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被盗,陌生号码发来手机正在某某授权店激活怎么和一个陌生人聊天链接,但是链接地址要求你输入帐号和密码但是

手机银行用户当心了:骗子谎称更新口令卡盗密码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责任编辑:
财经关键词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你现在的位置:
智能手机丢失后,你该怎么办?
作者:记者李福升 &&
  经典案例
  手机丢失后,神秘号码发来短信
  夏季到了,杨红(化名)经营的服装店里的衣服早该更换了,可存着重要上货电话的手机丢失,让杨红(化名)十分着急。而寻找手机,让她也是费尽周折,“如果电话在你手里,请你还给我。 ”杨红说。
  坐三轮摩托车下车发现手机不见了
  昨日上午10时许,杨红看着挂在店里寥寥几件衣服很着急,“手机丢了找不到进货商,还咋卖货啊? ”
  据杨红回忆,5月4日下午,她和男朋友穆先生在铁西广场坐三轮摩托车到铁西三道街,下车时发现手机不见了。
  防盗软件跟踪传来一个“神秘号码”
  以为寻找手机无望的两个人,去营业厅补办了一张手机卡,上午8时许,杨红男朋友穆先生的手机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短信,内容是“手机SIM卡已更换,可以电话联系这条短信的发送号码,帮助找回手机。 ”穆先生恍然大悟,杨红丢失的手机中曾安装过手机防盗软件,提醒号码就是自己的手机号,他认为是防盗软件起了作用。
  穆先生马上往这个号码打电话,对方是一名女子,“她不承认自己捡到手机,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穆先生说,对方态度有些不耐烦。
  称“花钱买号”对方发来银行卡号
  穆先生不甘心,为了抓住这一丝线索,他又给那个“神秘号码”发短信,称“手机不要了,愿意出1000元买回里面重要的电话本,要求对方把银行卡号发过来。”没想到过了一会,对方竟然发来了一个银行卡号,表示“行,我给你发,打来钱我给你号。 ”
  穆先生觉得有希望,继续和对方发短信交流,并试图“讨价还价”。交谈中,对方还管穆先生要手机的开机密码,这让穆先生确信丢失的手机就在对方手上。
  拨通“神秘号码”:我没捡到任何手机
  杨红和穆先生决定报警,他们到铁西一家派出所报案。根据对方短信发来的银行卡号和姓名,民警找到了其位于永乐地区的住所,前后两次去敲门都没有人应声。穆先生再拨打电话过去,对方始终不接电话,发短信也不回。
  民警表示,首先要确定是否是这家人捡到杨红的手机,确定后,他们也只能耐心劝导对方归还。昨日下午1时许,记者向这个“神秘号码”拨打电话,接电话的是一名年轻女孩。当记者询问为什么和穆先生发短信发银行卡号时,对方表示,“我没捡到任何手机,也没和谁发短信。”说完就把电话挂断了。 (感谢穆先生、张女士提供新闻线索,请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于周三下午2时后到本报各领取线索费20元,有效期2个月。 )
  本报实验
  手机防盗软件真的好用
  女子一口咬定自己没有捡到手机,难道是防盗软件“不靠谱”?对此,记者模拟杨红遇到的情况做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记者在自己手机下载安装了跟穆先生一样的手机防盗软件,并将同事的手机号设置为提醒号码,开启防盗软件。
  第二步、取出SIM卡,将另一个手机SIM卡换到记者手机上,然后开机。
  第三步、手机开机后大约10秒钟的时间,同事的手机中收到短信,“手机SIM卡已经更换,可以电话联系这条短信的发送号码,帮助找回手机。 ”短信上还有一些编号,分别是跟踪手机位置、响警报音、锁定手机等功能。
  第四步、记者用同事手机发送响警报音编号指令,记者手机发出报警声。发送跟踪手机位置指令,大约过了15秒钟,收到手机位置,但位置并不是十分精确。
  相关新闻
  iPhone落卫生间转身工夫不见了
  昨日下午,就在记者正在写此稿件时,又接到一个热线。在站前一家饭店工作的张女士称,自己的iPhone手机遗落在卫生间中,转身的工夫就不见了。
  事情发生在4月30日,张女士回忆,中午12时16分她去次卫生间,回来呆了10分钟左右,发现手机遗落在卫生间了。等她再回去寻找,手机已不在。“那里面有孩子的照片,还有店内一些重要资料。 ”张女士调取了饭店的监控录像,根据这个时间段进出情况,她锁定了一名穿灰色风衣的女子,“我没报案,只希望她能把手机还给我。 ”张女士说。
  新闻延伸
  丢了iPhone4S手机后80后杭州女孩用4天时间通过网络把它追了回来
  日,杭州姑娘小李买不到一年的iPhone4S不见了!小李用同事手机一打,通的,只是没人接。过一会再打,关机了。
  可以确定,手机已经落在别人手里。小李认为被偷的可能性极大,于是马上打了110。
  警察很快赶来,问明情况后,带她去派出所做了笔录。
  从派出所出来,小李姑娘马上又跑去营业厅,办了挂失和补卡。
  “幸亏当时去报警和补卡了,不然手机很可能再也找不回来了。 ”事后,小李庆幸地说。
  上网搜索攻略
  平时遇到问题,小李都习惯先上网搜索答案。这天,她也习惯性地百度“iPhone丢了怎么办? ”,跳出76个网页,11万个结果,很多是网友们找回手机的亲身经历。
  总体来说,网络提供了两种找回苹果手机的办法,一种针对丢失,一种针对被盗。
  针对丢失的办法是,之前必须安装过诸如“find my iphone”(查找我的iPhone)这类软件,然后靠GPS卫星定位,不过前提是手机得有信号,如果关机就没用了。
  针对被盗的叫“ICCID法”,小李觉得这个正适合她。
  什么是“ICCID”?
  要搞清“ICCID法”找回手机的原理,必须先了解两个名词。
  IMEI——每只手机都有的全球惟一的身份标识代码,俗称“串号”,由15位数字组成。
  ICCID——每个手机卡所对应的一串20位的数字,固化在手机SIM卡里,是手机卡的身份标识。
  小李当初在营业厅买下 iPhone4S后,插进自己的SIM卡“激活”,还给手机设置了密码。
  手机丢失以后,捡到的人如果想继续使用或者转卖,必须“刷机”。
  “刷机”相当于重新装上操作系统,洗去原先机主的个人信息。
  因为小李的手机卡已经注销,那个人就必须用另一张SIM卡来刷机,而这次操作会留下记录,新卡的ICCID等刷机信息,会通过运营商(移动、联通或电信)发送到手机制造商(苹果公司)那里,而一旦知道对方的ICCID号码,就可以设法查到对方手机号码,联系到对方,手机就有可能找回来。“这是你和小偷之间的一场赛跑,如果被他抢了先,用你原来的卡刷了机,这时查出来的ICCID仍是你的,也就没价值了。如果你的卡注销,他就不得不用另一张卡激活手机,这样他的ICCID号可能就成为你找到手机的惟一线索……”
  过去,找到手机ICCID非常方便,因为苹果公司官网为用户提供查询服务,但去年7月22日,苹果公司在升级服务器后突然停止了这个查询服务,据说是因为担心泄露客户隐私。
  购买网店的寻机服务
  既然苹果公司不再支持查询ICCID,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小李想到自己天天都上的淘宝网。网上会不会有人开店出售?
  上网一查,果真有。十多个店家都有这项服务,收费大多在十几元到二十几元。小李看中一家杭州网店。这家店只卖一种商品:“iPhone被偷被盗找回ICCID查询”,售价20元。
  店主自述了“创业”经历:2012年初自己的iPhone手机在杭州被偷,发现了这个ICCID找回方法,之后一路追踪手机,先到深圳再到辽宁,历经一个多月辛苦,终于成功拿回。后来就开了这家淘宝网店,专为苹果手机被偷网友查询ICCID,至今已成功找回苹果手机122部……
  第二天,小李花20元拍下这个服务,把IMEI号码给老板发过去。
  很快接到老板回信:查了,现在这部手机还是你的ICCID,说明对方还没刷机。接下来,只能等。
  一般情况下,手机丢失1-3天后会被刷机。老板说,因为小偷偷手机,大部分是用来卖的,想卖出去,必须刷机。他那边一刷,我这边马上知道。也有特殊情况,比如云南有个小姑娘,手机丢了两个月后才被刷机,不过这种情况不算太多。
  和小偷赛跑
  两天后,老板给了小李一个地址:萧山萧绍路××大厦6××室,说这是一家手机维修站。
  老板口气很急:“最好马上赶过去!你现在要和小偷赛跑了! ”
  小李抓起手机发票和报案凭证,冲出门去。小李算幸运,不仅查到维修地点,而且还在杭州境内。小李马上报警,几天后,小李姑娘从派出所领回了自己的丢失的苹果手机,iPhone4S。 据《都市快报》  
相关阅读:
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Copyright (C) 1998 - 2014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各类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所有 北国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沈网警备案号
北国网官方微信
制作单位:北国网
运营部电话:          
数码娱乐DVD导刊双语学习报
当前位置:
手机点开网址链接 72000元没了
&来源:&&作者:
许开踟 徐晓景
  中安在线讯 打开手机,轻轻的这么一点击,没想到,72000多块钱没有了!4月24日下午,天长市的吉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倒霉事。
  4月16日8时许,35岁的吉先生收到号码为182********发来的一条手机短信,一看,是一个网址链接。吉先生也没多想,轻轻的这么一点击,打开了信息内容链接后,没有什么内容,但是,打那以后,吉先生发现自己的手机再也接收不到短信息了。
  更加奇怪的事情还在后头,因为点击了那个链接,吉先生的手机收不到短信了,他预感到可能有问题,4月23日,吉先生主动到银行查询时,发现他的一张建行卡和一张农行卡被人在网上购物,消费掉了72000余元!吉先生随即向警方报了案。
  4月24日傍晚,接受采访时,天长市公安局责任区刑警二队队长吴斌介绍说,这起电信诈骗案件的作案手段属于一种新型的网络诈骗形式,天长市公安局还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报警,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吴斌队长还提醒大家,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收到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或者链接,千万不要轻易打开,可以直接删除,因为,骗子在链接的网址里植入了木马病毒,一旦打开,你手机、电脑里的相关信息就会被骗子破解、窃取,接下来,就可能发生一系列骗局。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你我去哪儿“苹果”在窥视:停留时间精确到分|苹果|手机|iPone_通讯与电讯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你我去哪儿“苹果”在窥视:停留时间精确到分
  点开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后显示相关功能。定位地址通过地图形式显示,图中蓝色圆圈处为具体停留地点 制图/黄欣
  □晨报记者 王亦菲
  iPhone“常去地点”功能 悄悄记录用户每天行踪
  位置具体到街道、小区,并详细记录每处停留时间
  功能选项默认打开状态,用户升级前未被充分告知
  每处停留时间精确到分钟
  上月,唐小姐浏览网页时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热帖:想知道老公天天去哪里吗?手机“常去地点”可定位。在这个帖子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苹果“常去地点”定位功能,获知手机主人的每天活动路径。“帖子里的截图显示,不仅能够看到苹果手机用户去过什么地方,连什么时间去的、呆了多长时间、去过几次都被记录得清清楚楚。”
  好奇之下,唐小姐试着对男友王先生“查岗”:“倒不是怀疑他,我男友是做销售的,经常需要出去应酬。我也就是好奇,他天天都会去哪里见客户。”唐小姐根据帖子介绍,将男友的苹果5手机升级到了iOs7.1.1版本。
  果然,点开“设置-隐私-定位”服务,拉到最底下,选择“系统服务-常去地点”,就发现了该功能。而该功能选项则是默认打开,无需额外设置。“其实我只要找个借口说帮他升级下系统,根本不用进行任何操作,他也不会发现任何异常。”而不知情的王先生则和往常一样,带着手机天天见客户。他不知道,自己的个人位置信息正在被苹果手机悄悄“窥视”并记录。
  数天后的周末,唐小姐和王先生约会晚餐。把玩着男友手机时,唐小姐趁机打开了“常去地点”-历史记录,上面详细记录了10余条地址。“有公司、有家里,还有会见客户的咖啡馆、送客户到机场,甚至连在机场吃快餐的餐厅都被记录了。”唐小姐发现,定位地址十分详细,位置具体到街道、小区,并以地图形式显示附近相关街道。更“贴心”的是,上面还详细记录了王先生在每处停留的时间、精确到分钟。“你看,这个是6月10日,在南京路附近的咖啡店,从上午10点30到11点23分,非常精确。”
  但是,其中一条不同寻常的信息引起了唐小姐的注意。该条信息定位地址是某快捷酒店,王先生在此停留了近3小时。而当时,王先生和唐小姐称自己正在参加同学婚宴。唐小姐心中“咯噔”了下,怀疑男友是不是背着自己做了些不轨的事情。“我当时是有点怀疑,但想想他也不是这种人,由于我是直性子,索性直接问他了。”
  听到唐小姐的质疑,王先生吓了一跳,赶紧拿回手机。“我确实是去参加婚礼了,怎么变成酒店了。”他仔细查看了酒店位置,恍然大悟。“那个快捷酒店就在我喝喜酒的饭店对面,大概是距离比较近,定位有点偏差。”向唐小姐一番解释后,还找来了一同参加婚礼的朋友发来现场照片为证,这才“化险为夷”。
  “这次有人证,不然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王先生笑称,自己并不会特别在意手机,女友也常常拿去打游戏,“直接把我定位到酒店去,她肯定会想多了。太可怕了!”
  连出国记录也一清二楚
  打开苹果手机,依次点击设置、隐私、定位服务、常去地点,张先生在女儿的指点下,意外发现了这项藏得颇深的默认处于打开状态的功能。
  此时,张先生已经被记录下一串历史记录,上面详细记录了他在什么时间去过哪些地方,以及在该地点停留了多长时间。“你看,我前几天去新疆出差,这里也有。甚至连我之前出国的记录也一清二楚。这,简直毫无隐私可言了。”
  更让张先生感到不安的是,苹果手机还会根据定位的时间、频率、地点位置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将这些地点归类为家庭、单位等。“你看,这里就显示‘家庭’。”张先生指着屏幕说。“首先,他获取信息就没有告知我。默认设置为打开功能,这本身就已经侵权了。”
  张先生认为,苹果iOs7.0系统启用的这个新功能,在用户升级前就应该充分告知,并提醒可能产生的隐私风险。“应该给用户选择权,我当时如果知道新系统有这个功能,肯定不会不升级,反正对我本身使用并没有影响。”
  除了对个人隐私的窃取,张先生还担心自己及家人的安全也存在潜在风险。“手机里有这么多地址信息,任何一个拿到我手机的人,都能看到我每天的活动轨迹,甚至我家庭住址、公司地址。”张先生担心,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得到,掌握了自己出行时间和线路,就能推算出自己家中何时无人。“如果小偷拿到了,不就能趁机盗窃了?”
  记者随机在南京路苹果旗舰店外随机走访了10位苹果手机用户,发现其中多数人并不知道该功能。10名苹果手机使用者当中,有2部使用低版本的iOs系统没有该项功能,1人已经关闭该功能,剩余7人都均有这项功能,且都处于默认打开状态。“还有这功能?呀,都记录下来了啊!我之前骗女朋友说加班,其实是和朋友去酒吧看球了,被她发现就惨了。”一名年轻男士指着手机中定位的新天地某酒吧大呼“好险”。
  市民曹先生表示,自己最担心的还是位置信息被泄露了。“信息被记录下来,就肯定有泄露的风险,比如修手机时,连接到电脑上时,在公共场所用Wi-Fi时,要是被老板注意到,你的行踪与报的行踪不一样,不就穿帮了。”
  [相关新闻]
  涉密单位不用苹果等智能机
  对于苹果等智能手机的潜在风险,其实不少单位已经有所察觉。
  “我们内部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带有网络链接、定位功能的手机都是不可以带入单位的。”某驻沪部队战士告诉记者。尽管在明文规章上并未对官兵使用手机有任何品牌及功能限制,但在他们进入部队报到的第一天,就被告知不可使用苹果手机。“一般在营地训练、生活时,禁止使用手机。如果有联系需要,也只能使用不带网络、定位功能的老款手机。”该战士拿出了一部蓝屏的国产品牌手机。“这是针对老年人的手机,只有短信和通话两个基本功能。”
  部队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部队很多地点都涉及军事机密,甚至国家机密,因此在管理上格外谨慎。“我们知道,像苹果这种智能手机本身带有的定位和Wi-Fi功能,容易暴露地点位置,从而泄露机密。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获得,会引发难以估量的后果。”该相关人士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信息安全的保护已经引起了他们的高度关注。
  “相比起功能多样的苹果手机,老款手机从保密性上来说要强得多。”他表示,因为老款手机不联网,也不带定位功能,只能通过运营商的GSM网络与外界联系,因此更加安全。”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在需要进入涉密地点前,所有通讯设备还会被“没收”,统一交给专人保管,随后放入一个屏蔽信号的箱子中,不可带入涉密地点内。
  [专家观点]
  信息安全专家:给iPhone加装安全通道
  我很清楚如果我不加防备地使用这台设备,就会把自己的很多隐私暴露出去。
  “对于我来说,这个东西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战场’。”李青(化名)拿着一款当下最新的苹果手机对记者说,他每天都要在自己的手机上演练很多场“攻防战”。李青是国内顶尖的信息安全专家之一,曾在美国工作和生活多年,深知苹果手机背后所隐藏的奥秘。他的手机加装了很多普通人根本不会去使用的安全软件。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敢说自己的手机是安全的。
  李青对记者开玩笑说,他可不想在如今互联网与现实逐渐融为一体的世界里“裸奔”。在参与一些业内顶尖的全球峰会时,李青从来不会随便用手机连接任何来历不明的网络,跟别人交流,也只用自己团队研发出的特殊加密软件。“这不是耸人听闻。我看过一个现场演示,会场里几台苹果手机刚发出去的信息,以及手机里储存的照片,被演示者直接用大屏幕进行了现场直播,手机的主人看到后也是目瞪口呆。”
  李青说,互联网世界没有国界概念,苹果公司可从全球用户手中轻易拿到关乎其个人隐私的数据,但却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律能对此约束和管理。“如果没人能对苹果公司加以控制,每个用户头上都像顶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业内人士:苹果信息收集很“流氓”
  作为普通用户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么你就别用我的产品,你要用,就没得选。
  小何已跟苹果产品打了5年交道。从最早的海外代购销售,到经营自己的实体店,再到组建一支专业的团队开展苹果产品维修等业务。
  “版本升级到现在已经是iOs7.1了,这期间的每一次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从收集个人隐私的角度来看,苹果公司的掌控力随着版本的升级也一再提高。到现在,已经到了无孔不入、无所不知的地步。”小何举例说,以目前最为普遍的“微信”来说,用户的通讯录等个人信息事实上都在苹果的服务器有备份。
  小何告诉记者,苹果iCloud的出现和普及,已让苹果用户的个人隐私毫无隐秘度可言。“你每天去了哪里,你跟别人都说了些什么,苹果公司都知道。”小何说,很多用户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很多个人信息都已经被随时随地上传到苹果iCloud的云服务器中,除了掌握他ID
和密码的人可以调取外,苹果公司也可以随时调取这些资料。“很多信息的上传根本是不需要经过用户授权的,你在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苹果的服务器就会收集到你的个人隐私。”
  信息安全专家:应把收集的数据放在中国
  有必要把苹果等国外公司收集到的数据放在中国,通过机制和法律的完善,把风险降到最低。
  在上海信息安全协会副秘书长王怀宾看来,最近媒体对苹果等智能手机安全隐患的集中讨论,仍旧反映了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的问题。
  “你让瑞士银行把它的数据放在中国,它愿意吗?”王怀宾说,从国家信息安全的角度来看,我国当前建立信息安全审查制度与数据托管制度确实是非常必要的,这在国际上也是通行的,比如源代码托管和数据跨境制度等,有必要把苹果等国外公司收集到的数据放在中国,通过机制和法律的完善,把风险降到最低。
  王怀宾说,以美国为例:“美国有自己的安全审查制度,包括供应链安全审查,已运行了10年,直接导致了国外一些优秀的企业如华为、联想等在美国市场受到各种阻挠。”
  在他看来,一些云应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数据都存储到云上了,但云的服务器在国外,如何保障这方面的数据安全”?
  律师观点:用户可要求苹果对系统进行修复
  “在没有经过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短信、通讯录和照片等私密信息,无疑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没有事先告知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一直致力于通过立法保护公民信息安全的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管理委员会主席、市政协委员游闽键表示。
  游闽键认为,因对用户隐私权侵犯非常严重,苹果手机用户可要求厂家终止侵权行为,并对系统进行修复;如无法修复,消费者可要求退货。而对于苹果手机对隐私权和知情权的侵犯,用户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损害后果,提出赔偿。鉴于苹果手机在中国用户群十分庞大,消费者可以采用集体诉讼的方式维权。
  游闽键说,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制定了个人信息法体系,按照有些国家的法律规定,除非经过本人书面申请或预先的书面同意,任何办事机构都不得通过任何通讯手段,向任何人或任何其他机构泄露记录系统中有关个人的任何记录。我国立法对于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保护措施,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刑法》、《侵权责任法》、《居民身份证法》、《护照法》等诸多法律,但都较笼统、零散,难以形成严密的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网。
  此次,“苹果后门”事件,再次令游闽键感到个人信息保护力度还不够。他认为,应尽快推动保护公民信息安全单独立法,并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公民信息安全合法权益。
  (晨报记者 张源 倪冬 实习生 邵力栋)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ffice2013激活工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