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7窗户30公分宽装空调长是什么空洞

氟利昂_百度百科
氟利昂,又名氟里昂,名称源于英文Freon,它是一个由美国杜邦公司注册的制冷剂商标。在中国,氟利昂定义存在分歧,一般将其定义为(主要指甲烷、乙烷和丙烷)的的总称,按照此定义,氟利昂可分为、HCFC、等4类;有些学者将氟利昂定义为CFC制冷剂;[1]
在部分资料中氟利昂仅指(CCl?F?,即,CFC类的一种)。氟利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无味或略有气味,无毒或低毒,化学性质稳定。由于二氯二氟甲烷等CFC类制冷剂破坏大气,已限制使用。地球上已出现很多,有些漏洞已超过非洲面积,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CFC类氟利昂的化学性质。氟利昂的另一个危害是。
氟利昂常温下一般为气体或液体,透明、低、高、易液化。
溶解性:氟利昂和水几乎完全相互不溶解,对水分的极小。一般是易溶于冷冻油的,但在高温时,氟利昂就会从冷冻油内分解出来。所以在大型冷水机组中的油箱里都有加热器,保持在一定的温度来防止氟利昂的溶解。
沸点:分子中氯原子数增加,沸点提高;氟原子数增加,沸点将降低。[2]
如下表几种物质示例:
分子式标准沸点分子式标准沸点CH3Cl-23.74CH2F2-51.2Ch2Cl240.7CHF3-82.0CHCl361.2CF4-128.0表格内容来自[3]
不同的氟利昂制冷剂有不同的性质,其可燃性、毒性等与分子中的氯、氟、氢原子个数有关。
毒性:低毒,或无毒。如为低毒,可以认为是基本无毒的化合物。氯原子数增加,毒性增加;氟原子数增加,毒性降低。
可燃性:分子中氢原子的减少降低,化学稳定性增加。
稳定性:氢、氯、氟原子个数增加,工质化学稳定性增强。氯原子数增加,工质在大气中的寿命增加,对臭氧层的破坏能力加强。[2]
按照氟利昂为(主要指甲烷、乙烷和丙烷)的的总称这一定义,氟里昂制冷剂大致分为4类:
常用的氟利昂制冷剂
CFC(Chlorofluorocarbon,或写作,氟氯烃)类,组成元素氟F、氯Cl、碳C。由于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最大,被《》列为一类受控物质;
HCFC(Chlorodifuoromethane,或写作、HCF,氢氯氟烃)类物质组成元素氢H、氯Cl、氟F、碳C,由于其臭氧层破坏系数仅仅是R11的百分之几,因此被视为CFC类物质的最重要的过渡性替代物质;
(Hydrofluorocarbon,氢氟烃)类的组成元素氢H、氟F、碳C,臭氧层破坏系数为0,但是气候变暖潜能值很高。在《蒙特利尔议定书》没有规定其使用期限,在《》中定性为温室气体;[4]
最后一类是混合制冷剂,如R401A,为R22、R152a、R124分别以53、13、34的质量比例混合。共沸混合是无数混合物中的特例,绝大部分的混合物都是非共沸混合物。[1]
(注:也有人认为混合制冷剂不是氟利昂,而是多种氟利昂的混合物。)
每一种氟利昂制冷剂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名称,形式为:前缀+编号。
对于纯净物,若存在,则在编号后面添加附加字母以示区分;对于混合物,若组分相同,但比例不同,也用附加字母区分。
常用写法以大写字母R做前缀,代表Refrigerant(制冷剂),如R11、R12等。但RXX不能直观表示制冷剂的类别,因此ASHARE标准按照组成元素,采用CFC、HCFC、HFC等标识前缀区分,如CFC-11、HCFC-22、HFC152a等分别代表R11、R22、R152a,说明分别为CFC、HFC、HCFC类物质。
不过,组成标识前缀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R开头的制冷剂编号名称仍然是最基本、最简洁和最重要的写法:
在制冷器具的铭牌上标注制冷剂名称时,应该写成R134a而不是HFC134a;
在文章中涉及到混合物制冷剂名称时,一般写成R401a,或R22/152a/124(53/13/34)而不是HCFC22/HFC152a/HCFC124(53/13/34);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的简写名称没有组成标识前缀的写法。[1]
另外,也有使用F作为前缀的,F代表Freon,如R11、R12也可写作F11、F12。
Rxx、CFC-xx、HCFC-xx等中的数字编号规则如下:
1、右边的第一位数字是化合物分子式中氟F原子数;
2、右边的第二位数字是化合物分子式中氢H原子数加1;
3、右边的第三位数字是化合物分子式中碳C原子数减1的数。当这位数是零时,则从编号中略去这位数。[5]
如CCl3F,有1个C原子、0个H原子、1个F原子,则可写做R11、CFC-11;CHF2CHF2,有2个C原子,2个H原子,4个F原子,则可写做R134、HFC-134。
:由ASHARE(美国供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标准编号命名为500系列,按照命名的先后顺序依次为R500、R501、R502……
非共沸混合物:SHRAE将所有商业化的非共沸混合物编号命名为400系列,按照先后顺序为R400、R401、R402……[1]
同分异构体
R134(CH2FCF3)与R134a(CHF2CHF2)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中各原子个数相同,如果都写作R134则无法区分。为此,ASHARE为其制定了附加字母(R134a中的“a”即为附加字母)。下面分别介绍最为重要的卤代乙烷和卤代丙烷的附加字母规则。
卤代乙烷用数字代号后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同分异构体,附加字母表达了卤代乙烷分子中两碳原子(C1和C2)卤代结构的均匀度。均匀度的确定方法是:分别计算C1、C2卤代结构的原子量之和W1、W2,得出它们差值的绝对值
,△W越小则均匀度越好。对于均匀度最好的卤代乙烷,就用数字代号本身表示;随着均匀度的变差,依次附加字母a、b或c。
卤代丙烷用数字代号后附加两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同分异构体。第一个附加字母表达了卤代丙烷分子的中间碳原子(C2)卤代结构,a、b、c、d、e和f分别对应Cl2、ClF、F2、HCl、HF和H2六种C2卤代结构。第二个附加字母表达了卤代丙烷分子中两端两个碳原子(C1和C3)卤代结构的均匀度。均匀度的确定方法是:分别计算C1、C3卤代结构的原子量之和W1、W3,得出它们差值的绝对值
,△W越小则均匀度越好。对于均匀度最好的卤代丙烷,附加字母a;随着均匀度的变差,依次附加字母b或c。
如果某卤代丙烷化合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由于数字代号本身已能唯一性地代表它,所以应当省略附加字母。例如,CF3CF2CF3编号命名是R218而不是R218ea。[1]
从R401A开始,都不含有CFC,它们都是为替代CFC类制冷剂而开发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没有R401、R402、R403……这样的写法,而应写为R401A、R402A、R403A。[1]
氟利昂被广泛用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6]
、清洗剂,广泛用于、泡沫塑料、、、消防器材等领域。
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氟里昂制冷剂热力性质相差很大,可适用于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机,以适应不同制冷温度的要求。氟利昂制冷系统包括高压系统、、油路系统和融霜系统。氟利昂制冷系统设备选择计算与氨制冷系统在方法上基本一致。制冷压缩机的选择应以用冷单元的制冷机负荷为依据,根据所确定的氟利昂制冷剂种类、制冷工况及压缩机型式进行选择计算。
氟利昂中,对臭氧层危害最大的属CFC类;HCFC对臭氧层的破坏力较弱;HFC则对臭氧层无害,[2]
但对温室效应有一定影响。(详情见下表)
各类氟利昂对环境危害程度举例制冷剂分子式类别RODPRGER11CFCl3CFC10.4R12CF2Cl2CFC0.91R13CF3ClCFC0.452.4R152aCH3CHF2HFC0&0.1R142bCH3CF2ClHCFC&0.05&0.2表格内容来自[2]
(RODP:relative 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相对臭氧破坏系数;RGE:relative greenhouse effect,相对温室效应)
大多数常用氟利昂对环境有显著的危害。上表中R152a和R142b两种氟利昂对环境危害相对低,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不含或仅含一个氯原子,一个以上的氢原子和氟原子。它们在自然界的稳定性都比较差,不会对臭氧层构成威胁。[2]
对臭氧层有危害的实际上是氟利昂中的氯元素,而不是氟元素,所以通常所讲的“无氟”概念,不管是讲无氟里昂,还是讲无氟元素,都有不准确之处。[7]
破坏臭氧层
(注:此处仅以二氟二氯甲烷,即CF?Cl?为例)
氟利昂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
臭氧分子被氯原子夺去氧原子示意图
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一小部分升入。在的氟利昂分子很稳定,几乎不发生。但是,当它们上升到平流层后,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含氯的氟利昂分子会离解出氯原子(称为“”),然后同臭氧发生(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反应,生成氧气分子和一氧化氯基;一氧化氯极不稳定,很快又变回氯原子,氯原子又与臭氧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氯基……)。[9]
如此周而复始,结果一个氯氟利昂分子就能破坏多达10万个臭氧分子。[6]
即一千克氟利昂可以捕捉消灭约七万千克臭氧。[10]
氟利昂与臭氧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1、氯氟烃分解
CF2Cl2→CF2Cl+Cl
Cl+O3—→ClO+O2
ClO+O—→Cl+O2
总方程式:
从总的结果看,氟利昂并未减少,但臭氧却变成了氧气——在反应中氟里昂起到类似于的作用。
由于臭氧层保护地球表面不受太阳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破坏后将会影响生物圈的动植物界,特别是会使人类皮癌患者增多。大气中的氟利昂R11和R12的含量在增加,臭氧浓度在降低,甚至使南极上空出现了。[3]
臭氧空洞的出现,会造成:
1)使微生物死亡;
2)使植物生长受阻,尤其是农作物如棉花、豆类、瓜类和一些蔬菜的生长受到伤害;
3)使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死亡,导致以这些浮游生物为食的海洋生物相继死亡;
4)使海洋中的鱼苗死亡,渔业减产;
5)使动物和人的眼睛失明;
6)使人和动物免疫力降低。[6]
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万分之一,全球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即意味着因此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万到1.5万人。[9]
氟利昂在大气中浓度的增加的另一个危害是“”,本来地球表面的温室效应的典型来源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大多氟利昂也有类似的特性,而且它的温室效应效果比二氧化碳还高。[9]
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上升,引起全球性气候反常。[3]
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速度继续发展,科学家们预测: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淹没于海水之中,其中包括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11]
物质生存周期
GWP  20年  100年500年CO2不定111CCl3F  456300  46001600CHCl2F  2.0  70021065CHF326094001200010000(,global warm-ing potential,全球增温潜势;本表来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007年发布的第三次评估报告)[12]
20世纪20年代的冰箱使用一些有毒且危险的气体(其中包括、和)作为制冷剂,因为时常泄漏,所以这些制冷剂非常危险。1929年,发生在克利夫兰某家医院的冰箱泄漏事故使超过100人丧生。于是,小托马斯·(Midgley Thomas Jr.)开始着手研制一种稳定、不易燃、不腐蚀且无毒的新型制冷剂。[10]
他查看的,结果发现只有位于周期表右边的非金属元素能生成在室温下呈气态的化合物,同时他还注意到化合物的可燃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小。事实上,卤化物可以用来阻燃,可是他发现比较重的元素化合物通常毒性很大。通过上述观察,他认为氟和其他较轻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制冷剂。经过2年的艰苦实验,他合成出(即CFC-12,R12)。[10]
美国杜邦公司于1931年将R12工业化,商标名称为Freon(氟里昂)。R12具有理想的制冷效果,从而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投入大批量生产,从家用冰箱、空调到除臭喷雾剂都离不开它。20世纪80年代后期,R12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万吨。在对其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R12已达到了2000万吨。[9]
在R12之后,一系列CFCs和HCFCs陆续出现,如CFC-11()于1932年,CFC-114(R114)于1933年,CFC-113(R113)于1934年,HCFC-22()于1936年相继问世。[13]
由于大量地生产R12、R22、R11、R113、R114、R115、R502等制冷剂,使得其制冷剂商标Freon几乎成为这些制冷剂的代名词。[1]
人们直到50年后才逐渐发现,大气平流层的含氯(溴)的物质以及氮氧化物正在吞噬臭氧,而氟利昂是这些氯(溴)自由基的主要来源。尽管氟利昂在大气中的含量不大(大约占大气总量的十亿分之一),但是其破坏力极强。人类意识到氟利昂的危害之后,开始逐渐在采取行动限制这种制冷剂的使用。美国于1974年禁止使用该物质,但是美国的很多海外公司仍然在生产,第二世界国家到2010年才实行全面禁止使用。[10]
1984年10月联合国通过了“特伦多备忘录”,要求各国大量减少氟利昂的产量和需求。在1985年3月联合国通过了“维也纳公约”,进而在1987年9月又通过了“蒙特利尔协定”,确切提出要限制生产和销售R11、R22、R113、R114和R115等氟利昂的产量,到1998年其产量要逐步降低到1986年生产水平的50%,并在下一个世纪初尽可能地取消这类产品。[3]
国际公约强制规定:全面禁用空调业大量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属于)。发达国家必须在2030年前全面禁用,发展中国家也不迟于2040年。[14]
1999年初,中国就曾出台一项旨在保护臭氧层的措施,该措施中制定了这样的计划:“到2010年,我国将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氟利昂。”按照这个计划,中国应从日开始把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冻结在年的平均水平上,以后逐年减少,直至日,氟利昂被禁止使用。[15]
日,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的公告,对CFC、HCFC等物质做出停止或限制生产的规定。[16]
虽然有禁止使用氟利昂的政策出台,新生产的家电产品中全面禁止使
新型制冷剂R410a
用氟利昂,但是使用氟利昂的旧家电等产品,不会被立即叫停,而只能随着其更新换代逐步淘汰。市场上无氟的新冷媒空调市场占有率极低,新型制冷剂价格高昂,且需重新设计系统……等等因素使得氟利昂被新型制冷剂替代还需很长时间。[17]
据有关人员调查:至日,中国仍然大量使用氟利昂,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内,中国氟利昂的使用量仍然会居高不下,保护臭氧层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主要用于生产R-11、R-12、R-22、R-21、R-13、R-113和R-114等。此法有液相法和气相法两种:
①液相法技术较成熟,温度易控制,副产物少,是工业上采用的主要方法。所用的锑催化剂(见)寿命也较长(约1~2年,每2~3个月需进行一次再生和补充)。根据原料和目的产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反应温度(一般为45~200℃)和压力(最高可达3.5MPa),以促使反应在均相下进行。不同的氯代烃原料可以制得不同的氟化合物,如以为原料,可以生产R-11和R-12;以为原料,可以生产R-22;以为原料可以生产R-113和R-114。反应生成物一般要经水洗、碱洗、干燥、压缩和蒸馏等后处理,才制得纯品。
②气相法使用装有氟化铝、氟化铬和氟氧化铬催化剂的或,其后处理与液相法相似。
甲烷氟氯化法
以、和氟化氢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一步合成氟氯甲烷。反应产物中主要含R-11.R-12,较高的氟化物和,经汽提塔使部分氟化合物再循环,剩余气体进入氯化氢蒸馏塔,脱除氯化氢后经水洗、中和、干燥和精馏,得到R-11和R-12成品。所用是金属氟化物或氯化物,载体为、或。反应温度为370~470℃,接触时间约4~10s。反应收率以甲烷计为96%~99%;以氯计为97%;以氟计为94%。该过程的优点是工艺过程较简单、产品纯度高。
使用过程应注意: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半面罩)。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避免发生爆炸。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戴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止钢瓶碰撞、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在冷冻设备中,从低温侧进入装置的水分呈水状态,它和氟利昂蒸气一起被压缩而进入,再冷凝成,水以液滴状混于氟利昂液体中,在膨胀阀处因低温而冻结成冰,堵塞阀门,使制冷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水分还能使氟里昂发生而产生酸,使制冷系统内发生“镀铜”现象。
氟利昂对水的小,制冷装置中进入水分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并容易造成低温系统的“冰堵”,堵塞节流阀或管道。
另外避免氟里昂与起作用,其装置应采用作垫片或密封圈。
泄露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无危险,就地燃烧,同时喷雾状水使周围冷却,以防其它可燃物着火。或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18]
徐敬东.有关制冷剂命名和分类的几个问题[J].四川制冷,1987(03):14-17.
马一太,张国莉.紧迫的氟利昂大气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制冷技术,1990(02):16-21.
马一太,张国莉.紧迫的氟利昂大气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制冷技术,-19.
毛海萍.R22氟利昂制冷剂的替代[J].压缩机技术,2011(03):27-29.
李著琦.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标准 ANSIASHRAE34一1992制冷剂的编号命名和安全类别(上)[J].制冷技术,1997(02):44.
.中国科普博览[引用日期]
任仁.无氟冰箱≠绿色冰箱[J].环境,1998(04):33.
.中国科普博览[引用日期]
.金华新闻网.[引用日期]
王崇臣.小托马斯·米奇利——科学天才还是“魔鬼”的帮凶[J].化学教育,-64.
.中国科普博览[引用日期]
.GRID-Arendal[引用日期]
吴四清.第4代含氟制冷剂的发展(待续)[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0(04):7-8.
.宁波市环保局.[引用日期]
.新浪新闻.[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引用日期]
.网易数码.[引用日期]
.硅藻泥[引用日期]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中国化工学会成立于1922年4...
提供资源类型:内容今日有366网友访问
客户端勋章使用茶坊客户端登录的用户
总积分:8220
话说中央空调3分品质7分安装真不为过,中央空调因为它要和室内装修配合得当,实际上设备本身只是一个&半成品&,要使一套家用中央空调能够正常运行,设计、安装、施工的重要性不亚于空调设备的品质。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中央空调安装的几个注意事项。安装阶段篇:中央空调要经过3次安装1第一次安装【水电进场时联系安装】①吊装中央空调室内机,并对内机进行包裹,避免有灰尘杂质进入;②安装排管:冷媒管、冷凝水管、信号线。2第二次安装【第一次安装结束24小时之后】①吊装中央空调室外机;②充填冷媒,测试中央空调系统,测量风口尺寸和位置。第三次安装【第二次安装结束后或次日】安装风口,最后设备运行测试。3第三次安装【第二次安装结束后或次日】安装风口,最后设备运行测试。
安装材料篇:5个关键辅材不可疏忽大意1冷媒铜管中央空调的冷媒运行情况直接决定使用效果,所以冷媒铜管的好坏至关重要。传统的R22冷媒(氟利昂)的管内压力一般为20公斤左右,而R410新冷媒,管内压力达到了36公斤。因此使用新冷媒的中央空调需要选择更为优质的冷媒铜管。用挤压工艺生产的铜管(俗称挤压管),这种管材壁厚均匀,可承受较高压力。而市场上常见的另一种铜管利用拉伸工艺生产(俗称拉伸管)很容易壁厚不均匀,这对冷媒系统的安全埋下隐患。2铜管保温冷媒运行情况直接决定使用效果,铜管保温不可忽视。冷凝水管冷凝水管隐藏在吊顶中,最后会封闭起来。其质量的好坏虽然不会影响空调使用效果,但是一旦其漏水,后果是很严重的,必须通过拆除部分或全部吊顶乃至敲墙撬地板(砖)来进行维修。3冷凝水管冷凝水管隐藏在吊顶中,最后会封闭起来。其质量的好坏虽然不会影响空调使用效果,但是一旦其漏水,后果是很严重的,必须通过拆除部分或全部吊顶乃至敲墙撬地板(砖)来进行维修。4风口小部件往往会被很多小伙伴疏忽,其材质不同,也会影响使用的感受。比如出风口,常见风口有两种材料:一种是ABS风口,另一种是铝合金风口。这两种材质的出风口各有利弊。ABS出风口,采用ABS工程材料制作,不容易结露。但该材料有一定的热胀冷缩系数,所以在使用过程有可能会发出吱吱声,冬天气温低风口也可能产生轻微的拱起。长时间使用后风口会变黄,并不容易清洗。铝合金出风口,优点在于不易变形,也不易变色。但是由于铝合金的热传递速度非常快,所以在夏天使用过程中,容易结露。严重的会有水滴产生。两种出风口各有其特点,小伙伴们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挑选。5信号线信号线并不贵,一般都采用带屏蔽层的信号线。
安装规范篇:8步安装光有好的材料,没有好的施工工艺,同样会影响空调的使用效果,且空调设备由于安装工艺不好还容易受损,因此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1内机就位施工队进场第一步就是吊装内机,这里只要注意2点就可以避免后续问题。①内机离房顶距离不得小于1公分,避免机器运行时与墙顶产生共振。②内机必须水平吊装,安装后需要用专用工具测量,机器是否水平。2冷媒铜管的安装① 安装完内机即可安装冷媒铜管,这是中央空调安装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② 所有的焊接点应该在铜管与分支管的连接处进行焊接,不存在铜管与铜管焊接。③ 在焊接过程中必须往铜管内冲入氮气(充氮焊接工艺),钢管内部由于没有空气,焊接时就不会产生结炭,因此大家也就不用担心压缩机工作时结炭进入内部而产生故障了。④焊接完成后应该用高压氮气进行管内吹灰,保持铜管内清洁。3充氮保压这是焊接完成后必须对铜管进行的压力测试,往铜管内充入一定压力的氮气进行保压,一般压力测试时间为24小时。需要特别说明:使用R410冷媒,需保持管内压力为40公斤,R22冷媒则需要保持管内压力为20公斤。氮气是惰性气体,膨胀系数小,几乎不存在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压力变化。如果测试过程中压力表有下降现象,则应该检查冷媒管焊接是否有问题。为了保证安装施工到位,所有压力表在常规24小时保压后不做拆除,保持到外机通电测试前才拆除,(为避免其他装修施工时误损冷媒系统)能够充分保证冷媒系统的安全运行。
4冷凝水管的安装冷凝水管从内机接出后至室外或地漏,至少保持&1%的坡度。质量较高的安装则是从室内机接出后,就近落地,最后会同其他冷凝水管一起接出室外或地漏。5安装外机必须做到外机风扇出风口在50公分内、外机后部15公分之内无遮挡物,所有落地脚必须安装减震块,保证外机运转正常。6抽真空外机安装完毕后在充填冷媒前需要对冷媒管进行抽真空,把管内的空气抽出,保持管内干燥、无水分,否则空气和水会与冷媒混合产生冰晶,严重的会造成设备损坏。规范:冷媒管需要连接上外机后进行操作;抽真空的时间一般多联机不少于两小时,一拖一风管机不少于20分钟。7 充填冷媒上述工作完成后,则可以开启冷媒阀,释放出外机内自带的冷媒,开机测试并检测压力,适当进行补充,直至调试完成,达到理想工作状态后即可。8风口测量安装回风口:通常回风口会与检修口安装在一起,风口尺寸必须与内机回风口吻合,不能出现错位现象,这样才可以达到最佳回风量;并保证有足够的维修空间。出风口:若使用ABS出风口在测量风口时要留有一定的热胀冷缩空间。
注意:出风口一定不能装在灯带附近(理由:如果出风口前有灯带,会造成空调在制热时会遮挡出风,而热空气是往上的,使得热空气滞留房间的上部,从而整个活动空间感觉热量不足,需很长时间才能有热的感觉。)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
| & 5淘房 江苏三六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苏ICP证编号 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009365 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230号 文明办网上文明上网 举报电话:025-
扫一扫,立刻加茶坊微信
马上扫描下载淘房客户端
马上登录,发帖回帖,赚取积分换礼品
还没有茶坊账号?马上
用其他帐号登录:
亲,您还没登陆华侨路茶坊哦,立即登陆发表观点,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还可以赢取茶坊cp,兑换礼品哦~
你可以选择:
免费订阅楼盘动态、开盘、优惠随时掌握09-1509-1809-0308-27
02-1108-2502-0201-17
◇本站云标签
◇热点推荐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如题,很担心楼啊,空调公司说没问题,可却合同里注明打孔责任业主自己承担!
注册日期:
来自:苏州
尽量不要打孔,你中央空调挪个位置就好了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严格要求来说是不能打的,空调位置能换就换,实在不行还是要LZ自己拿主意!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最后是不要打 梁上三公分打洞 正好是在主钢筋上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1672
梁上可以打孔的,但是必须在梁上三公分以上的地方打孔。
美式联排小墅蜗居成长记---葡萄架完成
新古典碰撞美式联排小居成长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装中央空调好像必须打孔,否则吊顶要降10公分,刚去物业问了,物业说可以打,就是打孔前要报备交压金,打孔的位置他们要看到才可以。大家装中央空调难道不用打孔?都说不可能的。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1673
楼上有几个根本不懂中央空调的,中央空调打孔走管是必须的,不过是会影响层高的问题,你吊顶不全吊。至于打孔要报备物业没遇到过,只是装修前要交物业一笔装修保证金,不是中央空调的单独保证金。我家安装物业也没有来看空调的事情,我所有朋友家也没有物业来专门看这个的嘛
美式联排小墅蜗居成长记---葡萄架完成
新古典碰撞美式联排小居成长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2148
最好不要在梁上开孔,要开孔先还是得征询结构工程师的意见。当然也不是不能开,好多喷淋管都是在梁上开孔的。一般的原则是:孔中心在粱的厚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孔直径不能超过粱的1/3。譬如,粱高900,孔中心开在450mm的地方,孔直径不能大于300mm。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梁上不打洞不太现实,说最好不要在梁上打洞的都是风凉话。
人最好不要吃了就睡,最好不要抽烟,最好不要喝酒,最好不要纵欲。最好不要系列太多了。
实际上,梁上打洞,单洞直径不要超过15CM,洞与洞间距不要小于2米,这个基础之上基本安全没问题。
LZ,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外面打出一个风口的都有,不要打到钢筋就行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听说装新风系统,在梁上都要打到8公分的口。
中国建筑物的层高,装中央空调,想要不在梁上打孔,简直就是妄想了,哎。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可以打的 我家也打了 不然怎么装中央空调啊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给大家一个忠告,中央空调最好带提升泵,这样最安全,因为可以保证孔打在梁上部,不会伤到主钢筋。不带提升泵的,为了冷凝水的坡度,距离一长就可能伤到某个梁的主钢筋!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LZ功力了得
LZ,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14楼小鬼casperLZ功力了得 不敢都是被JS逼的。提升泵的缺点也告诉大家参考吧,一是增加了成本,几百元吧,二是提升泵坏了发现不及时会让冷凝水倒流出泡到吊顶。这个看大家个人了选择了。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第15楼lamorak不敢都是被JS逼的。提升泵的缺点也告诉大家参考吧,一是增加了成本,几百元吧,二是提升泵坏了发现不及时会让冷凝水倒流出泡到吊顶。这个看大家个人了选择了。楼主被商家忽悠了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16楼英超风格楼主被商家忽悠了 哦,那里啊?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给楼主解释下,楼主就明白了梁的跨中下部弯矩最大,梁的支座上部的负弯矩最大,有集中力出剪力最大,所以楼主开洞时要避免在支座,跨中,上部有集中力的地方开洞,最优的位置是梁跨度的1/3处。开洞的尺寸,当然是越小越好,洞孔位置尽量在梁高度的中间区域,避免打断梁的上部和下部钢筋开洞的间距其实是没有特殊要求的,靠的很近的2个150的孔其实和1个300的孔一个意思的至于孔洞不大于300这个说法的来源,给你解释下,按照图集要求,大于300的孔洞,需要在开洞的四周设置补强钢筋,小于300的孔洞,施工时一般就是钢筋避让,相信楼主心里有数了吧多说两句,关于梁的钢筋位置,一般2A类环境下,保护层厚度是30-35,就是说下部受力主筋的下边缘到梁底是35,加上主筋的直径20-25,整个高度是60,上部钢筋的保护层30,钢筋直径一般16-22,但是上部钢筋浇筑时,虽然蛇了垫块,但是实际上位置还是偏下,所以洞口的位置延梁的高度方向开孔时,避开上部80,下部60处就不会打断纵向受力钢筋,一般的次梁高度400,400-80-60=260,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洞大于260基本上肯定会伤主筋。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第9楼英超风格外面打出一个风口的都有,不要打到钢筋就行笑死我了,打出一个风口。。。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请教楼上各位大师,你们说的三联供是什么?为什么不好?请赐教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第17楼lamorak哦,那里啊?加提升泵呗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第19楼deardearbaby笑死我了,打出一个风口。。。这个见怪不怪了,一排,10几个十公分的洞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18楼cdmao给楼主解释下,楼主就明白了梁的跨中下部弯矩最大,梁的支座上部的负弯矩最大,有集中力出剪力最大,所以楼主开洞时要避免在支座,跨中,上部有集中力的地方开洞,最优的位置是梁跨度的1/3处。开洞的尺寸,当然是越小越好,洞孔位置尽量在梁高度的中间区域,避免打断梁的上部和下部钢筋开洞的间距其实是没有特殊要求的,靠的很近的2个150的孔其实和1个300的孔一个意思的至于孔洞不大于300这个说法的来源,给你解释下,按照图集要求,大于300的孔洞,需要在开洞的四周设置补强钢筋,小于300的孔洞,施工时一般就是钢筋避让,相信楼主心里有数了吧多说两句,关于梁的钢筋位置,一般2A类环境下,保护层厚度是30-35,就是说下部受力主筋的下边缘到梁底是35,加上主筋的直径20-25,整个高度是60,上部钢筋的保护层30,钢筋直径一般16-22,但是上部钢筋浇筑时,虽然蛇了垫块,但是实际上位置还是偏下,所以洞口的位置延梁的高度方向开孔时,避开上部80,下部60处就不会打断纵向受力钢筋,一般的次梁高度400,400-80-60=260,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洞大于260基本上肯定会伤主筋。啊,说的好专业,看了两三遍才明白。最重要的是,梁下部6公分,上部8公分,打洞不好打到,这样就可以了是吧。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21楼英超风格加提升泵呗为什么加提升泵被忽悠了呢,能多解释几句吗?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23楼lamorak啊,说的好专业,看了两三遍才明白。最重要的是,梁下部6公分,上部8公分,打洞不好打到,这样就可以了是吧。是的,主要看你的梁高,有条件的上下各10公分,标准的做法,穿墙(梁)都要套管的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梁上打孔金律三条原则必须同时满足: 1. 高度20cm的梁不能打孔;2.孔底部距离梁底必须不小于10cm,否则主钢筋就断啦,危险的干活;( 工人打孔,主人最好在现场看着,保证孔两边都满足该要求,因为有些梁左右看不对称,很难确定,所以孔两边都要确认“孔底部距离梁底必须不小于10cm”) 3. 孔径不大于梁高度的1/3;更重要的是:不打孔,少打孔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如果简单打孔还是没问题吧
我是真的为你哭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公分国槐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