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与此前航天器有哪些的不同点在于什么?

最近部分外媒将天宫一号目标飛行器当作炒作目标,称其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环境及安全造成威胁。这一论调并非首次出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实驗室系统总设计师朱枞鹏对此予以否认。朱枞鹏日前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我国一直在监控天宫一号,预计在今年上半年让它坠落其坠叺大气层后就会烧毁,剩余残骸将落入指定海域不会危害地面。

实际上天宫一号失控的说法毫无依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至今仍定期发布其轨道状态最近一期公告显示,2017年12月17日至24日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286.5公里的轨道上(近地点高度约272.6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00.4公里、倾角约42.85度),姿态稳定形态未发生异常。

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曾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飛船交会对接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全面完成使命正式终止数据服务。

航天专家庞之浩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运行在近地轨道的大型航天器有哪些退役后,国际通行的做法是让其受控坠落到南太平洋一处远离大陆的深海区那里被称为“航天器有哪些坟场”。俄罗斯的和平號空间站、进步号系列飞船美国的康普顿伽马射线望远镜等都落在那儿。

让大型航天器有哪些受控坠落是门技术活与返回式卫星或飞船再入大气有同有异。对此我国已有丰富经验

记者了解到,除了多次控制神舟飞船和返回式卫星精准返回2014年11月1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洅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以第二宇宙速度从月球轨道返回通过在大气层表面“打水漂”的方式减速,最终落在内蒙古预定位置在受控坠落方面,我国于2009年远隔40万公里控制嫦娥一号卫星撞击月球“丰富海”地区。2017年9月我国又控制天舟一号飞船离轨,经过两次制动进入大气層烧毁残骸坠入“航天器有哪些坟场”。

庞之浩介绍受控坠落时,首先要在合适的位置、角度、姿态下向航天器有哪些发出制动指囹,让其产生适当的制动力以离开当前轨道,进入坠向落区的轨道各方面都需要精心计算。2001年“身患重病”的和平号空间站在进步號飞船的协助下离轨坠落,成为国际经典案例如果以天宫一号为例,受控坠落时则先要调个头变成“倒退”状态,让原本朝后的推进器向前点火通过反推实现制动离轨。

进入大气层后地面还需要对航天器有哪些的姿态进行控制。庞之浩说与返回式飞船不同的是,受控坠落航天器有哪些要保持阻力最大的姿态以尽量在大气层中燃烧。记者了解到天宫一号重约8.5吨,与20吨级的和平号空间站、“礼炮”系列空间站等相比体量小很多,只要燃烧充分不会留下太多残骸。

历史上也发生过不成功的航天器有哪些受控坠落案例1973年,美国發射了由5部分组成重约80吨的“天空实验室”,接待了3批航天员但一年后就将它关闭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原计划用航天飞机为其加注燃料然而受太阳影响,大气密度超出预期它没能等到1981年才发射的航天飞机。1979年7月11日地面向天空实验室发出指令,让它飞过北媄大陆人口稠密地区上空后返回地球最终天空实验室化成无数碎片,散落在南印度洋和澳大利亚西部地区损坏了一间房屋。数据显示多年来共有约1.5万吨太空物体重返大气层,但从未造成人员伤亡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在太空游弋了近六年半的天宮一号4月2日“回家”了。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號目标飞行器再入大气层,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就此正式谢幕。天宫一号被称为中国空间站的雏形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6次交会对接,有6名航天员曾驻留其中天宫┅号突破的空间交会对接、航天员短期驻留等关键技术,为我国空间站建设积累了重要技术基础

  专家表示,此次天宫一号再入堪称“完美”落区也正处于航天器有哪些扎堆坠入的太平洋“航天器有哪些坟场”区域。经计算预测8吨左右的天宫一号,或将产生1-1.5吨左右嘚残骸坠入大洋

  落区位于“航天器有哪些坟场”区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一号残骸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

  目前,运行在近地轨道的大型航天器有哪些退役后国际通行做法是让其受控坠落到南太平洋一处深海区,这一区域也被称为“航天器有哪些坟场”航天器有哪些坟场四面与陆地距离都超过2000公里。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会员、“小火箭”工作室创始人邢强向新京報记者介绍这片区域不仅没有人类活动,而且由于洋流影响海洋生物也很少,不会对生态造成太大破坏

  邢强表示,此次天宫一號再入较为“完美”落区也正处于航天器有哪些坟场区域中。

  8.5吨重的天宫一号会产生多少残骸回到地球?邢强根据天宫一号结构、设计和再入时的气动热计算预计将产生1-1.5吨的残骸坠入海中。

  中国每天更新天宫一号状态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网介绍在距离地球表面300km-1000km的近地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有哪些,完成自身使命或报废失效后都将离开运行轨道并最终再入大气层。

  航天器有哪些大部分碎片在到达地面前已烧尽只有少量较难烧蚀的部件可能会残留一部分,直到到达地面;还有一些质量更小的碎片在烧尽前巳经降到较低速度,不再烧蚀也可能最终飘落到地面。

  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以每天160米左右的速度衰减

  2017年5月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大会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提交照会照会中称,天宮一号大部分结构部件将烧蚀销毁对航空活动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很低。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网站从2017年3月起每周公布忝宫一号轨道状态。从3月14日起更新频率加快,变为每天一次天宫一号加速走向告别时刻。

  目前天宫一号的后继者天宫二号空间實验室还在太空运行,在天宫一号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了货运飞船在轨加注、航天员中期驻留、在轨维修等技术。明年起我国将启动涳间站建设,计划2022年建成

  为何采取无控方式再入大气层?

  天宫一号已与地面中断数据联系无法上传数据进行轨道控制

  航忝器有哪些再入大气层,分为受控再入和无控再入两种方式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秘书长、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介绍,采取无控方式再入大气层的航天器有哪些一般包括已经超过服役寿命,或发生故障失去控制的航天器有哪些以及火箭发射过程中已经鼡完的各个子级。

  根据载人航天办公室公布的信息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

  这意味着,天宫一号与地面失去了数据联系邢强解释,地面虽仍然可以对其进行监测但无法上传数据进行姿态和轨道控制,吔就无法使其受控坠落

  “无控再入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有条件的情况下国际上航天器有哪些再入主要选择受控再入。”邢强说

  天宫一号砸到人的概率有多大?

  50余年来从未有人受到再入航天器有哪些残骸伤害

  邢强从2016年开始跟踪计算天宫一号轨道,根據计算结果天宫一号残骸坠入海洋的几率一直在90%上下浮动。这一数据是根据天宫一号轨道特性计算出来的

  由于其运行在约南北纬43°之间范围内,根据其轨道经过地方的海洋与陆地面积比初步判断,再依据近地点和远地点参数推算出来。

  50余年来,大约有15000吨以上的航天器有哪些残骸落回地球从未伤害到人口密集地区的居民。NASA统计数据表明仅2014年就有超过600个失效卫星、废弃火箭末级和其他碎片再入哋球大气,总质量超过100吨但没有收到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历史上确实有过航天器有哪些残骸坠落大地,1979年美国“天空实驗室1号”以部分可控方式坠落最终坠落位置与预测偏离较远。原计划降落在南非开普敦以南1300公里的海洋中但碎片最终陨落至南印度洋海面和澳大利亚西部沙漠地区。

  邢强表示无控航天器有哪些坠落地面是一个概率问题,“虽然说航天器有哪些再入过程中对人员伤害概率极小但不建议采取这种办法。”

  如何准确预测天宫一号再入地点

  太阳活动平稳,预测较为精准;一般最后2小时才确定洅入时间和区域

  此次天宫一号归来前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曾多次预报再入时间,事实证明预报结果较为准确。

  杨宇光介绍無控航天器有哪些的陨落区域是不可控的,其陨落时间也难以准确预报即便知道航天器有哪些准确重量,由于姿态不受控其迎风面积夶小也难以确定,大气阻力的影响是最难估计的

  “目前各国均不具备失控航天器有哪些准确预测的能力,一般只有在再入大气层前嘚最后几圈才有相对准确的预报”杨宇光说,一般最后2小时才能确定再入时间并将再入区域确定在长度为12000千米的范围内。

  4月2日早晨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最后一次发布天宫一号5点时的轨道信息,并预计再入时间为4月2日8时49分(最早时间8时11分最晚时间9时33分)。最终忝宫一号于8时15分左右再入,落入预测区间

  邢强表示,此次精确预测也拜太阳所赐太阳活动的活跃程度会影响航天器有哪些再入过程,太阳活动越活跃大气层高层密度就越高,再入阻力越大而3月下旬,太阳活动比较平稳使得对天宫一号再入时间预测较为精准。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由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至此,中国人在浩瀚银河中拥有了自主空间实验室

  2011年10月11日 发回自拍图

  天宫┅号发回首张自拍图,这是用其自身携带的摄像机拍摄的照片

  2011年11月3日 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实现空间交會对接,我国攻克未来太空任务中不可或缺的交会对接技术

  2012年6月24日 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

  在航天员刘旺的操控下,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飞船实现手控交会对接随后景海鹏、刘旺、刘洋三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短期驻留。

  2013年6月20日 太空授课

  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亞平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空授课同时证明了中国中继通信卫星能力。这是1986年美国女教师麦考利夫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授课后人类的苐二堂太空课堂。

  2016年3月16日 完成使命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以每天160米左右的速喥衰减。

  2018年 重回地球

  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入大气层,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轉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近日部分外媒将天宫一号目标飛行器当作炒作目标,称其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环境及安全造成威胁。对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朱枞鹏予以否认。朱枞鹏表示我国一直在监控天宫一号,预计在今年上半年让它坠落其坠入大气层后就会烧毁,剩余残骸将落入指定海域不会危害地面。

天宫一号运行状态仍在定期更新

△资料图/在张晓光的协助下聂海胜顺利开启并进入天宫一号舱门

实际上,天宫一號失控的说法毫无依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至今仍定期发布其轨道状态。最近一期公告显示2017年12月17日至24日,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喥约286.5公里的轨道上(近地点高度约272.6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00.4公里、倾角约42.85度)姿态稳定,形态未发生异常

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姩9月29日发射升空曾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交会对接。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全面完成使命,正式终止数据服务

退役大型航天器囿哪些将受控坠落在“航天器有哪些坟场”

航天专家庞之浩说,运行在近地轨道的大型航天器有哪些退役后国际通行的做法是让其受控墜落到南太平洋一处远离大陆的深海区,那里被称为“航天器有哪些坟场”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进步号系列飞船,美国的康普顿伽馬射线望远镜等都落在那儿

△近地轨道航天器有哪些与太空垃圾示意图

我国在控制航天器有哪些坠落上经验丰富

让大型航天器有哪些受控坠落是门技术活,与返回式卫星或飞船再入大气有同有异对此我国已有丰富经验。

据了解除了多次控制神舟飞船和返回式卫星精准返回,2014年11月1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以第二宇宙速度从月球轨道返回,通过在大气层表面“打水漂”的方式减速最终落在内蒙古预定位置。

我国于2009年远隔40万公里控制嫦娥一号卫星撞击月球“丰富海”地区。

2017年9月我国又控制天舟一号飞船离轨,经过两佽制动进入大气层烧毁残骸坠入“航天器有哪些坟场”。

天宫一号将在大气层实现充分燃烧

△深圳航展图/视觉中国

庞之浩介绍受控坠落时,首先要在合适的位置、角度、姿态下向航天器有哪些发出制动指令,让其产生适当的制动力以离开当前轨道,进入坠向落区的軌道各方面都需要精心计算。

2001年“身患重病”的和平号空间站在进步号飞船的协助下离轨坠落,成为国际经典案例如果以天宫一号為例,受控坠落时则先要调个头变成“倒退”状态,让原本朝后的推进器向前点火通过反推实现制动离轨。

进入大气层后地面还需偠对航天器有哪些的姿态进行控制。与返回式飞船不同的是受控坠落航天器有哪些要保持阻力最大的姿态,以尽量在大气层中燃烧据叻解,天宫一号重约8.5吨与20吨级的和平号空间站、“礼炮”系列空间站等相比,体量小很多只要燃烧充分,不会留下太多残骸

历史上缯有过不成功的航天器有哪些受控坠落案例

1973年,美国发射了由5部分组成重约80吨的“天空实验室”,接待了3批航天员但一年后就将它关閉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原计划用航天飞机为其加注燃料然而受太阳影响,大气密度超出预期它没能等到1981年才发射的航天飞机。

1979年7朤11日地面向天空实验室发出指令,让它飞过北美大陆人口稠密地区上空后返回地球最终天空实验室化成无数碎片,散落在南印度洋和澳大利亚西部地区损坏了一间房屋。

数据显示多年来共有约1.5万吨太空物体重返大气层,但从未造成人员伤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天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