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师范学校推普周活动总结课本

在线网校:
考试书库:
网校以及考试书库开发及拥有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学历类/建筑工程类
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和全新引进高清3D电子书考试用书。
交流群加入:
点击查看:
<FONT color=#ff全国各大院校招生信息本网站陆续更新中,请广大网友点击查看。
若省份中没有看到您想查询的学校可以通过 “学校名字查询信息。
若有疑问可咨询本网站,或者自行登录学校官网查看相关招生信息。
各位考生及家长:
随着我校2015年在各省(区)各批次录取工作依次结束,我们会尽快填写并寄出录取通知书快递,请耐心等待。通知书寄出后,我们会及时发布(更新)公告,请考生及家长注意快递公司领取电话通知(如是留座机电话,要留人接听)或到高考所填报邮寄地址处候领。
如果两周左右仍收不到通知书,请通过附“文件”查询自己通知书快递邮件号,登录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网首页(.cn/index.html)输入“邮件号”与“验证码”查询快递去处,自己联系领取。
已寄发通知书省(区)及批次、科类如下:
陕西省:高职(专科)综合评价招生已寄。
福建省:待寄。
内蒙古:待寄。
新 疆:待寄。
甘肃省:待寄。
贵州省:待寄。
江西省:待寄。
河北省:待寄。
河南省:待寄。
山西省:待寄。
辽宁省:待寄。
江苏省:待寄。
安徽省:待寄。
山东省:待寄。
湖南省:待寄。
广 西:待寄。
四川省:待寄。
云南省:待寄。
青海省:待寄。
湖北省:待寄。
附件:1、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5年综合评价通知书发放邮件号码
邮件号码详情请参考:http://125.76.215.71/zsw/News_View.asp?NewsID=700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
【】&&&&&【】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 (08月31日)
& (08月31日)
& (08月31日)
& (08月31日)
& (08月31日)
& (08月31日)
& (08月31日)
& (08月29日)
& (08月29日)
& (08月29日)
& (08月29日)
& (08月29日)
云南各地招聘
&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会员注册
本站不参与评论,(&&点此深度交流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本站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将该文分享到:2-2015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主干专业核心课程推荐教材目录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2015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主干专业核心课程推荐教材目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沂南县教育体育局欢迎你!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
关于认真做好第18届推普周宣传活动的通知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FangSong_GB2312; color: font-size: 14 mso-bidi-font-size: 16.0 mso-ascii-font-family: FangSong_GB2312; mso-hansi-font-family: FangSong_GB年9月14日 至20日是第1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下简称“推普周”),根据临沂市语委和临沂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山东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转发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开展第1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教育实际,县教育体育局决定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推普周宣传活动,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增强师生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意识,提高师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市民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参与意识,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构建和谐、文明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活动时间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FangSong_GB2312; color: font-size: 14 mso-bidi-font-size: 12.0 mso-ascii-font-family: FangSong_GB2312; mso-hansi-font-family: FangSong_GB年9月<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FangSong_GB2312; color: font-size: 14 mso-bidi-font-size: 12.0 mso-ascii-font-family: FangSong_GB2312; mso-hansi-font-family: FangSong_GB日。  
三、宣传主题  
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  
四、活动安排  
(一)加大媒体信息宣传力度  
1.各学校要在醒目位置张挂推普周宣传口号,张贴宣传画,积极营造推普周宣传氛围。  
2. 在学校网站上开设推普周专题网页,宣传推广普通话的政策法规和工作情况。  
3.学校广播进行推广普通话系列宣传报道,并在推普周期间滚动播出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口号。  
4. 利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拓宽覆盖面。  
(二)组织开展推普周系列活动  
1.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在普及普通话中的基础和辐射作用,结合新生入学、开学典礼、教师节、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进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活动。  
2.积极开展“中华诵·经典诵、写、讲”进校园、进课堂工作和“诵读经典·爱我中华”系列活动,以普及普通话为主题,通过班会、队会、团会、课本剧或自编剧表演,举办普通话比赛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3.开展一次以“规范社会用语用字,共建大美临沂”为主题的啄木鸟行动,对城区主要街道两侧的企事业单位及经营单位标示名称的标(招)牌、广告牌(栏、箱)、宣传标语等出现的繁体字、错别字、异体字、字形不全等不规范用字进行调查。  
4.增强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提高师生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能力,将使用规范字工作与学校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结合起来,做好省市县二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协调,注重活动实效  
各学校要根据县教育体育局的工作部署,加强对推普周工作的领导协调,认真策划、精心组织、稳妥实施推普周的各项活动,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各学校在开展活动时,要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二)突出宣传主题,加大宣传力度  
各学校要做好推普周的宣传工作,通过办好墙报、宣传长廊以及张贴宣传口号等形式,要注重推普周宣传活动与语言文字日常宣传、常规工作的衔接与融合,与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的衔接与融合,因地制宜地搞好推普周宣传;要注重激发各行业系统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主开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各学校积极组织师生面向社会进行宣传活动。各级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要结合青少年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  
(三)合理安排活动,高度重视安全  
各学校要贯彻落实“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工作方针,推广普通话以学校为基础,以新闻媒体为榜样,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各学校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在活动前要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并责任到人。特别是在组织学生开展“啄木鸟”行动时,要以宣传、调查为主,避免与有关单位、商家企业发生矛盾;同时注意交通安全,严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四)抓好落实,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各学校要认真落实好“推普周”各项活动。认真做好活动的总结,要注意抓好活动管理,保存好各种活动资料(纸质和电子文档形式),包括推普宣传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主题班(团)队会的图片及推普周工作总结、国旗下讲话宣传稿、“啄木鸟”行动记录等。  
各学校请于9月21日前将本次推普周活动方案及活动总结(相关图片注明学校和活动名称),发送上报人事科邮箱 。   
&&&&&&&&&&&&&&&&&&&& 日
【字体: 】【】【】【】
没有相关内容站内网址搜索
本页最后更新: 13:07:57
【找学校教育网就上《浙江省教育厅-学校教育大全》
网站分类:
网站名称:
网站地址:
站长邮箱:
站长QQ:
收录时间:
报告错误:
找学校教育网就上《浙江省教育厅-学校教育大全》
已报错(0)次,打不开请
收录查询:
数据统计:
今日点入:0 总点入:0 总点出:11
网站简介: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自古有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的传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2年浙江确立科教兴省战略,1999年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2002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2006年制定了教育强省建设纲要。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已建立起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基础教育进一步夯实。1989年浙江普及初等教育,1997年成为全国第三个通过&两基&总验收的省份,2004年率先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全省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致力于高标准、高质量&普九&,努力实现教育投入&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在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促进基础教育向学前三年和高中段延伸,目前15年教育普及率已达97%。开展教育强县创建活动,推进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课本费和借读费,加强示范性高中建设,扩大高中段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提高基础教育总体水平。2010年全省在园幼儿183.05万人、各类中小学校在校生661.31万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99%、99.88%,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5%,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学校比例达97.97%,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残障儿童都能在浙江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各项主要指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全省拥有86个教育强县(占县市区总数的95.6%),涌现了一大批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的示范性&窗口学校&。
高等教育呈现勃勃生机。199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全力支持浙江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加快省属高校建设。在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浙大紫金港和宁波、温州建成六大高教园区,安排36所高校、37万名学生入驻。积极深化高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建有普通高等学校80所(含筹),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3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3所,高职院校44所。在校生93.2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为推动高等教育工作重心加快向以内涵发展为主转移,2007年召开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全面实施《&十一五&期间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资金重点投向加强教学、提升学科和培养师资三个方面。目前全省已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45门,其中本科123门,高职高专122门。着力构筑学科高峰,省政府在每年投入2000万元建设200个重点学科的基础上,于2005年起每年投入1亿元重点建设20个&重中之重&学科,投入330万元建设11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又开展了&重中之重&学科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增列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我省高校和学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促进高教园区资源共享,实现了高校间的课程互选、师资互聘、设施互用,还正式开通了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全省目前建有获得博士授予权的高校8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点67个,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点204个。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 1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中心7个、教育部工程中心6个。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率有了明显提升,年,浙江省高校共获得国家级奖励(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119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59%。高校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形势喜人。通过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快布局结构调整,进一步理顺体制,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普职招生比保持大体相当。开展五年制职业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目前全省有中等职业学校479所(含技工学校),在校生75.1万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44所,高职(高专)在校生36.27万人,占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的41%。已建设22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其中11所为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自2006年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以来,省、市、县总计投入职业教育资金超过120亿元。大量公共财政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中职教育基础能力的快速提升。目前,全省已建设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08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1所、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172所、省级以上重点技工学校37所;中央财政支持的中职教育实训基地76个、省级实训基地187个、省级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31个;省级示范专业373个。在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就读的学生已达53万人,占全省中职学校在校生总数的70%。全省独立设置成人高校9所。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5.1万人。网络本专科招生1.55万人,在校生4.31万人。加强以职工转岗、农民转业为重点的职业培训。2010年全省共扫除青壮年文盲0.2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4226所,注册学员达326.59万人次,结业360.18万人次;完成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3.6万人。 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终身教育制度,强化在职培训提高,全省教师学历合格率和高层次学历比例有较大提高。年实施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教师全员培训暨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2008年起,省财政每年投入5000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三年全省累计培训3.9万名农村骨干教师,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执教能力。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改革,以突出教师自主选择性、培训机构竞争性为重点,制定和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达到63.9%,比2005年提高33.6个百分点。在高校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重点,逐步构建起包括&钱江学者(省特聘教授)引进计划&、&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等在内的多层次师资培养体系。至2010年底,全省高校共有&两院&院士29名,中央&千人计划&入选4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6人、讲座教授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4人,浙江省特级专家35名,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62名。高校拥有国家教学名师15名,省级教坛名师200名、教坛新秀400名,国家教学团队34个,省级教学团队200个。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省政府设立&功勋教师&奖,表彰在教育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设立&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2009年首次奖励100名长期扎根农村的优秀教师。目前,全省幼儿园、小学、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分别达到9.51万人、17.19万人、18.29万人、3.05万人、5.1万人。 教育投入特别是农村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建立符合公共财政特点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改善办学条件。2010年浙江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057.72亿元,比上年增长18.69%。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728.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55%。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2008年起实施农村小规模学校改造工程,2年投入11亿元,共撤并6个班建制及以下的农村小学488所,改造升级296所接收撤并学校学生的定点学校,有效改善边远山区学校办学条件。2009年起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体宿舍维修改造工程,2年投资4.2亿元,共完成维修改造工程项目1056个,维修改造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体宿舍普遍达到结构安全、功能相对配套,基本满足教师日常需求。实施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为农村中小学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每周2至3餐荤素搭配、营养合理的营养餐,&十一五&期间,累计约为190万名义务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营养餐,投入资金5.3亿元。为改善学校食堂设施,全省历时三年,于2008年完成&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食堂、宿舍285万平方米,使农村中小学生均宿舍面积达到3平方米,食堂面积达到1平方米,投入资金达25.6亿元。在实施第一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基础上,2009年开始,省财政投入1.5亿元,用三年时间实施第二轮&农远工程&。目前全省中小学生机比达6.4:1,多媒体进教室比例达70%,全省101个市、县(市、区)已全部建成教育城域网,中小学基本实现了&校校通&。2007年起实施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为全省近3000所农村中小学校配备了595万册图书,价值1.2亿元码洋。2007年起,实施第二轮教育对口支援工程,全省42个经济强县累计向26个欠发达县提供援助资金8017万元,帮助援建校舍9.9万平方米,建立中小学结对关系633个。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浙江省义务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提高到小学350元、初中550元;2010年春季开始,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住宿费项目,当年共有51万名学生享受免费,免费金额2亿元。 教育改革和开放不断深化。在办学体制改革上,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目前全省有民办教育机构近1万个,民办学校学生数231.3万人,占学生总数的24.21%。民办教育已成为我省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教育教学改革上,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和抓手,努力把基础教育理念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上来。在中等职业学校探索实施了以&基础课程+核心课程+项目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改革。在高等学校建立了高校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教学质量巡视等制度,还把部分事业经费拨款与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直接挂钩,引导高校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上,推广把示范高中招生名额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初中的做法,并在中小学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成长记录。从2007年开始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办法。于2009年首次平稳实施了新课改高考,实行分类测试、分批选拔,扩大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权。在教育评价机制改革上,创新对地方和学校的评价体系,在中小学推行学校发展性评价制度,对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实行了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正在筹划实施对县(市、区)的教育现代化创建活动。在扩大教育开放上,2005年举办了国内第一所中外合作的高校宁波诺丁汉大学。到2010年底,在我省高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达到10571人。省政府设立了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鼓励国外学生来我省学习。至2010年底,全省有8所高校在8个国家设立了11所孔子学院,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90余个,年招生超过1万人。目前,浙江承担了&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等13项国家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并积极推动省级改革试点,遴选确定了&扩大高职自主招生试点&等31项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一些具备条件的改革试点项目已陆续启动实施。 2010年12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实施《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和人力资源强省,开启了浙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未来10年浙江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位居国内前列;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届时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一是实现学前教育上等级,到2015年,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所达到等级标准的中心幼儿园,财政切实加大对中心幼儿园的投入;二是实现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加快实现以县域为单位的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三是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扩大特色高中自主招生,开展优质特色普通高中评价活动,争取到2015年,全省优质特色普通高中达到50%;四是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到2015年,重点培育一批国家、省级改革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专业、新兴专业和骨干专业,实现职业学校规模化、专门化、特色化发展;五是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竞争力,使浙江在全国成为高等教育水平和竞争力提升最快的地区之一;六是全面加强特殊教育,到2015年,全面形成盲教育以省为主、聋教育以市为主、培智教育以县为主的特殊教育中小学布局体系;七是全面推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ZJEG_RSS.content.end--&
【最新来访网站】
?&?&?&?&?&?&?&?&?&?&?&?&?&?&?&?&?&?&?&?&?&?&?&?&?&
【相关点出网站】
?&?&?&?&?&?&?&?&?&?&?&?&?&?&?&?&?&?&?&?&?&?&?&?&?&
免责声明:888导航以上所有广告内容均为赞助商广告提供,对其经营行为本网站恕不负责。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校推普周活动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