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洁夫在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工作过吗?

二次元同好交流新大陆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卫生部原副部长:雾霾天我不戴口罩 戴也没用
  对话卫生部原副部长黄洁夫:空气治理需要时间
  在医药卫生界全国政协委员中,卫生部原副部长黄洁夫一直都是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之一。他被很多人评价为“敢说真话”。
  在全国两会期间,黄洁夫接受了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媒体采访。
  记者:你如何看待北京雾霾?
  黄洁夫:雾霾是经济发展这么多年的代价。我们要共同承受、克服,要一起改变它。
  记者:雾霾带动了“防霾”市场,例如口罩、净化器,你如何看待当前的口罩对雾霾的作用?
  黄洁夫:我不戴。因为戴一般的口罩是无效的。PM2.5很微小,普通口罩只能阻断PM10这样的大颗粒,只能让心理上舒服一些。关键是把环境要治理好,特别是室内的空气净化。
  目前药店里能买到的口罩都不行,必须特制,中间要加很多东西,但佩戴很不方便。
  雾霾严重时,特别是出现橙色、红色预警后,一定要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跑步。PM2.5进入肺泡的可能性更大。
  空气治理需要一定时间,也不要讲得那么可怕。
  我在考上研究生前,曾经在昆明钢铁公司工作八年。昆明钢铁厂以前的空气太差了,焦炭(1233, -7.00, -0.56%)煤灰,PM2.5肯定很高。我在那里工作了8年,但现在肺部依然很健康。现在每年两次体检,肺部很干净,可以跟运动员同场打网球,根本不像68岁的老人。
  当然,我说这个并不是让大家不怕雾霾,只是说危害因人而异。
  记者:当前器官移植现状如何,下一步有什么大的举措?
  黄洁夫:中国器官移植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中国将走上摆脱死囚依赖的历史阶段。从去年全面启动,到今年3月2日,1570例的器官,差不多有5000位病人因公民身后自愿器官捐献而获新生。同期,已远远超过死囚器官捐献,全国38家医院的大型器官移植中心已停止使用死囚器官。
  死囚也是公民,也有捐献器官的权利,就和公民捐献一样,按照国家法律,进入计算机系统自动公平分配。中国为亚洲国家的器官捐献工作创造了一个范例,可是,还刚刚起步。目前自动分配已经超过一半。
  3月1日,国家成立了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国家卫计委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两家组成,由国家卫计委主导。
引文来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卫生部原副部长:雾霾天我不戴口罩 戴也没用',
blogAbstract:'分享到微博\r\nTOP\r\n\r\n\r\n\r\n\r\n\r\n卫生部原副部长:雾霾天我不戴口罩 戴也没用\r\n\r\n  对话卫生部原副部长黄洁夫:空气治理需要时间\r\n  在医药卫生界全国政协委员中,卫生部原副部长黄洁夫一直都是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之一。他被很多人评价为“敢说真话”。\r\n  在全国两会期间,黄洁夫接受了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媒体采访。\r\n  记者:你如何看待北京雾霾?\r\n  黄洁夫:雾霾是经济发展这么多年的代价。我们要共同承受、克服,要一起改变它。\r\n  记者:雾霾带动了“防霾”市场,例如口罩、净化器,你如何看待当前的口罩对雾霾的作用?\r\n  黄洁夫',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9,
publishTime:2,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true,
hostIntro:'',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委员:医患签不收红包协议可笑
‘器官移植已经走出依赖死囚器官的历史阶段、国家控烟立法出炉在即……昨天,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小组讨论间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将把死囚器官捐献纳入全国器官捐献分配统一系统中,杜绝器官交易腐败。’1□谈医改基层设备先进但没有病人用京华时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去年您如何履职?黄洁夫:去年按照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的要求,我带队去了6个中西部省份,甘肃、江西、宁夏等,每个队有10多名专家,医改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但问题还很多,医改是一条艰难的路,比如基层,按照改革设计,病人都先在基层就诊,不要轻易跑到大医院,但现在的改革的成果和我们的初衷是背离的。基层医院政府给足了钱,也引进了先进设备,B超、X光机从来没有打开过,因为没有病人要用。京华时报:您有何建议?黄洁夫:我每个星期都做手术,原来超过万人门诊的只有几个,但近年来已经比比皆是了,老百姓看病就医难、医托啊等问题都越发突出,每个医生每天要看50至100个病人,不医闹才怪,6日上午在小组讨论上我准备了一份10页纸的发言,针对如何引进民营资本办医、让公立医院改姓、社会资本如何进入公立医院。拒收红包协议难解腐败问题京华时报:近年来,伤医事件不断发生,卫生部门应该有何举措?黄洁夫:一方面,涉及国家的法制建设,不单单是医患关系,而是犯罪,另一方面,是医疗体制的改革,公立医院目前的体制没法解决医患关系,患者入院治疗需要签订协议,医生进学校的第一天就有宣誓,如果要医生不断宣誓的话,这个宣誓就是无效的,还损害了医生的尊严,不能通过单纯的行政手段,签了协议就能不收红包了吗?我们应该从源头治理。京华时报:这个协议您签了吗?黄洁夫:还没有让我签,我在协和医院肝胆外科任主任,1963年进医学院时就已经签过了,这个承诺是终身的,如果让一个人不断发誓的话有意义吗?这个誓言和三十几年前是一样的,为什么要反复签呢?签多了老百姓也不信了。京华时报:会向卫生行政部门反映这个情况吗?黄洁夫:制定拒收红包协议也是好意,但制定者肯定不是医生,而是好心的管理者。了解行当的人不会制定这个协议。我们会讲清楚,签协议是医生尊严问题,就像现在的反腐败,任何一个人如果想做医生,就不要想赚大钱,想做官就不要想发财,选择了做医生就不要想做富人。2□谈控烟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将要出台京华时报:如果在两会期间看到有委员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您会制止吗?黄洁夫:当然会制止,我会告诉他我是控烟协会的会长,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吸烟,不要吵架和引起人身攻击。同时,我在其他场合看到官员吸烟的情况已经好多了,我们最近参加一个活动,理事会的会议上往年总有几个理事抽烟,但今年抽烟的话都是悄悄跑到室外抽烟。京华时报:中国是控烟履约国,但至今还没有出台国家层面的控烟立法,这项工作有何推进计划?黄洁夫: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很快就要出台,大家放心。3□谈雾霾一般口罩不能阻挡PM2.5颗粒京华时报:雾霾天气您是否忧心?黄洁夫:这是我们经济发展这么多年需要付出的代价。中央领导和大家一样吸这样的空气,比如习总书记前往南锣鼓巷、吃庆丰包子时都没有戴口罩,这也是给百姓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中央的高层领导和大家同呼吸、共命运,要治理雾霾的急迫心情和大家是一样的,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这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承受和改变,来治理它。京华时报:您平时戴口罩吗?黄洁夫:不戴,一般口罩对PM2.5是无效的,PM2.5是很微小的颗粒,但我们的普通口罩只能阻断PM10以上的颗粒,但这以下的颗粒是阻断不了的,戴口罩多是心理安慰作用。京华时报:持续的雾霾天气是否会恐慌?黄洁夫:治理空气需要时间,不要讲得那么可怕,我在考上研究生前是在昆明钢铁公司工作,那里的空气太差了,不断燃烧的焦炭、煤释放出的PM2.5我想是很高的,我在那里工作了8年,我现在肺部还是很健康的,当然不是说大家不要防护,我每年两次体检肺部很干净,我打网球可以和运动员跑,跑得很快,大家都说我不像68岁的老人。4□谈器官捐献38家医院停用死囚器官京华时报:去年全国器官捐献情况如何?黄洁夫:我国器官移植已经进入到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将走出依赖死囚器官的历史阶段,我们从去年全面启动器官捐献工作后截至今年3月2日,全国先后共有1570人捐献器官,约有5000人因此获得新生命,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以往死囚器官捐献的数量。京华时报:已经逐步停止使用死囚器官?黄洁夫:广东、北京、浙江等38家大型器官移植中心已经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了,我们并不是反对死囚捐献器官,剥夺他们捐献器官的权利。死囚也是公民,也有捐献器官的权利,关键是有法治的建设,今后,死囚器官捐献也将需要本人和家人同意,就和公民捐献一样,同时要按照国家法律,进入全国统一的计算机系统自动公平分配。京华时报:是说这38家医院完全不再使用死囚器官?黄洁夫: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使用死囚器官的情况,死囚可以自愿捐献器官。有捐献意愿的死囚的器官一旦纳入我国统一的分配系统,就属于公民自愿捐献,不再存在死囚捐献的说法。我们需要人权建设,公平、正义,大家都有此共识。死囚可以提出申请,签字,也可以享受人道主义救助等程序,不是不使用死囚器官,而是不准医院或者医生和一些人私下交易人体器官。京华时报:何时完全实现不用死囚器官,有无时间表?黄洁夫:我国的器官捐献工作才刚刚起步,才是个新生儿,现在已经快一岁了,希望大家合力让这个新生儿长好。这是个改革的过程,广东等多家医院已经主动不再使用私下交易的死囚器官,都是公开、透明、合情、合理的器官移植获取和分配。原来私下交易器官就是一种腐败,中间有许多链条和黑洞,原来的器官获取方式是见不得阳光的。器官捐献和移植已拟定入法京华时报:今年会有何新进展?黄洁夫:3月1日,国家成立了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国家卫计委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两家组成,由国家卫计委主导,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是华建敏、李斌等,主任委员是我,副主任委员是赵白鸽和马晓伟等。3月20日,我们将成立OPO联盟,将进一步推动器官捐献的公平分配,在去年以来1570例器官捐献者中已经有约一半的器官进入到我国器官捐献分配系统中。京华时报:有没有全国立法计划?黄洁夫:我们已经有器官移植条例,将对其进行修订,更名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正在进入法制程序。其中会对人道主义的救助明确统一原则,但不是统一标准,生命是无价的,不要说一个器官多少钱,困难的捐赠家庭都会进行人道主义救助,救助的形式有多种。希望器官移植纳入医保报销京华时报:之前说每年有3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实际登记等待移植的只有一万人,这之间的差距怎么理解?黄洁夫:中间的差距涉及到供体来源、社会经济情况、取舍等多种情况,现在我国器官移植是收费的,一个肝移植或者肾移植都需要花费几十万的费用,不是百姓想做就能做的,因此真正需要做的和实际登记做的有很大差距。人们的取舍有很多原因,有的人病重需要移植,但一旦移植会把家里的钱全部花光,他可能就会放弃,这种情况很常见。每年有100万人透析,约1/3需要肾移植和肝移植,科学估算有约30万人需要移植。京华时报:器官移植有无纳入医保报销?黄洁夫:我当然希望这样,这是生和死之间的选择,希望社会动员起来,让这些真正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不因为经济原因而失去抢救的机会。我们成立了人体器官移植的基金会,正在成立的过程中,希望这个基金会成立后,政府出一点钱,社会捐一点钱,医疗单位为这个事业捐一点钱,把这个基金会做大,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患者。本版采写京华时报记者李秋萌黄洁夫,男,汉族,1946年3月出生,江西吉安人。197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9月参加工作,中山医科大学肝胆外科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副院长、院长,中山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兼党委书记。2001年11月,任卫生部副部长兼保健局局长、党组成员。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免去黄洁夫的卫生部副部长职务。现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十二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收起最新报道
姓名:黄洁夫性别 :男籍贯 :江西吉安出生日期 :1946 年毕业院校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医学院、广州中山医学院民族 :汉族学位 :博士后所学专业 :外科代表作品:《临床肝脏移植》,《肝胆道肿瘤外科学》等
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黄洁夫1963年9月至1969年9月在中山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69年9月留校待分配。1970年9月在昆明钢铁公司职工医院任外科医师。1979年9月为中山医科大学肝胆外科专业研究生。1982年9月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医师、外科副主任。1984年6月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87年9月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任。1990年10月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1992年11月任中山医科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兼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党委书记。1996年1月任广东省科协副主席,中山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1997年12月任广东省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山医科大学校长、党委书记。2001年10月任卫生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后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兼卫生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免去黄洁夫的卫生部副部长职务。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黄洁夫任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黄洁夫主要致力于普通外科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尤其对肝脏、胆道外科包括肝移植和肝脏胆道恶性肿瘤外科治疗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对肝动脉栓塞、二期切除、全肝血流隔离肝切除术、肝内结石的分型、的外科治疗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首先在国内使用新型的肝动脉阻断器对不可切除的肝癌作反复暂时性去动脉化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他组织了一支以中青年归国学者为主体的肝移植队伍,进行了大量的肝移植工作,主编了中国第一本肝移植专著,为推动中国肝移植外科的发展,努力解决肝移植的关键问题,如尸体多器官切取、体外静脉转流、供肝的保存、小儿肝移植、减体积肝移植、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黄洁夫由于黄洁夫教授在、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突出成绩,先后获得卫生部授予的“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人员”、“全”,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的“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留学人员”、“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全国百名公仆”、“”等荣誉称号。2008年获得国际器官移植协会(TTS)重要贡献奖。 &&全肝血流隔离技术在肝外科应用的系列研究 1995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及研究 1997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提高肝癌外科治疗的临床实验研究 1999年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主持。日亲自为17岁器官捐献者主刀,获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论著黄洁夫1. Huang jiefu et al.Surgical Treatment for Hilar Strctures in the epatolithiasis. Hepato-Gastroenterology. ):322-3272.黄洁夫,等. 肝脏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20例报告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5-73.黄洁夫,等.1例成功的肝肾联合移植.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44-1454.黄洁夫,等.肝动脉化疗栓塞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3-65. 黄洁夫,等.我国器官移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华外科杂志 ): 535-537专著《临床肝脏移植》 Sandoz (瑞士)出版 1996年出版 主编《临床外科手册》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年出版 主编《新外科手册》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年出版 主编《实用临床手册(丛书)》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年出版 主编《门诊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8年出版 主编《现代移植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年出版 主编《肝脏移植的理论与实践》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8年出版 主编《临床医生用药全书》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9年出版 主编《肝胆道肿瘤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年出版 主编《移植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年出版 主编《外科学词典》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出版 主编《外科医师的教育培训和资格考试》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出版 主编《实用临床药物大全》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0年出版 主编《腹部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年出版 主编《现代外科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年编写 主编《香港外科医生训练教材与考试》 广东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出版 主编
6关于器官移植
黄洁夫就器官移植回答记者提问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举行记者会。全国政协常委、黄洁夫就中国停止了死囚器官的使用,器官移植完全来自于公民的自愿捐献等问题,回答了法国记者的提问。黄洁夫:为什么要取消死囚器官这个来源?首先给大家阐明,死囚器官的来源是在2009年以前中国的器官移植事业为了救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当时又没有公民自愿捐献的体系,实属无奈之举,说得更明白一点,是饮鸩止渴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不符合指导原则的,同时也是导致了国际上多年的垢病,同时使中国的人权事业受到影响。取消死囚器官的来源是把它推向阳光、透明的公民自愿捐献的事业,是完全超越了器官移植医疗服务的,标志着中国司法的进步,也标志着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更加彰显了器官移植事业的纯洁和高尚,不要让医护人员在灰色的地带进行神圣的救死扶伤的服务。黄洁夫:死囚器官短缺会不会引起短缺?正好相反,我们要取消死囚器官就是为了解决器官短缺的问题,因为中国近年来人权事业在进步、司法体制改革在进步,我们的政策是少用或者是慎用,如果器官移植还是依靠死囚器官,我们的器官移植事业就变成了无源之水。随着现在死囚越来越少,从2014年光明、自愿捐献器官在全国推开以后,我们80%的器官移植已经来自于公民自愿捐献。2014年有一个重要的会议——,主题是依法治国,根据规定,特别是刑法修正案,我们必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同时也是人民群众迫切的要求,要有一个透明公开的器官移植体系。当我们宣布之后,得到了全社会的热烈响应,也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赞誉。世界上所有器官移植的杂志他们都表示支持。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了,他也表示赞赏。这是我们国家人权事业、医疗卫生事业乃至社会全面的进步。
&*&参考资料添加成功后,需经过约1-2天的审核流程,审核通过后方可查看。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医学、法律、金融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黄洁夫&图册
编辑次数:6次
更新时间:
贡献光荣榜&&&&‘器官移植已经走出依赖死囚器官的历史阶段、国家控烟立法出炉在即……昨天,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小组讨论间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将把死囚器官捐献纳入全国器官捐献分配统一系统中,杜绝器官交易腐败。’&&&&1&&&&□谈医改&&&&基层设备先进但没有病人用&&&&京华时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去年您如何履职?&&&&黄洁夫:去年按照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的要求,我带队去了6个中西部省份,甘肃、江西、宁夏等,每个队有10多名专家,医改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但问题还很多,医改是一条艰难的路,比如基层,按照改革设计,病人都先在基层就诊,不要轻易跑到大医院,但现在的改革的成果和我们的初衷是背离的。基层医院政府给足了钱,也引进了先进设备,B超、X光机从来没有打开过,因为没有病人要用。&&&&京华时报:您有何建议?黄洁夫:我每个星期都做手术,原来超过万人门诊的只有几个,但近年来已经比比皆是了,老百姓看病就医难、医托啊等问题都越发突出,每个医生每天要看50至100个病人,不医闹才怪,6日上午在小组讨论上我准备了一份10页纸的发言,针对如何引进民营资本办医、让公立医院改姓、社会资本如何进入公立医院。&&&&拒收红包协议难解腐败问题&&&&京华时报:近年来,伤医事件不断发生,卫生部门应该有何举措?&&&&黄洁夫:一方面,涉及国家的法制建设,不单单是医患关系,而是犯罪,另一方面,是医疗体制的改革,公立医院目前的体制没法解决医患关系,患者入院治疗需要签订协议,医生进学校的第一天就有宣誓,如果要医生不断宣誓的话,这个宣誓就是无效的,还损害了医生的尊严,不能通过单纯的行政手段,签了协议就能不收红包了吗?我们应该从源头治理。&&&&京华时报:这个协议您签了吗?&&&&黄洁夫:还没有让我签,我在协和医院肝胆外科&&&&任主任,1963年进医学院时就已经签过了,这个承诺是终身的,如果让一个人不断发誓的话有意义吗?这个誓言和三十几年前是一样的,为什么要反复签呢?签多了老百姓也不信了。&&&&京华时报:会向卫生行政部门反映这个情况吗?&&&&黄洁夫:制定拒收红包协议也是好意,但制定者肯定不是医生,而是好心的管理者。了解行当的人不会制定这个协议。我们会讲清楚,签协议是医生尊严问题,就像现在的反腐败,任何一个人如果想做医生,就不要想赚大钱,想做官就不要想发财,选择了做医生就不要想做富人。&&&&2&&&&□谈控烟&&&&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将要出台&&&&京华时报:如果在两会期间看到有委员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您会制止吗?&&&&黄洁夫:当然会制止,我会告诉他我是控烟协会的会长,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吸烟,不要吵架和引起人身攻击。同时,我在其他场合看到官员吸烟的情况已经好多了,我们最近参加一个活动,理事会的会议上往年总有几个理事抽烟,但今年抽烟的话都是悄悄跑到室外抽烟。&&&&京华时报:中国是控烟履约国,但至今还没有出台国家层面的控烟立法,这项工作有何推进计划?&&&&黄洁夫: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很快就要出台,大家放心。&&&&3&&&&□谈雾霾&&&&一般口罩不能阻挡PM2.5颗粒&&&&京华时报:雾霾天气您是否忧心?&&&&黄洁夫:这是我们经济发展这么多年需要付出的代价。中央领导和大家一样吸这样的空气,比如习总书记前往南锣鼓巷、吃庆丰包子时都没有戴口罩,这也是给百姓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中央的高层领导和大家同呼吸、共命运,要治理雾霾的急迫心情和大家是一样的,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这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承受和改变,来治理它。&&&&京华时报:您平时戴口罩吗?&&&&黄洁夫:不戴,一般口罩对PM2.5是无效的,PM2.5是很微小的颗粒,但我们的普通口罩只能阻断PM10以上的颗粒,但这以下的颗粒是阻断不了的,戴口罩多是心理安慰作用。&&&&京华时报:持续的雾霾天气是否会恐慌?&&&&黄洁夫:治理空气需要时间,不要讲得那么可怕,我在考上研究生前是在昆明钢铁公司工作,那里的空气太差了,不断燃烧的焦炭、煤释放出的PM2.5我想是很高的,我在那里工作了8年,我现在肺部还是很健康的,当然不是说大家不要防护,我每年两次体检肺部很干净,我打网球可以和运动员跑,跑得很快,大家都说我不像68岁的老人。&&&&4&&&&□谈器官捐献&&&&38家医院停用死囚器官&&&&京华时报:去年全国器官捐献情况如何?&&&&黄洁夫:我国器官移植已经进入到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将走出依赖死囚器官的历史阶段,我们从去年全面启动器官捐献工作后截至今年3月2日,全国先后共有1570人捐献器官,约有5000人因此获得新生命,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以往死囚器官捐献的数量。&&&&京华时报:已经逐步停止使用死囚器官?&&&&黄洁夫:广东、北京、浙江等38家大型器官移植中心已经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了,我们并不是反对死囚捐献器官,剥夺他们捐献器官的权利。死囚也是公民,也有捐献器官的权利,关键是有法治的建设,今后,死囚器官捐献也将需要本人和家人同意,就和公民捐献一样,同时要按照国家法律,进入全国统一的计算机系统自动公平分配。&&&&京华时报:是说这38家医院完全不再使用死囚器官?&&&&黄洁夫: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使用死囚器官的情况,死囚可以自愿捐献器官。有捐献意愿的死囚的器官一旦纳入我国统一的分配系统,就属于公民自愿捐献,不再存在死囚捐献的说法。我们需要人权建设,公平、正义,大家都有此共识。死囚可以提出申请,签字,也可以享受人道主义救助等程序,不是不使用死囚器官,而是不准医院或者医生和一些人私下交易人体器官。&&&&京华时报:何时完全实现不用死囚器官,有无时间表?&&&&黄洁夫:我国的器官捐献工作才刚刚起步,才是个新生儿,现在已经快一岁了,希望大家合力让这个新生儿长好。这是个改革的过程,广东等多家医院已经主动不再使用私下交易的死囚器官,都是公开、透明、合情、合理的器官移植获取和分配。原来私下交易器官就是一种腐败,中间有许多链条和黑洞,原来的器官获取方式是见不得阳光的。&&&&器官捐献和移植已拟定入法&&&&京华时报:今年会有何新进展?&&&&黄洁夫:3月1日,国家成立了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国家卫计委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两家组成,由国家卫计委主导,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是华建敏、李斌等,主任委员是我,副主任委员是赵白鸽和马晓伟等。3月20日,我们将成立OPO联盟,将进一步推动器官捐献的公平分配,在去年以来1570例器官捐献者中已经有约一半的器官进入到我国器官捐献分配系统中。&&&&京华时报:有没有全国立法计划?&&&&黄洁夫:我们已经有器官移植条例,将对其进行修订,更名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正在进入法制程序。其中会对人道主义的救助明确统一原则,但不是统一标准,生命是无价的,不要说一个器官多少钱,困难的捐赠家庭都会进行人道主义救助,救助的形式有多种。&&&&希望器官移植纳入医保报销&&&&京华时报:之前说每年有3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实际登记等待移植的只有一万人,这之间的差距怎么理解?&&&&黄洁夫:中间的差距涉及到供体来源、社会经济情况、取舍等多种情况,现在我国器官移植是收费的,一个肝移植或者肾移植都需要花费几十万的费用,不是百姓想做就能做的,因此真正需要做的和实际登记做的有很大差距。人们的取舍有很多原因,有的人病重需要移植,但一旦移植会把家里的钱全部花光,他可能就会放弃,这种情况很常见。每年有100万人透析,约1/3需要肾移植和肝移植,科学估算有约30万人需要移植。&&&&京华时报:器官移植有无纳入医保报销?&&&&黄洁夫:我当然希望这样,这是生和死之间的选择,希望社会动员起来,让这些真正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不因为经济原因而失去抢救的机会。我们成立了人体器官移植的基金会,正在成立的过程中,希望这个基金会成立后,政府出一点钱,社会捐一点钱,医疗单位为这个事业捐一点钱,把这个基金会做大,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患者。&&&&本版采写京华时报记者李秋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今日新闻排行
24小时一周一月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