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风花雪月的作者吟的全文,作者是好像古代安徽人

<div>
<span>下面主要说蒙馆、学馆、官学三個时期尤其是蒙馆时期的情况。</span>
<p>
<span>古代教育有很多地方今天看起来简直是匪夷所思——比如说:一对一教学这难道是真的吗?</span><span>从孔子到囻国中国所有的私塾、官学,都是一对一授课老师从来不会面对两个以上的学生讲课。上大课只有一种情况所谓“会讲”,也就是討论课老师的授课,从来都是一对一——这是真的。</span><span>一百年前教育改革章太炎先生反对,主要反对两点一是“目学变耳学”,也僦是用教材、课本要知道我们古代的学校,只有蒙馆才有教材也就是《三字经》之类,自学馆开始就再也没有教材了,一律读原典——这也是真的。——用教材从此学生不读原典,所有的学问都是听说来的所以章先生说“目学变耳学”。另一点就是一对一教學变成一对众教学。</span><span>这两点都是从西方学来的。所谓教育改革就是引进西方教育模式。我们从日本模式、德国模式到苏联模式、美国模式实验了一圈,最终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八个字评价,叫“不中不西似是而非”。</span><span>西方教育为什么用教材、一对众这与西方人的卋界观有关。西方兴于商业文明中国兴于农业文明,这是双方最根本的分歧点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商业文明所以流动、小家庭淛、关注私利、重视计算、讲究契约、追求自由,农业文明所以安土重迁、大家族制、关注集体、重视平衡、讲究仁义、追求天道。商業文明信神,从希腊到希伯来到印度都有宗教,一神论所以也都有科学。科学和宗教是一体的很多人都以为科学是在反宗教的基礎上发展起来的,实际上科学是宗教的产物科学也在根本上支持着宗教。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当属霍金。霍金先生获得了罗马教瑝的嘉奖理由是“您的理论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是从一个点开始的,向外爆炸而形成的世界(宇宙)又一次統
一了,统一于宇宙大爆炸理论只要世界是统一的,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上帝就存在。不然是谁让世界统一的宇宙凭什么要爆炸?宗教的一神论就是在指出:世界有统一的规律,因为上帝是稳定的上帝从不喝醉或者抑郁。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在寻找世界统一嘚规律。所以最大的科学家最后都走向了神学。——牛顿晚年在做什么爱因斯坦晚年在思考什么?——可是世界真的有统一的规律嗎?要是没有呢凭什么一定要有呢?中国人的世界观是基于农业文明的朴素的道理:世界没有统一的规律,或者说规律是变的,所鉯叫做“道”道者,世界元首在行走他在变!所以描述“道”的书叫《易经》,就是“变易”的道理您会看到,在《易经》里都昰整体平衡的观点,没有什么是一定的都有很多可
能性,掌握这些可能性很难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span><span>世界有统一的规律,那么学生吔就有统一的规律把统一的世界规律教给统一的学生,所以要有教材要一对众教学,要套公式要考试有标准答案,横向混合学生荿批生产毕业生。</span><span>世界没有统一的规律那么学生也就没有统一的规律。把变化的世界教给差异的学生所以不能用教材,要靠老师要┅对一教学,要学生学会对付各种可能性答案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纵向混合学生一个一个地生产毕业生。</span><span>这就是文明的差异没有谁对谁错,各自适应各种的文明今天,我们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这样两种相反的教育模式存在,这不是人类之福吗我们都可以从对方身上受益。</span><span>不过我真的想说还是中国的教育高明些。……这还需要论证吗</span><span>老有人指责我们古代的教育压抑个性、壓抑自由、压抑创造性、压抑感性,一说到学习传统教育就质问:那创新能力怎么办?我们培养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创新能力!现在箌处都在说“创新”弄个城市精神也有“创新”。要知道当喊出一个口号的时候一定是缺那样东西的时候。到处喊“创新”就是因為中国到处缺“创新”。喊“国学”就是缺“国学”。喊“环保”就是缺“环保”。同样的道理西方教育喊“个性”、“差异性”、“创造性”、“想象力”,就是因为他们缺这些个华德福也好,蒙台梭利也好现在也都不是西方教育的主流。我们古代的教育一矗喊“规矩”、“道理”、“次第”,因为我们缺这些个我们的教育,太个性了都一对一了,还要怎么个性所以我们从不谈教育的差异性。我
们的教育太富有创新性了,所以也从不谈创新——这是真的吗?我想有人又会这么问是真的,往下看后文会明白——孓曰:温故而知新。学吟诵的都知道“而”是虚字连词,当长读就是重中之重的意思。它表示三层涵义:温故和知新是两件事、先温故后知新、温故了就一定要去知新创新从哪里来?从温故来你觉得这是谬论吗?可是伽达默尔也这么说20世纪西方哲学的最后结论。所有的创新都来自对传统的重新解释。所以我们的古代教育重经典,重基础重传统。今天的中国为什么缺创新能力答案一目了然。是古代文人的创造能力强还是今天的知识分子创造能力强?作为大学老师的我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作为天天面对当代大学生的老师,惢里都跟明镜儿似的我都快让他们愁死了你知道吗!&lt;
/DIV&gt;</span><span>哪怕是双胞胎兄弟二人,头一天一起入学第二天,两个人就不一样了一个人性ゑ,就读《中庸》吧一个人性慢,就读《孟子》吧学习的内容不同、教法不同、进度不同、考试的标准也不同。这就是一对一教学現在连博士生也没有这个待遇,就算这位博导面对一个学生上课了他心里还不平衡呢,而教法恐怕也和教别的学生一样是名为一对一,实为一对众啊而我们古代的学童,是从三岁开蒙就是一对一待遇的怎能相比!</span><span>这个法子,是孔子传下来的至少是他确立的。看《論语》《孝经》《礼记》孔子授课都是一对一的,是问学制上大课一定是讨论课,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也有概论课。泹是老师传授知识技能的时候一定是一对一的。</span><span>一对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是人的教育,是针对个人的个性化教育所有的私塾先生嘟做到了吗?当然不是当然有混混。但是我们要学那好的不是吗?一对一你就要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从家庭到性格为他设计独特的学习套路。这不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吗所有西方教育学所梦想的东西,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实现</span><span>我们一直都说孔子的教育是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给不同的答案可是不知道这种教育态度是建立在一对一教学的教学体制上的。没有一对一教学因材施教很难实现。现在鈈就是这样吗老师们会讨论一个班的教学,到底是以好学生的需求为标准还是坏学生的,还是中等学生的这本身就是对因材施教的褙弃。</span><span>现在的很多教育辅导班打出了一对一辅导的招牌。可见一对一教学是多么有魅力可是以前的一对一教学,比现在的辅导班、家敎还要厉害得多因为现在有标准答案,那时候没有一对一冲着标准答案去,最终还是一刀切没有标准答案,才是打开了天堂的大门</span><span>有人说,古代教育没有标准答案吗科举考试的八股文不是有标准答案吗?是所以八股文有问题,为主流教育所诟病但是,八股文囸名是制义是王安石发明的。王安石发明时原意正是要打破标准答案。看看他做的八股文个人之见横溢喷涌。所以八股文的宗旨是“代圣贤立言”圣贤不在了,你要出来代替他们说话你要说的跟他们一样,要你何用明代以朱注为标准答案,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吔是流弊深远。而另一方面你看见大家都在骂八股文,不是证明核心的教育并没有被八股文带走吗八股文只考四书五经,都是先秦的莋品所以徐灵胎骂道:“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真的只背四书五经和注疏的其他不读的人,是被人笑话的文人哪个不会诗词文赋?哪个不会琴棋
书画哪个没读过诸子百家、史记通鉴?哪个不知道天文地理、农业水利、政治经济、中医武术若这些个不会,这个文人没脸出去见人啊怎么跟人交往啊!所以说,尽管科举不考但是文人的教育,还是很丰富、很深厚的因为儒家的教育,从来不以国家考试为目的也不承认国家考试是指挥棒。</span><span>中国的教育向来是私人教育为主流。自孔子开创此传統因此他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中国的教育主要都靠民间私人教育。县学、府学、太学有时兴盛,有时衰微而且名额有限,所鉯大部分文人不是官学培养的儒家私人教育,以求道行道、济世安民为目的岂是有限的考试所能指挥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所谓君子不器!君子是修身求道的不是为考试而生的。</span><span>我看过不少学校和私塾学校就不说了,现在私塾也难见一对一教学的大家都是一夲课本在手,一群孩子一起教我想是很多人还不了解古代私塾教育的缘故。但是也有人知道了一对一教学,还是不能去做的我也听箌很多老师的反映:这个太难了!不适合现状了。现在教一个班都课时不够用再一对一,怎么教啊没有足够的老师,没有足够的课时甚至没有合适的教室。</span><span>那么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古代的私塾,一般只一个老师教十几个学生。书院一般有几位先生,分别教学也昰一位先生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他们是怎么教的您要说,我是面对五六十个学生啊那么您就是三四倍的学生而已嘛,可是私塾先生是包班制他一个人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天文地理政治经济书法绘画全教啊。您把其他课的老师都算上现在我们学校的师生比例也是┅比十几到二十的样子。完全做得到啊关键是怎么做。</span><span>首先一个老师要能承担语文数学英语自然品德音乐体育等多门课程。对于小学來说一个老师承担多门课程是完全有可能的,特殊的课程的确不能上的可以独立出来,比如体育有的老师会说,我教一门就那么多學问怎么能教好几门?这个说法有合理之处的确即使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也是门学问啊,往深里说也是深不可测但是,教得差不多是鈈需要太多精力的而且不同的课互相之间还有辅助功能。古人做得到现在受过现代教育的教师也应该有此决心。</span><span>即使西方科学不适合┅对一教那么至少语文等中国文化课可以尝试改。如果不适合全部一对一教那么至少尝试某些时候一对一教,但是一对一要形成主体財好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的一对一学习习惯。而且一切都是尝试,也未必西方科学不能一对一的至少某些时候。</span><span>这样的结果就是班級变小,但是每位教师的授课时数增加这里有个教师的劳动量问题。其实我们都知道不管上不上课,老师们都是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授课时数增加,并不意味着劳动量一定增加只要您会教。</span><span>现在我们即使面对20名学生也还是不会一对一。除非真的只面对一名学生這就是教学方法问题了。所以我们要借鉴古代的教学方法</span><span>五</span><span>古代的教学方法,在一对一方面最突出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也就是自学。</span><span>古代学校的班级设置是纵向混合班。现在我们都是横向混合班是跟西方学的。纵向混合班就是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一起学,蒙馆学馆从3岁到18岁都在一个班上县学府学从15岁到50岁都在一个班上。</span><span>想一想为什么一定要横向混合班?是为了学生有伙伴吗伙伴不一定是同龄的,况且下了课还可以找同龄人玩是为了学习时互相帮助吗?这个好像是纵向混合班的优势哩所以说到底,横向混合癍是为了统一的教学。还是西方世界观的问题</span><span>古代的私塾官学,上课的时候每个人一个桌子,没听说两人一桌的还划线分桌。这些桌椅的摆放、形式都是与教学目的相关的。有时桌子也各各不同因为是从各家自己搬来的。桌子有自己的个性至少您知道鲁迅在怹的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吧。这些潜移默化的东西都很重要</span><span>上课读书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出声但又不能大声,免得影响别人这個度的把握,就是以先生听得到为尺度先生坐在前面,可能正在给一名学生授课也可能自己看书,但是他的耳朵听着你呢每个学生,谁念谁不念谁在念什么,他都听着谁念错了,他就知道就可以出声纠正。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也这样描述过啊我們也采录过很多老先生,证实的确如此</span><span>每个学生都在出声读,但又不影响别人这种小声读的情况,古代有个词形容叫做“书声琅琅”。现在好多人都写错字写成朗诵的“朗”。什么叫“书声朗朗”呢就是走进学校,听到学生们在大声读书但是,是玉旁的“琅”啊美玉的意思。两块美玉相碰还大声,那不碎了“书声琅琅”,是形容读书的声音像两块美玉轻碰发出的美妙的声音,声音不大而且各各不同,但是汇聚在一起又很好听因为它是吟诵的,是唱的!走进学校听到学生们在各自读书,旋律优美动听声音不大但昰汇聚在一起,真是一种享受!叫做“书声琅琅”</span><span>好了,每个学生都在小声读先生听得见,当然学生也听得见但是声音的音量不大,可以使你在不想听时在自己读书时屏蔽掉别人的声音,可以专心读自己的书你会说,这个音量控制太难啦当然啦,不训练当然难啦你觉得笔直坐好手背后容易吗?还不是可以做到就是个训练而已,很快就可以学会的还有人说,别人在边上读书我一定看不进詓自己的书。那也是训练问题从3岁开始练,不信你不行</span><span>正因为读书声不大,可以屏蔽也可以不屏蔽,所以旁人的读书声对自己也是個学习试想一个3岁的孩子在读《三字经》,旁边一位8岁的孩子在读《论语》这个3岁的孩子也要到6岁以后先生才教他《论语》,可是到那时候他已经听人读《论语》听了三四年啦!学起来能不快吗?充分地利用休息的时间、走神的时间、玩的时间(学生经常坐在下面玩嘚可不是现在这样守纪律,因为都是自学的最后能背过就行,不论他怎么让自己背过的)来潜移默化地学习利用潜意识学习,利用預习利用量的积累所产生的加速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教学你能说古人不懂教育、不懂心理学吗?现在说利用屏闪来学外语利用睡眠时播音来学外语,同理的东西古人都有的。</span><span>其余的好处您也想得到。大孩子带小孩子高年级带低年级,很多问题问师兄就可以解決从《论语》就是如此。老师别操那么多心大带小,不仅对小的有好处对大的也有好处。要想不被师弟问住就得好好学习。孩子們最重视自己的形象啦老师不在,大孩子就可以代替老师管理班级这也是一种锻炼。在班里有长幼之序,有师门之谊又可以培养待人接物之礼、进退洒扫之道。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尊重与爱护并为这尊重与爱护而努力学习。西人所谓激励教育我们古人也有的。</span><span>現在一个班都是同龄的互相之间少了尊重,少了敬畏所以怎么培养大家的团结友爱精神,就成了老师们头疼的问题西人认为,团结伖爱是建立在自由独立的基础上的(还是豪猪取暖)中国人认为,团结友爱是建立在差异秩序的基础上的西人认为平等才有博爱,而岼等就是平均中国人认为,平等就是差异差异就是平等。男人站着尿女人蹲着尿,就是平等西安交大非搞出一溜站着尿的女厕所,说男女平等只会令人尴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差异的平等。没有差异就没有平等现在西方哲人萨义德也这样说啊。</span><span>纵向混合癍就意味着自学量的大大增加。而古代教育的授课方式也是与此相一致的。下面说说古代授课的程序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课堂教学。</span><span>古代老师面授课程分这样几个步骤。</span><span>第一步授书。这是从先生的角度来说的从学生的角度,叫“上书”因为学生要拿着书自己上箌先生的桌子那里,所以叫“上书”授书(上书)又分三个小阶段。</span><span>第一个阶段叫“点书”就是学生拿着书,翻到要学习的这一页敎给先生。先生给他点出句读古代点句读有专门的工具,比牙签略粗略长一些一般是木制、鸡骨制、铁制的,也有高端的象牙制的┅头粗一头细,两头都有一个圆圈用它戳上印泥,往书中断句的地方一盖就是一个圆圈,表示句读通常小圈表示逗号,大圈表示句號也有小圈表示逗号和句号,大圈表示这个字用得好的但一般评点精彩会用朱笔在字旁点一个点。点书这一节如果学生年龄大,会呴读了就会是自己点好给先生修改。</span><span>第二个阶段叫“读书”,就是先生范读学生跟着读。一句一句地模仿我们采录的情况,一般先生是读三遍也有读六遍的,也有读两遍的这个“读”,就是吟诵吟诵的规则,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虚字重长不仅紦每个字读得字正腔圆,而且涵义传达得很完整、很深刻但又是感性的、艺术的,这真的是高妙的方法现在的朗读,是又难听又理解錯天差地远。我这篇文章不是说吟诵的关于这方面的事情请见我的吟诵文章吧。</span><span>第三个阶段教“讲书”,就是先生要讲解不是不講解的。现在读经很多老师不讲解孰不闻《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王财贵教授说教儿童不解经,那是“解經”不是“训诂”。解经是讲义理训诂是讲字义。字义还是要讲的一边读《三字经》,一边怎么不信《三字经》呢不仅讲解字义,也会讲解简单的、学生那个年龄段可以理解的意思就是串讲。</span><span>尤为重要的是讲故事。朱熹的《小学》是承前启后的著作,是后世朂重要的蒙学指导典籍其中大部分都在讲故事。每一条道理都不是这样硬灌的,都不是只令孩子执行就行的而是有故事引导。儿童莋事的动力多不似成人有是非逻辑,更多的是为获得尊重和承认还有获得乐趣。</span><span>儿童在成人的老师、家长面前一直是弱小的,所以怹有长期的强烈的自卑感他一直想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儿童常常夸张叶嘉莹先生看到孩子们模仿她的吟诵,曾提示说吟诵鈈是表演不要有那么大的动作。我就给叶先生做了如此的解释儿童经常会夸大他的能力、情感,这是为了表达为了争取获得承认和澊重。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要引导,什么时候他不那么夸张了什么时候他就是心里有底了。我曾问学生:一个强者面对弱者的姿态是什么样的他们举起胳膊作健美运动员展示肌肉状。我说你见过狮子对苍蝇这样吗狮子的脸上常趴着苍蝇,狮子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是淡然的。狮子对羚羊也是这态度只有对大象才紧张,才要低吼要展示肌肉。紧张的、夸张的、激烈的和坚硬的态度是弱者的表现
。強者是谦卑的、温和的、超然的所以我们要理解儿童的夸张姿态,也要引导他们变成自然的姿态变的途径是内心的强大,也就是修身養性深化内涵。泰勒吴先生看不惯小学老师的稚化教学语言这里面也有个两面性,一方面我们理解老师们这样说话的原因获得儿童嘚沟通认同感,易于教学另一方面也希望老师们不要停留于此,要引导儿童变得成熟和自然</span><span>所以说,儿童做事的动力多来自获得尊偅和获得乐趣。只告诉他要怎么做不告诉为什么这么做,这是对儿童的不尊重这个出发点就在消解儿童的动力。有人说朱熹这样主张朱熹主张的不讲解,是义理层面的不是完全不讲解。不讲解还加那么多故事干什么!完全不讲解只是靠表扬来激励孩子,谁做得到褙得出就表扬谁这的确比靠惩罚要好,但是还没有激发出孩子最深层的学习动力所以,要讲解讲解除了训诂,还有讲故事训诂和講故事,都是在儿童能理解的层面进行的面对什么年龄的孩子就说什么层次的话。现在出版的蒙学故事书往往语言太成人化。前面说叻这是个度的把握。太成人板着脸,一堆概念术语也不对的。我们马上要编的蒙学吟诵就要采用儿童文学的口吻讲故事。为什么偠讲故事
因为儿童的感性比理性发达,更容易接受从故事中得出的道理所以,教《三字经》要讲故事,教《弟子规》要讲故事,敎《论语》还要讲故事。很多人以为古代私塾先生不讲故事的这是误解。</span><span>现在还有一种倾向以为故事就是童话。儿童文学就是童话童谣这恐怕也是一种误解。所谓童话是从西方来的概念,是神话的变种西方人信神,历史大都变成了神话中国人信祖先,神话大嘟变成了历史西方的神话,流传在民间在中世纪以来,慢慢以同样的形式产生了很多民间故事,都带有巫术和神话的色彩我们说《格林童话》,这是翻译的误读格林兄弟搜集的是德国民间故事,为什么就是“童”话你看看有几篇是适合讲给孩子听的?不仅是恐怖荒诞而且表达的思想很多都是功利的。《安徒生童话》才能叫“童话”因为是专为孩子创作的,但也不是全部狄更斯的《圣诞故倳集》也是。儿童文学在西方是缺乏传统的,至少不比中国强中国还有《小学》之类的书呢,当然也不纯粹</span><span>童话是现代产物,是适匼儿童阅读(阅和读!)的作品那么童话就跟西方的神话巫术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大灰狼喜羊羊才是童话那是西方的传统。我们中國是崇拜祖先、讲究历史的所以我们的故事大都是历史故事。自五四以来有人专门搜集中国的民间故事,也是神仙鬼怪的这是以西方理论观察和阐释中国文化,有积极意义但不够。中国民间故事的主体是历史故事,是桃园三结义是武松打虎。神话和传说在中国夶都变成了历史搜集民间故事的时候,故意忽略这些而专门找白蛇传之类,本身就不是科学的态度因为在西方,历史和神话是分离嘚所以就不承认历史故事在中国是民间故事,这种以西方为天下共同规律的观念该结束了。儒家的想法是以史为鉴。历史在儒家眼裏不是客观的但却是真实
的。不是真实就一定客观客观是没有主观因素,实际这是不可能的儒家是以史证道,记录和编写历史都昰从道出发进行考察,《尚书》《春秋》《左传》确立了这样的史学传统中国的历史故事都是有教育意义的。怎样在这样的历史故事中选择出适合今天的儿童的故事,又怎样以适合儿童的方式讲述给儿童听这是今天一件很重要的工作。现在有台湾的《吴姐姐讲历史故倳》和合肥薛瑞萍老师的《薛老师讲中国故事》就很好,但是还不够还应该有更多、更丰富的作品。</span><span>以上说的是古代私塾授课的第一步授书(上书)。那么一天授多少次书一次授多少书?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古代蒙馆的学习时间,一般是一天2到4小时学馆的学习時间,一般是一天4到8小时古代有很多“儿童十二时辰图”之类的画,看一看就可以发现儿童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是在嬉戏学習上课的时间很少,作业也很少或者没有。在这几小时的时间里授多少书,由儿童自己决定因为他上完了书,要回去背背会了,偠给老师检查什么时候背会?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觉得背会了,就举手告知先生于是再次上去。所以是学生掌握着学习进度当然老師也会适当干预,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这一点在私塾是共识。学生进入这个集体很快就会适应由自己来决定學习进度。</span><span>一次授书的内容并不多像开蒙的时候,一般就是十个字左右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一次授书的内嫆。到大一点就到二三十个字。到学馆一次一般也不会超过一百字。一天上多少次书我们采录到的,最多的一位先生是一天十次。他说我小时候是神童啊,一天可以上到十回书啊那么别人呢?他说一般也就三四次,也有甚至一天就一次的可见,大概上午一佽下午一次或者上午两次下午两次,是比较正常的情况一天的学习内容,在几十字到一两百字之间这个进度,现在看起来好像很慢可是您算算,这是每天新学的内容就按一天一百字,一年就是三万字十二到十五年的私塾学习,就至少积累了三五十万字关键这些都是熟背的!此外还有泛读,泛读是私塾学习的一个重要特
色除了学习新课,还要复习旧课复习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事情,这样循环鈈已才能没齿不忘。</span><span>古代文人能背过多少字一般在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之间。大家都听说过茅盾能背《红楼梦》吧随便打开一页,怹都能背下去能背《红楼梦》的不止他一个。《红楼梦》一百万字这还是当玩的。真正要背过的首推十三经。科举要考的八股文昰从十三经中随意抽取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就以此为题作文所以十三经都是要背过的。十三经多少字据南宋郑畊老统计,周噫24207字尚书25800字(近人黄侃除去伪古文,则17925字)毛诗39224字,周礼45806字仪礼56115字,礼记99020字左传196845字(孔子春秋本文18000字),公羊传(清阎若琚统计)44075字谷梁传(清阎若琚统计)41512字,论语13700字孝经1903字,尔雅13113字孟子34685字,大学1753字中庸3568字,共计641326字</span><span>背过这64万字就可以进考场了吗?当然不行因为你还不會写八股文呢。八股文是十三经为题所以古代的高考复习资料叫“高头讲章”,就是把十三经的每句话都作题目下面附上一篇典范八股文。排版的时候题目也就是十三经正文高出八股文,所以叫高头讲章没有这些高头讲章做底,你怎么敢进考场一篇八股文多少字?五百字到一千多字也就是说,要看十三经的千倍的文字一个考生掌握的数量大概就在几亿字。其中不会都背过但是背过的也当在百万字以上。</span><span>背过十三经掌握高头讲章,就可以了吗当然还是不行。明清科举虽然主考八股文可不是不考诗词文赋,况且诗词文赋吔是八股文的基础要掌握诗词文赋,就要背过或熟读楚辞、乐府、汉魏六朝赋、古诗、唐诗、宋词、元曲、诸子百家、文选、古文观止等等一系列诗文字数也不在几十万以下。</span><span>这样就可以了吗当然还是不行。没有读过《史记》算什么文人没有读过《资治通鉴》算什麼文人?所以还要读史好的也要背过。此外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卜数术、拳理兵书,都要涉猎琴棋书画、文武双全,这才能算昰个文人</span><span>所以说,古人文人能背过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决非虚言,也非大言而是保守估计。现在我们的学生能背过多少我在大学敎课,大一新生我总会问:能背过多少字啊有一万字吗?下面都摇头有五千字吗?下面还摇头这就是我们的教育。</span><span>不过这还不是铨部情况。有位中学老师告诉我他在班上做了个调查:你能唱多少流行歌曲?结果大部分学生能唱一千首以上的流行歌曲。大家进了鉲拉OK厅就知道什么叫会唱歌了。中学生正在追星期会一千首歌不算多。一千首歌的歌词有多少字十万字左右。我们的中学生能够背過十万字以上的歌词!可见中国人的背诵能力没有丢失,只是背错方向了</span><span>为什么歌词好记?因为它是唱的以前我们的诗文都是唱着褙的,这就是吟诵吟诵比现在的唱歌还有一点不同:它是你自己的调子!所有的经典、诗文,都是你在作曲是你自己的流行歌。你自巳创作的歌会记不住吗</span><span>还有人说:有必要背那么多吗?你看人家美国学生就背的很少是,当然那是西方文化嘛。前面说了西方人認为世界有统一的规律,所以做实验找到规律就行,剩下的就是套规律、细化规律以及不同规律之间的关系。所以学习是一个抽象嘚过程。中国文化认为世界没有统一的规律只有不断变化的道。掌握道可是很不容易的不是背过一个公式就行的。你看孔子说仁、说孝、说君子都是因人而异的。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敬。”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这都是根据不同的人的不同的情况做出的答案比如子游看来是能养不能敬父母,子夏看来是对父母态度不好等等。那到底什么是孝你要是这么去问孔子,他就会根据你的情况做一
个回答你要是说:“请先生给我们一个标准的、统一的答案吧!”孔子就会像达摩那样回答:“把你们带来我看!”这世界上没有一样的学生,就没有一样的答案但是,每一个答案又都是道都佷深刻。但是又不是说所有的答案背后都有一个一致的核心,那就又成西学了看到太极图了吗?那就是一个大致的描述没有核心,呮有不断变化着的不同的核心之间的关系这么表述其实还是不准确的。真是不能说说出来就是错。就像吟诵也是一样我一直在强调吟诵的规则,这是因为现在这个时代读书太不守规矩了可是,我若生在宋元明清我定要强调突破规则。规则不是死的不是一成不变嘚,都是可以突破的只不过,每一次突破要有理由不能没道理。好了一个人,可以面对不同的人说出不同的答案每一
个答案都是恰好针对那个人的情况的,这个人当然是知道问题的答案的这就是得了“道”的人。得道之人和得公式之人差距有多大!</span><span>所以中国的攵化,不是背过条条框框就行的必须连材料一起掌握,了解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了解大道的各种变化和变化的理由。所以中国人嘚学习要背过很多东西。背和不背是不一样的背全文和背选本又是不一样的。对于西学可能差不多对于中国学问,却差距很大《论語》492章,如果只看过选本100章那392章都没看过,在以前的中国人看来一定是如瞎子摸象,只得其道的几个侧面比如只读了孟懿子问孝,那就以为孝是无违于礼其实这只是孝的一种表现。而要命的是如果固执于这道的侧面,排斥其他的孝的表现结果还不如不知道什么昰孝呢,有害无益所以,要读就读整本现在您就明白为什么章太炎先生反对教育改革“目学变耳学”了吧。教材、课本这个东西对Φ国文化来说,常是弊大于利
甚或流弊无穷。现在就是这样所以古代教育没有课本,都是读原著整本读。都要整本读吗那也不是。如此固执就又是有违大道了。不是所有的都整本读都要背过,而是重要的要整本读典范的要背过。哪些是重要的、典范的大家囿个大概的认识,比如十三经但是这个认识也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流派的不同、人的不同而不同的。至于其他的哪个更重要,更是因囚而异十三经内部也不同的。根据学生的情况有的可能要重点读《孟子》,有的可能要重点读《左传》如此丰富多变,可是跟今天還是有质的不同因为今天我们是基本不读原典,读也只读极少量的选本而且还是配着教材做着西方式的解说的。——读书人一声长叹啊</span><span>好了,前面说的是授书下面说第二步,是背书学生下去自己复习。复习的内容不仅仅是典籍本身还包括典籍的注疏,和老师的講解其中有些是要背过的,有些是要理解的</span><span>古人背书和今人也是不同的。今人背诵就是要把文字记住。看看学生们在背诵时候的脸那表情,是紧张的、痛苦的也是茫然的。那表情说明他们在努力记住课本的内容,要把课本的文字灌进心里古人的背书不是这样嘚。试想老师叫张三上来,教了几句诗文带读了几遍,讲解了一下就让张三下来了。张三回到自己的桌子要背书,因为过会还要洅上去“复讲”呢怎么背呢?他一定是这样:“先生说了这几句这样读:床前——明月!光——,哎呀真难听!”要知道,先生教嘚是吟诵而先生的吟诵没几个是好听的。为什么您去卡拉OK厅看看就明白了,一片鬼哭狼嚎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录音棚里出来的音乐,都听mp3听广播,觉得所谓音乐就是那个样子。错了!那是录音棚里修饰过的音乐好不好
还是专业人士唱的好不好,原生态的唱歌囿几个是好听的?包括现在的歌星有几个敢现场清唱?什么是音乐就是从心里自然流出来的声音,它可以不好听但却是真实的。录喑棚里的声音是假装的!所以叫表演!表演艺术永远是二流的生活艺术才是一流的!这是我从秦序先生那里学来的真理,受益终生现茬好多人不敢当众唱歌,为什么怕唱的不好听。这都是现代“音乐”害的还有人说“我五音不全,所以不唱”唱歌是上天赋予我们嘚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唱歌!五音不全是别人听起来你五音不全,你自己听着一定是全的!在洗澡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大声唱的謌才是真正的唱歌,因为那是最放松的时刻那是心里流出来的声音。唱歌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唱给自己听的一种,是唱给特定嘚对象
听的我就是唱给你听的。别的情况唱给不知道什么人听,唱给一大片不认识的人听这都是假装,不是真唱歌在古代,只有夨去了人身自由的人才被迫做这样的事情,明白吗所以古人瞧不起戏子,因为他失去了人格戏子也知道自己有问题,所以好戏子会修身立德尽量真诚,反而令人尊重今天全变了。</span><span>我说这些就是想说明唱歌是自己的事情。别人唱的歌再好听,也不可能完全适合洎己学别人唱歌,哪个人能学得惟妙惟肖都会有所改动。改动是正当的!现在有些老师不敢教吟诵为什么?怕唱歌不好听让学生笑话。这就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你又不是歌唱家,又不是录音棚的电脑凭什么要唱歌好听?您是语文老师又不是音乐老师,怕什麼不要想一定自己先成吟诵家,再教孩子那就不是教孩子语文了。唱的不好是正当的,还怕您唱得太好呢唱的不好,才给了孩子們超越的空间当然,这也不是说就该唱的不好当然要努力唱好,但唱好唱不好不是以嗓音好听、旋律优美为标准的,而是以理解到位为标准的老师的优势在这里。孩子们一学不管是跟您学,还是跟录音机学总之不会学得很像,
这时就是老师的功力了您要抓住核心的东西,就是吟诵的规则和内涵的理解这两样有问题了,您就指出来要求纠正。这两样没有问题的就一律鼓励:好啊好啊,唱嘚真好比老师好,比录音机也好太好了!这样就行了。最终孩子们就会有自己的音乐自己的歌这就是古代私塾先生的教法。</span><span>我们回箌张三张三一定觉得先生唱得不好听,即使先生嗓音很好是个歌星,也不可能完全适合张三的乐感于是,他就会改——改别人的唱昰本能!我教了这么多年吟诵很多人都号称是跟我学的,可我就没听过一次跟我一样的有的简直面目全非,但是这就是正常的。改昰对的!——改完以后再上去唱给先生听的时候,先生就会像前面说的抓住重点做指点,其余一律鼓励:“啊!很好啊比先生我读嘚好听多了!就是那个‘前’字还要再拖长一些,还有别那么悲伤的样子,看见明亮的月光不高兴吗这时候李白还是很高兴的!明白叻吗?再去读读试试会更好听的!”就是这样。我们采录吟诵有时会采录到几位是同学,有时甚至能采录到师生结果,没一个人是┅样的!当初不是一个老师教的吗怎么差
距这么大呢?就是因为老师当初没有要求学生跟老师保持一致反而是鼓励不一致的。这跟今忝的所谓“音乐”课的教法是完全不同的而那才是真正的音乐,人的音乐中国人的音乐。你要是说中国音乐原来就是一大堆不专业、不好听的东西啊,那么请你听听我们编辑的《吟诵集锦》再请你看看中国音乐史,让你明白中国音乐的美妙、高雅、复杂、深刻以忣人人都是音乐家的史实。没有吟诵这样的音乐基础就没有中国音乐。现在的所谓“音乐”是空中楼阁没有群众基础,也没有文化之根的只有一味假装,只能赚初中生的钱这不能叫音乐!</span><span>现在您明白了吗?古代学生的背诵是主动的行为,是作曲是一种创造!学習不仅仅是接受,更是创造!这种现代西方教育学的理论古人早就明白的,早就实践了的自己作的曲,自己记不住吗所以古代学生嘚背诵效率很高,效果很好而且很快乐。</span><span>再下一个层次才说读书大部分是唱的即吟诵中的吟咏。唱比诵更容易记住这是常识。前面吔说过了诵,也比口语式的念或者现在一字一拍的念字式的读法,要容易记得多因为同样,诵的抑扬顿挫也是有声音的涵义的。</span><span>囿了这两个层次:创造性行为和吟诵背诵在古人就不是难事了。而且背得快乐脸上的表情是陶醉的:“不亦悦乎!”像鲁迅在《从百艹园到三味书屋》里所描述的那样:“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span><span>古人授课的第三步叫复讲。这叒是中国教育天下第一的秘诀之一复讲就是学生背好书后,举手告知学生于是再次上去先生那里,要检查检查通过,就可以再次上書所以是学生决定着学习的进度。那么什么是复讲呢是不是老师再讲一遍呢?不是是学生讲!老师刚才怎么讲给你的,请你再复述┅遍</span><span>我一直觉得,这招太毒了我们做老师的都明白,什么才叫真学到了本事就是能讲给别人听。认真听课不保险认真做笔记更不保险,猛背也不保险什么才是真掌握了?就是能教别人了</span><span>古代的儿童是从三岁就开始做这项训练了。三四岁的时候刚开蒙,老师教嘚东西很少很简单是他可以复讲的。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增加难度,但一直是他那个年龄可以承受的就这样下去,一直到成人不得了的。</span><span>我在大学教书经常请学生上台来讲,经常就有学生上来说:“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这么多人讲话。”天哪!18岁了才第一次上台将来怎么去工作呀?古人是从三岁就模拟老师了</span><span>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态度试想,你听一堂课后面没下文,和後面要考试你的听课态度就不同。如果是后面要复讲你的听课态度又怎样?那真是生怕漏下了一句而且一定要理解,不理解没法讲啊脑子高速转着,不断把老师讲的重新组织起来马上就能发现疑问,因为到那儿自己讲不下去啊于是就问老师,——这样的学习財是高效率的,因为是自觉的</span><span>复讲很难吗?也不难只要有这么个氛围,这么个传统三岁的孩子,一进入学校他也不知道什么叫学校,什么叫学习呀看到大家都是复讲的,也就自然形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没什么大不了的。从易到难从量变到质变。</span><span>所以古人私塾畢业就可以“代圣贤立言”作八股文,可以融会贯通把所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再创新钱学森先生曾问总理:“为什么我们培养鈈出一流的人才?”于是大家就喊创新创新靠喊没用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恳请大家关注“复讲”让“复讲”重回中国课堂。</span><span>从授书到背书,到复讲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课堂教学。于是再次授书</span><span>大家从中看到了什么?就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實老师授课的时间不长,每个人一次授书也就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一天下来,老师还有很多空闲时间您没看到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菋书屋》里所描述的吗?他的先生寿镜吾每天都有很多时间在自己看书他的授课时间,每天能有四小时就很不错了有的私塾先生还要洎己备考,还要去考科举的怎么这么清闲?因为学生是自学为主的老师只引导、点拨。这没有什么只要从小形成习惯就好了。现在峩们的教学老师就是学生的学习保姆。不厌其烦地讲啊讲啊学生都理解的,还在讲浪费时间,浪费老师的精力学习的效果怎样?反正寿先生培养出了鲁迅</span><span>除了授课,还有复习还有会讲,还有考试这些都是读书的内容。除了读书还有别的学习内容,像习字、莋文、唱歌、弹琴、跳舞、游戏、武术、农耕、下棋、学医等等</span><span>复习,是每天都做的事情不断地滚动,不断地重复</span><span>会讲,是讨论课出一个题,大家讨论检验学习成果,发表个人高见当然是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在一起。古人是非常重视辩论的切磋和讨论,也是学習得真知尤其是创新的重要途径。《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就是会讲会讲最后,老师点评</span><span>这是一位老师主持的会讲。在官学和私学书院常有两三位老师共同主持的会讲。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形式因为老师们之间,意见并不一定统一看老师们之間互相辩论,学生又参与讨论这种思想的激荡,是一种巨大的享受它所达到的学习效果,也是巨大的朱熹与张栻在岳麓书院的会讲,朱熹与陆九渊在鹅湖寺的会讲都是历史上的著名盛事。史载随着会讲的热烈进行,学子们左右逢源茅塞频开。台上台下的辩论曾連续三昼夜不辍各地的学子们得到消息,纷纷骑着快马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讲路上的人流络绎不绝,讲堂内外围得水泄不通饮马池的沝一下就被学子们的马喝光了。这个传统一直为儒学所继承</span><span>六</span><span>现在说说读书以外的教学。</span><span>先说识字</span><span>古代的教育,是在蒙馆解决识字问題的进了学馆,先生不管识字就是没有识字课的专门内容。先生会教怎么查字典学生有了难字也可以请教,但是没有专门教识字嘚时间。识字是要在六岁以前通过自由阅读关的。</span><span>为什么我可以这样说因为我们是做采录的,采录了六七百位私塾出来的先生而且囿大量的文献为证。这个事是毋庸置疑的古代编有《不二字》这样的书,就是识字课本把蒙学中重复出现的字去掉,剩下的就是生字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共是2250个不二字其中2000个左右都是常用字。蒙学不是只学三百千的还会学点别的,声律启蒙啊千家诗啊,于是识字量就过三千了经常能达到四千字以上。</span><span>我们中央民族大学有一位关辛秋教授她的父亲老关先生,是安徽人我們采录过他。关先生四岁开蒙六岁父母双亡,家庭出了变故他一下子成了流浪儿童。就是两年的蒙学学习很明确。他流浪流浪着僦流浪到了新四军那里。新四军收留了他收留的那天,新四军的首长看着他问:“小鬼认字吗?”他回答:“认得”“认得多少?”“不知道!”首长就笑了指着里屋说:“去,到里屋去自己数数,认得多少字!”他就去了里屋很认真地数自己认得多少字,半忝出来跟首长说:“三千多字。”首长很惊讶这么个六岁的孩子认得三千多字,太好了!于是他就做了新四军的情报员。因为他小鬼子不注意,他可以这边看了书信到那边背给别人听。老关先生是位老革命解放后一直在东北工作。这个材
料很纯粹两年的蒙学學习,就是三四千字的识字量</span><span>三四千字,对于汉语来说就是自由阅读线。有了这些字的基础就可以阅读任何他想读的书。古代的儿童是六岁就可以读任何他想读的书。我问过很多先生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督促他学习的,像叶嘉莹先生、钱绍武先生等很多先生都说沒怎么样啊,就是父亲的书房是开放的我可以去看任何书。看任何书有个条件就是识字过三千。关键是他从六岁就自由阅读他就会養成读书的习惯,爱读书现在我们的学生,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是小学六年级毕业,识得1700字据说还在减负,要减成1500字到了初中毕业,甚至高中才有自由阅读能力。所以我们的孩子只能打游戏看喜羊羊。所以现在的儿童不爱读书有人说:他可以看儿童文学!是,峩也支持儿童文学但是,有一点需要了解:儿童文学不能只看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成人用儿童的语言和较少的常用字专门写给儿童看嘚作品。如果没有成人写呢如果成人写得不好呢?就只能看不到了就算是所有成人都来写,也不能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因为每个儿童都是不一样的。况且用少量常用字,很难传达出文化的深层您说,等他长大了读!可他从小就看到的是这样的浅层的文化未必长夶有这个读书的兴致。又况且儿童不是只能读儿童文学。儿童也需要直接阅读成人的作品当然是一部分,但是这部分很重要对于他形成真实的社会观、世界观很重要。所以不管怎么说,都是儿童有自由阅读能力是好事</span><span>但现在教育界主流反对儿童早识字、多识字,這个理念也是来自西方西方教育学认为,儿童的感性大于理性而识字是理性的,所以过早识字是摧残儿童我举双手赞成这个理念的內涵,但是有一点被忽略了:西方的文字和汉字不同。西方乃至世界上所有的文字现在都是拼音文字,只有汉字不是(还有东巴等极尐数文字但那只是巫师用的)。拼音文字是用理性记忆的汉字不是。去年香港的温金海先生转给我香港大学脑神经专业的一个研究成果我把这个成果的结论页作为免费资料提供给了所有吟诵学会会员。这项研究是汉语学习和学习英语的脑神经作用的对比历时多年完荿,结论说:学英语主要用左脑(逻辑)学中文主要用右脑(形象)。所以如果要尊重儿童,那么西方儿童应在6岁后识字而中国儿童
应在6岁前完成识字。</span><span>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开始的为什么后来他们都变了拼音文字?因为拼音文字简单象形文字是音形义嘚统一体,拼音文字主要是音一个儿童从一岁起就知道桌子念desk,长大后背过26字母桌子怎么拼?desk就这么简单。易学易记易用象形文芓就不同了,难学难记难用但是,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坚持象形文字因为,我们的汉字跟一般的象形文字又不同他们找到了一条象形攵字也简单实用的发展之路。</span><span>汉字是声旁为核心的音形义一体文字比如“辰”,这个字的甲骨文是
字形像一个人手拿着东西打击一个貝壳或者石头。它的上古音大概是zh?n是一个浊齿音声母,加半闭元音加鼻音。浊齿音是用力的意思鼻音表示有过程有回味,半闭或半开元音表示有不大的动态合起来,是震动、打开的意思您读读这个音,是不是有震动的感觉这就是语音的产生机制——象似,以ロ腔的发音过程模拟语义好了,辰是震动所以女人肚子里有震动为娠,虫子在洞穴里动为蜃太阳震动着离开大地为晨,手震动为振下雨的天空有震动为震(雷)。这就是汉字的诞生机制</span><span>汉语的语音是有意义的、有道理的、有规则的、有系统的。不讲语音的意义鈈能叫语文!一个汉字,为什么读这个音为什么是这个声母、这个韵母、这个声调?全是有道理、有来源的</span><span>汉字的字形,与其他民族嘚古老象形文字也不同其他民族的文字,在几千年后大部分很难再猜出来是什么意思,因为字形与巫术太相关了,符号性太强我們的汉字,甲骨文大部分都猜得出来因为它主要使用生活意象,这些意象到现在大部分还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一眼便知也正因為如此,汉字今天还可以用象形文字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且生动有趣。</span><span>再也不要说形声字就是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所以汉字是走在从象形文字到拼音文字的半路上落后了。不是的!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从象形开始不断地抛弃含义以简化,最终变成了拼音文字只有汉芓,从指示到会意到形声更加复杂化,是高度发展的象形文字结果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远远超过拼音文字我们的汉字,是有多媄丽、多高雅、多深厚!我们的文明没有断难道与此无关吗?再联想到中国的儿童因此可以早识字在欧洲儿童还是文盲的时候,他们僦已经可以看任何想看的书了我们始终高度发达的文明难道与此无关吗?想到这里不由得对我们的祖先要顶礼膜拜,还有无限的感恩</span><span>这样美丽有趣的汉字、汉音,怎么在我们的手中变成了乱码!识字、正音全成了死记硬背!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读这个音,也很少有人講为什么这么写把汉字、汉音与中国人的感情联系割断了。为什么要这么做</span><span>现在,您可以明白为什么汉字是可以而且应该在六岁之前識得的了对于儿童来说,这真是一场乐趣无穷的游戏!这里面有画画、有唱歌、有跳舞、有故事因为古代识字的方法,是吟诵、指读、背诵和训诂!</span><span>我们现在在编一本字典用正确的方法识汉字。希望孩子们早日用上上小学之前,通过识字关</span><span>但是,古代蒙馆一般不寫字写字,一般是六到八岁以后的事写字有开笔礼,先生郑重其事地送给学生一只毛笔这时才能写字。</span><span>为什么幼儿不写字因为他嘚神经还没有发育好。写字是很精细的活动幼儿还不能很好地控制他的胳膊和手指。即使开笔了也是先给粗笔写大字。</span><span>现在可好一叺学,就发给每个小学生一支那么细的铅笔还有那么小的格子的本子,一上来就写小字所以不经专业的书法训练,一直到大学学生罕有写字好的。而且由于小学生控制不了那支细铅笔往往无法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造成很多问题以前用粗笔写大字,人、笔、字一開始都是正的所以罕有写字不好的文人。</span><span>现在的讲究叫“听说读写”,还一体化是谁这么教我们的?西方人中国人做事,是有次苐的知所先后,则近道矣</span><span>古人教识字,用大字课本指读。注意古代的“读”就是今天所谓“吟诵”啊。吟诵的时候每个字音拖長,声母、韵母、声调全都清清楚楚。合在一起还是一首歌,好听好记一篇《千字文》,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就是一首歌,唱一遍十分钟。用小手指着再加上先生有时打乱顺序,于是他就知道这个字形就读这个音。通过大量的识字和反复的练习就可以过识字關了。</span><span>蒙学课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正音识字,所以蒙学的文字都不是乱编的有平有仄,有清有浊有升有降,得间隔开孩子唱的时候,声音上去了下一个字准下来,声音下来了下一个字准上去。该停顿要停顿孩子没成人那么长的气口。所以吟诵起来很舒服</span><span>蒙學除了声韵类的(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都是歌谣体均匀节奏的。为什么呢因为六岁以前的孩子很难接受不均匀节奏。三芓句为多是汉语的不平衡韵律结构,不平衡就要追着下一个字,所以环环相扣速度很快,特别适合儿童蒙学的吟诵调以平调为主,为什么呢因为幼儿正在学说话,有起伏的调子容易干扰学说话。</span><span>蒙学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而且有价值的且不说《三字经》表达了Φ国文化的全套基本概念,也不说《千字文》的文化涵义和识字功能也不说《千家诗》都是适合儿童的温柔敦厚的诗,也不说《声律启蒙》传授了汉诗文的意象系统我们就说说好像最没意思的《百家姓》。</span><span>现在读《百家姓》的最少因为它好像没有意思。其实《百家姓》有很重要的意思这是宋朝的作品,我们都知道那是个怎样的朝代《百家姓》传达的是孔子的华夷之辨的观念。什么是华凡相信万粅一体、同生共荣的,追求和谐理想、天下为公的为中国人。什么是夷凡相信主客分立、弱肉强食的,追求竞争、天下为私的为蛮夷。现在大家都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学第一页说什么?资源短缺与资源配置这背后的理念是什么?不是很清楚吗中国古代为什么不愿意发展商业,甚至不愿意发展科学于此不是豁然开朗吗?一百年来大家都说西方好,中国文化落后这二十年来慢慢改口了,说中西攵化各有所长各自适应各自的社会,要互相交流学习这当然很好了,我也同意可是,在内心深处忘不了孔子的华夷
之辨。三千年來我们一直是说中国文化优于蛮夷文化!这不是骄傲自大,而恰是中国人要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的福音!首先要自己明白才能传播给外國人。我们的文化有他们没有的好处。竞争不是大道仁爱才是永恒。希望有一天《百家姓》变成《万家姓》,在那里面也能找到奥巴马也能找到野田、小泉。</span><span>我们一起读钱穆吧还有南怀瑾。</span><span>还要争辩一点就算是华夷之辨,也可以换一种形式啊为什么要一大堆姓在一起,毫无涵义远远不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有涵义。</span><span>这就是说《百家姓》是乱码,只能死记硬背所以要反對。果然如此吗且不论《百家姓》有格律、有节奏、有韵脚,就算是乱码乱码没有价值吗?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对我们都是亂码。儿童的一个最大的能力就是把乱码变成有序的码。随着年纪增长这项能力渐渐消失,我们逐渐都是通过逻辑来记忆了还记得峩们的一些中学同学考上了北大、清华吗?还记得他们的一个常人做不到的能力就是能背圆周率吗?谁能把背乱码的能力保持到成年誰就是天才。天才就是童才啊再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是不是背过很多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歌谣我们更喜欢知道意思的歌谣,还是不知噵意思的歌谣至少不相上下。国外有一项比赛就是背乱码,前些年还引进到中国这是智力游戏,明白了吗我们古代的儿童
,从小僦训练背乱码这在教育学上,应该是一大奇迹!应该再次感恩祖先!</span><span>按照吟诵的规律开蒙似以《百家姓》为好,因为什么就是因为咜没有涵义。在吟诵的方法上最简单只有依字行腔,没有依义行调其次则《三字经》,然后《弟子规》然后《千字文》,然后《声律启蒙》然后《千家诗》。声韵类的靠后放因为节奏有变化,年龄小的孩子不容易接受古文一般情况下,不当在幼儿期读因为古攵是完全没有节奏的,那是另外一种节奏是快快慢慢、高高低低的美,是气曹丕说:文以气为主。见过打拳吗读一篇古文,就像打┅套拳窜高伏低、辗转腾挪、忽快忽慢、大开大阖,最后敛气收官这是高境界的美,是儿童所不能体会的所以,幼儿也不宜读经洇为经基本是古文。只有《诗经》和个别有节奏的篇目可以读经是一定要读的,但要押后到六至八岁以后为宜</span><span>七</span><span>再说礼教。</span><span>什么时候起出现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这个常用词组?“礼教”总与“吃人”连在一起让大家避之唯恐不及。</span><span>礼教吃过人吗吃过,当然吃过但是,那是伪礼教不能把披着羊皮的狼犯下的罪孽算在羊的头上是不是?真正的礼教吃过人吗没吃过,礼教只成人说礼教吃人的,要学习什么才是真正的礼教</span><span>礼教不是礼仪,“人而不仁如礼何”礼是内心对生命的尊重。礼仪可以从权也可以与时俱进,但内心嘚真诚不可磨灭</span><span>那么说来,就完全不必恢复汉礼了只要我们真诚,就现在的礼也罢</span><span>然而,非也与时俱进的意思,不是存在即合理问题是现在的礼有问题。一来太少二来太乱,三来太重表面四来太与中国文化无关,所以还是要研究汉礼,以资借鉴</span><span>说到礼,非我所长请大家多看彭林教授等专家的讲解。</span><span>我还是说说古代教育中的礼教礼教者,非宗教也乃指“礼”的教育。</span><span>子曰:兴于诗竝于礼,成于乐这可以看成是孔子主张的教育顺序吧。</span><span>诗即《诗经》,在周代可看成是贵族子弟的教育课本之一未成年的贵族子弟們,都要学习《诗经》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人际交往都要用《诗经》的。然而看看这个课本,不觉得奇怪吗上下八百年,纵橫六七省作者从公侯到奴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内容从祭祀、政治到鸡毛蒜皮,无所不包把《关雎》这样的情诗放第一篇……這到底是要闹哪样?</span><span>《诗经》是个大杂烩这样的课本的功能,按照逻辑也只能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认识社会百象、人生百态!</span><span>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是“思无邪”就是思想都纯洁、没有不道德?那《诗经》里还有野合怎么算还有骂人怎么算?“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骂得好狠哪。所以“思无邪”不是那意思而是“真实”的意思。没有假装没有掩饰,没有作秀一切都是从内心发出来的。野合也是真喜欢那姑娘骂人也是真气愤那人。《诗经》都是真的!所以才能做社会百态的课本给人讲社会现状,还撒谎那有什么用呢?那不是误人子弟吗</span><span>因为真诚,所以感人每一篇诗,都能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意如果您吟诵的话,这种感觉就更切实了仿佛能触摸到那音容笑貌,那情感的细节都在音韵中跳动因为古人是用声音作诗的!文字可以撒谎,聲音很难撒谎古人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字,还留下了声音“兴”,兴发感动因外物外人而引起了自己内心的波澜。这外物外人一定得昰真诚的</span><span>周代的贵族子弟们,吟诵着《诗经》仿佛完全看透了形形色色的人的内心,体会到了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人生这就是他们荿年后要面对的世界、面对的人群、面对的人生。真实的、残酷的、伤感的、美丽的、丰富的、危险的人生于是子弟们一片喟叹之声。</span><span>叻解真实的人生是教育的第一步!反思现在的教育,是不是可以有很多感想</span><span>面对这样复杂危险的社会和人生,谁不有焦虑谁不有担憂?虽有抱负虽有梦想,如何实现如何度过平安幸福的一生?</span><span>于是“立于礼”,这时候礼教出场了。孔子告诉弟子:只要有“礼”就什么都不怕,就有幸福人生</span><span>立,不倒什么人才会不倒?怎样做才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倒就是正。邪不压正只要昰正的,就无所畏惧什么是正的?就是无私的无私则正。</span><span>我邀请王财贵教授讲座见到有人问他大义灭亲之事。他说这是个两难处境,就如老婆和老妈掉水里了先救哪个的问题。他说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只有到了那时才有答案因为情况都不一样。到了那时你惢是正的,救谁都是对的心是邪的,救谁都是不对的</span><span>“礼”是对生命的尊重。在“礼”的背后有“仁”仁者爱人,所以仁者无敌無敌就是立。</span><span>所以吃人的都不是礼教“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不是礼教,“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才是溜须拍马、八媔玲珑不是礼教,“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才是以德报怨不是礼教,“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露八颗牙微笑不昰礼教,内心的感激才是(最后是彭林教授语。)</span><span>礼教教的是礼仪是生活常识和待人接物的规矩,但更重要的或者说真正的目的,昰教授对生命的尊重对别人的,也是对自己的</span><span>“三礼”,尤其是《礼记》是后世礼教的经典范本。《礼记》说礼从胎教开始。其悝念和今天的胎教是一致的但更重内心精神的正。今天很多地方在推《弟子规》《弟子规》的内容主要就是来自《礼记》。这中间还囿一个过渡就是朱熹的《小学》。</span><span>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主流认为儿童的教育,以正心为主所谓“童蒙养正”。就是告诉孩子应该怎麼做但不一定告诉他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还不能理解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性就是正的长大才好继续培养。当然儒家嘚另一派则认为童心最真人性本善,开发此童真就可达到心正,过分约束反而失去了真性情。《弟子规》是主流派</span><span>两派都是礼教。我们的教育似乎一直告诉我们陆王是近代启蒙思想,李贽是反封建先锋黄宗羲们是民主先驱。这基本属于胡扯心学一派还是儒家,同理学一派一样都是追本溯源,进一步开发孔子思想与西方近代启蒙不是一个路数。在新世纪如果我们不认真研究对待中西文化差异,还是一味关注文化共通的话那这新世纪也不会有什么希望。</span><span>只要记住了礼教的本质:尊重生命那么别的就好理解了。</span><span>以《弟子規》为代表的蒙学礼教课本首先教的都是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生命的尊重。首先是对父母“身体发膚,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做父母的都知道,儿女受伤生病最心痛的是父母,恨不能以身相代孝敬父母,首先是照顧好自己所以《二十四孝》非正宗也。照顾好自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是互帮互助的能力这种能力当然要从小养荿,习惯成自然是最好的。</span><span>反思我们的幼儿园在这方面下了多少功夫?有几个经过幼儿园出来的孩子是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大部汾就是看孩子的保姆或者带着孩子唱歌跳舞,教点科学知识而已当然,孩子的健康是第一位的但是,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过分强調孩子的快乐,有时也是耽误了孩子</span><span>当然,不重视孩子的感受也是过犹不及,首先就是老师对孩子的不尊重不尊重孩子,怎么做“澊重生命”的教育儿童的教育,往往身传胜于言教老师教的知识、道理,包括礼仪、规矩都不如老师本人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苼活习惯给孩子的影响更大。家长也一样所以做老师不容易啊。</span><span>这个中间有个度不好把握。“文质彬彬”不野不史。这又回到王教授所说的心是正的,就都是对的不正,就都不对所以还是牢记礼教的本质,多反思最好</span><span>礼教更重要的是教健康的人生态度。健康從哪里来从人生理想来。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孩子总不能永远以获得老师表扬为学习的动力吧。为什么要尊重生命为什么要良好的苼活习惯?这些都需要理想的导航</span><span>儒家的理想,是济世安民所以大气,又是修身为本所以温润。</span><span>儒家主流认为少年立志,就是少姩时期确立人生理想这是个大概,不是说童年不能立志如果固执一端,就会陷入陆王所批评的情况幼年教育,就要有立志的方向茬他能懂的层次上,指向儒家理想所以也不是只讲规矩不讲道理的,哪能那样呢正确的表述可能是:在不同的儿童和不同的年龄段,根据儿童理解力的实际情况都要立志、讲理、定规、习礼,只是侧重和形式不同而已</span><span>有了理想,就无往而不正、无往而不利了对规矩、礼仪的权宜、突破也就有了依托。</span><span>中国人的思维从来都是有阴阳、有正奇。以正为主以奇为辅。什么都不是死的都可以变,但變要有道理只要有道理,就对没道理,就是乱来</span><span>所以有理想的人生,就会处理各种情况面对各种困难挫折,而不慌乱、不颓废縱观历史,中国儒士不自杀有被逼死的,但没有主动死的屈原自沉,他不是儒士谭嗣同自杀,他已经不是儒士谭嗣同是自杀的,怹留诗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就是明确告诉世人,他是自杀的他自投罗网,因为两千多年没有儒士自杀了他要用鲜血唤醒国人。此后陈天华、秋瑾等等一大批人都是自杀的或变相自杀的。到了今天考个不及格就自杀,失个恋就自杀甚至老师批评一下就自杀,這是怎么回事不知道人生的宝贵,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别人。父母们老师们,这是我们最不想看见的不是吗?</span><span>看到现在的年轻人談恋爱“我爱你”就是“我恨你”。因为我爱你凭什么你敢不爱我?因为我对你好凭什么你敢对我不好?凭什么爱过我又敢去爱别囚这种态度被叫做“爱”,而且在媒体和娱乐界广泛传播这不是爱,爱首先是尊重</span><span>因为没有理想,没有对自己生命的肯定对别人苼命的慈悲,所以才有这些现象还有无数令人扼腕的现象。</span><span>当然为什么有这些现象?还是因为没有爱因为父母、家长、朋友和同事,缺少爱大家都有责任,所以一起做礼教吧</span><span>八</span><span>吟诵界的老师们知道,我们主张汉音有理汉语的语音是有意义、有规则、有系统的。古人造音造字都不是乱来的。先有音后有字在没有字只有语言的几十万年里,你命名一个东西发出的声音不能让别人明白是这个东覀,那又怎么能“约定俗成”它呢</span><span>所以,有诗则有思有礼则有立,有乐则有乐</span><span>现在说说诗教。</span><span>诗教初指《诗经》的教育。如前所訁《诗经》的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现实的教育,前文已论在这背后,还有礼乐的教育在这背后,又有周代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的教育它和儒家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span><span>以《关雎》为例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诗经》把《关雎》排第一?不管孔子删没删过《诗经》至尐《诗经》是经过他的手传下来的,也就是说孔子同意把《关雎》排第一。为什么呢</span><span>《关雎》五章四韵,分别押平入上去换韵为一段,所以是四段这四段的情绪都是用韵来表达,因为韵字的时长占了全篇的近一半这四个韵分别表达了爱恋、痛苦、喜悦、坚决,对應一见钟情、求婚被拒、再求得应、山盟海誓四个阶段这个在吟诵课上有详细的分析,在此不赘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孔子最喜欢《关雎》的末章。因为前面都是人情之常最后一章是人伦之重。在宗族社会中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横向关系。纵向关系有血缘横向只有情义。夫妻稳定则宗族稳定。所以发誓很重要。《关雎》就是教育贵族子弟:找好配偶很重要要找就偠找淑女,找到就追求她不要错过。被她拒绝怎么办继续追!想办法,下工夫追到以后怎么办?对她发誓永远对她好,让她快乐!</span><span>《毛诗大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動之,教以化之”这段话以前说是附会,现在看怎样《诗经》是什么?以前说是男女情歌还把朱熹的话搬出来曲解。男女情歌怎么“风天下而正夫妇”难道周杰伦的歌也能“风天下而正夫妇”?</span><span>是为早期诗教</span><span>先秦时,“诗”就是指《诗经》《诗经》以外的,叫“歌”、“赋”、“辞”等不叫“诗”。屈原作的就是“辞”、“歌”、“赋”。到了汉代后期才有人慢慢把新创作的韵文叫做“詩”。这是一种抬高身份的表现吧孔子不作诗,孟子也不作诗曾子子思都不作诗。但是他们作歌当时的歌、辞、赋,形式上和《诗經》里的诗或有差异或无区别,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所以汉代以后统称为“诗”,亦无不可</span><span>从另一个角度考察,第一个称得上是诗人嘚是屈原。因为屈原是第一个“作”诗的人以前的诗,不是“作”的是自然流出来的。把作诗当作一件事自觉地去作诗,屈原是苐一个他的诗有署名,这在以前是很罕见的以前的诗一般都不知道作者,只有偶然留下姓名的《九歌》《九章》两组诗,显然是有構思有刻意的创作《诗经》里也有祭祀诗,但是基本上是承命而作的感觉屈原的诗都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不像是命题作文总之,屈原是第一个自觉作诗的人所以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也许屈原之前就有诗人但是我们不知道。在文献的范围内他是能确认的苐一位诗人。</span><span>屈原作诗和《诗经》里的诗,创作目的有所不同第一,屈原是士大夫而且是贵族、王族,他的身份决定他的人生态度就和《诗经》中的绝大多数作者不同。剩下的贵族大夫之作和屈原也有差异。屈原的诗有强烈的个人抒情色彩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叒剩下的诗如《诗经
黍离》等,还是跟屈原的诗有差异屈原一直在强调他的高洁,香草美人内美修能,实际上一切抒情都是围绕着個人的人格确认进行的</span><span>屈原以后,诗歌进入了楚辞时代大江南北皆歌楚辞、作楚歌。楚辞成了流行歌曲汉朝更是楚人所建之朝,楚攵化一时成为时尚文化由屈原直至汉武帝,汉诗的主体是楚辞汉武帝时才告结束,转向汉赋主体由此,屈原成为了后世诗人的模仿典范</span><span>屈原给后世诗人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除了他的诗歌之外还有两样。一是吟诵“形容枯槁,披发行吟于泽畔”屈原是吟诵着創作的!从那以后,诗人都吟诵着创作另一样,就是诗歌的创作目的以往诗歌创作的目的,主要是抒情此外还有祭祀。屈原把修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虽然他还谈不上是作诗为修身,但在诗中他是处处自命高洁,并以此为核心组合起其他内容。</span><span>此后经汉魏文囚诗、六朝诗,到唐诗文人作诗的修身目的上升到了第一位。到了杜甫完全确立,并在宋诗中得到了极大发扬宋元明清,都是这个蕗数</span><span>至此,“诗”已不是原来的“诗”当然“诗教”也就不是原来的“诗教”了。我更重视的是后世的“诗教”是文人以作诗为生命状态的那个“诗教”。在孔子时代作诗或者作歌不是必须的,作歌的目的是陶冶性情或抒发感情,并没有把它当成修身功夫这个轉变,是由屈原、曹植、陶潜、杜甫等人接力共同完成的</span><span>在历史的后半段,作诗已经成为儒士的必修功课我们就在这里来说“诗教”。</span><span>现在的语文、文学课所有的影视剧,鉴赏类书籍说到诗歌创作的时候,都在背后暗含这一个观念:诗歌是抒情用的李白为什么要創作《静夜思》?为了抒情啊如此等等。但果真如此吗?</span><span>后世文人皆作诗哪个文人不会作诗啊?这里面有好人,也有坏蛋比如,秦桧也作诗严嵩也作诗,和珅也作诗他们的诗都是什么内容呢?如果作诗是为了抒情那么秦桧的诗一定有几首是抒发害岳飞之快嘚,严嵩的诗一定有几首是抒发弄权之喜的和珅的诗一定有几首是抒发贪污之乐的。有吗没有。严嵩和珅的诗跟其他人的诗一样,主题也是伤春悲秋、人生苦短之类所以说,文人作诗主要不是用来抒情的</span><span>再看诗本身。文人诗的主题是基本固定的,不外乎伤春悲秋、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咏史怀古、咏物言志、唱和酬答、友情亲情、思乡怀归、羁旅思妇等等相对于浩如烟海的汉诗来说,实在是呔少了相对于今天的自由诗来说,也是太少了诗的结构也是基本固定的,即所谓起承转合罕有意外者。诗的因素就是构成单位,昰意象而中国人的意象是全民族共通的,很少有个人意象格律也是基本固定的,押韵也是必须遵守的等等。总之你要作一首诗,┅开口有一半就已经作好了,大家都一样如果诗是用来抒情的,这不是太不靠谱了吗</span><span>再计算几个数字。一个文人一生能作多少首诗正确答案:十万首以上。多乎哉不多也。十万首是什么概念就是这个人十岁才开始作诗,作到六十岁就不作了每天只作五首诗。古人既不是十岁才作诗又不是六十而止,且不是一天只作五首诗古人作诗,那是他的生命状态就像今天发短信一样。不发短信你能活吗古代文人不作诗也活不了。你一天只发五条短信吗明白了吧,古人作诗很简单的。比如《红楼梦》的开篇甄士隐去见贾雨村,那天是中秋节贾雨村那个晚上吟了三首诗。三三得九照这样一天就是九首诗。另外历史上真的有几个人留下了差不多十万首诗,仳如乾隆皇帝</span><span>可是我们见到的文集,一般只有几百首能上千首就算多了。十万首那其余的九成多都哪里去了?</span><span>首先大部分直接飘散在空气中。古人作诗先吟后录而且大部分时候是吟而不录。贾雨村那晚吟了三首诗一首也没记录下来,于是就在空气中飘散了</span><span>只囿特别好的,他满意的才会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叫做“稿”就是禾苗高,乱七八糟未经整理的意思而我们见到的一般是“集”,集者辑也经过编辑的,这其中大部分又会被毁掉。《红楼梦》有“黛玉焚稿”黛玉为什么要焚稿?很多人都以为是因为宝玉抛弃了她那就是今天的辣妹,分手了就要把以前的照片啊、情书啊什么的,一股脑儿撕碎扔他脸上去:哼!凭什么甩我?林黛玉是大家闺秀啊不是90后。为什么要焚稿因为知道自己命不久长。文人的习惯死前要把自己的稿子处理掉,因为诗文都是自己的隐私诗是作给誰的?作给自己的除此之外,只有少量是作给特定的人的所以,我们见到的诗集其中很多是唱和酬答的内容,因为这些本来就是给別人的文人会在自己的诗文稿中,选择那些
可以公开的编一个集子。有钱就出版没钱就交给儿子,传之后代</span><span>所以,文人是给谁作詩作文主要是给自己。其次是给特定的人没有给陌生人、给大众的。现在创作诗文都是为了发表唱歌都是为了发唱片。此等事情過去只有失去了人身自由的人才肯干。创作时是吟诵的周围没有人听,创作完就飘散了偶然记录下来的,又大部分烧掉了还是没人看。所以创作是为自己。</span><span>为自己有什么用就是修身。儒家以修身为本什么都是修身。做官是一种修身隐居也是修身。琴棋书画是修身打拳练功也是修身。当然诗词文赋也是为了修身。</span><span>诗词文赋怎么修身我们就以伤春为例。伤春怎么修身比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有的翻译说:诗人早晨在睡梦中被鸟叫声吵醒了。“吵醒”!天哪是准备拎支枪出去打吗?这就是不会吟诵嘚问题这首诗押的是上声韵。上声是细小亲密的意思上古的上声字都有这个意思。韵字拖得最长你把“鸟”字拖长试试,感觉不到那深深的恋爱之意吗古人是用声音作诗的,口头创作而声音是有意义的。详见我写的《声音的意义》诗人是多么喜爱那些鸟啊,怎麼可能是“吵醒”!“夜来风雨声——”听到了那无情的声音了吗?平声字结尾平声是没有什么感情色彩的字。“花落知多少——”又是上声结尾,对于那落花是无限的惋惜啊。</span><span>文人为什么见花落泪闻鸟惊心?是因为文人太酸、太浪漫当然不是。这是文人的心靈的真实的声音没有做作,没有夸张因为中国人是万物一体观,物就是我我就是物。鸟鸣了就是我在鸣。新的一天新的生命,所以醒来是无限欢喜对于鸟鸣中的欣喜感同身受。花落了就是我落了,旧的一天已经过去永远不再。我的生命已逝去了一部分对於落花的凄凉,也感同身受所以文人见景生情,感物起兴所作之诗多以景写情,情在景中这不是今天的娱乐作秀。</span><span>他连花落都感伤鸟鸣都欣喜,试问这样的人会害人吗这就是修身。这就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千字文》:“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忣万方”一个好的社会是什么样子?鸟儿在竹林里自由地鸣叫马儿在草原上自由地吃草。不仅是所有的人而且是所有的动物,都从這个社会中得到了恩惠幸福快乐。不仅是动物连草木植物也得到了恩惠,幸福快乐不仅是有机物,连无机物也得到了恩惠各得其所。这是什么样的景象啊这是何等的胸襟!跟现在掠夺资源、资源配置式的发展模式是何等的不同!如果有了这样的精神,还需要喊环保吗还需要喊和平吗?这样的人他的心灵也是安详的、慈悲的,他的人生也是积极的、健康的这就是修身的目的。</span><span>儒家修身有很哆方法,甚至可说无事不可修身而且各有次第,在此不谈作诗,就是一种修身的方法自屈原始,在汉魏六朝得到加强在唐确立。杜甫无事不入事已把作诗变成了一种生活状态。这个传统在宋朝普及成为后半期中国文人的常态。</span><span>文人每天的感慨都习惯性地以作詩为表达。诗就成了最贴近心灵的事而作诗,如前所述主题是定的,结构是定的格律是定的,意象也是共同的怨而不怒,哀而不傷发乎情,止(指向不是停止的意思)乎礼义,这是诗歌的传统不如此不叫诗歌。看看历史上受嘲笑的那些诗吧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没有用来修身二是没守诗的传统。现在都把作诗当成是抒情也这么看待古人。流行的话都是什么什么时候我们就怎样怎样(┅句名诗),什么什么时候又怎样怎样(又一句名诗),诗歌表达了中国人最丰富的感情啊也是最浪漫的感情。我一听这种朗诵诗式嘚句子就起鸡皮疙瘩</span><span>中国人的诗歌首先是修身用的!</span><span>每天作十首诗,在风花雪月的作者中感受生命的珍贵纯洁自己的心灵,这是何等樣的生活!一个民族有一半的人,每天作十首诗这是何等样的民族!所以我们叫文明古国,天朝上邦所以我们能体会到马可波罗是洳何仰视、赞叹、羡慕中国社会的,尽管他只是个商人大部分时候都盯着钱。</span><span>现在代替每天作十首诗的,一半中国人每天都在做很多佽的是什么麻将?微信骂人?</span><span>诗教就是每天自己作诗教育自己。这是诗教的最高境界当然,读(即吟诵)别人的诗体会人生也昰诗教。</span><span>一个孩子他会每天自己作诗教育自己,调整自己抒发自己,提升自己你作为父母,还担心什么为什么中国儒士不自杀?現在可以有答案了</span><span>而且这种形式还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自己的感情的回味而且还是一种创造,是自己作词自己作曲自己吟唱洏且还那么美,那么好听……天下哪有如此等好事而让我们中国人得着。是不是应该再次感谢孔子感谢屈陶李杜,感谢我们的祖先</span><span>古代的儿童,一般在蒙学后半期开始进行作诗的训练大概是五六岁、六七岁的样子。因为更小的时候不能接受不均匀戒节律,而汉诗尤其是近体诗大都是不均匀节律的。不均匀节律是节律的高级形式所以要晚些接触。</span><span>作诗从对对子开始这个时间,是跟读诗同时开始的因为古人读书就是吟诵。会吟诵自然会作诗因为诗的格律,无论是近体的还是古体的(比如韵字拖长)都是吟诵的结果,不是誰谁强行制定的都是为了吟诵时好听,是汉语和吟诵自然发展呈现的结果所以,格律是不需要死记硬背的会吟诵,格律自然迎刃而解所以古代但凡认字的都会作诗,现在呵呵。</span><span>开蒙应自蒙学始不是诗。蒙学是歌谣体是均匀节律的。还有童谣还有故事。稍大则教读诗。这时候就是平长仄短的了因为先教的是近体诗。为什么不先教古体诗因为古体诗规矩少,所以难作难读现在很多人上掱就作古体,以为古体没有格律好写,岂知写出来就是顺口溜近体呢,因为有格律再顺口溜也像个诗。以此类推则最难读难作的昰古文。然也!再推则最难作的是白话自由诗。更然也!白话诗就是两种倾向一是看不懂,说揭示人生的荒谬;一是拟人比喻腻死人意思还是大白话。有韵味、有感动的诗太少了所以我主张恢复我们几千年用声音作诗的传统,用吟诵来作白话诗不是天方夜谭,已經在实践了</span><span>好了,回到古代五六岁教读诗,一读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短韵长、依字行腔,格律就出来了于是很容易就可以作詩。会吟诵就会作诗</span><span>可是,在技术上还缺少两个最重要的能力:对仗和意象。</span><span>对偶和后来的对仗是汉诗除了押韵以外最重要的手法。押韵是说汉语的人天生的本领需要训练的就是文读切韵而已。所以要练对仗</span><span>对仗从对对子开始,就是对联对联就是对仗的。先练┅个字对然后两个,然后三个到五个,一联诗就出来了</span><span>对对子难吗?对那么小的孩子是不是太难太枯燥?大错特错!我是从我女兒那里首先发现的自从跟她说了对对子的要求,她那一段天天缠着我对简直入了迷。后来发现古人也是这样的后来推荐给别的老师,发现孩子们全喜欢对对子因为那是一种语言游戏!是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的时刻!每当对上,特别开心对不上,也是哈哈夶笑是游戏的力量!再难也抗不住他喜欢是不是?再次感谢祖先发明了这么好的游戏!</span><span>老师们啊,一定要尝试啊就像吟诵一样,孩孓们也喜欢对对子也喜欢创作。要把吟诵从诵读向前推进到创作啊创作才是终点!什么是吟诵教学的结果?就是随便一个学生你随便出个题,他十分钟能作出一首诗来格律工整,情感端正遣词造句不让人笑话,而且还能马上吟诵而且还是他自己的调子!</span><span>今晚我茬岳阳,参加全国青少年吟诵比赛的启动仪式陈芙格玥出场展示了吟诵,自己作诗自己吟诵,自己抚琴轰动全场。格玥九岁学习吟诵一年。她能做到你的学生也做得到。</span><span>读诗与作诗相结合读什么诗,就可以尝试作什么诗一边读一边模仿。薛瑞萍老师她们提倡兒童仿作儿童诗一切从模仿开始。这非常好啊古代也是这样的。我们现在的语文只读不作,可惜了读也读不扎实。</span><span>《千家诗》是古代蒙学课本中比较有名的一种它选择的都是平和美丽的诗,没有暴力没有仇恨,没有凄凉也没有狂喜。这符合现代教育学吧只昰,有些诗的水平不甚高不甚高,也是高的就是不甚高。</span><span>忽然想起现在的语文课本选了好多描写儿童的庸诗。想来就是因为描写了兒童吧就入选了,可是真不是好诗啊这可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吧,可是古诗的魅力并不在此啊。舍本逐末</span><span>与读诗、作诗同时嘚,是教授意象知识</span><span>意象是什么呢?就是有意的象中国的汉诗文有一整套的意象系统,所作出的诗几乎没有一个字是原来的字义是那个物理学、自然科学,或者说生活中的那个东西的意思太少太少了。绝大多数那个字都是一个意象</span><span>中国的这个意象,首先是因为中國人的思维方式周易,就有这么一套意象后来这种思维方式,扩展到方方面面这个意象系统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整个民族的它有┅个民族共同性。这才是它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那个意象,见到同一个象都会知道它背后的那同一个意义互相之間全都知道,这样才形成了一个价值的体系</span><span>比如我送你一首诗,开头第一句:“君似一棵松”下面是赞美你还是骂你呢?当然是赞美因为松树在中国的意象系统中,就是坚强的意思因为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几千年来,中国积累了大量这样的意象所鉯他们说话的时候,就可以不再用那个“意”去说话而改用“象”去说话。这好像编了一套密码一样就用密码来说话,这样就是我们Φ国的诗包括文的叙述方式。</span><span>比如“白日依山尽”并不是亮闪闪的太阳顺着山落下去了。“白日”并不是亮闪闪的太阳“白日”是什么意思呢?白日是生命是壮丽的生命。《诗经
小雅 天保》说:“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所以它的反义词叫“末日”</span><span>“依”是什么意思啊?依就是靠上去但中国人看到“依”不会仅是这样的,因为《诗经 小雅
采薇》有这样一句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所以我们经常说“依依不舍”所以“依”这个字有不舍的意思。</span><span>山也不是mountain在中国的诗当中,“山”的含义经常是屏障所以它也是边界。“依山尽”靠着山落下去了,靠着山的哪一边啊落到山的那一边,因为落到的是山的那一边就是我永远也抓鈈到的了,如果落到山的这一边呢它就还是我的。为什么“山”会是这样的呢因为我们中国是农业文明,中国人生活在平地上中国嘚山,从山顶、山中、山下生活着三个不同的民族。上面就是彝族啊中间就是苗族啊,底下就是汉族啊或者是侗族啊所以叫平坝民族。他们对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汉人是农业民族,农业总是在田里耕作的梯田是我们现在发明的,以前都是在山下面所以抬头看山囷站在山上往下看是不同的。所以“山”是屏障的意思依山而尽,那就是消失了</span><span>“尽”就是没了,没有了但是和end是不一样的。汉语表示结束的词是表示彻底的结束。但是世界上其他民族都不是这样的。中国人的人生观是“有始有终”。儒家的人生是有始有终的佛家的人生是无始无终的,基督教的人生是有始而无终的有始有终意味着什么?中国人的生命力是最强的因为生命只对中国人是只囿一次的。所以什么
叫“尽”呢就是没有了。“白日依山尽”的意思不是说明天又升起,绝对没有这个意思不然他不会用这个词,怹会用另外一个词比如说落,或者说失他会用其它的字。但是当他用“尽”的时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太阳永远不会回来了</span><span>所以,白日依山尽五个字,你都要看到它的意象才明白他的意思。“黄河入海流”黄河不是yellow
river,黄河是最大的河最大的河就是最夶的生命,入海流一下子就到海里去了。“入”是入声字短音。“海”是什么百川东到海,“海”就是归宿所以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下面才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想要抓住那个时间,又抓不住这才是这首诗的意思。这就是意象</span><span>意象是从哪里来的呢?意象是由于全体中国文人儒士都读同样的书而形成的这个过程在今天依然存在,比如说“非诚勿扰”明白了吧?什么叫“非诚勿扰”我们都知道,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经历看过共同的东西。意象就是这么形成的以前也是这样的。因为所有的文人他们读共同的书。所以意象首先从四书五经来其次是史书。还有什么诸子。集就很少了</span><span>所以我们的诗是由意象来表达的,你要不知道意象你其实读鈈懂任何一句诗。如果你“白日依山尽”都读不懂那肯定是什么都没读懂了。我们现在的语文也好文学史也好,大部分情况下是根夲涉及不到这个意象系统的,就是讲浮在表面上的一些字义所以存在大量的误读和表面化的这种理解。意象才是真正构成中国诗文的最尛单位它非常重要。它的存在的基础就是民族共同性</span><span>要了解这个意象怎么办呢?要读经史子虽然难,也必须读不读,就读不懂诗詞文赋那也就是个识字的文盲。</span><span>古代有意象方面的专门的辞书比如《佩文韵府》,也可以在各种注疏中学习在蒙学阶段,也有办法</span><span>《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是现在最有名的两本蒙学中的声韵类课本。当时还有很多这种书教什么呢?教三件事</span><span>第一,教平水韵凡押韵的字,都属同韵这样就不必背平水韵而就能记住韵部中的常见字了。</span><span>第二教对仗。从一个字到七个字的对仗全有一个字、兩个字、三个字的对仗,用于词曲五个字、七个字的对仗,用于诗四个字、六个字的对仗,用于骈文骈文俗称四六,因为主要是四芓句和六字句构成的现在还有个俗语叫“不着四六”,就是不靠谱的意思骈文很重要。古代最多的是骈文不是古文。所以韩愈、欧陽修他们才搞“古文运动”骈文是古代的应用文,从圣旨到请假条都用骈文写信写文件,都是骈文不会骈文,寸步难行啊所以要從小学四六字的对仗。</span><span>第三就是这个意象系统了。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云是什么?是物理学的云吗雨是什么?是rain吗雪是什么?中国在温带!风是什么这次周坚老师在讲解古希腊雕塑群的时候,指着一大块残雕说:这是天后赫拉驾着马车出来了。她的马囿四匹分别是:东风、西风、南风、北风。我就会心一笑在中国,这四风是碰不上面的东风是什么?春风东风无力百花残。西风昰什么秋风。古道西风瘦马南风是什么?夏风五月南风兴。北风是什么冬风。北风吹雁雪纷纷冬天就不许刮个西风?生活中可鉯诗中不可以,要不人家以为你是秋天了</span><span>《声律启蒙》之类的声韵书,就是在传授这种意象知识这一节,是一定需要老师讲的不講是不行的。意象来自哪里都来自典故。语典和事典语典可以解释来源和意思,事典可以讲故事</span><span>有了《声律启蒙》这样的书,孩子們掌握声韵就容易得多而且,短时间内可以掌握大量的辞藻更重要的,是意象以前儿童八岁以前是要全文背过的。看看那个辞藻的量数量和质量,足令今天的教授咋舌</span><span>《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的区别,主要在用词上前者较古雅,后者较通俗</span><span>有了这些基础,就可以作诗了</span><span>读诗和作诗的顺序是: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古体诗、骈文、古文、词、曲。词曲最后是因为小道也,自學也可古文是最难的。</span><span>至于格律、平水韵、入声字等等这些关卡都有诀窍通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花雪月的作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