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超市熟食保质期称变成当天保质期

家乐福任意改换熟食的生产日期 店家称店大不怕罚
07: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  中广网北京12月16日消息(记者刘黎 李楠)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记者调查发现,涉嫌价格欺诈正在整改的家乐福,任意改换熟食的生产日期。店家表示,店大不怕罚。
  太原王女士常去家乐福购买现做食品。在她看来,像家乐福这样的大超市自制的食品卫生、放心。然而,几次经历让王女士感觉不太对劲:
  王女士:明明标示当天生产的蛋糕和馒头,有时候吃起来好像并不新鲜。标签和包装上标注是当天生产。
  根据王女士提供的线索,记者11日晚上来到正在整改的家乐福太原长风店,在中式点心区,大量发糕等食品整齐摆放在橱柜里,然而它们的生产日期已经迫不及待被换成了“明天”,也就是12月12日。
  记者:你这个标签为什么是“明天”生产的?
  售货员:一会忙不过来,我们提前就先换了。
  在超市的糕点专区,记者又发现,在临近关门之前,售货员迅速将蛋糕的生产日期换成了明天:
  记者:那您这个蛋糕是什么时候生产的?
  售货员:今天。
  记者:那为什么标签换成是明天生产的?
  售货员:啊?没人了,我们就换标签了,换到明天了。肯定一天卖不掉啊,下班了,下班了我们就换日期。
  家乐福在中国被罚已不是第一次,违法行为为何总是罚而不止?家乐福太原长风店值班负责人的态度是,店大不怕罚:
  负责人:企业这么大,罚款呢,不能说是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责编:孔明超市自制熟食漏洞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超市自制熟食漏洞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
过期冷鲜肉“二次销售” “潜规则”背后存隐患
超市里各种猪肉、牛肉等包装好的冷鲜肉尽管价格较高,但外表鲜亮颇受欢迎。&&&&“在超市看到很多牛排,看看保质期都是要当天到期的哎!21点多了,那么多肯定卖不掉啊!如果过期扔掉太可惜了!”如今,超市里各种猪肉、牛肉等包装好的冷鲜肉尽管价格较高,但外表鲜亮颇受欢迎。不过,一些市民也产生了疑问:当天没卖完的肉,超市会怎么处理呢?毕竟,谁也不愿意花钱买过期肉。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商家都强调卖不完就销毁,但是实际上不少肉类都会被重新包装进行二次销售。  超市说法:肉品过了保质期都会销毁  市中心一家大型百货商场-1楼精品超市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超市的肉类一般都是经过预处理的冰鲜肉,有完善的全程冷藏链,保质期也不像散装鲜肉一样只有一天。“一般不太做打折处理,到期了会统一进行销毁。”该负责人称,熟食类一般只有1到2天的保质期,所以当天傍晚开始,如果还有剩余,会进行5到8折不等的折扣处理。  城南某精品超市一位负责人则表示,像他们这类精品超市的不少肉品一般保质期可达到半年到一年左右,然后再进行分割,作为冰鲜肉出售。即便是打折,也并非因为是临期商品,而是作为一个不定期的促销形式,一般折扣在8折左右。“因为对每天卖出多少有个大概估算,预包装多少肉品,基本可以保证当天销售完。如果实在卖不完,肯定是下架销毁的。”该负责人称。  打折肉类是否有人埋单呢?据超市方面称,很少会有人专门来淘这种打折肉品,毕竟消费者对于肉品的新鲜度还是要求很高的。不过,也有部分顾客会在逛超市时看到打折顺便买一点。  记者暗访:卖不完被做成调味肉接着卖  商家都称有严格的肉品管理机制,但是实际做法是否如此呢?在城南一家精品超市,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对肉品进行上架、挂价格牌。记者看到,在冷藏货柜内,除了预包装的猪肉、牛肉、鸡肉等外,还有不少腌渍好的肉制品,比如黑胡椒牛排、烧烤风味的猪肉、奥尔良风味鸡翅等等。这些肉品外包装盒上显示,保质期都在2到3天。记者询问鲜肉过了保质期如何处理的问题,该工作人员给出的回答却并非和超市方宣称的一致。  “我们的冷鲜肉过了保质期,一般不打折,但是会转为调味肉卖。”该工作人给记者举例,如每500克原价29.9元的肩脊猪肉,用调味料拌过后会变成风味烤肉继续销售。记者看了这款风味烤肉的价格,每500克售价39.8元。过了保质期的猪肉不仅没有降价处理,反而比最新鲜的时候还贵。该工作人员给出的理由是,“我们的调味料味道很好”。  而价格高昂的牛排过了外包装上显示的保质期后,同样会被二次处理。“这些进口牛排作为调味肉,价格会降很多。”该工作人员举例,比如每500克原价289元的肩脊牛肉,经过腌渍变成调味牛肉出售,价格仅有73.8元,降幅超过70%。  消费者:对“潜规则”多数不知情  根据该超市工作人员的说法,卖不完的肉品一般都会经过二次包装销售,实在卖不完才会销毁,但是据其称“销毁量很小”。记者查阅相关规定,全程冷链过程中的冷藏肉品温度保持在0到4摄氏度的环境下,保质期一般为3―5天。也就是说,调味肉有可能已经过了安全食用期。  而记者发现,不少顾客对超市的这种肉品销售“潜规则”基本都不知情。在现场采访时,很多顾客都表示喜欢买那些腌渍好的肉品。“我一直给儿子买超市腌制好的黑胡椒牛排,自己在家腌的口味没有买的现成的好,做起来不用再放调料,很方便。”顾客沈女士称。而当被问起如何辨别肉制品的新鲜度时,几位市民表示,一是看外包装上的时间标识,另外就是凭经验。  商报记者朱洁/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季晓炜]
loading...
权威新媒体传播新速度无锡新传媒网新闻热线:1&文明办网举报热线: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095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0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苏新网备2006009苏ICP备-号
Copyright(C) 1998-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新传媒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超市临过期食品 有标准界定|食品|保质期_凤凰资讯
超市临过期食品 有标准界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海都讯 近日,莆田市食药监局制定并印发《临过期食品监管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对临过期食品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根据保质时间的长短明确了临过期的界限。昨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目前各大超市都有专门设置临过期食品专柜,且在临过期食品的包装上贴上“临近保质期”的贴条。有市民提出疑问,超市内销售的熟食、水果等商品,如何界定他们的临过期时间?过期后,又将如何处理?
原标题:超市临过期食品 有标准界定市食药监局对临过期食品出台相应的标准,市民购买时要注意生产日期海都讯 近日,莆田市食药监局制定并印发《临过期食品监管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对临过期食品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根据保质时间的长短明确了临过期的界限。昨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目前各大超市都有专门设置临过期食品专柜,且在临过期食品的包装上贴上“临近保质期”的贴条。有市民提出疑问,超市内销售的熟食、水果等商品,如何界定他们的临过期时间?过期后,又将如何处理?政策 食品不同保质期 临过期时间有界定莆田市食药监局接受市民投诉举报的信息中,有三成是关于食品过期、变质等质量问题,该局制定并印发《临过期食品监管工作指导意见(试行)》。 据悉,《意见》明确界定了临过期食品的定义,并根据保质时间的长短明确了临过期的界限。如保质期大于一年的,期满之日前45天为临过期;保质期小于15天的,期满之日前1天为临过期。 同时,《意见》还从“进、销、退”三方面对临过期食品强化监管。要求经营者必须建立进货查验台账,有条件的食品经营户要运用食品进(销)货电子台账软件进行管理,根据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对所售食品进行筛查,及时清理临过期和过期食品;指导具备场地条件的食品超市等设立“临过期食品专区(柜)”,将临过期食品集中陈列,并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提醒消费者酌情消费并在保质期内食用;指导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临过期食品管理制度,规范过期食品下架、退货与销毁制度,如实记录相关情况,并接受食药监部门的监督检查。调查 熟食、水果临过期 商场会促销食药监部门制定了临过期食品的时间界定。那么,有市民提出疑问,超市内一些熟食、水果等产品,要如何界定它们的临过期时间呢? 记者走访市区多家超市发现,目前这些超市都专门设立了“临过期食品专柜”,一些保质期即将到期的食品都会放入该专柜内,商家也会在每个食品包装外贴上“临近保质期”的贴条,以提醒市民若购买这些食品,需尽快食用。 在熟食区和水果区,记者发现这里都有设置特价区。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称,熟食产品一般要在当天销售完毕,如果未销售完,则需要回收处理,不会再摆上货架。而水果特价区,则是品相不太好的水果作促销处理,质量是没有问题的。业内人士称,商场内的熟食、面点类食品、水果等销售周期短,设置“临界”提醒也没太大的意义,一般到了晚上,商场都会大力促销熟食食品,没有销售完的只能进行回收处理。处置 过期腐坏食品 将粉碎倾倒那么,这些临过期食品未销售完,又会流向何方呢?记者了解到,在超市里,生鲜食品在日常损耗中占据“大头。”为了杜绝这些“问题”食品重新流入市场,不少超市都制定了严格的报损流程。 据超市工作人员透露,超市每天销毁的水果、蔬菜、肉类等,都会粉碎处理,拿到指定地点倾倒,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让这些变质食品无法回收利用。同时,熟食区内,每天都有收货人员对食品质量把关,如发现将前一天卖剩的食品再次进场,会严格处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797462
播放数:261205
播放数:262247
播放数:393060
48小时点击排行物美超市熟食当天卖不完 改换标签再上架
  在一些超市的熟食柜台,&当天制作&、&肯定新鲜&成为商家的促销噱头,同时承诺生产当天未卖完的熟食都会被处理,不再销售,但实际情况是否如此?  今年&3&15&前夕,网易记者走访物美大卖场多家门店,发现部分前一天已经销售过的,甚至保质期只有一天的熟食制品,仍然现身于摊位中。一些隔夜后销售的熟食制品还私换标签,窜改了包装日期和保质期。昨晚,北京市食药监局对所涉及的多家物美门店进行检查。  物美相关负责人就此表示,物美对熟食的进货、销售和处理销毁有着严格的制度规定,将配合执法部门检查,如发现问题将以最大力度做出整改。法律专家认为,隔夜熟食违反处理承诺重新上架属欺诈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知情权,但同时,消费者也面临取证难、索赔难的尴尬处境。  物美清河店物美西三旗店  违背承诺隔夜熟食仍销售  &肯定新鲜,当天卖不完的都会被处理掉。&3月10日晚,物美大卖场清河店二楼中部熟食区摊位上,等多个品牌的熟食正在售卖,记者以顾客身份询问销售人员熟食是否新鲜后,销售人员承诺所有熟食均为当天制作。  当晚9时40分,距超市停止营业还有20分钟,各熟食摊位上仍有不少食品尚未售罄,其中&利通食品&标牌下的冷藏柜中,还剩有上百根各式肉肠。为验证&当日未卖完熟食均会被处理&的承诺,记者将两根半截牙签随机插入两根&利通哈尔滨红肠&内。  3月11日上午8时,物美清河大卖场开始营业,记者找到昨晚盛放插有牙签红肠所在的冷藏柜,并将盘内红肠买下。很快,记者在这些红肠中找到了插有牙签的两根已略显干瘪的两根红肠。  这样的情况不只存在于物美大卖场清河店。3月11日,同样作出&熟食当天制作,卖不完就处理&承诺的物美大卖场西三旗店,记者分别将牙签插入一只&正大烤鸭&和一块酱牛肉内。当晚9时40分,冷藏柜中所有未卖完的熟食被工作人员盖起保鲜膜,搬入柜台后面的房间。次日上午,记者买下了该摊位&正大烤鸭&和酱牛肉,找到了两样插有牙签的食品。  物美清河店物美西三旗店  改头换面换标签改保质期  3月10日,在物美大卖场清河店熟食区,记者在&智昊食品&柜台售卖的一块长方形猪头肉中插入半根牙签。这块猪头肉保鲜膜的标签上打印的包装日期和保质日期均为&&。  3月11日上午,记者在&智昊食品&的摊位中找到了这块被标记的猪头肉,并将其买下。此后记者发现,对比昨晚,这块猪头肉已被重新包装,并换了新标签,包装日期和保质日期已变成&&。  此外,物美大卖场西三旗店熟食区同样存在过夜换标签,更改保质日期的情况。3月11日晚,记者在该超市用牙签标记了&瑞嘉酱牛肉&和&瑞嘉盐水鸭&,两种熟食保鲜膜上贴的标签上印的包装日期和保质日期均为&&。次日上午,记者再次找到并买下这两样被牙签标记的熟食后,&瑞嘉酱牛肉&和&瑞嘉盐水鸭&保鲜膜上标签包装日期和保质日期均已变成:&&。  物美天通苑店物美三旗百汇店  随意延后生产日期玩&穿越&  被改头换面的,不仅限于包装日期和保质日期,在物美大卖场多家门店的熟食区,记者还发现了部分食品生产日期造假。  物美大卖场天通苑店熟食区内所售的&利通童子鸡&,标签显示保质期为一天。工作人员称,这些烤鸡是当天早上由生产厂家送到超市,要在一天内卖完,&卖不完必须返厂,第二天厂家再送新货。&  3月12日晚9时30分许,柜台内仍剩有被标注为当天生产的6只童子鸡,记者拿出其中一只,隔着包装袋在烤鸡腹部、背部、和大腿内侧撕开三条口子放回原处。次日上午8时40分许,这只做有标记的烤鸡又出现在超市柜台内,标注的生产日期也&延后&一天。  3月11日晚,物美大卖场西三旗店熟食区内,&智昊熟食屋&所售的&哈尔滨红肠&、&丹麦肠&等所有保质期只有一天的熟食,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均&穿越&至日,只不过该日期是打印在一张小纸条上,贴在标签&生产日期&内。  生产日期&穿越&现象并不只出现在这一家。3月12日晚,物美大卖场三旗百汇店中的&手掰肠&、&酱猪肘&生产日期均为3月13日。3月13日晚,物美大卖场回龙观东店内的&智昊酱牛蹄筋&等熟食的生产日期为3月14日。  追访  物美:将以最大力度整改  食药监局检查物美多家门店,核对账目及销售记录  昨日晚8时许至晚10时30分,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分5个检查组,对网易记者此前调查的物美大卖场清河、西三旗、天通苑、回龙观东店和三旗百汇店进行了现场执法检查。  食药监执法人员称,将通过检查各店进出货台账、销售记录的检查核对,特别是进货、过期食品销毁等环节的账目记录。&最终检查结果将在进一步详细核实各店的账目、监控视频、电子销售记录后予以公布&。  在对三旗百汇店进货和退货的账单进行核查时,根据账单所显示的金额,执法人员发现,账目上进货和退货以及剩余货物的数额对不上,随后对员工和店长进行了笔录。  对于物美大卖场回龙观东店此前出现的食品&早产&问题,生鲜食品区域负责人邓辉向执法人员称,按照规定,商品的日期标签都是在每晚9点半商场关门后才会更换,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促销员下班时,提前更换的结果。  对于网易记者在多家物美大卖场熟食区调查发现的问题,北京物美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张欣亚称,物美公司对于食品安全,特别是熟食的进货、销售和处理销毁有着严格的制度规定,并表示接下来超市将考虑启用监控摄像头来全程记录熟食销毁过程。  物美集团办公室主任秦杨称,物美将配合食药监局等部门检查,如果确实发现问题,将以最大力度做出整改。此外,食药监局和物美公司还将约谈利通、智昊等熟食供应厂家,进行调查和整改。  专家说法  &翻包产品&属欺诈难取证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葛友山称,如果已有情况属实,超市的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属于欺诈行为,本身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对于超市承诺&熟食均为当天制作&,葛友山称,虽然对于熟食国家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消费者就是冲着超市的承诺去的,&这就属于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他表示,如果消费者有证据,可以找超市进行索赔,如这些&翻包产品&对健康存在危害,超市可能会面临更严重处罚。  但同时葛友山认为,这种情况消费者难以取证,导致无法向监管部门举报,很难进行索赔。(原标题:物美超市熟食当天卖不完 改换标签再上架)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市保质期检查规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