有大量优质资产。未来,军工集团必然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快速发展,因此,资产整合是军工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据了解,央企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率不到20%。中投证券分析师马庆圆指出,目前,军工企业集团向产业化、专业化发展以及向多元化投资主体方向发展的趋势明确:
中航工业集团的整合框架已经比较明确,其整合将会进一步深入,具有较明确重组预期的公司有航空动力(600893)、哈飞股份(600038)等;兵器工业和兵器装备集团的战略发展目标相对较明晰,进行较大范围整合的可能性较大。  除上述七大行业外,东方证券还认为,在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支柱行业中,上市公司资产占央企集团资产比重比较低,整合空间更大。同时,支柱产业未来涉及中国经济的转型,其国资布局的调整与整合的空间更大。  军工央企重组 风景这边最好   "资产重组看央企,央企重组看军工",这是业内人士归纳寻找重组标的的方向。人析人士指出,由于央企承诺的可靠程度相对高,且央企有大量优质资产还未上市,相对其它,央企的重组更值得期待;而在这些企业中,拥有最多未上市资产优质资产又是军工企业。因此,参与A股重组,军工股无异是最值得潜伏的。   央企重组看军工   长期以来,央企存在业务分散、核心竞争力不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业务相互重叠严重等问题,这导致了我国相关行业产业集中度底,生产效率不高,国际竞争能力弱等后果。国资委自2006年开始大力推进央企及国企重组,目前国资委下辖的央企有125家,按照年内整合至100家以内的目标,意味着今年将有至少25家央企会被整合,全年整合家数将超过任何一年。   对于风起云涌的央企重组热潮,目前A股市场比较流行一种说法是"资产重组看央企,央企重组看军工"。市场人士表示,
一方面央企承诺的可靠程度相对高;
另一方面央企的未上市资产中有大量优质资产。
而央企中,拥有最多未上市资产优质资产是军工企业。为此,军工股无异是最值得潜伏的。   在国防资产证券化的趋势下,军工资产进入上市公司的速度正在加快。2007年以来,原国防科工委、国资委、发改委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政策,启动了新一轮的国防科技投资体制改革,在此大背景下,各大军工集团开始将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并希望通过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充分发挥资本平台的融资功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招商证券(21.96,-0.05,-0.23%)表示,目前,中航仅完成了约20%的资产注入工作。兵器工业集团尽管上市公司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为21%,但营业收入占比仅9%。航天科技(13.28,0.30,2.31%)和航天科工集团上市公司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比率也只有11%、13%。各军工集团大部分核心军品制造任务仍然不在上市公司中,大量未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为A股航天军工上市公司通过后续注入实现外延发展提供了机会。   军工重组看中航   "中航"即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2008年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下辖近200家子公司(分公司)、20多家上市公司。资料显示,截止2009年底,中航工业总资产约3900亿元,净资产1700亿元。   A股市场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军工重组看中航",主要是由于中航是十大军工集团中,比较明确给出资产证券化率的企业,资产整合预期较确定。中航成立后,明确提出了"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目标。两融: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三新:品牌价值、商业模式、集成网络。五化: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万亿目标是指,到2017年中航工业实现营业收入万亿元。据了解,中航未来的整合目标是,到2011年实现子公司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2013年前后实现整体上市。目前,子公司资产证券化率离80%的目标还很远。   招商证券在其报告中指出,
中航工业已经通过西飞国际(11.43,-0.04,-0.35%)(000768)基本实现了中航飞机公司的整合。
原来中航系统公司被分为中航航电和中航机电两家公司,中航航电旗下有中航电子(600372)和中航光电(13.05,0.17,1.32%)(002179),中航机电旗下有中航精机(13.91,0.31,2.28%)(002013)和东安黑豹(8.88,0.16,1.83%)(600760)。中航航电正在实施中航电子的资增发项目,
中航电子注入6家航电企业后,中航航电公司的资产也基本整合完毕。部分子公司资产整合后,剩下的上市公司争取对集团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可以说,2010年中航的资产整合进入攻坚阶段。   中航证券分析师帅再先表示,以07年西飞国际非公开发行股票为标志,中航旗下上市公司走上专业化整合之路。2010年中航专业化重组进入一个新阶段--专业化子公司整体上市。日,*ST昌河(中航电子)公布重组预案,拟以7.58元/股向中航工业、中航科工、系统公司及汉航集团发行约3.53亿股,收购相关股权。   资产注入预期较强的军工股   航天电子(600879)   注入资产预期:航天九院资产   公司是航天器主要配套电子产品研制生产企业。近年来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手段,不断收购与产业拓展,在遥控遥测、卫星导航及应用、微电子、激光惯导、航天专用机电组件研发制造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及较高配套比例,并处于主导地位。我国航天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航天器密集生产推升配套电子产品需求。此外,公司募投项目--通信接收机及星载接收机项目、航空航天军用特种导线项目、微小型电连接器、空间动基座系统产业化项目、小型集成化飞行控制系研制生产项目已经完成。这些项目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增长。而航天九院还有大量优质资产没有进入公司,存在较强烈的资产注入预期。   中航证券表示,由于航天体系研究所、专业生产厂配套体制,研究所及配套专业生产厂拥有更有竞争力的新型产品,资产盈利状况更好。未来这些注入资产,将大大提升公司业绩。   中航重机(600765)   注入资产预期:中航工业重机与新能源业务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之一,近几年通过外延式扩张,由单一的生产型向投资控股型转变,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液压业务拓展为锻造、液压、散热器、燃气轮机、新能源投资等五大业务,目前主营业务初步构筑了锻造、液压和新能源三大业务平台。公司以其控股子公司中航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中航世新开展新能源业务,主要集中在燃气轮机发电厂、风电场、垃圾发电等领域。   中航证券分析师帅再先认为,中航重机是中航工业四大非航空品产业之一--重机产业发展平台,中航工业将倾其全力打造,未来公司将会有更多的故事。预计公司2010年、2011年、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5元、0.56元、0.70元,年复合增长率26.39%。   哈飞股份(600388)   注入资产预期:昌河直升机业务   公司是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我国建设的第一批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两大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承担着国内主要的军民用直升机生产任务。根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三年改革建基业"规划,2009年整合直升机产业资源,2010年进行深层次专业化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实现整体上市。   国都证券表示,直升机资产相对简单,拥有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和保定螺旋桨厂等直升机资产。公司作为直升机板块唯一的上市公司,整合昌河直升机设计所和昌河飞机工业集团直升机资产的预期最为明确。  7月以来,近40家公司停牌重组 资产重组风起云涌  "趁现在股价低,不少大股东认为此时注入资产能获得更多对价。"某券商的一人士表示。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也显示,7月以来,已有近40家公司因重大事项停牌重组,不仅央企在努力完成2010年年内由125家缩减到100家的指标,地方国资委也在不断提高资本证券化,A股资产重组正"暗潮涌动",预计这将成为下半年资本市场的投资主题之一。  资产注入:对价更高  WIND资讯统计显示,7月以来已有47家上市公司提出了增发预案,其中19家公司的发行对象包括大股东或大股东关联方等,这部分公司定向增发主要是为了大股东的资产注入。而除了这些公布增发预案的公司,还有一批公司已经停牌,商讨"重大事项",8月下旬和9月初才能进一步披露重组的动向。  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要么用于再融资,要么用于资产重组。"经过大幅度下跌之后股价低了,这个时候对于新进来的资产来讲对价比例较高,新的股东愿意把资产置换或注入进来,以获取更多的股份。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也说明目前市场是产业资本认可的底部区域。"湘财证券策略分析师徐广福认为。  东方证券也发布报告认为,资产注入或以重组方式解决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实质上改变了资产质量,对股价产生积极影响;在拟注入资产相对确定的情形下,市场低迷时较低的股价将使资产注入获得更多的股权作为对价,有利于大股东股权占比和控制力的提升。  资产评估:更趋理性  就今年以来的定向增发方案来看,注入资产的评估增值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如上半年的定向增发中,上海建工注入资产的增值率在99.96%;国电电力的资产增值率达206.17%;桂东电力的资产增值率接近300%。  而粤电力A计划向集团公司发行股份收购7家电力公司,资产的增值率在71.47%;三友化工收购的兴达化纤60%股权的增值率在16.4%,远达纤维20%股权的增值率只有2.5%。"资产增值率的幅度与资产的质量有关。"一市场人士认为,盈利能力强的资产增值率也相对较高;同时,资产的评估与市场环境、双方利益平衡有关,目前市场股价相对较低,资产评估的增值率也趋于下降,这也是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利益协调的一种平衡,对投资者而言也算是一个让利。  市场表现:股价飚升  "披露重组方案,上市公司复牌,连续几个涨停",这是近期很多重组股的股价表现。此前最典型的如成飞集成,7月初公告以不低于9.7元/股定向增发用于增资实际控制人旗下的锂电公司,资本市场股价至昨日累计上涨82%多,昨收盘价已达20.92元。鼎盛天工7月22日披露置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和天津渤海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100%中进汽贸股权并复牌,随即三个涨停,昨天收盘价13.2元较增发价7.83元已累计上涨了68.6%。强生控股、三友化工、粤电力A等一批公司都在披露重组预案之后,也都获得资金的强力追捧,股价连续2个涨停。  下半年,国资委要求央企重组提速,至少25家央企需进行整合;地方国资也已纷纷调整结构、经济转型,提高资本证券化。在上市公司业绩预计出现增幅下滑的情况下,资产重组可能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亮点之一。 央企整合大幕拉开 机构谏言把握投资机会  纵观本轮反弹,有着重组题材的个股表现的最为突出,其中重组预期最强烈的军工类个股有着明显超越大盘的走势,成飞集成(002190)、航天机电(600151)、航天长峰(600855)等黑马成为众多投资者关注的对象,包括中信证券(600030)等机构的报告显示,央企"产业链整合"和"强强联合"重组中不乏较好投资机会。而从历史上看,弱势炒重组,已经成为中国股市的一个共识,因此重组板块的相对吸引力大大增加。  央企重组成趋势  按照国资委的规划,到2010年央企将缩减到80-100家,其中30-50 家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7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会上表示,以组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为契机,今年要把央企调整到100家以内。国新资产管理公司的准备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完成,这家被誉为"中投二号"公司的破茧而出,预示着央企整合将提速。  月,企业户数从2009年底的129户调整到125户。日,中国包装总公司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中国新时代控股公司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合并重组;日,上海医药(600849)工业研究院整体并入中国医药(600056)集团总公司;日,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与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实行联合重组,新设立鞍钢(000898)集团公司。  据中信证券相关研究员统计,从已完成重组整合的69 家央企的案例中看出:重组当年最高收益率跑赢市场的股票中分类别看,"产业链整合"大类有57%的股票最高收益率跑赢市场,"强强联合"大类有67%跑赢市场;而且,重组当年收益率跑赢市场的股票数据结果与最高收益率数据的结果类似。因此 "产业链整合"重组和"强强联合"重组将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  近期涪陵电力(600452)在7 月29 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为清一色的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数达1607 万股,占公司流通盘7737 万股的20%,而该公司一季报及近三年中均无机构入驻,虽然该公司业绩平平,但隶属于重庆板块的涪陵电力具有较强的重组预期。这也预示着机构投资者对于有重组预期的公司有着很高的认同性,弱势炒重组已经逐步成为当前市场一致的观点。  军工行业重组势在必行  查阅近期的研究报告可以发现,研究机构一致认为军工、电力、电子信息、医药、钢铁等相关上市公司将掀起集团整合、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高潮,其中应重点关注军工和电力行业。  中航工业、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和兵器工业集团这四大军工企业"大集团小公司"结构比较明显,集团上市公司资产规模仅占集团资产规模的14.8%,未来整合空间巨大。 军工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目前经营业绩一般、市值不大、但大股东实力较强、资产注入预期较强的公司。二是目前业绩优良、持续发展能力强,同时又具有资产注入预期的公司。  对于产业方面,中投证券分析师认为航空发动机、直升机、卫星和军工电子等领域应作为关注的重点。  五大集团的平均负债率已经超过85%,这使得资本运作将成为2010年工作重点,国家电网公司以明确提出推动其金融及直属产业相关资产的上市工作。大唐、国电(600795)、华电均明确提出准备将下属新能源及科技公司的上市计划。因此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电力行业的资产注入将成为下半年行业投资热点。  军工央企旗下主要上市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核科技(000777);中国航(601111)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机电、航天动力(600343)、火箭股份(600879)、中国卫星(600118);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航天信息(600271)、航天晨光(600501)、航天电器(002025)、航天通信(600677)、航天长峰、航天科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东安黑豹(600760)、中航地产(000043)、中航重机(600765)、中航精机(002013)、中航光电(002179)、飞亚达、深天马A、哈飞股份(600038)、成发科技(600391)、贵航股份(600523)、航空动力(600893)、东安动力(600178)、洪都航空(600316)、西飞国际(000768)、成飞集成;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嘉陵(600877)、长安汽车(000625)、天兴仪表(000710);中国船舶(600150)重工集团公司风帆股份(600482)、中国重工(601989);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广船国际(600685)、中船股份(600072)、中国船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卫士通(002268)、华东电脑(600850)、四创电子(600990)。  电力央企旗下主要上市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西昌电力(600505)、平高电气(600312)、许继电气(000400)、国电南瑞(600406);中国华能集团公司*ST 能山、华能国际(600011)、内蒙华电(600863);中国华电集团公司黔源电力(002039)、华电国际(600027);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大唐发电(601991)、华银电力(600744)、桂冠电力(600236);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长源电力(000966)、国电电力(600795)、平庄能源(000780);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吉电股份(000875)、九龙电力(600292)、漳泽电力(000767)。
前一篇:后一篇:
您的发言信息按有关规定都会存档,您须为所发表言论的后果负责,请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为了更好地给网友提供一个合法、有序的交流平台,禁止在东方财富网博客、股吧中招收会员。举报电话:021-
载入中……
发言用户同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其发言内容负责。任何用户在此发表的内容,均表明该用户主动将该发言信息的著作财产权无偿独家转让给东方财富网所有,并授权东方财富网自行维护权利。
&&&&&&&&&&&&&&&&&&&&&&&&&&&&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沪ICP证:沪B2-&&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潞安环能资产注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