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金锐显被哪家公司收购购抗日勋章

有生之年望能重见那枚抗战勋章
有生之年望能重见那枚抗战勋章
&&&&听黄埔军校13期同学、远征军将士陈启銮遗孀唐纫芝回首往事
&作者:本报记者 顾定海 &
第五军赴缅作战部署地图
1946年4月陈启銮与唐纫芝结婚照
陈启銮诗作《野人山纪实》手迹
1959年12月,陈启銮特赦时留影
上海市政府有关领导看望在养老院安度晚年的唐纫芝
&&&&黄埔军校13期同学,中国远征军第5军96师288团第一营少校营长陈启銮,日下午5时许,在昆明城郊从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将军手中接过了美军银星勋章。美军司令部的授勋令表述如下:“陈启銮少校,于民国三十一年四月二十日在缅甸羊墨新一役,英勇作战,时第288团奉命守卫羊墨新,为敌军所围,陈营长领少数员兵,不顾生命,穿过敌防线,突破重围,与其他部队重新联络。其光荣战绩,实为中国军队之荣誉。”
可惜的是,这枚极具纪念意义的抗战勋章和相关证书,在战乱年代丢失了。
&&&&陈启銮于1990年12月在香港病逝。临终前的两个星期,他曾亲笔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希望美军能重新补发一枚勋章和证书,“让这份光荣能传给下一代,并使他们获得教育,矢志反对给人们以苦难的法西斯独裁。”
&&&&&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陈启銮的这份遗愿,至今未能实现。
&&&&陈启銮的遗孀唐纫芝女士,1923年出生于北京,今年恰好是她的90华诞。唐纫芝现在上海闸北区一家养老院安度晚年。她从朋友处了解到了《联合时报》,并辗转找到记者。唐纫芝女士希望通过报纸的影响,在她有生之年,完成丈夫的遗愿,重新见到那枚抗战勋章。
“慌乱中把抗战勋章扔到了井里”
&&&&陈启銮是浙江临海人,新中国解放成立前夕,临海的起义部队,把尚在国民党军队里服役且正巧呆在老家的陈启銮看管了起来。几天以后,又把他押到了杭州。
&&&&“当时各种消息很多很杂,让人无法分辨。陈启銮被人带走后,根本不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我是从小在北京城里读书长大的,如何应对得了这种局面?”唐纫芝回忆着60多年前的“往事”。“因为害怕,一天晚上趁着夜色,慌乱中就把陈启銮的枪支、皮包,包括那枚美国人发给他的远征军抗战勋章等,一股脑儿地通通扔进了陈家大宅后院的那口深井里了。当时心想,这样总该安全了吧!”
&&&&“现在想想,那天晚上千不该万不该,怎么就把那枚抗战勋章也给扔了。陈启銮是国民党军官,但是他为了保卫国家,出生入死远赴缅甸去打日本侵略者,这总没错吧!”
&&&&陈启銮与唐纫芝是1946年4月在北京成婚的,当时唐纫芝还是中国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的大四学生。陈启銮在国民党军队里长期跟随杜聿明,为了表示对陈启銮的赏识,杜聿明亲自参加了他俩的婚礼。抗战胜利后,陈启銮厌恶两党之间再打内战,所以一直在军队里担任参谋等闲职。辽沈战役后,他从东北回到浙江临海,原本打算带着妻儿在老家住上一阵后,再考虑自己的“去向”。不想临海的国民党驻军认清形势大局,率先宣布起义了。
&&&&“一夜之间,陈启銮成了国民党的战争罪犯。”唐纫芝回忆道:“一直到1958年,差不多10年以后,才有人将陈启銮关押的准确地方告诉我。说他被关押在山东济南的一个战犯管理所。我得知消息后,第一句话便问,他在‘里面’表现好不好?那时,我已经在上海一家化学研究所里工作多年了,知道应该如何来处理这件事。我心想,如果陈启銮表现不好,我就不去济南看他。因为,我没这个脸面跑到那地方去。不想相关人员很快有了回音:陈启銮在‘里面’表现好得很!还当了看管人员中的队长。这下,我彻底放心了。觉得我们之间可以开始过一种新的生活了。”
&&&&日,中央人民政府特赦了第一批国民党战犯。陈启銮和他的老长官杜聿明,以及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等33人,终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亲人身边。“第一批特赦战犯中,当年回上海的总共只有两人,一个是原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陈长捷;另一个就是我的丈夫陈启銮。”这么多年过去了,唐纫芝今天仍然把那些数字和人物记得清清楚楚。
“我万分感谢获此殊勋”
&&&&“茫茫野人山,沉沉云雾间。源发喜马拉,东接高贡峦。……腐叶古累积,沟凹平无瘢。失足顿灭顶,扶杖需细勘。……山中禽兽驰,地上蛇蟒盘。蚍蜉藏草丛,蚂蟥落树端。……粮绝野菜挖,笑歌聊替镘。战马宰杀尽,无盐烹淡飡。……今日远戎死,报国已无惭。男儿英雄色,马革裹尸还。唯恨倭奴贼,侵略黑心肝。父母翘首盼,白骨已斑斑。哀鸿传遍野,悲惨绝人寰。谨将英魂奠,敬献薄酒膰!”
&&&&这首名为《野人山纪实》的诗,为陈启銮1977年所作。那年他住在普陀区的曹杨新村,已经当了好几届的区政协委员。对于人生的起落哀荣,沧桑沉浮,陈启銮颇多感慨。他在诗的题记中写道:&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将届,偶尔忆及三十五年前,身困缅北野人山,备历人间之艰辛。1942年之节前,甫返抵国门,中秋赏月于翠湖,缅怀罹难之袍泽,不胜悲感!兹赋六十韵,以寄哀怀!”
&&&&这首长达600余言的诗作,至今未发表过。从诗作的字里行间中,无不让人感受到第一次入缅作战败退野人山时的凄惨景象以及中国军人报国捐躯的一腔热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日战争汇入了整个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当时,中国政府发现日本有图缅之意,为维护西南仅剩的国际交通线,向盟国提议出兵缅甸。
&&&&1942年,国民政府派出由第五、第六、第六十六军等组成的10万大军出国抗战。然而,因与美英有战略分歧,加上入缅作战的这支劲旅因陌生异域指挥不善等原因,中国远征军最终失败。一部撤入印度改称中国驻印军;主力进入缅北野人山,第二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以身殉国,半数精锐葬身原始森林。
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后来回忆说,下令北退绕道回国是他最大的错误。那时日军只有一个轻装师团迂回后方,如果向其冲击很可能打通回国之路,至少也能使日军遭受重大伤亡,比丢弃装备和让多数官兵白白葬身野人山好得多。
10万远征军出国抗战,尽管失败了,但其中也不是没打过胜战,同样也涌现出了不少宁愿战死疆场,决不后退半步的抗日英雄。
&&&&日,已定居香港的陈启銮以“一个中国抗战老兵”的名义,在给当年美国总统老布什的信中写道:
“在缅甸平满纳城以北的叶真附近,我营奉命掩护我军主力转移阵地,准备决战,于日至17日与北侵之敌展开了激战,敌以四倍于我之兵力,挟飞机与重炮之优势,轮番轰炸、扫射,但我屹立不动。经两昼夜的殊死战斗,歼敌数百人,俘缴装甲车、运兵车60余辆和大量武器器材,予敌以重创。我营完成任务后,奉命突出重围。是役以少胜多,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为我军主力争取到布置新的决战计划时间,而作出了贡献。”
“因此,于1943年12月,由美国罗斯福总统授予我美国陆军银星勋章,由史迪威将军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举授勋仪式。我万分感谢获此殊勋。”
“希望读者为我们指点‘迷津’”
&&&&日,陈启銮在香港病逝。而他给美国总统老布什的信则写于一个星期前的11月20日。“这封亲笔信正待邮寄而尚未寄出时,陈启銮不幸忽患呼吸道阻塞病逝了。”唐纫芝女士表示:“这以后,我和两个儿子就把追寻这枚抗战勋章,视作为在完成一个远征军将士的一份遗愿。”
&&&&“我们分别于日和日,两次去信美国政府,希望他们能够依照历史史实,补发一枚抗战勋章。陈启銮当年在亲笔信中曾提及远征军二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的抗战勋章也曾有过遗失经历,但家属给美国政府写信后,获得了补发。他希望自己的抗战勋章也能参照戴师长的做法。”唐纫芝还补充了一个细节:“我们之所以会写第二封信,是因为有海外友人寄了一份日台湾的《联合晚报》给我们,说上面报道了台湾一位叫陈庆忠的远征军将士也是遗失了抗战勋章多年,后来美国政府又给重新补发了一枚。友人建议我们也能参照这一做法。但遗憾的是,我们至今没能成功。”
&&&&“是什么原因呢?”唐纫芝女士的解释是:“可能是当年陈启銮这个名字的英文拼法上存在问题。我们的两封信,美国国防部都做了回复,表示在电脑中查不到陈启銮这个人物,于是只能作罢。”唐纫芝分析认为:“当年美国军方翻译中国人姓名,并不完全是按照现行的国际音标注音的。至于他们是如何翻译的,我也实在弄不清楚。”
&&&&&“日的中文报纸我们已经找到了多份,上面有史迪威将军给陈启銮等中国军人在昆明授勋的详细报道。但可惜找不到当年的英文报纸。”唐纫芝感慨:“当年上海已被日本军占领,英文报纸根本不可能刊登这类消息。如果能有一份英文报纸,就能确切知晓美军是如何翻译陈启銮这个名字了。”
陈启銮、唐纫芝夫妇的小儿子陈锦心先生曾为此专门跑了一趟老家浙江临海,他看见当年的陈家大宅早已成了部队的办公场所,后花园里的那口深井,几十年过去了,自然也早已填夷平地。不过据说那个花岗石砌成的井圈还在“老地方”。寻觅抗战勋章心切的陈锦心,设法找到了自己的堂兄弟,询问能否“挖地三尺”把这枚勋章给找出来。最终结果是:实在因为这样做“动静”太大。更何况“挖地三尺”也未必就一定能找到那枚抗战勋章。
&&&&“如果通过报纸的影响,有热心的读者能够为我们指点‘迷津’,让我能在有生之年重见这枚抗战勋章,那实在是一件太有意义的事了。”90岁的唐纫芝女士最后对记者如是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 >
昭交集团孙须林同志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勋章
& &8月24日,昭交集团退休老同志孙须林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勋章。6月初,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做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勋章发放工作的相关要求,集团公司积极做好公司抗日战争参战人员的资料收集、核对、上报工作,经昭通市委宣传部审查,决定授予昭交离休干部孙须林同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勋章一枚。孙须林同志出生于1930年7月,年轻时积极参加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到原总站工作。随后,集团公司将及时把纪念勋章送到江苏省常州市孙须林家中。(党群文化部:陈继平)
Copyright &2013 云南昭通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昭通市昭阳区龙泉路250号 电话: 传真:
技术支持:莆田侨乡时报
&&|&&|&&|&&|&&|&&|&&|&&|&&|&&|&&|&&|&&|&&|&&|&&|&&|&&|&&|&&|&&|&&|&&|&&|&&|&
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搜索:
唐志伟: 收藏抗战主题徽章300枚
本报讯 为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 市公安边防支队北高边防派出所正营职教导员唐志伟,入伍18年来,花费工资津贴30余万元,收藏各类抗战纪念徽章300枚,记录那段国人无不泣首垂泪的历史。
&& 勿忘历史;勿忘屈辱。连日来,我市公安边防收藏抗战主题徽章第一人的唐志伟,他把18年来收藏各类抗战的300枚纪念徽章,精心制作成宣传展板,分别在我市各部队、学校、厂区,分别以不同方式举办纪念活动,纪念那段悲壮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珍爱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 说起收藏抗战纪念徽章情有独钟,唐志伟说:&我从小就喜欢学习历史知识,成年后尤其喜爱研究抗日战争这一时期的历史。在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历史中,有许多特殊的记忆方式。而每一枚纪念徽章的背后,都记载着一个感人的故事,铭刻着一段悲壮的历史。收集徽章,就是对那段历史有力的佐证和回忆。&
&& 从2004年起,唐志伟通过网上收购的方式,收集了自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至1945年抗战胜利这一时期纪念徽章300枚,涵盖了整个抗战史上各个阶段重要 战役和各个阶层军民投身抗战的历史故事。
&& 收藏期间,有家人和战友对他的行为不理解。唐志伟对此有着个人的见解,他说:&作为一名当代军人,自己有责任更有使命去珍藏那段历史记忆,捍卫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 收藏既是记忆,更是追思和再教育。10年来,唐志伟在我市沿海96个乡村的中小学、企事业和工厂举办了130场抗日战争纪念徽章巡回展,受教育人数达15000人次。&&&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孙卫峰)
广告热线:
新闻传真:
发行热线:
电脑技术:
投稿邮箱:
总编辑邮箱:
壶兰文苑投稿邮箱:
&便民&链接
& 最新资讯
& 图片新闻
Copyright: & &
电话:(1 传真:(2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文献西路政协大楼 邮编:351100
版权所有 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或镜像&&& 技术支持:& 访问: 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鹰纸业收购哪家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