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学能干什么海归学生能干什么

更多公众号:acecareer华锐简历(AceCareer)是国内领先简历服务商,主要经营中英文简历代写、简历翻译、简历修改优化服务。官方站点: ;咨询热线:400-066-4200;咨询QQ:最新文章相关作者文章搜狗:感谢您阅读【海归留学生求职】海归求职难?知道这些很重要,本文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毕业生就业调查:非名校生受歧视海归月薪2千元|就业|毕业生|找工作_新浪新闻
&&&&&&正文
毕业生就业调查:非名校生受歧视海归月薪2千元
  人增:全国毕业生数量699万,比去年增加19万
  岗减: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接近15%
  薪降:部分行业起薪下调,行政管理、文秘等专业,从2200元降到1800元
  签约率
  北京普高毕业生签约率:28.24%
  上海高校毕业生签约率:44.4%
  裁员潮
  2012年公布年报的1662家A股上市公司,减员的公司有548家,占比为32.97%。其中,15家企业裁员幅度超过50%
  签约率最高专业
  制造大类专业
  电信及电子信息专业
  签约率下降专业
  高职高专:生化与药品大类、公共事业大类
  本科:医学、经济学
  硕士:农学、教育学、管理学
  先期实习签约率
  高职高专:43%
  本科:47%
  硕士:35%
  今年是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5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指出,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5月15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高层瞩目就业的背后,是数字的压力――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99万人,刷新纪录。新华社16日报道形容,2013年是大学生“最难就业年”。
  签约率令人心寒
  非名校生受“出身歧视”
  699万人是什么概念?比总人口数为630万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还要多出69万人,这一群人正共同面对号称“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
  现代快报报道,北京最近发布的毕业生签约率令人心寒――今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2.9万人。截至4月19日,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28.24%。
  文科生工作比理工科难找
  严立(化名)在南京一家211高校就读,学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工作至今没有着落。“心里挺焦虑的,但也没办法了。”严立从去年11月份国家公务员考试结束后,就一直在投简历,“跟理工科专业相比,我们文科生找工作真困难。”
  海归月薪2000元
  冯先生的女儿,5年前考取了安徽一所211高校的国际班,后在英国某大学进修,读了一年的金融学研究生。今年1月起,小冯开始找工作,“连着找了两个月都没找到合适的。”眼下,她正在南京的一所教育培训机构做英语培训师,月薪2000元。东方早报报道,上海青浦区城管今年的招录名单中,55名城管队员学历均为本科以上,其中硕士16名,包括一名“海归”。
  非名校生担忧“出身不好”
  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则更多了一层忧虑――“出身不好”。
  “这叫‘三没’:没个好学校、没个好爸爸、没个好户口。”在南京一所非重点高校上学的陆栋(化名)无力地笑了笑,“明明看见新闻里说,不能就业歧视,转身自己就碰见了。”
  陆栋学的是生物技术,此前求职的方向都是南京的医药公司,结果却连网申都没过。
  企业减岗降薪
  毕业生生活难保障
  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错位、高校学科设置缺乏特色等矛盾,共同促成了“最难就业年”的诞生。
  企业不景气
  国家近期公布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已经是连续第14个月大幅下滑,4月份PPI下降2.4%,创去年10月份以来最大降幅。“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招聘岗位减少了15%左右,而这些国有企业是每年招录高校毕业生的主力。”一所211工科类院校就业中心负责人向现代快报表示。
  工资下降
  山东科技大学主管就业的副校长王志刚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今年企业给出的起步工资不高:往年行情好时在3000元左右,今年一般只有2500元左右,文科不到2000元。
  南京一所本二高校就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行业的起薪,例如行政管理、文秘等专业,从2200元降低到1800元。
  英网资讯总经理初殿松认为,因为高物价和高房价,这样的薪资水平不能让毕业生觉得有保障,社会让个人面对的生存压力,现在却都让企业承担了。
  盲目开专业
  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遇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盲目扩招。”
  他指出,这种功利的办学思维,一方面使学校只注重规模,而忽视办学特色和质量,另一方面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就业难是注定的。
  考研压力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达到180万,较2012年的165.6万,增加了8.7%。在熊丙奇看来,“这是典型的‘延迟’就业难的做法,时间一久,这些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积累的问题就显现出来。如果这种发展教育的思路不变,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此后若干年,年年都会是最难就业年。”
  大学分级
  熊丙奇认为,把大学分为“985”“211”“一本”“二本”“三本”是制造就业不公平的根源所在,“我国一些二本院校、三本院校现在沦为考研基地,以及一些高职院校,把学生专升本作为办学目标,这种办学,能向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吗?”
  高层想法
  发展中小企业
  促进就业公平
  “就业关系现实生存,更关系人格尊严。”新华社16日时评如此定义。面对最难就业年,中央高层连日来密集开会发声,希望从多个层面着手,引导这699万毕业生能够走上工作岗位。
  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扩大就业仅靠大企业、国有单位是有限的,必须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多种所有制经济。但现在创办中小微企业还有不少限制,既影响发展也不利于就业。
  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一要落实现有政策;二要拓宽就业渠道;三要鼓励自主创业;四要完善就业服务;五要开展就业帮扶;六要促进就业公平。
  16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高校毕业生签约挂钩。
  17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综合新华社、现代快报、经济观察报
(原标题:699万毕业生找工作 最难就业年难在哪?)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归回国干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