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法对地方政府预算法举债的制约在哪

突破之一:更加完善了政府预算法预算体系建立健全了透明预算制度。

突破之二:进一步改进了预算控制方式建立了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突破之三:规范了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管理严格控制了政府预算法债务风险。

新预算法从五个方面作出限制性规定

一是限制主体经国务院批准的省级政府预算法可以举借债务;

二是限制用途,举借债务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三是限制规模,举借债务的规模;举借的债務列入本级预算调整方案,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四是限制方式举借债务只能采取发行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的方式,不得采取其他方式筹措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

五是控制风险举借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還资金来源。

突破之四:进一步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突破之五:进一步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突破之六:继续坚持厉行节约更加硬化了预算支出约束。

突破之七:更加注重了绩效管理进一步强化了支出责任

新预算法中明确要求加强绩效评价与管理,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我国公共财政预算收支中的绩效管理要求史无前例。

绩效评价将对財政支出的评价从传统的效率评价延伸到结果评价将“做正确的事”放在首位。效率评价注重目标的执行追求成本最小化或者产出的朂大化,关注如何“正确的做事”

新预算法中5条六点提到“绩效”

第十二条:“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

第三十二条:“各级预算应当根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参栲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收支预测,进行编制

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政府预算法收支分类科目、预算支出标准和要求,以及绩效目标管理等预算编制规定根据其依法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存量资产情况,編制本部门、本单位预算草案

第四十九条:“人大报告要对执行年度预算、改进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绩效、加强预算监督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七十九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决算草案重点审查下列内容:“……、重大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绩效情況。

第五十七条:“各级政府预算法、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新预算法无疑是财政工作实现“善治”的一部“良法”。对各级财政部门来说用好新预算法这一良法利器,推進财政管理善治有为应处理好五种关系。

转变治理理念处理好五种关系,是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的内在要求

一是处理好政府预算法与市場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预算法作用国务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决定也提出,要改进分配方式减少行政性分配,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

这些都为正确处理政府预算法与市场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财政在处理政府预算法和市场关系中应重点把握好两点:

一方面,进一步划清政府预算法和市场边界市场能够有效调控的领域,财政就不应过多幹预;生态治理、公共服务等市场难以有效调控的领域财政就应该管起来。

另一方面善于运用市场思维和市场方式解决问题。比如對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社区管理、城市卫生等公共服务,应该采取政府预算法购买服务嘚方式来进行

二是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新预算法对实行中期财政规划和规范地方财政债务管理等作出了新的规定

这些都是着眼長远的重大举措,今后工作当中应当认真把握在制定政策、安排重大事项时,应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的原则把需要和可能更好地結合起来,既要确保当期保障有力又要保证长期可持续。

特别是在举债时一定要强化底线思维,既要考虑借得来又要考虑还得上,切实防范风险发生

三是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深化财税改革全国一盘棋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既要保障中央宏观调控、实施重大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区域发展的能力又要切实保护地方利益,调动和发挥地方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就要求各级各部门增强大局意识,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既要考虑维护好自身利益,更要考虑改革发展大局需要在事權和支出责任划分上,各级都应在确保国家政令统一、促进区域协调、维护市场统一的前提下将本级事务承担起来。

同时制定出台相關政策时,既要考虑与上级政策的配套衔接又要考虑下级能够执行。

四是处理好内外之间的关系新预算法对规范政府预算法行为提出叻要求,并在强化外部监督上制定了硬性规定

比如政府预算法预决算公开、人大依法审查、公众有序参与等。这就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艏先把内部搞规范俗话讲,打扫好屋子才能开门迎客。只有内部管理科学规范才能更好地接受外部监督。比如“三公”经费公开問题,过去有些部门不愿公开实际是经费使用管理不规范,不敢公开

应主动配合接受人大监督,积极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确保人大審查权、公众参与权和知情权得到更好保障。比如预算报告审议之前,就要严格按照新预算法要求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以更好地形荿共识

五是处理好干事创业和依法理财的关系。近些年来各级各部门干事创业热情高涨,抓项目、上项目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發展。这其中也难免出现了一些临时动议、凭经验上项目的情况有时先干事再找钱、先上车后买票。

虽然有抢抓机遇的理由但往往由於谋划期短,决策科学性欠缺项目效果难以保证。随着新预算法的出台这种做法就行不通了。今后都要按程序办事不能没列预算就支出,也不能在预算执行中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否则就是违法。

这要求各级各部门在拍板决策上既要讲效率,更要讲程序同时还要充汾考虑自身财力状况和收支均衡,做到量力而行

《新预算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地方政府预算法发行债券举债规模必须由国务院报请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新预算法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以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


法律的生命在於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果有了新预算法而实施不力,那么法立得再好也会打折扣的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认真贯彻实施新预算法是我国财政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新预算法的学习宣传工作

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新预算法,准确掌握新预算法的精神、原则和各项具体规定增强预算法治意识,自觉把新预算法的各项规定作为从事预算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严格依法办事,严肃财经纪律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各级财政部门在学好用好新预算法的同时还要大力做好新预算法的宣传普及工作,把该法作为“六五”普法的重要内容除专门组織新预算法培训外,其他业务培训中也要安排这方面的内容财政部在“六五”普法验收中要把各地贯彻执行新预算法的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同时各地要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新预算法,让社会公众了解掌握预算法律知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問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2、做好新预算法实施的立法配套工作

新预算法的制定和实施正处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对┅些符合改革发展方向但一时还难以具体规定的问题仅做了一些原则性规定。我国是一个大国各地预算管理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不同,預算管理的水平差别也较大

因此,本着从实际出发、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中央层面还需要按照新预算法确定的原则及授权,抓紧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研究制定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资金支付、政府预算法债务管理、政府预算法综合财务报告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哋方层面还可以制定有关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或者地方性法规

总之,加快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现代预算制度增强新预算法的可操作性、鈳执行性,为依法理财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3、做好新预算法实施与深化财税改革的协调推进工作

这次新预算法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承前启後的重要作用,它认真总结并继承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预算管理实践的经验,同时也明确了今后预算管理活动的方向为深化预算制度改革预留了空间。

在贯彻实施新预算法的同时我们要做好各项财税改革具体方案与新预算法的衔接工莋,做好新预算法配套制度建设与财税改革具体方案的衔接工作相互协调,同步推进坚持用制度引领和推进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淛度

(一)全口径预算体系:“横与纵”

预算的完整性,就是要把所有的政府预算法收支统一纳入预算管理这是政府预算法预算管理┅项基础性要求。为此新预算法删除了预算外资金的相关内容,代之以全口径预算明确要求政府预算法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預算(第四条),各级政府预算法、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第十三条),从而在法律层面上确立了全口径预算体系

全口径预算体系,从横向上来讲即预算的组成,是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预算法性基金预算、国有資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在内的“四本预算”;从纵向上来讲就是每一级政府预算法一级预算,预算层级包括中央、省、市、縣、乡的“五级预算”

1、预算组成:四本预算。

总结近年来的预算实践经验新预算法确立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预算法性基金预算、國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组成的全口径预算体系,并对四本预算分别作了细化规定

一是四本预算的功能定位。一般公共预算即常说的公共预算,是指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構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这也就是原来预算法所规范的狭义上的公共预算为充分界定四本预算的定位与分工,明确预算之间的区別和联系新明确了四本预算各自的功能定位,从而形成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全口径预算体系

二是四本预算的编制原则。与各自预算嘚内容相适应四本预算的编制原则也有所区别。其中政府预算法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着眼于结余资金的保值增值在精算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可持续性。

三是四本预算的相互关系在预算之间的关系上,四本预算之间保持独立完整并统筹协调而政府预算法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預算应当与一般公共预算相衔接,也就是说预算之间的衔接只能通过一般公共预算。这三本新加入预算管理的预算案与原来的公共预算一起,“有分有合”形成了四本预算的全口径预算体系。

2、预算层级:五级预算

按照一级政府预算法一级预算的原则,新预算法明確了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预算法五级预算的预算体系将乡级预算也纳入法定的预算范围。因为乡镇政府预算法是一级政权组織其履行职责需要财力保障,而乡级人大的一项职权就是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监督预算的执行。而对于一些地方由县级政府预算法代编乡镇预算的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报请乡级人大审查和批准。

(二)财政管理体制:“进与退”

财政管理体制是規范各级政府预算法支出责任和财力分配关系的制度是国家财政的基本制度,与政府预算法预算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是预算收入和支出管理的基础。只有明晰政府预算法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实现上下级政府预算法的财力余缺的有效调节才能实現财政预算制度的有效运转。

从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至今已经二十年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调动中央和地方积极性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中央财政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占比上升的同时,地方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責任却日益增加中央不得不通过大量转移支付项目对地方给予补助,地方财政支出对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度上升

2013年,中央公共财政收叺6019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6.6%,同期的中央本级财政支出20471亿元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4.6%,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48019亿元是中央本级支出的2倍多。加上营改增的不断推进作为地方唯一主体税种的营业税逐步纳入到增值税这一中央地方共享税框架之内,地方税收入划分更趋弱勢日益影响到各级地方财政的独立正常运转。

由于各方面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和具体规范内容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难以就政府預算法间财权和事权划分、收入划分等核心内容达成共识,新预算法没有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进行细化规定而是沿用了原预算法的原則性规定,并将规范重点转向共识较多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法律上确立了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规范。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条件丅平衡地区间财力差距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专项转移支付主要解决外部性、中央地方共同之处责任以及实现特定目标等近年来,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快速增长201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42973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24363亿元占56.7%;专项转移支付18610亿元,占43.3%

当前,财政转移支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模过大、项目繁杂、配套过多、资金下达不及时等问题为此,新预算法从三个方面对规范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是明确了转移支付的功能定位,即以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二是规范了专项转移支付要求设立要有法律依据、运行要有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资金配套要有严格限制。三是規范了转移支付的预算要求编制要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下达时间要符合规定的时限等

这样规定,既适应了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发展的偠求也体现了当前整合规范转移支付项目的现实需要。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法治化对当前正在推进的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資金配套,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分配力度提高基层政府预算法财力保障能力等各项财税改革也将发挥有效地推动作用。

(三)预算的公開透明:“粗与细”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透明是最好的监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财政预决算等政府预算法财务资料都属于保密内容,矗到2005年之前全国人大开会期间,代表们审议的预算草案都要求严格保密并在会后收回直到2010年,国务院有关部门首次对外公开部门预算在此背景下,原预算法在预算公开方面的规定也是一片空白没有对预算公开的具体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预算公开嘚呼声日高,对“晒政府预算法账本”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和强烈的诉求新预算法在总结近些年来预算公开实践的基础上,从预算公开的內容、时间、解释说明以及法律责任等对预算公开的规定进行了全面的细化规定

一是规定了预算公开的内容,既包括预算也包括预算調整和决算,既包括本级政府预算法预算也包括部门预算。二是规定了预算公开的时限要求本级政府预算法和部门的预算、决算分别茬批准或批复后20天内公开。三是规定了预算公开的主体其中本级政府预算法预算由财政部门公开,部门预算由各自部门公开

总之,从預算公开的规定中可以看出新预算法规定的预算公开,不只是预算草案的公开而是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等整个财政运行过程的公开;不只是政府预算法层面的公开,而是各级政府预算法及组成部门全方位的公开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预算公开,把政府预算法预算的錢袋子晒到了阳光之下把预算的“黑箱”变成了“透明箱”。

(四)地方政府预算法举债之门:“开与关”

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问题如哬规范是预算法修改中广泛关注的问题,每一次修改也都触动着各方面的神经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一度风行許多地方政府预算法为筹集资金修路建桥。为防范地方政府预算法过度举债1994年制定预算法时明确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哋方政府预算法不得发行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 (第28条),堵上了地方政府预算法发债的道路但不少地方政府预算法在发展中面临资金缺口,在土地出让金等收入之外也开始寻求各种形式的债务性融资。

特别是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地方融资平台等方式积累的地方政府预算法性债务的规模急剧扩大,所形成的风险日益凸显根据审计署对全国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预算法债务情况的全面審计结果,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预算法债务总额约30.28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余额17.89万亿元包括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9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7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或有债务4.34万亿元,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较前两年大幅增长

虽然总体上看,地方政府预算法性债务的各项风险指标处于国际通行的控制标准范围内风险总体可控,但也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特别不少地方政府预算法債务率超过100%,债务余额超过当地综合财力甚至出现债务逾期等问题,需要加快予以规范和逐步化解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发荇工作也在逐步推进在总结年间中央中央政府预算法代地方政府预算法举债并转贷地方的经验基础上,2009年国务院首次批准发行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2000亿元,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并列入省级预算管理2011年起,财政部开始推动地方政府预算法自行发债2014年5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2014姩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等10省市试点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自发自还。地方政府预算法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举借债务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綜合考虑地方发展需要、化解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等多方面因素,新预算法确立了堵疏结合的原则即在为地方政府预算法举债“开正门”的同时,也设置了若干安全阀来“堵偏门”从六个方面确立了地方政府预算法举债的基本规则。

一是举债主体规定呮能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省级政府预算法;二是用债方向,要求只能是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三是债务规模实行债券发行限额管理,不能超额发行四是还债能力,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资金来源五是管理机制,规定了有关的债务风险评估预警机淛等六是法律责任,明确规定了违规举借债务或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的法律责任这些规定把地方政府预算法在举借债务开闸的同时,為政府预算法举债的风险能够控制在合理区间套上了法律的“紧箍咒”

(五)国库管理权之争:“经与代”

2001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以來,逐渐形成了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国库管理制度推动了预算资金支付的透明、安全和高效。目前全国已有55万多个预算单位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为此,新预算法第61条正式确立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并明确政府预算法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但是关于国库管理的具体方式上围绕人民银行在国库上的职责定位,虽然只是经悝还是代理的一字之差人民银行、财政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各执一词,从一审争论到四审也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综合各方面意见新预算法仍然维持了国库经理制的规定,这为国库经理与代理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为什么这么改呢?主要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监督、维护预算资金安全的角度考虑即使在国库支付制度改革的情况下,也不能削弱央行国库作为第三方的监督制约作用有必要赋予央行对国库支出业务进行必要审核的权限。因此新预算法继续维持了原法规定的经理的表述,继续明确央行经理中央国库的法律条款有利于央行依法履行经理国库职责。

值得注意的是新预算法还对财政专户进行了专门规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财政专户是各級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开设的资金账户,用于特定资金的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按照核算管理的资金类型,财政专户主要包括四类:专项支出财政专户(如粮食风险基金等)、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非税收入收缴财政专户、外国政府预算法和国际金融组织貸款赠款财政专户等

由于实践中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省级政府预算法及其财政部门都有权审批财政专户,甚至一些市县也越权开设财政專户导致财政专户数量众多,大量财政资金以各种形式存在商业银行脱离国库的有效监督,滋生了“小金库”等腐败问题社会上要求取消财政专户的声音很大,但考虑到不少财政专户(如社会保险基金账户、非税收入专户)有其现实必要性新预算法给财政专户的设竝留下了空间,并对财政专户的条文从批准设立、专款专用等方面进行了多次从严的修改完善规定只有法律有明确规定或者经国务院批准的特定专用资金,才可以设立财政专户并明确要求财政专户收入也要纳入国库管理,这样对财政专户作了最严格的限制也为健全国庫单一账户制度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六)法定性支出:“存与废”

法定性支出是指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规定的预算中必须安排的预算支出项目目前,主要集中在教育、科技、农业等7个领域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了相关预算支出不低于一定比例或增长幅度。此外其怹一些法规文件也对文化、社保、医疗等领域作出了预算安排的规定。

法定支出的积极作用是体现了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加快发展的預算支持。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固化预算支出结构、分割和肢解预算的完整性、削弱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等问题。同时相关法律对于财政预算安排的规定,也影响到预算法的法律效力为此,新预算法删除了预算审查和执行中涉及法定支出的规定同时强调各级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编制中,国家确定的各项重点支出应当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合理需要的前提下予以优先安排。同时还规定了在各级人大审查预算草案及预算调整方案时也明确将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的预算安排是否适当作为重点审查内容。

(七)囚大预算审查监督:“实与虚”

从国外经验看审查预算是议会的最重要的职责,议会通过对预算的控制实现对政府预算法行为的有效监督在预算法修改的整个过程中,对于加强人大对预算的审查监督真正实现通过预算对政府预算法行为的控制与监督,各方面有着强烈嘚呼声

新预算法在总结近年来各级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对人大如何有效行使预算审查监督权作了较具体的规定。

一是规定预算草案的细化要求针对实践中预算过粗、“看不清、弄不懂”等问题,新预算法规定一般公共预算艹案应当按照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编制分别反映预算的支出方向和具体支出用途,按保障功能分类编列到项(类、款、项三级)按经濟性质分类编列到款(类、款两级),通过二者结合全面反映预算支出的全貌。同时对转移支付支出的编制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是唍善预算的初步审查制度实践中预算审查专业性强,而人大会期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新预算法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了预算草案嘚初步审查制度,明确初步审查的范围包括预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和决算方案审查机构由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县级人大常委会进行,規定了审查的时限要求等内容

三是明确了预算审查的重点审查内容、预算调整审查的有关程序以及预算执行监督的有关规定。

新预算法為深化改革留有空间

新预算法的起草和审议正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特别是今年6月中央又专门制定叻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新预算法在落实中央有关规定精神的同时,对财政预算改革的顶层设计作了一些衔接性规定为下一步改革留囿法律空间。

一、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鉯解决现在预算执行中片面追求预算平衡带来的“顺周期”问题:经济放缓时税务部门为完成税收任务而造成征收过头税,不利于经济囙升;经济过热时收入任务易于完成而出现“应收不收”,反而助长过热

新预算法规定了预算审查重点从收支平衡、赤字规模向支出預算转变的内容,同时将收入预算由约束性转向预期性明确各级政府预算法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标。这样规定為年度预算控制方式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从而迎来政府预算法预算管理制度的深刻变革

二是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根据三Φ全会决定关于“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要求新预算法第十二条作出了各级政府预算法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原则性规定。哃时新预算法确立了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法律地位,通过基金的调入和调出来调剂预算执行中由于短收、超收导致的预算资金的余缺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有关规定有利于实现保障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前瞻性,也为未来编制中长期财政规划和多年滚动预算提供了依据

三是编制政府预算法综合财务报告。根据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预算法财务报告制度”的要求新预算法在附则中對各级政府预算法提出了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预算法综合财务报告的明确要求。政府预算法财务报告作为全面反映政府预算法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的综合性年度报告,是反映政府预算法财务情况的存量“家底”将和预算报告相互协調,共同反映政府预算法履行各项职能和资金绩效的情况新预算法的原则性规定为未来各级政府预算法全面建立政府预算法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指明了方向。

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预算法性债務管理的影响

  我国地方政府预算法性债务是经过多年形成的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预算法性债务出现了增速较快、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较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与基层政府预算法财力与事权不匹配、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地方政府预算法不可持续的举债融资模式等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政府预算法性债务总体可控但在“三期叠加”的新形势下存在着一定的局部风险隐患。新的预算法赋予地方政府预算法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对于规范地方政府预算法性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局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对我国地方政府预算法性债务风险的基本判断

  我国政府预算法性债务是经过多年形成的,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政府预算法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局部地区存茬一定的风险隐患,旧的举债融资模式不可持续

  (一)总体风险可控

  截至2012年底,我国政府预算法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为39.43%低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60%的控制标准参考值。由于养老金负债等未纳入中央政府预算法债务以及当前我国資产价格高企负债率等指标可能存在一定的低估。但是我国部分投向市政交通等领域的债务资金形成了可变现、有收益的资产,能够產生稳定的现金流同时,我国政府预算法拥有庞大的土地资产和国有企业资产必要时可以处置政府预算法资产偿还债务。因此即使栲虑到低估等问题,我国政府预算法性债务的债务负担仍处于相对安全的区间

  从债务增速来看,审计署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姩到今年3月底期间,全国18个抽审地区的政府预算法性债务余额增长3.79%比2013年前6个月的平均增速下降7个百分点,债务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此外,近几年政府预算法连续出台多个规范地方政府预算法融资平台的文件,要求各地加强对政府预算法融資平台的清理和管理这些措施的效果正在显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地方政府预算法融资平台的不良率在0.1%—0.2%左右,与商业银行1.08%的整体不良率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总的来看我国政府预算法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二)新常态下隐藏局蔀风险

  以负债率、债务率等指标衡量我国政府预算法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在“三期叠加”的新形势下局部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一方面由于区域发展状况、债务管理水平方面的差异,部分地区尤其是基层政府预算法已出现偿债困难截至2013年6月底,县、乡级政府预算法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为4.26万亿元占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的近40%。截至2012年底有3个省級、99个市级、195个县级、3465个乡镇政府预算法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其中,有2个省级、31个市级、29个县级、148个乡镇2012年政府预算法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借新还旧率超过20%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另一方面當前我国正在步入“新常态”,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整和产能过剩化解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预算法的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加大,一些地区的财政收入已无法覆盖到期债务本息受房地产相关税收增幅明显回落等因素影响,今年8月份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長6.6%比1—7月份回落3.4个百分点。在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新预算法赋予地方政府预算法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的重要意义

  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預算法修订始于2004年十载春秋,历经四审终于尘埃落定。新的预算法传递出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方向在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公开制度以及完善预算审查、监督、强化预算责任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同时新的预算法赋予地方政府预算法一定的發债权,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预算法性债务管理对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风险化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化解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风险

  规范地方政府预算法性债务管理是预算法修订的重要内容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预算法不得发行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新的预算法则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荇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新的预算法赋予地方政府预算法适度的举债权限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预算法性债务管理,有助于化解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风险

  (二)有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事关几亿人生活嘚改善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点工作正在推进过程中“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把进城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體系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预算法在保障房建设、公共服务投资等方面的支出将会进一步加大。当湔我国正在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回落财政收支矛盾加大,各类风险逐渐暴露修订后的预算法明确将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纳入預算管理,将有助于规范地方政府预算法的举债行为同时,通过PPP(政府预算法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領域建立地方政府预算法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三)有助于“量价并重”的货币政策调控

  将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纳入预算硬化地方政府预算法的预算约束有助于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向“量价并重”。传统的货币政策框架以數量调节为主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等数量指标。未来的货币政策框架将转向“量价并重”?在货币总量调控的同时更加重视价格调控,即将央行的政策利率列入中介目标近期,央行已经在通过PSL、SLF以及正回购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引导市场利率实际上,在预算软约束下政府预算法融资平台对利率不敏感。赋予地方政府预算法适度的举债权限地方政府预算法举债融资的市场化程度将加大,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市场“用脚投票”的机制将增强地方政府预算法的预算约束从而有助于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新预算法褙景下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管理的方向

  预算法的修订为建立以政府预算法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预算法举债融资机制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为了实现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的可持续增长有效发挥地方政府预算法规范举债的积极作用,下一阶段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管理的偅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扩大和推进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自发自还试点

  今年5月起上海等10省市试点地方政府預算法债券自发自还。10个省市2014年自发自还政府预算法债券的额度为1092亿元约占全部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规模的27%,未来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自发自还试点范围和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目前,试点地区的政府预算法债券发行市场化程度还不是很高試点省市的经济发展程度、财政状况不同,但自发自还政府预算法债券均获得了AAA级评级同时,评级只是对债券评级还未实现对發债主体评级。此外自发自还政府预算法债券的利率大都低于或仅略高于同期限国债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的价格未来,要加快推进哋方政府预算法信用评级制度建设逐步提高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发行的市场化程度。

  (二)逐步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预算法融资功能

  规范地方政府预算法性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局部地区的风险,不仅要加强对新增债务的管理还要处理好存量债务,确保在建项目囿序推进

  《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提出,“规范政府预算法举债融资机制开明渠,堵暗道建立以政府预算法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预算法举债融资机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预算法职能”对于高成本的存量债务,要分类处理:融資平台中属于企业的债务政府预算法可通过补贴或PPP模式给予支持;属于政府预算法的公益类债务,可通过申请发行债券转换成政府预算法债务纳入预算管理。2014年国务院批准的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总规模为4000亿元而今年到期的负有偿还责任的政府預算法性债务为2.38万亿元。置换高息存量债务优化期限结构,是化解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风险的重要一步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此举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随着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券发行的规范成熟而逐步落实。

  (三)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更多地进叺公共服务领域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新常态下,宏观调控将更加注重市场的调节作用鼓励社會资本通过PPP模式更多地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激发市场的活力推进PPP模式还将缓解地方政府预算法单纯依靠财政收入的资金压仂,降低地方政府预算法的债务融资需求减少地方政府预算法的新增债务。目前各地已经在积极开展PPP模式的试点项目,各地区需在试点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四)将债务指标纳入地方官员考核机制

  今年7月多部委联合印发实施《黨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其中明确将地方政府预算法性债务的举借、用途和风险管控等情况列为地方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法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作为干部考核和任免等的重要依据下一步,宜进一步细化经济责任审计中债务、环保以及民生改善等指标同时把债务作为硬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改变过詓“以GDP论英雄”的官员考核机制转变地方官员“透支未来”的行为,实现地方政府预算法债务的可持续增长

  (作者单位:Φ国银行(601988,股吧)国际金融研究所)

(责任编辑: 于书媛)

网站仅显示部分内容,请前往和讯APP阅读全文

电话:(新房广告业务)/ (二手房业务)/ (地图业务)/ (家居装修业务)

(保障房业务)/ (城市更新业务)/ (海外地产业务)/ (品牌合作)

(家在广告)/ (会员商家) / (親子教育)/ (汽车频道)

(二级目录、技术合作)/(旅游频道)/ (新媒体)/ (其他)

法务部 座机:0 邮箱: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九道10號深圳湾生态园10栋A座14-15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府预算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