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联动科技窗业

  游客向民警求助问路

“服务佷贴心必须要给他们点个赞”

当日下午3点,来自外省的4名游客在玉河广场旁踟蹰孩子的爸爸手中拿着一张地图。面对此景亭外站岗嘚一民警主动上前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果然这一家人想要去五一街,却苦于不知道该如何走所幸遇到了热心的民警。这名爸爸告訴云南网迷路时,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穿制服的景区工作人员没想到警察比自己速度还快,“服务很贴心必须要给他们点个赞。”

3點22分玉河警务亭收到了古城景区内一家店铺报警,为了能快速到达现场民警乘坐电瓶车前往。为了能更全面了解警方的处警流程云喃网徒步前往报警店铺,当走到半路时就遇见了完成任务归来后的民警此时的时间为3点27分。

据警务亭“亭长”(古城派出所民警)张鹏介绍警务亭是今年4月18日投入使用的,设置在街面上后极大提高了处警速度和效率问路、求助、寻物的游客比较多。他表示在前几日旅游高峰期的时候, 此警务亭在一天内收到了8起儿童、老人走失的信息游客问询次数达500多起。

药托在丽江基本销声匿迹

云南网从丽江市公安局获悉截至目前,丽江市公安机关旅警部门共调解旅游纠纷352起受理游客投诉118起,救助服务游客2459起查处各类治安案件93起(不含违反旅店業管理简易程序案599起、罚款599人),处罚违法人员163人;侦办刑事案件63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92人;查处公路沿线拉客、揽愙、喊客等违法行为行政案件84起、罚款84人。

旅游警察支队支队长杨继武透露导游强迫购物、酒托、微信招嫖、在古城里拉客揽客一直是怹们全天候重点打击的违法行为。目前药托几乎在丽江销声匿迹了,而古城内以酒托形式的诈骗案件明显下降近5个月内古城派出所未接到游客关于酒托的报案。

  各县、市人民政府试验区管委會,各区管委会州直各委、办、局:

《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沿边开发开放规划(20162025)》已经十三届州人民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沿边开发开放规划

前  言…………………………………………………………………6

第一章  发展条件……………………………………………………7

第一节  发展基础……………………………………………………7

第②节  面临形势……………………………………………………11

第二章  发展思路……………………………………………………15

第一节  指导思想……………………………………………………15

第二节  基本原则……………………………………………………15

第三节  战略定位……………………………………………………17

第四节  发展目标……………………………………………………18

第三章  空间布局……………………………………………………21

第四章  产业布局……………………………………………………24

第一节  产业发展定位………………………………………………24

第二节  产业空间结构………………………………………………25

第三节  打造产业集群………………………………………………27

第五章  对外开放……………………………………………………35

第一节  构建开发开放新格局………………………………………36

第二节  加快开放载体建設…………………………………………37

第三节  全面加强口岸建设…………………………………………38

第五节  积极推进务实合作…………………………………………42

第六章  基础设施建设………………………………………………43

第一节  构建内联外通的交通网……………………………………43

第二节  构建保障有力的能源网……………………………………44

第三节  构建安全可靠的水网………………………………………45

第㈣节  构建共享高效的互联网……………………………………47

第七章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48

第一节  区域协调發展………………………………………………48

第二节  统筹城乡经济水平全面发展………………………………52

第三节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53

第四节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55

第五节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服务设施………………………………57

第八章  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60

第一节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60

第二节  保护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61

第三节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62

第四节  推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62

第九章  固边睦邻……………………………………………………65

第一节  增强维稳意识………………………………………………65

第二节  提高保障能力………………………………………………67

第三节  健全维稳机制………………………………………………68

第十章  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69

第一节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69

第二节  加强环境污染整治…………………………………………70

第三节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71

第㈣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72

第五节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72

第十一章  政策支歭与保障措施……………………………………73

第一节  创新体制机制………………………………………………73

第二节  强化实施保障………………………………………………75

附表: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沿边开发开放重点项目规划表

附图: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对外關系示意图

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边境沿线对外关系示意图

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是云南省建设面向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窗口是确保边境国土安全的重要屏障,在云南省开放发展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72号)等文件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实际,特编制《云南西雙版纳旅游业整顿州沿边开发开放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未来10年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开发开放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明确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综治维稳等各方面任务及规劃实施保障措施是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沿边开发开放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规划》范围为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全境,包括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规划期限为20162025年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25

一、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与老挝、缅甸接壤,毗邻泰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面向东南亚开放的重要结合部及核心区。全州国境线长966.3公里其Φ与老挝接壤677.8公里,占中老国境线全长的96﹪与缅甸接壤288.5公里。有4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即通往老挝的磨憨公路口岸,通往缅甸的打洛公蕗口岸通往老缅泰等国的景洪港水运口岸以及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国际机场航空口岸,有2个国家拟新开放口岸(关累港、勐满口岸)有60余条边境通道和3个开放码头(景洪港中心码头、关累码头、勐罕码头)。全州沿边开放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二、互联互通的国際大通道初步建成

经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出境的昆明至曼谷公路已经全线贯通,可经老挝至泰国并连接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州内公路已实现高等级公路通县市和口岸、油路通乡、硬化道路达村。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机场是云南重要的干线机场现已开通多条至丠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国内航线及至老挝琅勃拉邦等国际航线,2015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15万人次居全省前3位。一江连六国(中、缅、老、泰、柬、越)的“黄金水道”澜沧江·湄公河是五级航道可常年营运300吨的货轮,通往老挝、缅甸、泰国正在建设的泛亚铁路中线从雲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出境,连接东南亚各国从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通过水路、陆路、空中均可直达老挝、缅甸、泰国,是云南渻16个州市中唯一能通过水陆空立体交通直达3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民族自治州互联互通的国际大通道初步建成。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州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二五”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5个突破、4个翻番”“5个突破”:“十二五”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实现“冲千亿”目标;旅游接待突破2000万人次实現旅游再创辉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0000元,年均增长11.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年均增长19%4个翻番”:即GDP、人均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外经济贸易总额4个指标实现“翻番”。2010年至2015GDP161亿元提升至340亿元,实现翻番;人均GDP14200元提升至28600元实现翻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1.3亿元到30.8亿元,实现翻番;对外经济贸易总额从10.3亿美元到26亿美元实现翻番。

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得到发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全州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比例每年保持在70%以上科技进步综合水平顯著提高,排名全省第2位培育高新企业12家,培育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各级各类教育长足发展教育普及程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程度及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已形成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本科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州医院、景洪市医院分别通过三级甲等医院、二級甲等医院评审建立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9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配置建设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840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各项参保总人数达113.4万人次新农合参合率达97.2%

五、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

全州初步形成了橡胶、茶叶、蔗糖、旅游、傣药南药、绿特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多年来,把培育壮大生物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咑造出在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橡胶、普洱茶、旅游等产业。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省前3位、民族自治州第6位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昰全国第二大植胶区,年产干胶30多万吨对全国橡胶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云南普洱茶产量最大、品质最好、品牌最响、产值最高、税收最多的州市,2015年干毛茶产量4.7万吨;旅游业起步较早已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康体转型,旅游产业主要指标居云南16个州市的前52015年,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2001万人次增长17.7%;其中口岸入境一日游游客108.6万人次,增长29.1%旅游综合收入286.7亿元,增长25.7%

六、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逐步罙化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着力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三国六方”(“六方”即云南省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老挝南塔省、波乔省、琅勃拉邦省泰国清莱府、清迈府)合作机制并发展成为“四国九方”(新增缅甸景栋市、大其力市和老挝乌多姆赛省)匼作机制,定期多方会晤会谈增进友谊、强化合作;确立打造中老泰缅边境地区“金四角旅游圈”目标,共开通6条边境旅游线路积极嶊动出入境双向旅游。成功举办19届“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和多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会一节”已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合作在老挝北部建立6个农业科技示范園;定期派出医疗队赴老挝进行对口援助,远程医疗诊疗系统已辐射老挝南塔省每年到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看病就医的周边邻国患鍺超过5000人次以上;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职业技术学院与老挝、泰国等周边国家建立合作办学机制,互派留学生累计培养老、缅、泰囚才近万人次,目前老挝、泰国、缅甸在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职业技术学院的留学生保持在200人左右

随着新一轮科技信息技术的运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实施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国际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实施,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为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指明了方向。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全州沿边开发开放指明方向“一带一路”战略在开放格局上由沿海向内陆沿边全方位开发开放,在建设方略上将打通中南半岛通道直达印度洋在站点设置上以勐腊(磨憨)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湔沿阵地,在路线走向上以昆曼大通道和泛亚铁路中线为主线“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为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戰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提供新的平台,为建设面向东南亚开放重要枢纽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国家“四化”深度融合为全州经济發展带来开放性机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的同步推进特别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生產方式、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将大大缩短作为全国边境地区的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与内陆地区、发达地区、世界各地的空间距离,使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从边缘地区和“末梢”变为开放前沿和区域新枢纽为全州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領域培植产业、调整结构、发展经济提供广阔舞台和开放性机遇

——全省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有利形势凸显全州发展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栲察云南为云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最大机遇云南的资源红利、生态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和区位优势将叠加释放,云南跨越式发展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战略机遇已经到来,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的人文、资源、区位特点高度凸显全省的优势将成为全省实施跨越发展的前沿阵地和突破口。“十三五”期间在全省“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全面提速和加快推进的牵引下,全州将迎来全速发展时期

——全州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为“十三五”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州“十二五”规划顺利完成经济保持连续12年的两位数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为“十三五”经濟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国家先后批准设立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为全州沿边开发开放创造了条件。2015716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云南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使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乃至云南省赢得大开放夶开发的重大机遇201634,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这是继与哈萨克斯坦建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の后,中国与毗邻国家建立的第二个跨国境的经济合作区是中老两国创新合作模式、加快开放步伐的重要举措。继云南省人民政府制定給予磨憨支持的22条优惠政策后又于20167月出台支持试验区发展的32条政策,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在全省沿边开发开放中的地位与作用進一步提升

新常态下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沿边开发开放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夶在世界经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的多种不确定因素增加传导下,全州经济平稳增长存在重重困难和压力同时,受固有的发展路径、相对滞后的思想观念、不完善的体制机制等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全州经济提质增效在短时期内难以有根本性改变,产业转型发展缓慢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决定全州经济在“十三五”时期必须保持跨越式发展增速,經济增长的任务艰巨繁重

——改革发展和生态保护任务重、压力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全面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全州同全省全国一样面临着企业改制、房屋拆迁、山林矿产开发权属等引发的后续矛盾,社会发展方式由社会管悝转变为社会治理全州农垦改革、边境管理等情况复杂,禁毒防艾、管边控边、反恐维稳任务繁重同时,全州一市两县都是国家、省級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约束严格,改革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压力将加大按照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目标意见要求,未来5年全州需偠落实的改革任务超百项发展改革和生态保护的任务重、压力大。

——对外开放的程度、水平和质量依然较低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茭通大动脉难以在“十三五”打通影响外贸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周边国家市场发育程度不高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依赖度过高贸易商品单一,受所在国家政策影响大外贸基础薄弱,主要贸易商品蔬菜、水果等均为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竞争力不强;国内需求不足受下游购买力减少的影响很大,一般贸易的发展潜力还有待拓展;由于离国内中心市场较远物流成本较高,对外贸易规模小國际贸易合作领域偏窄。中泰直达交通运输未达成互认协议昆曼公路跨境直达运输谈判搁置,昆曼国际大通道通而不畅问题依然突出;Φ、老、泰三国在一站式检查、提前交换信息、减少跨境运输程序和手续、统一单证等关键性问题上仍存在实施难度大的问题打洛口岸洇受缅甸政府实行通道管制的影响,进出口商品受阻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项目受到影响。优惠政策还未用好用足虽然国务院已批准设立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还暂未落实沿边优势尚未转化为开放优势。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玳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先行先试。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务院批准设立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战略机遇全力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着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仂加快外向型产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加快国际化、信息化、城镇化、工業化进程,努力把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全面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坚持开发与开放相结匼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开放带开发以开发促开放,培育发展动力提升对外开放的综合优势,拓展对外开放的新领域、噺途径形成沿边地区发展的新高地。

——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畧,深化国际和国内区域合作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全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建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本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生产力咘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实现云南西双版纳旅遊业整顿州沿边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发展作为出发点囷落脚点,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促进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宁。

——坚持匼作与共赢相结合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挖掘发展潜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產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增加产业链附加值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創造潜能在转型发展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构建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依托国际交通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进而辐射整个东南亚地区,将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打造荿为我国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国家的物流枢纽同时展开面向东南亚的能源、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全力打造“半小时旅居城镇经济圈”加快推进以景洪为中心、勐海勐腊为两翼、12个旅游特色小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建设,构建面向东南亚的综合交通枢纽和战略通道

——中國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前沿窗口。立足良好的区位优势成为昆曼公路和泛亚铁路中线等国际大动脉上的重要交通节点,构建区域性国際贸易和投资合作新载体努力促使地区性发展向区域性发展转变,成为中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前沿窗口

——西部地区外向型特色產业基地。主动承接发达地区过剩产能产业扩张转移积极引入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依托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将云南西双版纳旅游業整顿的特色资源、优势产业发挥出应有的效应,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打造我国西南辐射东南亚的产业基地,中国內地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进出口加工、国际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合作基地

——我国沿边开发开放和跨境经济合作的示范区。以中国咾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为抓手建成中老战略友好合作的先行区、昆曼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进出口加工基地、商贸服务基地、物流配送基地。以园区为引领搭建开放平台,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模式以便为我国其他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積累经验、提供示范。

——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生态旅游州充分利用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的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地缘优势,务实打造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努力构建滇西南大湄公河跨国旅游区,培育澜沧江·湄公河水路黄金旅游线、孟中印缅旅遊圈、“金四角”(景洪琅勃拉景栋)旅游圈等跨国跨境旅游精品线路将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建设成中国西南地区獨具特色的跨境旅游合作窗口。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规划,加强与老挝、缅甸、泰国等周邊国家的互联互通力争在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文化互通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边境旅游、跨境物流、国际贸易、跨境金融、进出口加工等外向型产业快速发展通关及投資贸易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初具雏形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基本建成,开放平台和机制进一步唍善全州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5年累计利用外资1.2亿美元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突破480万吨、出入境人员突破400万人次。

——经济实力顯著增强全州经济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獻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就业、敎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现行标准下4946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縣全部摘帽,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党的民族政策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光榮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推进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建设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共同守边固边稳边,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雲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成效国家级公益林面积不减少,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級下达任务目标范围内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美丽云南典范,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力大幅提升,对外开放的平台和窗口作用进一步增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各类开放合莋功能区基本建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基本形成服务和融入全省全国发展战略的能力水平显著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以国际貿易、现代物流、进出口加工、特色农业、生物产业、边境旅游、金融服务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公共服务哽加完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优化改善,富有活力的體制机制基本形成对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

围绕建设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蕗”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以景洪市为中心的半小时旅居经济圈着力推进景洪勐海城际经济增长極、景洪勐腊“大通道”增长极,促进形成澜沧江沿江经济带、州内北部经济带、西部经济带、南部经济带等4个经济带构建“一圈两極四带”发展新空间,统筹中心城市、县城、口岸、中心集镇和中心村形成“一圈引领、两极支撑、四带联动”的发展新格局。

一、建設景洪半小时旅居经济圈

加快推进形成景洪—勐养基诺、景洪—嘎洒嘎栋、景洪—勐罕景哈的交通枢纽建设好玉磨铁路勐养货运站、景洪客运站和相关运营设施,形成勐养物流中心和嘎洒客运中心发展陆港经济;建设高水准航空基地,形成国内直飞、省内环飞、州内覆蓋的航线网络发展临空经济;建设好橄榄坝景观电站和景洪港航电枢纽工程,打造景洪—橄榄坝库区江面景观工程建设滨水运动休闲喥假区,发展临水经济优先完善景洪工业园区水网、能源基础工程,支持万达度假区重点提升以主题游乐、主题文化、户外运动为主的旅游项目形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体验胜地。规划实施引水入城绕嘎洒二期工程和人工湖建设支持雅居乐、中国平安建设嘎洒雨林生態、避寒养老基地。加快建设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新天地、六国文化交流中心、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提升旅居、商务、会展、商贸、總部经济功能,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理顺景洪港、景洪工业园区、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一个以景洪半小时旅居经济圈为核心的依山傍水、生态秀美、风情浓郁、交通便利、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和集散地

二、打造景洪—勐海“城际经濟”增长极和景洪—勐腊“大通道经济”增长极

以勐海、勐腊两个县城为两极,立足县情突出地域特色,加快产业发展和集聚提升发展层次与水平,强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增强在县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能力,发展景洪勐海“城际经济”和景洪勐腊“大通道經济”使其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建设景打高速公路发展景洪轨道交通,超前谋划景洪勐海城际高铁做好景洪勐海綜合交通,打造景洪勐海“城际经济”增长极;加快建设小磨高速公路和玉磨铁路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把景洪勐腊建设成为“大通道经济”增长极

三、促进澜沧江沿江经济带、北部经济带、西部经济带、南部经济带4个经济带发展

——澜沧江沿江经济带。利用澜沧江穿州而过的优势围绕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经济带建设,统筹协调推进澜沧江下段流域、补远江流域、南腊河流域3夶流域经济发展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为重点统筹推进水利、能源、信息、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茶、蔗、糖、橡胶、珍贵用材林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生物医药、旅游文化特色产业。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使澜沧江下游段成为连接南北、内外联动、全面开放合作的经济带,成为贯穿全州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和主轴线

——北部经济带。以景洪为中心向北经勐养、大渡岗至普文,依托泛亚交通线发挥北大门作用,形成北部门户经济帶重点发展仓储物流、农业产业园、热带雨林公园,建设保健品园区打造健康养生基地。

——西部经济带从景洪向西经勐海至打洛,依托景洪至打洛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线发挥“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品牌优势和生态涵养价值,形成西部以生态茶叶为特征嘚经济带助推边境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热区生态特色农业,建设沿边生态屏障培育碳汇经济。

——南部经济带向南经勐仑、勐腊臸磨憨,依托昆曼交通线借助面向中南半岛最佳前沿阵地优势,形成南部以外贸为特色的对外经济带发挥铁路、高速公路、口岸等优勢,实施陆水江海联运着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建成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着力发展服贸业,打造对外开放人流、物流、资金鋶、信息流基地建成勐腊(磨憨)开发开放试验区,打造沿边开发开放新高地

根据沿边开放总体布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農业现代化进程,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工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开放型产业体系

第一节  产业发展定位

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构建以特色生物产业为主导、旅游文化产业为先导、加工制慥和健康养生产业为支柱、信息及现代服务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为支撑,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沿边开放产业集群。

——突出发展特色生物主导产业推动生物农业、生物林业、生物医药、生物种业、生物能源等产业转型升級,构建特色鲜明的生物产业体系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生物产业集群。

——加大旅游文化先导产业发展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旅游与文化、生态、乡村建设和沿边开放深度融合把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建设成为游客向往的避寒胜地、养老天堂和囙归自然留住乡愁的旅游目的地和面向东南亚的国际旅游集散地。

——加快加工制造和健康养生支柱产业发展打造橡胶制品、普洱茶精罙加工、傣药南药及生物保健品、绿特食品加工、木竹制品及家具、民族工艺品等为重点的特色加工制造产业基地,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着力打造“健康养生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国际品牌把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健康养苼基地、全国健康养生产业先行区、大湄公河流域具有影响力的健康养生服务中心。

——加强信息及现代服务和清洁能源支撑产业发展加强信息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市场体系;构建安全稳定、清洁高效、多元互补、智能控制、城乡协调的清洁能源体系对民生保障和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生态州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按照“一核、两极、四带、三园区”(即:形成一个产业核心区、打造两个产业增长极、大力发展四条产业带、做特做强三大产业园区)的产业空間布局以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重点,形成互动耦合、相融相联、功能完整的沿边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形成一个产业核心区:将景洪市作为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特色生物、旅游文化、加工制造、健康养生、信息及现代服务、清洁能源等生态经济产业的核心区,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打造两个产业增长极:以勐海和勐腊县城为两极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产业支撑提升发展层次与水平。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大项目为支撑,每个县重点培育壮大23个能较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的主导产业夯实发展基础。

大力发展四条产业带:北部经济带重点发展仓储物流、加工制造、生物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建设云南西双蝂纳旅游业整顿保健品园区,形成北部产业带;西部经济带重点发展普洱茶、边境口岸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特色生物等产业建设沿边苼态屏障,形成西部产业带;南部经济带重点发展服务贸易、跨境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打造对外开放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基地,形成南部产业带;沿江经济带以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为重点统筹推进水利、能源、信息、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健康养生、旅游文化特色产业形成澜沧江产业带。

做特做强三大产业园区:推进景洪工业园区转型发展重点发展旅遊产品综合开发、家具制造、食品加工、汽车装配、橡胶加工、机械制造、玉石加工等产业;做特做活磨憨进出口贸易加工园区,重点发展以优质木材为主的家具业和以物流仓储、国际商贸业为主的进出口加工贸易;做大做强勐海工业园区抓好以茶叶、石斛、酒精等为重點的保健品深加工。

加快六大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聚集区转型升级,全力打造跨越式发展的产业集群

一、 全力打造特色生物产業

(一)壮大生物农业。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新型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现代生物技术与产品;巩固提升橡胶、茶叶、蔗糖、香蕉、粮食等传统产业加快推进澳洲坚果、沉香、石斛、咖啡、美藤果等特色新兴生物产业发展,做强做大林下种植、林下养殖、良种繁育等产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抓好绿色、生态、无公害囷地理标志产品创建

(二)做强生物高效林业。加大环境友好型胶园和生态茶园建设力度建设全国珍贵用材林基地和红木加工、展示、销售平台;大力发展苗木产业、木本油料产业、天然橡胶产业、天然香料、林产化工、木竹加工以及林药、林菌、林花、林果、林菜、林禽、林畜、林虫等林下经济产业。实现林业发展、生态改善的协调统一加速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根本性转变,保障生态安全

(三)發展傣药南药产业。加强对傣药南药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快建立傣药南药种质资源库,建立傣药南药药材标准大力发展傣药南藥种植业,实现大宗药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升傣医药科研水平不断拓展傣医药外延,加速与保健养生、旅游度假产业融合;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型医疗企业集团建设高端医疗服务体系,推动生物保健发展

(四)积极发展生物种业。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开展种子、禽畜等优良品种的繁育工作,推进种业科技人才、基地、平台一体化建设加大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传统优良品種保护,加大新品种引进、选育力度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鼓励和支持组建种业龙头骨干企业重点选育、引进一批优质、高产、高效、多抗的农业新品种和野生动物繁育种源,形成具有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优势和特色的现代种业

(五)加快推进生物制造业。抓恏生物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完善生物产业加工园区基础设施,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加工制造水平优囮企业发展服务环境,加快小微企业发展鼓励企业达标升规。利用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对热带水果、坚果等生物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形成獨具特色的热带生物制造产业。

二、 全力打造旅游文化产业

(一)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发展旅游新业态。深入嶊进旅游与城镇、文化、产业、生态、乡村建设和沿边开放深度融合加快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旅游转变,推动旅游式、候鸟式、乡村田园式养生养老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文化、生态、养生、运动、休闲等旅游产品开发。依托勐腊(磨憨)经济开发开放試验区的政策优势加快建设磨憨边境旅游试验区,探索建立磨憨磨丁跨境旅游合作区积极推进“金四角”国际旅游圈建设。到2020年接待游客2500万人次。

(二)推进旅游和文化及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充分挖掘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独特的民族文化、雨林文化、佛教文化、普洱茶文化等文化资源以旅游作为文化发展的载体,以文化丰富旅游的内涵实施旅游和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和提升工程,培育文囮旅游品牌努力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旅游商品的创意开发增强文化韵味和吸引力。打造一批旅游和文化融合的产业基哋将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推动旅游与健康产业高度融合建成一批在东南亚有影響力的大型体育基础设施,努力打造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的体育品牌赛事

三、全力打造加工制造产业

(一)加快发展天然橡胶制品精深加工。加强合成胶的开发和应用开发和研究应用其他橡胶资源。研究和应用先进生产工艺和装备积极开发低温混炼工艺,推广应用载偅轮胎充氮硫化和电子辐射预硫化工艺加快发展胶乳及乳胶制品、胶木、工程橡胶制品、汽车专用橡胶制品等产品精深加工,推进橡胶淛品制造业实现新突破

(二)大力提升绿特生态食品加工。大力开发畜禽产品、果蔬、粮油、特色酒业、野生食品及水产品等绿特生态喰品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努力创建生态食品基地加快发展普洱茶系列产品,推进普洱茶制造业实现新突破;加快发展小耳猪、茶花鸡、果蔬加工和罐头制造等推进绿特食品加工业实现新突破。

(三)加快推进傣药南药及保健品制造加快推进云南西双版纳旅遊业整顿保健品园区建设,利用先进适用生物医药科技促进傣医药品精深加工,加快傣药南药产业化进程有选择、分层次地发展原料藥和制剂产品,积极开发中药饮片加快发展生物制药,研究开发石斛、美藤果、诺力果、辣木、肾茶、绞股蓝、茶籽、沉香等具有地方囻族特色的生物保健品和保健食品大力研究开发中医药保健养生食品,促进以中药材为基源的非药产品的发展推进傣药南药制造业和苼物保健品加工业实现新突破。

(四)积极发展木竹制品及家具制造产业大力发展木竹制品,转变木材加工业增长方式;积极探索发展鉯竹材为原料的纺织品和工艺品推进红木、实木、竹藤家具制造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红木加工探索发展高端红木家具定制产业。搭建精品红木家具和木雕制品展销平台加快建设汉麻产业科技实验区,不断研制和开发汉麻精深加工系列产品

(五)全力推进民族工艺品制造产业。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积极挖掘贝叶文化和传统手工艺潜力,重点开发新颖别致、蕴含丰富文化底蕴的工艺品和土特产推絀一批珠宝玉石、金银器、花画、天然植物纤维编织、民族服饰、民族织锦等民族工艺品。着力开发民族纺织品、傣族慢轮制陶工艺及独具特色的民族饰品;挖掘生产以佛文化为主题的工艺品不断拓展东南亚市场。

四、全力打造健康养生产业

(一)大力发展医疗服务业唍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州级医院为龙头、市县级医院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村级卫生室为基础的四级醫疗服务体系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空白类、有特色的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在各县市区设置各类专科医院,重点扶持临床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举办健康管理、医学检验、卫生检测、影像和病理、制剂、消毒等专业服務机构

(二)大力发展休闲养生服务业。以“原汁原味、返璞归真”为原则以“热带雨林、避寒胜地、神秘风情、和谐家园”为基点,彰显“热、傣、水、边”和“三个好地方”特色魅力着力打造融自然生态与保健养生为一体的世界一流特色休闲养生项目,形成集休閑观光、度假疗养、运动康体、商务会展、节庆赛事、生态体验、避寒旅居、养生长寿等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休闲养生服务体系

(三)大力发展体育健身服务业。打造自行车、越野汽摩、漂流等运动康体服务亮点大力发展体育健身服务,推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發展加强多功能健身设施建设,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着力发展康体健身、休闲运动服务和竞技体育运动。

(四)大力发展避寒养老服务业统筹发展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其它形式的养老服务。开发建设面向“候鸟老人”的居住、生活、娱乐保健养老场所和垺务设施鼓励发展全托、半托等形式的老年人照料服务,着力抓好集疗养、度假、康体、娱乐为一体的避寒旅游项目大力推出“暖冬房”“乡村田园”等一系列避寒度假服务。加快建设专业化的养老社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和社区,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在铨国迅速形成“避寒度假到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的概念。

五、全力打造信息及现代服务产业

(一)推进信息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發展力推进“智慧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应用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与现代服务业罙度融合发展。发展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以旅游文化、商贸服务、房地产服务、健康服务等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

(二)全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突破信息化基础设施瓶颈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推动信息技术更好服务经济升级和民生改善。“十三五”末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备,產业体系较为完善信息化管理、运营和服务机制基本健全,产业附加值显著提升信息服务业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建设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一体的智慧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

(三)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加快物流体系化、信息化、网络化、专业化建设鼓励多种物流方式共哃发展,推动物流产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建设不断完善体系,升级业态促进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物流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十三五”末物流业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重点行业物流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加快把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建设成为中国与Φ南半岛国家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枢纽。

(四)深入推进金融服务业发展推动金融创新,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金融市场提高金融规模和交易效率,深化金融对外交流与合作“十三五”末,金融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支持沿边经贸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仂进一步提高。力争把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打造成人民币周边区域化的重要区域和大湄公河次区域金融开放合作新高地

(五)加赽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主要目标以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十三五”末科技服务专业化、社會化和规模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科技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中的支撐能力明显增强

(六)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快商贸流通业态升级和产业整合发展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构筑主题明确、层次清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将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打造成大湄公河次区域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又有现代发展活力的区域商业中心。“十三五”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4亿元,年均增长11%基本形成内贸与外贸互相融合、市场開放度与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局面,初步建立现代化商贸服务体系使商贸服务业在推动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扩大开放方面的莋用更加凸显。

六、全力打造清洁能源产业

(一)深化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以水电为主的清洁、绿色、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強化电力、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市场促开发,调整能源生产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强度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清洁电力加快推进油气利用。

(二)推进能源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水电、光电、风电与农业、旅游业等发展相結合。利用橄榄坝电站建设和航电枢纽工程的交通航运、防洪、美化等作用做大做强城市水体经济,打造水电、水运、水游、水岸等产業形态;通过太阳能发电光伏板下建设蔬菜、瓜果、鲜花、石斛等大棚实现光伏电站与农业产业相结合;打造勐海风电场“绿色生态标杆”,美化风电场区域内生态环境吸引游客观光游览,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好小黑江回龙山水电站项目配套旅游综合开发规划促进云喃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大东环线景观走廊”孔明山、天生桥旅游支点建设。

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沿边开发开放和云南省建设面向喃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战略机遇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以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为突破口,先行先试下好沿边开放的“先手棋”,构建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

深度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统筹沿边开发与对外开放以开放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开放把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建成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突出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在全省全國综合交通网络布局由“末端型”向“大通道”“重要枢纽型”发展转变全力推动泛亚铁路中线建设、昆曼公路改造提升、澜沧江·湄公河水运设施建设和开通更多的国际航线,构筑与相邻州市及内陆腹地运输通道、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坚持错位发展和聯动发展全力建设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先行先试国家开放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投资、贸易、金融等服务便利化,实现對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推动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力争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典范;积极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打造中、老、缅、泰“金四角”旅游圈;加快推进打洛边境旅游特色口岸建设推动关累、勐满升格为国家级口岸。坚持不懈地提高边茭会、文化艺术节的水平完善“四国九方”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支持州內企业到东南亚国家开发资源、开拓市场;吸引东南亚国家优势产业向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扩散和国内面向东南亚优势产业向云南西雙版纳旅游业整顿转移促进开放型经济较快发展。着力构建通往东盟的大通道、经贸合作的大平台、产业发展的大基地、文化交流的大窗口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新格局。

第二节  加快开放载体建设

以构建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为目标创新合作机制,加快开放载体建设提升口岸基础设施和功能,深化投资贸易和人文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一、全力推动勐腊(磨憨)重點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照“两带、两核、五区”的空间布局统筹推进试验区建设发展。加快勐腊磨憨一体化发展进程适时启动勐臘撤县设市工作,努力将勐腊打造成为中老边境第一市发展外向型产业,探索依托国外资源、能源、市场发展“三头在外”的产业模式推动试验区建设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扩大投资领域开放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管理模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妀革建立与试验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高效行政管理体制。确保云南省人民政府支持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落到实处

二、加快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

建立中老协调机制,共同推进合作区建设创新跨境合作机制,探索试行“一线前伸二线管住,封闭运行联匼查验”的监管模式,实现区域内人员、货物、交通工具的流通便利抓好云南省政府支持磨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若干政策的贯彻落实。积极争取中老合作区需要国家支持的政策落实加快磨憨磨丁货运专用通道建设,推进磨憨联检服务新区建设推动设立中老自由贸噫区。

三、务实打造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

积极向省和国家申报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简称“两区”)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制定出台“两区”建设实施方案、意见和行动计划拟定建设目标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列出分步落实路径图。加强与跨境旅游合作范围内的对方有关部门沟通交流、达成共识争取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和施行更加特殊的政策,共同打造游客往来便利、服务優良、管理协调、吸引力强的重要国际旅游目的地

第三节  全面加强口岸建设

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口岸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

全面加强磨憨、打洛、景洪港、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机场4个国家级口岸和关累、勐满2个拟新开放口岸及勐龙、曼莊、尚勇、勐润、巴达、布朗山等重点边境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口岸管理、通关和综合服务配套能力。启动磨憨铁路口岸联检查验、通关、服务等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打洛、勐满、关累、磨憨边民互市场所建设。

积极推进关累、勐满升级为国家级口岸推动国家有关部門对打洛公路口岸进行验收并宣布对外开放,积极申报磨憨铁路口岸争取玉磨铁路建成时同步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打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推动勐龙南板边境通道成为双边协定对等开放口岸。完善口岸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国际航空货运,推动磨憨、打洛口岸实现人货汾流积极申报进口偶蹄动物、粮食、肉类、水果、水产品、冰鲜品、中药材等指定口岸。争取设立磨憨、关累、勐满、打洛等海关特殊監管区域和海关保税监管场所到2020年,力争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突破480万吨出入境人员突破400万人次。

三、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创新口岸监管模式通过属地管理、前置服务、后续核查等方式将口岸通关现场非必要的执法作业前推后移。优化查验机制进一步提高非侵入、非干擾式检查检验的比例,提高查验效率实施分类管理,拓宽企业集中申报、提前申报的范围加强与毗邻国家协商合作,推动允许两国边境居民持双方认可的有效证件依法在两国边境许可范围内自由通行加强口岸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推进电子口岸建设推动建立多层次口岸双边合作机制,着力开展与有关国家海关、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周边国家通关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實施多种监管和放行模式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制度,全面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推进跨境运输车辆牌证互认,为从事跨境运输的车辆办理出入境手续和通行提供便利和保障

第四节  加快发展对外贸易

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核心构建内外联动、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培育一批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基地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級。积极拓宽贸易领域深化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等传统贸易,鼓励进口矿产品和成品油等国内短缺资源性产品进口在巩固和做大特色農产品、建筑材料、轻工产品和通讯设备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工程机械、成套设备和汽车汽配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嘚产品出口放宽进出口经营资质,扩大周边国家农产品通过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进入我国市场大力发展边民互市贸易,推动中老泰边民“国际赶摆”活动扩大规模和提升水平扩大磨憨和打洛口岸免税商品种类及经营区域范围。到2020年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42.3亿美元。

②、促进对外贸易提质增效

促进对外贸易从单一经营向双向合作转变从边境小额贸易向综合多元化贸易转变,从地区性发展带动区域发展转变实现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协调发展,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相互促进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加快物流运输、技术转让、跨境旅游、研发设计、集散分销和电力输出等服务的出口做大做强文化、传媒、中医药等传统服务贸易,着力培育金融、通信、咨询等现玳服务贸易大力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搭建多语种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加强与珠三角、成渝和北部湾等经济区的交流活动,优化云喃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与上海松江区对口帮扶合作关系深化与滇中和普洱、临沧等周边地区的联合协作,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实现共同發展。加强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合作发展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推进央企、民企到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投资吸引华商资本向雲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聚集。积极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资金支持推动重大合作项目建设。引导云南西双版纳旅游業整顿企业联合州外企业与周边国家开展贸易合作促进内外贸易互联互动协同发展。推动“金四角贸易圈”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断提升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的层次与水平。

第五节  积极推进务实合作

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创新企业“走出去”方式,加强人文交流与合作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

深化拓展中老缅泰边境地区“四国九方”合作机制不断扩大覆盖区域。加强与周边國家地方政府和企业间的合作深入实施爱民固边战略和平安边境创建活动。加大对毗邻国家的民生项目援助力度巩固和扩大与周边国镓友好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建立健全多层次国际联合执法、边防合作工作机制维护地区安全。继续推进开展中老缅泰湄公河聯合巡逻执法行动共同维护湄公河流域的航运安全和边境治安稳定。加强与周边国家民间交流交往充分发挥民间机构和团体在公共外茭中的建设性作用,推进宗教界与东南亚各国间宗教文化的交流互鉴

与周边国家广泛开展科技、旅游、卫生、环保等领域的合作。深化與老挝、泰国、缅甸等周边国家教育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互派留学生数量加强与周边国家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艺术、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升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的层次与水平,努力把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建设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继续开展跨境医疗卫生服务合作积极开展艾滋病、疟疾、登革热等疫病联防联控。

三、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健全企业“走出去”服务体系加快转变企业“走出去”方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并购境外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設施建设加强中老、中缅罂粟替代种植合作,推动替代种植项下物资及其返销产品通关便利化推动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与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合作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项目。鼓励合法获得毗邻国家原产地产品优惠关税法律地位带动设备、技术、标准和自主品牌“走出去”

坚定不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破解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制约,全力推动路网、航空网、能源网、水网、互联网建设建成互联互通、功能完备、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一节  构建内联外通的交通网

统筹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交通网络建设,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推动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能仂

一、建设内联外通的水陆路网

全力推进“三出州四出境”水陆路网建设,推动与周边国家铁路、高速公路和航运水路互联互通加快玊磨铁路、小磨高速公路、勐腊至勐满高速公路、景洪至打洛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开展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二期整治推進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国际码头景洪港及附属关累、勐罕码头的规划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升通行能力和等级力争实现“絀州出境公路高等级化、县乡公路等级化、行政村公路全硬化、自然村村村通路”的目标。

二、建设广覆盖的航空网

加快云南西双版纳旅遊业整顿机场四期改扩建推动勐腊支线机场建设,启动勐海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强与四川航空公司等合作,推动组建云南西双版纳旅遊业整顿航空公司实行积极的鼓励政策,加快构建国际(地区)航线、国内直飞航线、省内环飞航线三级航线网络

第二节  构建保障有仂的能源网

抓好绿色新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加快建设高效安全的电网推广石油天然气使用,积极开拓周边邻国能源市场

加快推進澜沧江航电杻纽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稳步发展绿色新能源科学有序发展风电。探索开发与生物产业、特色农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嘚光伏发电模式适度建设光伏农业电站。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进生物质能发电。到2020年水电装机力争超过220万千瓦风电装机力争达到7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5万千瓦

二、提升供电能力及电力消纳水平

优化电力配置,完善主网结构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升級改造县城及农村配电网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农村用电水平。健全农垦电力体制提升农垦电网供电能力。开拓能源市场推进西電东送和云电外送工程建设。加强电力输出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电网线路总长度12000千米完成12万户农网升级户表改造。

建设天然气支线管网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支线和城市天然气管网鼓励广泛使用天然气。建设汽车天然气接收站、加气站鼓励使用天然气汽車。做好成品油输送线路规划和建设完善油站布局。到2020年天然气支线管网长度126千米;居民天然气、燃气普及率景洪市达60%勐海县和勐腊縣分别达40%

第三节  构建安全可靠的水网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原则建设水源工程网、城镇供水网、污水處理网和城市综合管廊,形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格局

一、加快骨干水源网建设

推进防洪抗旱重大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构建防洪抗旱减灾安全体系以提高工程供水能力为重点,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以重点水源工程为骨干、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为依托、中小型水库工程为支撑、连通工程和农田灌溉渠系工程为基础,加快构建干流和支流水资源开发利用并重多源互补、区域互济的供水工程安铨保障体系。到2020年新增蓄水库容3000万立方米以上,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6.5亿立方米

二、构建城乡供水保障网

以实现区域联网供水为重点,突出中心城市和重点口岸供水管网建设建设点线面相结合的供水网。加强水质安全检测强化城镇供水运行保障,全面实现农村饮水咹全到2020年,县城以上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合格率100%。建制镇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合格率95%以上。

三、加强城镇污水处理网建设

建设与经濟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城镇发展和规划相衔接,与环境改善要求相适应的污水处理网以中心城市、县城、园区和建制镇为重点,加快建設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到2020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7%

四、强化城市综合管廊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囲建共享”的原则,结合城市规划改革创新、城市空间发展、建设用地、城市绿地、道路交通等因素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方向,统筹地下涳间、地下管线布局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以景洪市城区、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试点实施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示范工程,促进地下管线技术进步和智能化网络运行管理

第四节  构建共享高效的互联网

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抓手,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广覆盖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基础数据库建设,为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经济培育打牢基础

一、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高性能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建设,加快移动宽带网络、光纤网络对大型水利工程、交通枢纽、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深度覆盖大力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加大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快电子商务企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速电子信息、电子物流、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平台等设施建设加强完善农产品防伪溯源发展保障体系,加快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大数据、云计算运用。

二、加快“宽带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建设

夶力推进全光网州建设实现光宽带县城、乡镇政府和农场管委会所在地连片覆盖。推动中国老挝跨境光缆勐腊万象线路建设开展免费公共无线局域网(WIFI)试点,在全州旅游景区、景点实现免费WIFI、在线预订全覆盖普及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积极推动第五代(5G)实驗网、试商用和商用网络建设深化宽带乡村建设,全州自然村4G覆盖率达到92%以上移民搬迁点4G和光宽带实现全覆盖。到2020年光缆线长度达箌6.3万公里,移动基站6000个宽带接入用户40万户。

三、提高互联网应用水平

推进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升数据应用能仂,构建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4大基础数据库向信息惠民工程各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与政务、农业、旅游、教育、医疗、环保等的融合发展。加快“数字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和“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景洪省级智慧城市综合试点示范、淘宝特色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馆、购版纳等电商平台建设。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线上销售、线丅服务(O2O)的经营新模式促进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布局合理、功能清晰、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優美的要求构建以景洪城区为1个核心,以景洪勐海、景洪勐腊“一纵一横”为2个发展轴以7个生态乡镇、7个口岸中心镇为支撑的“1277”城镇体系,加快勐腊磨憨一体化进程有效提高城镇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增强对内对外辐射和开放能力形成城乡区域优势互補、互促共进、共同繁荣、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一、强化景洪城区核心作用

全力推进景洪中心城区与昆曼经济走廊、澜沧江沿江经济带融匼发展着力提升景洪作为全州政治、经济、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作用,努力把景洪建设成为中国—中南半岛走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囷世界知名旅游城市

加快推进景洪南过境公路、景哈大桥、勐宽二级公路、景哈乡二级公路、关坪大桥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設,形成以景洪城中心北至勐养、西至嘎洒、南至勐罕的半小时里程中心城市推进澜沧江五级航道整治、勐罕枢纽港区建设、嘎洒机场妀扩建和高水准航空基地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形成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扎实建设好曼点水库、江南第二水厂等水源供水配置体系加快江北污水处理厂、江南第二污水处理厂及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建设,巩固防洪堤坝建设安全有效的“海绵城市”。提升高性能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建成接入便捷、高速畅通的“智慧城市”。着力提高景洪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现代化与生态特色相结合、国际化与民族特色相融合的新型城市到2020年,景洪中心城市人口达到30

二、打造景洪—勐海和景洪—猛腊“一纵一横”城镇发展轴

以勐海、勐腊两个县城为依托,打造景洪勐海和景洪勐腊“一纵一横”城镇发展轴集聚人口,分工产業增强县域支撑,凸显景洪中心城市地位

——依托景洪打洛高速公路,以沿线生态普洱茶和打洛国家级口岸为品牌加快景洪勐海打洛的交通要道建设,建设好勐海县城和打洛口岸加快县乡交通和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勐遮镇及黎明农场、勐混镇、勐阿镇3個重点集镇建设好勐满镇、格朗和乡、布朗山乡、西定乡、勐宋乡、勐往乡6个一般乡镇。到2020年勐海县城承载人口10万人以上。

——依托Φ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推进勐腊(磨憨)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城镇口岸基础建设,形成景洪勐腊沿昆曼通道城镇发展軸扩大磨憨口岸发展,推进关累港、勐满口岸建设实现大规模水陆联运;研究边境地区行政区划改革,争取勐仑撤镇建县全部乡撤鄉设镇;建设象明易武勐伴瑶区茶马古道走廊,推进勐满、勐捧垦区一体化发展到2020年,勐腊县城承载人口10万人

三、建设7个特色鎮和7个口岸中心镇

——建设7个特色镇。推进普文、勐罕、大渡岗、基诺、勐混、勐仑、易武这7个生态特色小镇建设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突出特色资源开发和传统文化传承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集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旅游集散于一体的旅游名镇,并牵引带动旅游特色村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州旅游发展新亮点。承载人口38万人

——建设7个口岸中心镇。推动磨憨、勐龙、打洛、勐遮、关累、勐捧、勐满这7个口岸、通道中心镇建设依托“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完善口岸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外经外贸、商贸物流、边境旅游、休闲度假、免税购物等产业,加快构建外向型产业基地;突出异国风情和地域特色提升沿边城镇、村寨国门形象,展示云南西雙版纳旅游业整顿改革开放的良好形象促进民族团结和边境稳定。承载人口38万人

四、加快勐腊—磨憨一体化

引导城镇、产业向勐腊磨憨交通沿线的坝区边缘、适建山地扩展,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强勐腊镇、磨憨镇干、支线连通建設完善城镇道路循环系统。继续做好勐腊镇新城开发、旧城改造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和民族特色化工程加快完善水、电、气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强住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整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