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美国大都市市区的发展与管理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管理有哪些启示

国外城市化发展对我国的三点启示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王锦宝
  作者:王习农 姬肃林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的广泛推广,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都在加速,升级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在这种大背景下,扎实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应当认真借鉴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国外学术界在城镇化的研究中,通常使用“城市化”概念。纵观世界城市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城市产生时期、中世纪即前工业化社会时期、工业化时期、当代或称后工业化社会时期。18世纪中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经济活动的社会化、生产的专业化迅速发展,从而极大地加剧了欧洲城市化进程。二战后,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世界城市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期。到20世纪末,世界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7.2%。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城市现代化水平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到2008年,世界上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0%,而且发达国家现代城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类社会也进入比工业化社会更高级的阶段,即后工业社会,整个世界也随之进入了城市化时代。
  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都同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有着自身的特色。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英国经历了120年(年)、法国100年(年)、德国80年(年)、美国40年(年)、前苏联30年(年),日本30年(年)。发达国家在达到40%的城镇化率后,又经历了50—10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到今天达到70%—80%的城镇化水平。与此相应,各国城镇化的实现路径也不尽相同。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年底,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阿根廷,城市化率为92.5%;其次是日本,城市化率为91.3%;澳大利亚排名第三,城市化率为89.2%。
  英国曾一度是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典范,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工业革命前的城市化起步阶段;二是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加速阶段;三是实现高度城市化后的调整阶段。20世纪初,英国城镇化率已超过70%,与其相伴随的交通拥堵、污染、贫民窟等“城市病”相继出现。这就促使英国率先推行城市郊区化,即发展城乡要素结合的“田园城市”和建设卫星城,主要目的在于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随着“母城—卫星城”模式不断完善,英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美国是自由放任式的城市化,在其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突出的表现就是过度郊区化,据林肯土地政策学院所提供的资料:纽约大都市区自年间人口仅增加8%,而城市化的区域增长了65%。城市不断向外低密度蔓延,城镇建设无序,空间和社会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成本居高不下、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资源能源消耗量大以及加剧贫富差距等。为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政府官员、学者和普通百姓都开始意识到过度郊区化所带来的灾害,提出了“精明增长”的理念。
  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调控下的市场机制发挥了主导作用。战后,日本政府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等综合性措施引导城市化进程。所以其城市化与市场化、工业化总体上比较协调,城乡互动比较活跃。由于采取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步推进的策略,加之受其“和平宪法”的制约,经济建设得以高速发展,在亚洲率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体现了城乡同步发展的城市化特征。
  德国是以中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城镇虽然规模不大,但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功能明确、经济异常发达。市政管理实行市政经理负责制,市政经理由市民聘任,统管城市管理中的日常事务。这种管理体制融服务、经营、收益于一体,把城镇资源的开发和经营作为市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围绕服务和开发来聘用管理人员,真正把“该管的事管好”。
[责任编辑:王锦宝] 1
上一篇:下一篇:
  文艺工作者不要一味地只是停留在总觉得“别人家的好”的层面,而是要立足本土,充分开发那些具有潜力的文化IP,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  希望随着全民阅读的推进,能够看到更多人在书房、茶馆、公园等各种场合,安静地、幸福地阅读,空气中弥漫着纸质书微香的味道。
  自革命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为推翻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解放广大农民群众而不懈奋斗。  雄安新区的设立和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光明网版权所有第3页/共3页
后的必然产物。中心城市经济和规模的扩大既会对周围地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也要求向周边地区扩展以实现规模效应,从而导致大都市区的出现和发展。随着美国大都市区的扩张和郊区化的蔓延,大都市区地方政府权威的分散和 巴尔干化 又影响了大都市区的规模经济,重新提出了集中的要求。在这一大都市区发展过程中,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大都市区政府、多中心治理或新区域主义等治理模式。对我国而言,大都市区政府治理在各个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实际情况,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也不同,因此也难以找到能够应对一切需要的治理模式,而是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2.处理好政府间关系
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大都市区内地方政府单位之间的互动过程。在不同时期,除了美国政府体制的影响,地方政府单位也根据需要选择了从兼并、联合到建立专区、签订政府间协议与合同等不同的互动方式。美国大都市区政府间关系的处理模式对我国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及由此而来的大都市区的形成和扩张,妥善处理好政府间关系也显得日益重要。要妥善处理好政府间关系,在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中央与大都市区的关系由于中央主导力量的存在而较为容易处理,更主要的是处理好大都市区内因行政级别相同而缺乏主导力量的各地方政府间关系。这种关系的处理除了需要上级乃至中央政府的权威协调外,政府间协议与合同也是一种重要的思路。
3.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在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尤其是现阶段的新区域主义模式中,非政府组织作为大都市区政府治理的一个重要主体而发挥着作用。非政府组织不仅在整个大都市区内提供公共服务,以较高的服务效率和治理绩效满足了民众的公共服务需要,而且以公共利益为导向促进了整个大都市区的公平和均衡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发育,大力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发挥非政府组织在供给区域公共服务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提升我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绩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谢守红.美国大都市区发展的特点与趋势[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XieShouhong.CharacteristicsandTrendofMetropolitan
AreasDevelopmentinAmerica.JournalofTianjinNormal
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2003(6).
[2]王旭.从体制改革到治道改革
美国大都市区管理模式研究重心的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2]WangXu.FromGovernmenttoGovernance:Shiftsinthe
ScholarshiponLocalGovernmentsintheUnitedStates.
JournalofPeking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2006(3).
[3][加]简 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J.Jacobs.TheDeathandLifeofAmericanMetropolis.
Trans.byJinHengshan.Nanjing:YilinPress,
[4][美]文森特 奥斯特罗姆等.美国地方政府[M].井敏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VincentOstrometa.l.LocalGovernmentintheUnitedStates.Trans.byJingMin.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2004.p72.
[5][美]理查德 D.宾厄姆等.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
实践中的公共行政[M].九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8.
[5]RichardD.Binghameta.l.ManagingLocalGovernment:
PublicAdministrationinPractice.Trans.byJiuZhou.Bei 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DennisR.Young.ConsolidationorDiversity:Choicesin
theStructureofUrbanGovernance.TheAmericanEconomic
Review,1976(2).(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上海 201620)
(责任编辑 林 娜)
ThePracticeofAmericanMetropolitanGovernanceandItsEnlightenmentforChina
YiChengzhi
[Abstract]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themetropolitandistrictisaleadingtrendinthedevelopmentofworldurbanizationin
the21stcentury.Basedongovernancetheory,thispaperanalyzedthepracticalhistoryofAmericanmetropolitangovern anceandthefeaturesofcontemporaryAmericanmetropolitangovernance,andpointedoutthatthepracticeofAmericanmetropolitangovernancewouldsupplythefastdevelopingChinesemetropolitangovernancewithbeneficialenlightenmentinsuchaspectsaschoosinggovernacemodeflexiblyaccordingtoneed,payingattentiontodealingwiththeinter-govern mentalrelationand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NGOs.
[Keywords]America,metropolitanarea,governance
[Author]YiChengzhiisLectureratSchoolofPoliticalScienceandPublicManagement,EastChina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
andLaw.Shanghai201620
20105期 总第期
第3页/共3页
寻找更多 ""大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一般用来描述中心城市及与该中心有较高经济、社会、空间整合联系的地理区域。美国是当代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其大都市区的出现是20世纪初开始的现象。进入20世纪,随着大城市人口的膨胀,加上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展,大城市人口开始逐渐向郊区迁移,形成了功能相当集中的中心商业区和以居住为主的郊区,构成大都市区的两个基本要素。[1]此后,美国大都市区不断扩张,到了1940年,美国几乎一半人口已经居住在大都市区内。然而,美国大都市区的扩张并没有停止,而是向着更为高级的阶段发展。到了2000年,美国全国人口的80%以上居住在大都市区。[2]大都市区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其内部林立着分散化的而非层级化的政府权威,由此造成了利益关系的交错重叠。为了解决大都市区内部各种相关的问题,如交通、环境、水源、教育等,就需要各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当中,美国大都...
相关文章推荐
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是21世纪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导趋势。本文分析了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的实践历程和现阶段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的特征,认为,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实践在...
《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5期
20世纪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为大都市区的长足发展。所谓大都市区,是指由中心城市和与具有较高经济、社会一体化程度的郊区组成的区域。美国对大都市区的主要界定标准是...
《浙江经济》2001年02期
我国城市化进程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人们对城市美观、气氛、空间等精神性的要求逐渐变得重视起来。一部分城市在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下,创造了个性鲜明的城市整体形象。如大连...
《宁波通讯》2001年08期
20世纪以来,大都市区治理一直是美国公共政策的关键主题,学界围绕巨人政府论、多中心治理和新区域主义等治理机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是,在治理实践中,任何治理机制都不是全...
《现代城市研究》2005年09期
近日,成都市发改委提出,要以成都为极核,由主城区沿成绵高速公路和宝成铁路向北延伸,构建成德绵大都市区。本文在分析成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了构建成...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
大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级阶段的产物,也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并代表了当代城市化的主导趋势。大都市区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对大都...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0世纪以来,大都市区治理机制选择一直是美国公共政策的关键主题,学界围绕巨人政府论、多中心治理和新区域主义等治理机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是,在治理实践中,任何治理机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对大都市区的治理既是创新大都市区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我国城市化与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推进我国行政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面,但尚处在探索中的大都市区治理机制,在其发展进...
《探索》2010年03期
1980年,美国十年一度的人口统计结果显示:70年代美国非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率超过大都市区增长率,这在1810年以来尚属首次,因而在美国研究城市的学者中引起不小的...
《美国研究》1998年04期
空间演变历来是国内外大都市区研究的热点。所谓大都市区,是以某一特大城市为中心,有一定空间层次、经济联系、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成都正处于由个体城市向...
《理论视野》2013年11期确定购买:
美国大都市区区域规划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文章价格0.20元
您的当前余额不足,是否去充值?
当前余额为:0.00元国外城市化的实践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360文档中心
360文档中心免费免积分下载,各行业
知识、技术、信息等word文档下载网站
国外城市化的实践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
★★建设论坛★★
CitiesandTownsConstructioninGuangxi
[文章编号]1672-7045(2007)05-0042-05
国外城市化的实践
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
摘要:考察美国、德国、韩国进而对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模式得出经验性启示。
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19世纪40年代,美国城市化7.8%
水平超过10%,真正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发展轨道。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70%,开始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交通环境改善、小汽车普及、远程通讯技术以及“城市病”等因素的作用,美国城市开始出现郊区化发展趋势。这一时期城市化率超过,人口规模小于5万的小城镇数50%
目比重显著上升到21.2%,而其他规模的城市上升缓慢甚至下降。
和拉丁美洲的城市化过程,分析其城市化特征和实践,从中得出对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化
美国的实践与启示
实践———边缘城市“唱主角”美国是世界上面积第四大的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化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据世界银行统计资料,1996年,全,发达世界城市化水平已达45.5%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都在70%以上,比如美国为76.3%、英国89.3%、法国74.9%、德国86.7%、日本
国家,总面积为938万平方公里。同时,美国也是世界上高度城市化的国家之一。经历了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20世纪的后工业革命,美国的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1790年,美。国城市化水平只有3.4%1790年至
1830年期间,美国人口从390万增
加到1290万。与此同时,1830年美国5000人口以上的城市数目为56
区域类型总人口非大都市区大都市区中心城市郊区
1950年以后,美国大都市内的人口
增长速度基本上高于非大都市区内的人口增长速度,而大都市区内的
78.3%、俄罗斯76.3%、加拿大
、意大利66.7%。发展中国家76.8%
或新兴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在
50%以上,如巴西78%、阿根廷
、澳大利亚84.7%、新西兰88.4%
、韩国82.3%、菲律宾54.9%、86.1%
新加坡则为100%。同样是较高的城市化率,但每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却截然不同。纵观世界各国的实践,笔者以美国、德国、韩国和拉丁美洲四个国家或地区为典型案例,分析其发展实践,
1950年以后美国区域人口增长速度
1960-1970年
1.3%0.7%1.6%0.6%2.3%
1970-1980年
1.1%1.4%1.0%0.1%1.7%
1980-1990年
1.0%0.4%1.2%0.6%1.3%
1950-1960年
1.8%0.7%2.6%2.2%4.7%
注:资料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
免费下载该文档:
国外城市化的实践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的相关文档搜索
国外城市化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导致了很多问题。相较而言,其它国家很早就完成了城市化,他们的城市化水平要远高于我国。他们在城市...( 曲靖师 范学院生物 资源与环境科 学学院 , 云南 曲靖 651)50 1摘要: 市化 是 实现现 代化 的必 由之 路,城 国外 的城 市化 实践 为我 国西 部...国外城市更新实践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1) - 副本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文献:我国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运动反思 作者:黄亚平、周敏、林凯旋主要内容:...美国城市化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中国建设报
毫无疑问, 城镇化是当前...甚至还有竞争优势,尤其 是像苹果公司这样的高端制造业纷纷从国外撤资回美办厂。 ...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_张绍红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实践研究表明,国外的城镇化发展和工 业化之间有着高度密切的相关关系 。 例如,...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与建设实践及其启示_陈晓华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农村 城市化是 我国城市化战略重要组成是我国当 前解 决三农问题 的有 效途...国外城市化的历史经验及其对中国城镇化的启示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FAzHAN ? XUEsHUzoNGHENG 学术纵横 国外 城市化的 历史 经验及 其对中国 城镇化的 ...国外城镇化模式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_其它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张智乾:国外城镇化...(二)要正确处理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世界各国城镇化的实践表明,产业...美国城市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添加日期:09 年 11 月 10 日 一、城市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城市的基础,只有产业发展到了一定高度,可以吸纳大量...欧美国家城市化实践带给中国的启示_专业资料。城市化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主题.在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如新城和老城的经济联系、新城的规模与土地合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美国大都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