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写给青岛市中学生学农基地女儿学农的信

Day6 学农日记之“激情燃烧的岁月”

    学农的最后一天,迎来了与入营时截然不同的艳阳高照的天气。气温回升,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使人回忆起这几日学农生活的美好点滴,让人感到丝丝不舍。

    农运会中,搓草绳比赛在同学们一片呐喊声中拉开序幕,参赛同学都热情高涨。在过去几天的训练当中,大家都逐渐手艺娴熟,十分钟后,一根根结实而又细长的“小辫子”完成了。6班的沈诗琪同学获得了“绳王之王”的称号。

    接下来的编中国结比赛中,一个个最复杂的“盘长结”在双手的翻飞中被完成了。当辅导员喊出“停”的那一瞬间,同学们几日来的辛苦训练终于获得了回报。

挑担比赛中,男生女生合力拼搏,男生将水桶的重量压在自己身上,担起重任,女生在前方控制了方向,调整步速。场上的同学们负重疾走,穿梭于坎坷的田地之间,场下的学生也竭尽全力吼叫加油,大家齐心协力在冬日的田野上留下青春活力。而5班同学凭借矫健的动作,获得了第一名。

    颁奖仪式上,每个班的代表都喜气洋洋,为自己班同学的出色表现而骄傲着。其中,1班同学收获最丰盛,获得了中国结比赛和草绳比赛的第一名。

    在结营仪式上,特意赶来的金琪书记就学农生活发表了演讲。同学们的成长让她感到很是欣慰。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聆听。书记总结完之后,收获了全场雷动的掌声。

    学农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寝室里度过,最后一天,同学们对住了六天,精心打扫的宿舍都感到有些不舍。大家围坐在寝室里,讨论着学农时发生的有意思的故事。几天同住,同学们增进了感情,一起共同成长。老师们看着学生的成长,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离开前,学农期间最为辛苦的三组人员留下了珍贵的合影。他们分别是连旗手、通勤员,以及通讯员。连旗手们每日都举着象征着班级身份的连旗,带给同学们荣誉感和归属感。通勤员们则每日都早早地帮同学们准备好饭菜,饭后还要收拾食堂,日常也要打扫楼道、礼堂等。而通讯员们负责将每日学农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将它们传递给家长,也让同学们有日后值得珍惜的回忆。

  编者语:学农的照片、视频似乎都无法将其中的点点滴滴量化为看得见的成功,但它却能承载看不见的岁月和真正的成长。只有置身其间,你才能体验它的丰厚,了解到真正的成长往往在突破困境的时候。学农的结束,象征着下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开始。

    2015年10月,北京市教委正式启动中学生学农教育项目活动。北京市中学生学农教育项目活动是北京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 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基一[2015]4号)的市级引导性项目,鼓励各区县、学校和教育基地共融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氛围,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走进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走进学农教育基地,开展实践体验式学习。

    作为北京中学生学农教育项目活动的实践基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开发了一系列接地气、接课本、接生活的学农课程,目前共有18个课程套餐,涉及农业与生产、生活、创意、生态、文化五大类、90多门课,既有主食制作、园区打扫等必修课,也有西点制作、节庆文化等选修课,完全供学生自主选择,而且其中60%以上为实践课程。

    据悉,随着北京中学生学农教育项目的持续开展,一批现代农业实践教育项目将进入北京中学生课表,长期开展。

与传统大田耕作不同,北京中学生学农体验多为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农业技能,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包括西点制作与品鉴、秋收体验、昆虫(蝴蝶)识别与标本制作、常见蔬菜品质鉴定、小桌花的设计与制作、农业科普参观、田间除草等。选修课则包括植物扦插、宠物犬训导体验、显微镜下奇妙的微观世界、常见彩色树木识别与标本制作、常见果品品质鉴定、24节气与植物、营养配餐、酸奶制作、QQ肠添加剂自己检测体验、彩色食用菌识别与栽培管理体验等。

    目前市教委已开通北京市初中学农选课平台,提供学农课程套餐,让学生提前选课。截至目前,城六区已有32所中学的184个学农班级的7120人完成共计6945学时的学农任务。据悉,2016年全市初中学农学生总数将达到1.6万,覆盖城六区,西城全区初中全覆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市中学生学农基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