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漂亮的女孩说她单身微信名称,在做大非农说很赚钱的,要我跟她做,请问她说的是真的吗?

原标题:她被称为大宗商品的女魔头

●她被称为恶毒的女巫、敛财的小丑,并指控其操纵了贵金属价格

●马斯特斯的众多崇拜者表示,单单对马斯特斯进行指责是不公平的

布莱斯·马斯特斯是华尔街最著名的女性——可能也是抗压能力最强的。

现年44岁的马斯特斯是美国最大银行摩根大通银行旗下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业务的负责人。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她开发并推销信用衍生产品,这种金融工具很快就成为了创造高收益的新奇迹。(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系列从基础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根据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规则,卖方保证,一旦发生了买卖双方指定的信用问题,卖方将对买方的损失予以赔偿。这一产品据称将分散风险并有助于刺激信贷。信用衍生产品的确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但同时也使一些缺乏风险意识的买家蒙受了巨大损失。

《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2009年9月列出了“金融危机的100个罪魁祸首”,马斯特斯位列第65位,紧随庞氏骗局制造者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之后。

马斯特斯并未因此“殊荣”而止步不前,2010年她再次遇到麻烦。其团队在一桩煤炭交易中遭受重大损失,但马斯特斯再度挺了过来。她鼓励下属振作起来,鼓起勇气,并嘲笑竞争对手畏首畏尾、谨小慎微。(清脆的伦敦腔使她的“垃圾谈话”听上去更有味道。)不过,挺过煤炭交易挫折的马斯特斯又成为了博主们攻击的目标。她被称为恶毒的女巫、敛财的小丑,并指控其操纵了贵金属价格。对于这一未经证明的指控,她矢口否认。

然而,对于马斯特斯来说,2013年才是最艰难的一年。据《纽约时报》今年春季报道,一份机密备忘录显示,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调查人员指控,马斯特斯在为电力交易不当行为调查作证时做出“虚假及误导陈述”。该委员会的备忘录描述了马斯特斯下属制订的“操纵计划”。据称,通过这些计划,加利福尼亚州及密歇根州纳税人的8300万美元资金被转至摩根大通的保险柜。据一位了解银行内情的人士表示,马斯特斯对此矢口否认,并在公司内部及与能源监管委员会的讨论中都坚称,她及其团队不存在任何不当行为。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对马斯特斯表示支持。7月30日,摩根大通支付了4.1亿美元,就能源监管委员会的调查达成和解。该行未承认也未否认任何不当行为。而就在4天之前,在联邦监管机构加大对华尔街收购电厂、金属仓库及其他实物大宗商品业务交易的审查力度之际,摩根大通宣布,将出售马斯特斯负责管理的大部分业务。马斯特斯对本文未予置评。戴蒙通过公司发言人表示:“马斯特斯是个了不起的人,多年来工作表现非常优异。”

马斯特斯的众多崇拜者表示,单对马斯特斯进行指责是不公平的。“能源监管委员会的调查之所以成为关注焦点,唯一的原因就是该调查涉及马斯特斯。”Paul Hastings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曾在摩根大通从事过债券业务的理查德·法利(Richard Farley)说。但情况并非如此。能源交易调查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这是就摩根大通涉嫌不当行为的多项联邦调查之一。不过,法利认为有些人喜欢将马斯特斯妖魔化,因为她是个在男人世界里立足的女性,而且还因她在2008年银行危机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的这一观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马斯特斯是在英格兰东南部风景秀丽的肯特郡长大。她在名校就读,数学成绩优异。她还善于骑马并展现了早熟的职业热情。1987年,当其他毕业生在阿尔卑斯山脉地区徒步旅行时,马斯特斯到摩根大通伦敦办公室工作了一年。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她又到摩根大通做兼职,并在获得经济学学位后于1991年成为了摩根大通的全职雇员。在2009年出版的有关摩根大通的《Fool's Gold》一书中,《金融时报》专栏记者吉莲·邰蒂(Gillian Tett)写道,马斯特斯不仅仅是勤奋好学,“她金发碧眼,很漂亮,身材苗条,看上去像个瓷娃娃。”她引人注目。邰蒂在书中还写道,当马斯特斯与一位年轻的银行同事结婚并怀孕后,人们都以为她将离开银行。然而马斯特斯并没有辞职,尽管她对朋友说,当母亲其实“比人们想象的要难得多”。

马斯特斯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调到了纽约,加入了一个由一群二三十岁金融精英组成的团队。正是这一团队将信用衍生产品开发到了极致。马斯特斯及其合作者通过证券化方式将衍生产品打包。通常情况下,通过证券化,贷款人将贷款卖给一家投资银行,这家银行再将贷款打包并将其分成众多份额卖给投资者。随着信贷衍生品的发展,证券化信贷衍生品被戴上了近乎神奇的光环。“5年后,回顾历史的评论家们将把信用衍生品市场的诞生看作是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事件。”马斯特斯1997年在《Derivatives

而当摩根大通及其他金融机构将信用衍生品与次级抵押贷款混合在一起后,这些产品就具有了致命的潜在风险。2006—2007年美国住房市场危机爆发后,与违约住房贷款挂钩的衍生品变得一文不值。曾经看似有益的分散风险演变为一场危及全球金融机构的瘟疫。摩根大通积极向外兜售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品,该行基本未持有此类资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其得以在危机中幸存(作为摩根大通的一部分),而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及美林却未能幸免。但一些敏锐的观察家认为,摩根大通是将华尔街推入衍生品危机深渊的帮凶。尤其是马斯特斯,她正是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2008年9月,《卫报》刊登文章指出:“如果人们相信沃伦·巴菲特在证词中所说的‘衍生品是金融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布莱斯·马斯特斯就是世界摧毁者之一。”

珍妮特·塔瓦科里(Janet Tavakoli)做出了更微妙的评价。她与马斯特斯相识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塔瓦科里在美国银行衍生品业务部工作。“布莱斯是个聪明的女人,她肯定知道她开发的金融产品可能被滥用。”塔瓦科里说。她现在是芝加哥咨询公司Tavakoli Structured Finance的主管。“如果处理不当,这些衍生品肯定会被滥用并带来巨大风险。”

马斯特斯并不认为她做错了什么,但她承认她所开发的产品具有潜在风险。“要将工具和其使用者加以区分,这一点很重要。”马斯特斯在2008年10月讲演时称。当时她是美国证券业及金融市场协会主席。该协会是华尔街在华盛顿特区的主要游说团体。“如果主要交易对手不能妥善管理自身的风险敞口,转移风险的金融工具也能够增加系统性风险。”她补充说。她在接受CNBC电视频道采访时点名了一个存在问题的公司:“类似美国国际集团(AIG)这样的企业出现并成为了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但这些企业基本上不受监管,所以这就产生了问题。”她说。AIG在伦敦的一家子公司卖出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信贷违约互换合约——他们错误地认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不会贬值。①当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出现违约时,AIG遭受了巨大损失,濒临破产。这引发了市场恐慌,联邦政府被迫用纳税人的钱展开大规模的市场救助。AIG伦敦子公司的确成为了监管系统的漏网之鱼。

然而,马斯特斯漏掉了整个故事的一个关键情节:正是她本人在1999年将信用衍生产品卖给了AIG伦敦子公司的负责人约瑟夫·卡萨诺(Joseph Cassano)。“马斯特斯向卡萨诺提议,美国国际集团或者以购买证券产品的形式,或者签署能够确保摩根大通免遭任何风险的信用衍生品合约,来为摩根大通的超高级风险产品作担保。”邰蒂在《Fool's Gold》中写道,“多年后人们才意识到,正是卡萨诺的交易使美国国际集团走上了毁灭之路。”马斯特斯的发言人詹妮弗·祖卡莱利(Jennifer Zuccarelli)通过电子邮件表示:“美国国际集团1998年到摩根大通联系业务,要求购买高级别公司信贷违约互换产品。鉴于布莱斯从未出售或者开发过任何一种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产品以及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挂钩的产品,将她与导致美国国际集团10年后垮台的投资决定联系在一起,完全是对事实的无限夸大。”

而怀疑论者对此并不买账。“金融危机爆发后,马斯特斯及许多华尔街的危机帮凶都试图摆脱罪责。”民主党前任政治幕僚杰夫·康诺顿(Jeff Connaughton)说。他在2012年出版了《The Pay off:Why Wall Street Always Wins》一书。“作为超高风险证券的兜售者,当情况失控时,你不能假装震惊,尤其是在你和你的银行从中获得巨额利润的情况下。”

马斯特斯在摩根大通内部依然受到重用。戴蒙于2005年就任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他在2006年提拔了马斯特斯,让其负责管理该行的全球商品交易业务。摩根大通前国际业务主管海蒂·米勒(Heidi Miller)表示,戴蒙欣赏马斯特斯在量化经济学方面的才干以及能够对外代表摩根大通的能力。米勒说,与许多其他华尔街男性高管不同,“杰米与强势女性相处融洽。”然而,戴蒙的态度并未消除这家有着26万员工的银行的性别歧视问题。“作为女性,做到马斯特斯这么高的职位需要很多技巧,”米勒补充说,“在摩根大通的很多部门,并没有很多女性高管。”

在大宗商品市场,马斯特斯经历了大起大落。2010年7月,为应对不利局面,她向下属发表了动员讲话。当时,前两个季度业绩不佳,煤炭交易还导致了据称高达2.5亿美元的损失。据当时听到她讲话的人称,马斯特斯说摩根大通是她有幸工作过的最大胆、最勇敢的公司之一,同时也是她为之效力的唯一公司。

马斯特斯及她第二任丈夫加雷斯·埃文斯(Gareth Evans)住在曼哈顿翠贝卡区的别墅里,别墅面积为630多平方米,共有6个卧室。她在佛罗里达养着参赛马匹,并在那里训练骑马。2009年,她从马上摔下来,造成腿部骨折,但痊愈后她又马上开始参加比赛了。她还积极参与各种慈善社会活动,每年筹集数十万美元善款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因为她母亲曾罹患乳腺癌。

很难将这样一位乐善好施的女主人与遍布网络的马斯特斯的讽刺画联系在一起。去年,针对马斯特斯被指控操纵白银价格的言论甚嚣尘上,2012年4月她在接受CNBC电视频道采访时说,摩根大通只代客交易。“不论价格涨跌,摩根大通都没有对白银进行投资。”她否认存在任何不当行为。“白银投资不是我们的业务模式,那样做是错误的,因此我们不会这么做。”

最近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对摩根大通的调查对马斯特斯构成了更严重的威胁。这一调查在2012年曝光,当时该机构为获得摩根大通的内部电子邮件,将该行告上法院。据《纽约时报》报道,在2013年3月寄给摩根大通的一份长达70页的通知中,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表示,就摩根大通2008年接管贝尔斯登资产时收购的休斯敦电力交易部门,该机构工作人员建议有关方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该委员会在通告中威胁称,马斯特斯及她所管理的交易员个人应对在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进行的八项交易计划负有法律责任。能源监管委员会还指控,摩根大通交易员涉嫌误报能源价格,导致加州及密歇根州有关当局向摩根大通多支付了8300万美元。②“这一指控让人想起了安然公司在2000年至2001年期间的不当行为。”前高盛公司银行家、现任研究机构Demos高级研究员的华莱士·特布维尔(Wallace Turbeville)说。“马斯特斯可能负有系统性包庇责任。”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的调查人员指控称。这些工作人员表示,马斯特斯在就调查作证时否认她所知道的问题,这是“虚假”陈述。

7月30日达成的和解表明,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决定不再坚持相关指控。摩根大通同意就这起民事诉讼支付2.85亿美元罚金并上交1.25亿美元非法所得。“我们很高兴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摩根大通发言人布莱恩·马奇恩尼(Brian Marchiony)在事先准备好的声明中表示。而与能源委员会的和解正值摩根大通试图全面化解监管调查困境之际。该行面临的监管调查涉及早在住房市场泡沫时期的相关行为,以及美国司法部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2012年给该行造成62亿美元衍生品损失的伦敦鲸事件展开的调查(该事件并不涉及马斯特斯,但却使另一位摩根大通女性高管伊娜·德鲁(Ina Drew)深陷其中)。

7月26日,摩根大通宣布将出售马斯特斯建立的实物商品交易业务,其中包括陷入麻烦的能源交易部门。这是戴蒙为了安抚监管当局做出的又一努力。而就在出售该业务的消息传出的3天前,国会就大型银行是否利用手中的原材料操纵市场召开了听证会。摩根大通强调称,该行计划保留商品业务部门的金融衍生品业务,为那些寻求对冲汇率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的公司客户提供帮助。马斯特斯的发言人祖卡莱利表示,该行有2200多个大宗商品客户,其中80%以上都购买了该行的金融衍生品服务。

在达成和解后,摩根大通表示支持马斯特斯。“她经受住了压力。”摩根大通公司及投资银行业务部门联席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卡瓦纳(Michael Cavanagh)说。不过,在隔了一段时间后——6个月或者1年——如果作为摩根大通洗心革面的又一信号,人们并不会为马斯特斯的免职而感到震惊。

美国康地谷物公司(Continental Grain)是摩根大通的一个客户。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弗里堡(Paul Fribourg)说,他依然信任马斯特斯。“我们每天与各种人打交道,有些人就处于法律边缘,有的甚至已经越线,”他说,“而马斯特斯恰恰相反。”如果她被开除,他会马上雇用她。“告诉她,如果她想找工作,她就是我们想要的首选。”撰文/Paul M.Barrett 翻译/一毫

①华尔街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发行的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数量一直在增加,但仍仅为2007年规模的3%。目前该市场由政府所有的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及房地美主导。

②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表示,摩根大通操纵了相关规则。该行交易员在“远期市场”提出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提供电力,然后同意在现货市场以更高价格卖出电力。这一操作手法会导致电网运营商不再选择摩根大通来提供某些服务,即使该行收取了部分款项以弥补维持电厂运营的启动成本。(完)

原标题:那些我们逼孩子说的谎话,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快速关注一样的视角,带您看不一样的北京。(微信号:beijing-beijing-123)

版权声明:“北京 北京”致力于好文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逃票省钱或是隐瞒年龄换得的小利,是无法等同孩子道德和公共责任感的缺失的!

在号称荷兰迪斯尼的Efteling游乐园门口,我看到一对中国夫妇带着儿子来玩,只听那个妈妈对儿子嘱咐:“要进去了哦,等会儿在门口如果有人问你几岁了,你就说3岁。”

“5岁就要买门票了 ,3岁还是免费的。”

“可要是他们看出来我是5岁怎么办?” 孩子有些害怕。

“不会的!” 妈妈安慰儿子:“ 我们中国人比荷兰人长得小。进门他们不见得会问你年龄,我嘱咐你是以防万一。免票省下的钱,妈妈进去给你买冰淇淋吃,好不好?”

孩子听懂了,高兴的点点头。进门时,孩子自己在脑门上比着个三的手势往前走,的确没人问他年龄。他们一家进去后哈哈大笑,很开心:“耶,过关了!”

过了一会儿,在坐海盗船的地方排队,我又看到了这一家三口。只听孩子妈又开始嘱咐了:“你想坐这个的话,那等会儿有人问,你得告诉他们你六岁了。因为这个船规定是六岁的小孩才能坐的。记住了,六岁哦!”孩子怯怯的点头。

排到他们时,管理员问孩子:“你几岁了?” 孩子妈抢着用英语回答:“六岁。”管理员盯着孩子,和蔼但不容置疑地再问:“请问你几岁了?”孩子紧张的看了看妈妈,妈妈小声怂恿他:“六岁,Six。”孩子涨红了脸,张了张嘴,突然崩溃大哭起来:“我到底多少岁啊?我是三岁,六岁, 还是五岁啊?我不知道了。”

孩子一哭,管理员吓坏了,她听不懂中文,以为是自己把孩子弄哭了,她说着对不起并让孩子父母带孩子去休息室缓和一下,让他们下一轮再坐。孩子妈陪着笑,边拉着儿子走出队伍边数落:“不许哭!都是因为你想坐这个,我们才让你说六岁的。爸爸排了那么久的队,你看,还要等下一轮。不要哭了,你一哭不是露馅儿了吗?幸好那个阿姨听不懂中文…”

他们走向休息室,孩子的哭声越来越远。我忘不了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充满了欢笑声的游乐场,一个孩子小小的背影,肩膀一抽一抽的。

在长辈面前,必须要说违心话吗?

这次回国,在妈妈住的公寓楼外,看到楼上邻居的儿子儿媳和小孙子在单元门外商量什么,踌躇不前。

五六岁大的小男孩嘀咕着:“我能只看奶奶,不吃饭吗?我不喜欢吃奶奶做的菜。”

爸爸马上就急了:“奶奶就盼着我们来,辛辛苦苦做了一大桌菜,你怎么能不吃呢?你不但要吃,你还要说‘真好吃’!”

正说着,奶奶在楼上喊话了:" 哟,来了。怎么不上来啊?我专门做了鱼呢!"

孙子一听,更苦恼了,嘟囔:“奶奶做的鱼最难吃了。”

爸爸不耐烦了:“怎么这么不懂事儿呢,挑什么食?赶快上去!”

孩子要哭了,孩子妈心疼:“好了,先上楼看奶奶,妈妈等会儿带你去吃麦当劳。”

爸爸还有点不放心:“你先练习一下称赞奶奶做的菜好吃,来,说‘真好吃’!”

“真好吃!可是,我说真好吃,奶奶会给我夹好多鱼,怎么办?”

“你别管那么多,吃就是了。再来, ‘真好吃’!”

孩子恹恹的重复:“真好吃。”

“高兴点,大声点,再说。”孩子爸抱起孩子往楼上走了。随着咚咚的上楼声,我还可以隐约听到孩子不断在父亲的督促下重复着那句“真好吃”。

和父母的相互信任,一个家庭的凝聚力,需要用彼此的真实来建立!

其实这两件事都涉及到了一个因为某种缘由,父母教孩子说谎的问题。

第一个事件,不用我多分析,大家对其中的利弊应该一目了然:逃票省钱或是隐瞒年龄换得的小利,是无法等同孩子道德和公共责任感的缺失的,更别说对孩子情感世界造成的困惑和不安全感了。这个问题相对容易改正和避免,只要父母不要贪小便宜,遵守公共规则也引导孩子如此就可以了。

可第二件事,就要复杂而且难处理得多了,尤其是在我们中国的家庭里。因为说违心话的原因是为了尊崇一个中国文化里最不能动摇的美德:孝心!

对一个儿孙是自己晚年生活全部的奶奶来说,为迎接儿孙,马不停蹄忙活出的一桌饭菜,你忍心泼冷水吗?甚至为了讨老人欢心,我们还要教孩子违心的说 “真好吃”。不用说,误以为孙子最爱吃自己烧的鱼的奶奶会乐此不彼的继续做鱼;而孙子每次去见奶奶,都伴着一种不情不愿的压力吧?虽然自己也想念奶奶,可相聚总是无法轻松愉快。

还记得一个故事,老太太临终前对丈夫说:“老伴儿,其实我最爱吃的是蛋黄,但看你也喜欢,我就吃了一辈子蛋清!”老先生哭了:“我其实不爱蛋黄,但每次看你抢着吃蛋清,我就吃了一辈子蛋黄。” 这是个为了赞扬老两口为了彼此而自我牺牲了一辈子的那种心灵鸡汤故事。

我总是体会不到其中的温情,连最亲的人都无法相互坦诚和理解,不管不顾的就任性“牺牲”了一辈子,结果是场误会,这该感动吗?该成为“爱”的标准被宣扬吗?这种情感成本的耗费是不是太大了?想想这个孩子,也许就这样顶着一个个自我制造的“误会”,压抑着长大了。而那些由于违心,积累得越来越多的委屈,别扭,最后发酵成在情感上对亲人的疏离。

为此我和我妈妈讨论过,如果她是那个奶奶,她是愿意被哄在谎言里还是她有心理承受力听实话。蔻妈说:“我能接受也希望听到实话。如果我知道我孙子要承受那么多不快来吃我做的菜,我肯定不开心。而且,做菜是可以改进的啊。可说实话时的方式和语气很重要。”

的确,如果说:“您做的菜最难吃。”这种情感针对性太强的话既没有建设意义又伤人。

换个做法呢?如果那个爸爸听见孩子抱怨菜难吃时,多听听孩子的理由,问问他:“哪个菜你不喜欢啊?”“为什么不喜欢啊?是太咸,是太辣,还是没味道?” “有没有喜欢吃的菜啊?”等等。得到这些信息后,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比如“爸爸妈妈都没有觉得辣啊。”或者“嗯,我也觉得鱼咸了。”

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就要告诉孩子,那是口味不同,家里其他人都觉得没问题,你可以少吃点,但是不能只依自己的口味换味道。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就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调整措辞告诉奶奶。孩子可以说:“奶奶,其实这个红烧肉挺好吃,可是这鱼太咸了……”这样,父母始终和孩子有共识,既没有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又能让他学到尊重别人,以及沟通交流和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中国家庭看似和睦,联系紧密,其实亲人间很少能真正理解彼此,都自以为是的做着“为你好”的事情,走着“报喜不报忧”的过场。那些看似为对方着想的言行,最后都成了彼此的负累,疏远着隔膜着我们的亲情。

其实不用把事情复杂化,很多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了解和疏通,没必要强硬的用命令和“不”去拦死继续交流的可能性。拿掉情绪,把问题具体化,把矛盾点拆分,可以化解很多冲突。有那个心理承受力去别扭着说一辈子违心话,为什么没有勇气和耐心多想想用什么方式和亲人沟通,相互支持,共同面对问题?一个家的凝聚力就是这样建立的。

别再教孩子说谎了,这只能苦了孩子,累了老人,两难着我们自己,何必呢?

原标题:不会花钱的人没前途

一旦你开始把钱花对了地方,就像死水开始流动,你的人际关系,你的专业,你的社交,你的眼界,随即就会开始流动起来。

付出的是时间和效率成本

前阵子去参加一个培训,主办方是我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报名交钱的时候,她偷偷把我拉到一旁万分抱歉的说,因为公司也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所以,她没有权限给我免掉培训费,只能稍微给我一个小折扣。

当时我就震惊了,因为这个课程持续时间长,海量内容,师资强大,哪怕再好的关系,我压根想都没有想过要来“蹭”,这完全就是我计划了大半年,不管多贵,坚决要花出去的钱。

我再三说没关系,她还是觉得很抱歉,半夜还让另外一个朋友微信给我致歉,我被弄“烦”了,直接拿一句名人名言镇压了她:

“松浦弥太郎说过,想要真正学到东西,就得花钱!”

你不收钱,我还会怀疑你不够尽力呢。

其实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社会上每天都有人想要绞尽脑汁去“免费学”东西。学习这件事,免费的东西,永远是最昂贵的,除了钱之外,你必然要花掉人际,时间,心情,各方面的成本,而且这个世界上,一个好的,可以共享的资源或者思想,它必然是经历了很多人的打磨,为别人的时间和精力还有知识成本付费,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操守。

蹭资源其实是最短视的一种行为,我有个妹妹,她一直很想学游泳,但是三年多了一直都没有学会,是因为她有个表姐每次听说她要去酒店游泳池报名都会说:哎呀为什么要花那个钱,我教你!于是她也就觉得是啊,反正有人可以教能省则省。

可是,就只能迁就别人的时间,迁就别人的状态,还要迁就她好不容易有空表姐又来了大姨妈,而且学习的时候,也肯定会抱有一种:“对不起打扰你了的心态”。

我知道了以后跟她说:至于吗,一千块,找个游泳教练,不仅教得快还有腹肌可以看!

她说掌门大人,你真是“何不食肉糜”的典型代表,你有钱当然觉得一千块小意思了!

我听到这种话就想翻白眼,我说你知道吗,很多人就是被这种硬塞给自己的穷人思想把自己给作死的,你敢不敢现在拿你手机支付宝看,你上个月加起来买的淘宝乱七八糟的东西没有超过一千块的话,我马上掏钱请你学游泳。

她当场就崩溃了,因为我当场给她算了一下,上了月她花在淘宝上买了一次就闲置的裙子,零食,乱七八糟,加起来至少有两千多块。

我说,你敢不敢这会儿立马刷一千块信用卡去我楼下报名学个游泳?

被我抽了一鞭子之后,这才一个星期,姑娘告诉我,六次课,在腹肌小鲜肉教练的nice教授下,她已经很棒地把蛙泳学会了。

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努力培养的,

是维系雇佣关系而不是人情关系的能力

为什么付费的东西就能快速掌握?

是因为,在这个中国以人情社会垫底的大环境下,我们总是觉得“熟人”是最可靠的,所以做事也容易相信“熟人”,觉得自己赚了,省了,在没有经济牵扯的情况下,我们依靠一种人情关系来进行一个项目的推进,但这是很可怕的,因为背后有太多不可控因素。安抚他们的情绪,考虑他们的工作量,因为他是你“表姐三叔二姨夫”而得罪不起,反而占用大部分精力。

尤其很多产后妈妈,并不缺钱,也不愿意请月嫂,不信任月嫂,在请保姆的问题上觉得还是亲戚最靠谱,最后发现反而不比请一个专业的月嫂阿姨来的轻松。那是因为,你没有办法展现你的雇主本色,不能坦率提出你合理的需求,达到一种合作的平衡,所以永远觉得很累很疲惫。

但是一旦你成为雇主,你们的关系就不一样了,就像武志红老师说,关系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关系。相比人情,雇佣关系是最飒爽的关系,他让你们双方都绽放出最舒服的工作状态。合得来,继续;合不来,散伙。不满意的雇员你可以一换再换,换到满意为止。

我们已经生活在了一个雇佣时代,每天我们每个人都在服务别人,也在被别人服务,有些女生为什么觉得自己依然迷茫,生活没有改进,那是因为,你既不知道要怎么服务别人,也不知道如何服务自己。

我的建议就是:去花钱。从小钱开始花。

花钱是一门艺术。以前我也觉得这句话是装逼的,但是后来发现这是一句真理。如何找准值得你花钱的地方,花对了,你就状态就活了。

一旦你开始把钱花对了地方,就像死水开始流动,你的人际关系,你的专业,你的社交,你的眼界,随即就会开始流动起来。

我们时常形容一个女人:活色生香。一个活字,言语了所有。

有个同行对我说:她自己也知道,虽然现在收入不错,不管挣多少钱,也解决不了她的焦虑状态。

我说那是你永远在处于一种疲于奔命的挣钱而不是花钱状态里,身边人看着你就会觉得紧张。钱一旦到了你手里,你就会让人觉得你挣的是苦钱,朋友们既不敢吃你的饭,也不忍心花你的钱,你又如何收获更轻松,更愉悦的社交关系,把自己从一个劳苦命当中拯救出来呢。

所以你不是活的,而是捆绑着的。

一个年轻女孩子如何用钱把自己花“活”?

在我月薪3000的时候,深得一位姐姐的言传身教,是她告诉我,不管你现在拿多少薪水,你一定要养成每个月“为自己的未来花点钱的习惯”。一开始,最低你要把这个标准定到5%,以后根据经济实力调整额度。

也就是哪怕月薪三千,你至少每个月要拿150块钱出来花给这个世界——要做什么呢?

我的经验是:为一切优质内容付费。

订阅全年你喜欢的时尚杂志,以求找准风格穿得端庄得体;买视频网站会员,节省广告和搜索时间;请一个很欣赏的朋友吃饭聆听经验教训;拿来买专业书籍;还有个女生更搞笑,她想做甜品师,所以她攒了三个月的“150块”去私房餐厅吃了一个法国老师的天价甜品。这都是为优质内容付费。

她是这么形容的:我总得花点钱,去买点世面见见。

这些优质内容,会结结实实长在你的气质和见识上,30岁之后,你就会知道你是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

而且要让大家看到,这是你十分愿意花出去的钱,不心疼,不拧巴,不紧张,吃你一顿饭,不必有罪恶感。

“我没多少钱,但我愿意为你/值得的事情花钱”,当你流露出这样的状态的时候,大家才会觉得你是可爱的,活泼的,不为钱拧巴的。才会愿意和你分享更多资源。

我还有一个高中女同学,对我说,她感觉自己要废掉了,在一个两点一线的单位,已经完全木讷,我问她,你每个月把钱花在哪里,她就跟我描述了一下,我说我没有看到你为你的未来花任何一点钱,满足基本衣食住行而已,甚至有很多是淘宝的乱花费,你又如何买到能够踮脚看世界的砖头呢。

在我的手帐本里,每个月初一定有一栏,是我逼着自己要花出去的钱,那不是买包包也不是买衣服(也不是买口红!),而是,那个钱我一定买到了新的观点,新的环境,新的餐厅体验,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人。

你一定要远离所有免费的东西

有读者不理解,问我为什么,是因为这个时代有很多免费的东西已经可以让你生活得很好,你不花钱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超市门口的人堆抢购,通讯公司号称送给你的手机,免费的美容院试用卡……

但你要警惕,除了有些免费是消费的诱饵之外,还有很多种免费一定是大众普及的“标配”,是作为一个都市人存活的基本配备,初中教育是免费的,超市派发的饼干是免费的,社区的纯净水和叶酸是免费的,如果你总是沉溺在那种“免费的世界”里,那么,你将永远只能过一种老式的,人情关系式的,原始的,80年的生活,长着一张00后的脸,却活得和父母那辈没什么两样。

我们整个社会正在进入转型期,很多以前你觉得“为什么要收钱”的事情正在变成很多人的专业。未来你能否进步,一定是你能够把自己从“标配”拿钱去买别人的“天赋,技能,思想”,你有多愿意为知识付费,你就成长得有多快,未来最贵的,一定是“你需要为别人的专业付费”。

比如说,如果未来你看我写的这篇文章可能也需要付费,你说掌门你写得这种狗屎一样的东西还有脸收钱,诶,没错,你这个想法相当正确,你可以因为不喜欢某个个体,选择取消订阅,这是我作为一个收费者要面临的竞争,和整个付费时代没关系,但你没办法再也不为这个行业,为其它你觉得写得更好的,你想得到那个知识点付费。

前几天,去一个经商的长辈家喝下午茶,平均年龄超过45岁的大叔们,但我真心觉得那个下午我简直收获了一场价值万元的课程培训。深深觉得,男女的思想果然是有差别的,女人天生是囤积型动物,男人是开荒型生物,一旦拿到投资,女人的兴奋期比较长,是因为她们觉得开心,有钱了;而男人们都发愁,这么多钱要怎么花到合适的地方。

因为花掉了,才有希望。

这也是佛学里的——清空了,才能注满。

P.s: 今天的内容比较长,但是好好学习的孩子们都会奖励糖吃的, 小编特地从掌门的盆友圈偷来一张私房照,哈哈哈!快说你们爱我!

微博:@艾明雅 豆瓣:艾明雅

商务合作菜单栏联系我们 / 后台回复“目录”查看所有文章 / 微信群加微信amygly001

?本文由江湖人称艾掌门发布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对掌门最好的赞赏 ——点赞并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身微信名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