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钣金折弯系数表表?

谁有详细的折弯系数表,厚度从0.4MM到2MM。麻烦发到.谢谢啦_百度作业帮
谁有详细的折弯系数表,厚度从0.4MM到2MM。麻烦发到.谢谢啦
谁有详细的折弯系数表,厚度从0.4MM到2MM。麻烦发到.谢谢啦您要找的资源已被删除、已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钣金_折弯展开、折弯系数、折弯表与K因子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钣金_折弯展开、折弯系数、折弯表与K因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42|
上传日期: 13:04:0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钣金_折弯展开、折弯系数、折弯表与K因子
官方公共微信SolidWorks中折弯系数表怎么建的_百度知道
SolidWorks中折弯系数表怎么建的
solidworks里有插入里有个钣金,钣金列表里有个折弯系数表,请教solidwoks高手们如何设置这个系数表,谢谢问题补充: 嗯,谢谢大家的回答,我只要个通用的数据就可以了,不需要太精确,收到数据后,我会根据公司的需要进行修改的,以前都是计算展开的,现在想利用solidworks直接展开,省时间,谢谢。
只需发到我邮箱
本人将不胜感激
我有更好的答案
首先要说的是折弯系数只和材料有关材料不同折弯系数就会不同而且随着角度和R角的变化,无论怎么计算,实际展开与理论展开都会有一定的差距不过还好钣金并不是什么细活推荐你个折弯系数 K=0.273如果你有一个 长为 a 宽为 b 厚度为 t
的角铁是折弯出来的那么她的展开长度是 a+b-t-t
(k=0.273的情况下)
上面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折弯系数取决于折弯刀的下刀V、上刀R以及材质
折弯系数与材料,厚度,模具的上下刀大小都有关系,有个表可以查的。在介绍材料弯曲的书里有专门的弯曲一章,有个中性层半径的值,根据这个再确定K 值,这个就是折弯系数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solidworks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折弯系数是什么概念?_生活百科_百科问答
折弯系数是什么概念?
内容要详细!!
折弯系数就是板材在折弯以后被拉伸的长度.材料不同,板厚不同,采用的折弯模具不同,折弯系数也不同。 系数:钢板的产地不同及不同的折弯机,系数有差异,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系数先说明一下:1.折弯系数的算法通常以90度折弯来计算的,详细数据取决于折弯机刀槽和所应用钣金材质2.折弯系数包括两个定义(折弯扣除ΔΚ、折弯系数ΔΤ)即两种算法,但无论用哪种算法最后展开值是一致的3.具体算法是:折弯扣除ΔΚ等于外档尺寸相加减去展开长度L;折弯系数ΔΤ等于展开长度L减去内档尺寸之和即 设 折弯外形为L形,两外档尺寸分别为A、B内档尺寸为a、b展开长度为L料厚为T则:ΔΚ=A+B-L;ΔΤ=L-(a+b) 推出 ΔΚ=2T-ΔΤ4.本人上传一个折弯系数表供大家参考(实际是扣除表)具体值可参考实际更改,此格式不是太成熟,由于工作忙等抽空再做个更人性化的给大家,5.只要将表放到其他系统系数表文件夹里就可看到了,也可放一个固定位置浏览一下就行了6.再声明一下,具体的值要根据自己的折弯机和材料进行试验来确定的,不同厚度的材料扣除值是不同的,同厚度不同刀槽折的值也是不同的,不同材料的值也是不同的上模R角大小:未知V槽口尺寸:一般折弯用的V槽口尺寸为板恒つ 8倍计算折弯系数跟材料;折弯半径/板材厚度V口宽度及上模半径有关4m以下算内层的长度,4m到10m之间算中间层的长度,再以上,应该是中间偏上,就有系数了。 两个办法: 1、根据实际结果和计算值,得出这种材料的中间层位置系数。 2、根据截面密度计算理论值,再修正。1折弯系数确定的重要性 在钣金加工中 对零件展开料计算时 工艺人员是凭经验确定折弯系数(即消耗量) 的 不同工艺人员编制的工艺文件 其确定的折弯系数也不相同。通过查阅大部分的有关钣金加工手册 也没有查到明确的公式来计算折弯系数 只能查到不同折弯内圆弧的折弯系数 而内圆弧与加工工艺芳案有关 使用不同的折弯下模槽宽 内圆弧也不相同 从而导致工艺文件上无法确定折弯系数的正确值。这不仅影响工艺文件的标准化、合理化 而且给车间生产带来困难 并导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计算机应用逐步向C IM S 系统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计算机自动计算展开料 也就是必须首先解决折弯系数的自动确定 才能谈论计算机辅助编制工艺 包括工艺文件的自动编制、展开料的自动计算 材料消耗定额的自动计算等等。 北京地区正在推行C IM S 系统的一些厂家 其软件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 而作为数控机床的生产厂家 折弯系数的确定是专利产品 对使用机床的用户是保密的。因此必须自行解决折弯系数确定的计算芳法。 2展开料的理论计算 钣金折弯加工时 其内侧产生压缩 外侧产生拉伸 内侧的压缩由炮往外逐渐缩小 外侧的拉伸也由外往里逐渐缩小 在接近板恒つ中央处 压缩与拉伸接近于零 板厚中间的这个面叫中性层。下面以中性层为基准对展开料进行理论计算。 2. 1折弯内圆弧半径R ≥5t ( t 为材料厚度) 当折弯内圆弧半径大于或等于材料厚度尺寸的5 倍时 材料折弯处无厚度变化 即折弯后中性层在材料厚度的中心线上 如图1- a。 b为中性层到板材内壁的距离,a为折弯角度T为板厚,K为一个折弯因子。K=b/T,K就是中性层折弯系数。材料在折弯时,产生变形,外层的材料拉伸,内层材料压缩,中性层长度不变。硬度大的材料拉伸变形小,中性层就靠外,硬度小的材料拉伸变形大,中性层就靠内。普通材料中性层就趋中。图中,左边的为铜材和软钢,中间的是普通钢板,右边的是硬钢和不锈钢。材料的展开长度就是中性层的弧长。它和几个参数有关,折弯半径,折弯角度,板厚及中性层系数。 如图,展开长度为: DL=Pi*(R+K*T)*a/180 PROE还用Y因子来计算展开长度,Y=Pi/2*K 公式变为: DL=(Pi/2*R+Y*T)*a/90 假如没有专门的折弯表,PROE就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展开长度。所以我们在开始一个钣金制作时要先 定义K值或Y值。系统默认的Y值为0.5,K值就是0.318,相称于软钢和铜材。如果用的是普通钢板,可以设 置K值为0.45,即Y值为0.707。“展开尺寸按中心层计算展开长度与折边上模R角有关检查实际折边后的零件尺寸是有规律的再修改下展开下料尺寸以敷就按这经验展开就可以了。 ”中性层是准确的,但不同的做法OR模具的槽宽不一样R就不一样,中性层没法算,一般就是不同的板厚在同一槽宽试折,同一板厚不同槽宽再试折,就得同一个经验数据,不过不同一批的材料往往有差别大家研究问题这个态度永远都得不到真正的答案想想他们回答的都是什么怎么能叫人家明白既然是交流就该把芳法和问题都解决掉不能说半句这是很不负责的我所知道的100的材料或者其他尺寸的机床折一道弯两个外尺寸相加减掉两倍材料厚度和100比较大了还是小了这就是变化的量反过来去求不就知道折完弯系数了当然复杂的问题要更复杂的去探讨系数和放的量不是一个概念要说清晰 我提供一套折弯系数,需要在折弯边的内尺寸加上折弯系数K,得到展开尺寸。SPCC(均指折弯90度):t=1以下,K=0t=1.0 K=0.2t=1.2 K=0.3t=1.5 K=0.5t=2.0 K=0.6t=2.5 K=0.8t=3.0 K=1.0以上只是一些经验值,实际的折弯展开尺寸还需要根据材料、厚度、角度还有折弯模具等的不同而需要调整,不过那样就复杂了,所以一般计算时,可以仅使用以上系数就可以了。涉及的因数有材料、折弯角度、上模R角、下模槽宽、机床压力等问题,所以只有细心总结,无论什么系数、公式都是针对以上条件进行外侧尺寸相加减去1.7*板厚值 L=A+B-1.7T二个外包尺寸相加减2个折弯R然后加上壁恒つ三分之一所得到的尺寸即为下料展开长度,可以试一试我们一般都是这么算的,还算准确折弯扣除是算展开的,折弯系数也是算展开的,展开尺寸等于外尺寸和,减去折弯扣除也等于内尺寸和加上,料厚与折弯系数的乘积也等于外尺寸和,减去2倍料厚,再加上料厚与折弯系数的乘积以上为直角折弯 外加外尺寸 减去2个板厚 再加2个板恒つ十分之一 我们折弯用8倍的 模具 1.2板厚以下之减板厚不加 算出来 很精确 的b为中性层到板材内壁的距离,a为折弯角度T为板厚,K为一个折弯因子。K=b/T,K就是中性层折弯系数。材料在折弯时,产生变形,外层的材料拉伸,内层材料压缩,中性层长度不变。硬度大的材料拉伸变形小,中性层就靠外,硬度小的材料拉伸变形大,中性层就靠内。普通材料中性层就趋中。图中,左边的为铜材和软钢,中间的是普通钢板,右边的是硬钢和不锈钢。材料的展开长度就是中性层的弧长。它和几个参数有关,折弯半径,折弯角度,板厚及中性层系数。 如图,展开长度为: DL=Pi*(R+K*T)*a/180 PROE还用Y因子来计算展开长度,Y=Pi/2*K 公式变为: DL=(Pi/2*R+Y*T)*a/90 如果没有专门的折弯表,PROE就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展开长度。所以我们在开始一个钣金制作时要先 定义K值或Y值。系统默认的Y值为0.5,K值就是0.318,相当于软钢和铜材。如果用的是普通钢板,可以设 置K值为0.45,即Y值为0.707。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铝板折弯系数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