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有2016中国中小企业数量量是多少

2015年中小企业gdp贡献
篇一:《2015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形势展望》
2015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形势展望
【来源:上海经信委 发布日期:】
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走势不一,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发展虽然存在一系列政策利好,但依然面临种种挑战。综合各种因素,赛迪智库对2015年中国中小企业走势作出如下判断。
一、对2015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国际经济缓慢复苏,中小企业出口有望温和增长
全球经济发展冷热不均,但总体有望维持低增长态势。美国复苏势头明显。2014年三季度PMI数据创近年来新高,失业率已稳步下降到5.9%。预计2015年,受能源成本下降、消费和投资增长企稳、国际资本回流三大因素支撑,美国经济有望达到3%左右增长速度。欧盟经济受高失业、低通胀和结构问题牵制复苏乏力。但随着欧盟宽松货币政策和欧元贬值政策的实施,2015年欧盟经济有望止跌回稳。日本经济持续低迷,预计2015年增长1.2%左右。新兴市场金砖国家普遍面临自身潜在增长率下降和资金外流等问题,目前俄罗斯、巴西及南非经济均复苏动力不足。综合分析,2015年新兴市场回升势头依然脆弱。总体来看,美国经济复苏大体可以抵消欧盟及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带来的国际需求下降。受出口退税、快速通关等一系列政策刺
激以及人民币阶段性贬值影响,截至2014年三季度,中小企业出口情况好于整体出口情况,呈现温和回升迹象。随着我国与韩国、澳大利亚等相关国家自贸协定的达成,2015年我国中小企业出口有望保持2014年三季度以来的复苏势头,实现温和增长。
(二)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中小企业国内市场空间承压历经30多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当前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到中速增长的转换期,GDP增长率2014年三季度已经降为7.3%,在技术创新难以获得根本性突破的情况下,受资本边际贡献率下降和劳动力供应下降、成本上升影响,中国经济中期潜在增长率不断下滑。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已经超越阶段性波动范畴,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性问题。截至2014年三季度,工业品出产价格指数(PPI)延续同比负增长的趋势,已持续31个月当月同比负增长,同时,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等一系列数据均呈现明显向下趋势,反映出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2015年,随着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减速,住房、汽车带动的消费增长效应逐步减弱,预计最终消费支出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将延续回调势头。国内消费需求增速回落影响着中小企业市场空间。
(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中小企业税费负担有望继续降低。针对中小企业经营成本高、税费负担重等问题,国务院2014年9月推出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措施,在现行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
个人暂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的基础上,从10月1日至2015年底,将月销售额2-3万元的也纳入暂免征税范围。另外,近两年来,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行政审批和收费整顿工作,取消清理了大量不合理收费,2014年11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普遍性降费,进一步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减负添力,会议部署了四项具体减费举措,每年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400多亿元。2015年这一政策趋势将得以延续,中小企业税费负担有望进一步降低。小企业融资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非常关注,各项政策不断推出,在原有“两个不低于”的政策持续发力基础上,央行于2014年4月和6月连续两次实施了定向降准,8月份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考虑到政策的累加效应不断放大、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时滞性以及各种新型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预计2015年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将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另外,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各方面条件的成熟,2015年基准利率下调也成为大概率事件,这也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贵难题。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将不断呈现。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及平台网络建设推进顺利,截至2014年11月,已经建立500家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初步构建起“省级枢纽平台+各地窗口平台”架构的覆盖全国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涵盖创业辅导、管理咨询、融资、
技术创新、法律、市场拓展等领域的专业服务。各级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可以预见,随着服务体系布局的不断完善、服务内容的不断拓展、服务手段的日益多元以及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2015年中小企业将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获得更低成本、更高质量的服务。(四)创业热潮有望延续,中小企业群体继续壮大为了实现中小企业“以创业促就业”,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创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首先,2014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多次提出鼓励支持“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凸显高层对创业的关注。其次,2014年3月份我国开始实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微观市场活力得到激发,注册企业数量及注册资本量都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约1万户。再次,各级政府大力推广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绝大多数已经建立起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认定和管理办法,对入驻企业提供房租减免、政府财政补贴、规费减免、税收减免、融资支持等优惠政策。全国19个省市530家省级创业基地调研数据显示,每个基地平均入驻企业为80家,入住最多达1502家,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创业。另外,国家层面也正在酝酿出台部省共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相关政策,加大对创业基地的支持力度。预计2015年,随着各方政策的效果显现,创业活力将不断被激发,创业热潮有望得到延续,中小企业群体将不断扩大。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小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发展境况差异显著近两年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显示我国工业整体依然处于平稳状态,但小型企业与中型、大型企业发展境况差异显著,小型企业持续处于收缩区间。截至2014年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其中大型企业PMI为51.9%,中型企业PMI为49.1%,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跌至临界点下方;小型企业PMI为48.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继续处于收缩区间。预计小型企业的发展境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性扭转。中小企业如何以创新求发展、以升级谋发展、以效率促发展,弥补自身市场劣势地位,仍将是2015年中小企业自身以及相关主管部门难以回避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增长动力不足,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作为拉动中小企业经济增长的引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当前增速呈现放缓迹象。截止2014年8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9%,较上年三季度同期增速下降4.3个百分点,与1-6月份累计同比增长20.1%相比也处于下降的趋势,民间投资推动中小企业增长的力量正在持续减弱。同时,中小企业内在融资需求开始下降。根据人民银行《2014年第3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三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66.6%,较二季度下降4.9个百分点。分规模看,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分别为55.3%、62%和70.8%,较二季度分别下降2.6、2.9和2.1个百分点。说明中小企业经济活跃度呈现降低趋势,内在融资需求不断下降。这些篇二:《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2016》
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大多是私营企业,发展时间短、自有资产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资信水平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难以达到金融机构贷款要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二是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系统不健全。一方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以中小企业为受保主体的担保机构不多,另一方面,直接融资体系发展严重滞后,在发行股票和债券方面,中小企业大部分受规模小、知名度不高、信用等级较低等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上市条件,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贷款。
(二)中小企业“小,散,乱”,抗风险能力弱
一是小企业占有绝大多数,经营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2008年,我省13万多家中小企业中,中型企业只有2793家,所占比例只有2%,98%的企业是小型企业。作为大型企业成长的摇篮,中型企业数量显然偏少,存在断层,同时从单位平均规模看,我省小型企业平均从业人员为33人,平均固定资产为289.5万元,平均营业收入为888.03万元,分别占全部企业平均水平的68.3%、45.8%、57.6%。由于规模小,业绩不稳定,亏损、倒闭、关停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够,分散化经营现象严重。我省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在园区外分散经营,主要靠单兵作战,没有充分利用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园区的辐射作用。三是家族式企业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由于我省中小企业的主体是私营企业,家族式企业多,经营者素质和员工素质低的现象较为严重,管理方式大多脱胎于家族式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组织管理混乱落后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运行不畅。
(三)中小企业以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为主,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虽然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我省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已有一定改善,但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我省中小企业依然是明显的“二、三、一”分布,其中二产业约占65%,服务业所占不到35%;其次,从占中小企业比重高达56.7%的工业内部看,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劳动密集型、能源消耗型产业仍然占较大比重,而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行业比重较低;第三,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中小企业仍然集中在传统和低层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高端的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我省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全,尚不能系统地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创业指导、管理咨询等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受阻。另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还没有完
全落实到位,也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
(五) 政策不公,市场无序。近年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操作的,对大企业优待多,中小企业考虑少;对公有制企业优待多,对非公有制企业考虑少;政策适用不够公平。在税收政策上,国有企业可先缴后退,非国有企业无此待遇;中小企业特别是个私企业往往是小额纳税人,增值税发票难以抵扣,实际税负增加;个私企业存在双重纳税等。在土地政策上,国有企业可享本土地使用权出租、增值税减免政策,而非国有企业无此改革成本参与改组;特别是在银行呆坏帐准备金核销上,大企业可列入国家计划及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小企业无此厚遇。在行业准入上,中小企业尤其是个私企业还受到诸多限制。此外,市场交易规则缺乏,市场次序混乱,致使中小企业正常经营困难重重。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现行政策
目前实行的一些优惠政策,虽大部分并不是专为中小企业制定的,但从受益主体来看,基本上或相户,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中小企业虽然单个实力较弱,但就整体而言,已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力量。
1、中小企业创造的增加值约为全省GDP的40%。2008年,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4279.34亿元,占全部企业增加值的68.4%,占全省GDP总量的38.4%,这表明,每1亿元GDP中,约有0.4亿为中小企业创造,中小企业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0%。
2、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08年,中小企业共完成利税总额2718.62亿元,占全部企业利税总额的77.5%。
3、中小企业占据了城镇就业岗位的半壁江山。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创造相对较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更是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渠道。2008年中小企业共提供就业岗位609.22万个,占全部企业从业人数的89%,占全省城镇就业年平均人数的53.7%,即全省1134.78万个城镇就业岗位中,有一半以上为中小企业提供。
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因此,在改革进程中,中小企业往往是实验区,是突破口,是马前卒。中小企业的各项改革成果,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创造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作出了贡献。
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
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发展为重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以工业企业为例,在独立核算的中小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仅占总数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业均是非国有企业。另据调查,目前国有小企业改制面已近80%,余下20%大都是救不活、卖不掉、破不了的极度困难企业。应当说,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样重要。但改革对象主要是国有小企业;而发展则要涵盖城乡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因此,无论从中小企业的主体构成还是改革进程而言,当前,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是中小企业工作的重点。
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据统计,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之比分别为1.83:1.23 :1;资金就为率之比为0.48: 0.66 :1,即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单位资金安置劳动人数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为如此,在前10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所以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但是,今天的市场背景变了,“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总量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应不足共生,使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由劳动密集型带来的就业优势将变为竞争劣势。企业两级分化,中小企业将首当其冲。为此,提高中小企业的有机构成和科技含量,实现“二次创业”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据有关数据,按照经济地带划分,中小企业数量东部、中部各占全国总量的42%,西部占15%;而相应的工业总产值东部占66%、中部占26%、西部仅占8%。这表明,在企业规模上,东部中小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大于中部和西部,大约是中部的2.5倍 、西部的8倍。实践也表明,选择东部中小企业作业重点试区,就为试点的成功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小企业还可划分四大区,即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广东、福建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老工业城市居多,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很重,应主要解决国有中小企业规范改制和与大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及配套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小企业的汪洋大海,江苏以乡镇企业为主。浙江以私营个体闻名,工作重点是规范引导、扶持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中小企业欠发达,推进第三产业和科技环保型中小企业发展是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企业区位优势明显,可借助“老乡”、“老外”发展中小企业的“两岸三地大中华圈”。
此外,地方产业为主体,决定了中小企业的支撑层面在地方;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薄弱,决定了其要么成为大企业的摇蓝(即小巨人);要么成为大企业的伙伴。
综上所述,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要注意调整好五大关系;一是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二是吸纳劳动力与科技含量的关系;三是点与面的关系;四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五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关系。处理好上述关系,把握好重点才能在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一)“小”、“灵”、“快”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但凡是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轻易被识别,因而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不像大企业那样在庞大的阶层化组织内容易产生怠惰与无效率的情况。可见,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率。当有些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的时候,中小企业却在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获得新的发展。
(二)“小而专”和“小而精”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三)小批量、多样化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非凡是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四)中小企业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
现代科技在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方向上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向着大型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向着小型化、分散化方向发展。产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生产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非凡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许多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往往是大企业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或者大学教授,他们经常集治理者、所有者和发明者于一身,对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正因为如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型的中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在微型电脑、信息系统、半导体部件、电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许多中小企业仅在短短几年或十几年里,迅速成长为闻名于世的大公司如惠普、微软、雅虎、索尼和施乐等。
由上可见,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因而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现有中小企业约1000万户,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和一些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大多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0%;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部分被中小企业所吸纳。中小企业每年为国家缴纳的工商税收占总额的50%左右。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的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湖南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目前又有较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各级政府已认识到发展中小企业对于湖南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已制定或正在制订各项政策法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二是目前我省仍有较好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资源优势,如丰富的矿产资源、水电资源、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旅游资源等,故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信息、技术、人才、融资等方面还处于劣势,加上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还不长,政策环境也不尽完善,使得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又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自有资金不足,外部融资困难
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是长期以来困扰和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资料表明,我国87%的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主要源自于自有资金,24%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13%的企业以民间集资方式获取资金。调查还显示,超过70%的企业感到生产资金不足。从2008年某省金融机构对1096户企业的问卷调查看,全省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满足率较低,其中企业贷款户数满足率为20.7%,企业贷款需求金额满
更多相关内容:
与"2015年中小企业gdp贡献"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榜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华社北京2月29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与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351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国民总收入[3]673021亿元。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比上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655万人,出生率为12.07‰;死亡人口975万人,死亡率为7.11‰;自然增长率为4.96‰。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4]2.9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5]2.47亿人。人均预期寿命76.34岁。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全国农民工[7]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增长0.4%;本地农民工10863万人,增长2.7%。
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8]为76978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6.1%。农产品生产者价格[9]上涨1.7%。
年末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21个,比年初增加20个;下降的为49个,减少20个。
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同口径[11]增加8324亿元,增长5.8%,其中税收收入124892亿元,增加5717亿元,增长4.8%。
注:图中2011年至2014年数据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数,2015年为执行数。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304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5127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2284元人民币,比上年贬值1.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33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2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80万公顷,减少4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06万公顷,增加1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74万公顷,减少16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62144万吨,比上年增加1441万吨,增产2.4%。其中,夏粮产量14112万吨,增产3.3%;早稻产量3369万吨,减产0.9%;秋粮产量44662万吨,增产2.3%。全年谷物产量57225万吨,比上年增产2.7%。其中,稻谷产量20825万吨,增产0.8%;小麦产量13019万吨,增产3.2%;玉米产量22458万吨,增产4.1%。
全年棉花产量561万吨,比上年减产9.3%。油料产量3547万吨,增产1.1%。糖料产量12529万吨,减产6.2%。茶叶产量224万吨,增产6.9%。
全年肉类总产量8625万吨,比上年下降1.0%。其中,猪肉产量5487万吨,下降3.3%;牛肉产量700万吨,增长1.6%;羊肉产量441万吨,增长2.9%;禽肉产量1826万吨,增长4.3%。禽蛋产量2999万吨,增长3.6%。牛奶产量3755万吨,增长0.8%。年末生猪存栏45113万头,下降3.2%;生猪出栏70825万头,下降3.7%。
全年水产品产量6690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4942万吨,增长4.1%;捕捞水产品产量1748万吨,增长0.5%。
全年木材产量6832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7.0%。
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积15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4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28974亿元,比上年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4%;集体企业增长1.2%,股份制企业增长7.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7%;私营企业增长8.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7%,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纺织业增长7.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9.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4%,汽车制造业增长6.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5%。六大高耗能行业[12]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8%。高技术制造业[13]增加值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8%。装备制造业[14]增加值增长6.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8%。
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5082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0.5%。其中[17],火电装机容量99021万千瓦,增长7.8%;水电装机容量31937万千瓦,增长4.9%;核电装机容量2608万千瓦,增长29.9%;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2934万千瓦,增长33.5%;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增长73.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3554亿元,比上年下降2.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比上年下降21.9%;集体企业508亿元,下降2.7%,股份制企业42981亿元,下降1.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5726亿元,下降1.5%;私营企业23222亿元,增长3.7%。分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利润2604亿元,比上年下降58.2%;制造业55609亿元,增长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5341亿元,增长13.5%。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6456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6508亿元,增长1.6%,其中国有控股企业1676亿元,增长6.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590亿元,增长10.0%。分区域看[18],东部地区投资232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中部地区投资143118亿元,增长15.2%;西部地区投资140416亿元,增长8.7%;东北地区投资40806亿元,下降11.1%。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5561亿元,比上年增长31.8%;第二产业投资224090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投资311939亿元,增长10.6%。基础设施投资[19]101271亿元,增长17.2%,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18.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0]354007亿元,增长10.1%,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4.2%。高技术产业投资 [21]32598亿元,增长17.0%,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5.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59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住宅投资64595亿元,增长0.4%;办公楼投资6210亿元,增长10.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4607亿元,增长1.8%。
全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住房772万套,新开工783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开工601万套。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8999亿元,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932亿元,增长11.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68621亿元,增长10.6%;餐饮收入额32310亿元,增长11.7%。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9.8%,化妆品类增长8.8%,金银珠宝类增长7.3%,日用品类增长12.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4%,中西药品类增长14.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5.2%,家具类增长16.1%,通讯器材类增长29.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8.7%,汽车类增长5.3%,石油及制品类下降6.6%。
全年网上零售额[24]3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32424亿元,增长31.6%。在网上商品零售额中,吃类商品增长40.8%,穿类商品增长21.4%,用类商品增长36%。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45741亿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255亿元,下降1.8%;进口104485亿元,下降13.2%。货物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36770亿元,比上年增加13244亿元。
全年服务进出口[26]总额71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服务出口2882亿美元,增长9.2%;服务进口4248亿美元,增长18.6%。服务进出口逆差1366亿美元。
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新设立企业26575家,比上年增长11.8%。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814亿元(折1263亿美元),增长6.4%。其中“一带一路” [27]沿线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2164家,增长18.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526亿元(折85亿美元),增长25.3%。
全年对外直接投资额(不含银行、证券、保险)7351亿元,按美元计价为1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48亿美元,增长18.2%。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9596亿元,按美元计价为15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3万人,下降5.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17亿吨,比上年增长0.2%。货物运输周转量177401亿吨公里,下降1.9%。全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4.3亿吨,比上年增长1.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5.9亿吨,增长1.1%。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0959万标准箱,增长4.1%。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94亿人次,比上年下降4.4%。旅客运输周转量30047亿人公里,增长4.9%。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7228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95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4399万辆,增长14.4%。民用轿车保有量9508万辆,增长14.6%,其中私人轿车8793万辆,增长15.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28220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5079亿元,增长37.4%;电信业务总量23142亿元,增长27.5%。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45.8亿件,包裹业务0.4亿件,快递业务量206.7亿件;快递业务收入2770亿元。电信业全年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30]6529万户,达到211066万户。年末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3673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3057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95.5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1]21337万户,比上年增加1289万户;移动宽带用户[32]78533万户,增加20279万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41.9亿G,比上年增长103%。互联网上网人数6.88亿人,增加3951万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33]6.20亿人,增加6303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4]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3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6.6%。
全年国内游客4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国内旅游收入34195亿元,增长13.1%。入境游客13382万人次,增长4.1%。其中,外国人2599万人次,下降1.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783万人次,增长5.6%。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5689万人次,增长2.3%。国际旅游收入1137亿美元,增长7.8%。国内居民出境12786万人次,增长9.7%。其中因私出境12172万人次,增长10.6%;赴港澳台出境8588万人次,增长4.4%。
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139.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3%;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40.1万亿元,增长15.2%;流通中货币(M0)余额6.3万亿元,增长4.9%。
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5]15.4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少4675亿元。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9.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5.3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5.7万亿元,增加15.0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9.3万亿元,增加11.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4.0万亿元,增加11.7万亿元。
年末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120321亿元,比年初增加13433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189520亿元,增加35869亿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41008亿元,增加8497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148512亿元,增加27373亿元。
全年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29814亿元,比上年增加21417亿元。其中,首次公开发行A股220只,筹资1579亿元;A股再筹资(包括配股、公开增发、非公开增发[36]、认股权证)6711亿元,增加2546亿元;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可分离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筹资21524亿元,增加17961亿元。全年首次公开发行创业板股票86只,筹资309亿元。
全年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37]6.7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7万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8]242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3242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046亿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7995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674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3565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915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4194亿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9]19281元,增长9.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9129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0291元,增长8.4%。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772元。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072元,比上年增长7.2%。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12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392元,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223元,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53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3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472万人,增加36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6570万人,增加6823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894万人,增加598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675万人,增加622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326万人,增加283万人。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2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1404万人,增加765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7489万人,增加12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7769万人,增加730万人。年末全国共有1708.0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903.2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40]517.5万人。全年资助5910.3万城乡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5575万人,比上年减少1442万人。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64.5万人,在学研究生191.1万人,毕业生55.2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737.8万人,在校生2625.3万人,毕业生680.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41]招生601.2万人,在校生1656.7万人,毕业生567.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796.6万人,在校生2374.4万人,毕业生797.6万人。初中招生1411.0万人,在校生4312.0万人,毕业生1417.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729.0万人,在校生9692.2万人,毕业生1437.2万人。特殊教育招生8.3万人,在校生44.2万人,毕业生5.3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264.8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0%。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220亿元,比上年增长9.2%,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0%,其中基础研究经费671亿元。全年国家安排了3574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561项“863”计划课题。截至年底,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58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187家。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42]累计支持设立206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557亿元,投资创业企业1233家。全年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279.9万件,授予专利权171.8万件。截至年底,有效专利547.8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87.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3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0.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全年成功完成19次宇航发射。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新型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地球静止轨道分辨率最高的遥感卫星高分四号成功发射;完成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稳步推进;国产首架大飞机C919成功总装下线。
年末全国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31768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641个。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221个,已累计完成对136780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830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7354万台(件)。全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931项,其中新制定1330项。全年中央气象台和省级气象台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5939次,警报6107次。全国共有地震台站1687个,区域地震台网32个。全国共有海洋观测站(点)[43]124个。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公开出版地图2003种。
年末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52个,博物馆2956个。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36个,总流通[44]58339万人次;文化馆3315个。有线电视用户2.39亿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02亿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2%,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全年生产电视剧395部16560集,电视动画片134011分钟。全年生产故事影片686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45]202部。出版各类报纸440亿份,各类期刊30亿册,图书81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46]5.91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196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3294万卷(件)。
全年我国运动员在25个运动大项中获得127个世界冠军,共创12项世界纪录。全年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在34项国际赛事中获得395个世界冠军。
十一、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0248个,其中医院27215个,乡镇卫生院3686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58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95866个,村卫生室64475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92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097个。卫生技术人员80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00万人,注册护士328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08万张,其中医院534万张,乡镇卫生院121万张。
年末全国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2万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2.8万个。社会服务床位[47]676.3万张,其中养老床位669.8万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2.4万个,社区服务站12.5万个。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48]53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2.5%。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2万公顷,下降15.2%;房地产用地[49]12万公顷,下降20.9%;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29万公顷,下降7.1%。
全年水资源总量28306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644毫米。年末全国监测的614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3645亿立方米,与上年末蓄水量基本持平。全年总用水量618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4%。其中,生活用水增长3.1%,工业用水增长1.8%,农业用水增长0.9%,生态补水增长1.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50]104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8立方米,下降3.9%。人均用水量450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9%。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32万公顷,其中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42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38.2%。截至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74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8个。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0万平方公里。
全年平均气温为10.5℃,共有6个台风登陆。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3.0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9%。煤炭消费量下降3.7%,原油消费量增长5.6%,天然气消费量增长3.3%,电力消费量增长0.5%。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7.9%。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工业企业吨粗铜综合能耗下降0.79%,吨钢综合能耗下降0.56%,单位烧碱综合能耗下降1.41%,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0.49%,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95%。
十大流域[51]的700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72.1%,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8.9%。十大流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水质保持稳定。
近岸海域301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70.4%,三类海水占7.6%,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1.9%。
在监测的338个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21.6%,未达标的城市占78.4%。
在监测的321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4.0%,较好的占68.5%,一般的占26.2%,较差的占0.9%,差的占0.3%。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3784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5.3%;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1.0%,提高0.8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5%,提高0.7个百分点。城市集中供热面积64.2亿平方米,增长5.1%。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89万公顷,增长3.7%;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3%,提高0.05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16平方米,增加0.08平方米。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177万公顷,其中绝收223万公顷。全年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20亿元,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6亿元,因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9亿元,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亿元。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4次,成灾12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0亿元。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2936起,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3万公顷。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66182人。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98人,比上年下降8.4%;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071人,下降19.4%;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2.1人,下降4.5%;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162人,下降36.5%。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国民总收入,原称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初次分配收入总额。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4]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
[5]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6]2015年年末,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为22715万人,15-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为92547万人。
[7]年度农民工数量包括年内在本乡镇以外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外出农民工和在本乡镇内从事非农产业6个月及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8]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以2010年价格计算)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9]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10]居住类价格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住房租金、自有住房和水电燃料等价格。
[11]按照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的要求,2015年将政府性基金中用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及主要用于人员和机构运转等方面的11项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为此,需扣除11项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影响,计算同口径增幅。
[12]六大高耗能行业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3]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14]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15]天然气包括气田天然气、油田天然气(分为油田气层气、油田伴生溶解气)和煤田天然气(也称煤层气)。
[16]钢材产量数据中含企业之间重复加工钢材约34400万吨。
[17]少量发电装机容量(如地热等)文中未列出。
[18]固定资产投资按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计算的合计数据小于全国数据,是因为有部分跨地区的投资未计算在地区数据中。其中,东部地区是指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省(市);中部地区是指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省;西部地区是指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省(区、市);东北地区是指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未完待续)
[19]基础设施投资是指建造或购置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性、大众性服务的工程和设施的支出。本文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20]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21]高技术产业投资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等六大类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九大类高技术服务业投资。
[22]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23]高速铁路是指最高营运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及以上的铁路。
[24]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其中,网上零售额包括的服务类商品,以及少部分用于生产经营用或被转卖的商品不统计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
[25]货物贸易、吸收外资采用人民币计价。服务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由于技术原因仍主要沿用美元计价。
[26]服务进出口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六版)》标准统计,不含政府服务,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27]“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8]2015年公路客货运量、周转量数据的核算方法和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29]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价格计算。
[30]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是指移动电话交换机根据一定话务模型和交换机处理能力计算出来的最大同时服务用户的数量。
[31]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在电信企业登记注册,通过xDSL、FTTx+LAN、FTTH/0以及其他宽带接入方式和普通专线接入公众互联网的用户。
[32]移动宽带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在计费系统拥有使用信息,占用3G或4G网络资源的在网用户。
[33]手机上网人数是指过去半年通过手机接入并使用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数量。
[3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包括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和其他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
[35]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36]非公开增发又叫定向增发,不含资产认购部分。
[37]公司信用类债券包括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券以及公司债、可转债等。
[38]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39]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调查户的人均收入。
[40]农村五保供养是指老年、残疾和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村民,在吃、穿、住、医、葬方面得到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41]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
[42]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是指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通过与地方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创业投资企业,或以股权投资模式直接投资创业企业等方式,培育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活动。
[43]海洋观测站(点)是指依托岸基、岛屿(或海上固定平台)进行海洋水文、气象观测,获取具有充分代表性的长期、定点、连续海洋环境观测资料的场所,部分海洋观测站存在多个观测点的情况。
[44]总流通人次是指本年度内到图书馆场馆接受图书馆服务的总人次,包括借阅书刊、咨询问题以及参加各类读者活动等。
[45]特种影片是指那些采用与常规影院放映在技术、设备、节目方面不同的电影展示方式,如巨幕电影、立体电影、立体特效(4D)电影、动感电影、球幕电影等。
[46]人均图书拥有量是指在一年内全国平均每人能拥有的当年出版图书册数。
[47]社会服务床位数除收养性机构外,还包括救助类机构、社区类机构以及军休所、军供站等机构的床位。
[48]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是指报告期内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依法以出让、划拨、租赁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提供给单位或个人使用的国有建设用地总量。
[49]房地产用地是指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的总和。
[5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按2010年价格计算。
[51]十大流域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数据来自财政部;外汇储备、汇率、货币金融、公司信用类债券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农业部;木材产量、林业、森林火灾数据来自林业局;灌溉面积、水资源数据来自水利部;发电装机容量、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数据来自中电联;新建铁路投产里程、增新建铁路复线投产里程、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铁路运输数据来自铁路总公司;新建公路里程、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公路运输、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交通运输部;新增民用运输机场、民航数据来自民航局;新增光缆线路长度、电话交换机容量、电话用户、宽带用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上网人数、软件业务收入等数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保障性住房、城市污水处理、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建成区绿地率数据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海关总署;服务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商务部;管道数据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民用汽车、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公安部;邮政业务数据来自邮政局;旅游数据来自旅游局、公安部;上市公司数据来自证监会;保险业数据来自保监会;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社会服务、农作物受灾面积、洪涝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来自民政部;教育数据来自教育部;安排科技计划课题、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科技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兴产业创投等数据来自发展改革委;专利数据来自知识产权局;宇航发射数据来自国防科工局;质量检验、国家标准制定修订等数据来自质检总局;气象预警、平均气温、登陆台风数据来自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地震局;海洋观测站(点)、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来自海洋局;测绘数据来自测绘地信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据来自文化部;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图书数据来自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档案数据来自档案局;体育数据来自体育总局;残疾人运动员数据来自中国残联;卫生数据来自卫生计生委;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数据来自国土资源部;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环境保护部;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安全监管总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中国中小企业数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