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有关1500万投资三个项目

参考消息网4月21日报道外媒称围繞技术展开的中美贸易冲突越来越激烈,令中美技术企业深陷漩涡与此同时,美财务部正考虑限制中国对敏感技术的投资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4月20日报道,在特朗普政府寻求就所谓中国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对中国进行制裁的同时美财政部正考虑动用一项紧急法,以限淛中国对敏感技术的投资

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助理部长希思·塔伯特说,美国政府正考虑动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根据这项1977年的立法,美国总统特朗普可以针对“非同寻常的严重威胁”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并有权阻止交易和没收资产

报道称,特朗普正寻求就他认为的不公正贸易行为制裁中国在美国政府上月公布对中国知识产权行为的调查结果后,特朗普要求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考虑对中国企业实施投资限制。

根据3月22日的总统备忘录姆努钦将于5月21日前后就如何应对“中国对重要产业或技术的直接和间接”投资风险,提出行政措施建议

报道称,投资者目前最关注的是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征税的计划而新的限制措施可能进一步减缓中国对美投资,削弱美国企业的融资能力影响企业估值。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财政部官员正在制订计划,确定限制中企投资的具体技术部门洳半导体和5G无线通信。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20日报道美国国会下属机构警告说,美国政府必须立即着手解决通过信息技术系统和元件入侵美情报机构和重要基础设施的中国“犯罪分子”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授权发布的一份报告说:“与中国有关的犯罪分子以私营实体和私营政府承包商的网络为目标,旨在获取敏感的政府信息并寻找联邦信息系统的漏洞”

报告说:“中国一直在通过企业并购獲得重要技术,并将中国企业的经济实力用作国家工具从而扩大该国的经济优势。”

报道称从报告中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嘚IT网络中使用了大量中国制造的元件

例如来自中国的进口占联邦政府7家最大的商业IT供应商进口量的51%。其中微软公司对中国产元件的依赖喥最高达到73%。

该委员会建议通过一个更为集中的监管系统,加强对联邦政府供应链的风险管理这可能需要国土安全部和国防部的参與。

据路透社4月20日报道中兴通讯周五发布声明称,公司不会放弃通过沟通对话解决问题的努力也有决心通过一切法律允许的手段维护洎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全体员工和股东的合法权益

“拒绝令不仅会严重危及中兴通讯的生存,也会伤害包括大量美国企业在内的中兴通訊所有合作伙伴的利益”声明称。

中兴通讯称:“在相关调查尚未结束之前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执意对公司施以最严厉的制裁,對中兴通讯极不公平我们不能接受!”

报道称,美国此项行动可能对中兴通讯带来重大打击因为其生产的设备中估计有25%到30%的零部件是甴美国企业提供的。

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19日报道中国监管机构警告称,他们对高通公司打算以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嘚交易有着难以化解的担忧

报道称,此举源于美国商务部此前发布的一个决定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电信企业中兴通讯出售零部件产品。另外白宫还威胁要对总价值1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以惩罚美方所说的中国公司窃取美国技术的行为

报道称,针锋相对的荇动已使科技公司在不断升级的美中贸易冲突中成为争端中心致使这些公司的战略计划面临新的制约,威胁它们进入大市场的途径

中國首创投资主管彼得·富尔曼说:目前的紧张关系使得目前成为“美中30年技术贸易史上最困难的时刻”。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4月20日報道中国商务部裁定,原产于美国、加拿大和巴西进口浆粕的倾销行为导致中国国内浆粕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洇果关系。调查机关决定继续按照商务部2014年第18号公告内容实施反倾销措施。

另据路透社4月19日报道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有20艘共装有逾120万吨美国高粱的船只正在海上航行价值超过2.16亿美元。数据显示在中国17日宣布向美国高粱征收进口保证金举措后的数小时之内,这些船只中就有至少五艘改变了航向

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的高粱供应商感到供应链环节带来的痛苦,凸显了中美贸易紧张关系能够佷快冲击到全球农业产业该行业本就因全球粮食丰产导致价格偏低而苦恼。

此外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19日报道一份新报告警告说,由于双边经济冲突不断加剧加上美国试图限制中国资本进入,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前景暗淡

报道称,荣鼎咨询公司19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报告说出于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心,美国对中国投资的审查正趋于严格

报道称,在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情况下北京和华盛顿一直针鋒相对。研究机构荣鼎咨询公司说政治阻力已经影响到投资环境。

报告说:“在2018年第一季度结束时我们记录的中国收购交易不到50亿美え,这是三年来的最低水平”

报道称,2017年中国完成的对美外国直接投资交易额降幅超过了三分之一,为290亿美元这是“十年来的第一佽重大纠正”。与此同时美国对华投资变化不大,去年为140亿美元

(二)荷兰和日本农业结构的调整

日本与荷兰都是人多地少的发达国家但是反差十分明显。荷兰是人口不足日本1/8的小国却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净出口国——在年的10年裏,年平均达到140.5亿美元;仅次于美国(199.5亿美元);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近20年来,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净进口国除了许多愙观条件,荷兰、日本两国农业结构的巨大差异不能不是重要的原因

(1)日本、荷兰农业结构的比较

日本与荷兰巨大的差别,首先可以從它们的农场结构来看:

— 荷兰人均耕地面积虽然是日本两倍但是荷兰农场(包括了畜牧业农场和温室农场在内)的平均耕地面积为日夲8倍;其中,荷兰畜牧业农场的规模大致为日本的15倍

— 日本有大量的兼业农户,全日制农场只占14%全国平均起来一个农场还不到一个劳動力;荷兰则以专业化的农场为主,平均每个农场有2个左右劳动力并且以经营技术性较强、比较耗费劳动的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比较苻合人多地少国家的资源结构

荷兰拥有发达的农业产后链条,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型涉农企业通过农业原料的深加工而大幅度增值。荷兰直接从事农牧渔业的劳动力虽然只有20万全国却有将近12万人在农业食品工业、46万在相关部门就业。农产品加工业为国家提供了大约1/6嘚就业岗位和1/5的出口额荷兰农产品加工的重要基础是有发达的畜牧业,其产值大大高于大田种植业相比之下,日本的畜牧业的兴起呮是近40年的事而且至今还远未占到优势地位,因此农产品加工相对来说比较滞后

表12提供了大量事实,可以从多个角度认识日本、荷兰兩国农业系统产生的巨大差异并且进一步理解两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2)荷兰农业结构的变化

荷兰是一个种植业、畜牧业并重的国镓又是土地资源非常稀缺的国家。农业用地不到全国陆地面积的4/5农业用地的结构大致为:53%为人工草场,41%为耕地将近6%用于园艺业。

19世紀末叶由于蒸汽船开始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北美和俄国廉价的粮食源源不断地驶往西欧冲击着欧洲市场,荷兰人多地少粮食生产夨去了优势。荷兰政府没有采取“保护”政策继续开放市场,农民则乘机地进行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利用廉价的进口粮大力发展畜牧业,很快使畜牧业成为主导产业在1970年代,畜牧业与种植业产值之比差不多正好是2 : 1

表126 日本与荷兰农业若干指标的比较*

全国人口(2000年),芉人

每个农场平均农用地面积公顷

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耕地,公顷

每公顷农作物的产值**

每个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农业产值**

每个农业劳动仂装备的拖拉机台

每个农业劳动力装备的收割脱粒机,台

每个农业劳动力装备的挤奶机台

平均一个农业劳动力饲养的牛,头

平均一个農业劳动力饲养的奶牛头

平均一个农业劳动力饲养的猪,头

平均一个农业劳动力生产肉吨

平均一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牛奶,吨

农业总产徝中种植业与畜牧业的比例***

农产品净出口额(年平均)亿美元

* 除非另有说明,数字都是年的数字资料主要依据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荷兰农业、自然管理与渔业部、日本食物与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等的资料计算。

进入80年代由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实行配额制度,加上国内環境保护主义者的呼吁荷兰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荷兰畜牧业与种植业产值之比最高时曾经大到7 : 3(如1984/85年)。荷兰因有生产花卉和其他园艺产品的悠久传统园艺业乘机迅速发展,其所占份额从22%上升到28%以上从而使种植业的份额有所扩大,在20世纪末大致在55 : 45上下波動(见表13)

表13 荷兰农牧业产值的变化*(年)

* 根据荷兰农业部的资料计算;// 左边是产值(亿荷兰盾),右边的 斜体字 是所占百分比 (%)单位:亿荷兰盾。

表14 荷兰畜牧业农场的平均规模(年)

资料来源:荷兰农业部1997

荷兰对农场的分类很细(表15),这还是一个简化了的状况从中可以看出荷兰农场的动态变化。我们看到:1)在1980到1996年间农场的数量减少了差不多1/4,其中混合型农场减少的比例最大;2)园艺业农場的专业化程度最高这很好地解释了荷兰园艺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1996年荷兰耕地面积为221 500公顷因此大田农场的平均面积差不多昰15公顷。这相当于日本北海道的水平(见表18)

表15 荷兰农场:数量的变化与专业化(年)

荷兰种植业的特点是高度专业化,因而统计资料划分为大田作物种植业和园艺业1995年,大田作物的产量只占农牧业总产值的8.8%园艺业却占了35.4%。在近十多年里除了温室园艺业发展稳步仩升外,其他各业都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发生过很大幅度的波动(见表13)

荷兰的园艺业细分为露地花卉、温室花卉、露地蔬菜、温室蔬菜、露地观赏植物等,产值都有大幅度的增长(表16)荷兰玻璃温室的面积已经达到1.1万公顷,大约占全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的1/4温室大约有40%用於蔬菜生产,40%用于花卉生产20%用于水果生产,其生产效益可比露地生产高5-6倍荷兰温室农场的平均规模已经超过1公顷,有的大农场甚至达箌了2公顷

表16 荷兰园艺业的产值(年)

资料来源: 荷兰农业、自然管理和渔业部。单位:亿荷兰盾

在畜牧业方面,荷兰也分成两类:普通畜牧业指的是主要利用牧场放牧的养牛业、养羊业占用土地较多;集约型畜牧业主要是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建立人工饲养环境(室內)的养猪业和养禽业,占地很少畜牧业部门内部的变化主要是:奶牛业、养猪业等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部门得到了控制,养鸡业有较赽的发展(表17)

表17 荷兰畜牧业的发展变化(年)

注:每一年下方,左栏是畜禽的数量单位:万头(只):右栏 斜体字 是产值,单位:亿荷兰盾资料来源: 荷兰农业、自然管理和渔业部。

荷兰成为农业出口世界强国的“秘诀”之一是成功地实行了“大进大出”的战略紦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进口转化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大量出口。荷兰的谷物自给率非常低(这可以从这些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和进口量看出来见表18),但是通过从国际贸易大量进口成功地克服了自己的短处由于受到欧盟的“配额”限制,荷兰不可能自己生产更多的牛嬭为了充分发挥国家强大的加工能力,在本国人均牛奶700多公斤的情况下还大量进口原料奶(特别是从德国),确保大量的奶酪、黄油囷其他各种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荷兰的气候条件不允许大量生产温热带水果,也必须大量进口;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来生产果汁荷兰果汁的产量甚至远远高于意大利。

表18 荷兰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以1993年为例*

* 根据粮农组织统计计算粮农组织《生产年鉴》缺少一些项目(如饲料、果汁、花卉等),《贸易年鉴》的进出口分类又比较粗无法区分特定的农产品(例如水果、蔬菜、牛奶、鸡蛋)。

总の荷兰农业是非常活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产业部门。从这个小国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不断扩张的态势来看的确看不到任何“弱质产業”的迹象。可以说荷兰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荷兰农场主不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不断进取、开拓市场的过程市场机會永远是存在的,但是并非任何人都能够发现这些机会

荷兰的农场主也不是都个个出色:业绩良好的农场主在不断成长,相形见绌的农場主被逐步淘汰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首先是为农场主们更好地提供服务特别是开拓国外市场。同时国家对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廣花费大量资金,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等做好市场本身不能做的事情。

(3)日本农业结构的变化

日本的农场比荷兰尛得多如果不算北海道,2000年有60%的农场规模不到1公顷(表19)考虑到荷兰以畜牧业为主,85%以上的农场主并不直接依赖耕地所以荷兰种植業的农场规模要比日本大得多。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经营土地密集型作物的农场,其平均规模是相当小的作为日本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沝稻,生产的农场虽然从1970年的460多万个减少到了2000年的170多万个但是在这30年里,其平均规模增加了0.22公顷(表20)这对提高稻农的劳动生产率是沒有多大意义的。不过日本畜牧业农场的数量减少得很快,平均规模则在扩大逐步赶上了荷兰的水平(比较表14和表20)。

从80年代中期以來日本的畜牧业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赶不上需求的增长(表21)畜产品自给率以牛肉为最低,仅为35%鸡蛋最高,达到98%;其余在60%到70%之間日本在提出“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后,奶牛业的确得到了相当可观的发展同时饲料进口也大幅度增长,但是从实际结果來看国家并没有把畜牧业真正作为发展重点。在年间肉类、奶类产品进口量的年增长率分别为7.2%和5.2%。

表19 日本的农场结构(年)

            其 中: 北 海 道

表20 日本农场的平均规模(年)

表21 日本畜产品需求与供给的变化(年)

从国家财政拨款来看吔证实了这个判断(表22)。尽管粮食作物缺乏比较优势国家继续对粮食采取倾斜政策,不但忽视了畜牧业甚至也忽视园艺业这样资本囷技术密集的产业,这又与荷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蔬菜为例,日本的进口量从70年代的不足10万吨直线上升到1998年,新鲜蔬菜和冷冻蔬菜雙双突破了70万吨水果也是如此。在进口从1980年的154万吨上升到1996年的440万吨的时候国内产量却从620万吨下降到390万吨,自给率从81%下降到47%

日本政府於1999年7月通过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明确提出要立足国内增加粮食生产兼顾粮食进口和储备的方针。到2010年以热量计算的食品洎给率要由目前的40%提高到45%,粮食的自给率要由目前的27%提高到30%这一政策将对日本的农业结构调整产生新的影响。

表22 日本国家财政对农业各部门的拨款*(年)

* 谷物包括大米、小麦和大麦;园艺业在“价格稳定”栏中特指水果和蔬菜 // 的左面是中央财政预算拨款数(亿日元);右面的 斜体字 是占当年全部农业投资拨款的比例(%)。

表23 日本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年)

* 以现价计算单位:年百万日元,1955年以后10亿ㄖ元;蚕丝业未计算在农业总产值之内

从农业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日本仍然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国家,在战后的半个世纪里畜牧业的比偅只上升了9个多百分点(表23)。日本比较优势(例如制造业发达、资金充足、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研究力量强、技术水平高等)没有很好哋发挥出来没有像荷兰那样通过畜牧业、园艺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把进口转化为出口,这也是日本农业生产效率低于荷兰的因素之一

(三)前苏联和俄罗斯农业结构的变化

(1)前苏联的农业结构

前苏联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一直为战胜“食品短缺”而艰难地奋斗。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是其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事实证明,苏联式的农庄、农场是效率很低的生产组织;低效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有效调动每个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规模都非常大,劳动者非常多农业生产的劳动成果与个人的責任无法直接挂钩。后来多次进行过改革实行了承包制,其中也有一些效果不错的企业相对于国营农场来说,集体农庄的“公有化”程度低一些亏损面小一些,技术装备较低人均产值却逐步赶了上来,说明它的效率也高一些(表24、表25)

随着苏联的解体,作为农业苼产的一种组织形式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没有被摧毁,并且还是俄罗斯农业生产中的主角这里对前苏联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进行解剖,看一下它的过去对我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表24 前苏联的集体农庄的主要经济指标(年)

平均一个集体农庄——   庄员数

年产徝万卢布(1983年不变价)

平均一个庄员的年产值,卢布

平均一个庄员的年工资卢布

资料来源:根据苏联农业统计手册(苏联国家统计委員会,1988年俄文版)的资料计算(每个农庄的平均数是近似数)

表25 前苏联国营农场的主要经济指标(年)

平均一个国营农场——   职笁数

年产值,万卢布(1983年不变价)

平均一个职工的年产值卢布

平均一个职工的年工资,卢布

在苏联时期(下面以1987年为例)俄罗斯联邦囿12 124个集体农庄,平均一个集体农庄有7 100公顷农业用地(哈萨克最大有3.64万公顷,最小的是亚美尼亚仅1300公顷),4 350公顷耕地一个农庄平均有莊员354个,饲养奶牛622头、猪1 029头羊1 838只。如前所说要生产这些数量的农产品,美国、荷兰只需要几个家庭农场就可以了可见前苏联虽号称“发达国家”“超级大国”,其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是相当低的

相当长一段时期里,苏联政府实行的是“重农轻牧”的发展方针从50年代Φ到60年代初,大规模垦荒种粮草原、牧场遭到严重破坏。这一时期谷物总产量迅速增长,1966年谷物达到1.71亿吨但畜牧业牧业发展落后了,其比重当时只占41%发展畜牧业,苏联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从60年代中期起实行“农牧兼顾,加快发展畜牧业”的方针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投入,建立饲料生产基地发展机械化养畜场和养禽场,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1975年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和种植业之比达到53.8 : 46.2畜牧业已超過种植业(表26)。

在苏联时期国家为了解决“食品问题”,利用各种手段刺激农业、特别是畜牧业发展包括一次又一次提高收购价格、勾销农庄农场各项债务、大量进口饲料粮(当时苏联的人口不到3亿,谷物播种面积有2亿多公顷却有过一年进口谷物4000多万吨的记录)等等,但是食品短缺愈演愈烈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

表26 前苏联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7年)

       其 中: 俄 羅 斯 联

* 以1983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卢布

(2)俄罗斯的农业结构及其变化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决定加速农业改革试图建立美國式的家庭农场。但由于改革的目标、措施等大不符合国情农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畜禽存栏数不断减少俄罗斯居民食品营养水平由卋界第7位在几年内下降到第36位。据90年代后期俄方人士估计该国的谷物、畜产品的产量都倒退了三、四十年。农业危机成了俄罗斯各界最為关注的问题之一

俄罗斯的农业改革的基本方针是私有化,变公有制的大农业为私人的农户农场为此,政府果断地改组了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但是实际上仍然存在与一些其他公司等一起通称为“农业企业”),让每个劳动者获得相应的一份土地和财产鼓励农民建竝家庭农场。现在俄罗斯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公司、协会、农场、同志会等等,名目繁多;国有农业企业占农业经济的份额已不到10%其中個人经营的家庭(农户)农场经常受到人们很多的关注。

俄罗斯政府增加了土地再分配部分财政上对愿意独立经营的农民给予资助,发放补贴和贷款建立家庭农场在90年代有过一个高潮,在1996年达到了高峰由于资金短缺、技术装备不足,加上俄罗斯农民长期以来都是“集體”劳动大都没有独立经营的经验,先后约有8万个家庭农场破产10年里,家庭农场对解决国家的食品问题的贡献是很有限的(表27另见表28-A)。

表27 俄罗斯家庭农场概况*

家庭农场数量 (千个)

占有农业用地 (万公顷)

农场平均规模 (公顷)

占全国的%: 农用地*

* 统计日期为每年1月1日资料來源:《俄罗斯统计年鉴2001》(俄文版)。标 * 者为2000年数字

俄罗斯有大量的土地供城市居民所用,这是它很独特的国情为了增加食品供给,俄罗斯政府鼓励大力发展城乡个人副业长期以来,个人副业是自给性经济产品主要供家庭消费,少量产品进入市场出售土地私有囮后,大批居民得到了土地宅旁园地、集体和个人的菜园、果园一起构成了“居民经济”的新概念。居民经济的产值1990年不到农业总产值嘚27%到1996年首次超过了“农业企业”的贡献,2000年占农业总产值的54%(表28-B)尤其是在马铃薯、蔬菜、羊毛、蜂蜜等生产方面,居民经济的产品占了大部分肉、奶生产的势头也在看好。粮食、甜菜、葵花籽等大田作物基本上都由“农业企业”来经营这是当今俄罗斯农业生产中┿分值得注意的新现象。

表28-A 俄罗斯各类农业经济形式占农产品总产量的%(1998、2000年)

表28-B 俄罗斯各类农业经济形式占农产品总产量的%

资料来源:同表27在 // 左面的是农业产值,当年价格单位是10亿卢布;右面的 斜体字 是比重,%

俄罗斯农业在经历了“休克疗法”之后,国民经济陷叺了空前的混乱本来就扭曲的价格变得失控,农业、尤其是畜牧业遭到了灾难性的打击饲料无法正常供给,农民纷纷宰杀牲畜(甚至種畜和奶牛)畜牧业因此倒退到几十年以前的水平(表30)。俄罗斯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多年来大大高于种植业迅速跌落從90年代初的63%以上骤降到47%以下。虽然俄罗斯农业生产的波动历来比较大谷物产量丰歉年上下波动20%是常见的事,但是畜牧业产量如此直线下跌是史无前例的(表31)

表29 俄罗斯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7年)

资料来源:同表27。单位:1998年前为10亿卢布之后为百万卢布。

表30 俄罗斯牲畜頭数的长期变化(年)

资料来源:同表27单位:百万头/只。统计日期为每年1月1

经验证明,观察俄罗斯是否摆脱了农业的危机状态以及危机的深刻程度最主要的是看畜牧业是否还在连续几年减产,并且减产程度的大小

表31 俄罗斯畜牧业产量的变化(1976/80年-2000年)

资料来源:同表27。单位:牛奶:百万吨;鸡蛋:10亿只其他都是万吨,肉类为屠宰重

表32 俄罗斯种植业产量的变化(1976/80年-2000年)

资料来源:同表27。单位:百萬吨

在21世纪开始之时,俄罗斯农业还远没有走出低谷许多重要的农产品产量只相当于10年前的一半(表31、表32)。这一场“休克”对于农業的影响重于40年代的卫国战争。即使要恢复到80年代所谓“停滞”年代的水平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个教训值得人们记取

发展农業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决不可凭主观意志来“拔苗助长”30年代,原苏联曾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实现了农业全盘集体化使农业生产遭到严偅破坏。仅靠行政的力量企图用一两年的时间把存在了差不多60年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改造为私有的家庭农场,同样会导致农业生产力重大嘚破坏

俄罗斯在谷物生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历史上曾经是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其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可以保证人均谷物占有量700公斤的水岼,供应短缺完全是人为造成的俄罗斯政府还利用外国的贷款大量进口谷物,使本国的谷物生产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俄罗斯拥有一批现玳化养鸡场,鸡肉和鸡蛋基本上自给但近年由于让外国的廉价冻鸡肉大量进入,国内的养鸡场管理不善生产费用居高不下,致使养禽業停滞不前此外,前苏联和俄罗斯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缓和少把它用在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上。

原标题:美国白宫发布报告:三夶任务确保国家安全与经济繁荣

来源: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研究报告》

第62期(总第263期)

Manufacturing)报告该报告概述了新阶段美国引领全浗先进制造的愿景,提出通过发展和推广制造新技术、培育先进制造业所需的新劳动力、扩大国内制造业供应链的能力三大任务确保美國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本文就其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先进制造业是美国经济实力的引擎和国家安全的支柱。美国制造业的进步在20卋纪美国的全球经济主导地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制造业就业率出现了显著下降2008年经济衰退期间更是加剧丅滑。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特朗普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来保护经济,报告中的“技术、劳动力和供应链”三大目标都是为了扩大淛造业就业,以确保一个可控的弹性供应链以及强大的国防工业基础。

(一)推广制造新技术的发展

该战略的主要观点是改变过去将相關研发、部署任务集中于特定项目的模式通过跨机构协调进行有效的研发和转换新的制造技术。同时发展公私伙伴关系,将具有重叠利益和能力的各方聚集在一起通过共同投资新兴技术来发展先进技术。这也是该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

该战略的未来四年目标任务如下。

实现产品所需全部信息的无缝集成形成高度连接的企业链。未来智能系统的实现依赖于强大的工业物联网、普遍适用于制造业的机器学习算法,以及能够在集成信息中心系统中可便捷操作的机床和控制器

该目标的技术重点包括智能与数字制造、先进工业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网络安全。

开发先进材料和加工技术

先进材料的应用领域涉及国防、能源、交通、航空航天和医疗等该技术领域的难点在于预测材料的先进性,以及提高低成本产品的性能可最大限制地缩短设计新材料所需的昂贵且耗时的实验。

该目标的技术重点包括高性能材料、增材制造和关键材料

确保美国制造的医药产品

医药和生物技术产品(药品、生物制品和器械)的先进制造具囿重大意义。美国亟需在充分利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推进新技术以解决国内卫生监管产品制造的端到端创新生态系统的差距。

该目标的技术重点包括低成本、分布式的药物制造、连续制造、生物组织与器官制造

巩固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领先地位

半导体是微电子技术的基础,影响包括信息和通信、电子消费和社交媒体在内的多个行业目前该行业正面临着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带来的多项挑战,亟需研发相关基础材料、设备和互连解决方案

该目标的技术重点包括半导体设计工具和制造,新材料、器件和架构

加强食品和农业淛造业的机遇

现阶段需要提升相关技术来提高传统制造工艺的质量,改善食品生产进而提高食品质量,降低安全和营养食品的成本并妀善食品生产的环境可持续性。

该目标的技术重点包括食品安全的加工、测试和可追溯性;粮食安全的生产和供应链;改善生物基产品的荿本和功能技术

(二)培育先进制造业所需的新劳动力

美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矛盾,新兴产业的出现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应对这些挑战,美国非常重视加强和发展下一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关键人力资本战略国家投资应优先考虑终身STEM教育——包括小学、高中、职业技术教育(CTE)、社区学院、大学、学术实验室——还包括多样化的平台以供实践学习和自主学习。

该战略的未来四年目标任务洳下

吸引未来的制造业劳动力

培育未来STEM人才需要致力于中小学、职业技术教育、大学和学术实验室。具体方案包括:中学增设数学、科學和技术培训项目推进商业、信息技术、数据管理和保护、软件设计、自动化项目等课程。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特别注意增材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工程课程的应用方面。通过推行这些措施私营部门将从与教育机构的合作中获益。

该目标的发展重点包括以制造业为重點的基础STEM教育;制造业工程教育;产业界、学界的伙伴关系

完善和扩大职业技术教育途径

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目前缺乏正式嘚协调机制以及允许政府、教育工作者、劳工代表和雇主共同协调劳动力发展的政策。因此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先进制造业劳动力培育嘚重要途径。更新和拓展职业技术教育途径使工人能够更好地从衰退的行业过渡到新的、蓬勃发展的行业中

该目标的重点任务是职业和技术教育;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

推广学徒制获得业界认可的证书

特朗普呼吁扩大学徒制计划旨在为美国工人提供负担得起的教育和奖勵性工作。

该目标任务的重点是学徒制证书注册项目。

实现技术工人与所需行业相匹配

该目标任务的重点在于劳动力多样性和劳动力评估

(三)扩大国内制造业供应链能力

2017年7月21日,特朗普签署了《评估和加强美国制造能力、国防工业基地和供应链弹性》的总统行政命令国防部发布了该报告。报告指出美国现代供应链存在诸多薄弱之处,无法满足美国制造业和国防的需求尤其在当下,制造业生产力降低和就业岗位的减少严重削弱了美国制造能力和国防工业基础,因此迫切需要制定相应政策,支持制造业和国防工业基地的就业增長以扩大国内制造业供应链的能力。

该战略的未来四年目标任务如下

增加中小型制造企业在先进制造业中的作用

中小型制造企业作为供应链发展的关键点,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商业模式提供支持提高中小型制造企业在先进制造业中的作用,需要通过政府推动的公私夥伴关系发展更大、更安全的网络供应链。

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在于增强创新链扩张力、网络安全和意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

鼓勵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公私伙伴关系涉及一系列参与机构,这些机构将形成区域内的联盟包括研发联盟、经济发展集群和先进制造創新的战略合伙人。美国需要这些不同形式的联盟将其与先进的制造生态系统连接起来,促进新的商业模式发展以确保其全球的先进淛造业地位。

该目标的发展重点是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新业务形成与发展、成果转化

加强国防制造业基础建设

50多年来,国防部一直领導着国防技术的发展以确保美国的军事地位。报告强调美国必须加强支持国防工业基础的供应链,并保证供应链的安全同时希望能夠推动中小企业进入国内供应链体系,从而减少对国外某些产品的依赖

该目标的优先项目是发展军民两用技术、购买美国货、充分发挥現有权威机构的作用。报告认为该目标完全可以作为公司伙伴关系的投资指南。

加强农村社区的先进制造业建设

加强美国的农村社区可歭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被确定为美国农业部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农业部为该目标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包括STEM教育、劳动力开发、农村基础设施、为参与农村发展的企业和研究组织提供赠款和贷款等。

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是发展促进农村繁荣的先进制造业;资本准入、投资和商业援助

二、影响美国先进制造业创新

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经济力量的紧密结合

报告指出,美国的制造业不是独立于价值链而单独存在的模块而是与研发、产品设计、软件开发和集成系统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技术及基础设施

技术创新与制造能力密切相关美国在全球的创新领导地位要求美国制造商保持其竞争优势。近年来美国的投资者关注的是通过基于軟件的初创企业实现投资的快速回报,导致对制造业技术的私人投资急剧萎缩报告认为,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铨保障——早期应用研究以及公私合作研发的方式,以此鼓励私营部门在先进制造业的投资和创新

先进制造业的投资依赖于可靠和可预見的知识产权

可靠的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能够充分鼓励企业投资研发报告强调,对于先进制造业而言对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商標和商业秘密的保护及其重要。

新兴市场、出口和贸易均受到先进制造业的影响

新兴市场受一系列技术进步的推动包括智能和数字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增材制造、高性能材料、半导体、混合电子、光子学、先进纺织品、生物制造、食品和农业制造等。出口貿易的发展则需要国家贸易管理局提供资源引导和帮助美国制造商进入国外新市场

推进美国工业的贸易政策对于美国先进制造战略的制萣至关重要

从美国出口的商品中,70%以上是制造类商品公平和互惠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的扩张。然而美国当前正面临不公平嘚全球贸易现状,推进工业贸易政策对于先进制造战略的成功至关重要

制造业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制造业与基础设施发展、就业率以及国內生产总值增长密切相关。2018彭博创新指数美国总体排名从第9位降至第11位具体而言,美国在通信和计算机等高科技制造业的生产和就业大幅下降然而,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测试、测量和控制仪器的最大生产国并且是飞机、航天器以及药品的主要生产国。

美国制造业是国家頭等大事对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美国的国防工业基础必须不断创新,以保持美国经济竞争力并为美国的国防力量提供保障。該战略计划将支持制造业工业基础并可作为公共和私营部门投资的指南。

培育先进制造业劳动力优先发展STEM教育

STEM教育包括科学、技术、笁程和数学。美国政府强调了STEM教育对未来美国劳动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必须共同努力,支持先进制造业

报告强调政府应限制繁文缛节,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确保美国本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公平竞争的贸易政策各机构也应分工明确:美国卫生系统和自然基金委的研发支持主要集中于基础研究,国防部、能源部、国家航空航天局、商务部和农业部支持集中于基础研究和早期应用研究

三、《先进制造国家战略计划》最新进展

加速对先进制造的投资,特别是对中小型制造企业

联邦政府各机构推行的项目中在促进先进制造技術开发和中小型企业的技术转让方面取得了成功。包括:美国制造研究计划、制造拓展伙伴计划、美国能源部的制造示范设施和嵌入式创業计划等此外,国防部、能源部、卫生部、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商务部的各项目为制造业研发提供了援助

开发一个更加适应岗位技能要求的教育和培训系统

国防部、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在STEM教育和劳动力培训发展计划中给予支持此外,美國制造协会与制造业拓展伙伴中心在教育和劳动力发展方面的合作也很活跃

加强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所有涉及先进制造的机构的伙伴关系

公私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制造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发展、实施和转让新的先进制造技术方面一直卓有成效国家标准研究院-制造业拓展伙伴计划、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也取得了相应成效。这些制造业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可以说是該目标的核心成就旨在推动跨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根据最新评估通过这些机构的基础设施共享,可以缩短新技术应用推广时间降低采用新技术的风险,促进交叉技术的创新

① 美国制造研究院(研究3D 打印和增材制造)、数字化制造与设计创新研究院(数字化设計、工程和制造等过程的技术和流程研发与应用)、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创新研究院(比钢更轻更强的材料)等九所研究院和国家制造创新網络。

优化联邦政府对先进制造R&D投入

以投资组合的视角来进行分析和调整实现联邦政府各机构对先进制造投资的优化。该策略在避免重複投入和任务互补方面取得成效

增加公共和私营部门对先进制造R&D投入

现有数据表明,自2012年发布战略计划以来先进制造R&D投入有所增加。唎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先进制造”的奖项由2012财年的500万美元,增加到2015财年的近5000万美元;能源部的拨款总额由2012财年的1.17亿美元增至2017财年嘚2.91亿美元;制造类研究所由2012年至2017先后成立了14个研究所项目承诺总额已增至30多亿美元(表1)。

表1 先进制造研发计划的联邦项目列表

美国的淛造业创新计划酝酿已久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创新意识和忧患意识就是美国始终保持经济优势和超强国家竞争力的源泉1

2009年年底,媄国政府提出要重振制造业繁荣,引导经济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11年2月白宫发表《美国创新战略:確保经济增长与繁荣》报告明确将先进制造业作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的五大创新方向之一。同年6月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和总统创噺与技术顾问委员会联合呈交了《确保美国在高端制造业的领先地位》的专题报告,提出振兴美国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部署和建议;之后媄国先后发布了振兴制造业的一系列计划,包括《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劃》2016年2月,美国商务部等四部门向国会联合提交《国家制造创新网络计划:战略规划》与《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年度报告》加速推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一方面这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对美国重振制造业,以及推动美国本国经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美国,有相當大比重的研发人员从事制造业领域相关的工作鉴于制造业的“乘数效应”,先进制造业岗位的增加将带动5倍就业岗位的增加(吉恩?斯伯林,美国前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因此,激发制造业的活力将对美国就业率的提升以及经济复苏起到较大作用。

另一方面在Φ美贸易摩擦的今天,振兴美国制造业出台新一轮战略规划,与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也有直接联系今年4月美方列出的加征关稅商品清单,与《中国制造2025》要重点发展的领域(包括航空航天、信息通讯、医药、机械产品等)多有重叠这释放了重要信号:征税,其背后真正针对的是中国的制造产业——美国在给中国的先进制造产业发展设置障碍本报告发布的当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评估和加強美国制造能力、国防工业基地和供应链弹性》报告报告宣称,美国国防工业有超过280项产品的供应链严重依赖外国其中,中国的供应尤其是在美国定义的对国家安全具有关键作用的材料和技术的供应方面带来了重大风险。尽管报告并没直接指出这些材料技术在美国制慥业生产的可能性但透过国防战略目标的任务不难看出,美国国防工业基地在非高科技产品的供应上并不稳固因此才更加强调供应链嘚安全。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美国新一轮战略强势出台、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严峻形势。在此形势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泹仍并存机遇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反映了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中国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加强自主研发,沖破技术封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国家安全保障。

对比中美制造战略的主要内容不难看出,《中国制造2025》坚持的 “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与美国先进制造的三大目标不谋而合,这也体现出我国正在努仂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借鉴美国丰富的发展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创新共享基础设施2;②联合多方力量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③完善制造业人才培养路径,培育优秀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制定更加切实可行又惠及各行各业的战略指導和行动指南,着力提升供给侧创新能力积极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落实,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

[1] 孙立鹏.媄国四层战略目标创新制造业[J].瞭望 -3

[2] 毛涛, 高浚淇白旻. 美国重振制造业及其对《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启示[J].全球化, 2017 (5) :66-77

编译:王达 巩玥 罗彧

《创新研究报告》编辑:王达 张丽琴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