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的兔子绘本绘本怎么做

播撒社区阅读种子的“园丁”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信息时报讯 (记者 何蕊) 35岁的周娅有三个身份——教师、公益人以及母亲。法律专业出身的她,在大学执教已11年,在公益圈内更是活跃了14年。2011年,包括周娅在内的三位妈妈联合发起并创立了三粒豆亲子工作室,关注城市家庭教育,通过运用即兴故事、绘本、游戏、戏剧、游学等方式,在图书馆、社区开展亲子故事会,并开启了“故事种子计划”,以及面向家庭的“为食家庭”食物探索活动,探索和倡导城市可持续生活。  灯塔计划首届支教义工  周娅是湖南人,毕业后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当起了教书匠。早在中大读研时,她就成为了立足广州、面向农村教育的非营利性民间义工组织“灯塔计划青少年发展促进会”的第一届义工。  “我一直觉得当老师很好,而灯塔计划给了我一个可能,让我也可以去乡村,去一个不同的环境去体验当老师的感觉。”2012年,周娅前往肇庆怀集桥头镇支教。当时,她在团队中负责制定支教课程。第一堂课,周娅给孩子们讲了自己在北京的大学生活,“我想让孩子们知道大学除了读书外,还有很多不同的经历。可以玩社团,可以去旅行,不同的海颜色是不一样的。”她还准备了一个相册,边讲边让孩子们欣赏照片中的美景。  课后,周娅收到了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以及一封信。信中,学生告诉她,“你跟我讲外面的世界是这样子的,之前我完全不知道,那我可以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可是我现在知道了外面的世界,也知道自己永远也到达不了那里,我心里反而不幸福了,变成了失望和绝望,甚至有了自杀的冲动。”  这封信让周娅感到惊慌,同时她也认识到了自己言行以及看事情的角度会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之后,她调整了所有的课程,换个角度来引导孩子们看事情。  回归家庭 关注家庭教育  2009年,周娅当了妈妈。“我个人更喜欢做一线服务,而且因为有了孩子,所以更关注孩子的成长。”这一年,她退出灯塔计划理事会,暂时回归家庭,关注家庭教育的议题。  最初,为了给女儿讲故事,她开始研究如何用更好玩的方式让女儿理解绘本,同时记录下来,通过微博分享给其他父母和热爱绘本的人。之后,她开始在社区、公益机构、广州图书馆少儿部等地提供讲故事的公益服务。讲故事的舞台越来越大,听众也越来越多。  在开展故事会中,周娅发现,城市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并不比乡村少:乡村里的孩子与自然亲近,但城市里的孩子则相反;农村是熟人社会,而城市里,独生子女家庭缺少社区支持。城市里的孩子享有更好的物质条件,但缺乏父母的陪伴。“除了小家庭完善外,社区营造很重要。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孩子可以快乐、健康、有质量地成长的小环境和大环境——家庭和社区。”  回到自然 连接孩子和土地  2011年,包括周娅在内的三个来自公益圈的妈妈集合在一起,发起并创立“三粒豆亲子工作室”,通过书本、游戏、戏剧等开展故事会,关注城市家庭可持续生活的探索。  2012年,工作室开展了“为食家庭计划”,9个城市家庭一起从耕种、手作、素食、市集、节庆、游学等不同方向切入探讨食物与人、社区和自然的关系,家长之间公益互助,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第一次聚会安排在了广州慧灵农场,该农场是广州首个以“农场疗法”概念,为智障人士提供更大进步可能的农场。活动中,每个家庭手作一份食物,讲述食物背后的故事。活动中,有一位爸爸对前期的故事会、游戏和吃午饭丝毫不感兴趣,全程跨着手臂。直到农耕体验环节,拿到锄头,这位爸爸整个人十分精神,“这是他小时候做过的事情,虽然多年没接触过土地和锄头,但身体对农活是有记忆的。整场农事下来,这位爸爸姿势最好,速度最快。返程时他对太太说,你们可以多参加这种活动,我全力支持。”  培养社区里的“故事种子”  因为周娅和伙伴们在图书馆、社区开展了多场故事会,效果很好,因此很多机构、社区希望能够邀请她们到自己服务的社区或者群体中开展故事会。2012年,“三粒豆”启动“故事种子计划”——周娅和伙伴甘宁作为公益导师,为在公益机构从事社区亲子项目或儿童、青少年教育服务的社工、员工或义工进行培训。计划以社区为据点,在推广多元故事活动手法的同时,将可持续生活的具体议题带入社区,最终为社区公共生活和家庭生活教育注入有内涵的活动,共同探索可持续生活的可能性。  此后3年,来自满天星、灯塔计划等从事乡村教育的公益机构的员工、社工和义工,在周娅的甘宁的帮助下,学习讲故事的方法,了解绘本,开展延伸活动。之后,这些“故事种子”回到社区,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  凤凰城碧桂园是一个拥有十万人的社区。居住在该社区的“故事种子”,通过社区图书馆,开展多元的社区阅读推广活动;另一个“故事种子”泡泡姐住在珠江帝景,她利用一整年的时间在社区内做阅读推广,影响了很多妈妈。  今年,“故事种子计划”升级,预计招募28名关注阅读和食物议题的人,从议题出发设计活动,探索人和自然的关系,季节与食物的关系。这些“故事种子”将在工作坊中得到的多元想法,并将这些想法带回自己所在的社区,继续生根、发芽和成长。  作者:何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芽的兔子绘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