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钱包的百度指数 微信能够准确反映份额么?

零基础学产品,BAT产品总监带,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课程,全面掌握优秀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2016春节期间的红包战可谓打得相当激烈,其中以支付宝红包与微信红包之间的明争暗斗最为激烈,他们两家也是抢足了风头赚够了眼球。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平心而论,支付宝和微信相比微博、手机QQ以及百度钱包红包都要更成功。但是如果要论谁是红包大战的最终赢家,并不能就此匆忙下定论。

微信红包的遗憾:没能打通消费

微信依托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用户粘性,在红包大战中一直都处于活跃的最前端。不过对于微信红包来说,始终比较遗憾的是,一直没能激活线上线下的消费市场。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微信上发红包抢红包的用户,基本上都是因为好玩、娱乐的心态,当然春晚发红包也有多数用户是因为过年传统习俗。这也造成一个这样的局面:微信红包以娱乐为主,很少有用户真正抢到了微信红包然后去消费。微信红包的用户消费习惯何时能够培养起来,谁也说不好,因为微信红包从一开始就被贴上了打赏、娱乐的标签,要让用户改变这种习惯非常难。

其二,微信的红包消费场景存在严重的不足。如果说2015年腾讯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连番投资布局滴滴出行、58同城赶集、美团点评、美丽说蘑菇街以及众多的垂直O2O平台,但是2015腾讯最失败的地方也在于此,腾讯并没有成功地打通微信与这些平台的对接,而微信红包也就没能与这些平台实现很好地对接,最终红包与消费场景无法实现闭环。

其三,尽管微信推出了优惠券,但是由于微信平台的社交属性,微信的优惠券消费入口相较于社交来说,并不是十分引人注目。尤其是春节期间,多数城市居民都跑到农村老家去过年了,即便有用户抢到了微信红包优惠券,也没有地方去消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很多微信用户都习惯使用微信来发送红包,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利弊相生。微信红包作为每一次春晚红包大战的最大赢家其实都不过是表面现象,微信自身再清楚不过了。微信红包如果最终不能真正激活线下消费市场,最后唱的不过是空台戏。

对于微信来说,弥补消费场景还比较容易,最难的是微信红包消费习惯的培养。微信用户已经习惯把微信红包作为一种娱乐、打赏的消遣方式,要这些用户养成抢了红包之后去消费的习惯,这个改变非常难。

百度钱包红包得了渔翁之利

百度钱包此次参与春节红包大战,显然总结了微信红包与支付宝红包的经验教训,将拉动O2O消费作为战略有效性的关键指标。我们通过红包关键词的百度指数可以看出,红包关键词在2月7日春晚的热度明显要高于其他时间段,可是过了8日之后,红包的热度就开始下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关键词的热度却持续攀升。

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电影才是每年春节期间最高的消费场景。而百度钱包联合百度糯米连番推出的电影红包,才是蛇打七寸,找到了春节红包消费转化的关键点。截止到2月8日大年初一中午12点,百度钱包福袋被开次数达112亿次,共发放出价值42亿的福袋,其中现金达3亿,有相当一部分电影红包被消费者所消费,这让百度糯米一举抢占了超过4成以上的在线电影平台份额,占据全国票房超过28.3%的市场份额。

过去两年,百度一直都没有大规模参与春节红包大战。然而从刚刚过去的2015年开始,百度却突然把互联网金融提升到了全百度集团的战略最高层。继2013年推出百度百赚、百度百发等金融理财产品取得了不错的发展,2014年成立了支付品牌百度钱包之后,2015年底成立了独立的金融事业群组FSG。将旗下相关金融业务聚合到一起。在新成立的FSG中,支付作为打通线上和线下、消费和金融的关键,也在这个春节率先出击。

猴年春节,百度钱包推出两种红包玩法:其一为语音红包,用手机百度语音输入“过年好”即可开启福袋,领红包。其二为拍照红包,用手机百度拍“福”字或者人脸,也可以开福袋领红包。两种玩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门槛低,用户参与的程度高。而更重要的一点则是,除了现金红包,百度钱包发放的优惠券中有大量的糯米优惠券,联合春节过后的电影票高频场景,可谓从红包到消费目标明确,一步到位。

这一次的春晚红包,百度钱包通过借助红包成功地为百度糯米实现了引流,红包最终落地消费,这既激活了百度的O2O消费场景,反过来O2O消费场景被激活之后又会带动互联网金融和百度钱包的发展,二者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相比之下,微信红包与支付宝红包在这方面却表现不是太给力,虽说二者赚足了眼球,但是真正实现战役目的的却是人家百度,百度钱包最终实现了从红包到电影消费场景的落地。

春节一役,对于百度钱包来说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用户熟悉这样的消费路径,未来,便可将这种打法在多个场景反复实施。五一十一可以用到携程去哪儿上,堵车雾霾可以用到Uber上,还有百度外卖、糯米餐厅、百度地图LBS、爱奇艺。百度的整个消费生态摆在这儿,而这些才是红包的未来归宿。

支付宝红包的失望:社交激活仍然无望

要论红包热度,唯一能够与微信红包抗衡的就是支付宝红包了。今年的支付宝不惜花费重金拿下央视春晚,出尽了风头。不过支付宝通过用户集齐五福卡来抢现金红包,真正的目的还是想激活支付宝的社交生态,从而盘活支付宝的活跃度。

不可否认,尽管五福卡让一些用户开始疯狂添加好友,让支付宝的社交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是五福卡之后呢?有几个支付宝用户会通过支付宝来聊天,而非通过微信?可以说寥寥无几,反而支付宝还因为一张敬业福卡惹了一身骚,遭到不少用户的唾弃。也就是说,支付宝想要通过春节红包来带动支付宝的社交,从根上来说,它就是一个伪命题,支付宝的社交梦最终只会是一个空梦。

既然如此,支付宝为什么要搞什么社交?难道马云和阿里那么多高管不清楚支付宝搞社交搞不过微信?前面一个来往带来血的教训还不够吗?刘旷个人认为支付宝此举还有几个重要的原因。

这第一个原因就是围魏救赵。不论从何种角度来说,微信红包都对支付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第一次的春节红包中,微信就凭借着红包偷袭了支付宝的珍珠港,让支付宝冒出了一身冷汗,再也不敢小瞧微信红包。但是今天的微信红包基本上已经让用户形成了一种习惯,由此激活的微信支付用户越来越多,如果春节期间支付宝红包再不跟上,支付宝受到的威胁就越来越大了。而进军社交,其意就是想借进攻微信社交为名,然后守护自己的支付地位,并非真的想与微信PK社交。

第二个原因就是激活O2O消费生态。从阿里重新注资口碑网,并将其接入支付宝就可以看出,阿里这是要把支付宝培养成为阿里的O2O中心。要论支付宝的用户数量,并不比微信差到哪儿去,但是如果要论起平台的用户使用时长,支付宝跟微信就没法儿比拼了。如果用户的使用时长和活跃度上不去,支付宝的O2O消费生态也就无法真正激活。这也就是为何支付宝红包要坚持做社交的另一大原因,只有社交上去了,支付宝的消费生态才能真正激活。

第三个来说,其实支付宝也并没想把支付宝社交能做成微信那样,能够对微信社交构成威胁,但是支付宝需要增加平台用户的粘性与沟通。也就是说朋友之间付款之后,增加了社交,能够更方便快捷的对话沟通,这对于支付宝平台的用户活跃度以及用户粘性也是一大提升。

QQ红包暗自与微信红包较劲:红包习惯没培养成

腾讯的今天,完全都是因为QQ的迅猛壮大。然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虽说手机QQ在用户规模要比微信更庞大,但是手机QQ的用户使用时长已经明显要低于微信用户。实际上对于微信来说,在处理与自家兄弟手机QQ的关系上,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然而中国众多的手机用户对于微信的依赖性已经远远超过手机QQ,也就是说微信成为了移动端第一入口,威胁最大的实际上是自家的兄弟手机QQ。

在PC端,微博是与QQ完全两个性质不同的社交平台,微博并不能威胁到QQ的生存。相反,尽管微信电脑版在向PC市场进军时走得小心翼翼,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QQ构成了威胁;移动端就更不用说了,今天刷微信朋友圈的手机用户已经远远高于刷手机QQ空间的用户。

QQ为了加强自己的移动地位,此次春节红包大战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论起参与抢红包的用户数量以及次数来说,QQ红包甚至表现比支付宝红包还要强劲,比微信也差不到哪里去。但是红包大战过后,用户仍然更加习惯于在微信上发红包,而非基于QQ平台。不可否认,会有一小部分的用户也经常通过QQ收发红包,但那毕竟只会是小数,QQ也通过春节红包向用户证实了QQ钱包的存在以及手机QQ一定的社交地位。

然而,对于QQ来说,用户收发红包习惯始终没有培养起来。这种习惯没有培养起来,对于手机QQ好友之间的互动以及QQ群的互动也就不能起到更好地带动作用。事实上,今年QQ红包在宣传的力度上要远远高于微信红包,在很多人看来QQ红包都是在联合微信红包共同夹击支付宝红包,实际上不然,QQ红包实则是在暗暗与微信红包较劲。

微博红包要证明自己不比微信差,反而捉襟见肘

先不论唱不唱衰微博,都不可否认一个微博大号的价值已经远远比不上一个微信公众大号的价值。微博与QQ似乎有着同样的目的,春节期间发送红包,一方面是为了配合支付宝,另一方面则是要证明自己的社交价值。

不得不承认,在一些重大热点事件的传播速度上,微博相较于微信而言可能会更快更广。但是如果要论起社交来说,微博跟微信、QQ实际上已经不在一个量级上,微博更像是一个基于社交之上的媒体平台。

在这一次的红包大战中,不论微博怎么证明自己的价值,从抢红包的次数以及用户收发红包的热度上来看,微博红包都要远远低于微信、支付宝、QQ以及百度钱包。尽管仍然会有不少人登录下微博,但是就刷微博时长来看,已经大大不如从前。换个角度来说,虽不能说微博的月用户活跃度在下降,但是微博的用户粘度在大幅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举个非常简单的对比:如果一个微博用户一个月平均只登录几次微博,而且登录时间非常短,相比之下这个用户却平均每天要登录几次微信,这样的用户活跃度是同一个概念吗?微博一直都在强调自己的用户活跃度没有下降,其实不过是障眼法,红包大战微博为了证明自己的社交地位,反而让自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这次红包大战到底谁才是赢家?

对于这一次的红包大战,不能简简单单地说谁是赢家谁是输家,还需要从红包大战之后对于用户的习惯培养等各个方面来综合评论。

短期来看:支付宝红包是最大赢家。

支付宝红包通过抢得春晚红包,在红包大战中可谓是抢尽了风头,在气势上丝毫不比微信差,这让支付宝红包博足了眼球,也让大家看到了支付宝的实力所在:玩红包战支付宝并不输给微信。

中期来看:微信红包是最大赢家。

如果要论起宣传力度,今年五大平台微信红包的宣传力度是最小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微信红包仍然是热度最旺的。在这一次的红包大战,微信又通过红包为自己激活了更多的微信支付用户,并开始渗透到一些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些微信支付用户对于腾讯金融的发展是一大帮助,同时对于支付宝也是一大威胁。

长期来看:百度钱包是最大赢家,支付宝却是最大输家。

QQ红包与微博红包作为两大社交平台,他们在红包战中真正的目的都是为了激活自己的用户社交度,但是明显比不上微信。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微信红包仅仅只是停留在了娱乐阶段,反而让百度钱包抢先打通了消费,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红包激活了O2O消费,反过来O2O又会带动百度钱包的发展。相反,最让人痛心的是支付宝红包在这一次红包大战中,想要证明自己的娱乐性、活跃度不比微信差,反而弄巧成拙,因为一张敬业福让几十万的用户捡了便宜,图得一时之快,却得罪了几个亿的用户。

刘旷,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海南三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购团邦资讯创始人、知名自媒体。国内首创以禅宗与道学相结合参悟互联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结合,以此形成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文化以及创新精神。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以支付宝、微信为例 深度剖析移动支付APP优缺点

以支付宝、微信为例 深度剖析移动支付APP优缺点

小明是XX大学的一名大学生,今天他打扮潇洒,一身休闲装去见他的女友。餐厅中烛光晚餐,气氛非常好,突然小明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今天出门忘带钱包,刹那间小明觉得整个世界都要离他而去了。到了结账时刻小明悻悻然地问老板可以用支付宝吗?老板露出八颗牙笑道:可以!请出示付款码。“嘀”一声后,老板与小明不约而同地在心中念到:支付宝真是个好东西!

“可以用支付宝付款吗?”、“可以用微信钱包吗?”这种随处可见的询问说明移动支付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否认,移动支付目前已成为重要的支付方式,便捷和高效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所接受,移动支付前景广阔不容置疑。根据艾媒咨询2015年的数据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可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方式已经成为继现金支付之后的第二大支付方式,操作简单方便更是用户愿意使用移动支付的主要原因。那么,移动支付为什么这么火?

从前,消费者使用现金结账时找零至少花费1分钟,如果遇到柜台零钱不足则耗时更久;如果是刷卡,取卡、刷卡、签字确认,过程大概也需要1-2分钟,后面排队付账的消费者则要等待更加。但如今使用移动支付,店员只需扫付款码就可以完成支付,无需等待、找零,使得消费变得非常便捷。

正是因为这种简单又快捷的使用体验,移动支付正赢得越来越多智能手机用户的青睐。此外,随着智能机的广泛使用,手机网民高速增长,对于移动支付起到了催化作用。《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中国境内活跃的手机网民数量达7.8亿,占全国人口数量的56.9%,智能手机联网终端达11.3亿部。总体来说,移动支付技术快速发展、智能设备普及、支付应用规模增长、O2O支付渠道铺开(商家入驻),以及商家使用补贴刺激用户使用等,是推动移动支付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著“互联网+”的大风起兮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支付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出门不带现金慢慢地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目前,市场上移动支付APP的霸主正是“阿里系”的支付宝,而微信支付凭借其作为最大的社交平台这一优势,正对支付宝迎头追赶。本文正是试图对支付宝、微信支付这类风头正盛的移动支付APP进行分析,从产品的界面、功能、交互、战略等层次分析其优缺点,试图找出其进一步可能发展的方向和存在的隐患。

(1)市场上主要的移动支付APP

(2)有些APP不仅仅将支付功能作为其主要功能,同时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社交功能以提升用户粘性。

(3)结合“支付”和“社交”两个关键词的应用下载排名前三名,移动支付市场占有率的前二。

根据百度指数的搜索数据:指数概况、指数趋势、需求图谱、相关词分类、新闻监测、地域分布、人群属性以及艾瑞咨询统计的市场份额、易观千帆的应用排名,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个关键词的市场情况进行调查。

2.1 指数概况、指数趋势

支付宝的整体搜索指数93,140远大于微信支付的2,402,表明支付宝的线上支付更为人们所了解和关注。

2.2 需求图谱、相关词分类

在需求图谱中相关的词汇越接近中心关键词,例如“支付宝”,则其与关键词的联系越紧密。相关词分类中排名越前,则相关词与关键词的联系越紧密。从需求图谱和相关词分类中可看出,支付宝与淘宝联系最为紧密,这是得益于“阿里系”的线上联合;微信支付与公众、平台联系紧密,这也彰显了微信支付想为商家和买家提供支付渠道和管道平台的商业目标。

从新闻监测中看出:支付宝的安全问题最为突出,最为大众所关注;微信支付与线下渠道的打通是最为引人注意的。这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中安全隐患和付款失败是用户最担心的问题的结论相符。

从地域分布中看出: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在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地区搜索最为频繁。

从人群属性看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主要集中在30~39岁人群,且主要以男性居多。

从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来看,2015年支付宝的市场占有率第一,占68.4%;微信支付(财付通)排第二,占20.6%。(由于财付通、微信支付、QQ钱包都是“腾讯系”的产品,且财付通为微信支付、QQ钱包提供后台支持,故将微信支付和财付通、QQ钱包合在一起统计)

根据易观千帆网站数据可知:支付宝APP在支付分类应用中排名第一、应用月度lop榜排名第三;微信APP在社交类应用排名第一、应用月度lop榜排名第一。(微信支付是加载在微信上的功能)

3.1 产品描述与优势分析

“你是中心 不需要别人给予 你想要的触手可及”

“结个账没那么好奇吧”

“付款 是件容易的事”

支付宝推出一种生活、理财的新模式,号召用户做自己的主人;其后主推结账、购物的新形式,倡导便捷支付和在线购物的生活方式;最近联合医疗推出预约挂号的看病支付新idea;支付宝正想方设法地融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支付方式。

“微信买单 零开发 一分钟上线微信支付 ”

“微信支付 不止支付”

“生态激活 创造行业机遇 加速梦想脚步”

“便捷交易 尽享智慧生活 感受无现自在”

“产业升级 智慧解决方案 成就商业共赢”

“社交支付 让沟通更友善 让爱意更贴近”

  1. 帮助产业升级商业价值输送

微信借助社交平台的优势,推出微信红包、微信支付,主打便捷交易与社交支付;由此可以看出,微信正是活用平台的概念搭建交易通道,给支付赋予不一样的情感意义,这也正是微信支付的亮点。

  • 沉淀资金可用于金融投资、资金周转,以及相应的利息。
  • 服务佣金,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首先和银行签协议,确定给银行缴纳的手续费率;然后,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这个费率,加上自己的毛利润即服务佣金,向客户收取费用。
  • 按流量收取手续费。支付宝免费使用量是1000元(实名认证用户10000元),超过部分要收取5%手续费
  • 交易抽成,每笔使用支付宝完成的交易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 沉淀资金可用于金融投资、资金周转,以及相应的利息。
  • 提供简洁的交易渠道,按每笔交易收取0.1%的手续费。
  • 按流量收取手续费。微信提现免费使用量是1000元,超过部分要收取相应的手续费。

从上述看出,支付宝和微信的上商业模式是相似的,更有甚者,由于微信支付的后发优势,其盈利模式在某些程度上借鉴了支付宝的相关概念。

4.1 移动端特色功能

  1. 相对于微信的简约,支付宝的界面则较为复杂,功能全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口碑推荐,人气眼相当实用,吸引不少粉丝
  1. 微信界面极简,功能明确,且提供一体化的安全防护
  2. 提供微信支付接口,便于渠道接通

由表可知,支付宝的功能点众多、软件复杂,侧重于收付款且可支付对象众多,同时涉足社交;微信的功能点相对于支付宝较为简单,侧重于社交,不过收付款的功能齐全但可支付对象较少。

4.3 主要支付功能分析

收款功能放置顶层,功能点明确,易于使用。

提供一体化的安全防护机制:

支付方式多样,步骤简单:

收款功能与付款功能合并,功能点突出。

给陌生人、熟人转账,且转账步骤方便:

在聊天页面中给熟人转账,可通过扫对方临时生成的二维码转账,但这需要双方交互操作:

红包样式多,新颖,互动性强,功能隐藏过深、步骤繁琐:

红包依托微信社交平台的优势,对用户的黏性大,操作便捷:

从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功能结构来看,支付宝的支付功能多于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入口为17,微信支付入口为13。(图中只对“收款”、“付款”、“转账”、“红包”功能进行标红统计)

(1)支付宝(PS:以下思维导图需右键,在新标签中打开图片,即可查看大图)

(2)微信(PS:以下思维导图需右键,在新标签中打开图片,即可查看大图)

主要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转账、收付款、红包功能交互进行分析。

支付宝的红包入口有三个:全部功能+群聊天页面+个人聊天页面,层级最深7层、最浅6层;转账入口有三个:首页+群聊天页面+个人聊天页面,层级最深6层、最浅5层;收款入口有四个:首页+群聊天页面+个人聊天页面+“+”, 层级最深5层、最浅4层;付款入口有三个:首页(两个)+“+”, 层级最深5层、最浅3层。支付宝力推收付款,且红包的样式新颖、夺人眼球;不过支付宝的功能繁多,容易迷失。

微信支付的交互相对简单清晰,重点功能(收付款+红包)突出明确。

支付宝是以支付为主的软件,其页面布局始终保持上中下分层结构,色调有黑变蓝更具有人性化色彩,同时开始涉足社交;微信是以社交为主的软件,支付功能只是其一个功能点,从历史变更来看,微信的界面布局没有太大变化,界面趋向于简约,支付的功能点更加多且易于达到。

支付宝首页采用的是组合导航,优点:布局灵活,能适应架构的快速调整;缺点:不规则,杂乱。

微信采用的是标签导航,优点:直接展现最重要入口的内容信息,轻松在各大入口间频繁跳转且不会迷失,清楚当前所在的入口位置。

(1)为什么支付宝能长期占据第三方移动支付龙头之位,且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的主要场景有哪些?

据中国银联发布的《2016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在线上、线下的实物消费、信用卡还款、转账,使用手机支付比例均超过7成,其中线上商户实物类消费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支付场景。

既然线上购物时消费者最喜爱的移动支付场景,那消费者都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哪些电商进行线上购物?据艾瑞咨询的《2016中国电商报告》可知:移动购物市场集中度依然很高。从企业份额来看,2016年阿里无线依然稳居首位,占比82.6%,但较2015年下降1.6个百分点;京东占比增长1.8%至7.5%,苏宁占比小幅提升,其他企业占比相对平稳或略有小幅下降。

同时,阿里无线可选择的付款方式是蚂蚁花呗、余额宝、银行卡、支付宝账户余额,这些全都是支付宝的入口;手机京东可选择的付款方式是微信支付、京东支付、快捷支付、银联支付。

从上述观察可得:消费者在线上购物这一最喜爱的移动支付场景中,绝大部分(超过80%)消费者会选择阿里无线这一平台进行消费,最后使用阿里无线绑定的支付宝入口进行移动支付。从线上购物平台到支付工具全部都属于“阿里系”,支付生态圈的成功构建这使得支付宝稳稳地占据了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半壁江山。这里引发出第二个问题。

相对地,消费者在第二平台——手机京东上消费,则使用微信支付进行移动支付。同时,支付宝亦拥有阿里无线譬如天猫的入口,微信也有京东购物的入口。购物平台与支付工具的绑定促成支付生态圈的构成,使得账户余额这类“数字货币”的流动形成闭环。这在很大程度上消灭了“现金”。但这也引出了第三个问题。

(2)年为什么支付宝在占据如此大优势的情况下,会被微信支付逼抢市场份额?

据Analysys易观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中,支付宝占68.4%居龙头地位,第二名微信支付只有20.6%。但在2016年Q3,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下滑至50.42%,第二名微信支付增长至38.12%。另据中金公司基于支付清算协会数据测算,在移动端,支付宝2014年-2016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8.6%,而微信支付增速高达326.9%。

据腾讯公布的2015年度财报显示微信每月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的活跃用户多达6.97亿,比2014年增长了约2亿。据腾讯透露截至2015年11月,有2亿用户将银行卡与微信支付绑定在一起,据保守估计,现在这一数字超过了3亿。而支付宝则拥有5亿用户,2亿张银行卡绑定,成为消费者在线付款的首选平台,但是微信的便利以及主流大众的倾向选择也吸引了人们使用微信支付。

回答第二个问题前,让我们看看微信和支付宝在2016年间各做了什么?

2016年1月11日,微信正式启动SOTER(腾讯生物认证开放平台)。SOTER是一套关于生物识别认证的标准,定义了在用户使用设备进行生物识别时,各个环节的角色以及其需要达成的指标和实现方法。微信以此加大了安全支付的保障力度。

实现指纹支付,既安全又省事,提高支付成功率;

实现指纹解锁或指纹登陆,用户不再需要输入繁琐密码,还能实现多账号快速切换!

替代交易密码,股民们不再担心输错密码错过买卖最佳时机,游戏用户不再担心账号泄漏导致财产损失;

替代短信验证码,开发者不再为愁短信下发成本,用户不再担心短信会被劫持。

2016年1月25日,支付宝推出五福任务红包活动。

从1月28日活动正式开始,无论是网络舆情,还是朋友圈,开始充斥“支付宝集福”的各种声音。活动开始之初,富强、和谐、友善、爱国四种福卡都比较容易获得,唯独“敬业福”最难得。当大家从1月28日折腾到2月8日,才发现只有79万人集齐了五福,平分了2亿大奖。支付宝“敬业福”掀起全民高潮后带来了巨大但没有粘性的流量,却招致大量网友的诟病。

2016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对转账功能停止收取手续费。同日起,对个人用户的微信零钱功能开始收取手续费。这一举动迫使用户将流动资金流在微信钱包的账户上,减少资金流出的同时,还带来了收益。

2016年4月21日,微信支付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召开,微信支付团队在会上宣布“星火计划”正式启动。作为微信支付开放战略里面又一重大举措,“星火计划”将累计投入1亿元营销经费,全力扶持平台服务商。

2016年8月8日,微信支付联合全国70万门店和40多家银行,共同号召用户进行“无现金生活”。活动当日,用户在合作门店用微信支付消费,即可随机获得一次立减机会,最高可达888元。另外,此前一周积累的“鼓励金”也可一次性抵扣现金使用。

同一天,支付宝也推出减免活动,用户用支付宝在线下付款,就有机会获得免单,最高免999元。

2016年10月12日开始,支付宝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额度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个人用户每人累计享有2万元基础免费提现额度。继微信取消免费提现之后,支付宝也采取了同样地方法截留资金。

2016年11月初,万年雷打不动坚持不支持第三方支付的苹果App Store竟然在付款方式中新增了“支付宝Alipay”支付。

第五幕:支付宝“圈子”事件

2016年11月24日发布的9.9.7版支付宝推出新功能“圈子”,为了快速打开支付宝的社交圈子,支付宝曾经上线好友圈子功能,支付宝校园日记和白领日记,可是等大家进入圈子的一刹那,满屏的荷尔蒙味道,晒美腿求红包的应有尽有,连王思聪也调侃这简直是支付鸨了。

从上述观察可看出:支付宝在2016年度开始涉足社交领域,不管是“集五福”、“圈子”带来流量和热度的同时也招致网友的诟病,红极一时却没有达到增加粘性的目的。支付宝本身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支付工具,为了提高用户的粘性而涉足社交,将“余额宝”、“账单”这类支付刚需移出首页,将“可能认识的人”此类社交功能放入首页,降低了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的易用性。相反,微信在2016年度大力借助第一社交平台优势,全力扶持平台服务商,打通商家与买家之间的支付渠道,为用户提供更加简单,更加有趣,更加互动的支付体验。微信的这些举动大大地增加了用户和商家对其的好感,“无现金日”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如微信的Slogan: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这或许便是2016年微信支付大量蚕食支付宝市场份额的原因。

(3)为什么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如此受大众欢迎,现下却无法取代现金支付成为人们首选的支付方式?

回答第三个问题前,先回答移动支付替代现金支付的好处在哪?

首先,移动支付免除了携带现金之苦。现金存放于钱包之中,难免笨重且携带不便。使用移动支付只需携带手机,则显然更加轻便;其次移动支付里的钱相比于钱包里的货币,更安全,不易被盗取——当然,用户自己不谨慎,中了诈骗或者“木马”的情况另当别论,但从概率上看,依然比遭遇小偷的几率要低得多。

由于纸币在生产、保存、运输、流通过程中的成本消耗、污损等诸多不便,“无现金日”可以改变这一现状,降低纸币的使用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纸币在流通过程中的“浪费“减少就意味着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西方一些国家以政府行为大力推广移动支付的原因所在。

但是, “数字货币”能否取代传统的实体货币却有待商榷。稍有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现代各国货币都是由国家担保的信用货币。通俗地说,就是纸币就真的是不值钱的一张纸,它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国家立法保证它“有价值”——如果没有这个保证,货币就会贬值甚至是崩盘。

根据前文的论述我们发现,安全隐患和付款失败是用户最担心的问题,恰如2017年1月10日支付宝“熟人修改密码”安全问题的出现,“数字货币”的安全性还有待提升,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故此移动支付暂时无法取代现金支付。

目前看来,微信支付的核心竞争力更偏向于银联或VISA,是通道业务,而支付宝的核心竞争力偏向银行,是类中介业务。所以微信更重视流水,是一种支付通道;支付宝更重视信用体系,其成立之初就是为了解决交易双方的信用风险问题。通道业务的流量大于类中介业务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在互联网时代,流量产品变成类中介的难度要小于反过来的过程。

我们来看,支付宝最先做的是担保交易,随后余额宝诞生,再之后是快捷支付,以此奠定今天的移动支付的地位,其核心理念是所有体验环节都在一个支付页面上完成,不用二次跳转。以及条码支付、二维码支付、反向扫码付,这些都是基于对商业和金融的理解所作出的创新。但支付宝从2015年发布的9.0版本添加了口碑和朋友功能,由此开始涉足社交、高频领域。支付宝也因此遭遇 “圈子”事件,还经历了“敬业福”事件、熟人修改密码问题等。就2016年支付宝所做的相关改变而言,显得有些舍本逐末。

另一方面,微信支付则是把易用性做到极致,用户使用起来非常简洁清晰,这一点也使得微信在红包大战和线下推广中占据优势。而支付宝之前把一些刚需产品藏的太深,比如余额宝和账单功能,这导致不少用户觉得支付宝不好用了。

从交易切商业的确是阿里系的优势。据中金公司研报,支付宝合作的线上场景领先于微信支付,以电商为例,活跃用户最高的20家综合电商、5家垂直电商、10家生鲜电商、10家跨境电商所采用的支付工具中,支付宝/微信支付分别为:17/14、5/4、10/8、10/8,阿里系占优势。相较于腾讯“连接”战略下合作关系的不稳定性,例如腾讯系的美团和滴滴出行均试图打造自身的支付工具,阿里在战略投资中的“控股”策略使其掌控力更强。

最后,由于微信支付完全依赖代理商进行线下推广而缺少直营团队,其用户消费数据易被代理商截留。相比之下,支付宝对用户画像刻画的精准度较高,这也是其商业化的优势。

(1)支付宝的支付功能界面与社交功能界面分开

在支付宝首页第一栏中放置支付功能,如扫一扫、收付款,在首页第二栏中放置用户人性化的功能应用(7个个性化功能+全部功能),在第三栏中放置账单、余额宝等功能的冗余入口。将我的生活记录和可能认识的人、推荐/推送消息放在“我的”或“朋友”页面中。

(2)微信的转账功能添加到“+”之后,增加转账功能入口

(1)支付宝应该重新打响自己在支付安全保险方面的名声,多造势让用户相信支付宝,放心支付宝,打造更加安全的品牌形象。

(2)微信支付应该应用自己庞大的线下资源,开展更大力度的线上推广,全力打通商家的支付端,让商家与买家完全联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度指数 微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