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奕骗局

此骗局经评论区的朋友补充原型是足彩过关-------------------------------------------------------------------------------------------------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围棋比赛骗局。关于这个骗局是哪一年什么赛事甚至于究竟是不是围棋比赛的我都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能大致描述一下这是如何发生的。如有确切知道细节的朋友欢迎补充。答主对于围棋赛制,围棋比赛一点都不了解,以下内容纯属虚构,如有得罪还请见谅!---------------------------------------------------------------------------------------------------X年X月X日,即将参加XX杯围棋比赛的我,收到了这样一封电子邮件:尊敬的杨先生:
我是XX杯围棋比赛的官方工作人员,获悉您将于下周一参加我司XX杯的外围比赛,而作为内部工作人员,我可以为您提供一次直接晋级的机会,费用是1000元人民币整。
为取得您的信任,我愿意先安排您取得晋级,请在外围赛晋级后将费用大致打至如下账号:
XX银行,XXXX XXXX XXXX XXXX
祝您比赛顺利!看完信之后,我心想什么鬼,骗子死全家啊!然后默默的把信件拖进了垃圾箱。时间到了下周一,我洗漱完毕,吃了早饭,早早的就来到比赛现场,没想到已经是人头攒动,看来重视这场比赛的人不止我一个啊。虽然我也不是第一次参加XX杯这样的赛事了,但是作为一个棋力一般的选手,更多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跟高手过招的机会,很难有所斩获,往往都是早早出局,作壁上观的份。"不知道今天的对手是怎样难缠的家伙啊!"我这样想着的时候,裁判用广播通知诸位选手可以进场了。我松了松领带,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上吧!"不对劲,很不对劲!"这盘棋刚刚开始我就忍不住这样想了。XX杯比赛也算是围棋界知名的大赛了,来参赛的选手要么很有经验要么很有实力。但对面的这个人太弱了。这和我前几届遇到的拦路虎相比,连只拦路鸡都算不上,这样的人出现在XX杯实在是围棋界的耻辱啊!没必要跟他耗下去了,我加紧攻势,对方刚开始还能招架几下,但在被我杀掉大龙后,防线全面崩溃,投子认输。“真轻松,没想到这样就进了复赛,看来过去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啊,晚上得吃点好的犒劳一下自己!”我脑子搜刮着常去的几家餐厅的菜目,正想着晚上是吃干锅牛蛙还是香辣蟹之时。那封信像幽灵一样飘荡着进来,挡在了菜单前面。“难道真有可以走后门晋级一说?!”我又想到了常看的几份报纸社会新闻版面上那些塞红包,走后门,拉关系的报道。算了,先填饱肚子再说吧。之后,专心准备第二轮复赛的我,在离比赛还有三天的时候,又收到了一封信:尊敬的杨先生:
我方已获悉您已从外围赛第一轮成功晋级,恭喜!
同时,我方尚未收到您的晋级费用,还请尽快支付!
作为交换,我方可安排您在第二轮比赛中获胜,费用是2000元人民币整,请在第二轮比赛后支付。
如在第二轮比赛开始前一天还未收到您的款项,我方将视作您主动放弃优先晋级的权利,将安排您在第二轮比赛中淘汰,还请谅解!
祝您比赛顺利!看完信后我皱了皱眉,从复赛中晋级这个诱惑对我可不小,往年的几次XX杯,虽然我也有打入复赛的经历,但每次也都是折戟在复赛里。如果成功闯过,就是进入决赛圈了,想想过往几年决赛圈里的高手们风云变幻的棋局就另我热血沸腾。“今年我也可以成为他们的一员吗?”这句话在我心里被点亮了。“反正第二轮比赛晋级的费用也是赛后才支付,就算对方是骗子,我也只是损失了一千块钱,如果不是骗子,那我就赚大啦!”这样想着,我立刻夺门而出,拦了辆出租车,来到最近的XX银行把第一轮比赛的钱汇了过去。三天后。这次的对手才像点样子嘛,稳中有序,步步为营。“对方很挺精明的,安排了一个看似棋力还不错,但是又能被我收拾掉得选手过来,如果又是上次那种弱鸡,棋谱被旁观的人看到的话,还不得怀疑我塞钱了,哈哈!”内心得意的我,落子的时候似乎都手中带风了。最终我以五子取胜。决赛圈我来啦!不出所料,几天后我又收到了一封信:尊敬的杨先生:
恭喜您从第二轮比赛中晋级,并进入决赛!
同时,我方尚未收到您的晋级费用,请尽快支付。
作为交换,我方愿意协助您进入16强,费用是10000元人民币整,请在32强比赛后支付。
如在32强比赛开始前一天还未收到您的款项,我方将视作您主动放弃优先晋级的权利,将安排您在32强比赛中淘汰,还请谅解!
祝您比赛顺利!几乎一模一样的信件内容,但我看到了更大的诱惑,16强!每年能够进入XX杯16强的选手,不是棋坛大腕就是明日之星,难道我在棋坛展露头角就是这一次吗?!可是10000块对于我来说也是笔负担了,如果真的晋级了,也是不小的代价啊。“管他呢,先把上次比赛的钱付了,到时候我晋级了就算不给钱他们又能拿我怎么样,大不了就淘汰呗,这次能打入决赛圈,值了!”这样想着,我立刻夺门而出,拦了辆出租车,来到最近的XX银行把上一轮比赛的钱汇了过去。时间来到32强比赛那天。“这尼玛和说好的不一样啊!”豆大的汗珠在我额头上缓缓滑过,对方从一开始就无情猛攻,我努力招架但还是颓势渐显,棋力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没可能赢的!”棋过中盘,我认清了这一点后,投子认输。这群混蛋,说好的交易却没有办到,怎么一点诚信都没有啊!明明上一轮的钱都付过去了!在棋坛崭露头角的梦想就这么破灭了啊!怒火中烧的我发了封邮件过去申讨他们,但没有任何回应。---------------------------------------------------------------------------------------------------好了这篇故事到此就结束了,我来解释下这个骗局的原理。其实骗子从头至尾只做了两件很重要的事情:想办法搞到了所有参赛选手的邮箱。给所有选手发第一封邮件。假设XX杯外围赛的参赛选手是256个人,晋级第二轮的就有128个人,那么第一封邮件,至少准确预测了这128个人的比赛结果,以此类推,之后再给这128个人发第二封邮件,那么至少有64个人被准确预测了第二轮的比赛结果,之后就是32人,16人等等。而这些人当中即便只有一半的人相信了骗子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而这个骗局真正厉害的点就是:先扮演弱势的一方把报酬给你。让你感觉占了很大的便宜。接地气,结合社会舆情,让你相信有后门可走。第一点,对方没有上来就找你要钱,很好的降低了你的警惕心理,而在你晋级之后,又会不自觉的思考自己是否是真的受到了帮助。第二点,有报有偿是正常人的交换心理,骗子让你感觉你可以先晋级,再付钱,其实是迫使你的潜意识认定我可以先晋级,不付钱。但是当你真的晋级后,你又会去想下一轮晋级后我就满足了,我就不付钱,这样我就占了对方的一个大便宜了,但是贪念是没有终点的,每一次你这样想,每一次你都会付上一轮的钱。这样周而复始,你感觉自己占了便宜,实际是一直被骗。第三点,你懂得。好了,这个骗局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观看~
&img src=&/140dfaccb99c60f96119dc7_b.png& data-rawwidth=&4961& data-rawheight=&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1& data-original=&/140dfaccb99c60f96119dc7_r.png&&&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左边画作为真迹;右边为赝品,现均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code&&/pre&&/div&&img src=&/eed72d9bc1f50abfc1943_b.jpg& data-rawwidth=&1252& data-rawheight=&7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2& data-original=&/eed72d9bc1f50abfc1943_r.jpg&&&br&&br&“如果说艺术让人骨子里都优雅,那么这个人就是优雅到骨子里的骗子。”&br&&br&&b&近代美术史最有名的艺术赝品制造者 ——
汉·凡·米格伦(Han van Meegeren)&/b&&br&&br&他的画&br&欺骗了纳粹,&br&欺骗了荷兰,&br&欺骗了当时全世界最著名的收藏家,鉴赏家,甚至博物馆各方专家。&br&他的故事几乎成为艺术史中一段有趣的传奇。&br&&img src=&/8cd554b89e4f34d3661d_b.png& data-rawwidth=&674& data-rawheight=&5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4& data-original=&/8cd554b89e4f34d3661d_r.png&&&img src=&/7ea9fa7d42eee2f0359d63_b.png& data-rawwidth=&4961& data-rawheight=&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1& data-original=&/7ea9fa7d42eee2f0359d63_r.png&&&br&故事呢... ...&br&&br&我想先从维也纳说起,1907年和1908年间,一个年轻人两度被维也纳艺术学院拒绝,郁郁不得志只能去德国从政。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而结局大家都知道了。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希特勒的艺术梦想一直都没熄灭。在纳粹时期,希特勒一直搜刮各地的古典艺术作品企图建立一个世界最好的艺术博物馆。在那些搜刮的艺术精品中,希特勒最喜欢的是一个荷兰大画家的作品,那就是维米尔。有几件事可以佐证,一是维米尔的画被藏在当时储存仓库的最里面;二是在希特勒办公室挂着维米尔画作的照片;三是维米尔的画作《艺术史》是希特勒私人藏品中他出价最高购买来的。&br&&br&&img src=&/28661b65eedf0d525f5a_b.png& data-rawwidth=&632& data-rawheight=&5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2& data-original=&/28661b65eedf0d525f5a_r.png&&&br&‘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面当然投其所好。于是乎,维米尔的画作可想而知的成为纳粹军方极其看重的艺术品了。二战期间,纳粹二把手 - 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Hermann Goring)从一个纳粹商人手中购买了一副维米尔的画作《耶稣和通奸的女人》,交换代价为137幅从荷兰抢走的画作,而这个纳粹商人则是以 1,650,000 guldens (约合62万美元)的价格从一个荷兰画家处购得。这在当时明显是天价,而赫尔曼·戈林认为十分值得,曾经形容这幅画是他藏品中的‘闪耀的珠宝’。日,二战结束后的一日,那场著名的庭审开始了。恼怒的荷兰政府以出卖国家文化财产以及沟通敌国军方的死罪起诉这名明不见经传的画家。在这种压力下,画家终于说出了真相:&br&&br&&blockquote&“在戈林手上的不是维米尔画的,而是我米格伦画的。”&br&&br&&The painting in G?ring’s hands is not, as you assume, a Vermeer of Delft, but a Van Meegeren! I painted the picture!&&/blockquote&&br&这句话犹如炸弹轰炸着全场,甚至轰炸了整个艺术圈。在当时,那副《耶稣和通奸的女人》已经被众多艺术评论家肯定过。这句话的出现,等于打了官方一大耳光。日,米格伦在狱中放话: 所有他出售的国宝级的油画其实都是他伪造的!此言一出,让全世界的博物馆捏了一把冷汗。这些所谓名画中,最著名的要数《耶稣在以马杵斯》,有评论家曾认为是维米尔早期画得最好的画,当年鹿特丹博伊曼斯美术館(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花了重金从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眼皮底下抢购来的维米尔名画。为此,美术馆还专门搞了一场盛大的「荷兰艺术四百年」展。结果,这名画竟然是假的!由于维米尔画作稀少而珍贵,几乎都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当年可以说世界各地的美术馆都战战兢兢起来。&br&&br&&blockquote&&img src=&/2d97c10c_b.png& data-rawwidth=&677& data-rawheight=&6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7& data-original=&/2d97c10c_r.png&&已知的米格伦赝品画作售价。&/blockquote&&br&荷兰政府也吓了一跳,为了验证米格伦的话,甚至还要求他在狱中完成一幅画作证明自己。于是,在记者以及陪审团的见证下,米格伦花了六个月画了其人生最后一幅假画《少年耶稣与长老》。经伪造专家鉴定,如此高品质的绘画技巧证明米格伦说的是真话。&br&&br&&img src=&/942c562d0d92db1ac2f0e29c6279743c_b.png& data-rawwidth=&624&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4& data-original=&/942c562d0d92db1ac2f0e29c6279743c_r.png&&&br&最后,戏剧性地,米格伦的罪名从叛国罪降到了伪造罪。而在荷兰人心目中,也从一个叛国者转变成为了民族英雄。一个用绘画技术戏耍纳粹头目的英雄。&br&&br&&blockquote&&p&1947年,荷兰一份报纸做了个调查:在我们国家,你最喜欢谁?&/p&&p&民众将新任首相推选为第一,王子位列第三,而第二位就是汉·凡·米格伦。&/p&&/blockquote&&br&在这场骗局中,艺术史学家,鉴赏家,博物馆馆长,经销商,政府都以一种戏剧性的角色卷入其中。而维米尔的画作进一步更加充满神秘传奇色彩,进而更加昂贵。一层层故事的叠加,令文化本身更加沉甸甸。&br&&br&&img src=&/bab2f03dd39_b.png& data-rawwidth=&735& data-rawheight=&7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5& data-original=&/bab2f03dd39_r.png&&&br&&br&&br&&img src=&/9a7ac09bafc885b0bc47_b.png& data-rawwidth=&4961& data-rawheight=&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1& data-original=&/9a7ac09bafc885b0bc47_r.png&&&br&&br&汉·凡·米格伦(Han van Meegeren),这个近现代最著名的艺术诈骗犯生于1889年荷兰的一个小城Deventer。与其他画家一样,年幼的米格伦也希望进入艺术院校学艺术。但是由于父亲的逼迫,他去了代尔夫特理工学建筑(没错,他是我的学长...)。毕业后,实在不喜欢建筑而投身艺术圈。然而艺术比建筑更难混,除了获得过一次不痛不痒的小奖以外,米格伦更多的是被评论家评价为“二流画家”,郁郁不得志。1923年,第一任妻子与他离婚带着孩子移居巴黎,1928年,第二任妻子是个不务正业的二流明星。也许在抚养与前妻的孩子跟现任妻子花销的多重压力下,他走上了制造赝品的道路。&br&&br&这些赝品为他创造了巨大财富,1943年,他已经在欧洲各地拥有了52栋房子以及15栋郊野别墅。我不能揣测他是否开心,但是作为一个曾经对艺术如此热衷的画家,也许他感到更多的是无奈跟讽刺吧。&br&&br&&img src=&/d52e2d7e3e8efaeb74c5d_b.png& data-rawwidth=&665&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5& data-original=&/d52e2d7e3e8efaeb74c5d_r.png&&&br&1947年12月三十日,就在准备接受刑期之前,58岁的米格伦死于心脏病。在那不久前的一个采访中,他曾经对记者说:&br&&br&&blockquote&‘我的父亲对我说过,你是一个骗子并将永远都是。’&br&“It’s something my father said to me,” he told a reporter
“‘You are a cheat and always will be.’”&/blockquote&&br&&br&&br&参考阅读:&br&1 &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Han_van_Meeger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an van Meegeren&i class=&icon-external&&&/i&&/a&&br&2 &a href=&///?target=http%3A///the-art-forger-who-became-a-national-her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Art Forger Who Became a National Hero&i class=&icon-external&&&/i&&/a&
左边画作为真迹;右边为赝品,现均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如果说艺术让人骨子里都优雅,那么这个人就是优雅到骨子里的骗子。”近代美术史最有名的艺术赝品制造者 —— 汉·凡·米格伦(Han van Meegeren)他的画欺骗了纳粹,欺骗了荷兰,欺骗了当时全世界…
这是我见过的最大胆的骗局。&br&&br&&p&策划者固然是为了名利,但到最后却似乎已经沉醉于虚构人生的感觉之中。&/p&&br&&p&真乃骗局之至高境界。&/p&&br&&p&故事要从一位伟大人物说起。那就是美国历史上最神秘、最著名、也是最具传奇性的人物之一,霍华德-休斯。&/p&&br&&img src=&/c75786cbad60f74a9163_b.jpg& data-rawwidth=&611& data-rawheight=&7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1& data-original=&/c75786cbad60f74a9163_r.jpg&&&br&&p&霍华德-休斯是钢铁侠的原型。这么一说你就明白了他是什么样一个人:富可敌国的超级富翁,做什么成什么的天才,换女朋友如换衣服的花花公子,怪癖一大堆的讨厌鬼。&/p&&br&&p&他是航空家、工程师、企业家、电影导演,他出品的电影拿过奥斯卡,在四十年代制造的巨型水上飞机机身比现在的巨无霸空客A380还要高,发射了1963年的世界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1966年的世界的第一颗地球同步气象卫星,1966年的探索者一号月球登陆舱,1978年的先锋号金星探测器和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p&&br&&p&他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1976年去世后留下20多亿美元遗产,而那一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不到6亿美元;&/p&&br&&p&他睡过当时几乎所有的一线女明星,包括凯瑟琳-赫本、艾娃-加德纳、贝蒂-戴维斯;&/p&&br&&p&他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充满冒险和挑战精神,永远成功,永远站在顶峰,永远吸引着最多眼球;&/p&&br&&p&而他同时也是孤独和不被理解的,长久受困于他人所无法理解的神经官能症,后来选择绝对隐居的生活。&/p&&br&&p&所以,霍华德-休斯已经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一个icon。连小李子这样的万人迷也以能在银幕上饰演他为荣。&/p&&br&&p&这样的人物,如果写出了一本讲述自我经历、剖析自我内心的自传,那该是多么轰动的事件,完全不难想象吧。&/p&&br&&p&于是,就在1971年圣诞节之前,有人说他帮助霍华德-休斯完成了自传。公众立马就炸锅了。&/p&&p&这个人叫克里福德-欧文。一个不得志的小作家,当时四十出头,已经出过六七本书,没一本好卖的。&/p&&br&&img src=&/0b3b896c6b456bdbed5231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b3b896c6b456bdbed5231e_r.jpg&&&br&&p&他站出来说,他已经作为休斯的合作者完成了一本23万字的休斯自传,休斯还写了一封亲笔信,同意《生活》杂志连载三期,每期选登一万字。&/p&&br&&p&他还说,为了写成这本书,他和休斯在遍及西半球的无数家汽车旅馆(有时候干脆就在汽车里)进行了一百多次面对面的谈话。&/p&&br&&p&这个关子没什么好卖的,你肯定早就猜到,这一切都是假的。&/p&&br&&p&是的,欧文根本没见过休斯。事实上,休斯拒绝任何采访和摄影,拒绝在任何公共场所露面,已经整整十四年了。很多人甚至以为他已经死了,类似传言层出不穷。&/p&&br&&p&1970年,欧文在西班牙马洛卡遇见老朋友理查德-萨斯坎德,一个童书作家。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两个人一拍即合,居然想到了伪造休斯自传的点子。&/p&&br&&p&这事要想做成,首先得回答一个问题(出版社确实一开始就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休斯可以聘请全世界任何一位作家为他撰写自传,可他为什么要挑你,欧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失败者?&/p&&br&&p&在欧文提供的材料里,休斯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之所以选中欧文,是因为『他有同情心,有眼力,谨慎,而且,据我所知,他为人正直』。&/p&&br&&p&在2007年根据这一事件改编的电影《骗局》中,理查-基尔饰演的欧文对萨斯坎德的解释更妙,在我看来,也更让人无话可说。&/p&&br&&p&他说:『他是休斯,他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理由,越不可理解的事情才越显得正常。』&/p&&br&&p&甚至,就算休斯真的出面否认他知道这部自传的存在,这也仍然符合这位怪人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他本来就是要让你想不到,大家不都已经习惯了吗!&/p&&br&&p&真吊诡。&/p&&br&&p&另外,欧文也打赌休斯不会为了这件小事、这点小钱,而打破持续多年的隐居习惯,抛头露面和他这个无名小卒大动干戈。&/p&&br&&p&正是因为这样,欧文才敢肆无忌惮地招摇撞骗。&/p&&br&&p&他去找了著名的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喏,我这有一个大选题,签不签你们看着办,不签我立马去找你们的竞争对手。&/p&&br&&p&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感觉像是被馅饼砸到头上了。当然,他们还是很专业,请了笔迹鉴定专家,鉴定欧文交给他们的那张休斯的『亲笔信』。&/p&&br&&img src=&/a6ccc36d4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a6ccc36d4_r.jpg&&&br&&p&鉴定结果是:信是休斯写的。&/p&&br&&p&专家说:『此种笔迹由旁人模拟欲达近似的可能性不及百万分之一。』另一家笔迹分析公司也表示同意,『根据我们在鉴定可疑手迹和签名方面的多年经验』,除了霍华德-休斯之外,『不可能』出自任何其他人之手。&/p&&br&&p&他们可能不知道,欧文的父亲是一个给杂志画封面插画的漫画家。模仿他人笔迹,对欧文来说可是轻车熟路。一年前,《新闻周刊》影印了一张休斯手写了十一行的便笺,《生活》杂志后来还把这张便笺用彩色套印刊登了。欧文就照着杂志练了几回。&/p&&br&&p&就靠这封被专家鉴定过的信,和欧文淡定的表现,以及休斯天下皆知的怪异行径,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相信了欧文的说辞。合同必须马上签。&/p&&br&&p&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的副总经理艾伯特-利文撒尔对《纽约时报》说:『我们费了很大劲,确定这确实是休斯的自传。』&/p&&br&&p&《生活》杂志的副总经理唐纳德-威尔逊也对记者说:『喔,我们是绝对有把握的。请注意,我们是同麦格劳-希尔这样的人打交道,而且你也知道,我们并不是一家电影杂志!别忘了这是时代公司和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我们已经查过。我们有证据。』&/p&&br&&p&好吧,你开心就好喽。&/p&&br&&p&然后,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先后付给欧文差不多一百万美元。取得最先连载权的《生活》杂志也掏了25万美元。&/p&&br&&p&根据事前说好的,这笔钱欧文拿75%,萨斯坎德拿25%。&/p&&br&&p&欧文怎么拿到这笔钱呢?他告诉出版方,休斯坚持在开给他的支票上只填缩写姓名:『H-R-休斯』。然后,他把支票交给他的妻子伊迪丝,让她戴着假发,带一张涂改过的护照和一张偷来的身份证,飞到苏黎世,在瑞士信贷银行用『赫尔加-R-休斯』的名义开账户,存入支票里的钱,随后提出这笔钱,又存到马路对面的瑞士银行去。&/p&&br&&p&这样,这件事的知情者就是三个人:欧文、萨斯坎德、伊迪丝。&/p&&br&&img src=&/0f1e5a32ef2f77ff709010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0f1e5a32ef2f77ff709010_r.jpg&&&p&&i&老年的欧文和伊迪丝(中间那位),左边那是欧文现在的妻子朱莉。&/i&&/p&&br&&p&他们还挺有职业精神。欧文和萨斯坎德也没闲着,他们两个四处出差,去纽约公共图书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加利福尼亚的棕榈泉、《休斯顿纪事报》和《休斯顿邮报》资料室等地方搜集材料,调查休斯的生平。他们甚至还去了被他们蒙骗的《生活》杂志的档案室,堂而皇之,大摇大摆。&/p&&br&&p&&img src=&/d6a08707d0bbac575b5695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d6a08707d0bbac575b5695_r.jpg&&&i&1971年的欧文和萨斯坎德在JFK机场讨论骗局。旁边那个篮子里装着9万美元现金。&/i&&/p&&br&&p&勤劳的资料搜集工作还是挺有收获。他们拿到了休斯已经退休的主要助手未发表的回忆录手稿。&/p&&p&如果欧文老老实实地利用这些资料写一本休斯的传记,而不是一本『自传』的话,想必销路也不会差吧。&/p&&br&&p&但这就是赌徒的性格啊。能做到利益最大化,为什么要选另一种呢?&/p&&br&&p&而且休斯传记阿猫阿狗都可以写,自传的新闻效应就完全不一样啊。休斯要出自传的消息把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出访中国的事都从头版挤掉了。《洛杉矶时报》为此派出了9名记者采访此事,30名邮政检查员在邮件中寻找线索,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了一部以休斯为原型拍摄的电影。&/p&&br&&p&但水桶还是开始漏了。&/p&&br&&p&没想到休斯亲自站出来发难。日,休斯在巴哈马饭店用电话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和七名曾经采访过他的记者谈了两个半小时。那个声音说欧文的书纯粹是骗局。&/p&&br&&p&瑞士那边也出了问题。休斯的律师书面问他:『您最后一次,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在支票上背签是在什么时候?』休斯的亲笔答复是:『十多年以前。』这样,瑞士的银行知道开给霍华德-R-休斯的支票,被一个自称赫尔加-R-休斯的讲德语的女人取走了,这肯定是一起案件。于是他们开始调查。&/p&&br&&p&关键时刻,欧文表现出了惊人的镇静。1月20日,他在纽约参加了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和《生活》杂志的联合会议,面对质询,他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一,他被一个自称是休斯的骗子给骗倒了;二,休斯派了一个自己人去银行;三,他,欧文,是一个江湖骗子。&/p&&br&&blockquote&他盯着在座的每一个人的眼睛,用一种无比诚恳的声音说:『最后一个可能性,我打算排除掉,我希望在座诸位也是这样。』&/blockquote&&br&&p&影帝级表演。&/p&&br&&p&没有人怀疑他。&/p&&br&&p&有人问欧文,他妻子伊迪丝和瑞士那边形容的那个赫尔加长得很像,他反问道:『你们真以为,我会让我的家人卷进像这样的一种活动吗?』&/p&&br&&p&开完会,他离开了纽约,回到了西班牙。&/p&&br&&p&本来,他可以就此脱身。&/p&&br&&p&《光荣与梦想》这样写道:&/p&&br&&blockquote&这是这一阴谋的关键时刻,要了解克利福德-欧文后来的结局,必须抓住这一时机。他已将大部分存款兑换成了现款,他仍然自由自在,他本来是有可能既保住钱财又保住自由之身的。在伊维萨和马略卡岛上逍遥自在的有的是其他逃犯。他同伊迪丝以及萨斯坎德可以留在他们原来住的岛上,也可以逃到某一南美国家中去,因为有好几个南美国家对他们这种罪犯是不会引渡的。钱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几乎没有他们买不起的东西。另一条路是极其可怕的,彻底暴露已迫在眼前了。欧文到底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飞回纽约,自投罗网呢?根据接近他的人的意见,原因是他无法抗拒大出风头的诱惑。此人一辈子就一心想出风头。他写了几本书,全没引起人注意,但是,这一鬼招却使他如愿以偿,在他知道有一批记者在肯尼迪机场眼巴巴地等候着他的时候,他便仿佛着了魔似的非去不行了。这完全像飞蛾抵不住火的诱惑一样。&/blockquote&&br&&p&《光荣与梦想》的作者威廉-曼彻斯特选择在那部曾经影响过八十年代千万中国人、描写1932年至1972年美国社会的巨著最后一章,讲述欧文的故事,或许正是因为他敏感地感觉到,这起事件正好可以作为那个混乱年代的一个小注脚。&/p&&br&&p&无论如何,欧文又回到了纽约。&/p&&br&&p&说到底,人总是无法挣脱自己的局限。&/p&&br&&p&对欧文来说,他的致命弱点就是虚荣。这一点毁了他。&/p&&br&&img src=&/108b4e96dfdbe5424cf7b_b.jpg& data-rawwidth=&545& data-rawheight=&3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5& data-original=&/108b4e96dfdbe5424cf7b_r.jpg&&&br&&p&和故事另一个不露面的主角休斯做个对比,我们更能够体会到人生的吊诡:欧文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被人注意,而休斯一辈子都在试图从被人注意的命运中逃开。&/p&&br&&p&他们俩都没有成功。&/p&&br&&p&这真是一个让人唏嘘的玩笑。&/p&&br&&p&日,欧文承认自己伪造休斯自传的事实。他退回了76万5000美元给他的出版商,在监狱里呆了17个月。在里面,他戒了烟,开始练习举重。&/p&&br&&p&伊迪丝也进了监狱,先后被监禁在美国和瑞士。&/p&&br&&p&萨斯坎德被判了六个月的刑期。&/p&&br&&p&欧文和萨斯坎德写的那本『休斯自传』,理所当然地没有公开发行,已经印出来的那些被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销毁了。直到1999年,才终于出版了限量版,2008年,英国出版商John Blake Publishing终于正式出版了这部其实写得非常好的书。&br&&/p&&br&&img src=&/3a4ab4bd24b8af043acf51_b.jpg& data-rawwidth=&303&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3&&&br&&p&但欧文没有放弃写作。事实上,他的写作天赋已经得到了证实。&/p&&br&&p&出狱后,他出版了以这场骗局为主题的《Hoax》,理查-基尔主演的电影就是根据这本书改编的。&/p&&br&&img src=&/c8c261a243c5e65577deec5c_b.jpg& data-rawwidth=&1650& data-rawheight=&2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50& data-original=&/c8c261a243c5e65577deec5c_r.jpg&&&br&&p&现在,欧文仍然是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商店最活跃的作家。到2014年,他在那里出版了二十本书。&/p&&br&&p&有意思的是,你猜他最爱写的题材是什么?&/p&&br&&p&没错,骗局。&/p&&br&&p&他为这样一个和他同样杰出的伪造大师写了一本书:&/p&&br&&blockquote&&p&犹太画家Elmyr de Hory 18岁赴德国慕尼黑学画,20岁到巴黎投师Fernand Léger。二战期间被关入纳粹集中营,后出逃回匈牙利,发现父母双双遇害,家产也被没收,只好辗转逃回巴黎。Elmyr de Hory的画家事业早期发展不顺,直到他模仿毕加索的游戏之作当成真迹被朋友买走,才算能养家糊口。他一生主要模仿毕加索,马蒂斯,莫迪利亚尼和雷诺阿。而这四位名画家,从印象派到野兽派到解构主义,从肖像画到风景画再到抽象几何构图,风格迥异却全被de Hory悉数掌握,他的仿作被当作真迹收藏于世界数大博物馆与私藏。尽管如此,这位天才赝品画家却一辈子徘徊在穷困潦倒的边缘。早年在欧洲巡回作画,收入被经纪人骗走;用3个月的旅游签证入美,逾期滞留,卖画给博物馆和画廊,被发现作假,只好到处流亡,抑郁自杀未遂,后终于又回到欧洲,隐居西班牙属伊维萨岛。没多久他的赝作被纷纷发现,而年过半百的de Hory也终于厌倦了仿作和流亡生涯,决定听天由命。但由于de Hory声称自己从未在作品上模仿其他画家的签字,他并不能因骗术被西班牙当局起诉。1969年,de Hory遇到了美国作家Clifford Irving,委托他写了一部自传,一下子成了岛上名人,自己的作品这才终于在画界得到些许承认,却发现法国当局又要起诉他。1976年西班牙当局终于决定引渡Elmyr de Hory,这位一代赝品大师便在七十岁上服安眠药自尽。讽刺的是,Elmyr de Hory死后,他的伪作立刻升值,甚至还出现了仿Elmyr de Hory伪作的伪作。&/p&&p&——引自艾小柯《真假的界限——谈&赝品&》&/p&&/blockquote&&br&&img src=&/8f8f4e1f97bdcc90dd5047_b.jpg& data-rawwidth=&331&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1&&&br&&p&难怪威廉-曼彻斯特说『如今回想起来,出版商似乎应当仔细考虑一下这位作者专门注意骗术的偏好』。&/p&&br&&p&当然,人们总是不会忘记,他最著名的作品仍然是那场愚弄了无数人的惊天大骗局。&/p&&br&&p&而他,也已经习惯淡定地谈及此事。他在自己的个人网站向读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p&&br&&blockquote&嗨,我是克利福德-欧文,我有一个多事的人生。我曾经上过《时代》的封面,稍后被投进联邦监狱,因为搞了一个『霍华德-休斯自传』的骗局,在里面我嘲笑了理查德-尼克松。&/blockquote&&br&&p&你别说,这老头其实还蛮可爱的,不是吗?&/p&&br&&p&不过还是让我离他远点吧。&/p&&br&&p&————————&/p&&br&&p&文章我发过在专栏『美丽阅读』里,&a href=&/beautifulreading/& class=&internal&&他以天才小说家的才能,愚弄了整个国家,与这个国家最有势力的人 - 美丽阅读 - 知乎专栏&/a&,不过这故事那么切题,还是贴过来骗几个赞吧。&/p&&br&&p&『美丽阅读』写了不少这样好玩的故事,欢迎关注:&a href=&/beautifulreading& class=&internal&&美丽阅读 - 知乎专栏&/a&。&/p&
这是我见过的最大胆的骗局。策划者固然是为了名利,但到最后却似乎已经沉醉于虚构人生的感觉之中。真乃骗局之至高境界。故事要从一位伟大人物说起。那就是美国历史上最神秘、最著名、也是最具传奇性的人物之一,霍华德-休斯。霍华德-休斯是钢铁侠的原型。这…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旅行、美食及艺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果唯伊加盟骗局揭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