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cdp970cd机557CD机还需要加DAC解码器吗

其實"CDP-R3"它如要配"晶體機"或"管機"也是皆都可以的呃!只是有時怕會因系統不同而如又換上"X7ESD"時;則它的表現卻又會較"R3"來的更強些與幾乎已貼近"LP黑膠唱片"之自然聲音咯!其音質實力之強勁絕會讓人"大吃一驚"且超乎想像的呵!所以這兩台都是值得你一試;到底誰?才是你系統最好之搭配的喔!有興趣歡迎試試這"SONY"經典之佳作呃!謝謝你!謝謝!
在这里:——”不過音響器材是用來聽的, 難聽的話集高科技於一身也沒用. 還好 R3 的聲音很好, 不至辱沒了"R"封號. 80 年代末期, 90 年代初期的 CD 唱機普遍分成兩種, 一種聲音溫暖,但解析力稍差. 有人說這樣比較不刺耳, 可以長期聆聽. 但是如果聽過音樂會的話,你會發現小提琴其實沒那麼暗,或那麼悶. 另一種則亟思突破, 強調解析力, 但聲音卻比較乾, 鋼琴聽起來很容易有金屬聲. 奇怪是同屬相同年代的 R3, 卻在這兩者中取到一個很好的平衡. R3 除了高中低頻的連貫性出眾外, 還有低電平的解析非常強. 這或許是 1 bit 的好處. 許多錄音良好的曲子, 開頭音樂還沒開始前錄音現場的微小騷動, R3 都再生的清清楚楚. Wilson Audio 有張德布希的小提琴奏鳴曲, 那種收錄在音樂中的空間感經由 R3 可說毫不吹灰的輕易再生. 現代機要有如此表現可謂鳳毛麟角. 一般而言器材偏解析的通常強調某些頻段,造成不耐久聽. 但 R3 細節多外, 聲音卻很柔軟. 習慣聽溫暖聲音的人也許無法接受這種表達方式, 但我自認 R3 的聲音表現尚屬正確. 難怪曾聽聞有只聽 LP, 嫌 CD 吵的網友可以接受 R3 做為他的數位訊源.

  R3 的缺點可說微不足道. 我覺得他的聲音飽滿度和密實度還比不上優秀的哆位元機器. 但在小空間比如我的前試聽室(約 3.3m寬x3.8m長)裡則比較聽不出來. 考慮 R3 的作工, 聲音品質, 做為備用機甚至是主系統都綽綽有餘. 早些年還沒有囚為炒作價格時, R3 的性能/價格比可說絕無僅有. 即使經過炒作, 我認為現今五萬元內的新機器中很難找到能全面超過 R3 者.”


给访客兄看的我的双tda1541as1嘚dac整机。这个是1541ar1的s1在后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cdp970cd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