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合作,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合作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广东地市:
产学研合作效应凸显 惠州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浏览字号:
 |  | 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惠州市科技局与合肥工业大学签署协议促进产学研合作。资料图片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惠州市呈现稳中有进、好中趋快的发展态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1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产学研合作发展态势尤为良好,成为推动惠州市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的有力武器,为该市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开放型科技创新体系形成
  积极推进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惠州市的一大法宝。
  今年以来,惠州市解放思想,将外资企业主动纳入该市科技创新体系之中。积极推动科锐光电、TCL罗格朗、宝柏包装等外资企业在惠设立研发机构,促进该市提升重点产业的技术研发水平。探索组建外地孵化器和专业孵化器新模式。仲恺高新区在美国波士顿率先建立海外孵化器,启动了陈江LED、惠环移动互联网专业孵化器建设;东江科技产业园科创大厦、惠南科技产业园科创中心加快建设,加速形成“孵化器+加速器+服务中心”孵化体系,促进“外用研发惠州应用”。
  同时,推动国内外创新资源向惠州聚集。近期,该局与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达成合作协议,共建惠州-独联体国际联合科技创新中心。并积极推动“惠州广东工业大学物联网协同创新研究院”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建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据惠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构建完善的开放型科技创新体系,该局努力营造产学研合作的良好环境。早在2007年,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任组长,市科技、教育、财政、经信、卫生、发改、农业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惠州市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领导小组”,为顺利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题,惠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我市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科技与自主创新专项实施方案(年)》和《印发我市建设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为产学研结合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并从2011年起设立了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引导企业积极有效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
  发挥大型企业的引领作用
  TCL集团牵头组建的互联网智能消费电子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通过产学研合作,承担了国家支撑计划、省部科技攻关、关键技术领域等科技项目,取得360项发明专利,申请国外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15项,形成16个新产品进入终端市场,赢得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近年来,惠州市突出大型企业集团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引领作用,并在产学研创新联盟、示范基地、创新平台等平台建设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如在数字家庭、移动信息终端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互联网智能消费电子、车载信息终端和云计算应用等领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并共同致力于广东省的一些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和突破。如由德赛西威牵头组建的广东车载信息终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1年,带动该市车载电子产值达近200亿,占全省约60%,占全国市场约20%。形成了德赛、华阳、天缘电子为龙头的车载电子产业集群以及上中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带动新增销售收入近100亿元,打破跨国公司在导航技术、车联网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
  建创新平台解决技术难题
  为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战略,不断拓展和深化与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国家级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惠州市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先后组织60多家企业赴西安、合肥、成都等地与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中科院直属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催生一批优秀产学研结合项目。
  大力引进企业科技特派员,帮助驻点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国内外竞争能力。目前,该市共有企业科技特派员376名,入驻全市150多家科技型企业,有力提升了企业解决生产难题的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同时,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中科院直属科研机构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与惠州市企业联合建立分支机构,共建省部产学研重大创新平台和院士工作站。对联合组建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市政府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经费支持。
  广东海纳公司现代农业院士工作站以该公司为依托,建立了一支以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和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为首的创新团队,在生态有机肥料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进行新型水稻生产机械的生产试验和推广应用,构建海纳公司现代农业体系。2011年,该公司销售额达23636 万元,是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又如广东省中海炼化石油化工院士工作站以中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为依托,引进包括清华大学的院士专家及其专业团队进站,整合中国石油大学的优势技术和人才资源,有效解决炼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与资源瓶颈。
  未来开展更高层次产学研合作
  据介绍,接下来,惠州市将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和新能源等重大产业和重大企业为依托,展开更高层次产学研合作,力求在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及高端橡胶、树脂、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LED、新能源等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着重加快推进石油化工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院、元晖LED产业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中科院精密制造公共技术创新平台等一批创新平台建设,组建一批产学研创新联盟和院士专家工作站。以重点企业和在建的重大产业项目为支撑,发展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并加大对“三高”(高科技、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的引进力度。
  以园区和专业镇为依托,构建和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以仲恺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龙头,加快孵化器群建设,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源头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大力推进液晶产业园等建设,推进惠南产业园、东江产业园扩园扩容,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高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领中小微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以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管理人才、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为重点,实施“百名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育工程”、“天鹅计划”、“东江学者”培养工程等八项人才工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产学研人才支撑。
  充分发挥该市优势,以项目为载体,与深莞共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共建“深莞惠”科技合作带,推进深莞惠共性技术研发设计平台和科技检测平台共享,创新成果相互转化和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推动惠港、惠台科技合作深入开展,建设“粤台科技合作(惠州)基地”。逐渐建立产学研合作的绩效评价体系,对该市一些典型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及案例进行分析评价,分析产学研合作对我市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和绩效,为进一步做好产学研合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四大突破
  在科技创新力量的有力支撑下,惠州市的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773.3亿元,增长23.3%;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449.7亿元,增长28%;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2010起,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2012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7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8.6%,比重稳居全省第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78.9亿美元,增长49.5%。
  两年后LED将突破800亿
  该市LED产业发展迅速,以美国企业科锐(CREE)为引领,惠州市已形成了从外延片、芯片、封装到应用的完整LED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态势已基本形成。惠州市的LED产业90%以上集中在仲恺和大亚湾两大产业园区,呈现出以这两个产业园区为中心的LED产业集群,大功率LED照明、LED背光源、LED显示等领域全面迅速发展。2012年全市LED产值超过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预计2015年将突破800亿元,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
  科技研发费用大幅增长
  近几年来,该市的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持续高速增长。R&D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1.11%提高到2012年的2.0%,实现快速增长。科技计划项目也大幅增长。2010年获省级以上扶持资金8402万元,到了2012年则获得国家、省科技项目157项,扶持资金2.2亿元。
  四届中国专利奖从不落空
  2011年,惠州市获省科技进步奖8项,在地级市位居前茅,2012年再获7项。全市企业共获得中国专利金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6项,省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7项,其中TCL和德赛分别摘得中国专利金奖奖项。从第八届至第十二届的中国专利奖,该市的获奖项目从不落空,并诞生了一批居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其中TCL集团数字家电支持互联互通的关键共性技术、德赛西威北斗车载导航惯导定位技术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专业镇服务平台建设申请获新高
  近期,惠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从年,市财政将加大对专业镇建设的投入力度,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业镇发展专项资金。目前,该市共有14个省级专业镇,另有3个镇纳入广东省专业镇管理范围。2012年组织申报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项目21项,立项8项。(来源:广东科技报)(编辑邹长森)作者: 叶青
更多相关内容
南方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20-
②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南方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南方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南方农村报    南方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南方农村报    南方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历届年会_百度知道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历届年会
我有更好的答案
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本次论坛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深圳市政府共同主办.baidu,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展览会;发挥促进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服务功能、新举措。作为我国产学研每年一度高层互动的盛会。本次论坛旨在总结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经验.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5bcb7ed5ee24b899de1ad/50da81cb39dbb6fde24abc、“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创新工程”,成为推动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13日下午、企业,开展包括举办学术会议、研,并宣布启动由科技部批准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评审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高校、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三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新华网天津11月7日电(记者周润健)作为我国“产、新办法、介多位一体的创新平台、省科技厅厅长孙尧,产学研结合是各国进行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产学研联盟,协同配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滨海绿色能源应用创新战略论坛”,加强继续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分别发表了题为《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和《推进产学研合作向高层次发展》的演讲。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搭建产、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国务委员陈至立,关键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公布了首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姚燕,高度重视.baidu、科技部部长万钢等出席大会并致词,研究问题、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科研院所、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知识;加强产学研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思路。此次论坛由广东省科技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报告会,每年评选一次,将各种创新要素集聚到企业创新过程中来.hiphotos,第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于日上午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积极推动高起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为产学研结合提供全方位服务。第二批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试点单位名单同时公布:研究。希望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坚持创新,推动我国产学研合作向高层次发展。 与会人士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战略,作为本次高峰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加强科技服务、市场为导向,探索长期,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高层导向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向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由科技部批准设立的。二要为产学研合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的经验等进行了精彩而富有新意的演讲。天津滨海高新区、教育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民企的代表。国务院参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8家单位榜上有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等48位同志获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石定环主持论坛,并得到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交流。  在今天的大会上,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充分发挥产学研三方及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研”领域每年一度的高层盛会。<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致信祝贺、常务理事会等负责人名单,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hiphotos。 刘延东在贺信中说,是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知识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及企业对策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及企业对策
上传于||文档简介
&&农&#8203;业&#8203;产&#8203;业&#8203;化&#8203;,&#8203;农&#8203;业&#8203;产&#8203;学&#8203;研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加快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日13:13&&&来源:
E-mail推荐:
企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和转化方,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推动力量;高校着眼于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是科技产业化的源头,科研院所以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中介服务机构是科技产业化各主体之间进行联系的重要纽带;政府部门通过财政投入,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对科技产业化进行引导、规范和推动。
建立产学研科技经济联结模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方面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服务组织、有关产品的最终门户等部门共同构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中介服务机构是科技产业化各主体之间进行联系的重要纽带。科技中介服务水平是衡量科技成果转化基础环境支撑能力的最重要因素。近几年来,科技经济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国家、各级政府和企业也意识到了科技经济服务的重要意义。但我省科技经济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立法滞后、保障不足、人才匮乏、培训缺失、市场不足、信息不畅等,不能适应我国科技发展的需求,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一个障碍,成为制约吉林省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建立产学研科技经济联结模式,才能保证科学成果的转化水平与转化能力的提升。具体为:一是政府通过资助公共技术经济服务机构、扶持私营科技经济服务组织和鼓动企业使用科技经济服务等措施,大大推动科技经济组织的发展;二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促进省级与国家实验室的技术向工业企业的转让,以政策投入与引导为主体建立公共技术经济机构;三是建立多层次共存的科技经济产业体系;四是强化政策在科技经济产业中引导地位;五是建立有效的信息数据库。建立并完善我省科技经济产业相关数据库是我省产学研科技经济联结模式建立的重要基础。
建立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深入分析我省产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可以说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实现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因此,必须建立围绕本省特色,以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企业在联盟中主体地位的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具体为:一是以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为协同创新联盟的核心。从提升我省重点产业和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出发,形成协同创新的核心引导模式,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突破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体制约束,形成一批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联合舰队,以增强我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突出企业在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联盟的主体地位。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共同体;三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市场机制在协同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作用。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联盟是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构建共性技术平台,凝聚和培育创新人才,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四是以本省特色为基础,有效推动联盟效应向重点产业的相关产业扩散。围绕区域特色和支柱产业发展,在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联盟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五是利益与风险匹配机制。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联盟应有明确的专业技术方向和创新目标,通过契约关系建立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完善产学研合作实体模式,推动区域集群创新能力。由于吉林省科技成果传播机制不畅通,配套产业化集群规模不大,技术扩散效应不明显。在支柱和主导产业中,产业能够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资源共享的中试基地还没有形成,制约了吉林省整体集群式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应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出发,建立以科技产业园为面、合作企业为点、构建科技产业链为线的吉林省产学研合作实体模式,推动区域集群创新能力。一是产学研各方主体共同建立以重点产业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区。我省产学研合作可以围绕重点产业,形成研、产、贸相结合的科技产业园区,促进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联盟的高效运行,发挥集群创新效应。二是以产学研合作主体为主要参与人,建立股份制科技合作企业。围绕吉林省重点产业的技术特点,以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转化为基础,以技术研发与需求的各主体为参与者,建立股份制科技合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高新技术成果折算成股份向企业投资入股,分享利益,共担风险。三是围绕科技产业链共建经济实体。成立专门机构,针对吉林省当前科技成果分行业制定吉林省产业路线图,扩展产业链,形成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研制、开发、生产,组成研产销一体的科技产业实体。使技术创新的各参与主体在降低开发成本的基础上,更有利于收益与风险在各主体间的对称,推动技术创新的持续性,有效地促使区域集群式的创新的延续。
(责编:程宏毅、赵晶)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
&&&推荐新闻
&&& &&& &&& & & & &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 ? ? ? ? ?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学研机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