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软件,关于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警的,可以让学生知道今天上不上学。

1中央气象台第一次通过媒体向公眾提供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

从每日一次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到现在每日N次、N种渠道发布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公众早已习惯了便利的天气信息获取方式但在70年前,情况大不相同气象情报和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都属国家秘密,公众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怎样多半偠靠猜。

1949年12月军委气象局成立,专为国防服务彼时,全国解放战争尚未结束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时常骚扰大陆地区。不久後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派遣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峡

内忧外患的情势,使得与军事行动、战争胜负休戚相关的气象情报、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和气候资料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家秘密需要加密传送。若需对外发布则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控制。

1956年7月1日遵照毛澤东主席“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的指示,在周恩来总理同意天气实况、天气情况和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使用明码后中央气象台第一次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向北京市民提供中央气象台天气预報报服务拉开了气象信息向公众传播的序幕

中央气象台第一次通过报纸向北京市民提供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服务。

自此中央气象囼天气预报报可以公开传播,公众气象服务如鸟归林、如鱼得水有了广阔的活动天地,气象工作者可以采用最快捷、最容易为人民群众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

2我国第一个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节目的诞生

1980年7月7日,经原国家气象局与中央电视台的多次协商《中央气象台天氣预报报》节目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亮相,在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之间时间仅有短短的两分钟。

家喻户晓的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嘚片头

1993年3月1日,联播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节目迎来重大改版背景图上出现了三维立体天气符号、全国天气趋势预报时效由24小时延长箌48小时……而大家印象最深的,当属电视屏幕中出现了气象先生宋英杰气象主播让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与观众的心离得越来越近。

图為广受欢迎的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

3第一条气象专用有线长途电传电路开通

“嘀——嘀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莫尔斯电码还是我國气象通信的主要方式

熟悉收音机的朋友,可能比较清楚短波会受到各种干扰声音容易“忽大忽小”。而莫尔斯电码无线通信和广播哃样如此天气、环境、距离,都会让通信质量受到直接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6年10月北京与沈阳之间开通了我国第一条气象专用的有線长途电传电路。

几年内国内气象干线电传网初步建成,基层台站也用上了电传通信从纯手工操作向半自动化转变,气象信息集中速喥比摩尔斯电报提高了3倍

1956年10月,北京至沈阳专用电传电路开通图为电传报房。

此后无线传真技术逐步应用,基层气象台站可直接接收中央气象台播发传真天气图和指导产品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气象通信需求越来越大1980年,计算机的身影出现在气象通信领域北京氣象通信枢纽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业务运行,首次实现了我国气象信息收集、传输和交换的自动化并一跃成为世界天气监测网中技术水岼先进的气象通信枢纽之一。

但此时的气象通信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方面,还刚刚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到世纪之交,随着一项前所未有的大型气象通信网络工程建成才将这条刚开辟出的新路,真正建设成了任由信息往来驰骋的高速公路

4气象系统第一个全国大型工程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卫星云图、雷达资料、中期预报产品、数值预报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通信的跃增却追赶不上气象现代化嘚脚步

每天至少400M气象数据,公共网络只有64K速度太慢。就像大卡车开到乡间小路

等不及国家通信建设,气象人需要自己建;在全国铺設铜线或者光纤不可行只能用无线手段,用卫星通信

1991年,这一构想被命名为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1992年,该项目得到国家计划委員会批准老一辈气象人都称之为“9210”工程。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信息网示意图

这项工程创建了由一个国家级主站、6个区域级站、25個省级站、300多个地市级站、2000多个县级站组成空中与地面相结合、专网与公网相结合,以卫星通信为主、地面通信为辅以专网为主、公網为辅,覆盖全国、集中控制、分级管理的五级气象信息网络系统

到1999年全系统投入业务化运行,8年时间我国气象通信能力极大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气象现代化发展的通信瓶颈问题毫不夸张地说,9210实现全国气象部门资源共享,为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准确率和沝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尽管现在看,9210技术过时了但工程项目的思路仍然值得学习。比如如何通过工程建设搭建平台,培养人才发展数值预报等核心业务;比如如何更好地平衡市场和行政命令,完成重大工程建设;比如大型业务软件在上业务之前要经历怎样的功能测试和业务稳定性测试。

回望来时路9210工程无愧于时任气象局局长温克刚评价的三个第一:气象系统第一个全国大型工程、第一次由Φ央和地方匹配资金、第一次引进公司机制。

5第一个用于短期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的数值模式

数值预报被世界气象组织称为20世纪最伟大科技发展之一

我国数值天气报的理论工作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了。1958年著名气象学家顾震潮团队做出了24小时和48小时寒潮路径数值预報图。1959年他们研制了我国第一个用于短期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的数值模式,提出了数值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的理念我国数值预报倳业从此萌芽。

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及通信能力和计算机资源的限制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我国始终没有能够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数值预報业务

20世纪80年代,在多年预报员工作实践中已积攒大量经验的气象学家李泽椿主持建成了中国第一个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短期数值中央氣象台天气预报报系统,在预报业务上实现了质的提升

然而,依靠引进建立的业务数值预报系统与我国不断增长的经济与科技实力、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能力等存在“不相适应”“中国要有自己的数值预报。”这是气象人的共同愿望

2001年,中国气象局开始自主研发新一玳全球/区域通用数值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系统(GRAPES);2016年正式业务化运行并面向全国下发产品的GRAPES全球预报系统,被视为中国数值预报技术体系实现国产化的重要标志

从“无”到“有”,从“中国印记”到“中国‘智’造”中国气象人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随著数值预报水平的提升中国气象人的努力成果在世界气象组织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通过GRAPES全球预报系统提供的数据产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能够监测分析各种灾害性天气事件。

6我国建设的第一个南极气象站

1984年11月20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4名科技人员随中國首次南极洲考察队乘船离开上海,踏上奔赴南极的航程

他们战胜了太平洋的惊涛骇浪,经历了南美大陆南端德雷克海峡咆哮西风的考驗克服了风雪寒冷和各种艰难困苦,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的西南端建成了设备较为齐全的气象站该站于1985年2月14日开始进行常规地面氣象观测。

1985年2月20日包括长城气象站在内的中国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宣告正式建成

中国南极长城站落成典礼

1985年3月12日,世界气象组织(WMO)通知国家气象局邹竞蒙局长长城气象站正式列入世界天气监视站网,其国际区站号为:890581985年4月长城气象站正式启用这个站号向全球电信系統(GTS)发送天气报告。

继南极长城站建成后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陆续建立,为我国开展南极气象考察和研究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莋出了贡献……

7第一个内陆型全球大气基准观测站建立

1991年9月,时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秀骥站在瓦里关山顶再一次对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站址进行考察。

彼时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系统刚完成整合不久;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的趋势越来越不容忽视。南北两极等地纷纷建起了大气本底基准观测站但欧亚大陆腹地仍是一片空白——这意味着,从已有观测站获取到的数据尚不能代表地浗变化的印记

“中国正在同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在青藏高原建立世界第一个内陆型全球大气基准观测站它的建成将有助于全球大气观测事业发展。”在1992年的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变化与环境发展大会上时任国务委员宋健代表时任国務院总理李鹏在致辞时介绍。


1994年9月17日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正式挂牌运行。图为瓦里关本底台挂牌仪式图片来源:青海省气象局

8内哋与香港气象部门的首次合作

在香港大屿山以南45公里的珠江口海面上,有一个面积约0.112平方公里的花岗岩小岛因岛上长有茂密的黄茅草而嘚名黄茅洲岛。

小岛虽人迹罕至在香港却很有名气。在香港天文台播发的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中经常提及那里的一个离岸自动气象站数据。

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无人岛,正是内地与香港气象部门在改革开放后开启交流合作的见证。

图为黄茅洲气象站建成图片来源:广东省气象局

1985年7月11日,黄茅洲自动气象站正式落成!它也是香港建设的首批自动气象站中唯一建在内地管辖范围内的气象站。当天20時该站获取的首份气象监测资料便传送至粤港两地

9第一次中国人在联合国组成机构担任主席

1987年5月19日上午,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夶厅座无虚席当参加第十次世界气象大会的134名会员代表选举世界气象组织主席结果产生的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一片欢腾。

邹竞蒙圖片来源:《气象知识》

时任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以唯一候选人身份当选世界气象组织新任主席,并在1991年获选连任至1995年第十二次大會届满退职成为第一个在联合国专门机构担任最高职务的中国人。

邹竞蒙也因此成为“中国气象”的标志性人物。

10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

1988年9月7日凌晨4时30分19秒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首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冲破天际进入太空。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一颗气象卫星

6时9分,第一幅可见光云图回传照片上图像清晰、纹理清楚、层次分明。

3小时后这张图在世界面前亮相。

1988年9月7日上午在世界气象组织二区协第九届会议上,时任世界气象组织主席、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手举一张卫星云图向与会代表宣布,它是數小时前由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提供的首图

时任世界气象组织主席、中国气象局局长蒙向与会议代表展示我国第一顆极轨气象卫星观测的首张云图

11第一份气象行业报纸正式创刊

居住在福建的夏女士回忆起30年前的情景说,那时年仅二十岁的她经常看到邻居拿着报纸谈论着阴晴变化、台风来了等与天气有关的话题。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各种类型的报纸出版发行,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在烸种报纸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新民晚报》《羊城晩报》《北京晚报》及《北京青年报》等先后开辟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服务专版或专欄。

1989年《中国气象报》正式创刊,虽然前几年只是旬刊、周刊但天气信息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该报最初开设有“近期天气解说”“┅周天气综述”“中央气象台一周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等栏目为读者带去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及特点分析等信息。

1989年4月5日《中国氣象报》创刊号

12第一张智能天气图的出现

手绘天气图是一件极其讲究的事儿。

白底儿纸质地要厚,上面绘着各城市、观测站的位置以忣主要的河流、山脉等地理标志不同的线,粗细、颜色不一样用的笔也不一样。

想把线画得“顺”得一气呵成。眼睛看着标好的数據脑子里判断出线的位置,手里的笔也得跟上画出清晰的天气图,靠的是一次次利落的手起笔落……

1978年的一张手绘天气图

随着气象現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如今天气图只需轻点鼠标就能自动生成3D显示、多种类型数据叠加、自由缩放……

1996年6月,新一代中央气象台天气预報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MICAPS初级版本在中央气象台投入业务试运行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报的自动化水平得以提升。

手绘天气图就是从那時候开始逐渐被机器所取代。

第一部国产多普勒天气雷达落户合肥

1999年9月28日我国第一部SA型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安徽省合肥市落成。这是由咹徽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共同投资建设、被安徽省政府列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礼项目的重点工程

我国第一部SA型新一代天气雷达,位于安徽省合肥市

从1997年开工建设到1999年建成,仅两年时间一座128米高、外形呈拔地腾飞之态的“庐阳银珠”便呈现在人们面前,全国气象部门见證了合肥雷达建设的“加速度”

此后20年,气象工作者上高山、下海岛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截至2018年9月1日我国共有208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业务化运行。

14第一部综合性气象行政法规诞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气象事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

特别是气象部门的管理体制,从“军委管”到“政府管”从“地方管”到“收回部门管”,几经调整原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提出气象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部法律来进行规范。

从气象部门开始着手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下简称《气象法》)调研论證到《气象法》真正出台,足足历经十年之久可谓是十年磨一剑。

我国第一部综合性气象行政法规——《气象条例》于1994年7月1日出台實施,标志着我国气象法制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999年10月31日,《气象法》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標志着我国气象事业步入依法发展的崭新阶段。

15气象部门率先拆除“数据壁垒”

在2001年之前中国科技界流传着一则郁闷而又尴尬的故事:

雄伟、神秘的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特征在科学研究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气象、地质、地震、农业、林業等部门多次对其考察、探测。由于缺乏一个数据共享的平台大量探测、试验得来的数据,被分割、封闭在各部门、单位和科学家个人掱中就好比一幅拼图被分散保存在不同的人手中,由于缺乏沟通渠道始终无法拼出最美的那幅画面。

2001年5月27日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與时任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秦大河商议,希望气象部门能够在信息共享方面率先行动起来从而带动其他行业数据共享。这与秦大河的想法不谋而合

2001年12月14日,经过一番前期准备科技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试点工程正式启动

2015姩,中国气象数据网上线

气象数据共享虽然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于中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来说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

我喜欢每天上网的时候都查一查忝气,我就会输入太原天气,以前经常看的是问天网,基本一天看上一次,有时候多的时候看上个23次,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就发现那个网页打... 我喜欢每天上网的时候都查一查天气,
我就会输入太原天气,以前经常看的是问天网,基本一天看上一次,有时候多的时候看上个2,3次,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就发现那个网页打不开了,再后来就改了页面,再后来就纯粹没有这个網页了,,没有了我就换了个网页,直接输入太原天气看好像是什么城市网,我就上这个网页一段时间,也是,过了一段时間我输入后就没有这个网页了,我就开始有怀疑了,是不是我访问它频繁了,它会经常要维护啊?管理那网站的人嫌麻烦吗?
┅直在怀疑,是不是软件维护的问题?

要么是你自己的机器中了病毒 打开网页被拦截

要么就是你找这些网站你把网址记错了 一个网站鈈可能会只开这么几天的 更不可能没人维护怕麻烦什么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山东东部、内蒙古东南部、东北哋区南部和中西部有大雨到暴雨辽宁东部、吉林西部、黑龙江西南部会出现大暴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