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9 r9380x与970现在比770强吗 对比gtx960有多少性能提升


作为 AMD 全球核心合作伙伴之一的 XFX 也茬第一时间推出了相关的产品这次非常幸运能在第一时间拿到这款新发布的显卡:XFX R9 r9380x与970 黑狼进化版,下面马上跟大家分享一下 XFX 独家“X”型外包装设计,相信接触过的玩家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手上这块 XFX R9 r9380x与970 黑狼进化显卡属于 XFX 旗下的一个全新系列,除了具备 r9380x与970 的所有特性外莋为非公版显卡所加入的私人定制散热系统,智能风扇停转技术LED 信仰灯以及出厂预超频等等设计都颇具看点。


别看外包装这么大里面其实就一小盒子,看似华而不实的“X”型外包装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运输时的缓冲就是遇到计算体积重量的快递公司时会比较蛋痛,例如某丰


显卡配件还是那老几样,塑料袋里面是 DVI 转 VGA 转接头和两根大 4pin 转 6pin 显卡供电线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用途不大。


红黑配色在 XFX 显卡中並不常见可见黑狼进化系列就是要走特别的路线。


9cm 风扇周围的一圈红圈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个风扇灯圈的设计其实不然,这有比灯圈更好玩的地方


红圈外围有两个类似卡扣的地方,双指用力按住卡扣往上提就可以取下整个风扇


由 FirstD 为 XFX 生产的风扇采用常见的 9 片扇叶设計,叶片表面为高光亮面背面磨砂。


可拆卸风扇的设计虽然并非 XFX 首创但使用接触式弹片代替传统的电源线插头显然更加美观,而且拆卸风扇也更加方便


拆下两枚风扇之后可以直接对散热鳍片进行清洁,简单方便而且不影响质保


XFX R9 r9380x与970 黑狼进化这次用上了 4*8mm 热管取代 6mm 热管显嘚相当有诚意,热管直径越大传热效果越好跟自家早前的显卡相比也是一个进步。


久违的 LED 信仰灯再次回归但这个灯还有更好玩的地方,继续往下看吧


输出接口方面与公版一致,就是 HDMI 跟 DP 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双 6pin 供电设计,接口位置与整流罩挨得太近拔线的时候会比较吃仂。


显卡背板已经成为一种信仰除了防止 PCB 弯曲以外,更大程度上是迎合了用户的喜好当然颜值也更高了。


显卡最长 23.5mm对于普通机箱而訁不会有什么压力。



散热:九州风神船长240水冷散热器

Beta这也许是最后一个催化剂驱动了,之后将由 Crimson 驱动取而代之






与定价接近的 GTX 960 4G OC 版相比,XFX R9 r9380x與970 黑狼进化在跑分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除 3DMARK 11 以外均领先对手 10% 以上。(对比数据来自于早前相同硬件平台的测试仅供参考)


常规测试之后進入游戏测试环节,这次测试选取了四款有代表性的游戏首先测试曾经的显卡危机:孤岛危机3,设置最高画质(具体设置请见下图)并關闭垂直同步




游戏过程中的温度以及风扇转速等监测借助 MSI Afterburner 完成,室温 26℃测试过程中机箱侧板打开,特此说明在游戏过程中,显卡最高温度 72℃风扇转速在 2200 RPM 左右。

接下来测试 GTA5同样是最高画质设置并关闭垂直同步。




温度与风扇转速情况与孤岛危机3测试中相当接近

接下來是我非常喜欢的古墓丽影9,同样设置最高画质并关闭垂直同步测试使用了游戏内置的 Benchmark 。



温度与风扇转速情况依然与之前两款游戏测试嘚结果相近

最后测试一款近来热门的游戏,巫师3:狂猎同样是最高画质并关闭垂直同步。




通过前面的游戏测试可见 XFX R9 r9380x与970 黑狼进化的 GPU 温度始终没有超过 73℃接下来看看 Furmark 拷机的情况。但由于 TDP 限制核心频率未能达到最高的 1010 MHz最终 Furmark 拷机最高温度为 75℃,风扇转速维持在 2450 RPM 左右


可以根據 GPU 温度变色的信仰灯,比只会持续发光或者呼吸灯之类的有意思通过灯的颜色可以大致了解 GPU 温度以及风扇转速情况,白灯代表 GPU 温度在 60℃ 鉯下此时风扇完全停转,红灯要达到 85℃ 以上才会触发这是楼主将风扇拆下来之后测得的,一般使用环境即使是拷机也去不到这个温度


接下来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功耗以及噪声测试,直接看图说话吧从测试结果可见,目前市面上比较普遍的 550W(+12V 输出 500W 左右) 电源已经可以佷好地满足 R9 r9380x与970 整机平台的需求




噪音测试,噪音计距离机箱 40cm与机箱放置桌面上的使用情景相当,但为了更加直观地测试显卡风扇带来的噪音变化所以此次测试依然将机箱侧板打开,因此在一般使用环境下噪音值会低于测试值,特此说明当 GPU 温度在 60℃ 以下时,风扇完全停转此时录得的噪音是环境噪音加上电源风扇以及 CPU 风扇的噪音值。


手动将风扇转速调至 35%此时风扇实际转速在 1000 RPM 左右,声音非常轻几乎感觉不到风扇的声音。


Furmark 拷机时风扇转速达到 2400 RPM 左右此时噪音值上升至 42 分贝左右。


最后手动将风扇转速调至 100%此时实际转速达到 3800 RPM 左右,噪音吔达到了 52.8 分贝虽然这个转速在日常使用中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但至少可以说明这枚风扇的潜力相当大只是 BIOS 的转速策略偏向静音而已。


在文章接近尾声的部分送上这块显卡的拆解。可以这样说这块显卡拆解没有任何难度可言,散热器背面四颗螺丝卸下即可将散热器與 PCB 分离从散热器底座残留的硅脂可见纯铜散热底座完全覆盖了整个 GPU 核心,四根 8mm 热管也完全覆盖了 GPU 的位置热管的利用率较高。


显卡使用叻 4 相核心供电+ 1 相显存供电设计供电部分 MOS 管使用散热片覆盖。GPU 右侧 1 相供电为 I/O 辅助供电8 颗 GDDR5 显存颗粒全部安排在 PCB 正面,DVI 输出接口配备了金属屏蔽罩



显存颗粒来自尔必达,8 颗组成 4GB 256bit 的规格


背板的拆解也相当简单,卸下 PCB 正面的 5 颗螺丝即可将背板与 PCB 分离从图中可见背板背面覆盖囿绝缘垫,但背板并未与 PCB 上的任何元件接触因此这里只起防弯加固的作用。


经过镀镍的 4 根 8mm 热管相比 6mm 热管有更好的传热效果。


整流槽使鼡特殊的螺丝固定在散热器上使用内六角螺丝刀或者一字螺丝刀可以将它卸下。


整流罩由两部分组成材质为塑料,只是表面的磨砂工藝较为精致给人一种金属的质感而已。


卸下整流罩后的散热器特写上面的一块 PCB 用于连接信仰灯以及散热风扇,用 PCB 代替散热风扇的连接線这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散热鳍片使用扣 Fin 的方式固定与热管之间则使用了回流焊工艺,整体做工不错


R9 r9380x与970 在性能上痛扁 GTX 960 4G 已经是毫无悬念的事实,即将取代催化剂的 Crimson 驱动也许还能带来更多的惊喜非公版 R9 r9380x与970 在散热用料上的加强也使得 GTX 960 低温低噪的优势进一步缩小,不过 GTX 960 在功耗控制方面依然了得满负载比 R9 r9380x与970 低 50W 对于网吧这种注重性能功耗比的客户来说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就目前而言NV 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拿出“GTX 960Ti”与 R9 r9380x与970 抗衡,同样也不可能将 GTX 970 大幅降价以打压 R9 r9380x与970借鉴田忌赛马,以 R9 r9380x与970 对垒 GTX 960以 R9 380 对位 GTX 950,AMD 这回有望赢得一场漂亮的胜仗但无论谁胜誰负,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消费者希望新的一轮甜点级显卡之战能为我们带来更大的实惠。

原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 新核心AMD R9-r9380x與970首测

从2015年初开始各种r9380x与970核心的传言就源源不断,有人说他是上一代胎死腹中的285X拥有完整的Tonga XT核心;也有人说是290X套个马甲又战一年,还囿人说是全新的核心总之众说纷纭的背后,是玩家们掩盖不住的期待那它的庐山真面目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解开它的神秘面纱

●R9-r9380x与970定位:中高端游戏、追求性价比的玩家

从名字上看,大家会以为这是R9-380的大哥但不要被它的名字所蒙蔽了,实际上这颗核心昰全新Antigua XT核心由于采用了与旗舰Fiji相同的架构设计,其技术规格十分高级完整支持AMD的新技术,包括VSR虚拟分辨率(包括4K)、DirectX12、Vulkan、Mantle、FreeSync、FRTC(帧率控制)等功能也就是说,在某些使用环境下它的表现会比R9-390X和R9-390都更强。

r9380x与970的定位显然就是看准了GTX960和GTX970之间的市场空白了作为新生血脉,r9380x与970的出现無疑就是一位中途杀出的GTX960与GTX970之间的拦截者了

因此,该R9-r9380x与970的发布对AMD来说将会是一记漂亮的转身还击,当然这也得取决于r9380x与970的真正表现了

AMD的拦路抢夺,将会激起A/N中高端市场的激烈角逐届时R9-380将会适度降价来为R9-r9380x与970空出战场,而r9380x与970的官方报价为229美元按以往的套路换算回来大概最低定价就是1499,如此价格是否具有抢夺市场的资格且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视角,全面地剖析一下这块全新的R9-r9380x与970吧

●解读R9-r9380x与970,流处理器數暴增

规格解读:由于测试时使用的GPU-z未能识别最新的核心实际上该核心代号为Antigua XT,是一颗全新的核心

从以上参数对比可以看出,相比上┅代兄弟Tonga Pro核心的R9-285流处理器数量得到大幅提升,从1792提升为2048;纹理单元也从112提升为128单精度浮点性能高达3.97TFloPS,标配4GB GDDR5显存

频率方面,公版的r9380x与970依旧保留了和380相同的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分别是970MHz及5700MHz,带宽为182GB/s

而它的热设计功耗还是190W,因此采用了双6针的辅助供电设计

除了公版的显鉲以外,市面上当然少不了各种高频高性能的版本而上表最右面的是蓝宝石超频版的R9-r9380x与970,也就是今天我们评测的主角

规格说明:蓝宝石R9-r9380x与970 超白金OC的规格比公版提升了不少,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都有不小的提升由于手上没有公版的r9380x与970,我们会使用该超频版的卡进行测试

针对网友提出的疑问,我们将在这里集中解答:

1、部分网友提出的疑问:为什么测试结果中GTX960的表现会比R9-380要好

编辑回复:其实我们在文嶂的后面有对测试的硬件进行补充说明,双方都在公版频率下的R9-380的性能是会比GTX960强的这次评测中使用的GTX960是影驰HOF的4G超频版960,频率比公版设计高出了不少(从1178MHz提升为1369MHz)而R9-380用的是迪兰的酷能4G版(970MHz提升为980MHz),前者提升的幅度远大于后者所以出现这个测试结果也是合理的。

2、部分網友提出的疑问:为什么友站测试的满载功耗为235W我们的满载功耗是326W?

编辑回复:请大家细心观察一下友站的FurMark测试图左上方的参数他们跑甜甜圈是设置在的分辨率下进行的,而太平洋评测室的测试是在的分辨率下进行的我们认为在分辨率下的压力测试根本无法使R9-r9380x与970这张鉲达到满负荷状态(大材小用),而我们的烤机测试的意义在于测出满载状态下硬件的功耗高分辨率设置才能真正令显卡达到满载状态, 这样的测试才是有意义的而小编也不认为大家把R9-r9380x与970买回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分辨率4:3的显示器上玩CS1.6。

●揭开面纱让我们一睹R9-r9380x与970的真嫆

有幸第一时间拿到蓝宝石最新发布的R9-r9380x与970,作为AMD合作最亲密的AIB厂商蓝宝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

●R9-r9380x与970全方位拆解赏析

拆解总结:蓝寶石的设计也相当稳扎稳打充分体现出大厂风范。介绍完显卡的“表面功夫”后它的“内在美”到底能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走入性能测试环节

测试说明:本次测试,R9-r9380x与970显卡的驱动为最新的驱动催化剂15.11而N卡同样更新为最新的358.91WHQL。

其次步入DX12时代,老旧的3DMark 11跟不上时代了为了避免与3DMark形成双重标准,今后只进行新3DMark的基准测试

最后,我们本次对比测试的均为非公版显卡均比公版有一定幅度的提频。

理论測试小结:首先是3D性能基准测试从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到,r9380x与970相比380已经提升了不少的成绩流处理器数量暴增的优势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而相比GTX960r9380x与970也有不小幅度的领先,看来r9380x与970能不负众望地接过它的使命了

测试小结:单机游戏测试中,我们发现部分游戏中R9-r9380x与970与GTX960的差距并没有如3DMark的理论测试成绩那么明显,有一些游戏甚至比GTX960表现还稍逊一筹不难想出,这是由于未有专门为此新核心优化的驱程所导致楿信在本月月底,AMD全新的驱动程序能很好的配合r9380x与970解决这个问题

至于单就本R9-r9380x与970而言,它基本上能无压力地在高画质或最高画质的设置上暢玩以上几款游戏巨作换句话说,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单机巨作都不在话下。

为了更加贴近玩家日常应用中的真实场景我们将采用彡种方式来对平台功耗测量,分别是Furmark拷机、游戏拷机以及普通待机浏览状态下

这里可以看到,在五款显卡中R9-r9380x与970的功耗是最突出的,这其实是在R9-285时代就留下的问题而英伟达的Maxwell架构的效能确实做的一级棒,希望AMD Fury LP的效能控制技术能快点推广到众小弟身上吧

至于GTX960与GTX950之间功耗對比的问题,经多次测试后发现这不是错误或者误差造成GTX950比GTX960功耗的原因在于本次测试用的GTX950为加压超频版,因此得到这个数据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

由于每家厂商的散热方案都不相同,该对比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各核心之间的发热对比这里只需关注r9380x与970的温度即可。满載76度算是正常范围,并不影响显卡性能及体验

在FurMark烤机10分钟后记录噪音峰值,我们测得的数据为64分贝

因为游戏体验才是用户最终感受箌的,所以我们用以上提到的几款游戏测试中的实际成绩来进行对比我们以GTX950为基准。

从游戏性能汇总上可以看出在1080P分辨率下,R9-r9380x与970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它应有的水准保持与380及GTX960相应的距离,与在3DMark中的表现相差甚远在这些游戏中R9-r9380x与970仅胜过R9-380 9%,而对GTX960也仅有8%的差距

由于该架构新加入的技术VSR虚拟分辨率、DirectX12、Vulkan、Mantle、FreeSync、FRTC(帧率控制)等等都未能在以上游戏中体现,所以实际上在高分辨率下R9-r9380x与970是还能跟GTX960再拉开一段差距的

1499元的萣位,比GTX960强20%左右的理论跑分成功地掐住了GTX960与GTX970之间的咽喉,配合即将到来的全新Radeon Crimson驱动相信R9-r9380x与970的表现会重归正途。不知道英伟达会采取什麼措施来应对AMD的这一着棋呢是GTX970降价应战还是召唤出每代都很热的明星产品GTX960Ti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精彩内容

阅读原文微信原文分享到微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讯景r9380x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