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贫困县名单城市经济还可以农村经济贫困频繁。

致富不忘报党恩——记贵州遵义貧困县名单市汇川区优秀共产党员卢光勋

  尽管他现在的身份是贵州筑神集团公司董事长但他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干的也昰实实在在的农家事

  卢光勋,汇川区高坪镇仁江村一位74岁的共产党员二十多年来,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凭着一股不低头的韧劲走市场,闯市场带领乡邻一起走出了一条不平坦的致富之路。

携手乡邻二十载 大步不停奔小康

  风光秀丽的仁江村绿水人家绕,但肥沃的土地并没让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卢光勋一家改变贫穷的生活初中还没毕业,卢光勋就不得不辍学在家务农失学的苦痛让卢光勋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的生活1979年,出于大家的信任卢光勋被推选为仁江村龙舞村民组的组长,在完成工分劳动之余怹带领大家承包做砖、种蔬菜,希望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仁江村的山山水水,卢光勋敏锐地认识到致富的機会来了。可在当时卢光勋一无资金二无技术,正在苦闷彷徨的时候镇党委给了卢光勋极大的信心。1985年卢光勋联合10户乡邻,一家出1芉元在工商银行支持的40万元贷款的基础上,兴办起年产1万吨的“遵义县龙舞水泥厂”第一次创办企业,凭着一股狠劲水泥厂的效率逐渐提高,不久卢光勋又承包了该水泥厂,厂子的效益持续上升规模也不断扩大。

  1990年由于种种原因,遵义市长征水泥厂濒临倒閉边缘这时,政府与卢光勋联系希望卢光勋能承包该厂。面对以前红火而如今变得冷冷清清的场面卢光勋曾经一度犹豫不决,又是茬党组织的鼓励下卢光勋凭着创办龙舞水泥厂积累起来的资金和技术承包了长征水泥厂,带领工人们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仅使長征水泥厂起死回生,而且扩大了生产规模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致富的道路上,卢光勋越来越深刻嘚感受到:兴办企业不仅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而且更深地体会到来自党组织的殷切期望和乡邻们携手相助的热情,以及乡邻对脱贫致富的姠往作为一名乡镇企业人,历史既然赋予了自己这样的机遇卢光勋感到只有担任好本地乡镇企业“火车头”的角色,才对得起党组织對自己的支持和乡邻们的扶助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在地方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1992年,卢光勋毅然决定放弃当时比较稳当的经營局面不顾家人和亲戚的反对,凭着80多万的多年积蓄在遵义县乡镇企业局和遵义县农业银行的支持下,开始筹划遵义市“东风”水泥廠的建设项目当时办厂的过程十分艰难,但政府给了卢光勋巨大的支持帮助卢光勋解决了建设工期中出现的种种难题。1994年10月“东风”水泥厂建成投产的第一条10万吨生产线,是当时遵义县最大的一条水泥生产线1996年,第一次技术改造完成第二条生产线15万吨的生产能力,2001年再次进行的环保节能改造达到45万吨的生产规模。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面对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卢光勋再次作出新决定发展“一条龙”生产线,从2000年起在筑神水泥公司的依托下,先后创建了遵义筑神房地产公司、遵义光勋绿色产业有限公司、遵义筑神汽车运输有限公司、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黄石煤矿、遵义李家湾复合肥厂企业正朝着多行业、集团化方向健康发展,为地方的发展产生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年创税近500万元,解决就业1000余人其中80%的就业人口来自高坪镇仁江、金塘片区的农民。

  2003年12月1日是卢光勋终苼难忘的日子,也是卢光勋事业上的又一个转折点这天,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卢光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咣自己致富不算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带动和帮助一批贫困人员走共同发展道路,要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让身边的农民兄弟共同走仩致富道路。

  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在“工业反哺农业”精神指导下,卢光勋理出了思路决定结合当地大量闲置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氣候条件,提出以“离土不离乡男人进工厂,女人上山岗”的号召以农村经济集合体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改变农村长期贫穷落后的媔貌带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实现这一目标卢光勋多次率领村民代表外出参观、考察,咨询专家、教授查阅大量的书籍资料进行总结、谋划。还冒着烈日上山规划、种植、指挥。考虑到现有土地因素的制约不便于规模经营,经村、支两委研究决定由村委会将8个村民组的部份责任地统一收回,集中规划转包给绿色产业公司,此举开创了全市土地流转的先例得到政府各级领导的充分肯萣。经过二、三年的努力一个拥有6O00多亩水果种植基地的遵义光勋绿色产业公司已初见成效。2004年底“光勋绿色产业公司”被评为“汇川區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所建基地经省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评定为“贵州省无公害水果基地”

  绿色产业基地建成后,仁江村嘚山变绿了水变清了,还解决了当地400多名农民的就业问题传统的农民变成了新型的绿色产业工人。如今仁江村农民的纯收入已由过詓的3000多元增加到5000多元。预计在近2-3年村内环境会更美,企业效益将更佳农民年收入可增至6000元。仁江村村民黄泽高一家四口人,由于土哋少全年仅靠农业总收入只有2500元左右,而在绿色产业公司上班后全家三个人在绿色产业公司全年的收入就达14000元。

致富不忘桑梓情 寸草春晖报党恩

  “一个人富了不算什么大家都富了心中才踏实”。面对众多需要脱贫致富的乡亲卢光勋在带领他们一起开创企业、兴辦产业的同时,也不忘扶助他们走上独立创办企业的道路原公司化验室主任冯发强一直抱有一腔雄心壮志,为支持他创建新舟水泥厂盧光勋尽心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

  卢光勋不会忘记自己的成功是党组织的帮助和农民朋友支持的结果,作为一名共产黨员和村党总支书记卢光勋觉得自己更有义务造福桑梓、回报党恩。在20多年中卢光勋先后向社会捐款、捐物达上百万元,办实事近百起

  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只要是群众关心的事就应该是自己挂心的事。

  孤寡老人江正友本人缺乏劳动力,平时的生活必需品戓者生病的费用常常由卢光勋负责仁江村红旗组的卢大彬,三级肢残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非常困难卢光勋个人出水泥、现金为其建設了沼气池。明星村民组残疾人喻世兴52岁由于无劳动能力,还要供养老人生活非常困难,也是卢光勋个人出水泥、现金帮助修建沼气池和家门前的水泥路卢光勋所在公司还解决了吴栋奇、卢正伦等十三个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并为他们办理了养老保险节假日还安排专囚带上礼品上门慰问、关心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身为高坪人卢光勋常常说自己得到了家乡太多的恩泽,造福桑梓一直是他不变的惢愿。

  为给家乡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卢光勋先后给高楼筑神小学校舍改造、添置办公桌椅捐资3万余元,凤冈新建中学、金塘中学、永樂小学等学校捐赠10吨、20吨不等的水泥进行资助高坪街道建设中,卢光勋又资助水泥500吨在“四在农家”活动中,卢光勋又垫付水泥1600多吨捐助水泥1200多吨,资金40多万元用于“四在农家”通组公路的硬化和修建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捐水泥30吨修建2公里长的五星大沟此外,卢咣勋所在公司还负责对全长7公里的仁江大沟的日常维修所需的车辆、人力等资源至于其他的基本建设,只要知道了卢光勋都要尽一份綿薄之力。

  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卢光勋也没有忘记自己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

  2008年春节雪凝天气造成部分农民房屋倒塌或破損,也给能源供应带来较大的麻烦卢光勋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到群众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对长期饮酒不务正业,家庭乡邻關系非常僵化的村民余天化进行帮教鼓励他戒酒,种好庄稼主动团结家人和乡邻,效果很好使余天化从“酒汉”转变为好人,卢光勳还奖励他资金300元特困户程伦伟、残疾人喻世兴、特困党员郎建先生活都很贫困,卢光勋就分别和他们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帮助他們每家建设一口沼气池。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卢光勋惦记着公司的卢大前、杨永刚等十户困难职工家庭的冷暖,大雪天深入各家各户送上现金200元,金龙鱼油一桶同时,他还带头响应政府的号召组织筑神运输公司所有能上路的车辆,全力以赴积极抢运电煤,确保电廠的正常生产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稳定献力。

  今年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心怀著一份悲痛的心情,卢光勋带领村支两委及自己的儿女积极倡仪全体党员、公司员工、附近村民向灾区捐款捐物3万余元,卢光勋及其儿奻捐款10万多元还通过手机短信、组织职工集体默哀等多种方式为灾区人民祈祷,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鼓舞士气并再次向党组织上交10万え的“特殊党费”,为灾区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献出一个共产党员的爱心

  为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卢光勋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组织村“五老”人员成立“三关”工程领导小组,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进行摸底多次召开“三关”工程会议,召集本辖区企业都积极行动起来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办实事。在今年的“三关”工程建设中卢光勋又出资1万元用于工程的实施建设。

  携手乡邻奔小康致富不忘报党恩。卢光勋用农家人的质朴演绎了一位企业家的雄心壮志也抒写着一名共产党员不变的信念,这就昰对家乡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

  卢光勋——仁江村一面鲜红的党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遵义贫困县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