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的视频发到微信为什么要选择播放途径啊

你看不到我~
看不到我……
视频: 一招教你突破微信视频拍摄时间限制!
<mendVideo();
分享给好友
一招教你突破微信视频拍摄时间限制!
下载至电脑
扫码用手机看
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手机扫码分享视频
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
一招教你突破微信视频拍摄时间限制!
扫码用手机继续看
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
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
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一招教你突破微信视频拍摄时间限制!
万万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泡芙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暴漫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为什么 iOS 版微信 6.3.7 版本取消上线一年的下拉拍摄小视频?
&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804& src=&/08e3f2ead27ac830b40cbf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08e3f2ead27ac830b40cbf4_r.jpg&&&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src=&/eb90aa43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eb90aa43d_r.jpg&&在微信6.3.7版本中,偷偷取消了下拉拍摄小视频的设定,在更新日志中没有说明。为何在这个功能上线一年之后又偷偷下线呢?
按投票排序
270 个回答
我真是跪了啊!微信终于去掉了下拉拍小视频的功能之后,夏天那篇什么天朝第一产品经理的鸡汤文重出江湖,并且一字未改,只是标题变成了『微信为啥取消下拉拍摄小视频』。朋友圈里大把分享。产品鸡汤大法好!同一碗鸡汤无论如何打脸都可以继续喝下去。这简直是贵圈成功学,成功者说啥都是对的,因为微信成功了,所以微信每一个决策都是对的,大把人捧臭脚。独立思考啊!同学们!设计师这个职业存在的价值是解决问题,不是照本宣科。------- 因为3D Touch也被打脸的分割线------
我一直以为,微信二维码支付隐藏的太深,这个会不会是为了移动支付预留的位置?
我就想看看微信的产品经理这次怎么洗。5. 不一定按数据说话,按用户需求和价值说话。这条我是真的很佩服微信,是微信很牛的地方,也是绝大部分产品很难做到的地方。我们习惯了一切按数据说话,数据不好的产品就下线,数据不好的功能就下架,不赚钱的东西就撤掉,也是因为这么浮躁的心态,让极致的好产品出不来。案例:小视频发送入口有两个:一个是顶上下拉发小视频,另一个是朋友圈右上角发小视频,请问你认为哪个入口使用人数更多呢?停顿两秒让自己思考下吧。答:朋友圈右上角占 95%,上方下拉只占了 5%,朋友圈右上角加号入口虽然更深,但用户已形成通过右上角加号发新内容的操作体验,而下拉体验用户没有形成习惯那么,为什么只有 5% 的用户通过下拉来拍摄小视频,还没把这个入口干掉,如果按数据说话应该干掉这个入口,那为什么没干掉?答:因为我们不是完全按数据说话的产品,更重视用户体验:主界面快捷方式对于要拍摄稍纵即逝的瞬间,需要最短路径马上拍摄,如果撤掉,当遇到非常好瞬间要拍摄的时候,拍摄路径太长会导致错过很多好的瞬间,并且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的内容价值可能远高于慢慢从固定路径录制的内容价值。Os:清醒地知道产品每个功能的价值,数据只是反应现状的参考指标,而不是结果本身。
难道没有人跟我一样下拉的目的是为了看那个眼睛动画的渐变?
其实安卓版本还在的
原文发在IT之家《揭秘腾讯微信为何没有取消下拉小视频》,已被微信官方屏蔽,有些点还是不错的。对于熟人社交而言,三个价值导向:1、越亲密的关系越有价值2、越近的消息越有价值(所有最近的消息倒序在最顶上)3、越原创的内容越有价值根据这三条,在创建产品时很多产品逻辑和后台算法就能清晰的做出权重分配排序了。微信十条产品原则:1. 隐私vs便利:隐私重要性大于便利。案例:常有用户抱怨为什么换一台手机所有聊天记录都没了,为什么登陆网页版每次聊天记录都是从零开始,为什么聊天记录不能每次同步存储,因为一旦换设备/微信网页版每次登陆都显示之前的聊天记录,很可能别人在其他设备登陆你微信,所有记录都看到了,这种隐私泄漏给你带来的风险比聊天记录清零带来的伤害大得多,基于隐私性大于便利性原则,即使聊天记录清零可能带来不便利,依旧优先隐私性。所以微信在手机本地聊天记录不保存,宁可不够便利,也不牺牲隐私体验;2.发送方vs接收方:你觉得发送方和接收方哪个更重要?保护两端感受,但当两方有冲突时,更保护的是接收方,微信的产品理念认为接收方体验大于发送方。案例:a.因为这个产品原则,所以微信到现在没做已读体验。而阿里做社交的产品理念认为发送方比接收方重要,所以之前阿里的叮叮(不确定来往是不是)每发一条信息都会告知你已读未读状态,这让发送方很爽,我希望知道你是否看到了我的信息,但让接收方很有压力,因为我看到了不代表我现在想回你,但你知道我看到了,我不回你就显得没礼貌了,所以,用的时候压力很大,老板喜欢这样的功能,员工用的很受罪。所有产品体验都是基于产品原则作出的决策,对于从无到有创造一个产品,需要先建立起自己的产品原则。b.接收方体验优于发送方第二个细节:白底黑字比绿底黑字更清楚,所以微信里白底黑字展示给了好友发的信息,而自己发的话自己本来就清楚,所以自己发的文字底色是绿底黑字。c.接收方体验优于发送方第三个细节:很多人提为什么短视频不支持自拍功能,因为自拍需求大多是女生的需求,这让自拍的人挺爽,但试想一下当朋友圈被各种妹子自拍占领,就一个头,还会动,对于接收方而言,其实看的没那么爽,而且还挺恐怖,所以考虑到接收方体验没有做小视频自拍3.缺乏价值支撑的流量,事倍功半:这句话需要很深入的去理解,因为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现在大多数app的思路还是引流,拉下载,框用户,流量是一千万有1%的用户转化,就有10万真实用户,所以不断找流量,而大多流量被浪费了,如果将思路放在提高被浪费的99%的转化,走精准路线,或许100万流量就能达到10万用户了;除此外,会员增值/游戏付费/谈n个风投也是一样的道理,基于拉过来的人多了,里面总有愿意掏钱的,走的都是海量流量低转化率的思路,这种就是缺乏价值支撑的流量,太浪费了,而小而精的模式就是公测1000人,500人活跃,200人愿意付费,这种就是现在越来越多人走的垂直化精细化的运营方式,不需要买那么多没用的流量,保证高转化就行。4.对用户而言固定路径是最近路径:案例:很多人在问为什么不能让最近发送的表情在最近的位置;原因是每次发表情都会改变表情顺序,每次打开表情顺序都被改动,反而会延迟找到想要表情的时间,觉得表情不好用。最快的路径永远是固定的路径。5.不一定按数据说话,按用户需求和价值说话:这条我是真的很佩服微信,是微信很牛的地方,也是绝大部分产品很难做到的地方。我们习惯了一切按数据说话,数据不好的产品就下线,数据不好的功能就下架,不赚钱的东西就撤掉,也是因为这么浮躁的心态,让极致的好产品出不来。案例:小视频发送入口有两个:一个是顶上下拉发小视频,另一个是朋友圈右上角发小视频,请问你认为哪个入口使用人数更多呢?停顿两秒让自己思考下吧。答:朋友圈右上角?占95%,上方下拉只占了5%,朋友圈右上角加号入口虽然更深,但用户已形成通过右上角加号发新内容的操作体验,而下拉体验用户没有形成习惯。那么,为什么只有5%的用户通过下拉来拍摄小视频,还没把这个入口干掉,如果按数据说话应该干掉这个入口,那为什么没干掉?答:因为我们不是完全按数据说话的产品,更重视用户体验:主界面快捷方式对于要拍摄稍纵即逝的瞬间,需要最短路径马上拍摄,如果撤掉,当遇到非常好瞬间要拍摄的时候,拍摄路径太长会导致错过很多好的瞬间,并且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的内容价值可能远高于慢慢从固定路径录制的内容价值。Os:清醒地知道产品每个功能的价值,数据只是反应现状的参考指标,而不是结果本身。6.效率价值对大化value/time(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文字图片url视频哪个性价比最高,哪个信息量最大:url信息量最大,图片性价比最高,视频的信息量很大但性价比最低。微信里体现价值信息最大化原则案例:1.朋友圈点赞没有头像,2.小视频自动播放,3.url的弱化,4.文字太长时折叠,5.单图vs多图:单图缩略图很大,最高效率,不用点开大图也可以看清楚,而多图的时候会变成小的缩略图,这时候接收方的诉求是要第一时间知道这九张图核心要说的信息是什么,点开大图再看具体内容。7.不同很易,更好很难案例1:当时apple watch邀请微信做一个适合watch的产品,第一个版本微信做了雷达加好友,放在watch上看很创新又帅气,但apple没有采用雷达加好友这个方案,why?答:1.附近没几个人带手表,2.在手机上都没几个人用雷达加好友,何况手表上呢,这个属于然并卵的功能。比如新浪微博做的watch版app的功能是跑步记步功能,但微博属于信息类的,做个计步器和微博有啥关系,无法体现产品核心价值;所以最后还是选择把收发消息,看朋友圈,赞等基础核心功能发上去,做实用性的东西比做帅气不同的东西更有价值,不为创新而创新,不为不同而不同。案例2:为什么要做小视频:1.视频信息含量是最高的,是文字和图片无法比拟的;2.有些场景是很难用文字描述的,视频可以解决;而做小视频是因为大视频信息量很大,收看时间长,信息价值不高,所以用6秒小视频来做到既有信息量,又保证信息价值。反例是qq空间,空间一直有长视频,看到微信出了短视频,也把自己的长视频改成短视频,结果被用户投诉的要死,这就是产品经理没有想清楚自己的产品定位,一味模仿追随,空间最擅长的是沉淀,长视频是最好的沉淀形式之一,更别说空间还有pc阅读特性等差别。不同很易,更好很难。微信最大的价值是有关系链有朋友,不用通过和同类产品比内容价值来凸显自己:我不是为了拍一个有趣的视频给你,而是告诉你我在哪在干嘛。如果微信要做小视频,要做的是信息,而不是内容,不是视频美化。很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位置,不盲目的和同类产品攀比,从来不是与外部赛跑,而是与自己pk的过程。小视频定位:极快极易高价值核心定位是消息朋友圈8.简洁的原则:简洁不是简单,简洁不是简单的把功能裁掉。案例:为什么iPhone刚开始的icon是拟物设计,这种设计实际是很复杂的,在一个图标上每个角度纹理都要处理,但对于用户而言拟物很真实,学习成本更低,在智能手机刚面世的时候可以降低学习成本。为什么现在的iPhone要做扁平化,不再坚持拟物:因为智能机的普及,每个icon是做什么的,用户已经都理解了,不需要再用拟物的方式去普及,而扁平的icon并没有比拟物的简单,反而在设计上可能是更复杂了,需要用更简洁的方式让用理解icon。9.逻辑原则vs线性原则:避免用tabs,保持一个入口。如果你有两个tab的话,就会有一个主tab,按已有的数据显示2个tab会二八分配,80%的流量在主tab,只剩下20%的流量到第二个tab。如果你已经能决定哪个tab是核心,那为什么还需要第二个tab,如果你没办法决定哪个最重要,那分tab也没办法为你决定,还是会二八分流,专注主要功能,把所有流量聚焦在一个tab,不作无谓分流。不用多tab展示,一个地方不要两个按钮。(这点很多app都在犯这个错误)。在逻辑原理和线性原则相冲突的时候,优先线性原则:案例:微信的搜索原本是放在顶上加号旁边放一个放大镜的icon,但最后还是把搜索框直接加在聊天记录顶部的搜索框,而不是右上角放一个?一个两个icon(抗拒两个icon,坚持线性原则)10.真实vs噱头:真实性大于噱头,真实的内容才有生命力,噱头往往是对信息的破坏。案例:美拍等视频拍摄工具都有配音,加特效等功能,美化后让整个视频变的很好看,但微信不会做这些,因为美化后的视频,去掉了声音等,无法还原给朋友传递信息的真实现场。真实性还体现在微信的所有数据,各种对外的方式都秉持真实性。打磨精品,注重产品细节注重细节:收到多条语音,会自动播放语音;语音可以上滑取消等极致的细节分享:细节1:小视频播放完后从最后一秒到第一秒循环时直接切换会导致视觉上闪过一下,脑子里会闪过一条白线,为了让这个闪不那么不舒服,在小视频最后一秒做了颜色渐弱,通过一秒弱化让用户视觉舒服地过渡。绝大部分用户是不会感知到微信做了这个体验优化的,好的产品让人用的爽,而不需要让人知道他们为什么爽。细节2:视频和照片的夜视效果在爱疯上不是特别好,所以微信的小视频和照片在监测到光线比较暗时,会提示加亮效果(为了这个小细节微信团队找过世面上所有产品比对各种相机产品,将加亮模式做到极致)常见的坑和注意事项:1.从目标倒推方案:比如我们要50万用户,那倒推要三件事每件事引流10万20万20万,按此方式可能会达到kpi目标,但很可能会背离你设计这个产品的初衷,用手段而不是产品功能达到目标,但这不是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提升海外活跃度:发现当用户好友数超过15个时,活跃度会增加很多;所以当时的做法是引导加好友,然后又引导加陌生人,好友数还不够,就改版附近的人,这种就是按目标倒推数据方案的反例。数据可以帮助你了解原因,但不会告诉你原因。一个成功的决策,不知道原因,比一个失败的决策更危险。(这点非常重要,很多团队觉得达到kpi了就万事大吉,而不去分析是用的牺牲未来的短期营销达到的,还是真的是产品优质达到的;这个错误是每天每个产品,团队都在犯的,能意识到这点的存在本身已经很不容易。)2.关于AB test(分组测试):AB test可以用来对比效果,而不是选择方案,用的越多,表明产品经理判断力越弱使用AB test时要有很明确的选择,并且知道影响因素是不可控的。3.普通用户没法告诉你他们自己还不知道的需求,需求是产品经理去观察发现的。不要去问用户你觉得我怎么做会比较好,因为他不知道,或者只是他以为他知道。很多人用mac觉得很好用,但在mac出来前你会知道你需要的好用的电脑是酱紫的么?比如很多用户使用任务软件时,主动设置很多任务,并且都加上了提醒,当用户主动加提醒时觉得自己想要被提醒,但当每天都被提醒n次时就开始烦了,关掉提醒甚至直接删除这个app。4.能用标准方法/标准控件解决问题就不要用特殊处理侵删
一个是与很多下拉刷新的使用习惯不相符。另一个可能是微信想把这个入口留给更加重要的功能,例如移动支付。而作为过渡线取消小视频拍摄来看看用户反响。11月29日修改,应众多好心回复的各位指出,把错别字修改了。比较少用知乎回答,有那么点小激动,手抖见谅,O(∩_∩)O~
我相信后台有很多“下拉-合上”的行为数据手机端大家用微信测网络链接,刷新的行为习惯还是改不了啊终于特么的改了!
一、发视频入口再怎么靠前,也不会比系统拍摄更靠前(在锁屏界面),捕捉珍贵瞬间,用手机视频更好,记录的时间也更久,微信短视频不是最佳选择。那微信短视频有意义么?有的!二、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不支持本地视频的上传?三、还有,朋友圈入口都被藏在了二级页面里,拍摄视频却在首页里拥有入口特权,为什么?四、以及,拍摄时为什么不能使用前置摄像头?五、最后,为什么短视频的图标是个眼睛而不是传统的摄像机?六、综合以上,短视频要求原创,时间要求即时,内容要求是所见而不是自拍。七、那么什么视频适合发到朋友圈?是,我此刻的所见所得,要与你们分享!我是你们的眼,带你们领略你们所未见。八、短视频是朋友圈里唯一唯一真真正正完完全全原创内容!九、iPhone6s的3d touch让视频入口更加靠前了。始终在离用户最近的地方占一席之地,这重要性可想而知。十、从我目前在朋友圈里看到的视频来看,微信团队达到目的了。附十一、首页对话列表根本不需要下拉刷新,消息都是推送的。但用户还是习惯性下拉操作,这是个钻石展位!短视频的入口设计虽有争议,但是在各种权衡之后,是比较优秀的方案:动画传递短视频定位凸显短视频的重要性相比下拉刷新,手指需要滑动更长的下拉距离,已尽量避免误操作以上是推测
数据反馈1年都没什么增长呗,终于取消了。1.主要还是使用场景少吧,即时捕捉的场景少;每个人可以即时捕捉的对象也少。2.有可替代方案--手机摄像头捕捉。相比交互路径同样长的手机摄像头捕捉,微信这个功能有如下劣势:(1)彩蛋功能,所以用户教育不太足(2)在这个入口的用户认知里面,场景更多是发给聊天界面,1分钟的演唱会,发10段,有点……3.能图片的不视频,视频在用户认知里面,流量太大;(微信已经为了流量降低了画质,嗯,相比手机摄像头的一个连带劣势)4.有多少人想刷新,结果误触……5.把这个交互节约下来啦~!!把这个交互留给“用户上次打开的微信链接”多好,这样每次看文章过程中来了微信消息,我就能安心退出,快速返回,两个可以同时进行了。6.ios新版本更新得快,方便试错。可能不行再拿回来--------------我不是微信的产品,属于个人推断。这个功能对特定人群和场景肯定是有价值的。我说的是为什么这个功能不大众
因为6S支持重压啦,有了更快捷的录制小视频的入口啦好吧说重点,不管用户量到了哪个级别,千万级,还是亿级,都不要跟"习惯"抗衡,管你下拉的操作是不是可以定制,全世界的下拉都在刷新,你搞一个录制小视频大家会买账咩……就像手Q曾经要弱化QQ离线状态点亮所有用户头像的行为一样,被骂的好惨……好功能是以不违反用户的使用习惯为前提的,尤其是用户群体覆盖面超级广的应用
每次都当成下拉刷新,拉下来把自己吓一跳。特喵的终于取消了。
我就知道,在中国,安卓用户的感受是不需要考虑的我们用的应用都是iOS移植过去的,界面都跟iOS一模一样,连图标都是圆角矩形,安卓用户就没有人权了吗?
微信花了一年时间想明白一件事情:面对一堆信息列表,95%的用户并不能想到先拍一段视频再发送给别人,而是先想好了发给谁,然后再去拍。---------------------------------我再细化一下,很多时候我们看见好玩的,想拍下来分享,于是打开微信,这时候遇到两个问题:拍给一个人看还是发朋友圈?如果拍给一个人,直接点击人的信息窗口,如果想发朋友圈,直接点击发现-&朋友圈,你会发现那个下拉操作会打断用户思路,用微信小视频的用户分享需求是大于留下精彩瞬间需求的,大部分这类型用户是没空去先想这个瞬间好精彩我要先拍下来的。如果真心想要留下来精彩瞬间,iphone锁屏时上滑打开相机,三桑双击home键,moto摇一摇进入相机(来自@匿名绅士),方便的要死,还能留下高清原始版本,绝对不是先打开微信。
1. 隐藏的设计是不容易被记住并形成习惯的2. 拍视频并不是一个高频的需求,而下拉是个高频的行为3.微信的设计是数据驱动的4.可是我现在要抓拍小视频的路径也太长了吧,起码给个靠谱的替代方案啊!!!update一下:看到好多回答说是安卓还没去掉,其实只是时间问题了,安卓最新版本刚刚更新了,也去掉了这样的交互。另外还有答案说为了给移动支付预留入口,安卓最新版本其实把入口放在了右上角的加号里,那里会更合适,因为第二点里说了“拍视频并不是一个高频的需求,而下拉是个高频的行为”,移动支付也同理。
其实腾讯的产品有很牛的地方,有不牛的地方有精心设计取得效果的功能,有无心插柳取得效果的功能张小龙有很牛的设计,也有自以为很牛的设计乔布斯有很牛的设计, 也有自以为很牛的设计我就想问一句,客观一点很难吗?为什么这么多盲目崇拜
个人以为小视频刚出来的时候还是一个新兴事物,用户的认知度不高,需要尽量增大功能的曝光量,所以在首页下拉增加这个入口。但现在小视频知名度已经如此之高,就没有必要用这种方式再宣传了吧?
其实违反了现在用户的使用习惯,真正的使用需求也不大,只是快捷了用户去快速拍视频。所以应该是通过了数据统计之后才决定取消的。再往后看,微信应该是想加入其它的功能,让这个用户已经改变的习惯再做变化。
下拉刷新操作无疑是一个高频操作。用这么一个高频的入口来做什么不好。根据腾讯的两大战略,一是做连接器,一是做内容。小视频无疑在原创内容上有非常大的优势,也符合流媒体发展的趋势。把下拉操作这个入口用来做内容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办法。但是实际的数据看来,这个入口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所以:我觉得会不会是把下拉出现小视频改为下拉出现「扫一扫」。现在的布局来看「扫一扫」还在二级的位置,使用起来还是不太方便。但是扫一扫在连接场景方面的「连接器」作用实在太明显了。扫一扫进行流量引导、扫一扫付费、扫一扫什么什么。。。暂时的取消下拉入口也许正如大家猜测的一样,在试探市场反应?或者引导市场反应?我觉得去除目前下拉出现小视频的入口。在对话界面或者朋友圈发小视频的路径都比较深。有可能还是放到首页加号的位置。讨论几个观点:1 - 坚持下拉就是刷新。微信首先是一个即时聊天工具,会时刻保证最新的信息。下拉刷新主要是针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或者是资讯类产品,需要锚定到用户上次阅读的位置,所以才设置手动刷新。坚持在使用微信或QQ时下拉刷新是一种强迫症,得治。2 - 下拉刷新是所谓的用户习惯。交互体验是会迭代的,用户习惯也不是一成不变。以前我们还信誓旦旦的坚持用物理键盘,大屏手机一出现。我们刚开始会有一段时间不适应,但是马上会被大屏手机的宽视野和好的操作体验所吸引,不断强化了非物理键盘的使用场景。3 - 小视频费流量。其实单个小视频费不了多少流量。而且就目前流量资费的趋势以及WiFi的普及,对流量的顾虑会越来越少;4 - iPhone6s 3D touch的出现,所以去除小视频。我觉得iPhong6s目前的保有量还不至于让PM前置这么长时间来牺牲小视频的使用频率。
我已经养成习惯,精彩瞬间,用下拉快速去拍小视频。这去掉了,估计要错过好多小视频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微信自己拍的视频提示播放失败是怎么办?
我将微信自己拍摄的视频放大播放就提示视频播放失败怎么回事?
建议楼主将软件重新卸载、安装试试!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微信怎样将视频“发送”给朋友以及朋友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微信怎样将视频“发送”给朋友以及朋友圈?
上传于||文档简介
&&微&#8203;信&#8203;怎&#8203;样&#8203;将&#8203;视&#8203;频&#8203;“&#8203;发&#8203;送&#8203;”&#8203;给&#8203;朋&#8203;友&#8203;以&#8203;及&#8203;朋&#8203;友&#8203;圈&#8203;?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怎样才能将录像放到微信里并播放出来?_百度知道
怎样才能将录像放到微信里并播放出来?
1、首先打开微信,进入聊天窗口,点击“+”图标,然后选择“照片”2、接下来从相机胶卷里选择视频3、选择想要发送的视频4、拖动顶部的滑块,可以选择视频选段。点击“选取”,再点击“是”即可发送视频5、除了可以从手机的相机胶卷里选择视频,我们还可以发送手机现场拍摄的视频。打开微信,进入聊天窗口,点击“+”图标,然后选择“拍摄”6、当拍摄完成后,点击“使用”,然后再点击“是”,即可发送视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手机视频暂直接发微信
通其软件传享朋友圈
可以用微信录制短视频然后播放,在微信首页下拉即可。
可以通过电脑版微信发送
微信上传跟QQ一样
你试试看,可以赞下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