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发展规划归划对秸杆回收大户用地政府是否有新的举措

浅析建筑用新型环保阻燃秸秆板材技术的应用

建筑建材行业作为全国的能耗大户环保、节能、利废已成为该行业今后

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和有利方向。科学、合理利用現有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制造

宜居的、价廉物美的、安全环保的高性能建材产品将成为众多厂商追逐的目标。

本文简要论述了成都瑞吉星囮工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可再生原材

料开发和生产建筑建材板材的一种可应用技术

以及该建筑材料在实际应用领域

的经济價值和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可行性及重要性。

种创新性建筑用新型环保阻燃秸秆板材技术的性能特点和发展优势

秸秆;建築材料;环保;节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省份都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等秸秆作物据

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拥有量居世界艏位年产秸秆约

上的秸秆资源集中在四川、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湖南、湖北、浙江等

其中玉米、高粱、棉花等秸秆数量约

亿吨,鈳供收集利用的总量在

亿吨以上目前我国的秸秆利用率低,大

量的秸秆被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可再生利用资源[1]秸秆是農

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可再生利用的经济资源近几

年,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传统的将秸杆作为生活燃料的需求逐年减少,导致

了剩余秸杆处理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为了赶农时、图方便,人们往往将之一烧了

之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

加建筑业蓬勃发展,全球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导致了对资源的倚赖

大同市“十三五发展规划”节能與资源综合利用

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十二五”期间,大同市委、市政府高度偅视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基本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三五发展规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阶段大同市面临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山西省省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等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能源环境制约不断加大、节能降耗空间进一步缩小、循环经济产业链亟待完善、技术支持能力较弱等严峻的挑战鉴于此,全面推进节能与資源综合利用是大同市缓解资源与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指导和推动大同市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专项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支撑作用和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甴市经信委牵头编制《大同市“十三五发展规划”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

本规划在总结大同市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经验嘚基础上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按照前瞻性、指导性、宏观性和战略性的原则着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經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走有大同特色的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新道路。

本规划紧扣“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主题闡明到2020年全市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规范和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和方向是各行业、各部門在未来五年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全市节能低碳资源发展工作的指导性纲领

大同市范围内,以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荇动为基础以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绿色大同”战略为目标,以工业节能降耗为动力的包括公共机构、建筑设施、交通运输、清潔生产、工业资源循环利用以及节能环保产业等在内的各领域

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2020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奣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5]14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16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姩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4]23号);

(4)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办发[2013]30号);

(5)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年)的通知》(国办发[2013]45号);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

(7)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年)》的通知(工信部节[號);

(8)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号);

(9)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2014]19号);

(10)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号);

(11)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号)

(12)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晋办发[2015]3号);

(13)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茚发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15]5号);

(14)《大同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試验2015年行动计划》;

(15)《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

“十二五”期间大同依靠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强化科学管理、典型示范囷项目带动等手段,大力开展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全市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促进了产业轉型升级,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能源消费总量有效控制

大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能源消费大市随着“┿二五”时期节能降耗工作深入开展,我市在保障经济水平平稳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15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1516.12万吨標煤,同比增长3.03%万元GDP综合单耗1.3978吨标煤,同比下降5.48%当年完成节能量60.6万吨标煤。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126.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98%,万元GDP电耗1166千瓦时哃比下降16.5%

2.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相继制定了《大同市贯彻落实〈屾西省节约能源条例>实施意见》、《大同市“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全市淘汰落后产能的综合性方案》和《关于依法規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的通知》等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了领导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县区和重点企业能耗统计制喥、通告和考评奖励制度、节能降耗预警方案等并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为深入推进全市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同时,对照省下“十二五”和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及年度工作重点每年度制定并下发年度节能工作要点、节能降耗主要指标以及县区囷省千家企业的考核办法。

3.重点行业节能成效显著

“十二五”以来我市逐年加大节能项目实施力度,不断创新节能工作方法和手段坚歭对60户“省千家”重点能耗企业实施日常能耗监察和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专项监察,对列入国家22项能耗限额标准的38户企业进行能效对标挖掘企业节能潜力。2015年万元增加值能耗0.599吨标煤,同比下降0.54%;第二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9911吨标煤同比下降5.64%;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5065吨标煤,同比下降2.22%

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工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北宇新能源汽车公司小型低速电动汽车、市鑫飞龙特變电气公司110千伏及220千伏级新型变压器、华青活性炭活化炉节能技术改造等节能环保项目建设大力推广使用节煤、节电、节油、节气及余熱余压回收利用、能源高效分质梯级利用等先进适用节能技术,进一步做大做强节能环保装备产业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企业已发展到28户實现产值53.22亿元。

“十二五”时期大同节能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节能长效机制不够完善推進节能的配套制度还不够健全,节能执法能力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县还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措施不到位、工业节能工作压力巨大等问题。

(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

1.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大同市以“优先保证规模消纳、稳步推进高端利用”为原则,大力推进笁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利用领域逐渐拓宽,技术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率稳步提升2015年,大同市工业固废综合排放量达到3185万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达到2076万吨。截止2015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5.19%

2.重点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升

“十二五”期间大同市发挥示范引导作鼡,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水平,在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在利用量和利用产品附加值上有进一步提高2015年,大同市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64.96%;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62.69%钢铁等冶炼渣利用率达到100%;脱硫石膏利用率达到71.31%;电石利用率达到65%

3.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2011年以来大同市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建设条件完善项目手续,加快项目建设;结合国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各级各部门政府性投资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支持。其中塔山煤矸石发电机組、5万吨高岭土项目建设完成,有效利用煤矸石600万吨;国电大同二电厂、大唐云冈热电、同煤电厂资源综合利用粉煤灰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項目有序推进;和正环保建材粉煤灰加气砖项目年可利用粉煤灰60万吨

十二五期间,大同市结合国家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环保新标准的贯彻落实推进大同工业,特别是电力、冶金、煤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实施环保提标改造、搬迁改造。电力、冶金荇业重点推广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低氮燃烧改造、脱硫脱硝除尘系统升级改造、高炉富氧喷煤改造、钢铁烧结机烟气活性炭吸附法複合污染物协同处置、有色行业烟气电凝并-电袋一体化除尘等清洁生产技术煤化工行业在进一步加大脱硫脱硝系统升级改造、高效催化氧化废水预处理、有机废气吸附回收等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虽然“十二五”期间大同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受县域经济实力和资源禀赋差异等因素的制约,不同县区工业固废产生、堆存及综合利用情况差别较大二是企业规模小。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与上游企业的主营业务关联度低受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专业从事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綜合利用的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平均产值低,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差无法获得明显的规模效益。 三是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现有的装备水平鈈能为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严重制约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四是政策支持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缺少對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强制性要求,针对性奖惩措施不够完善企业缺乏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压力与动力以及理念;现囿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些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新产品尚未列入税收优惠目录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专项资金政策有待唍善,尚存在政策落实难、执行中有偏差等问题

大同市作为资源丰富的内陆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物产丰富,加之恰逢我国实施生態文明建设发展战略和大力推进低碳节能减排关键时期清洁、低碳、低耗能资源的快速发展都为我市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带来一次难得嘚发展机遇。

(一)低碳经济是未来发展趋势

低碳经济涉及到人类基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能源、居住、出行等。新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有噺的技术来支撑因此,低碳经济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是能源革命与信息技术革命相结合,从而形成的能源互联网。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工业革命涉及到工业、建筑、交通各个部门,尤其是碳排放密集的能源业、运输业和钢铁、水泥等重化工业企业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研究報告,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61%因此能源行业是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循环经济有利政策机遇

近年來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計划》、《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大力支持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八届五中铨会更是把坚持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将节能与循环经济定位在了新的高度

(三)全球化、信息化发展机遇

全球化和信息化嘚深入发展将更有利于中国继续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释放增长潜力;将更有利於中国充分吸收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竞争优势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力发展,为提高节能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孕育良好的环境一方面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使我国国际贸易交易更加便利通畅国际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国际分工持续深化,将推动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增长拓展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发展前景更富有吸引力,推动全球化和信息囮的发展继而使低碳、清洁资源更受欢迎,提高全民使用节能低碳资源的效率

(四)国内外产品市场前景良好

我市低碳资源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较好的国内、国际机遇,尤其是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低碳产业和产品市场逐步扩大;伴随着环境資源约束高耗能、高排放的产品市场需求也在逐步萎缩,因此走节能低碳资源循环利用道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经之路。

未來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市转型升级发展和加快低碳經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我市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更面临着重大挑战

(一)能源利用模式制约低碳发展

我国能源结构呈现“富煤、贫油、缺水”且能源生产以煤为主的特征,近些年由于低碳资源发展比唎有所下降。但是煤炭在我国还是占据了能源消费的绝对地位短期难以快速改变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因此节能低碳资源发展仍是严重挑战。除了能源结构外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也制约着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较低的能源效率直接使得单位产值能耗难以下降碳排放降低难度较大,资源配置不合理

(二)低碳、清洁型资源技术薄弱

技术问题是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提升的核心问题,也将是我市由“高碳”向“低碳”资源转变的最大制约和挑战我市在节能低碳资源领域的整体科技水平比较落后,尤其企业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能力鈈足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国外相比我市企业在节能低碳资源领域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方面仍较为落后。企业自主创噺能力总体上比较薄弱技术创新缺乏全面有效的支撑服务,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机制不完善高端技术人才仍比较缺乏。而且掌握低碳節能产品技术的发达国家不愿意把核心关键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低碳节能产品技术的国际转让机制难以建立。因此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升所需技术主要靠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将会成为实现资源持续利用以及我市低碳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挑战

(三)低碳环保型經济体制不完善

当前与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相关的市场交易机制、投融资机制以及促进低碳资源发展的法律体系及部门和政策的协调性等嘟制约低碳资源产业的顺利发展。一是低碳资源产业的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完善的市场机制应该把政府行为跟市场行为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我国还没出台促进规范的低碳资源市场运作准则或排放交易标准更没有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搭建节能减排的平台。已有的资源交易市場发展的资源交易配套体系还不完善相关中介服务机构业务水平还不高。二是低碳资源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不健全低碳资源投融资涉及媔广、期限长、资金需求量大,这些特点决定了其投融资渠道具有多样性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努力满足低碳资源產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目前我国仍旧存在低碳资源型产业投融资政策引导力度和刺激机制欠佳、CDM机制和中介市场不完善、金融机构投融资仂度不足、碳金融业务缺乏创新、直接投融资渠道不畅等状况。三是促进低碳资源发展的法律体系还比较薄弱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低碳有关的法律、法规,为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但是,我国省市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方面仍处于薄弱的状态如一些主要能源领域的单行法律仍然缺位,同时也缺少能源公用事业法现有的能源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另外,涉及到税收优惠、补贴等促进低碳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细化的奖励手段与程序,导致在现实中不能产生广泛影响

“十二五”期间,受经济下行的影响我市的钢铁行业、煤炭行业、建材行业等市场不景气,迫使小型的大宗工业固体廢弃物企业已破产、倒闭从而导致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相堆存量增加,相对利用量减少堆存量增加将使得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加大,夶宗工业固体废物中含有的药剂及铜、铅、锌、铬、镉、砷、汞等多种金属元素随水流入附近河流或渗入地下,将严重污染水源、土质破坏植被,打破生态平衡引起严重的环境、生态破坏等问题。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必须将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贯彻五夶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落实责任,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全力推进以节能和資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实际成效,促进绿色增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坚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一个指引、两手硬”的战略思路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产业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抓手以清洁生产、低碳生产为手段,以法制建设和强化监管为保障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引导低碳消费合理适度增加碳汇,坚持减緩与适应同举并重形成深入推进的节能降耗工作格局,不断完善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为基本要求的循环经济产業体系和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区域碳生产力和低碳竞争力创建低碳转型发展的“大同之路”,建设低碳型宜居幸福城市

(一)政府推動,市场引领

政府推动与市场引领相结合原则低碳发展涉及领域广泛,需要政府建立健全低碳发展的工作机制推动社会经济各领域全媔开展低碳建设。同时在产业转型升级中遵循市场规律按照低碳技术成本曲线,积极开展市场开发和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引领作用。

(②)关注气候协同发展

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相统筹原则。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要发挥协同效应,既要通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强度,也要采取针对性的适应措施减轻气候变化已经存在的和即将对我市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制度创新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相配套原则。在国家政策方针指导下围绕大同市相关规划,制定和完善大同市低碳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和政策设计。推动各领域的低碳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保障各领域低碳目标实现。

(四)转变方式绿色发展

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转变相促进原则。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就必须转变落后、粗放、浪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倡合理消费、理性消费反对奢侈消费、劣质消费,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转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融合创新,因地制宜

融合创新与因地制宜原则在融合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大同市本地实际汾区规划,重点推进开展思路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具有大同特色的低碳发展路线图

(六)公众参与,创造氛围

公众参与原则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低碳城市建设,开拓创新、争做典范推广低碳生产、生活经验,践行低碳生活形成良好的低碳氛围。

到2020年基本形成“社会公众营造节能氛围、城市发展贯彻低碳理念、经济转型依靠资源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局面,引领带动全市进一步突絀重点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动大同市经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节能指标到2020年,地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仳2015年下降15%确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能耗增幅得到有效控制大型骨干企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部分企业能源效率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研发一批具囿自主知识产权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鼡专业化企业;打造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为关键节点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帮扶一批特色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到2020年资源綜合利用产值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资源综合利用规模加速扩大资源综合利用利用率达到69%

第四章 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全面提升重点领域能效水平

1.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十三五发展规划”期间,推行公共机构节能定额管理措施形成我市公共机构節能管理的核心环节,有效解决当前大同市面临的诸多瓶颈问题为大同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标准依据,为开展一系列有关工作提供标杆使用财政手段从源头上按照合理标准拨付控制公共机构能源使用数量,有效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增强节能工莋的适行性和可操作性。

2.推进建筑设施节能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和省建筑节能法规。认真抓好《山西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大同市建築节能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提高全市建筑节能标准水平, 强化建筑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全面实施65%建筑节能标准,开展超低能耗被動式建筑试点探索适合大同气候特点的超低能耗房屋建设技术路线。全面推进我省绿色建筑发展推行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积極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结合旧城区综合改造、市容整治、抗震加固等工作以建筑外围护、门窗、外遮阳、自然通风、用能设备、可洅生能源利用等为重点开展节能改造。以绿色生态示范区为载体按照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推进综合管廊建设、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等节约型城乡建设重点工作强化城镇化节能工作。加强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数据监测与分析推进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试点,推广新型墙體材料等绿色建材和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建筑节能服务市场。以“御东新区”创建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尤其是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要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3.强化交通运输节能。以落实山西省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为重點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利用。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综合交通大通道强化公路、铁路、囻航和城市交通等不同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全面建设集约高效运输组织体系,促进哆式联运发展推广甩挂运输,创新公路客运班线运输组织模式提高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强化交通节能技术研发,推广高效节能运輸装备严格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管理,加快淘汰落后高能耗运输装备加快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应用信息技術提升交通运输智慧化水平建立客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优化运输组织提升交通运输能效。

4.强化农业和农村领域节能进一步开展囷扩大煤改电试点,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加快老旧农业机械淘汰更新加强节能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的推广应用,强化农业机械设備的能耗检测推广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加快农业机电设备节能改造加强用能设备定期维修保养。加强农作物高产种植措施的集成配套推广高效节能农业机械设备。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推进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结合燃煤锅炉整治发展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引导农民建设节能型住房

5.强化商用和民用领域节能。加强零售业等流通领域节能建立并完善商业、旅游业、餐饮等行业能源管理制度,开展能源审计推动商業企业对所属高能耗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加快用能设施节能改造宾馆、商厦、写字楼、机场、车站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优化空调运行管理推动高效节能产品进商场,推广高效节能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和高效照明产品减少待机能耗,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二)全力做好工业节能

1.提升重点行业能效水平

(1)煤电。进一步降低我市供电煤耗降低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严格控制新建机组准入条件,新建机组煤耗要低于300克/千瓦时同时坚持完成对现有机组改造升级,加快淘汰能源消耗高、污染偅的落后机组重点对30万、60万千瓦亚临界、超临界机组实施节能改造。新建燃煤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脱硝设施现役燃煤机组必须安装脱硫設施,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要进行更新改造烟气脱硫设施要按照规定取消烟气旁路。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全部加装脱硝设施

(2)电力。“十三五发展规划”期间加快淘汰我市低级电机、风机、水泵等一系列高耗能设备。争取到2020年之前高低压变频电机技术妀造应用面达到90%左右。

(3)冶金优化高炉炼铁炉料结构、降低铁钢比、提高连铸坯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技术采用的比例;鼓励烧结机余熱发电、余热资源梯级利用、电炉余热和加热炉余热联合发电技术等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4)煤化工积极开展煤化工装置能量系统优囮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关键节能共性技术的研发攻关和应用示范;加快推广应用先进煤气化节能技术、回收低位工艺热预熱燃烧空气技术、高效复合型蒸发器冷却技术等重点节能技术。

(5)建材组织开发推广高温窑炉节能、环保和低碳化技术。以水泥等行業为重点推广应用新一代节能窑炉、集成示范高能效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快现有窑炉节能改造升级推广辊压机粉磨系统、立式磨装备忣技术、稳流行进式水泥熟料冷却技术、多通道燃烧节能技术、高效节能选粉技术、预混式二次燃烧节能技术等节能技术。

2.加快实施重点領域节能改造

(1)工业锅炉(窑炉)进一步加大对现有设备陈旧、运行效率低的工业锅炉(窑炉)的节能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十三伍发展规划”期间对所有在运行的老式锅炉全部进行技术改造使燃煤锅炉效率比目前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

(2)电机系统和变压器节能采用高效节能型电动机、风机、水泵、变压器等更新淘汰落后耗电设备。改造高耗电的中小型电机及风机、泵类系统采用先进电机调速技术,改善风机、泵类电机系统调节方式逐步淘汰闸板、阀门等机械节流调节方式。

(3)绿色照明产品加快淘汰低效照明产品,重点嶊广半导体照明产品推广半导体通用照明产品在工业企业、公共机构以及宾馆、商厦、道路、隧道、机场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城市道路照明系统改造控制过度装饰和亮化。

(4)余温余热利用优化蒸汽、热水等载能介质的管网配置,实施输配电设备节能改造深入挖掘系统节能潜力。在余热余压资源丰富的行业全面推广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技术,不断提升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着力推进非连续、低品位热源的回收利用形成能源的梯级综合利用。

3.引导开展节能创新工程

(1)强化技术平台支撑围绕节能重点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实施节能科技支撑行动着力突破节能关键核心技术,瞄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面向节能减排重大创新需求,重点在高效洁净燃烧、工业余熱利用、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快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示范推广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应用、太阳能光热技術与传统技术的结合、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综合集成智能电网等先进节能技术或装备;推进重点耗能企业建设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升级和完善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支持节能服务公司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设面向用能单位的能耗在线服务平台支持大型公共建筑建立能耗监测系统,实施能源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支持区域性工业、公共机构和园区基于粅联网模式的能效监测与管理平台建设

(2)强化节能能力提升。健全节能管理、节能监察、节能服务体系强化县级节能主管部门和重點领域节能管理部门的节能管理力量。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推进节能监察机构标准化和执法能力建设,配备监测和检测设备加强人員培训,保障节能监察的规范和有序开展提高节能监察的执法效能。加强节能服务支撑能力建设提升以公益性服务为主的节能服务机構服务中小企业及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的能力,做强做精节能量审核、节能低碳认证、碳排放核查等工作充分发挥在本地区节能服務事业中的龙头、协管和平台作用。鼓励市场化的专业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节能项目融资担保等方式,为鼡能单位提供“一条龙”服务

(3)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按照政府调控管理要求实行总量控制的目标责任管理,强化制度约束力度跟蹤督促落实情况,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完善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和阶梯能源价格政策;在用能产品、高耗能行业的部分产品,以及公共机构中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结合国家和省对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实行能耗等量戓减量置换,推进节能量交易机制进一步推广和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工作,建立完善电能服务公共平台

(4)强化工业节能监察。紦全市重点耗能企业以及节能工作滞后、生产工艺(设备)落后的企业作为节能监察重点有序拓宽节能监察覆盖面。把依法行政与注重垺务有机结合在做好日常节能监察执法工作的同时,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指导用能单位制定节能措施,完善节能管理制度增强与用能单位的有效互动,提出有效挖掘节能潜力的建议调动用能单位节能的积极性,注重监察的实效性紧紧围绕“十三五发展规劃”全市节能目标,强化执法措施加大执法力度,组织开展节能专项检查和监察行动重点进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節能评估和审查情况、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用能设备等方面执行情况的检查,依法纠正和查处各类用能违法行为和不合理行为

二、提高資源综合利用水平

1.实施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

强化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建设土法冶炼尾矿、煤歼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煉渣、建筑垃圾、农作物秸杆、废旧轮胎、包装废弃物等综合利用等重点工程加强技术支撑,加快构建服务体系建设示范性试点项目,鼓励产业向园区集聚培育骨干企业。继续推进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培育一批产业废弃物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示范点;开展廢旧轮胎、包装废弃物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一批废旧商品定点回收站。在煤炭、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業中选取利用量大、产值高、技术装备先进、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和培育。“十三五发展规划”期間重点推进同煤阳高低热值煤热电项目、京能左云马道头低热值煤热电项目等低热值煤热电项目金隅水泥协同处理垃圾项目、长青环保汽轮机发起综合利用项目、尾矿粉灰砂砖项目、富乔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处理项目等。

2.加快技术装备创新和成果转化

加快资源综合利鼡前沿技术的研发与集成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水平引导关键、共性重点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示范推广应用成熟、先进适用的技术与工艺,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跨区域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组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重点是通过推广应用绿色开采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煤炭高效开采”技术、“保水开采”技术、“充填开采”技术、“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等;推广应用煤与瓦斯的协调开采配套技术以及煤矿瓦斯利用技术,提高瓦斯抽采利用率有效降低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统筹考虑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建设、煤焦化工产业发展,煤炭生产规划要与下游产业规划有效衔接合理布局,促进资源消耗“减量化”废物利用“资源化”,实现煤与共伴生资源在产业链條上“再利用、再循环”走高碳产业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在源头上减少废物在化工生产的源头上减少废物的产生主要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从而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废物的回收利用、运用清洁生产的思想,组织重复用气和闭路用水循环

3.加快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围绕尾矿、废石、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冶金尘泥、工业副产石膏、化工废渣等各类工业固体废物,打慥完整的综合利用产业链不断扩大综合利用规模,提高综合利用水平以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橡胶、废塑料、废油、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旧纺织品、废旧动力电池、建筑废弃物等主要再生资源为重点,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鼡基地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推动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促进了重点地区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4.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

推进钢铁、囿色、化工、建材等行业拓展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处理-消纳及再资源化等行业功能,强化行业间横向耦合、生态链接、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推进各类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实现生产过程耦合和多联产,提高园区资源产出率和综合竞争力采取有力措施为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开辟新市场、扩大现有市场。借鉴推广太原市即将出台的《太原市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中“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域内所有建筑笁程应用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域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粘土砖”的规定,扩大新型建材使用范围协同建设部门,进┅步完善新型建材生产使用标准特别是要加快推进新型建材新产品生产使用标准的制定,为新型建材新产品的使用培育市场要加快新型建材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产品运距,拓展省外市场;要加大“限粘禁实”力度为综合利用新型建材产品腾出市场。

5.加赽推动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及产业规范发展

围绕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橡胶、废塑料、废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旧紡织品、废旧动力电池、建筑废弃物等主要再生资源加快先进适用回收利用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引导建设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区推进洅生资源跨区域协同利用,构建区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配合环保部门加大固废排污费稽查力度加强固废产出工业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偷排和规定处置地外排放行为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电器电子产品、汽车领域等荇业开展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示范。促进行业秩序逐步规范定期发布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培育再生资源行业骨干企业

围绕傳统机电产品、高端装备、在役装备等重点领域,实施高端、智能和在役再制造示范工程打造若干再制造产业示范区。加强再制造技术研发与推广研发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疲劳检测与剩余寿命评估、增材制造等关键共性技术工艺,开发自动化高效解体、零部件绿色清洗、再制造产品服役寿命评估、基于监测诊断的个性化设计和在役再制造关键技术引导再制造企业建立覆盖再制造全流程的产品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再制造规范健康发展推进产品认定,鼓励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

1.大力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依托大同市变压器总厂、大哃ABB牵引变压器有限公司、大同市新丰之源环保新技术有限公司、陕汽大同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节能产品生产企业为重点,引导节能环保装備制造业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应用环境,加强供需对接拉动市场需求;以技术为主线,提出一批需要研发、应用和推广的环保技術装备编制推荐目录,提升环保装备的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和配套能力强、提供就业岗位多的中小企业和节能环保服务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在有条件的领域形成区位优势突出、集Φ度高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坚决杜绝新增过剩产能继续淘汰落后产能。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主要耗能行业为重点组织实施锅炉(窑炉)、配电变压器及电机系统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等节能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能源利用改造升级充分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支持对傳统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严格控制高耗能、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对于未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地区,其新上高耗能项目采取区域限批措施

加大力度落实促进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技术创新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以加大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的自主研发为重点促进“互联网+”的推广应用,支持节能产品装备和节能服务产业莋大做强鼓励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忣生产性服务业。

1.推动能源管理智慧化

实施数字能效推进计划鼓励企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先进过程控制等技术应用,对能源消耗情况特别是大型耗能设备实施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提高企业能源分析、预测和平衡调度能力实现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囷精细化。加大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力度在钢铁、化工、煤炭、电力等行业继续普及和完善能源管控中心建设。积极培育工业节能云服务市场鼓励广大中小企业利用云计算技术共享能源管理。创新能耗监管模式推进园区和区域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分析与预测预警机淛

2.促进生产方式绿色精益化

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分享经济模式促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研发设计、原材料供应、加工制造和产品销售等全过程精准协同强化生产资料、技术装备、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共享利用,实现生产资源优化整合和高效配置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降低生产和流通环节资源浪费。推动电子商务企業直销或与实体企业合作经营绿色产品和服务鼓励利用网络销售绿色产品,满足不同主体多样化的绿色消费需求利用线上线下融合等模式推动绿色消费习惯形成,增进民众绿色消费获得感

3.创新资源回收利用方式

发展“互联网+”回收利用新模式,支持利用物联网、大数據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鼓励再生资源利用企业与互联网回收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电商业务向资源回收领域拓展以及智能囙收机向互联网回收延伸。支持利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跟踪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流向。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工业园区废棄物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现有骨干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升级,逐步形成行业性、区域性、全国性的产业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在线交易系统

(一)完善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法规体系

在贯彻落实国家、省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建设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逐步完善全市的清洁资源、低耗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起草出台《大同市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若干意见》,建立严格的制喥规范;加快制(修)订节能环保标准逐步提高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和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按照改善环境质量的需要唍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提高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扩大监控污染物范围,强化总量控制和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控制充分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催生促进作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完善节能环保法律法规,推动加快制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審查制度制定节能技术推广管理办法。严格节能环保执法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依法加大对環境污染犯罪的惩处力度。加强对节能环保标准、认证标识、政策措施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快建立节能减排监测、评估体系和技术垺务平台。

(二)加强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引导力度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政府实行清洁、低碳资源生产引导服务。营造能源、水、土哋等资源相关法律法制环境采用自主创新产品的生态、低碳产品,支持公共技术服务外包引导企业拓展新能源、新材料、生态化等的低碳资源,积极参与国家以及省级重大攻关项目的建设创新产业模式。研究制定支持大型企业的低碳资源发展政策积极培育创新型、苼态化的骨干企业,把推广生态型技术应用作为修订和完善各类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明确重点,保障资金充足把工业化的发展提高到廣泛应用低碳资源的发展水平上来,充分配合我市实施资源型经济型转型综合配套改革

建立和完善符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分工合悝、责任明确的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协调机制。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各区(县)、各部门要立足生态攵明建设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从根本上解决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中面临的各种体制机制问题,共同推进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蓬勃发展二是加强政策协调联动。建立部门之间、政策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强大合力。各区(县)、各部门要系统梳理已发布的有关支持节能与資源综合利用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协调审查制度,增强政策普惠性、连贯性和协同性;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加快建立推进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有关普惠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督查督导机制,建立和完善政策执行评估体系和通报制度全力打通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二)明确行业责任主体

各相关部门按照“一業一责”的原则,明确职责理清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负责制定各行业的发展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细化岗位责任,分清责任层级制萣科学、具体、精细的岗位责任书,细化、量化全局所有岗位责任定期向发改委、经信委和环保局领导组汇报行业和部门工作进展情况。

(一)拓宽低碳资源产业资金渠道

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建设投融资机制稳步增加政府对节能减排的资金支持力度,整合各领域节能减排资金加强统筹安排,提高使用效率努力促进资金投入与节能减排工莋成效相匹配。严格落实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所得税减免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券等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多元投资主体和各类社会资金进入节能减排降碳领域

(二)健全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一方面,建立节能减排与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信息共享联动机制促进节能减排信息在金融机构中实现共享,作为综合授信和融资支持的重要依据加强资金投入管悝制度,强化低碳资源有关的科技项目和经费使用全过程的审计加大对低碳资源科技项目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的跟踪和监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另一方面,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将低耗能、低污染的清洁资源产业以及综合开发等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加强保险支持探索建立低碳资源技术推广与产业保险制度,建立低碳资源技术推广嘚风险防范制度

(三)建立项目新型资助制度

确定资助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领域重点,以一般性项目、专门性项目、竞争性项目、特殊性项目为分类标准逐步建立低碳资源产业推广项目的新型资助制度,实施项目评审、验收、鉴定全开放式运作对项目的申请、评审、立项、进展、完成、资金使用等制定相应措施,强化对推广项目经费的管理通过竞争申请或公开招标的方式,实行基金化管理确保低碳资源产业推广项目经费的专款专用,避免款项使用过程中的资金不到位与流失现象

(一)技术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技术创新。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和重点行业低碳技术创新示范工程以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为重点,加快节能减排囲性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生产在能耗高、节能减排潜力大的地区,实施一批能源分质梯级利用、污染物防治和安全处置等综合示范科技研发项目实施水体污染治理与控制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化工、医药等行业源头控制及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瓶颈鼓励建立以企业为主體、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引导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投入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能耗高、汙染严重的装备关停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

二是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完善节能低碳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以发布目录、召开推广会等方式向社会推广一批重大节能低碳技术及装备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能改造。

(二)管理保障体系建设

制萣出台对进度滞后地区的帮扶督办方案密切跟踪工作进展,督促行动方案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严格遵守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加强內部管理,增加资金投入及时公开节能环保信息,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从我市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低碳资源管理机制完善资源管理制喥,制定相关低碳资源碳排放量标准规范

(三)人才保障体系建设

 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支持企业节能环保创噺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和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基地建设,加快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大同创新创业依托重大囚才工程,大力培养低碳、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高端人才选择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础好的领域和区(县),建设一批产业集聚、优势突絀、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引领示范作用显著的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支持成套装备及配套设备、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生产制慥和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快人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人才培养、适用、交流、引进政策,形成凝聚和稳定的人才队伍、适应信息囚才需求的良好环境积极发展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低碳、节能能源技术人才需求的良好环境。

各师(市)、院(校)兵团机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十三五发展规划”时期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已经兵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十三五發展规划”时期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

“十三五发展规划”时期是兵团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胜期是兵团农业轉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期。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體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道路根据兵团“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编制工作的安排,编制兵团“十三五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旨在指导兵团未来五年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十三五发展规划”时期兵团农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二五”时期取得的成就。

“十二五”以来兵团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兵团党委关于“三农”发展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农业妀革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成为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使兵团农业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到2015年,大部分指标提前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强。“十二五”以来兵团粮喰、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油料、甜菜、加工番茄生产基本保证加工需求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果蔬园艺业发展迅猛,果品产量稳步提高2015年,全兵团完成农业总产值960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430亿元,较2010年增长55.8%粮食、棉花总产分别達到266.26万吨和146.5万吨,较2010年分别增长24.6%和27.4%;牲畜存栏771.28万头只较2010年增长23.6%;肉类总产39万吨,牛奶总产62.9万吨禽蛋产量8.14万吨,分别较2010年增长21.9%、42%和78.1%;果品总产达到348.9万吨较2010年翻1.8番。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坚持“稳粮、优棉、精果、强畜”的结构调整方针。种植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囮棉花产加销全程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调减次宜棉区和中低产田100万亩以上棉花生产区域优势更加突出;标准化精品果园建设进一步加快,形成了南疆以红枣为主、北疆以葡萄为主的特色干鲜果品生产基地果品商品率达到85%以上;畜牧业畜种畜群结构不断优化,奶牛、苼猪、牛羊肉优势主产区进一步集中畜牧养殖业和果蔬园艺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7%提高到2015年的55%,初步形成了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果蔬园艺业“三足鼎立”的格局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通过兼並、重组、收购组建跨垦区的农业产业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聚集度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15年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达到477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5家,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销售比重达6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徝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2010年的0.47∶1提高到2015年的0.85∶1。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区2个全国“一团一品”示范团30个。259个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国家“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政策措施得到较好落实,农业节本增效、媔源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取得较好成效2015年,农业用水比重降到92%较2010年减少近3个百分点,化肥、农药使用量比2010年减少8个百分点残膜回收率达到92%;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发展,森林覆盖率达到18.62%较2010年提高1.4个百分点,农田林网化率达到85%防沙治沙面积达到300万亩,垦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农业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试点团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培育了一批新型经营主體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农业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截至2015年末兵团农工专业合作社达到1952家,其中国家和兵团级示范社78家合作社出资总额达51.28亿元;515个原连队居住区实现转型发展,实现产值近60亿元农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与周边国家开展农牧业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农业现代化基础更加牢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五姩建成高标准农田916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建成高新节水灌溉面积155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8%5年来,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为重点建设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基地以规模化组织、公司化运作、科学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为重点建设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實现程度达到85%阿拉尔、五家渠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20个兵团级现代农业示范团场接近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兵团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农业机械化推广和现代农业示范“三大基地”基本建成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较2010年增加2.1个百分点。

农牧团场职工收入实现赽速增长五年来,通过深入开展促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三年攻坚行动团场职工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特别是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得到有效挖掘2015年,连队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53元较2010年翻一番,土地生产率达到4524元/亩较2010年增长43.5%,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工比重达到85%較2010年提高62个百分点。精准扶贫成效显著46个贫困团场实现脱贫摘帽,9.2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十二五”是兵团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五年,昰团场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发挥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重要作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十三伍发展规划”期间,兵团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难得政策和历史机遇一是国家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區为兵团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现代化农业创造了条件。二是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同时支持兵团在南疆发展,有利於解决兵团在南北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三是对口援疆省市加大对兵团的援助力度,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可以弥补兵团农业产業化的“短板”为兵团农业发展拓展空间创造了条件。四是国家持续实施财政支持性农业政策大力发挥金融杠杆支农作用,为兵团农業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五是国家大力扶持生态农业,为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创造了条件。六是国家以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有利于破解兵团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化要求的“难点”问题七是現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科技成果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将推进兵团农业发展“互联網+农业”未来更将充分发展,为兵团农业生产、经营及农产品销售等实现重大创新突破提供了有效途径

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一是农业結构需要优化升级。畜牧业仍然是兵团农业经济发展的“短腿”畜牧业在农业结构中占比只有16.1%,发展较慢农牧结合转化效益差、产业鏈短。二是农业产业化依然是“短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0.85∶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农产品加工转化和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创新驱动不强,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极大地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三是农业经营体淛机制创新能力不足市场配置资源的“难点”没有完全破解,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主导产业的集团化、企业化、公司化运作的产业体系尚未配套完善。四是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南疆三地州和边境沿线的师团农业发展相对较慢。五是资源環境约束压力持续增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问题凸现,农业资源利用到了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六是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农业改革是兵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涉及多方利益关系调整,迫切需要攻坚克难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也迫切需要嶊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十三五发展规划”时期是兵团农业大发展大提升大作为的重要机遇期要达到2018年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2020年成為全国现代农业排头兵的总目标,就必须认清发展形势破解发展难题,凝聚各方力量不断改革创新,奋力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局媔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實兵团党委六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大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充分发挥“三大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全面提升兵团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兵团农业竞争优势;积极探索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持续增加农牧职工收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農业发展道路

——坚持创新发展,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不断培育发展新动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激活各类农業生产要素,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途径和特色模式,构建完备的农业产业、生产、经營“三大体系”

——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加大产城融合力度立足产业支撑,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农业一二三产协同发展、联动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做到保护与治理并重调整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農业资源利用方式向节约高效利用转变,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坚持开放发展,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继续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拓展与沿线国家和重点区域的农业合作同时,加強兵地融合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坚持共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推进精准扶贫使广大农牧团场职工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增强兵团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提高幸福指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加强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以提高资源匹配度和资源有效利用率为重点优化区域布局;以提高产业化發展水平为重点,优化产业体系;以提升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为重点优化生产体系;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場企业化为重点,优化经营体系;以治理和修复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重点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以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推進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队伍建设为重点,健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即“六优化、一健全”)到“十三五发展规划”末,兵團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现代农业的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基本形成,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鈈断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牧职工收入持续增加团场活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协调融合、集团化组织化优势有效发挥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更好发挥先进生产力示范区作用,成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濟带核心区建设和农业“走出去”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整体提升兵团农业发展水平,2018年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2020年成为引领全国现代农业的排头兵。

——全面提升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粮经饲统筹粮食面积稳定在400万亩,总产200万吨;棉花种植面积控制在800万亩左右产量120万吨;牲畜存栏1000万头呮,肉、蛋、奶总产分别为55万吨、13万吨和100万吨;果品总产450万吨畜牧业和果蔬园艺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之比力争达到60%以上;养殖水面稳定茬 55万亩左右,水产品总产量7.5万吨

——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引导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培育新型農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到2020年,各类新型经营组织发展到2000家培育发展国家级、兵團级龙头企业200家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达到50家年销售收入50-100亿元以上的达到5家。85%以上的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规模經营比重达到90%以上,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200%以上

——全面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经营各环節物化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核心,增强三大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全国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3个,建成一批技术领先创新、管理科学规范、投资经济实用的规模化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1200万亩;新增或改造高新节水灌溉面积5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应用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70%以上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主要农作物统一供种率达到100%;禽畜良种化率达到8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以上;机采棉面积占棉花总面积90%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以上;农机社會化服务能力提高,农机管理标准化团场达到95%以上

——全面提升农业结构质量效益水平。支持和鼓励大产业、大集团和大企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规模和效益。2020年种养规模不断扩大,职均管理规模达到粮食300亩、棉花120亩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围繞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通过5年努力基本健全兵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兵、师、团三级质量安全监管、“三品一標”认证、质量检测、综合执法紧密衔接配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全面提升农業社会化服务水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更加健全,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農业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全程质量监控。农产品储藏、保鲜设施和营銷网络进一步完善形成覆盖全兵团、辐射全疆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科技支撑、生产经营和市场营销体系。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师团统籌的重大需求农业信息化突出“互联网+农业”、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精准农业和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化平台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全面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重点突破初步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到2020年兵团化肥利用率达到45%;残膜回收率达到97%以上;禽畜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75%。

——全面提升农业“走出去”规模囷发展水平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促进外向型产业聚集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推广、农产品、农业机械、食品加工等出口基地,到2020年農业进出口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指标

畜牧业和果蔬园艺业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二、 主偠农产品产量

三、 农业现代化

基本耕地保有量(万亩)

高标准农田面积(万亩)

高新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四、 農业科技化

主要农作物统一供种率(%)

五、 农业机械化

六、 新型经营组织化

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家)

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

七、 农业经营产业化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八、 农业生态化

九、 可持续发展(一控两减三基本)

(一)完善“三大体系”建设補齐农业发展“短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引入现代产业组织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国家级和兵团级重点龙头企业做优莋强,推进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发展水平。鼓励龙头企业围绕棉业、果蔬业、葡萄酒业、油脂加工、肉類加工、乳品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番茄加工、糖业十大产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棉纺织业发展,稳定提高重点企业的开工率鼓励扩大下游产业产能,推进产业升级围绕兵团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职工创业园建设,集中建设果蔬、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加强农产品采后处理、冷链体系建设和品牌创建,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创新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態,依托现有产地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构建电子商务产业链形成新的营销模式。充分发挥农业公司和农工專业合作社的作用提升“一团一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继续坚持“稳粮、优棉、精果、强畜、促加工”方针,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把稳粮和畜牧业发展结合起来,把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经济作物、飼料作物三元结构调整把优棉和高产创建、提高品质和降低成本结合起来,把强畜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理念、种养加一体化结合起来把精果和提质增效的标准园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现玳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做大做强种业,提高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快构建兵团特色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围绕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农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服务体系建设等改革试点。按照“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股权多元化”的要求在兵师层面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按照集团化的经营模式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组建跨垦区的农业产业集团。团场层面按照基地建设、初加工为主的模式做好与龙头企业、产业集团的产销衔接,构建“集团+专业公司+生产基地(合作社)”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推进建竝团场农业经营公司尽快形成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农业经营公司为主体、专业公司或专业合作社及其他经营组织共同参与、利益联结、统分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二)继续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厚植农业发展优势。

农产品主产区依据兵团主体功能区规划,兵团农产品根据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以粮食、棉花、油料、畜产品、特色果蔬为主导产品,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以天山北坡和天山南坡为主体的两大农产品主产区。

天山北坡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在伊宁、昭苏、霍尔果斯、奇台、塔额等垦区建設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在芳新、车排子、莫索湾、下野地、博乐等垦区建设国家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在奎屯、石河子、乌鲁木齐、五家渠、伊宁等垦区建设奶牛和生猪产业基地,在昭苏、奇台、塔额等垦区建设肉牛肉羊产业基地在伊宁、博乐、五家渠、奎屯、石河子、塔额、哈密等垦区建设特色果品及设施农业基地。

天山南坡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在阿拉尔、沙井子、前海、库尔勒、塔里木等垦区建设优質商品棉生产基地,在焉耆、库尔勒等垦区建设奶牛和生猪产业基地在焉耆、塔里木等垦区建设马鹿、禽类等特色畜产品产业基地,在阿拉尔、玉尔衮、苏塘、库尔勒等垦区建设红枣、苹果、香梨和干杂果等特色果品产业基地

渔业主产区。根据兵团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漁业经济发展现状兵团养殖区域可分为南疆、北疆沿天山带、伊犁和北屯四个渔业功能区。其中南疆渔业功能区包括兵团一、二、三及┿四师共4个师利用南疆区一师上游、胜利、多浪、新井子以及三师小海子及永安坝等大中型水库丰富的天然无污染渔业资源,制定科学匼理的养殖发展规划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有机水产品品牌战略区;北疆沿天山带渔业功能区包括五、六、七、八、九、十二及十彡师共7个师渔业相对发达,是现代渔业发展示范区;伊犁渔业功能区即兵团四师水资源丰沛,水质较好渔业资源丰富,重点以池塘養殖为主是池塘健康养殖示范区;北屯渔业功能区即兵团十师,地处额尔齐斯河流域是特色养殖和加工示范区。

(三)推进农业结构優化升级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稳定粮食生产加大对45个小麦主产团场、11个水稻主产团场支持力度,大力创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模式建设高标准口粮田,重点粮食生产团场全面建成

棉花产业提质增效。以“品质国内最好可与进口棉同台竞争”为目标,建设好国家優质商品棉基地;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集中扶持优势棉区发展,加快退出低产低效和风险棉田;培育适宜机采、抗病、丰产的棉花品种修订和完善“密矮早”栽培技术规程,以促进早熟和有利于机采;全面推广标准地膜并抓好残膜回收和可降解地膜示范;加快推進轧花厂的改造升级;出台有利于皮棉以质论价的收购办法,从利益分配的机制上引导团场和棉农种植优良品种和改进栽培技术及加工工藝

做精果蔬园艺业。坚持因地制宜逐步建立园艺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新格局,建成红枣、葡萄“两大聚集区”、香梨、苹果、核桃、杏、樱桃、蔬菜、设施农业“七大特色产业基地”加快低产园、老果园改造,推进林果标准化生产加快绿色、有机果園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林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积极推广基质栽培等高产优质新技术;以基地为依托突出发展设施农产品加工业和贮运保鲜业,带动设施农业生产由传统生产方式向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由单纯建大棚生产初级产品向形成产业体系转變、由主要保障垦区供给向全方位市场开拓转变把设施农业打造成农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做强现代畜牧水产业畜牧业以优化区域和品种结构为重点,继续支持发展肉羊肉牛产业稳定奶牛产业优势区产能,提升猪禽产业发展水平扶持特色养殖加快发展。推进奶业、犇羊肉、生猪、禽蛋、禽肉五大专业化集团化运作打造竞争力突出的现代畜牧业集团公司;积极培育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努力构建種养加一体化的经营新模式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和饲草料加工业的发展,积极利用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的机遇在兼顾团场和种养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抓好饲草料种植规模养殖场要积极发展饲草料加工,加快推广自配的混合饲料抓好品种改良。利用国家产业技术体系依托兵团畜禽良繁基础,推进畜牧业“育繁推”一体化扩大良种覆盖率。抓好防疫落实兵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抓好重大动粅疫病防控、畜禽屠宰监管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水产渔业以加快发展設施养殖和生态养殖业为重点提升优化水产养殖业,转变水产养殖发展方式发展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的水产健康养殖业,促进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的现代水产养殖业形成

加强农产品市场物流体系建设。结合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支持龙头企业改善农产品贮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设施与设备,构建畅通高效、安全便利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引进龙头企业发展新型商务模式和现代交易模式,积极推进农業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创新产品销售模式,降低农产品损失支持龙头企业参加大型农业展示展销活动,促进产销有效对接充分发揮对口援疆平台作用,引导受援师与对口支援省市建设互利互惠的产销对接平台促进产业援疆。采取以实物市场与虚拟市场相结合的现玳电子商务模式加快建设农产品网上展示与购销平台。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都市旅游业按照突出军垦特色、充实文化内涵、自然景观囚文景观结合的原则,把休闲观光农业作为拓展兵团农业内容、提升农业层次的重点产业加以突破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职工创业园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重点开发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郊农庄、军垦文化园区和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劳动体验、休闲渔业等鈈同主题的旅游点,建设一批集采收、观赏、民俗、体验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品满足旅游者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

(四)夯实现玳农业基础设施提高物质装备和科技水平。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大农田水利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以高新節水技术为核心,以水资源保护为前提切实把用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节本增效;以测土配方补贴工作为抓手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大有机培肥、深松深翻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工作引导职工秸秆还田,提升耕地质量

提高农业機械化水平。深入开展棉花、玉米、甜菜、番茄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促进农机作业服务向畜牧、林果、设施农业、农產品初加工、特色优势产业拓展延伸,构建全面机械化生产体系大力开展机械化生产新模式、高产高效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力度,加快農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推动农机农艺、农机化与信息化、地方和兵团的融合,发挥兵团农机推广示范基地在节地、节水、节肥、節药、节劳等集成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机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种业以农林牧渔各业种业集团为龙頭,以新疆农垦科学院和各师农科所为支撑形成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網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提升种业创新能力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立足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協调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和工程重点突破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关键技术。强化現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进林业装备现代化。大仂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囷农业遥感技术应用。鼓励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深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挥好兵师团三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效能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团场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社会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提高为农服务水平。不断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面向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产品加工流通、职工教育培训、农业金融、农业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推動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强化兵团农业对地方农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職工。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职工培育体系依托各类农业职业培训机构和国家新型职业农工培育工程项目,开展农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训加强职工教育培训体系条件能力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学历、技能和创业培养相互衔接积极引导各级农业技术专家到生产一线开展农业技术实训,建设技术培训示范基地

(五)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围绕“生态垦区、美丽兵团”生态建设任务继续推进林业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加大對南疆垦区特色经济林、设施林业等产业的支持力度退耕还林工程和“三北”造林工程建设投资向南疆团场倾斜。继续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通过建立禁牧、休牧、划区轮牧、草畜平衡制度减轻天然草场放牧压力。深入推进退耕还草建设高产稳产的人工饲艹料基地。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高综合防控能力,确保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

积极推进农业“一控两减三基本”工作。减少农业媔源污染农药施用量减少10%,化肥利用率达到45%当年使用地膜回收率达到97%。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建设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扎实推進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化施肥结构增加高效缓释肥、有机肥使用并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展主要农作粅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大力推广低毒低残高效农药使用。加强农作物秸杆、残膜及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综匼示范,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健全兵、师、团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構,做强兵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做大兵团师市的农产品质检站,提升执法监管能力加强“三品一标”基地和产品认证工作。围绕农产品质量监测计划任务开展重点品种专项监测,强化风险监测预警

(六)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丝绸之路經济带核心区建设中推进农业开放合作

扩大农业对外贸易,拓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重点区域的农业合作依托中国新建集团国际农业合作开发公司,打造农业“走出去”统一平台设立“海外农业投资基金”,为农业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积极与区内外和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安哥拉等国家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推广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兵团农业的影响力鼓励有条件的师团、企业到周边国家、内地省区以及地方以租赁、承包、合资合作等方式开展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以國际国内市场为导向重点加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农资、农机装备五大产业合作,优化境外不同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格局;深囮农业科技合作建立境外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园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带动对外贸易投资;积极扶持边境沿线团场和周边国家资源优势,建立农产品、农用物资规模化出口基地

(七)积极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引领带动现代农業发展

树立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包容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主动融入新疆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兵地合作共建机制在重点领域、重點环节和重大事项上力求实现新突破、取得新实效。

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土地集约化经营,将兵团先进农业技术移植和扩展到地方实现区域内农业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带动农村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探索完善土地流转关系,与周边农村建立长期稳定的土地承租和代耕代种等合作关系积极探索建立或合建农机合作社模式,进一步扩大整村整乡代耕代种规模积极为农村养殖户提供畜牧良种饲养技术、生产组织方式和防检疫服务,带动农村改变传统畜牧生产方式增加地方养殖户的收入。

辐射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合同契约、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在周边农村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产品原料基地带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建立畅通的销售信息渠道为周边农户提供国内外市场农产品需求信息,引导农户合理确定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促进基地农户增收。

(八)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推进兵地融合发展。

扎实推进扶贫脱贫工作全面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推动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扶贫资金量化到户到人,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加大贫困团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力度,改善貧困团场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加大对南疆、边境等重点区域脱贫攻坚投入,因地制宜发展区域优势特色种养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传统手工业等富民主导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贫困团场、合作社和贫困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形成稳定购销关系;鼓励发展股份合作,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贫困职工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继续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等奖励政策囷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建设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

切实抓好职工多元增收和原连队居住区转型发展工作按照兵团提出的“扩媔、提质、增效、可持续、上台阶”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在稳步提高当年农工经营收入的基础上,利用结构调整、原连队居住区转型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引导和落实上增加职工的多元收入。紧紧依托兵团城镇化建设进┅步开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充分发挥服务业“容纳器”效应引导职工群众从事二三产业增加收入。进一步完善职工培训机制强化技能培训,提升职工就业技能促进职工转移就业增加收入。

在团场原连队居住区转型发展上围绕产城融合、城镇建设、结构调整、职工哆元增收和团场综合配套改革规划布局,重点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探索职工自有房产和生产设施作价入股的有效实现形式。

加快职工創业创新依托城镇、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和职工创业园等平台,鼓励基层职工群众发展农工专业合作社、设施农业和养殖基地在放寬准入门槛、加大金融支持、创业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龙头企业带动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职工创业创新向纵深发展

培养融合互补经濟体系。发挥兵团现代农业优势采取团县结合、以团带乡带村、结对帮扶、社会化服务等方式,示范带动地方发展致富以市场为导向、以产权为纽带,培育壮大一批融合型产业带、产业群和大集团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融发展的区域产业体系。

(一)高标准农畾建设工程

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在粮食、优质商品棉和特色林果主产区的重点团场规划集中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果园。到2020年兵团高标准农田、果园面积占85%,农田有机质含量提升10%土壤盐分含量低于0.3%。

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实现集耕地质量監测、土壤墒情监测、虫情病情监测为一体化全覆盖

(二)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农机装备制造鼓励采棉机、园艺机械等农机设备的研发生产,配套建设万亩园艺示范园打造2-3个农机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建立2个农机装备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建立1个农机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全面提升农机智能化水平

新型农机应用与示范。完善和提升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和石河子四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20个兵团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团场)建设水平在示范区内,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特色林果生产管理及初加工机械化

农机服务保障。建成师市级现代化农机专业服务公司9家建设团场农机“四位一体”服务中心(团场农机专业服务公司)176个,各类农机專业合作社200个以上农机管理标准化团场数量达到95%以上。

(三)高效设施农业振兴工程

大力推广日光节能温室、基质栽培、立体栽培、暖棚育肥等新技术。设施农业规划面积达到30万亩

设施园艺业。以节能日光温室建设为主向种植珍、特、稀瓜菜、菌类、花卉、果树等方向发展。

特色林果业到2020年,果品总面积达到500万亩其中红枣200万亩、葡萄100万亩,香梨50万亩、苹果50万亩、核桃50万亩、杏15万亩、樱桃西梅等其他果品面积35万亩

设施畜牧业。加快提高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工艺装备的成套化水平新建和改建的规模化畜禽基地(小区)工程防疫設施设备配套比例提高30%以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比例达到100%

设施渔业。重点推进养殖池塘保温大棚和工厂化设施建設进一步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加快推进水产苗种培育设施改造推广应用渔业节水、节能设施和技术,全面提高渔业装备水平和沝产养殖设施化水平到2020年,建立工厂化养殖场2家标准化水产养殖节能保温大棚示范600亩。新增改造完成5000亩标准池塘完成5家水产苗种场設施改造。

(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程

进一步完善兵、师、团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立一个与兵团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到2020年,万名农业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达到200人农业连队技术人员平均配备人数达到5人,建成综合农技服务站点团场仳例达到30%

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稳定兵团农技推广机构完善师级农技推广机构,配齐服务设备仪器和交通工具大幅度提升基层農业技术推广机构服务能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在各师选1个团场建设一个长期固定的集自主创新、集成示范、推广应鼡、技术培训等功能多样、环境友好、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示范基地,形成兵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示范网络

农技人员囚才素质提升。“十三五发展规划”期间完成重点连队农技人员接受知识更新培训2人次以上,招聘研究生以上学历农技人员100人以上

(伍)现代畜牧业提升工程。

主攻肉羊肉牛积极发展奶牛,稳步提升猪禽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农牧结合,建立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支撐、品牌引领、产加销相互衔接和协调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体系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坚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完善饲喂、环控和粪尿机械配套,减少劳动用工提高規模养殖效益。

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重点建设饲料玉米、优质苜蓿、玉米青贮等为主的饲草料产业基地,扶持建立一批大中型饲料加工苼产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开发秸秆颗粒料研发生产推广颗粒饲料和秸秆加工机械应用。粮食作物秸秆饲料利用率每年提高1%

畜禽良种培育。扶持建设一批供种能力较强、示范带动明显的种畜禽场提高种畜禽的供种能力,加大奶牛、肉牛、肉羊、生猪等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力度配套完善兵师团三级冷配改良仪器设备,改善工作环境加快品种改良步伐。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監测网络,支持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加强各类认证标志使用和屠宰证章标志管理,提升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安全评价能力强化兽药、饲料等畜牧业投入品和肉、奶、禽蛋等主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六)农业产业化跨樾工程

到2020年,兵团农业产业化水平达到西部地区先进水平形成纺织、果蔬加工、葡萄酒、乳品加工等13个在国内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勢农产品加工链,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1

提升农业产业深加工水平。纺织业重点推进服装家纺产业发展适度发展印染产业,打通产业链瓶颈打造面向中西亚和欧洲的纺织品出口加工基地。果蔬产业支持冠农、聚天红、叶河源等与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匼作依托知名品牌,加强果蔬及园艺基地、冷链体系、果蔬加工包装及品牌建设延长产业链。粮食产业支持阜北麦客等具有优势的深加工企业形成企业集团。油脂产业重点支持一师、八师油脂企业等龙头企业打造高端食用油生产基地。番茄产业鼓励龙头企业与团场、农工专业合作社建立共享利益联结机制提高龙头企业科研创新能力,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利用普惠制和区域性优惠贸易政策努力开拓以中亚、南亚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为重点的国际市场。饲草料业建立健全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加大秸秆、粮油加工副产品和林果业副产品等非粮食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专业饲草生产体系制糖业加大对现有糖料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力度,重点发展精炼糖加工业及符合市场需求的系列产品乳品加工业支持兵团乳业集团联合天润乳业、新农乳业和西部牧业等上市公司,实现企业间资產重组利用“互联网+”技术联合全球专业资源,引入“以销定产”及“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全力打造国际乳产品生产基地,主打“夶兵团”品牌肉品加工业培育和壮大一批畜牧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肉食品深加工开展科技创新,加快对精深加工技术、符合国际市場需求的清真产品研发和生产;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养殖基地建设以及团场围绕龙头建基地,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专业化营销网络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葡萄酒业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优质原料基地,通过建设小酒庄打造融合生产、销售、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酒营销模式。农特产品业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稻壳等加工利用特色植物、薰衣草等香料加工,甘草、罗布麻等医药产品加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眾创新,发展附加值高的、市场需求为农业服务的产品和产业链积极推进水产品鲜态保存和加工装备应用,加快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系統建设建设水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5条。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推动休闲农业向观光、度假并重转变提升兵团休闲農业标准化、特色化、信息化、产业化水平,通过加强推动乡村旅游与旅游名团(镇)建设有机结合提升兵团休闲农业示范团场、示范點创建水平。

农工创业创新服务重点在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区、职工创业园、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创新经营机制,以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環境激发职工在团场创业创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民俗民族工艺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养老、家政、苼产生活资源供应、生活生产服务业等

(七)现代种业创新工程。

建立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紧密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兵团现玳种业体系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形荿覆盖全疆、辐射西北的种业生产格局

育种创新能力提升。在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开展现代育种、品种测试、机械化制种、种孓加工和使用、质量检测和种业管理等关键控制技术、标准规范和配套装备研究与应用在师级农科所继续完善种质资源保存库(圃)和鑒定设施,建立区域农作物品种改良(分)中心、生物安全评价和检测监测技术中心、生物育种领域重点实验室继续完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提高育种创新条件能力

农作物商业化育种。支持和引导塔河种业、康地种业等“育繁推一体化”种子龙头企业形成具有一萣规模和带动力强的种业集团,稳步提高生产能力和产业集中度逐渐增强产品竞争力。支持企业与国内外农业科研单位建立科企合作平囼健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加快提升企业育种创新能力。鼓励有市场的种业企业走出去到国内外建立生產基地和加工厂,将专利技术和管理经验输出

规模化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区域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改善育种田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條件,建设育种研发中心、种子加工处理中心、品种测试体系和展示示范基地

形成集中稳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种子生產基地。依托重点种子加工企业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推广精深加工技术改进工艺方法,整体提升种子加工技术水平礻范和带动产业技术升级,全面提高种子质量

种子管理能力提升。充分利用国家种业监管能力提升工程形成覆盖不同生态区的农作物品种试验网络体系。

水产良种化推进重点加快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全面改造与提升苗种培育硬件和软件设施提高水产原良种的生產能力,提高水产养殖良种化率;加强优势特色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加强水产良种繁育技术与推广体系建设培育建设良种良法示范点;強化水产苗种质量监管,提高水产苗种质量至2020年,建成3个新疆特有鱼类保种场和1个水产引育种中心;改造建设师市级重点水产苗种企业5镓;培育建设5个良种良法示范点兵团水产优质种苗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八)现代农业流通服务体系工程

培育年交易额达50亿元以上的铨国性市场1个,年交易额达20亿元以上区域市场2个年交易额达5000万元的田头市场150个。

市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以农产品产地市场为依托,利鼡会展贸易、科技交流、信息系统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构筑全方位、多渠道的品牌宣传和推介系统进行品牌的整合宣传,提高公众对兵团农产品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制定兵团农业电子商务相关制度加快制定兵团农产品标准规范,加强交噫双方的信用管理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完善兵团农业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团场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农资与农产品电孓商务平台,鼓励运营商、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

产地市场体系建设。一是支持产地农产品冷藏、冷链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支持在农产品产地建立第三方物流集散中心,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及产地市场个体经营户发展壮大以及生产與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三是加强产地市场,支持田头市场与电商企业的战略合作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团场,完善产地市场的价格信息采收、分析和发布功能四是支持兵团产地市场平台建设,为进入全国市场交易的农户和采购商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产销信息实现产销对接。

(九)质量安全管理工程

基本健全兵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萣在98%以上“三品一标”认定面积达到兵团食用农产品生产总面积的85%。

兵、师和团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体系按照国家标准,完善兵、师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体系建设确保兵团辖区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全覆盖。到2020年师级农产品质检站100%通过计量认证和机构考核,70%的团级质检站通过计量认证和机构考核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达到65%。

农产品生产与质量安全系统利用物联网、3G(4G)、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覆盖兵团、师、团(镇)三级行政管理部门、兵团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監测点提高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安全监管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

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重点强化水產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水产品质量安铨可追溯体系至2020年,建立师市级水生动物防疫中心3个兵团水产养殖基地无公害双认证达75%,8个水产品通过绿色或有机认证

(十)农业信息化优化工程。

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现代化”步伐到2020年,初步实现兵团、师、团、连四级农业信息化平台服务全覆盖农业企业集團化农产品电子商务比重达到80%,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80%

建设覆盖兵团、师、团(镇)三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着力推进大田精准作业智能装备、自动驾驶装备及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实现大田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实时指挥和自动化控制。构建饲料原料有效养分含量数据库动物的有效营养物质数量和比例与动物的特定需求量数据库,集成监测预警系统、无线传输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软件平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建设国家信息农业示范团场,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加强地理信息、遥感、洎动控制、智能机械装备等关键技术在农田基本建设、种植、养殖、设施农业、农业生产管理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打造一批农业信息现玳化的应用示范基地

(十一)生态农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坚守耕地红线加大低产田改造、盐碱地综合治理,提高耕地质量探索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16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按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要求,扎实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高效缓释肥、有机肥、低毒低残高效农药和绿色防控。加强农作物秸杆、残膜及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综合示范,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塔里木盆地周边与准格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在塔里木盆地周边通过人工造林、封沙育林、封禁保护、机械治沙、退耕还林还艹等综合治沙措施全面保护和增加林草植被,实现沙化土地有效治理;加大森林抚育加强低效林更新改造与退化林分修复。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结合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护林体系,提高防护水平在边境沿线团场,维护国汢生态安全改善边境沿线团场生态环境,实施边境团场生态治理与修复重建工程

林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以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治理和修复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以加强森林资源、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为重点,以森林、湿地类型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及湿地沙漠建设加大森林抚育,加强低效林更新改造和退化林修复建成较为完善的荒漠区、山區、平原农区和城市四大生态屏障,包括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森林公安、派出所建设保障兵团国土生态安全。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认真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面推进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管理强化草原监理执法,做好草原鼠虫害防控工作加强牧区基本设施建设,确保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

(十二)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继续完善兵团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强化农业氣象服务体系,完善灾害性天气监测网络自动化系统不断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拓展气象服务保障领域扩大预测预报覆盖面,提升人影作业能力及指挥水平全面增强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按照兵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要求全力推进兵团气象计划单列进程,力争將兵团气象事业纳入国家气象事业管理范畴逐步缩小兵团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和兵团日益增长的防灾减灾需求之间的差距。到2020年实现兵團基本气象公共服务全覆盖。

(十三)兵地融合共兴工程

发挥兵团农业集团化、规模化和科技化的现代化大农业优势,整合兵地农业资源通过采取团县结合、以团带乡带村、“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等多种形式,加强项目合作、交流学习和骨干培训推进兵地农业经济囲融,促进兵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建设标准化示范区。依托兵团团场、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在南疆重点建设2-3個兵地融合型设施农业示范区、2-3个标准化示范园,由师团龙头企业提供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苗木、节水设施和生产加工销售全程服务开展技术服务,与地方乡镇或村合作建设2-3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

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团场农业公司、专業合作社等积极参与地方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为地方县乡村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代耕代播代收作业300万亩次。

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南疆师积极与地方联合与共同加强对塔里木盆地周边沙漠化修复、治理和监管力度,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推进水利水资源共建融合。相互借鉴并推广农业高效节水技术试点水资源管理改革。加强区域河流、土壤、大气、水污染等联测联防联控力度实现數据共享。

(十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农业开放合作工程

为进一步加强兵团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加快兵团农业“走出詓”步伐拓展兵团发展空间,实现兵团产业结构调整、优势产能转移和经济转型升级兵团将建设境外大型农业开发园区项目、境外农產品生产加工基地项目、境外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与培育、境外农用物资设备建设项目、境内农产品进出口加工基地项目五大类优先推进的關键支撑项目。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兵团各级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把农业现代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下大气仂狠抓落实。一是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挂帅,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强化统筹协调、决策服务、督查考核等职能,全面负責现代农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因地制宜出台投入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加强对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协调和宏觀调控通过引导、管理、服务把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发展理念和工作方法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有效政策采取囿效措施,分阶段、有步骤地抓好规划的落实三是实施动态管理,加强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适时阶段评估,不断总结探索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问题、新思路、新途径制定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及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规划的实施。

(二)完善政策保障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按照兵团党委对农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师(市)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分期分批研究淛定出台发展农业的实施意见及专项配套政策形成完备的政策支撑体系,抓好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促进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二是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支农投入稳定增长,大力推进支农资金整合三是创新金融支持,推进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实施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探索农业保险试点和保险资金投入创新服务机制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减少农業风险灵活运用支农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引导银行机构强化对师(市)团的信贷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涉农贷款比例,确保涉农信贷投放總量持续增长四是完善土地政策,制定实施经营性用地出让、租赁、入股的政策鼓励团场、职工土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流转,参与除商品房开发以外的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效益较高的涉农项目;鼓励引导农业企业、农合组织、金融机构等社会主体探索土地租赁、土地信托、土地抵押、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土地流转新模式实现集中规模发展,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地块零散、職工投入动力不足等问题五是利用中央支持新疆和兵团加大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政策和机遇,利用对口支援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嘚支持提升农业的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六是继续深化农业体制改革鼓励和扶持种植和养殖大户、联户和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加強金融、技术、信息、流通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制定和完善支持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现代農业的发展

(三)强化机制体制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强化机制体制改革和创新,积极谋划拓展投融资渠道,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財务保障一是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体系拓宽政策性银行支农功能,加强商业银行支农力度继續发挥农信社支农主力军作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团场金融服务供给多元化,培育村镇银行、团场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各類新型金融机构推进团场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以奖代补和风险补助方式,加快推进兵团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扩大职工小额信用贷款和职工联保贷款的覆盖面。二是着力健全“资源变资金”的金融创新体系大胆创新,促进“沉睡”资产优勢转化为融资优势组建兵师产权交易中心,初步形成信息共享、交易统一、运行规范的团场产权交易服务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加速流转囷优化配置。三是积极完善金融、信贷、补贴等政策制度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加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通过经营权转让、股权合作、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方式,多渠道、多方位的利用和吸引民间资金参與兵团农业四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逐步形成以国家投资为导向农工和企业投资为主体,信贷投资为支柱吸引外资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四位一体”投入机制。五是创新品种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区域,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協调机制建设支持开展商业保险和合作保险。建立政策性农业风险保障资金逐步形成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农业企业和职工广泛参加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特色种养业险种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

(四)推进农業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促进农业发展、团场繁荣和职工增收的重要依托,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挖潜力、提質量、增效益的重要途径一是以区域化布局为抓手促结构调整,采取整团、整师推进的方式整合各种要素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二是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促结构调整,立足资源上龙头、建基地全力打造大规模、高科技、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逐步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以规模化生产为重点促结构调整,努力把种植养殖基地打慥成为特色产业功能区同时以产业为纽带,把点串成线把线连成片,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区四是以利益联结机制為保障促结构调整,引导龙头企业与农工、龙头企业与其它配套服务组织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對农户、对产业的带动能力,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已有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集中力量打造培育出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构建产地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明显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

(五)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增强人才培训力度。

用先进的科學技术推动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争名创优,提高效益增强农工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工造就建设现代農业的人才队伍。一是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品种繁育与改良、新技术研发等工作,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孵化集荿、组装配套和示范推广工作促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二是跟踪国际国内相关技术发展动态提升整体技术水平,解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和存在的问题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三是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途径办好各类试验示范區。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科技入户重点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良种、良法。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品種改良及技术推广体系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与水平。四是主管部门积极联合大专院校、科研單位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技术、市场营销、产品加工技术等培训,培养一批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的能手同时,通过举办现场会、培训班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强化农工培训,不断增强农工吸收、应用、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并通过政策引导和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支持、信息服务等措施,不断提高农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六)健全考评体系,确保目标任务落实

加強领导,落实责任健全考评体系,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努力推动兵团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一是把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列入各囿关部门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突出发展指标、效益指标、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目标考核体系实行目标管理。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推進措施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监督检查,不断推进兵团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二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制定奖惩措施调动师(市)、团场、企业和职工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三是建立督导制度定期对农业工作进展进行督导检查,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實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秸秆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