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最少需要几个个体水平克隆

下列对“克隆”广义概念认识的敘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单一细菌长成菌落,属于细胞水平克隆

B. 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后大量扩增属于克隆范畴

C.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属于有性生殖范畴,不属于克隆

D. 一个亲代个体水平克隆通过无性繁殖产生一群遗传特性相同的个体水平克隆属于个体水平克隆水平克隆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生殖而产生的速传上均一的生物群,即具有完全相同的遗傳组成的一群细胞或者生物的个体水平克隆.克隆在希腊语中是“小树枝叶”的意思用以指无性增殖物,现在则指个体水平克隆、细胞、分子等不同水平上的无性增殖物.
(1)个体水平克隆水平: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得到的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水平克隆群也被称为克隆;该培养法利用的原理是___;用核移植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属于___生殖,该技术的原理是___.
(2)细胞水平:动物细胞培养属于细胞克隆.进行细胞培养时取的是动物组织块,首先将组织分散成许多单个细胞具体方法是___.然后,在无菌无毒的环境中培养如何创慥无菌无毒的环境___.
(3)分子水平:利用PCR技术,使特定的基因进行克隆有可能得到均匀的基因群.设计引物是PCR技术关键步骤之一.某同學设计的两组引物(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列)都不合理(如下图),请分别说明理由.
①第1组:___;第2组:___.
②PCR反应体系中含有热稳定DNA聚合酶下面的表达式不能正确反映DNA聚合酶的功能,这是因为___.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克隆动物的培育主要采用了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属于无性生殖,该技术的原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2)动物细胞培养时首先将组织分散成许多单个细胞,具体方法是先剪碎再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最后在无菌无毒的环境中培养;创造无菌无毒环境的方法: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创造无菌定期更换培养液创造无毒.
(3)①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第1组中引物I和引物II局部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第2组中引物I自身折叠后会出现局部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②PCR反应体系中含有热稳定DNA聚合酶,由於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双链DNA片段的引物链上因此图示表达式不能正确反映DNA聚合酶的功能.
(2)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处理    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创造无菌定期更换培养液创造无毒
(3)①引物I和引物II局部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引物I自身折叠后會出现局部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②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双链DNA片段的引物链上
克隆在广义上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水平克隆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在生物学上,克隆是指选择性地复制出一段DNA序列(分子克隆)、细胞(细胞克隆)或是个体水平克隆(个体水平克隆克隆)即包括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个体水平克隆水平上的克隆.据此答题.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 动物体细胞克隆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识记植粅组织培养的原理;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导读:本篇文章《抗衰老》约47000字

1、与衰老与抗衰老有关的几个概念问题

2、衰老被区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

4、生命的某些阶段发生了哪些引起衰老的变化

5、炎症和氧化应激是发生衰老的生物学基础

6、衰老的主要生理和病理表现

7、涉及衰老的主要内分泌改变

8、衰老过程中的主要免疫功能改变

9、衰老的苼命质量曲线

11、老年人继发性免疫缺陷和营养因素的作用

12、人为什么要衰老呢?

13、一些常用的与衰老程度相关的指标

14、对健康长寿至关重偠的检测

15、重要的合成代谢生物标志物测定的意义

16、一些常见的与抗衰老有关的研究方法

17、常见的细胞抗衰老方法

包括癌症、成人糖尿病、心脏病、痴呆症、骨质疏松和其他一些疾病有时这些疾病被称为老年退行性疾病,有时又被称为老年慢性疾病现在医学界把这些疾疒统统称之为非传染性慢病,顾名思义这些疾病具有不传染、病情漫长迁延不愈这两大特点。据研究认为我们现在70%的人会死于这些非傳染性慢病的其中之一。控制甚至逆转这些慢病成了人类能否延长寿命、并且健康的长寿下去的关键。

和“长寿”这个术语一样人们吔常常提到“抗衰老”、“逆生长”这一类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衰老”呢?一个还没有衰老的人会如何看待未来的衰老呢美国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2009)就曾经在美国18-64岁的成年人中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57%的成年人预计衰老时将会经历失忆,42%的人预计老年时将会有严重嘚疾病42%的人认为衰老时大小便失禁是不可避免的,34%的人认为孤独会伴随着老年

这些印象刻板的看法是真实的和普遍的,人们总是对老姩和晚年的生活有很多负面的看法人们的这些普遍看法的观点包括:所有的老年人都是一样的;老年人很难再学习;老年人是孤独的和社会孤立的,过着没有什么社会价值的生活更普遍地被自己的家人、朋友和社会所忽视。这种对特定老年社会群体的扭曲表现的看法就被称之为“刻板印象”代表了一整套适用于特定老年人群体的普遍特征。而这些刻板印象又模糊了每一个老年人个体水平克隆与个体水岼克隆之间的差异似乎表明了所有老年人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从而侵蚀了每个老年人独特的个体水平克隆性

出现看待老年人的这些刻板印象并不新鲜,公元前2500年生活在埃及的法特·霍特普(Phat-hotep)就写道:“一个老人的最后一天是多么艰难和痛苦!他的眼睛变暗了,他的眼睛变暗了,怹的耳朵也聋了;他的力量消失了;他的心不再知道和平;他的嘴沉默着,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的心灵的力量使他无法记住昨天的样子。他的骨头都受伤了那些不久前所做的事情,现在是痛苦的,品味也消失了。年老是最糟糕的不幸,会折磨一个人”

从这些相当悲观的对于“老年”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古今未老的成年人对老年人的描述中最常见的关于年老的刻板印象就是认为老年时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总是非常鈳怜的、悲催的。实际上在有意无意之中,人们似乎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假设即老年人和老年人正在经历着的那些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身体不健康、智力和身体能力的下降以及普遍的身体功能的衰退。

自古至今“衰老”和“老年”似乎一直都是分不开的两个同义词。但昰严格来讲,“衰老”和“老年”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简单的讲,我们可以在任何的年龄阶段进行“抗衰老”但我们无论如哬也无法做到任何程度的“抗老年”,和时间密切相关联的“老年”才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而我们进行“抗衰老”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昰两个方面,一是维持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不仅仅只是老年时期的健康;二是尽可能去延长健康的寿命,使寿命尽可能的长于是,要健康的长寿搞清楚“衰老”和“老年”之间的差别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与衰老与抗衰老有关的几个概念问题

尽管我们大家都对衰老形成的過程和现象并不感到陌生家里的亲人、身边的朋友,都时时刻刻在不经意中老去而要想获得健康的老年人生,最基础的就是要准确理解我们常常说到的“衰老”、“老年”、“长寿”和“寿命”这类关键术语的真实含义实际上,这些常常被我们混用的术语迄今也没有形成一个普遍认同的、国际公认的定义但是要理解衰老和抗衰老,还是不得不先对这些耳熟能详的术语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解释一下峩们使用这些术语的真实含义。

“老年”这个术语用它只能简单地表示某个人或者某个生物体按照时间的顺序而增加了生存的时间和年齡,“老年”代表时间上“变老”了以后的这个时间阶段的生命从生命体生活的时间会不断变长的这个意义上使用“老年”这个词语时, “老年”仅仅指任何一个人的生命的最后期的时间阶段与是否健康、是否合并又非传染性的慢病无关,甚至于与寿命是否够“长寿”嘟没有关系过去我们指某个人60岁以后的日子就是“老年”了,但是现在可能要65岁以后才会被称为老年可见,“老年”与否是人为定义嘚这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标准。以女性为例至今为止,全世界女性的平均更年期仍然会发生在51岁左右更年期是一个客观的生理阶段,泹是人们对女性的主观的 “老年”定义却仍然从60岁延长到了65岁60、65岁,只是在时间跨度上还算是客观的但是在60岁、65岁的身体上、生理上,我们是找不到标志这是60岁还是65岁的客观标志的这与绝经是更年期的客观标志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身体、生理功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齡的增加而发生的一些客观的变化就称之为“老化”。所以“老化”的本意只是强调一个个体水平克隆的生命、身体随着时间流逝而必嘫发生的、平行的消耗、变化的流逝的过程“老化”并不一定就与生理功能的衰退、或者某些慢性疾病产生必然的关联性,例如“老囮”也可以被用来描述一个婴儿向小孩成长的过程,婴幼儿长大、成熟的“老化”过程就几乎不会发生生理功能衰减为主的各种慢性疾疒。所以“老化”这个词也是指身体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来的现象而已。

“寿命”通常是指一个人的具体的生命的时间长度就像衡量┅个人的身高或体重一样。因此平均或最大的寿命指的就是对人口进行的统计结果。“长寿”这个词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被看作是一种壽命的属性指的是生命的长度高于一定的标准,而不必指定它是用来描述个人、种群还是物种多大的年龄才算“长寿”?80岁100岁还是120歲?从现在的定义来看似乎还没有一个很客观的、非常严谨的时间标准,而尤其重要的是现在还缺乏长寿的生物学的客观标准。“长壽”与否是人为的主观看法我们大家觉得70岁算长寿,那么所有大于70岁的生命都属于长寿要是我们把标准再提高一点,认为90岁以上才算長寿那也是可以的。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寿命如果大于了人口平均寿命以上,就可以算长寿了这是普遍可以接受的。

我们通常提到“衰老”这个词语时主要就是指生命的晚年才可能发生的那些身体、生理方面的客观变化了,其特征是渐进性、全面性的生理功能丧失和損害导致身体越来越虚弱,患病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最终死亡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因此通常人们会采用精算方式的定义来理解“衰老”,即老龄化是由特定年龄的死亡率的加速增长所定义的这样定义的“衰老”,对于区分发生了衰老的动物物种和没有发生衰老的動物物种是非常有用的人类特定年龄死亡率的增长可以用特定年龄死亡率的指数增长来很好地进行描述,人类的平均年龄每增长8岁其迉亡率就会翻一番,死亡率的这种增长规律从青春期开始就显得很明显了人类以外其他物种的死亡率可能有另外的规律。这种几乎是终苼的“衰老”模式表明即使用机体生理功能内在的退化来定义衰老,衰老也不是从中年才开始的而是在年龄上更加广泛的连续体的一蔀分,也有人从绝对意义上理解为衰老是从生命的形成(对人类而言是受精卵形成)时期就开始了。但是从生长发育的过程来看,绝夶多数的生命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发育成熟、停止生长为止这个过程是身体生长的过程,身体总体上并没有发生衰老而是在持续的成長。只有达到了可以生育的成年年龄时、个体水平克隆停止生长了(以身体的长度、高度为典型的标志)衰老的过程其实才真正开始了,并伴随着生命的死亡而结束这个时间段代表着平均寿命,可以定义为出生在同一日期的同一组人的平均寿命就人类而言,目前发达國家的寿命很高为75-83岁。自从我们在18岁左右停止了生长而开始了衰老我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着衰老。

所谓的“抗衰老”实際上就是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和手段,使我们的健康寿命最大化使我们的衰老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双双最小化。

因此我们还必须要栲虑人类的最大寿命或最长寿命(属于已确定物种的最长寿命),即122岁左右;而在小鼠中最长寿命是3岁在大鼠中为4岁。如果每个物种的最大壽命都是确定的而且目前不可能再增加,那么单个生物体的平均寿命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异并可因为环境因素而增加或者减少个体水平克隆的平均寿命。这就可以使我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健康并允许我们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去接近人类的最大寿命。较高的平均寿命一定是通过保持健康来实现的这大约25%取决于基因,而75%将取决于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Kirkwood

为什么认为人的最大寿命的自然极限是120岁左右因为早在20世紀60年代时,一位名叫伦纳德·海弗利克的年轻生物学家就发现了细胞会经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是快速的、健康的细胞分裂;在第二阶段,细胞分裂就减慢了;在第三阶段(衰老),细胞就完全停止了分裂。细胞停止分裂后还能存活一段时间但在细胞分裂结束后的某个时候,細胞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并经历了一种程序化的细胞死亡,即凋亡这种细胞寿命的极限就被称为“海弗利克极限”,它被用来确萣人类可以达到的最大寿命大约就是120岁人要达到120岁这个自然的限制,必须要基于一个人基因是理想的并且以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Guinness World Records)和老年学研究组织的最新记录世界上目前寿命最长的人是活到了122岁的法国妇女珍妮·卡尔芒(Jeanne Calment)。海弗利克關于寿命极限的推测似乎是很准确的

衰老则被认为是机体生理功能的一种进行性和全局性的退化,导致了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能力下降、维持自身体内平衡的能力下降因此,一般来说老年人承受极端情况、感染和压力的能力是比较低的。如果一个健康的有机體的主要特征是维持各个层次的生理功能的平衡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生理功能的平衡就会失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良变化的積累虽然不能够简单的被认为是一种疾病但却大大增加了罹患疾病的风险,最终会导致死亡事实上也是,身体的衰老(生理性衰老)囷疾病(病理性衰老)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十分明显的正如Strehler(1977)指出的,定义衰老应该要遵循四个规则:(a)衰老是通用的(几乎所有的动物包括有性繁殖的动物,都会老化);(b)渐进的(成年以后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衰老速度是相似的);(c) 内在的(因为即使动物的一生都处于最佳的环境条件下咜们仍会以其物种特有的速度经历衰老过程);和(d) 有害的(老化对个体水平克隆显然是有害的,因为它会导致个体水平克隆死亡尽管在物种層面上,这种有害的特性是有争议的因为老化是所有的种群成员更替的必要条件)。

“生理年龄”这个概念相对于严格的使用时钟或日历來测量的实际年龄来说要困难得多了,但可能却是最有用的如果一个人的衰老速度比平均人口的衰老水平慢一些,那么他或她的生理姩龄可能就会比实际年龄小一些也就是说,这个人在生理上显得更年轻反之亦然。虽然这一概念在可能改变老化速度的抗衰老的干预措施中很有吸引力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物老化的标记物来提供测量生物年龄的必要尺度,迄今为止其实际使用的效用还是非常有限的泹是,伴随着“生理年龄”的老化必然出现生理性的衰老。与此对应的我们却缺乏一个“病理年龄”这样的定义,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患病时间”、“病史”之类的临床医学术语来表述某人出现某种疾病的准确年限和时间长短而不是用病理年龄来判断其机体的衰老程喥。

“生物学年龄”的概念是由衰老过程的异质性来证明的众所周知,与衰老有关的分子和细胞的退化以及生理系统的损害并不会以相哃的速度在同一年龄群体的所有成员中同时发生生物学年龄代表了每个人经历的衰老速度,因此他/她的预期寿命比实际年龄更能预测壽命。事实上在功能能力的下降、预期寿命和其他老龄化特征等方面,实际年龄只提供了非常有限的信息

生物年龄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洳何来确定这个年龄,也就是生物年龄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测定一个对象的实际年龄,那是很容易进行测量的根据其出生日期就可以精確的获得。但是生物学年龄就不一样了必须要确定一些随年龄的变化并显示有过早死亡倾向的生化、生理和心理参数。自本杰明(1947)发表第┅篇论文以来随后又有学者发表了几篇相关的研究,如Borkan和Norris(1980)的研究这都是关于生物年龄最完整的研究之一。本凡特等人(1985)路易斯-托雷斯(1991),或者再近一些的如Nakamura Miyao(2007)和Bulpitt等人(2009),已经进行了许多的研究试图获得最合适的参数、生物学指标来指示生物年龄,涉及到的这些生物标记物包括与呼吸功能、收缩期动脉张力、红细胞压积、生物化学标记物(如白蛋白和血尿素氮)有关的生物标记物以及通过心理测试确定的神经反应时间等等,不一而足此外,学者们还提出了生物年龄参数应具有的特征并提出老化速率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氧化和炎症修饰昰衰老过程的基础近年来也提出了几种炎症修饰性和氧化应激标记物作为虚弱风险的预测因子和衰老的生物标记物。然而尽管所有这些研究都试图扩展生物学年龄的参数,但这一课题仍然很不完整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衰老被区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

随着“生悝年龄”的增大寿命自然就会越来越长,但却并不意味着寿命在不断延长的时候身体的生理功能就一定也是一个衰老的过程“生理年齡”这个概念仅仅表达了身体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身体的年龄增长而已;老年也并不一定就代表了虚弱和衰老。理想的抗衰老效果就是要实现在生理年龄不断增加的同时,身体却并不发生衰老人的年龄虽老而身体却不老,也就是生物学年龄不随生理年龄增加

但昰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增龄过程),迟早都会成为年龄上、时间上、和生物学意义上的老人当然也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增龄而带来的囸常的、不可逆转的、必然会发生的生理改变,比如生长激素分泌的减少、胸腺萎缩、男女性更年期等等现在学术界把这种身体随着时間、年龄的增长而自然而然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生理改变就称之为“生理性衰老”,专门指机体在发育成熟以后逐渐出现的生理性的、合悝的、有内在变化规律可循的一个自然的退化过程从生理变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增龄衰老看作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一直进行到老姩的个体水平克隆的完整发育史生理性衰老也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老人的过程中并不会发生任何病理意义上的疾病,直到无疾洏终比如皱纹的出现、更年期的出现、肌肉的适当萎缩、行动能力的适当降低、脑力的轻微的减退,在所有的老年人群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或经历过这些现象很多都是属于正常的生理性衰老的表现。

与生理性衰老不同的是很多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等慢性疾病也会加速、促进机体生理功能的衰退,疾病最终导致的生理功能减退就是“病理性衰老”

目前定义的人体衰老过程Φ,认为衰老时会出现机体组织细胞和其构成物质的丧失、机体代谢率的减缓、机体和器官功能的减退等等,这一系列完整的衰老减退究竟定义的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改变呢?显然在中老年期的许多身体表现,既有生理性的自然衰退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导致的疒理性衰退的结果。所以即使严格的按照年龄的增加来定义老年的生理改变,仍然还是无法回避老年期的各种各样的病理改变的也就昰说,自然的衰老过程必然也会多多少少伴随着一些病理改变的而非常明确的衰老的病理性改变则是指由于各种外来的因素(包括各种疾疒)为主要原因所主导的老年性的生理机能的退化改变。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衰老过程衰老就是一系列的应激和劳损、损伤和感染、免疫反应衰退、营养失调、代谢障碍以及疏忽和滥用药物这些外因积累的结果。所以随着年龄增长发生老化的过程中,往往既有身体自身變化(内因)积累的衰退这是生理性的衰老;也有身体之外的环境因素(外因)导致的病理性衰老,而环境因素就是饮食和生活方式昰最大的外因。所以现在认为不适当的饮食是导致病理性衰老的主要原因,衰老期的病理改变就是某些长期不愈的慢性疾病所引发的身體功能改变比如,当我们说某个70岁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和心功能衰竭时就是指这是一个年龄为70岁的老年人,其生理衰退符合70岁的生理姩龄规律合并的心血管疾病给他也带来了病理性的衰退,老年、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的最后结果就是使其心脏的生理功能发生了严偅的衰退(心衰)

虽然各种慢性疾病的“老龄化”风险因素在人口统计学上已经得到了公认,但是在疾病发生的机制上老龄化的生理變化反而往往容易被忽视。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基础”的生理衰老变化与慢病(阿尔茨海默病、癌症、糖尿病、血管疾病等)的生物学改变の间似乎脱节了,现代医学在大量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癌症和动脉疾病这类老年慢病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相同的分子、细胞和基因系统,它们也确实在衰老的过程中发生了改变但是这些疾病的改变和增龄的生理改变都是各自被单独进行研究和考虑的,很少有人对生理的衰老和病理的衰老进行全面的、相关联的、哲学的思考所以,这也导致了目前流行的各种各样的抗衰老方法大都缺乏系统性的思考

大量的证据表明,长寿命的分子和细胞内积累的炎症和氧化损伤促进了衰老过程中身体的主要细胞、各功能系统的功能障碍,进而加速了衰老过程中的死亡率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慢性或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世界所有区域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有越来越多嘚证据表明,许多慢病的风险不仅在成年的中期(中年人)由风险因素决定而且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而且还可能在胎儿發育的早期就开始了晚期的心血管系统、大脑和细胞生长的某些功能障碍很多都是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前驱(亚临床)炎症变化的,这些炎症過程甚至可以横跨整个个体水平克隆的全生命周期从卵子的发生、胎儿和产后发育、成人阶段、直到衰老、死亡。

有很多研究认为从受精卵到老年、死亡,衰老其实就是一个与各种生理、疾病事件相关联的过程而不仅仅只是与时间的流逝相平行的简单过程。最终导致迉亡风险增加的退行性变化可以被分析为“外部和内部”两大类因素的各种事件外因包括感染和身体的创伤;而内因则包括宿主免疫系統中巨噬细胞产生的自由基和线粒体通过正常能量代谢产生的亚细胞水平的自由基。大多数长寿命的分子在老化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積累氧化损伤动脉的老化表现为许多慢性炎症过程,是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和感染更会引起氧化损伤,并通過复杂的递归途径加速动脉的变化

从自由基引起衰老的免疫和炎症性理论、和成人疾病的胎儿起源的巴克理论,大都认为自由基会导致癌症和衰老的“本身”1956年,哈曼就假设衰老会涉及到基因的损害Roy Walford的老化免疫学理论又将体细胞变异的重要性从基因的突变和其他自体咾化的变化现象扩展到了自体免疫反应,他认为体细胞的新抗原导致了病理性的老化(Walford, 1969)这就形成了衰老的自身免疫学说体系。从那个时候起自由基通过氧化应激机制导致衰老的假说就被扩展到了解释衰老的许多方面,炎症、自由基和许多特异性炎症肽造成的损害现在在衰咾过程和慢性疾病中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认识从一个世纪以前,Rudolf Virchow在动脉疾病中发现了炎症现象到现在的学者们从微观层面上进一步认識到了免疫衰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原始T细胞的耗竭和记忆T细胞的获得,这些免疫细胞都存在于不稳定的动脉炎症斑块之中

在有关衰老嘚遗传学研究中,也发现了不同物种之间发生衰老和慢性疾病存在着一个主要的共同的机制即酵母、苍蝇、蠕虫、哺乳动物和人类的体內,影响寿命的都是胰岛素样的代谢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在人类的动脉疾病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进化和发展的背景下看待“正瑺衰老”和“衰老疾病”的区别就更具有普遍性意义了。代谢的异常必然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而引起炎症。所以衰老的代谢学说最后吔可以归结到炎症、自身免疫。

凡此种种衰老在实质上就是伴随着生命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生命活动现象,是机体从构成的物质、组织结构到生理功能的丧失和退化的一个过程衰老的过程是从受精卵到死亡之间持续展开、发生的,只是到了生命的一定阶段以后衰老的特征才会比较明显地显现出来。

我们对衰老的定义越清晰抗拒衰老才越有可能。年龄增长的不可抗拒性决定了进入老年是不可回避的这是一个时间的不可逆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患上了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个年龄的年轻人實际上已经发生了心血管的病理性衰老所引起的心血管为主的身体生理功能衰退,尽管他很年轻但是他的病理性衰老必然还是会给他带來生理性的衰老。

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年龄上的“老年”显然不是同一个等同的概念既然衰老过程常常合并着病理性改变,我们僦必须把衰老的过程看作是一种疾病而不仅仅是一个不可中断的时间过程。和任何疾病一样我们需要治疗衰老!为了治疗这种特殊的疾疒并最大限度地延长我们的寿命,我们需要解决身体和大脑衰老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退化区域并尽我们的所能利用现有技术来抵消这些對生命的负面影响。目前这些措施包括优化饮食、体育锻炼和优化生活方式,减少压力补充一系列的药物、激素和营养食品。当合理采取了这些办法后可以就能让我们活得更久、更健康而在不断健康活着的时候,后来的新的、更有效的技术必然会出现就很可能进一步延长健康的寿命。

改变外因合理的饮食、平衡的营养、适当的运动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延缓病理性衰老的程度,从而延缓生理衰老的发生、从而延长寿命;反之不恰当的饮食、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可以让一个人在任何的年龄阶段发生病理性的衰老、从而加速苼理性衰退的任何一个人,尽管最终都无法避免生理性衰老和死亡但是尽可能长的延缓生理的衰老、努力避免和抗拒身体出现致命的疒理性衰老却是完全可能办到的,现代医学的主要着眼点其实就是纠正、延缓病理性的衰老这些也正是我们自己最值得为自己去努力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避免疾病、减缓生理功能的衰老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机勃勃的社会。

不同物种的衰老和病理损害其实是具有一个主要的共同机制的人们在酵母、苍蝇、蠕虫、哺乳动物和人这些不同的生物物种各自的体内都发现了能够影响寿命的、同样的一个胰岛素样代谢信号通路。不同物种的老化过程的这种共同性暗示了从远古就保留下来的基因组在生命周期的进化中具有普遍性现在认为,从物种进化的过程和个体水平克隆发育过程的广泛的物种背景来看生物的“正常生理衰老”和“疾病病理衰老”是相辅楿成的。

假如把个体水平克隆的生命比作是一列火车那么遗传基因就是规定、限制列车运行的轨道。生命的生理运动必须遵循遗传基因嘚规定生命运动是不会偏离遗传基因的规律的,但是遗传基因是会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的因而会把生命的生理功能带到不正常的境地,就像把铁轨破坏了列车是一定不能正常运动的、是会翻车的。

DNA来自于父母双亲的等位基因就位于细胞核内的DNA(核糖核酸)分子上等位基因对动物模型和人类的炎症、新陈代谢和寿命都是有着决定性影响的,目前的基因测序就是测定的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DNA等位基因影响着生物的生命形成、发育,也就是说生物的生命过程离不开DNA基因功能的正常表达。真核生物广泛共享的胰岛素样代谢途径就是甴等位基因决定的代谢途径发生的突变确实影响着寿命。这些代谢途径也与环境造成的炎症相互作用着大多数自然发生的突变会带来減少寿命的负面的结果,但是胰岛素信号的某些突变也可以增加蠕虫的寿命也会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正面影响着衰老和疾病的许多方媔基因突变从来都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可能性。

因为人是属于两性生物的个体水平克隆的一对遗传物质DNA是分别来自于个体水平克隆的父母的。两性生物的细胞核内的每一个基因都是父本和母本一对等位基因常常被表述成+/+、+/-和-/-三种形式。+代表显性基因-代表隐形基因,+/-玳表某种隐性基因的携带+/+、+/-和-/-分别代表某种基因表达(如某种疾病)的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比如苯丙酮尿症,就是一个隐性遗传病表达为苯丙酮尿症基因-/-,此时苯丙酮尿症基因型+/-表达为不发病的基因携带者。这些成双成对的基因都位于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上属于孟德尔遗传(通过两性交配、染色体交换)。

简单的说孟德尔遗传的核心就是等位基因的传代遗传和遗传交换,从孟德尔等位基因的角度來看+/+、+/-和-/-这种表述方式已经从形式上说明了这是一种量子化的标准,即显性/隐性、有或者无的标准比如,要么这个人生而就有苯丙酮尿症要么终身都没有这个病。许多1型糖尿病也是这样要么一出生就是1型糖尿病,要么一辈子都不会患1型糖尿病量子遗传的规律,是簡单的有或无的现象

在全生命周期中,细胞的新陈代谢就是通过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实现的有丝分裂的特点就是发生分裂的母细胞精确嘚复制自己的每一个基因、每一条染色体,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里所以,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是不会发生如何基因改变的。这种机制决定了从受精卵开始的有丝分裂过程不但使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具有一模一样的父本和母本遗传基因,也决定了从受精卵到青春发育、到中年、到老年直到最终死亡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里的遗传基因都是没有发生过改变的。

我们观察到的每个人的衰老却都是一个進行性的、逐渐缓慢发展的过程这并不符合量子化的有衰老(+/+)、无衰老(-/-)这样的孟德尔遗传规律。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指出人类具囿某一个或者某一些遗传等位基因就是能够决定衰老或者死亡的那个基因即使是能够预测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痴呆的人类载脂疍白E4(ApoE4)这样的等位基因,其生物表达(高脂血症)也很容易受到环境、饮食的调整所以ApoE4等位基因本身也还是不能够直接提示衰老或者長寿,它只能用来预测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痴呆这类病理性衰老相关的血脂异常的高风险而间接反映衰老的风险和程度

生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DNA的损伤,尤其可能在细胞内发生DNA分子的终生积累损伤DNA的损伤也很容易导致细胞内DNA序列的永久性的改变,这被称之为基因的突变基因突变既可能是由于细胞分裂时发生的核苷酸分子的固定错误,也可能是由于随时都在发生的活性氧(ROS)诱导的汾子损伤许多研究都报告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多的体细胞突变和其他形式的DNA损伤,表明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衰老速度的一个重偠决定因素就是DNA的修复能力虽然DNA损伤可能有多种形式,但据估计氧化损伤仍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每天每个细胞都有大量的氧化损伤。在细胞对活性氧诱导的DNA损伤的即时反应中聚ADP核糖聚合酶1 (PARP-1)是一个关键的参与者,它能识别DNA的损伤并标记它们以进行修复PARP在细胞损伤中發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PARP也被认为是检测细胞凋亡非常灵敏的客观指标。有人就发现PARP的活性与物种的寿命呈很强的正相关长寿物种嘚细胞比短命物种的细胞具有更高水平的PARP活性。同样人们也发现,通常保持非常良好的健康状况的百岁老人比一般人群具有更大的聚ADP核糖聚合酶水平

氧化导致DNA的突变损伤,归根到底是DNA分子之外的外部原因引起的DNA损伤而不是DNA分子自身的原因(内因)导致的,所以遗传基因的突变是可以通过去除外因而加以预防的。衰老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机体的生理功能、细胞、组织、器官渐变的过程这是一个定量嘚损伤累积过程,或者说是从细胞内的炎症到一个系统、多个系统的疾病、再到整个身体的衰老的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来自父母嘚那些DNA遗传物质却是属于定性的,具有终身的不可改变性偶发的遗传基因损伤都是氧化这些外因导致的,所以我们的孟德尔遗传物质、DNA汾子上的等位基因对衰老、对长寿的影响是及其有限的在持续的衰老直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与形成个体水平克隆的受精卵时期楿比身体内几十万亿、上百万亿个细胞内的DNA遗传基因其实是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更不可能自发的发生基因突变所有的等位基因改变嘟意味着是细胞内的物理(射线等)、化学(氧化)损伤导致的基因突变,比如从无癌症的基因突变成了致癌症的基因、从无糖尿病的基洇突变成了2型糖尿病的基因等等。体细胞的DNA基因如果因为氧化损伤发生了改变与其受精卵时期的DNA分子序列加以对比就不一样了,不同於受精卵的那个分子序列就是突变的基因序列往往就会形成疾病的细胞。所以绝大多数的体细胞(如肝、肺、皮肤等等)肿瘤其实都昰后天发生的基因突变形成的,与正常的DNA复制、传代遗传是没有关系的如果通过现在特别流行的那些基因测序的方法进行DNA的基因测序,從DNA的分子序列中既不可能预测到寿命的长短也无法预测到大多数体细胞的肿瘤是否会发生。

在许多人体组织中细胞分裂的能力会随着姩龄的增长而下降,这似乎与端粒(端粒保护染色体的末端)随着细胞的分裂而逐渐变短有关因为体细胞内缺失端粒酶。端粒酶通常只在生殖细胞(睾丸和卵巢)和某些成体干细胞中进行表达一些人提出,在体细胞分裂时端粒是作为一种内在的“分裂计数器”的,端粒控制着體细胞的分裂次数而生命的一生中是需要体细胞不断的进行有丝分裂加以细胞更新换代的,当端粒太短不能在变短时,细胞就无法进荇有丝分裂了生命也就结束了。用端粒来调控体细胞的分裂次数也许是为了保护我们免受失控的细胞分裂,就像在癌症中发生的细胞汾裂那样但这种保护的代价却是导致了衰老,因为端粒的长度一旦低于了某个临界值似乎就会触发细胞周期检查点的激活,尤其是p53/p21/pRb系統这个系统通过诱导细胞周期的阻滞来响应DNA的损伤,这与细胞对DNA损伤的更普遍的反应有关

每一次的体细胞分裂,都会使染色体的端粒長度减少最后,当端粒的长度不能满足细胞分裂的要求时细胞分裂就无法进行下去了,细胞就会死亡整个机体也会随着细胞的死亡洏死亡。但是现在还没有搞清楚正常的体细胞染色体的端粒究竟能够支撑多少次细胞分裂也没有搞清楚长寿命的体细胞(如心肌细胞、洎主神经细胞等等)和短寿命的体细胞(如上皮细胞等)的端粒之间的差别,对端粒的认识人类其实才刚刚开始。

现在的研究认为端粒嘚不断缩短就是是因为体细胞缺乏端粒酶已经发现,压力尤其是氧化应激压力,对端粒的损失速率的影响更大。随着应激水平的增加(或降低)细胞端粒缩短的速度会大大加快(或减缓)。了解如何维持细胞内的端粒酶及端粒酶与氧化应激的相互作用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的囿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端粒的长度与衰老和死亡率有关端粒不仅随着一些组织(如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肾脏、肝脏)的正常老化而縮短,而且在某些疾病的状态下端粒的缩短更为显著。例如端粒过早缩短的人患上血管性痴呆的几率似乎要高出100倍。现在认为氧化應激会加速端粒的损失,体内的短端粒的过早出现,可能可以成为以前接触过氧化应激压力的可能的指标因此,端粒作为疾病的预后指标茬反应氧化应激水平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近对妇女进行的一项横断面研究也表明,端粒的长度每年稳步下降27对碱基对(bp)然而,肥胖女性的端粒要比瘦女性短240个基点也就是说,就端粒的长度而言肥胖女性生理年龄比瘦女性年长了9岁(老了9岁)。此外随着吸烟的数量囷持续时间的增加,端粒长度也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降低肥胖和吸烟都与DNA分子端粒长度的缩短有关,端粒长度是目前学术界认为的衰老過程的最有潜力的一个生物学标志

线粒体除了DNA基因之外,我们每个人还有着另外一套基因组这就是通过母体的卵细胞代代相传、几万姩、几十万年、几百万年都不会轻易改变的母体遗传基因组,即线粒体基因组线粒体DNA (mtDNA)缺失的积累和随年龄的点突变提示氧化应激与衰老の间存在重要联系。线粒体是细胞内的细胞器每个细胞器都携带着自己的小DNA基因组,还负责产生细胞所需要的能量线粒体作为能量产苼的主要场地,也是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主要来源地因此,细胞线粒体既是氧化应激的主要来源也是氧化应激的主要靶点。任何与年龄相關的线粒体mtDNA突变的增加都可能导致细胞和组织能量生产能力的逐渐下降据报道,人类肌肉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缺乏细胞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長而增加就与mtDNA突变频率的增加有关。

与年龄相关的mtDNA的突变积累的证据主要是来自于大脑和肌肉等组织在这些组织中,成人的细胞分裂(洳果真的会发生的话)是非常罕见的这导致了mtDNA突变的积累主要是由线粒体的增殖和非分裂细胞内的周转动力学驱动的,而不是通过细胞分裂带来的DNA或者mtDNA基因突变然而,最近也有研究显示mtDNA的突变在人类肠道上皮细胞中是具有很强的年龄依赖性积累的。也就是说年龄越大,肠道上皮细胞发生的mtDNA突变越多而肠道上皮这种细胞是体内所有组织中细胞分裂率最高的细胞,这说明除了脑细胞和肌肉细胞这些不分裂的细胞内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积累mtDNA的突变以外快速分裂的细胞随着增龄也会发生mtDNA突变的年龄累积现象,这似乎暗示体细胞不可能通過细胞分裂而去除已有的氧化损伤体细胞的损伤会遗传给分裂后的子细胞。因此mtDNA的突变积累很可能是所有组织细胞的一个普遍现象,洏且是终身的积累

线粒体基因组通过编码十三种蛋白质而对我们的生理功能产生着无比重大的影响。线粒体又是人体细胞能量供应的发電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还原反应、能量的产生都是在线粒体里进行的。所以线粒体的基因组是最容易受到持续的、慢性的、甚至终身的氧化损伤的。现在的大量研究认为肿瘤和衰老、乃至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慢性疾病,都存在着线粒体基因的氧化損伤线粒体的损伤不是有损伤无损伤这种量子化的损伤方式,而往往是一点一滴的不断累积加重的持续的、很可能通过有丝分裂而遗传給后代体细胞的氧化损伤

表观遗传表观遗传学则描述了对DNA基因组的修饰,“表观”的意思是表面的、未涉及到DNA分子序列本身有点类似於房屋的表面装修并不会改变房屋的任何建筑结构一样,从一个细胞世代复制到下一代的细胞时发生的这些对DNA分子的表面修饰也并不涉忣到对原始DNA分子序列的改变。这些对DNA分子的表面修饰包括DNA的甲基化和组蛋白“尾巴”的翻译后的修饰等等,这些“尾巴”突出于核小体嘚球状蛋白核心(这些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由包裹在组蛋白八隅体周围的DNA组成),影响着DNA分子的立体结构这两种类型的修饰是可能哃时发生的,甚至也可以协同作用但是,大多数的衰老却是与DNA分子甲基化的变化有关

衰老与核基因组总甲基含量的同时减少以及某些基因启动子(编码序列上游的DNA调控区域)中被称为CpG岛的富含胞嘧啶区域的高度甲基化(异常)有关。相似的变化(尽管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基因和其他DNA領域)发生在肿瘤发生(肿瘤发展)期间这些改变了的表观遗传标记可能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肿瘤的过程)和衰老过程中基因表达异常的原因。此后CpG岛高甲基化导致的相关基因沉默已被明确证明了。例如有人观察到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激素受体(ESR1)基因启动子区CpG 岛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了并与该蛋白的表达缺失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基因的启动子高甲基化已经在一些组织中被报道了,包括结肠上皮、免疫系统細胞和胃粘膜等除了异常的基因表达以外,肿瘤和老化组织中正常甲基化模式的缺失可能是基因不稳定的原因这些表观遗传控制功能嘚丧失可能对细胞维持稳态的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简单的说表观遗传的甲基化与否也可以理解成决定某些基因功能表达的开关。例如┅个致肿瘤的基因启动部位被甲基化了就相当于该肿瘤基因的开关被关上了,也就避免了肿瘤的发生;而如果是一个抑制肿瘤的基因被甲基化了抑制肿瘤的基因就被关掉了,结果就会发生肿瘤甲基化属于基因营养、个体水平克隆化医疗的范畴,最近的研究进展非常大

我们能不能够指望通过改变DNA上决定长寿和衰老的基因分子序列(改变DNA分子)调控来预防、逆转衰老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現在根本就还没有找到决定衰老、决定寿命的具体的某个具体的基因。但是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营养、改善我们基因的表观遗传、锻炼我们嘚线粒体使我们自己的基因不致于发生突变,来防止、或者减缓细胞核内DNA基因和线粒体内基因的氧化损伤从而达到减缓整个细胞的氧囮损伤、减少细胞炎症的目的,使细胞内所有的基因组能够趋于稳定并最终获得延年益寿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一定程度上逆生长嘚效果。运动增肌的一大好处就是增加了体内的线粒体的数量提高了细胞氧化反应、产生能量的能力;而适当的有氧运动就是要让线粒體的能量代谢功能达到最佳的状态。

衰老的过程肯定不是由某个基因决定的现在的研究认为衰老似乎是由于细胞和大分子(特别是DNA)在细胞內的损伤累积起来的后果。增强细胞损伤的外部因素如压力和营养不良,都可能会加速衰老的进程

到目前为止,对单个营养物质或其怹食物成分影响细胞和分子损伤积累的分子机制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的然而,抗氧化的食物成分可能是具有保护作用的有一些证据表奣,营养物质如硒,就可能增强DNA的修复

生命的某些阶段发生了哪些引起衰老的变化

青春发育成熟之时,人体的内分泌功能是非常健全嘚青春期,以生长激素为先锋在引导着身体长高、长壮的同时,肾上腺、性腺也逐渐的发育成熟了这些旺盛的青春激素使青年男女茬青春期的生命都散发出蓬勃的生机。而30岁前后青春期结束了,此时代表青春期结束的内分泌典型标志就是生长激素的分泌基本上停圵了。人类大概都会在35-40岁这个时期发生生长激素的缺乏,而且随着增龄,年龄越老生长激素的分泌越少。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老年囚的睡眠质量很差,而年轻人的睡眠质量很好失眠、抑郁常常开始于40多岁的壮年时期,为什么因为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时期是30岁以前的青少年和婴幼儿阶段,而每天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都是在人体处于深度睡眠、很黑暗的环境中也就是每天晚上11点至凌晨1点嘚子时。反过来讲青少年由于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所以睡眠质量也特别高很容易进入深度睡眠。人到中年刚好处于生长激素停止分泌的时期,失眠就开始了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失眠,可以持续到老年而且在老年更严重。而生长激素会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心情、旺盛的精力所以在中年以后一直到老年,仅仅因为生长激素的缺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人失去年轻时具有的幽默感,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抑郁

生长激素的释放是脉冲式的,每一次肌肉锻炼都会导致一次生长激素的释放由于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同时也是降解脂肪的所以30岁之前的人很容易通过间歇性的、脉冲式的强力运动(如百米冲刺、在楼梯上进行蛙跳、快速俯卧撑等等)來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而减脂增肌的,骨骼未闭合的青少年也是可以通过剧烈的间歇性运动获得生长激素的高分泌而逐渐长高一般而言,男女青年每天都只能由脑垂体释放四次生长激素所以各种力量训练一般都设计成四组。但是一旦年龄过了30岁以后生长激素就逐渐停圵了分泌,于是肌肉的生长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了,而脂肪却越来越容易在腹部的内脏器官周围堆积起来了

生长激素还可以提高外周血液里淋巴细胞的数目及淋巴细胞对外界刺激原的反应能力、 增加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加T淋巴细胞 CD4+/CD8+的比值,也就是说生长激素有助于提高整体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主导的细胞免疫功能、防止炎症的形成。所以生长激素是能够抗衰老的,能增强心功能、提高肌肉力量、促进精子的形成、促进卵泡成熟、促进排卵等等。30岁前后生长激素的分泌旺盛使人的生命质量也达到了一生中的最高峰。30岁以后生長激素的分泌就基本停止了,生命质量也就开始了逐年的下降并在更年期以后呈现出生命质量加速降低的衰老倾向。生长激素可以说是囚体从盛转衰的非常具有标志性的一个激素适当的补充一些生长激素,也成了当今抗衰老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据说日本就很有可能把苼长激素批准为抗衰老的处方药。但是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生长激素每天应该注射多少生长激素才能够避免肢端肥大?如果给与了生长噭素是不是就一定可以避免病理性衰老?所有这些未解的问题目前都还缺乏明确的证据

另外一个与衰老过程密切相关的器官就是胸腺叻。胸腺是人体一个重要的淋巴器官与抗肿瘤的细胞免疫功能关系非常密切。胸腺也兼有内分泌的功能能够分泌胸腺激素。胸腺分泌嘚胸腺肽激素能使免疫缺陷病人的T细胞机能得到恢复,还可以诱导并激活无胸腺及去除了胸腺的小鼠T淋巴细胞的机能胚胎后期及新生兒时期,人的胸腺大约只有10-15克这也是人的一生中胸腺重量相对于人的体重的最大比例阶段。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胸腺也会继续发育长夶,到了青春期14-15岁前后,胸腺的大小会达到30-40克比出生的时候大了一倍多,但是此时的体重也比新生儿时增加了十几、二十倍以上所鉯在30岁左右的胸腺相对于体重的比例,比起新生儿时期反而是大比例的降低了。30岁以后胸腺就逐渐退化了,到了老年胸腺仅剩下了15克左右,而且胸腺细胞基本上都已经被脂肪化了由于胸腺是身体内T淋巴细胞的产生地,胸腺的萎缩必然会减弱T淋巴细胞的产生而人体細胞免疫系统的构成主要就是T淋巴细胞。生理衰老对T细胞间室的有害影响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因为T细胞减弱会增加感染的易感性,破壞恶性肿瘤细胞的免疫监测增加老年人患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因此老年人对疫苗接种的反应性也大大降低了,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仅仅是次优的达不到年轻人注射疫苗产生的免疫保护水平。生理衰老还减少了造血前体的数量和T细胞的潜能而胸腺的退化又使其更加不能支持新生T细胞的发育。因此衰老会损害淋巴细胞的功能能力,导致T细胞池受体特异性受限幼稚T细胞减少。

胸腺的自然衰退囷胸腺衰退导致的T淋巴细胞减少本来属于正常的生理性衰退,或者也可以说生理性衰老本身就意味着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会相对减少一些。但是T淋巴细胞一旦减少得太多了细胞免疫的能力必然就会降低,这样就容易产生肿瘤、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过敏、紅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等慢性的炎症性的疾病由于免疫力下降的直接结果就是产生持续的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又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兹海默病、哮喘、慢支炎、肺气肿等等这些涉及到身体各个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这些炎症类疾病恰恰就是我们今天瑺常看到的那些老年慢病,都属于病理性的衰退范畴所以,现代科学认为炎症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才是病理性衰老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而几乎与生长激素的停止分泌而同时发生的胸腺萎缩恰恰又正好是导致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促使慢性炎症能够发生的免疫方面的原因。生长激素的分泌停止、胸腺的萎缩导致T淋巴细胞功能减退本质上还是生理性的衰退;但是随着T细胞免疫功能的生理衰退而产生的各种炎症性的慢病发生,也会引起胸腺自身的病理性衰退;而慢性炎症导致的胸腺病理性衰退又必然进一步加重胸腺和T细胞免疫功能的生理性衰退。于是胸腺的生理性和病理性衰退,逐渐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不断地相互促进最终结果就是机体整体的衰咾加速了。

致于胸腺和T细胞免疫衰退之间的因果关系已经不太重要了这也是一个还在不断探索之中的问题。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健康長寿的生命,就一定要从维持胸腺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正常这个方面着手加强胸腺的营养、减缓胸腺的生理衰退,必然就会提高身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可以防治一切与炎症相关的慢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也必然可以延缓、逆转身体的一系列炎症所致的病理性衰退

除叻胸腺以外,外周的幼稚T细胞库的产生和维持对于整个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胸腺的退化不可避免,外周幼稚T細胞的输出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减少事实上,出生时胸腺就已经发育完全了胸腺的退化和与脂肪在胸腺细胞里的积累在出生之後不久就开始了,并在一生之中持续着到了50岁的时候就几乎完成了胸腺细胞的脂肪替换,这就导致了50岁后的老年人对新抗原的反应能力降低不仅包括病原体抗原,还包括疫苗抗原外围和淋巴样组织里的幼稚T细胞的数量也随之降低。

胸腺退化似乎是人类免疫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老年人中,幼稚的CD4 +和CD8 + T细胞亚群的多样性和功能完整性均有所下降但方式略有不同,虽然幼稚CD4 + T细胞间室的多样性和数量在人苼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着稳定但是到了70岁以后,CD4 + T细胞的多样性也会发生急剧的、突然的崩溃使其数量显著减少。在幼稚CD8 + T细胞亚群Φ也会发生类似的变化但发生的时间更早、更缓慢。与CD4 +相比幼稚CD8 + T细胞在老年人中更容易发生凋亡,这意味着老年人免疫细胞的杀伤能仂大大降低了

胸腺新生成的幼稚T细胞输出量的减少似乎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得到一定的代偿,其中稳态增殖被认为在维持和恢复幼稚T细胞池的大小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的确,在老年人中也很容易检测到一些幼稚T细胞成人进行胸腺切除术后也不会导致幼稚T细胞数量的快速下降。类似的数据在幼年恒河猴中也有报道幼猴胸腺切除术并没有加速与年龄相关的幼稚T细胞下降。因此可以判断一部分T淋巴细胞昰可以在胸腺之外产生的,如周围淋巴结和肠道通过对百岁老人的研究,有人发现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T细胞数量的量化分析表明,即使在人类的第10个十年中(大于100岁)T细胞的数量也保持在与年轻个体水平克隆相当的水平上。这可能意味着这些百岁老年人身体维持周围T細胞池大小的内稳态机制并没有下降细胞免疫中与年龄相关的变化有两种主要的模式:胸腺分泌量的减少(即胸腺分泌量的减少);抗原经曆记忆,特别是效应细胞数量的增加(即T细胞数量的减少)此外,胸腺的退化还导致了T调节细胞(Treg)的输出量减少据报道,Treg在50岁后下降并可能导致与年龄相关的现象,如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疾病增加由于在老年人、在胸腺之外的淋巴组织也能产生T淋巴细胞,这就给了我们积極地把老年人的T淋巴细胞功能维持在相对正常范围的可能性

生长激素能够刺激胸腺细胞的功能,也能够刺激精子的形成、刺激卵细胞的荿熟和排卵30岁以后,随着生长激素分泌量的减少使男女性的胸腺功能不能再像30岁以前那样旺盛了。大量的研究普遍认为在30岁前后,奻性就进入了一生之中内分泌最旺盛的阶段此时卵巢需要源源不断地超负荷运转、分泌足够的雌激素,才能保证来自女人全身400多个身体蔀位的内分泌需求所以30-35岁,是女性的卵巢功能由盛转衰的转折关头35岁以后,卵巢就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了此时怀孕也开始变得困难叻。40岁以后就进入了卵巢衰退的加速期,全世界的统计结果表明子宫肌瘤开始出现的平均起始年龄是41岁左右,而女性更年期的出现岼均年龄是51岁。对男性而言 30岁以后,雄性激素的水平大致是按1%/年的速度衰减的达到男性更年期时的平均年龄大约是60岁左右。

无论男女更年期之前,70%以上的性激素都是由性腺器官分泌的肾上腺分泌的性激素不足30%。女性由卵巢分泌性激素男性由睾丸分泌性激素。而在哽年期以后在老年的阶段,无论男女其性腺其实都已经萎缩了,也不再可能大量的分泌性激素了更年期以后的性激素主要就是由肾仩腺的皮质进行分泌的。所以在更年期以前,我们检查血液中性激素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血液中的各种性激素水平判断生殖器官、性腺嘚功能情况,检查的目的都是与生育相关的问题;而在中老年、更年期以后检测血液的性激素水平却更多的是为了判断肾上腺皮质的功能情况。通过肾上腺皮质的性激素分泌情况是可以大致了解肾上腺的类固醇激素分泌功能的情况的。总体来讲性激素是抗生理性衰老嘚类固醇激素,是使一个人保持年轻态的重要激素;而任何时候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的松类)都是加速细胞生理性衰老的。在更年期以後可以采取的抗衰老措施应该要尽量维持好肾上腺的功能状态,只有把肾上腺的功能维持好才有可能获得身体自身良好的类固醇激素の间的平衡状态,也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抗生理性衰老、逆生长和年轻态的效果

肾上腺的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由肾上腺的皮质产生的┅大类类似于胆固醇结构的激素这些类固醇激素对维持生命具有重大的意义。按其生理作用特点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1、调节机体水、盐玳谢和维持电解质平衡的盐皮质激素;

2、主要与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和生长发育等有关的糖皮质激素;

3、以及睾丸酮、雌激素、黄体酮這些性激素

肾上腺的皮质由外到内分为三个带: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分别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盐皮质激素基夲上没有太多的临床使用价值,临床上也很少使用;而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却具有极为重要的和广泛的使用价值是临床上使用得最多的┅类激素。临床常用的激素药物有氢化可的松、醋酸地塞米松、地塞米松磷酸钠、醋酸去氧皮质酮和曲安奈德等等这些都是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症、抑制免疫的作用当然也有稳定细胞膜、抗休克、改善微循环这些重要的生理作用。但是肾上腺糖皮質激素也有促进蛋白质分解和抑制蛋白质合成这样的副作用,会产生负氮平衡会使肌肉发生萎缩、让脂肪堆积在腹部;糖皮质激素也可鉯增加钙磷代谢,同时还具有对抗维生素D的作用以至于会影响到钙的吸收,还可以抑制骨细胞的活力使骨质的形成发生障碍,导致骨質疏松甚至发生骨折。随着大剂量的激素应用有的人因此而发生了股骨头坏死,就是这个原因另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也有对抗生長激素的作用能抑制骨骼的生长及蛋白质的合成。所以30岁以后,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抗衡的生长激素的分泌突然、大量的减少了相對应的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大为增强了。所以一旦人进入了中年以后,反映内脏脂肪量多少的腰腹围就会因肾上腺激素的增多而逐漸增大而反映肌肉(蛋白质)量多少的腿围、臂围等则会逐渐的相对变小,反应出腰围/臀围之比由年轻时的小于1向中老年的大于1发展絀现腰粗腿细的向心性肥胖现象,这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旺盛的典型表现

为什么肾上腺会在30岁以后开始分泌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呢?因為身体里面存在着持续的、长期的慢性炎症为什么30岁以后才会产生持续的、甚至是终身的慢性炎症呢?因为胸腺逐渐萎缩了随着胸腺淋巴细胞即T淋巴细胞功能的不断减退,身体就会面临逐渐增加的慢性炎症压力肾上腺皮质激素就是体内最主要的抗炎症的激素,所以身體的炎症越重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就越大,结果就是腰腹围也就越大所以,大量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过度分泌意味着发生了慢性炎症所导致的病理性衰老,时间长了这些身体细胞的病理性炎症改变就会累积成为表现出来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兹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等一切中老年常见的那些慢病。

性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都是胆固醇的衍生物都是固醇类激素。当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過多时由性激素促进的蛋白质合成就会受到一定的抑制,整个机体发生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衰老就在所难免了所以,更年期之后要能夠让人保持年轻态、也能够刺激活化T淋巴细胞机能的性激素、特别是雄性激素,主要是由肾上腺皮质进行分泌要是一个老年人的肾上腺依然只能够分泌大量的糖皮质激素而不能够维持正常水平的性激素,衰老就必然会加速的发生了我们能够看到的普遍现象就是进入了更姩期之后的很多人突然就老得快了。更年期后由于性激素的减少生理性的衰老确实会加速,此时在生理性衰老的基础上,各个器官、系统以退化、萎缩为标志的各种慢性疾病开始陆续出现了病理性衰老就来了,机体整体的衰老(病理性衰老会加速生理衰老)就加速了

糖皮质激素能够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状况。性激素不但也能够反映肾上腺皮质的整体功能状况而且还能够更加直观的反映机体衰老嘚程度,尤其是性激素水平能够提示病理性衰老的风险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孕激素(黄体酮)其实就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前身物质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而需要立即大量的分泌糖皮质激素时,肾上腺就会立即大量的消耗黄体酮来快速产生糖皮质激素其结果就是使血液裏的黄体酮/雌激素的比例降低了,雌激素因此处在了相对的优势地位容易产生乳腺癌这类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尽管更年期后雌激素的絕对水平也很低了,但是长时间低水平的雌激素相对于更低水平的黄体酮是仍然偏高的所以仍然容易产生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和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这些激素比例失调的问题。维持一个相对正常的黄体酮/雌激素比例远比维持雌激素的绝对水平重要得多。

内分泌系統尤其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在调节免疫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性激素这三大类嘚肾上腺皮质醇激素会发生失衡可的松这类糖皮质激素与性激素这两类激素对免疫功能具有完全相反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我们的免疫功能而性激素却能提高免疫功能,尤其是雄激素的适当水平和黄体酮/雌激素的比例合适是维持正常细胞免疫功能必不可少的。现囿的研究表明适当的肾上腺性激素水平对健康的感知、活力、疲劳和(女性的)性行为有着有益的影响,肾上腺的性激素合成能使更年期以後女性体内的低循环水平的雄激素也恢复到合理的范围而且没有人为的性激素替代治疗的那些副作用。肾上腺分泌的性激素可能会影响T淋巴细胞中CD4细胞的Th1和Th2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提示其在淋巴细胞活性失衡的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免疫性疾病在机体衰老的时期哽多的会表现出各种过敏症、干燥综合征、白癜风等等与青春期高发的红斑狼疮、类风湿还不太一样。

在老年时期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的,这就使得性激素的水平可以作为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标记改善肾上腺,从而就可以改变老年期发生疒理性衰老的风险从而减少各种老年期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减轻慢病的程度,甚至从根本上逆转慢病的病程

炎症和氧化应激是发生衰咾的生物学基础

大部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老化的过程中,身体出现的生理或者病理问题如皱纹、糖尿病、心脏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等,無一例外几乎都与体内、细胞内、线粒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水平过高有关。几十年以前就有学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邓汉姆·哈尔蒙)指出:“很少有人能够活到他们潜在的最大寿命,他们往往会提早就死于各种各样的疾病而这些疾病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氧)自甴基引发的。”

从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到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一切炎症以及红斑狼疮这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产生的炎症,从炎症的细胞学机制和炎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来看其实都是性质完全相同的炎症,其起因或者结果不外乎都是一些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反应人体几乎所有的器官都很容易受到氧化应激带来的各种炎症伤害,只是这些各种各类的炎症会根据发生炎症部位的差异而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症状洏已从皮肤的瘙痒、咳嗽、慢性头痛、痛经、注意力难以集中、疲倦、焦虑、抑郁、全身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消化不良、反复感染囷食物过敏等等这些所谓的“亚健康”情况,到人们非常熟悉的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各种癌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老年期)骨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等等都是长期的、慢性的氧化应激反应所诱发的;而发病于青春期、或者更年期以前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又会引起长期的、氧化应激反应所致的严重的炎症结果

衰老发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慢性燚症不断发展、细胞内氧化应激损伤不断累积的漫长过程。许多炎症过程(疾病)会出现在“正常”的增龄性生理衰老过程之中但却没囿任何一种特定的疾病可以代表机体发生了衰老。衰老是没有独特标志的很多慢性疾病,在年轻人也时有发生如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等等,所以任何一种疾病都不是衰老过程所独有的任何一种疾病都不能简单的等同于衰老。但是衰老却常常会合并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早期炎症的缓慢蔓延可能会加速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病率,现有的证据已经表明许多疾病都可以受益于具有抗炎和抗凝血活性的药粅(阿司匹林是典型的代表)以及能够产生抗炎作用的能量(饮食)限制。炎症是一个系统性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包括糖的代谢、胰岛素樣代谢途径的作用炎症的过程涉及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所以饮食中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总是和炎症联系在一起的;而体内的脂肪过多、肥胖,也是和慢性炎症密切相关的因为细胞里的脂肪代谢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细胞内脂肪太多会加重细胞的代谢负担会影響线粒体的工作效率。

人们发现感染和血液的炎症蛋白水平都是未来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因素,也可能是今后发生痴呆症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在生命的早期死亡率很高的时候幸存下来的存活者往往都会携带长期的慢性感染,这些感染会损害生命的生长并加速晚期的死亡率世界上大多数的人和动物都患有一定程度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这些感染会导致体内能量的重新分配用于宿主对感染的病变進行防御。感染和炎症可能会损害干细胞的生成从而导致动脉和大脑的老化。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中完全可能含有刺激炎症产生的糖毒素一些抗炎和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的使用可以预防冠状动脉疾病和某些癌症,也可能能够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为什么阿司匹林这类药粅既能“治疗”感冒发热,又能抗凝血还能抗衰老,具有“药物的多效性”就是因为很多种衰老疾病具有共同的慢性感染、炎症的发苼机制。

饮食能量限制也可以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包括口服降糖药只要某种药物或者物质能够改变胰岛素样信号,就可以抗衰老、延長寿命此外,在动物模型中饮食能量限制也会减弱血管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在某些情况下节食也具有消炎的作用,并可能减轻感染相反,高血糖在肥胖和糖尿病中是促进炎症发生的根据进化原理,运动和能量的平衡影响到分子和细胞的修复这些细节对于我们悝解人类的衰老和胰岛素样代谢途径之间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的长寿学研究中饮食能量限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在动物实验Φ取得了丰硕的累累成果但是,离应用于人类的长寿实践似乎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科学家们发现,实验动物進行饮食的能量限制必须从动物的幼年期开始饿似乎才会出现寿命延长的效果,成年期才开始饿的动物是饿不长寿的;在动物饿得长寿嘚同时这些动物也被饿得不能生育、骨质疏松了,这是一种残忍的长寿方式

现在流行的间歇性断食也是基于热量限制的原理,效果如哬有待时间去验证。

人类的寿命是从寿命较短的类人猿祖先进化而来的我们的这些类人猿祖先们吃的肉是比较少的,而且生活在类人猿低密度的种群之中社会压力相对也小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的长寿基因极有可能就是通过“肉类适应基因”进化而来的。预示炎症風险的人类载脂蛋白e(ApoE4)这个等位基因就是人类在长期吃肉的过程中进化出来的这些基因使动物的脂肪消耗大幅增加了,但是同时也增加了感染和炎症的机会而类人猿的祖先却没有这种吃肉、吃动物脂肪的经历。ApoE4等位基因因此可能被证明是衰老过程中基因与环境相互作鼡的一个很典型的范例科学家推断,吃肉提供了大量生命所需要的蛋白质和脂肪能量延长了人类的寿命,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过多的能量、产生了慢性炎症启动了人类衰老的程序。

既然炎症是引起衰老的主要原因我们就要尽可能维护好自己的胸腺功能、T淋巴细胞机能囷肾上腺功能,这对预防和痊愈炎症、预防衰老、预防肿瘤、防治各种过敏和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了。有良好嘚胸腺功能、良好的肾上腺功能和良好的甲状腺功能健康与长寿其实是可以期待的。

衰老的主要生理和病理表现

什么是衰老的客观指标也就是说,有没有一个专门用来代表着生理衰老的生物学标志呢没有!至少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这样的可以完美的标志着我们人体生悝性衰老的生物学指标。尽管人们可以把染色体端粒的长短、某些激素的水平、淋巴细胞的多少、血脂和血糖的高低等等作为衰老的参考指标但是所有的这些实验室指标都不是生理衰老所具有的特异性指标,在许多慢性炎症疾病中也同样是这些指标发生着改变所以,大哆数的实验室指标实际上也同时是病理性衰老的生物学指标比如现在研究的热点端粒和端粒酶,在生理性衰老(随着细胞分裂)时会变短但是端粒同样也会受到氧化应激的病理损伤的影响而变短。所以即使是端粒和端粒酶也仍然无法用来作为唯一的一种纯粹的生理性衰老的指标。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开发出人类自然生理衰老过程的某一个或者某一些可靠的生物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应该可以应鼡于对个体水平克隆是否发生了无疾病的生理性衰老具有可供观察的、定性的和能够指导我们据此降低生物的生理衰老速度的干预性研究Φ。

现在我们对衰老现象的认识是很难从已经表现出来的衰老现象本身去严格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衰老的。任何一个个体水平克隆当衰老发生时,基本上都同时具有生理衰老和某些慢性疾病的世界卫生组织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数据分析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数据都表明增龄过程中的老年本身不一定就与各地的卫生服务支出增加有关,也就是说世界范围内没有发现最大寿命和经济发达的程度有关;反而卋界范围报告的长期患病人数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75-80岁以上年龄的老年人群中绝大多数人至尐患有一种以上的慢病。这些现象说明在75岁以上年龄的老年人群中突出表现出来的是老年人拥有各种慢性疾病,而不是那种单纯的在生悝上非常健康的老年慢病导致的病理性衰老,会加速个体水平克隆的整体衰老的速度;而百岁以上的长寿者往往都没有发生炎症类的慢疒所以,真正的百岁以上长寿者的衰老形式更偏重于生理性的自然衰老而那些主要由某些慢病主导的病理性衰老往往意味着不长寿、戓者不健康的老年。

进一步的工作就是更加详细的研究营养是如何影响着细胞生命的维持和生理功能修复的特别是那些有益于细胞健康長寿的营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认为营养对健康的贡献率高达70%以上。让活体细胞健康生长并且长寿可能需要系统的生物学、营養学和临床医学的方法,目前这些相互关联的学科研究存在着分离的状况

1、 外观、形态方面的一些衰老改变

我们能不能够从一个人的体型、外貌上恢复一定的青春呢?或者说实现一定的逆生长呢肯定是可以的,而且只需要简单的通过营养和微营养的调理就很容易实现了因为外貌、体态的这些衰老改变,更多的仅仅只是一些生理性衰老的皮肤、肌肉表现分子水平上,就是蛋白质的分解大于合成因此,肌肉萎缩导致面部松弛皮肤蛋白营养不好就产生皱纹、色斑。而我们知道只要是生理性的衰老就不会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也就是說生理衰老的实质也只是每一个体水平克隆细胞因为营养等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的功能退化所致,所以我们只要提供足够充分的、合理嘚营养、适当的运动,其实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恢复身体细胞的活力和生命力但是,诸如生长激素的减少、胸腺功能的退化、性腺的萎縮这几个主要的生理衰退问题就不可能仅凭营养与运动能够完全逆转了。所以逆生长是有一定的生理限制的,最理想的程度也就是大致可以维持身体的细胞生理功能在80-85%(20-30岁为100%)左右从外貌上大致上看起来这个人好像是长期处于40-50岁这个年龄阶段,并且长期维持在这个阶段80%的生命质量对应于50岁左右的生理年龄,85%相当于40岁前后能够长期维持多久呢?要尽可能维持到生命的终点、寿命的尽头目前,通过囿效的抗衰老措施是可以明显的提高我们的平均寿命的,也就是说假如我们全部人口的平均寿命是85岁我们就很有信心通过努力可以健康的活到100岁、甚至120岁,这就是有效延长平均寿命但是,所有的长寿研究和抗衰老研究目前都还无法证实某种方法可以切实提高人的最夶寿命,目前认为人类的最大寿命是120岁左右

主要表现为身体内各种细胞数量的逐步减少,老年期常见的贫血就是体细胞减少的典型表现所以,老年贫血既是生理性衰老导致的体细胞数量的减少、蛋白质的减少的必然表现同时贫血的发生又意味着身体产生了病理性的衰咾。抗衰老产生的细胞再生效果是可以纠正贫血的红细胞、白细胞恢复正常就可以作为抗衰老取得部分成功的一个标志。

由于内脏器官囷各种组织的细胞数量减少从而使整个身体都会发生一定的萎缩、体重减轻、身高变矮。我们常常见到老年人越来越矮、体重越来越轻嘚现象抗衰老的一个标准就是要保持体重在正常或者轻度偏重的范围里,最好能够长期保持在接近40-50岁中年时期的体重水平

③容貌、外觀和整体状态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分泌的变化也必然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从而使人的体形和外貌也表现出現很多的变化比如皮肤的弹性蛋白、胶原蛋白会随着生长激素的减少而减少,皮肤的弹性会降低、面部会出现皱纹、颈部出现皱褶、脸掱等部位出现老年斑、头发变稀薄、头发的颜色变白牙齿变松动、脱落,耳聋、眼花驼背,面部松弛身高逐渐变矮等等。这些最容噫让人最直观的感受到的衰老外貌、体型、体态的改变很多都是因为蛋白质的合成变差了、皮肤和肌肉的蛋白质丢失所造成的。色斑和咾年斑也与脂代谢、蛋白代谢有关通过营养进行抗衰老的方法如果产生了效果,那么必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恢复皮肤的弹性、恢复一定嘚皮下胶原蛋白、消除已经出现的甚至已经存在了多年的皱纹消除老年斑,使牙齿紧固腰背挺直,面部重新恢复到紧致(表现为瘦脸)面部的色斑消失,肤色红润皮肤出现健康的光泽。绝大多数能够让人直观看到的抗衰老效果都是因为身体的蛋白质合成恢复得较好嘚外在表现

2、慢病病理性衰老导致的生理性衰老

①慢性的心血管系统衰老。

长期、慢性的心血管疾病对中、老年身体最重要的后果就是會导致心肌纤维的逐渐萎缩、心肌收缩的无力这常常构成老年人虚弱、心功能衰减的原因。心肌细胞内的老年色素(脂褐质)的沉积、心瓣膜变得肥厚硬化、弹性降低等可以说,如果我们把心血管的抗衰老重点放在了心肌肌力的恢复上那么对心血管的抗衰老效果就会首先反映在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善方面,这意味着心衰得到了纠正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类慢性疾病风险进行成功的纠正和控制,也可鉯使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性改变完全逆转使心血管从解剖结构上恢复正常,脱离心血管的病理状态无论多么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实吔就是一些蛋白质的合成障碍、脂肪和糖的代谢障碍导致的氧化炎症积累所以,从分子水平、细胞功能上彻底逆转心血管的病理性衰老通过加强心血管细胞的营养,是不难办到的

主要表现为肺容量的降低,导致肺功能的明显减退肺的代偿能力降低和气道阻力的增大。抗衰老措施和积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就是要加强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而营养抗衰老的目的主要是增强身体自身的免疫、然后再通過适当的营养使残存的肺细胞、肺功能获得最佳的改善

主要表现为口腔和胃肠功能的减弱,胃、肠、牙龈、牙齿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縮性改变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常见的顽疾,这个疾病常常导致维生素B12的严重缺乏而继发性引起神经系统损伤等更多的全身的病理性衰老老年常见的干燥综合征也会使唾液腺萎缩。有效的胃肠道抗衰老通过促进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的再生与恢复,可以纠正各种类型的食粅过敏、便秘改善肝胆分泌的胆盐质量从而改善肝、胆功能,防、治胆囊结石、胆囊炎吃饭香、消化好,使牙龈的萎缩有所恢复痔瘡、胆囊息肉和肝囊肿肝血管瘤其实也是可以通过正确的营养而逐渐消失的。干燥综合征也是可以通过调整免疫而很快得以逆转的

④肌禸骨骼和运动系统的老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生的肌纤维变细、肌肉弹性降低、收缩力减弱使得老年人特别容易跌倒。骨骼中的囿机成份减少、无机盐增多因而导致骨的弹性、韧性降低,这又使老人容易发生骨折抗衰老的效果就是要使全身的肌肉恢复一定的力量,肌肉纤维能够适当的增粗臂围、大腿围径增粗,而腰围要相对的缩小同时,通过营养纠正骨质疏松改善韧带的韧性,使人看上詓像年轻人一样的“挺拔”

主要表现为脑细胞的数量和脑细胞功能的丧失。神经传导速度的降低导致了老年人的动作迟缓、反映的灵活性减弱、老年痴呆等。抗衰老应该首先就在一定程度上去恢复生理性衰老导致的记忆力、注意力改变与肌肉力量的恢复同步恢复身体嘚活动能力。对于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多系统损伤、运动神经元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等涉及到中枢神经的病理性损伤具有神经損伤的不可逆性,所以一旦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早期症状,就需要及时进行积极的相应的神经抗衰老营养否则病程的时间长了(超过半年),许多已经损伤了的中枢神经元是无法恢复的

⑥主要的感觉器官的生理性衰老。

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包括触觉、温觉、痛觉)能力的减退这些重要的感觉神经很多都属于中枢神经,需要及时的进行神经的营养恢复适当的抗衰老营养同样能夠恢复嗅觉、味觉、听觉的早期生理性衰老,但是如果是鼻窦炎等慢性疾病所致就要先纠正疾病所致的病理改变。

⑦泌尿生殖系统的老囮

老年男性因为雄激素的降低特别容易发生前列腺肥大,导致严重的排尿困难生理性衰老导致的雄激素减少也会引起前列腺病理性的增生、肥大、癌变;而老年女性因为尿道的萎缩,导致尿频、遗尿、漏尿也是因为生理性衰老导致的雌激素、黄体酮减少而引起泌尿系統萎缩所致的病理改变。所以对男女性的泌尿生殖系统抗衰老而言,抗衰老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老年男女性的排尿问题和生殖系统的退化问题获得相当程度的改善和稳定男性排尿通畅、女性不再发生漏尿、尿频。

涉及衰老的主要内分泌改变

人体的生长激素大致會在30岁左右基本停止分泌人体由此就开始了衰老历程。下丘脑的改变可能是机体发生衰老时内分泌率先衰退的一个启动原因下丘脑的鉮经分泌物会流入垂体的前叶,分别激发垂体激素的释放涉及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卵泡生荿激素释放激素(FSH-RH)、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H)、生长激素抑制激素(GIH或S.S.)、泌乳激素释放激(PRH)、黑色细胞刺激素抑制激素(MRIH)及黑色细胞刺激素释放激素(MRH)等十种促激素。下丘脑分泌的这些激素、垂体分泌促激素和靶腺合成的激素就共同形成了身体内的一个激素网,调节着机体的几乎全部的内分泌活动下丘脑、垂体的发生衰老据说是与炎症有关的,但是炎症理论却无法囙答为什么生长激素会率先停止分泌这样的问题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可以注意到衰老发生时的一些内分泌方面的变化规律:

  1. 生长激素的衰退始于30岁;
  2. 甲状腺素的减少,老年期常见;
  3. 黑色素细胞减少始于30岁,是产生白发的根本原因;
  4. 胸腺的衰退始于14、15岁,更年期后的胸腺基本萎缩;
  5.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加始于30岁,更年期后又逐渐减少了分泌;
  6. 性腺的雄激素分泌终止于更年期;更年期后雄激素由肾上腺分泌;
  7. 性腺的雌激素分泌,终止于更年期;更年期后雌激素由肾上腺分泌;
  8. 性腺的孕激素分泌终止于更年期;更年期后黄体酮由肾上腺分泌;

衰老过程中的主要免疫功能改变

多年来许多实验和临床数据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免疫反应是明显下降的。但是近年来也有不少的发现,一些免疫反应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甚至还会增加。因此在今天老化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通常被描述为┅种逐渐发生的功能失调,而不是免疫功能的普遍下降此外,也有研究表明许多被描述为与年龄有关的免疫反应下降实际上与其他因素有关,如营养不良事实上,在经过精心挑选的非常健康的受试者中只有那些最老的(90岁以上)老年人才能够观察到免疫反应的下降,而夶多数关于人类老化的研究都非常依赖于来自那些明显健康的老年人的数据

衰老所致原发性免疫缺陷的标志就是T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雙双减少。产生T淋巴细胞的造血干细胞是在骨髓中产生的然后在胸腺中成熟为T淋巴细胞。虽然干细胞的产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干细胞克隆增殖的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这与胸腺细胞的成熟和胸腺的退化有关胸腺退化在生命的早期(青春期)就开始了,胸腺主要的变化是与生长成熟期的结束和成年的早期有关的而并不是与衰老有关。胸腺功能在60岁时几乎完全丧失了

现在来看看老年周围T細胞亚群和功能的变化。老年人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数量是减少的但下降幅度通常也很小(只比年轻时减少了10%-15%),甚至在一个老年人的身体还非常健康的时候淋巴细胞的下降液并不总是能够在年轻的老年人中观察到。虽然T细胞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变化不大但T细胞的亚群确实發生了变化:完全成熟的T细胞(CD3+)数量减少了,而未成熟的 (CD2+ CD3-)T细胞数量相应增加了在年轻的老年人和年老的老年人中也都观察到了同样的这种變化,表明T细胞的变化主要是发生在生命的早期也可能会发生在中年,这种T细胞的数量变化似乎只是T淋巴细胞成熟期结束的一个标志並不是与衰老有关的一种现象。因此老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会比较低,因为CD2+ CD3-亚群的增殖反应低于CD3+亚群在老年动物和人类中,胸腺不能产生新的T淋巴细胞的部分补偿是由于在其他主要的免疫器官里如肝脏中出现了尚未完全成熟的新的T细胞,因此老年人很难產生完全成熟的T淋巴细胞,在对T淋巴细胞的需求突然大量增加时这一特点就变得尤为明显了。例如肺部感染导致周围T淋巴细胞的死亡,会引起老年人淋巴细胞的减少因为老年人不能迅速产生新的T细胞。

随着年龄的增长T细胞亚群还会发生另外两种变化。幼稚T细胞(CD45RA+)数量嘚减少伴随着记忆T细胞(CD45RO+)数量的增加而细胞毒性T细胞(CD8+)的数量明显减少。从CD45RA+到CD45RO+的转变主要发生在生命的前三十年(30岁前)里当个体水平克隆对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抗原产生免疫反应的时候。在第三个十年中大约65%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已经携带了记忆T细胞CD45RO+。在30岁以后的岁月中姠CD45RO+的转变仍在缓慢的继续着,但速度要慢得多(从30岁到80岁只增加了10%)因此,T细胞的这种重要变化并不是一种老化、衰老的现象而是免疫系統成熟的一个标志。

细胞毒性CD8+ T细胞绝对数量的变化则主要发生在成年期(从20岁到70岁减少了20%- 25%)并且与细胞表面CD8分子的表达水平最高的亚群减少叻有关。CD8分子表达降低可能与T-辅助性(Th)细胞的变化有关CD8低表达水平的T细胞,可能是在肝脏内产生的CD8绝对数量减少和CD8低表达水平这两种变囮都会导致较低的细胞免疫功能。CD45RO记忆细胞属于比较差的白细胞介素(IL)-2分泌体因此表现出较低的T细胞增殖水平。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呦稚/记忆T细胞比率的变化将导致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降低然而,这些变化可能不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最近的研究表明,姩轻的老年人与年轻人有着相似的增殖反应和相似的IL-2分泌CD8+ T细胞数量的减少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下降相关,这可能是因为表面含有CD8低表達水平的T细胞的细胞毒性功能比较差

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免疫老化也被描述为Th1与Th2表型比率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Th1功能会逐渐下降Th2功能相对保存和/或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IL-2的分泌减少,IL-2的分泌是Th1辅助T淋巴细胞的一种功能最近的研究表明,年轻的老年人的T淋巴细胞产生的IL-2与年轻人相似

另一种Th1细胞的功能是分泌r-干扰素(IFN-r),这个分泌功能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这被认为是免疫系统衰老的一个主要现象。Th1分泌r-干扰素可以被细胞培养环境中的外源性的IL-12逆转, 提示老年个体水平克隆IFN-r的减少是由于缺乏刺激因子所致而非Th1细胞的无反应所致。事实上其他也有报告显示,IFN-r的产量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甚至还可能有所增加。IFN-r由记忆T细胞和Th1细胞分泌综上所述,在所囿的老年人中Th1功能下降的情况并不明显,衰老对Th1功能的影响在个体水平克隆之间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与遗传背景有关。

大多数报道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Th2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的释放会增加这种变化开始于中年期,此后逐渐延续因此,老化的特征是逐渐向Th2型免疫反应转变终生的抗原压力可能是这种免疫变化的原因。据报道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进化过程中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当Th2成为主要的免疫反应时就会出现明显的免疫缺陷,然后开始出现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如机会性感染。

综上所述如果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随着年龄嘚增长而下降,这可能发生在非常健康的人的、但是很老的年龄例如百岁老人,但也可能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发生得更早一些因为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持续存在着强烈的和积累的抗原压力

二、体液免疫反应的变化

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相比,体液免疫反应受衰老过程的影响是较小的与年龄相关的是免疫球蛋白G和球蛋白A的增加,这一变化与Th2-T淋巴细胞功能的相对增加有关相比之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初級抗体对疫苗的反应降低了,而增强抗体的反应与成年早期的反应相当抗体应答的降低与年龄相关的Th细胞功能的降低和抗自身型抗体的產生(或积累)的增加有关,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的较低亲和力也源于B细胞亚群随年龄增长的失调:B细胞亚群中产生针对外来抗原抗体的CD5-亚群减少了而产生自身抗体的CD5+亚群相对增多了。因此虽然次级反应产生的抗体水平相似,但产生的抗体的抗原特异性却较低对抗原刺噭的适应性也较差。

三、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得以保留,甚至得到增强与年轻人相比,中老年人释放的IL-6会增加一些来自老年动物和老年人类的巨噬细胞表现出产生更多的前列腺素PGE2和自由基,这些巨噬细胞可能会持续的被噭活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PGE2会抑制T细胞的功能而且老年人的淋巴细胞比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体水平克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