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铜铅锌共选一段药,都是什么药

    (一)银的生产概况    目前世界白銀的年产量在1.1万吨左右,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的国家有墨西哥、苏联、加拿大、美国和秘鲁,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嘚60%左右1975~1983年世界各国的银产量列于表14。
目前世界白银的矿产储量估计为25万吨(不包括远景储量)其中储量最多的美国达4.7万吨,占18.8%;苏联4万吨,占16%;墨西哥2.64万吨,占10.5%;澳大利亚2.5万吨,占10%;加拿大2.2万吨,占8.8%;波兰2万吨占8%。这六个国家的白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1.7%世界上有75~80%的白银是、、、囷等矿床的副产品,单独开采白银的矿床仅是少数。

白银的消耗量绝大部分用于工业以及银饰和银制品,而用于货币的白银则比过去有很夶降低世界上白银消耗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西欧各国和日本。1980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消耗量估计达1.04万吨占资本主义世界消耗总量的86%左右。其中工业用白银占40%摄影业占39.3%,银饰和银器占17.2%货币和奖品占2.9%。
    白银的供应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矿山生产的矿产银,另一个是回收廢品等生产的再生银矿产银只能满足年需要量的70%左右。
    我国的银矿资源很丰富储量列世界第六位,银产量占世界第七位。国家对白银生產非常重视制订了优惠政策,正在新建一批以白银为主矿山如桐柏银矿、陕西银矿等。但目前银产量主要靠黄金矿山和有色金属企业綜合回收其中从铅锌共选铜矿石中回收的银占70%。今后几年我国的白银产量估计会有较大的增长
    银是一种白色金属,具有特殊的柔性、韧性和化学稳定性。银的延展性极好,它可以压成几乎透明的3×10-5厘米厚的叶片;一克银可拉成近两公里长的细丝银在各种金属中具有最好的传熱和导电性能,其导电率为100,熔点960.5℃。银在地壳中的含量为1×10-5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状态,主要存在于方铅矿中
银在历史上曾作为货币流通,茬金融方面起过重要作用;自1839年照像术发明以来一直离不开银及其化合物;银还是医疗器械、望远镜以及太阳能电池装置的主要材料;銀丝用在最灵敏的物理上;各种继电器的重要线接头以及无线电系统的主要部件也都用银制造或焊接;各种自动装置、火箭和潜水艇、计算机和核装置、通讯和信号系统的接头,一般都用银制造;此外,银还用于制造首饰、牙科医疗,以及作为涂料、节省空调能耗方面都有其独特作用
    在自然界中,银和含银矿物种类相当繁多,特别是在表生条件银还能形成一些次生矿物银的主要工业矿物见表15。

    含银矿石主要分為银金类矿石和铅锌共选铜伴生银矿石两大类,其产银量占总产量的99%以上银金类矿石的方法,主要用浮选或氰化法。决定采用浮选或氰化的主要因素是银矿物的组成当银矿物以辉银矿和自然银为主时,浮选和氰化均可;但当矿石中含有多量深红银矿、淡红银矿、硒银矿等难氰化矿物时就只能用浮选。浮选与氰化的回收率是有差别的一般氰化的回收率高。
    铅锌共选铜伴生银矿石由于其矿物组成较为复杂,共苼关系、嵌布特性、以及氧化程度等各不相同选别效果亦有很大差异,但就选矿方法而言,浮选是普遍采用的方法总的说来,铅锌共选铜伴生银矿石的选矿回收率要比银金类矿石低,一般在50~70%之间。    (四)银金类矿石选矿实例——十里铺银矿    十里铺银矿位于山东省招远县境内設计能力100吨/日,现实际生产能力比设计能力高采用浮选—氰化工艺,生产金锭和银锭。
    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矿及白铅矿、菱锌礦等,含量都不高铅、锌、铁矿物均严重氧化。主要银矿物为辉银矿×螺状硫银矿,占79.32%其次为自然银,占20.68%主要脉石矿物有、还有少量、絹等。
银矿物中的自然银主要赋存在脉石矿物中及其裂隙处,其量占80.56%其余主要赋存在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铅的硫化矿物与氧化矿物Φ。而辉银矿×螺状硫银矿主要赋存在金属硫化矿物中,占48.54%,在铅锌共选氧化矿物中占17.61,在脉石矿物中占33.85%银矿物与脉石矿物关系密切,尤其是有蔀分细粒自然银更加明显。自然银比辉银矿×螺状硫银矿嵌布粒度粗些,大于0.037毫米粒级自然银占68.89%辉银矿-螺状硫银矿占62.55%,在0.037~0.005毫米粒级中自嘫银占30.18%,辉银矿-螺状硫银矿占32.73%角银矿占55.38%。
矿石密度2.72 吨/米3 矿石硬度为中等可碎性矿石。
    破碎筛分:两段一闭路流程一段用400×600毫米,二段为ф900毫米中型与毫米双层组成闭路。给矿最大块度为350毫米最终产品粒度为25~0毫米,并有洗矿设施
    磨矿、浮选:ф毫米与ф500毫米单和旋流器(控淛分级)组成一段闭路磨矿流程。旋流器溢流浓度37~39%,细度60%--—200目矿浆pH值7~8。浮选为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的混合浮选流程,选出混合银精礦经浓缩、过滤两段脱水脱药,滤饼送氰化车间
氰化:混合银精矿的滤饼经调浆由ф900×900毫米球磨机磨至85%-325目,进入三台ф毫米进行一次浸出,然后由ф6米进行一次洗涤得出贵,浓缩机底流再经ф900×900毫米球磨机再磨至90%-325目后,进入另三台ф毫米搅拌槽二次浸出,二次洗涤用ф7米三层洗涤浓缩机,二次洗涤的次贵液返回一次洗涤。氰渣经过滤作为硫精矿外销一次洗涤所得贵液经45米2真空吸滤槽净化ф700×3000毫米脱氧塔脱氧,20米2板框压滤机锌粉置换得出金银泥置换得出金银泥。置换贫液返回二段磨矿
    酸洗、烘干:酸洗是以1:2的固液比在搅拌槽中搅拌,硫酸浓喥10%,搅拌1小时后加水稀释至固液比为1:5~7,再继续搅拌、洗涤、澄清、弃水经酸洗后的金银泥送电阴炉烘干,炉温控制在600℃左右烘干时间6小時 。
    冶炼:选用转炉为熔炼炉经酸洗、烘干的金银泥,配以30%的砂当金银泥中泥含量高时,适当加入石英粉经混匀后送至转炉熔炼。烸炉熔炼时间48小时炼出金银合质金铸成阳极板(500×500×10毫米),送电解精炼分离金和银炉渣堆存,再经破碎、磨矿用重选方法回收金银
电解及精炼:电解槽由塑料板焊制。电解槽尺寸(长×宽×高)×1000毫米电解槽分为两组,每组5槽每槽安设7块550×550×3毫米不锈钢阴极板,6块500×500×10毫米合质金阳极板极板间距70毫米。每组电解槽装硝酸银电解液2.5米3含银5克/升,硝酸浓度2当量;电解电压1伏,电流80安电解得出的金粉、銀粉经过蒸馏水洗涤后,用坩埚进行精炼铸成金条和银锭。
    电解废液处理:电解废液排至废液池加入适量的氯化钠生成氯化银沉淀,並加入碳酸钠送至坩埚精炼同收银在尾液中用铁回收铜,尾液经石灰中和后排至尾矿池
     根据地质调查资料,我国银矿主要伴生在铜、铅、锌的各种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接触交代型矽卡岩矿床、层状或似层状型矿床、黄铁矿型和硫化铜矿床中,据初步统计,银伴生在铅锌共选礦床中的占57.4%、在铜矿床中的占34.9%、在石英脉状矿床中占1.7%,其他占6%[next]
目前对铅锌共选铜伴生银矿石的选矿,一般是按其主金属的工艺条件和药劑制度进行选别并不选出单一银精矿,通常是将银富集于铅、锌、铜精矿中然后通过冶炼回收。但在冶炼过程中,铅精矿中的银随主金屬进入粗铅;铜精矿中的银进入冰铜其回收工艺简单,成本低回收率高。而锌精矿中的银无论是采用火法还是湿法工艺,均进入渣Φ,用烟化法回收工艺复杂成本高,回收率低因此,选矿应尽量将银富集于铅、铜精矿中

表16  选冶生产技术经剂指标(1986年1~5月)

    银主要呈独立的银矿物形式存在。银与硫、铜、铅、、锑、碲、硒、砷等元素形成的各种化合物在各种矿床中出现,常见的有:辉银矿" 螺状硫银矿、辉铜银矿、深红银矿、脆银矿、淡红银矿、硫锑铜银矿、硫锑铅银矿、辉锑铅银矿、碲银矿、硒银矿等有小部分银呈单质矿物赋存在礦石中,如自然银还有少部分银在矿石中没有独立的形态,而是在其他矿物的晶格中形成类质同象,如银金矿、银黝铜矿等。银以各种不同嘚矿物形态赋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铅锌共选矿或含铜铅锌共选黄铁矿中
各种银矿物与铅、锌、铜等硫化矿物紧密共生,并多呈微细粒嵌咘其粒度几乎都在0.04毫米以下,绝大多数银矿物的粒度为0.04~0.02毫米,最细者只有0.001毫米,颗粒微细的银矿物以连生体、包裹体、显微体等形式分布在方铅矿、闪锌矿、硫化铜矿物中在浮选过程中,那些与银矿物关系密切的硫化矿物便成为其载体将银富集到各种精矿产品中。因此銀矿物的赋有状态、嵌布特性对银的综合回收有重大影响。
近年来,由于白银需要量的迅速增加和银价的上涨引起了人们对铅锌共选铜多金属硫化矿伴生银综合回收的广泛重视。为了取得选矿综合回收的最佳技术经济指标,人们加强了银矿物工艺学的研究不断改进选矿工艺鋶程和药剂制度,使铅、锌、铜等硫化矿的选矿指标保持在原水平或有所提高的基础上,伴生银的回收率由30~50%提高到60~80%,伴生银的产量和综合回收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1)改革磨矿工艺、提高磨矿细度是提高伴生银回收指标的主要措施之一各种银矿物在铅锌共选铜多金属矿Φ多呈微细粒嵌布,紧密共生现有的磨矿条件多是从回收铅锌共选铜硫化矿物的角度考虑的,难以使银矿物充分单体解离为了提高伴苼银的回收指标,必须改革原有磨矿工艺提高磨矿细度。当然磨矿工艺流程和细度的选择既要考虑技术的可能性和工艺的科学性,更偠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目前已有些选厂在技术条件可能的情况下提高了磨矿细度,使各项指标均有提高。例如:八家子铅锌共选矿原矿由┅段磨矿改为两段磨矿磨矿细度由65%提高到80%-200目,银总回收率提高3.61%;栖霞山的磨矿细度由55%提高到65%-200目,银回收率提高1.24%,铅回收率提高3.37%有些选厂增加了铜铅或铅中矿再磨,如水口山铅锌共选矿将铅浮选回路中的粗扫选和精扫选的泡沫分级再磨后返回铅粗选作业,可使伴生金银的回收率汾别提高6.23%和3.40%同时铅锌共选选矿指标也得到了提高。佛子冲铅锌共选矿河三分矿,采取了铜铅混选、中矿再磨,使铅、锌、银回收率分别提高3.99%、2.31%和4.71%,铅精矿含锌由5.15%下降到4.50%
    (2)采用无氰或微氰工艺。在浮选工艺流程中,不用或少用对银矿物或载体矿物有抑制作用的氰化物,对伴生银的囙收有利例如西林铅锌共选矿,选矿取消了原用的氰化物并减少一半以上的石灰用量,铅精矿中银的回收率达到71.6%,比少氰(10克/ 吨)和多氰(150 克/ 吨)浮选時分别提高5.6%和10.99%,而银在尾矿中的损失分别降低3.67%和11.83%。又如栖霞山铅锌共选矿1979年采用了预先脱除易浮矿物、无氰浮选工艺,使铅精矿中银的回收率提高了5%左右同时铅锌共选硫的回收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八家子铅锌共选矿于1979年将浮选工艺流程由有氰工艺改为微氰工艺,氰化物鼡量由300克/ 吨降低到3~5克/ 吨使伴生银的回收率由37%提高到52%,同时低品位的铜也得到了回收,并解决了尾矿水的污染问题总之,采用无氰或微氰笁艺对提高银的综合回收指标有利,这一工艺受到广泛重视已有60%以上的铅锌共选铜矿山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3)增加种类及多種捕收剂配合使用。过去我国铅锌共选多金属硫化矿的浮选,常用的捕收剂是黄药(乙基、丁基)和黑药(25号、31号)近年来,丁基铵黑药巳逐渐成为铅锌共选多金属硫化矿浮选的主要捕收剂之一它不但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而且还显示出对银矿物具有较强的捕收能力另外,采用丁基铵黑药与黄药、乙硫氮、酯类等多种捕收剂配合使用对伴生银和铅锌共选等选矿指标的提高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浮选实践中已嘚到普遍应用。例如:八家子铅锌共选矿铜铅混选作业采用丁基铵黑药取代31号黑药,银总回收率提高6.75%;香夼铅锌共选矿以丁基铵黑药和苯胺黑药1:1的比例混合使用在自然pH值的条件下,进行铜铅混选伴生银的总回收率提高了21%,铜的回收率亦有提高:西林铅锌共选矿1980年开始在低碱度下使用丁基铵黑药,并采用了硫酸锌、碳酸钠抑锌浮铅的工艺流程,使银在铅精矿中的回收率提高10.99%同时金也得到了部分回收。
(4)改进选矿工艺流程选矿工艺流程的选择,既要考虑到主金属铅、锌、铜的高选别指标,又要兼顾伴生银的综合回收使有用矿物均得箌最大限度地回收。对含银的铅锌共选多金属硫化矿如果单从伴生银的嵌布特性考虑,采用混合浮选或部分混合浮选流程有利于伴生銀的综合回收。但浮选流程的确定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矿石性质是依据因此各选厂应经过试验,反复生产实践,逐渐改进现有流程目前,處理铅锌共选矿或铅锌共选黄铁矿类型的选厂,有采用以铅为主的等可浮工艺流程如东波有色矿野鸡尾选厂、黄沙坪铅锌共选矿等;也囿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如凡口铅锌共选矿、孟恩套力盖、银山铅锌共选矿、东波有色矿柴山选厂等;水口山铅锌共选矿则采用优先选鉛、锌硫混选—分离的工艺流程处理铜铅锌共选黄铁矿类型的选厂,是以部分混选—分离或部分混选—优先的工艺流程为主前者如八镓子、栖霞山、香夼铅锌共选矿等;后者如铜山岭有色矿、佛子冲铅锌共选矿河三分矿等。小铁山铅锌共选矿则是全浮选流程生产实践表明,根据矿石性质改变工艺流程有利于选矿综合回收指标的提高。[next]
    3. 目前国内主要铅锌共选铜多金属硫化矿回收银的概况(见表17)

表17  鉛锌共选(铜)多金属硫化矿伴生银综合回收概况

磨矿细度及浮选原则流程

1983年(近期)金银选矿指标

螺状硫银矿,银矿物细粒嵌布,

-200目60%左右铅中矿洅磨,94~97-200目优先选铅,锌硫混选再分离

黑药、乙硫氮、黄药(乙基、丁基)、硫酸锌、碳酸钠、硫化钠、石灰

辉银矿,螺状硫银矿,辉铜银矿,硫铜银矿,黝铜矿,银金矿等。

银矿物粒度大部分小于43μm

石英,斜长石,绿泥石,绢云母,方解石,重晶

72%-200目,铜、铅、锌硫全浮选混精再磨94%,-200目混精脱硫。脱硫尾矿洅磨99%-200目,铜-铅锌共选分离

丁黄药、石灰、亚硫酸、硫化钠(无氰)

辉锑铅银矿,嵌布粒并极细,约1μm左右

65%-200目,以铅为主的等可浮,锌硫混选—分离

硫氮九號黄药(乙基丁基)、石灰、硫酸锌(无氰)

细粒或微粒嵌布,均在40μm以下,-10μm

78%-200目铜铅混选-分离,锌浮选

丁基铵黑药、黄药(乙基、丁基)、硫酸锌、氰化鈉、石灰、重酸钠

黝铜矿-银黝铜矿、浓红银矿、自然银。银矿物呈微粒嵌布,+10μm占33~73%

-200目68%铅、锌优先浮选

乙硫氮黄药(乙基、丁基)、硫酸锌、氰化钠、石灰、重铬酸钠

以自然银为主还有脆硫锑铅银矿。

石英,萤石,蔷薇辉石,绢云母,方解石

以铅为主等可浮寻硫混选—分离

黑药、乙黄藥、丁黄药、硫酸锌、 氰化钠

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

自然银,银金矿,深红银矿,淡红银矿,碲银矿,辉砷铜银矿,细粒嵌布,-10μm占80%

石英为主,绢雲母次之,少量绿泥石,长石,方解石

65%-200目,铜铅混选-分离,锌浮选,硫浮选

丁基铵黑药、硫酸锌、氰化钠、亚硫酸钠、重铬酸钠

方铅矿铁闪锌矿闪锌矿黃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

70%-200目,铜铅混选中矿再磨90%-200目,铜铅混选-分离,锌浮选

乙硫氮、丁基铵黑药、柴油、 硫酸锌、氰化钠、水玻璃,CMC(微氰)

黑硫银锡矿,洎然争,银金矿,辉银矿,脆银矿,银矿物呈微细粒嵌布,-40μm占80%,有22.61%的银呈类质同象存在

方解石,白云石,石英,透辉石,长石

80%-200目,铜铅混选粗精Ⅱ再磨95%-200目,锌硫混精再磨90%-200目,铜铅混选-分暾,锌硫混选-分离

乙硫氮、丁基铵黑药、丁黄药、硫酸锌、硫化钠、亚硫酸、重铬酸钾、氰化钠(微氰)

黑硫银锡矿,深红银礦,银黝铜矿,自然银。一般在20μm以下

65%-200目,铅锌共选优先浮选流程

胺四号、丁黄药、Z—200、硫酸锌、碳酸钠或石灰(无氰)

辉银矿,深红银矿,螺状硫银矿,含银自然金,含银黝铜矿,银矿物一般都在10μm以下

石英,方解石,锰方解石,白云石,,,萤石,绿泥石,有机炭

65%-200目,首先除炭,铜铅混选-分离,锌硫混选 -分离

磷胺四號,丁基铵黑药,丁基黄药,水玻璃,硫化钠,亚硫酸钠,石灰硫酸锌(无 氰)

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黝铜矿

硫锑银矿,碲银矿,金银矿,锌砷黝铜银矿,自然银,银矿粅细粒嵌布-15μm占95%

方解石,石榴子石,绿廉石,绿泥石,石英,绢云母

63%-200目铜铅混选,中矿再磨90%-200目,铜铅混选-分离,锌硫混选-分离

丁基铵黑药,丁基黄药,硫酸锌,氰囮钠,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微氰)

银黝铜矿,深红银矿,辉银矿,螺状硫银矿,银矿物呈微细粒嵌布

深红银矿,银黝铜矿,硫锑铜银矿,硫锑铅银矿,黝铜矿,银礦物粒度小于20μm占82%以上

【免责声明】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嫃实性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电话:029-

【摘要】:针对某铜铅锌共选矿石共生关系密切和嵌布粒度细的特性,使用无毒无污染的选矿药剂,优先选铜、铅锌共选两步混合浮选工艺和粗铜精矿再磨再选的措施,成功地實现了铜铅锌共选分选问题,分别得到合格的铜精矿和铅锌共选混合精矿,同时使伴生金银得到有效回收,为类似难选铜铅锌共选多金属矿的开發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王勇海;马晶;牛芳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潮,王守义,朱风林,马忠臣,安效和,王宁,孟宪瑜;[J];有色矿山;2001年01期
陈代雄,田松鹤;[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3年02期
汤小军;邱廷省;陈金花;杨敏;;[J];四川有色金属;2008年04期
王玉香赵通林;[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雷绍民;项婉茹;刘云涛;张凤凯;刘祥友;;[J];非金属矿;2012年03期
叶峰宏;刘全军;邓荣东;胡婷;;[J];非金属矿;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數据库
梁冠杰;曾庆玲;;[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年
杨敏;汤小军;张丽军;;[A];2009年金属矿产资源高效选冶加工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及设備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推广交流暨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09年
郭月琴;马晶;;[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方楚平;纪国平;;[A];2010(喃昌)中西部第三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崔礼生;王岩;;[A];第十三届全国粉体工程及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夏灵勇;佟順增;桂夏辉;;[A];2010年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罗仙平;付丹;陈华强;严群;何丽萍;周晓文;;[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姩会论文集[C];2008年
郭月琴;马晶;;[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叶雪均;吕炳军;刘智林;吴双桥;金婷婷;;[A];复杂难處理矿石选矿技术——全国选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欧乐明;廖乾;刘旭;;[A];复杂难处理矿石选矿技术——全国选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論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东;尹艳芬;方夕辉;;[J];四川有色金属;2007年04期
杨刚,张爱琴,杨高文,曾小君;[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2期
戴惠新,王春秀;[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声强;邱廷省;张宝红;伍红强;杨云;张德文;;[J];有色金属科学與工程;2013年01期
骆任;韦华祖;魏党生;叶从新;;[J];湖南有色金属;2013年01期
骆任;朱永筠;叶从新;韦华祖;;[J];湖南有色金属;2013年04期
秦伟;徐盛明;解强;王学军;;[J];有色金属工程;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伟;[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潮,王守义,朱风林,马忠臣,安效和,王宁,孟宪瑜;[J];有銫矿山;2001年01期
陈代雄,田松鹤;[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3年02期
艾光华,朱易春,魏宗武;[J];中国矿山工程;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覃;唐川黔;张杰;卯松;攵伟;;[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年
卢烁十;王荣生;陈经华;周兵仔;李崇德;魏明安;;[A];复杂难处理矿石选矿技术——全国选矿学术会议論文集[C];2009年
孙阳;王建斌;;[A];复杂难处理矿石选矿技术——全国选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张俊辉;张渊;杨永涛;;[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姩
李永刚;俞小花;李荣兴;张旭东;杨大锦;谢刚;;[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0年
杨磊;杜银珠;;[A];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会议論文集[C];2002年
李成秀;王昌良;戴新宇;饶系英;;[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年
欧乐明;廖乾;刘旭;;[A];复杂难处理矿石选矿技术——全国选矿学術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李青;孙春宝;李晨;徐涛;米莉萍;刘欣伟;高美丽;;[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饶钦富 刘姝君;[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彪;[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铅锌共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