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驻印度职工工资

印度封杀中兴华为真相:运营商与主管部门博弈
&&&&&&&&&记者 郭冬颖 北京报道&&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 运营商希望设备物美价廉,主管部门强调“安全”,博弈结果将决定华为中兴命运。
&&&&&& 5月6日下午3点,无数双眼睛盯着股市收盘的最后落听,在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都止跌上涨之际,中兴通讯仍于该天下跌2.14%。一家本报记者熟悉的证券公司分析师慨叹说:“看来印度停止进口中国通信设备一事的影响暂时还无法结束。”而中兴通讯、华为等中国通信设备商在印度为何会有如此遭遇,后续能否解除危机,本报记者也进行了一番调查。
中国设备商“很受伤”
事件的主角自然是两家中国电信设备商大鳄:中兴通讯和华为。此前的4月29日,印度媒体突然报道称,印度即将禁止进口来自中国厂商的电信设备。
资料显示,2008年华为与中兴通讯在印度的营业额就分别达到了13亿与10亿美元,而根据中国驻印度领事馆的资料,这样的销售金额已经是当地电信设备市场占有率的25%-33%。正因为此,印度“封杀令”事件被认为将使中国的通信企业“很受伤”。
由于华为没有上市,这一事件在中兴通讯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自4月30日中兴通讯当天一度跌停以来,中兴通讯五一之后股价也一直继续下跌。
而本报记者获悉,总部在加利福尼亚、实际运营在中国的UT斯达康也已经被列入了黑名单,这家公司已被当地最大的手机运营商取消了订单,因为这家手机运营商被告知,由于UT的大部分工程师和管理层都来自中国,业务也在中国,因此政府不会允许他们之间的交易。而UT斯达康在印度引以为豪的IPTV业务也风雨飘摇。
“华为公司高管本周将与印度高官会面,希望能平息印度围绕使用华为电信设备的安全疑虑。”对于这则外国媒体的报道,华为一位内部人士已委婉予以证实。
而不知为何,中兴通讯上市公司一直尚未对此事表态,倒是一大堆的证券公司举了一大堆的数据力证此事对中兴通讯不会有影响。不过,中兴通讯股价仍一路下跌,只是跌幅日渐缩小。
西方厂商也不乐观
“爱立信和诺西等西方厂商不会对此事幸灾乐祸,也不会发表评论,我们在印度的日子同样不好过。”5月6日,爱立信中国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如此说。
实际上,此事的来由是,在3G牌照竞标白热化的前夕,印度政府对所有通信设备厂商进行了检测,华为和中兴通讯至今未通过检测,爱立信和诺西等西方厂商虽然通过检测,但也是有条件通过,被要求签署保证书,确保“通信安全”。
从这点上来看,所谓爱立信和诺西等西方厂商“串通印度政府做手脚”的传言丝毫站不住脚。根据国外媒体报道,主管印度通信业务的印度电信委员会委员钱德拉也于近日说:“我们并没有禁止采购来自中国的电信设备,而是所有电信设备必须经过印度相关部门的安全检查。”
但毕竟主要是华为和中兴通讯等中国厂商未通过检测。而事实上,之前,此事已有多重征兆。
早在日,印度电信部突然召集印度主要移动运营商开会。在会议上,印度政府要求运营商不要在印度20个比较敏感的州(沿海和边境地区)使用中国制造的电信设备,理由是中国产电信设备可能会危害到印度的国防安全。
而过去几年,印度相关主管部门曾多次想出台相关规定,甚至召集运营商开会,号召运营商不要采购中国电信设备,但由于中国设备商的价格实在是便宜,印度政府的这些规定普遍遭到了运营商的抵制。
有通信业内人士介绍,印度运营商一直在与政府主管部门上演博弈。印度的运营商太多了,有数十家之多,竞争异常激烈,新兴运营商又多,为了面对竞争,采用物美价廉的通信设备是首要的生存之道,而华为和中兴通讯的设备正好符合需求;并且,受到华为和中兴通讯的压力,爱立信和诺西也在印度被迫大降价,苦不堪言。
“印度对多数设备巨头而言都是单一国家最大的海外市场,对爱立信来说也是最大的。欧洲厂家在印度也一样必须适应低成本,为何他们赚不到钱又要积极投身印度市场?因为印度市场可通过规模效应拉低他们在全球的成本。”中兴通讯印度公司总经理黄达斌曾如此说。
本土化或为自救道路
对于此事的结果,目前没有任何人能预料。但三电咨询资深分析师郑恒认为,首先撑不住的不会是中兴通讯和华为,而是印度的运营商。
截至5月6日,印度3G频谱拍卖已接近尾声,覆盖全印度的3G频谱牌照价格已飙升至约合21亿美元,有9家运营商参与了招标,尽管一再被警告投标价格“不合理”,但竞标价仍一路走高。此次再加上可能不能购买中国设备,对他们将是“雪上加霜”。假如大家都无法承受,印度政府不对中国设备放行都不可能。
而华为和中兴通讯也可以走另一条自救之路,即在印度研发和生产设备,印度通信设备制造工业非常落后,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口。而华为近日拟向印度政府游说的理由之一正是印度分支的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将全都是印度人,员工85%是印度人,研发团队几乎全是印度人,华为认为其设备不构成安全威胁。
与数年前的印度政府禁止进口中国玩具完全不同,当时印度是为了保护本国工业,认为“中国造”玩具占了印度玩具市场约60%的份额,“中国廉价产品的大量倾销导致许多玩具制造工人失业。”而此次,采用中国通信设备符合印度市场的特点和需求,封杀将对其本国电信业造成沉重打击。
文章评论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离开乍得已经47天了  很奇怪居然记得这么清楚  也许正如刚刚一个朋友所说的  我的灵魂的一部分已经永远留在那个贫瘠的国度了    我不知道这个帖子我准备写多久  也许今晚写了开头就夭折掉  也许还要写N久  直至掏空我在非洲的所有的回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我是2006年7月从学校毕业的  是月就到了深圳中兴通讯报到  说实话对于中兴我还是感激之情居多的  毕竟是我毕业以后的第一家公司  而且目前在非洲漂着的中国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兴华为这两家派出去的  以后也会有更多的同志被这两家派去非洲  所以这里有必要费点笔墨写写我报到时候的情况  以后准备去非洲发展的法语人想清楚了    记得7月16号启程去的深圳  那天京广线被水淹了  绕道走的京九线  火车晚点8个小时  挺惨的  有点开局不利的感觉  呵呵    从一开始我就不喜欢深圳这座城市  高楼太多  压抑  还好我是是外派人员  所以在那边也呆不了多久  所以对于深圳我更加没有家的感觉  可是也正因为我是外派人员  所以公司总部没有我的办公位  我未来的直接领导也还不知道在那个国家歪着呢    由于具体去哪个国家还没有分配好  护照和签证也需要时间办理  申请的笔记本也还没有发下来  所以我们只好暂时呆在深圳一段时间    公司为了怕我们闲着  不停的给我们安排培训  其实现在想想  培训真的挺爽  当时住在大梅沙公司酒店  窗户外面就是海  每天只上半天课  唱歌游泳吃饭所有的东西都不要钱  而且工资照拿  至今我觉得最珍贵的是  认识了很多很可爱的同事  现在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  大家分布在世界上不同的大洲    培训了一个半月  护照办好了  笔记本发了  岗位也定了  我被分配到非洲乍得  我是所有人中第3个走的  走的那天  所有的人都来送我  着实感动了我一把  
  看了lz的帖,突然想起。。。黑妹牙膏!
  好荣幸啊 居然有个做广告的回我的帖子 谢谢啊
  只要你坚持到底,等楼主回来深圳了,我请你喝茶啊。。。。。。
  只要你坚持到底,等楼主回来深圳了,我请你喝茶啊。。。。。。
  楼主继续加油写,这里很少有人写非洲(南非除外),很想读那里发生的故事。
  顶下,楼主继续啊  记得放些照片上来嘿嘿
  我于2006年乍得时间8月30号中午安全到达乍得首都恩贾梅纳  这一路上可以说是比想象中的要顺利许多  但是却也碰到许多好玩的事情  下面给大家从头到尾讲一讲  已经出国的同志们就当听听故事   没出来的同志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下经验 哈哈    我的飞机是是北京时间8月29号晚上10点45从香港起飞  由于第一次出国  所以我选择提前7个小时出发  事实证明我选择下午三点就出发是非常明智的  因为中途碰到一些小意外耽误了一些时间    招商国旅的车大概只用了20分钟就把我送到了深圳海关  这时我遇到了以第一个麻烦  海关那里查不到乍得的资料  我靠  我把出境条给他 跟他解释说两国刚刚建交  然后他跑去跟他的同事们商量了半天最终决定放我出关  第一关安全通过    门口的地方招商国旅的面包车正在等我  这车就可以直接到达香港机场  车上除了司机以外坐了5个人  最开始我坐在司机旁边  但是马上有一个萎缩的中年男人跑过来跟我说那位置是他的  我想老子比你先出的海关凭什么这位置你就先占了  当时我行李比较多   又想起妈妈叮嘱我出门在外不要惹事  于是忍气吞声坐到了最后一排  那个萎缩男抢了我的位置坐到了司机旁  这时候中间一排已经坐了一男一女  我坐好后来了个女孩子  坐在我旁边最后一个位置上面  这时候萎缩男马上转过身来色迷迷的盯着我旁边的女孩看  然后很无奈的看了看我(靠 谁让你抢老子的位置的,老色鬼)  但是这个萎缩男斗志出人意料的昂扬  居然扭过身来隔着中间两个人开始和那女孩搭讪  而且说话巨恶心  一开口就问别人结婚没有  当得知那个美女是在深圳的一家台资企业上班之后  立即表明身份说自己也是台湾人  在深圳有房  并问女孩有没有考虑过嫁给台湾人  有没有考虑过嫁给一个老男人  靠 我要疯了  港台老男人 我算见识过了  那美女也挺老到  一直和萎缩港台男打哈哈  旁敲侧击的表示自己没有兴趣  表现了我们大陆女同胞对抗港台老男人的应有气节    到了香港机场  看见我行李很多  那美女还主动给我弄了个推车过来  还一直把我送进机场  真是够意思      到了机场  已经快5点了  香港机场超级大  在机场我问了大概四个人才知道我的航班要在7点半的时候在编号为G的回廊开始办理行李托运  于是我在G回廊附近的座位处开始等待  那时我已经有点放心了  不像刚来机场时那么惶恐了  我周围坐的都是巨肥的黑女人  我不知道黑女人为啥都那么肥  起码在中国的黑女人都那么肥  真的很肥  认识我的人想想连我都觉得她们肥那她们该肥到什么地步  这些黑肥人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喧哗  而且一个个笑起来极其夸张  她们笑的时候身上的肉颤动起来绝对可以抽死一个人  靠 我要疯了    说是7点半  实际上7点钟许多老黑就开始排队了  开始我一直坐在旁边观望这些老黑们  等到快7点半的时候我才惊觉他们原来和我坐的是同一趟航班  晕    于是我开始在老黑后面排队  这里我建议首次去非洲同志们注意一定要随身带一点花露水风油精之类的东西  不然你会被黑人熏死  不熏死也得熏个半死  就像我这样  在排队的那两个小时和接下来将近一天在空中的飞行过程中  我都在怨恨我自己为啥就偏偏长了个鼻子  (不过后来多次的飞行没有这个感觉了,应该是已经适应黑黑的味道了吧)    埃航可以托运50kg的行李  约等于一个美女的重量  还是丰满型的美女  即便是这样  那些老黑的行李还是全部超重  超一斤100港币  他们好像也不在乎  说罚多少就给多少  每个人都被罚了一堆钱  而且他们买的都是些巨搞笑的东西  什么杂牌DVD,地摊上的布娃娃,咱们80年代玩的电动火车  还有T-shirt之类的  (后来才知道这些鸟黑人都是到中国打货回国摆地摊的)    我行李托运完之后  在机场转了转  然后就登机了  时间刚刚好    飞机中途在曼谷停了半小时  然后就直飞埃塞    半夜的时候  我突然觉得有点冷  当时我挺兴奋的  因为我已经好久没尝过冷的滋味了  但是越到后来越冷  当地时间6点多快到埃塞的时候我已经有点受不了了  我想不要紧  机舱里面冷气太足了  下了飞机就好了  靠  没想到下了飞机外面更冷  机场的地勤都穿着长袖和夹衣  虽然冷  但是我巨兴奋  因为原来传说中的非洲这么凉快  简直太爽了  比武汉深圳要爽100倍嘛    虽然远不及香港  但埃塞机场也挺不错的  在那边呆了3个多小时  就登上了来乍得的飞机  这次还好  我旁边坐着个黄皮肤  看样子是个印度阿三  想跟我聊天  但我听不懂他的英语  就懒得理他了  自己睡着了    当地时间11点多的时候  终于抵达了乍得首都恩贾梅纳  飞机降落的时候  我往窗外看了一眼  有点疑惑  因为看到的全是平房  这真是一个国家的首都吗?    一下飞机我就开始流汗了  我靠  都是非洲  凭什么人家那么凉快你这里就这么热呢?  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进了乍得机场  我要疯了  这里面居然没有空调!  而且这里面的装修连武汉413公共汽车站都不如      这时候我们办事处的领导带领办事处所有同事来到乍得国际机场迎接我了  靠 真有面子(其实总共就两人)  我们开始找我的行李  在这种恶略的环境下  我托运的四件行李居然找到了3件  而且居然只有一件行李被人打开过  也算是不错了  (最后一件行李也没丢,过了2周才到,在非洲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我们住的地方就在机场附近  原来是法国大使的官邸  带个小游泳池    TO:回首又见偶  本来想发个照片  但天涯发照片巨麻烦  麻烦移步去我的blog上  pangshusheng.   呵呵
  你是武汉的吗
  去非洲!!  
我爸爸就是中兴的  二营解散的时候(我也是听说,具体解没解散我也不清楚)他差点就去了。  
哎!   幸好没去成
  武大毕业的么,写的很好啊,顶一个!我也是06年夏天毕业的,也学过法语,当然没法和你们科班的比,呵呵。对了,你回国了么,在非洲完完整整的回来就万岁!!!!
  继续关注中
  好帖,楼主继续啊。
  多说点什么新奇,有意思的事情啊
  to:locherlocher  对啊 我是武大的  to:色借  我不是武汉的 但是湖北的  
  这里讲讲关于电的问题  有很多在国内不是问题的问题在非洲却是大问题  来了乍得以后我才知道这里严重缺电  即便是首都恩贾梅纳  市电的普及率也不到5%  一般的老百姓家里有个电灯照明就不错了  要是有个电视机那更是牛B得不行  我们租的个院子  每年来电的时间总共加起来不到一个月    我到乍得的时候气温有四五十度的样子  记得那个时候连着半个月都没有电  突然有一天来了市电  我想“噫?这个国家居然有市电”  惊喜还没过去  啪的一下  又停电了  妈的    鉴于这种情况  一般的富人家里都会自备柴油发电机  我到办事处的那天  办事处刚买了一部柴油发电机  100kva   当地币1000万  折合美金2万多  还是二手货    当地的柴油价格是每升650法郎  大概12,13块钱的样子  是国内的一倍多吧    而这个发电机简直就是个吃油的老虎  巨耗油  我统计了一下子  每天开8-10个小时的发电机  一个月买柴油大概要花美金的样子  所以一般的老百姓家里根本不可能用的起电    后来我了解到  这个国家的水电公司居然也是用大的柴油发电机来供应市电  难怪市电这么不稳定  不过我离开乍得的时候  情况已经有所改观  市电供应也越来越长了  不能不说乍得确实在发展  
  男朋友不久也会被外派到非洲  先看看楼主  ……
  LZ 啊,那你说说到非洲去值得不值得呢?  深圳一家公司招到非洲的市场开拓人员,要把我招去。薪水不到 USD 400。  我不想去,你说我是去好还是不去好呢?有没有前途呢?
  To:愤怒的中国男人  说实话 薪水USD 400确实太少  不知道又没有补助哦  现在的行情一般至少是1200美金往上走  不过最重要的是看你们公司的规模、你所要去的国家和你所在的领域而定  你不妨详细说说  大家才好帮你分析  呵呵
  你坐413肯定是武大的,你说还不如413车站,这个比喻真形象.
  顶LZ  我hust的,进的国际,也要去非洲。  可能是北非,靠地中海。  虽然那边不咋的,但毕竟是一种历练,需要这么一种历练。  希望LZ能再说得具体些,让要去那边的人有个更好的了解~
  接着还是来说说电的问题  上面说了  这鸟国家居然是用柴油发电机来供市电  这种电极其不稳定  尤其是来电的那一刹那  非常容易烧坏电器    我们刚开始都不知道  在国内习惯了  人离开的时候都不喜欢拔电源  经常烧东西  最严重的一次烧了一台笔记本、一台打印机、一个一体机  办公室的那点家当都烧完了  搞得人焦头烂额  呵呵    后来我们学乖了  所有的插座处都配了稳压器  烧东西的频率小了许多  但是还是偶尔会烧点东西    我的笔记本适配器就曾经烧过一次  连着稳压器一起烧的  我粗略回想一下  基本上所有在乍得的中国人都有被烧电脑的经历  乍得这个电啦  真是怎样搞都不安全  呵呵  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出国前多带个适配器  不然会像我一样  烧掉适配器以后  在乍得发了两个月的呆  直到同事帮我从国内带一个回来为止  
  好特别,楼主加油
  楼主加油,很期待看你的经历
  To zhangzhizhong   
看来电脑适配器又烧坏了,LZ好久没有更新了,快写....
支持楼主,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去非洲旅行!
  写的不错啊!就是要加快速度。
  又长见识了啊~~~~~~
  多来点图片,非洲那些最原汁原味的一面...
  你是ZTE的呀,我在东南亚跑的,经常在外面碰到你们的人呀。期待更新哦!!!!
  支持一下搂主
  埃塞尔比亚和安哥拉国家如何?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楼主现在在国内~~只是懒得写了~~哈哈~~
  记号啊!第三世界需要我们去帮助!
  我姐姐去非洲回来了。。。。。楼主回来了么?
  呵呵  顶
  还满有意思的~~    就是太慢了
  To:ycyf303,彻底反腐败,reder321,聚辉煌,阳光风雨2008,markedman2004    谢谢几位的支持  我会接着往下写的
  To:躲在被窝里看书  呵呵  我适配器没坏  只是过年冬天太冷了  懒得打字而已  
  to 乐风行  非洲很多国家都讲法语  乍得英语基本上没人懂  你说的加蓬也是法语国家  一个月300美金的水平在非洲确实太低了  另外目前 1美金约等于450法郎  
  不好意思  过年这么久没有更新了  相信喜欢看新闻同志们都知道  前些天乍得又打仗了  这次比较厉害  中国人都跑了  叛军也围了总统府  估计有很多我认识的黑黑都嗝屁了  关于战争我们以后再谈  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往下说    上面说完了电的问题  现在谈谈乍得的水的问题  乍得是内陆国家  北部是大面积的沙漠  因此水还是比较稀缺的  境内有两条河  Chari和logone  水是生命之源  这话一点也不假  这边的黑人也喜欢逐水而居  总统府、总理府和这个部那个部大部分都在河边上  富人区的别墅、小院里面自来水还是有的  平民区可就不敢恭维了  我到平民区转过  基本上家家门口都是臭水沟  首都的排水系统十分落后  居民家里的生活污水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排放  于是这些污水都沤在平民的家门口  天长日久都变黑变臭  而那些平民和他们的孩子就在这种环境下生存  不知道他们的感觉如何  反正我看着就觉得挺恶心的    平民家里面的饮用水一般是河水或者井水(这个我没有到平民的屋子里去看过,有待核实)  我们喝的水一般都是从邻国进口的纯净水  一瓶水要1个多美金  开始觉得挺贵  后来觉得再贵也不如健康贵  呵呵    我们租的房子里面有自来水  我们一般用来洗澡洗衣服  但是我们家里的黑人雇员就觉得这个自来水很干净了  他们一般接了就直接喝  自己喝饱了还接一瓶带回家给孩子喝  基本上我们也不会说什么  大家都不容易  
  你好,我也即将要去中兴了,也是去非洲。。。呵呵,所以看了你的帖子想问问你,入职体检严格吗?我之前检查有胆结石,你也知道,因为中兴是要求我辞去原来的工作再去他们那里报道的,我很担心如果我辞职过去了到时候因为胆结石不通过体检,就惨了,所以想跟你询问一下。我看到中兴HR发过来的体检要求是“梗阻性胆结石,不合格”。但是我去医院体检,医生没有说是梗阻性的。  
  收藏了,期待更新
  有点意思,就是不知道那边经济水平如何,居民人均财富如何
  to luc8888  不要紧的  我也有胆结石  ok的
  呵呵,真的啊,太好了.我本来还很担心呢~~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人因为胆囊息肉被中兴拒绝了.    也就是说,即使B超查出来了也没问题是吧?      现在确定就好了!!!太高兴了  感谢你!!!
  有意识,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那看看啊!
  看到中兴还以为楼主在深圳了,想着在同城,看完之后才发现原来不是的。  我有个同学也去非洲了,据说挺辛苦的,看你写的东东还蛮有意思的,准备去你的博客上逛逛的。
  to 爱吃零食的橙子  我确实在深圳  目前正准备离开zte  呵呵
  电和水都聊过了  下面谈谈吃饭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在海外  尤其是在乍得这种物资贫乏的地方常驻  吃饭是个大问题    刚开始到乍得的时候  办事处连我在内只有3个人  一个总经理(中兴叫国家总代表,简称国代或者总代)  两个客户经理(除我以外,还有另外一个美女,我们都讲法语)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  有些人喜欢把我们叫做翻译  我很不喜欢这个叫法  翻译永远是个从属的职业  是不能有自己的主见和决策的  从这一点来讲  我们的职能远远大于翻译  事实上客户经理是公司的灵魂  公司所有的市场信息的采集  客户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巩固  技术和产品的推广乃至项目的签署和执行  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客户经理都扮演着最关键的角色    算了  扯远了  大家看我这个人从小写文章就喜欢跑题  呵呵  我们还是说回乍得的饮食篇上来    因为当时我们只有3个人  大家都懒得做饭  还好当地有一家叫做“上海酒楼”的中餐馆  老板娘是温州人  在当地已经做了十年  那个时候中乍还没有建交  大使馆都没有进来呢  而且乍得内战也一直没停  可 上海酒楼 一直在乍得首都最繁华的街道上坚守(相当于长安大街)  生意越做越红火  牛得不行    除了“上海酒楼”的人  我们基本上算是第一批到达乍得的中国人  我到乍得2个月以后大使馆才复馆    老板娘人不错  对中国人很够意思  我们一日两餐都在她那边解决  一直吃了4个月直到后来我们有了自己的厨师  这期间我们和老板娘一家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  后来我离开乍得的时候他们一家都放下生意在凌晨的时候到机场送我  感动得我不行  上海酒楼的情况我后文会详细介绍  在此先按下不表    由于当地物资贫乏  所以物价奇高  老板娘给我们每一餐的协议价是7个美金  每人可以点一个小菜或者一碗面+一瓶可乐或者一杯果汁  也就是说我们当时每天不吃早餐  只吃中餐和晚餐  开销是14美金  当时美金兑人民币的汇率还挺高  接近1:8的样子  而这每天吃饭的14个美金公司是不管的  我们得自己掏腰包  说实话  现在回了国  回想起来自己当时每天吃50多块钱一碗的素面  真的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呵呵    今天先写到这儿  休息一下先  
  感谢楼主带我们认识了外面的世界,期待更新
  哥们 顶你呵呵
  非洲的兄弟们真是辛苦了啊
  真辛苦阿     
  留爪  
    好像乍得没有楼主说地那么艰苦吧? 我同学还带了老婆过去呢。呵呵。
  to:鄙视猫  你同学哪个公司的啊?  乍得带家属的中国人不多  基本上都打过照面  呵呵
  看来你去的非洲确实挺苦.  非洲每天有60USD的补贴吧.  大多数非洲都是有厨师的.
  接着聊我们乍得的饮食  因为吃是我的一大爱好  所以费的篇幅会多一点  朋友们不要见怪    一天14个美金的伙食费一直持续了三四个月才结束  后来我们从公司学院食堂招过来一个厨师  还是因为我比较好吃  所以我和厨师的关系比较好  而且估计他不会上天涯  所以索性叫他的真名-田师傅  有了田师傅  我们的生活有了质的改变  一天的伙食费迅速飞降至4美刀  这样下来一个月吃饭可以节约300美金  还是挺不错的  呵呵    田师傅的主要工作就是买菜和做饭  后来还帮着管管行政上的琐事  在我们后院的游泳池旁还种了一块地  这直接保证了我们天天有新鲜的蔬菜吃  在非洲这是十分难得的    后来我们隔壁的德国女人家的母狗生了一窝小狗崽子  我过去软磨硬泡找她要了一只过来  过了一天  德国女人又主动送了另外一只给我  说是怕一只太孤单  外国人还是比中国人人道啊  呵呵    这两只狗虽然是我弄回来的  但是和田师傅最亲  因为平时田师傅做了饭没啥事情干就整天和两只狗玩  后来他又实在没事干  就又和院子里的黑保安和司机聊天  当然用的是身体语言  但是交流起来居然没有什么大的困难  很牛吧  到我走的时候  田师傅已经能够用法语和买菜的黑人讨价还价了  ^_^    说到乍得有点档次的餐馆  我离开乍得的时候写过一篇博文  现在直接转贴一下  大家想看照片的也可以直接去我的blog  pangshusheng.     来乍得一年多了  可以说全国所有像样的餐厅被我吃遍了  这个鸟国家再没有什么值得我留恋了  离开之前  总结一下乍得的娱乐场所吧    先说说中餐馆  1最老的老字号应该是 上海酒楼  中乍还没建交的时候就开业了  迄今已经十余年  规模不大  但是基本上所有的乍得人都知道  用脚指头想也知道绝对是温州人开的  乍得没什么娱乐  基本上这个地方是我们的一个据点  推荐菜 春卷    2 香港酒楼  基本上是上海酒楼的翻版  生意也不如上海  我们去得不多  但是好象红烧排骨不错    3 吴家园  开业1年多  可以说是乍得目前最大的娱乐场所  餐饮 娱乐 住宿都有  菜真的不错  中国元素太浓  浓的让人觉得过了  中餐厅的菜真的不错  推荐菜 混沌汤 水饺 盐焗鸡 鸭翅膀 炸鸡腿    4 北京会所  去的次数不多,以按摩为主,但是很少有中国人在那儿按摩,多半是法国人和黑人    5 Restaurant central  基本上是乍得最好的一家西餐厅  里面的大胖子法国厨师会到每桌给所有的客人问好  推荐头盘:大虾 法国蜗牛 三文鱼    6 Carnivore  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个很浮躁的餐馆  晚上9点以后会有黑人乐队唱歌  我不是很喜欢这里的氛围,因为太吵了。  但是黑人这个露天餐馆,也因为太吵了。  所以生意一如既往的红火  这里是喀麦隆妓女的集散地  每次闻见那些丰乳肥臀的黑女人的香水味我就想吐  一般不是迫不得已我真的懒得去这个鬼地方  但是可观来讲  这里的Pizza真的还不错  推荐 Pizza Bolognaise    7 Cote Jardin  和carnivore一样是露天餐馆  但是因为没有黑人乐队  所以清净很多  来这里吃饭的基本上都是法国人  菜的胃口确实不错  但是分量少了点  推荐菜:熏鸭胸,珍珠鸡    8 Alibaba  阿里巴巴餐馆  黎巴嫩餐厅  里面的主食其实都比较西化了  牛排啊烤肉什么的  我最喜欢里面那些奇奇怪怪的头盘点心  尤其是牛舌头和茄子浆  就着他们特制的那个囊吃  想起来就流口水  如果说我离开乍得以前最后一顿要吃什么东西的话  我会毫不犹豫来这儿吃牛舌头    9 印度餐馆  靠近机场了  我来了一年以后才第一次到这个地方吃饭  食物真的乏善可陈  以至于我记不住餐馆的名字  10 Meridien  子午线酒店,每周四晚上有烧烤自助,好象是40美金一个人,但是提供的食物在国内也就是30块钱人民币标准的自助。  如果在乍得要和朋友找个地方聊天的话,最舒服的地方应该就是这就酒店的咖啡厅。    11 Kempinski自助  好象每天晚上都有自助,30美金一个人,食物在国内也就三四十块钱的标准。    酒店大厅的咖啡厅可以偶尔来坐坐,但是就是这乍得唯一的一家五星级酒店,有时候为了省电居然不开大堂空调,真的掉价啊!    Kempinski舞厅,很无聊很操蛋的一个地方,被拖去了几次,号称是乍得最好的舞厅,每晚11点后营业,黑人的音乐每次都震得我想七窍流血,然后一大坨男男女女在舞池里面泯灭人性一般的扭腰摆臀,不知所云。    12 Number 1  说到舞厅,乍得还有一家叫number 1.这一家就更别提了。基本上就是个野鸡场。一到周末,里面基本上全是喀麦隆的妓女和性饥渴的法国兵,恨不得在舞池里面就开始交配,中国人去了可以开开眼界。    13 Marquise  饮料店一个,里面可以坐着喝饮料吃面包,别的干不了。    14 amandine  也是个饮料店,也就是国内一个面包房的规模,全国的黑人以能够坐在里面吃早餐为自己一辈子的终极奋斗目标,真是可怜啦。  哦,对了,里面有个面包叫 Croque Monsieur不错的。    15 Novotel  里面可以健身,但都他娘是露天的,热的要死。  有同事说里面的pizza不错,晕,我局然从来没吃过,呵呵。  
  谢谢楼主的本色贴,在海外保重身体.
  辛苦了。
    而这每天吃饭的14个美金公司是不管的    我们得自己掏腰包      兄弟,公司客户经理在非洲那边怎么也有每月500-1000美金招待费.请客户也吃不了那么多,就当请自己了.条件那么苦,对自己好点是应该的.....          
  继续啊  咋没了呢
  感慨一下  还是每天在家吃妈妈做的早餐最好了  又好吃,又营养  先诱惑你一下
  记号,存档!
  和安哥拉差不多把
  必须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啊。
  楼主写得很生动,我也即将赴乍得工作,能否给我个联系方式?  chris_ 谢谢!
  请问楼主 我买了个电源转换接头,就是欧标的那种两根小圆柱的,乍得适用么?此外,你说的稳压器可否详细说一下,什么牌子和规格的?
  看了LZ的文章,仿佛是看到我的同学们在非洲的身影。不过还好,他们不在乍得,没有战争。  不过据说现在刚果也开始不太平了。  想想,我还是很幸运的,人也在非洲,不过不在大陆,没有疾病,暴力问题。  顺便问下,LZ也是法语专业毕业的?
  to:odachris  我的msn:  有问题加我 随便咨询吧    to:异乡小花  是的  法语是我的专业之一
  楼主有QQ吗? 我的是,急问一下你非洲的事情。。
  关于乍得的食物  总仿佛意犹未尽  今天偷个懒  转贴一个姐姐写的乍得美食  女人的舌头品出来的东西应该有点区别吧  呵呵  下文转自http://melinegq./blog/cns!5221ADA4B3A94F89!578.entry?_c=BlogPart    北非美食——乍得  
乍得的美食其实胖子也写过,不过我在北非的3年,一半的时间都是在乍得度过的,作为纪念,无论如何我还是要再唠叨一遍,先从餐馆说起。     
说到吃,我始终认为中国人当之无愧绝对高居榜首。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你都能找到中餐馆。据说乍得历史最悠久的中餐馆,叫金龙饭店,是20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早已不复存在,不过年纪大些的乍得人,印象还是尤为深刻,常常念叨起来。  
现在的乍得,最负盛名的是上海酒楼。Restaurant Shanghai,在恩贾梅那已经有足足12个年头,它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餐馆:如果有人不知道中国使馆在哪,你告诉他到了上海酒楼,右手第一个路口拐过去,乍得人会马上got it;乍得政府,包括各国使馆庆典、活动,上海酒楼一定会收到一份邀请函,即使是全乍得最牛x的飘着星条旗的美国使馆也不例外;乍得黄页上,关于乍得知名企业、部门介绍,就有上海酒楼的红字招牌...去年底上海又开了一家连锁酒店,集餐饮、BAR、住宿一体,并且专为中国人开放了K歌房,不是那种非洲最时兴的万利达3万首,而是钱柜的那种电脑系统,着实让大家爽了一把。回到重点,吃,强烈推荐上海的火锅(利用当地食才自制的味碟,跟热干面里的芝麻酱一个味道),铁板牛排,蒜蓉虾,水煮鱼,炸乳鸽,春卷,炒面炒饭。  
乍得第二知名的中餐馆,吴家园。一个台湾老板开的,主营是酒店,餐厅不过是附属。我到乍得的时候,吴家园还在大兴土木,那台湾老板,一个干瘦干瘦的小老头,跟我闲聊时一再强调,生女儿是没有用的,他的产业要留给他的儿子,否则吴家园就得改姓了,不过可惜,大家最喜欢的,却是他八面玲珑的二女儿,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英语,还有那带着台湾口音的中文。美女总是满面春风,热情周到,确确实实让每个人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吴家园好吃的菜色也不少,最喜欢那里的梅菜扣肉,泡菜牛肉锅,凉拌豆腐丝,口水鸡,还有经典的馄饨。  
香港酒楼,比较特色的有糖醋排骨;北京会所,糯米红枣,土豆饼,煲仔饭都不错,可惜煲仔饭水平不是很稳定,但奶茶却是独此一家。     
法国餐厅主要有3个,最好的是Central。头盘比较经典的有香葱炖蜗牛,鹅肝酱,三文鱼沙拉;主菜有蒜蓉虾,烤对虾,我很喜欢的香葱牛肝,蕃茄牛肚,另外特色的有蜜汁鸭脯,鹅肝牛排,据说那个密制小烤鸡也不错。至于甜点,则有些乏善可陈,只有烧奶油(就是天使艾美丽开头的时候美女喜欢敲碎的那个),caramel奶糕,还有些简单的水果派。这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胖胖的Chef de Cuisinier(主厨),他每次都穿着一身白围裙,笑眯眯的亲自出来向客人问好,然后询问好不好吃,遇到特别谈得来的客人,他甚至坐下陪你聊一阵。  
C&té Jardin是个比较冷清的地方,露天的,不论什么时候,都是稀稀拉拉的坐着几个人,不过有好吃的熏鸭脯沙拉,奶油珍珠鸡,量不多,比较适合东方人的食量。我总是记得这里的巧克力果仁派,让人意犹未尽的小甜点。  
乍得人气最旺的餐馆+Bar,叫Carnivore,翻成中文就是食肉动物。顾名思义,招牌就是牛排,而且是特制的木板牛排,带骨头的,看起来很让人垂涎欲滴,不过要切到手酸,嚼到牙酸。我最喜欢的,是这里的鱼。乍得湖里有种鱼叫Capitaine(船长),肉质鲜嫩,而且没有刺。Carnivore就用这种鱼,做黒椒蘑菇奶油鱼排,入口即化,回味无穷。另外值得一试的头盘,有香煎田鸡腿,牛油果虾仁沙拉,甜点也很不错,尤其是各类的冰淇淋,好像香蕉船,Chocolat liégeois...还有一道我想试却每每未能如愿的法国名菜,Bourgogne火锅。Anyway,我觉得这里人气旺的原因不是菜式,而是露天的环境和黑人乐队的现场表演,吹弹唱跳,热闹非凡。在这个过于冷清的城市,无疑是吸引人的。  
除了专营的餐馆,几所大酒店也有附带的法式餐厅。五星的凯宾斯基,还有四星的MERDIEN,和NOVOTEL。这几个地方,光论菜式,只有凯宾斯基还算不错,记得那里的煎capitaine,卖相和味道都十分精致。推荐的是凯宾斯基的自助,选择繁多,制作精良,尤其是甜点,小店是无法与之媲美的;MERDIEN则时而推出特色地方风味自助和烧烤自助,也十分诱人;NOVOTEL的餐厅,提供的最好吃的就是早餐,样式繁多,光果汁就有N种,另外泳池边的快餐店里有超级棒的金枪鱼pizza,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除了中法两大名菜系,恩贾梅那还有些特色餐馆。Ali Baba做的是黎巴嫩菜,让所有ZTE同胞们念念不忘的就是这里的芥末牛舌,法式芥末,味道很淡却香浓,浇在炖得烂烂的牛舌上,别有一番风味。除了这个,还有比较爽口的茄子酱,牛肝和热乎乎脆脆的阿拉伯软饼。另外有特色的牛脑,不过我们没有人敢试的,呵呵。  
在俄罗斯使馆旁边,还有一家印度餐馆,名字太长,我老也记不住。菜很一般,只有烤肉不错,可以偶尔用来换换口味。     
乍得最具本地特色的,也是穆斯林国家的经典之作,烤羊。烤羊有很多种,街头的炭炉上烤的大块大块的羊肉是最受欢迎的平民化食品。乍得人喜欢花上500西郎(合1美金),买一小碟现烤现切的羊肉,就着生洋葱,蘸着调料粉吃,吃得两手油乎乎的。我们则是买上5000西郎的一大块,让小黑切好了,包起来,连调料粉一起带回家,就着冰冻的啤酒,吃得超级爽。逢年过节,或者招待贵宾,乍得人则在家特制一种Méchuis,这是烤全羊,羊肚子里还要放上couscous,一直烤到皮脆肉酥,couscous从里面散发出香味来为止。  
乍得有两样当地出土的青菜,一种叫Epinard,还有一种我一直不记得名字。这两种青菜剁碎了,做成sauce,然后用自制的薄薄的像春卷皮一样的米饼蘸着吃,特别爽口。这个对于乍得人,好像米饭和面条对中国人一样,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主食。  
乍得人也喜欢自制点心。我吃过的那种咖啡色的米糕一样的东西,甜甜的,软软的,拿在手上有些油油的,吃起来十分润滑。据说这也是乍得家家户户喜爱的零食。     
除了大餐,我们也常常光顾几家甜品店。乍得最受欢迎的甜品店,莫过于Amendine。其实蛋糕跟国内的水准还真是差了太远,奶油巨甜。不过喜欢这里的鲜榨果汁,番石榴汁是我的最爱,尤其是加糖和鲜奶后,香滑可口,其次还有极其清热解暑的西柚汁,不过乍得人似乎更喜欢芒果和香蕉。这里的奶昔不错,还有香草巧克力的蛋筒冰淇淋。另外它自制的酸奶,口味也非常地道。除了甜品,早餐提供的croque monsieur(切片面包+cheese+火腿)、煎蛋做法也很特别,相当的经典。  
Marquise也是一家不错的甜品店。不过我总觉得它的甜品到底不如Amendine,说不出为什么,纯粹个人爱好吧。值得称赞的是它的牛肉汉堡,巨大一只,而且很好吃,算是极品汉堡了。另外快餐也很不错,有鸡腿饭、牛扒饭、couscous,鱼排饭之类,都是肉类+蔬菜+主食,物廉价美,折合一份2500郎,在乍得除此一家,其他任何餐馆,兜里没有揣着10000郎都得饿着出来。     
最后,说说我钟爱的coffee。说起来,乍得没有真正意义的咖啡馆,提供咖啡的都是些餐馆或者bar,作为附属产品。即使是这样,有现磨咖啡的也只有三家,凯宾斯基,NOVOTEL和上海酒楼。我最喜欢的还是上海的小马同志泡的capccino,大大超越了星级酒店的水准,赞一个。     
希望还在乍得和即将要来乍得的同志们,能有机会分享我的美食经历^_^。
  好久没来了  偶尔顶一下  这个版面人气不高啊
  嘿嘿,顶起来,楼主加油啊
  楼主,我从铁匠那里过来的,写的真不错,等你下文
  在美国电影中老是有非洲的场景,从这些镜头中读到的是悠久,特别,贫困,饥饿,仅此而已,从你帖子当中看到了真实的非洲。看你的文章对中国人的吃苦耐劳,聪明才智,创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顶起来  期待更新
  路过,  顶顶,  加油。  为中国人争光。
  今天聊一聊乍得上网的问题  对于我这种上网已成为习惯的人的来说  基本上一天不上网比一天不吃饭还要难受  更别说是在非洲这种基本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的地方  撇开工作不谈  上网是你和国内的朋友联系来排解寂寞的唯一方式  当然打电话也行  不过贵得很  而且有时差  呵呵    刚到乍得的时候  办事处还没有安装网络  这一点比较郁闷    这里需要说一下  乍得全部是卫星上网  我去的时候他们的国家电信还不能提供ADSL服务  当然也可以电话线拨号上网  但对于一个IT公司的办事处来讲  很明显并不可行    这里还得感谢一下上海饭店  饭店旁边是当时乍得最大的一家网吧  大概有20多台机子吧  很多时髦的老黑在里面上网  这家网吧自己装了一个大锅用来接收信号  估计租用的是欧洲的卫星    因为当时上海饭店老板的两个儿子也在乍得  年轻人嘛  有几个不喜欢上网的呢  于是他们和旁边的网吧协商  停电的时候用饭店的发电机给网吧供电  作为交换  从网吧拖一根网线到饭店供两个小子上网    最开始的两个月  我们都窝在上海饭店的仓库里面  用那根可怜的网线接一个无线hub  然后大家上一会网收收邮件  偶尔也会直接到网吧去上网  一个小时5美金  呵呵    后来认识的本地人多了  我们得知当地有一家提供卫星上网服务的公司叫Saonet  我去看了一下  是家法国公司  他们当时给报了价  初装费165万(约合3500美金)  每月月租50万(约1100美金)  如果换算成人民币  每个月的月租差不多1万块  再一问  月租一万人民币的网络你猜带宽多大?  64k!  国内512k的带宽月租才50块钱啊  当时我郁闷之极    后来回去和大家一说  都疯了    后来也是犹豫了好久  实在找不到别的方案了  一咬牙就给装了  至此上网的问题才得以解决    不过从那以后  我在当地消费就不再和国内的价格对比了  把价格都换成人民币  那我就啥也不敢买了  呵呵  
  继续等待LZ更新。  我也是06年毕业的,但就没有LZ能出国的命了。
  一直听楼住说那边消费怎么高高 都要要超日本了~~那边工资也应该很高吧~~~~~就算是穷人也不会低到哪去????
  支持一下
      看着挺恐怖的    搞的我哪都不敢去了    囧!
  LZ,按照你的msn添加了一下,希望能和你联系,其实已经添加了一段时间
  楼主继续写啊,我期待着看呢。。  你的文章确实,让我们这些没机会出国的人大看眼界了。  我顶,我顶,我顶顶顶。。。
  靠!本来还想回国找不到工作就去非洲转一圈呢,看了你的文章,我不想去了。
  作者:临风思雨 回复日期: 2:12:07 
    一直听楼住说那边消费怎么高高 都要要超日本了~~那边工资也应该很高吧~~~~~就算是穷人也不会低到哪去????    消费高不一定工资搞,你要是在中国自己在路边搭个棚子,每天吃5个馒头一个月你算一下能花多钱,咋得一般的平民就过的是这样的生活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