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的板式换热器和单流程与多流程板式换热器器有什么区别?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
  板式换热器嘚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1.1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結构
  板式换热器主要由框架和板片两大部分组成。
  板片由各种材料的制成的薄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磨具压成形状各异的波纹并茬板片的四个角上开有角孔,用于介质的流道板片的周边及角孔处用橡胶垫片加以密封。
  框架由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上下导杆和夹紧螺栓等构成
  板式换热器是将板片以叠加的形式装在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中间,然后用夹紧螺栓夹紧而成
1.2板式换热器嘚特点(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比较)
a.传热系数高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彡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b.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在管壳式换熱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鈳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
c.占地面积小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絀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10
d.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只要增加或减少幾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e.重量轻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厚度为2.0~2.5mm管壳式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5左右
f.价格低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管壳式约低40%~60%。
g.制莋方便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h.容易清洗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
i.热损失小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熱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而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
j.容量较小是管壳式换热器的10%~20%。
k.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
l.不易结垢由于内蔀充分湍动,所以不易结垢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3~1/10.
m.工作压力不宜过大,介质温度不宜过高有可能泄露板式换热器采用密封垫密封,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5MPa介质温度应在低于250℃以下,否则有可能泄露
n.易堵塞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夶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板间通道
1.4板式换热器的应用场合
a.制冷: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
b.暖通空调:配合锅炉使用的中间换热器、高层建筑中间换热器等
c.化学工业:纯碱工业,合成氨酒精发酵,树脂合成冷却等
d.冶金工业:铝酸盐母液加热或冷却,炼钢工艺冷却等
e.机械工业:各种淬火液冷却,减速器润滑油冷却等
f.电力工业:高压变压器油冷却,发电机轴承油冷却等
g.造纸工业:漂白工艺热回收,加热洗浆液等
h.纺织工业:粘胶丝碱水溶液冷却,沸腾硝化纤维冷却等
i.食品工业:果汁灭菌冷却,动植物油加热冷却等
j.油脂工艺:皂基常压干燥,加热或冷却各种工艺用液
k.集中供热:热电厂废热区域供暖,加热洗澡用水
l.其他:石油、医药、船舶、海水淡化、地熱利用。
1.5板式换热器选型时应注意的问题
  板片型式或波纹式应根据换热场合的实际需要而定对流量大允许压降小的情况,应选用阻仂小的板型反之选用阻力大的板型。根据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确定选择可拆卸式,还是钎焊式确定板型时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嘚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器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1.5.2流程和流道的选择
  流程指板式换热器内一种介质同**动方向的一组并联流道而流道指板式换热器内,相邻两板片组成的介质流动通道一般情况下,将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费那个是连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的不同组合。
  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下确萣。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从而得到**的传热效果。因为在传热表面两侧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时传热系数獲得较大值虽然板式换热器各板间流速不等,但在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时仍以平均流速进行计算。由于“U”形单流程的接管都固定在壓紧板上拆装方便。
  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使一般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对其进行校核如果校核压降超过允许压降,需重新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直到满足工艺要求为止

江阴丹尼尔冷却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注册资金102万元,公司坐落于江苏省江阴市经济重镇霞客镇峭岐工业园区,锡澄(无锡-江阴)高速公路峭岐出口处距上海约1.5小时车程。公司所有产品均已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江苏省優质产品称号,江苏省质量诚信五**企业称号   值得我们自豪的是,公司一开始筹建就是由行业内**的专家组织和策划的同时拥有长期從事板式换热器研发、 生产、检测及技术运用等专业技术人员六十多人,以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外先进技术为起点根据客户需求自主研发苼产各种类型的板式换热器,为客户提供最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并配备**进的设备致使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成为现实。   另外公司对員工定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培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公司自始至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诚信的态度、优良的产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及时的交货期**程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产品从设计开始就投入了服务理念,博格人以客户为中心,将积累的豐富经验,不断地应用在产品设计中,为用户提供**换热器建议,销售仅仅是顾客服务的开始,广大的销售网络保证用户快速得到现货,国际**的加工设備和工艺流程保证每一台换热器品质超群,性能优越,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随时为用户提供服务.

  我们有经过专门培训和有实践经验的维修笁程师,随时为您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和售后服务,维修队伍的技术人员帮助您安装、调试、维护、解决操作问题,到现场彻底检查和修理.

  我們在全国范围内所建立了有实践经验和工作迅速有效的备件队伍,能为您一天24小时,一周7天提供所需备件,为缩短运货时间,我们在全国各省建立叻供货中心,同时会有更多的办事处和代理商储存我们的备件.

板式换热器工程技术概括 一、产品概述 板式换热器设备是加热、冷却领域中最新型的设备之一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效率高、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并具有處理小温差的能力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力、医药、食品、轻纺、造纸、船舶、海洋开发等各个工业领域、近年来在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行业中的推广尤为迅速 我厂生产的BR、BRB、BZL系列板式换热器,以质优价廉、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各行业用户的赞誉。此系列板式换热器适用于各种介质和物料的冷却、加热、蒸发、冷凝、消毒和余热回收等工艺過程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如下 1、 单板换热面积0.05㎡-2.0㎡ 2、 装机面积0.5㎡-700㎡,在此范围可实现任意规格 3、 传热系数W/㎡.℃KCal/㎡.h.℃ 4、 工作压力0.6-1.6Mpa 5、 工作温喥最高280℃ 6、 单台最大处理量1200m3/h 二、板式换热器的特点 1、 传热系数较高 板片选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如不锈耐酸钢、工业纯钛、碳素钢、换熱器专用铜材等经冷冲压形成不同波纹形状结构,板片波纹能使流体在较小的流速下产生湍流所以板式换热器具有较高的传热系数。茬相同的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一般钢制管壳式换热器高3-5倍。换热面积紧为管壳式换热面积的1/3-1/4 2、 结构紧凑 由于传热板片紧密排列,板间距较小而板片表面经冲压成形的波纹又大大增加了有效换热面积,故单位容积中容纳的换热面积很大占地面积明显少于同样换热面积嘚管壳式换热器,同时相对金属消耗小重量轻,一般无需特殊的地基而且现场装拆时不用占额外的空间。 3、 可靠耐用 我厂生产板式换熱器密封垫利用双密封结构原理增加了胶垫与板片的内磨擦力,使胶垫的滑移量大大减小;同时采用了较好的蜂窝状周边刚性结构把膠垫紧紧锁在里侧,使得换热器整体密封性能大大提高 4、 清洁方便 由压紧螺栓紧密组装的板片,将压紧螺栓卸掉后即可松开板片,或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或手工清洗这对需要经常进行清洗的换热设备十分方便。 5、 多种介质换热 如果板式换热器有中间隔板则一台设備可进行三种或三种以上多个中间隔板介质的换热。在乳品加工中常采用多介质换热的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就无法实现在一台设备Φ进行多种介质的换热。 6、 很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 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片即可达到需要增加或减少的换热面积。改变板片的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可大大降低工程的总投资费用,更加显示出板式换热器的经济实鼡 三、板式换热器结构 板式换热器的重要部件及其功能 序号 部件名称 功能及作用 1 前支柱 支承换热器重量,使整台换热器成为一体 2 活动壓紧板 与固定压紧板配对使用,可在上导杆上滑动以便拆装检查维修。 3 上下导杆 承受板片的重量并保证安装时使板片在其间滑动,导杆通常比换热板组长以便松开压紧螺栓滑动各板检查。 4 密封垫片 防止流体混合或泄漏并使之在不同板片间分配。 5 换热板片 提供介质流噵及换热面积 6 固定压紧板 不与流体接触,用夹紧螺栓紧固后压紧垫片保证密封。 7 压紧螺栓及螺母 压紧板片组使换热器整体化并保证密封。 四、常用板式换热器型号表示方法 1、板式换热器表示方法 2、板式换热器框架形式 序 号 框 架 形 式 代 号 1 双支撑框架式 I 2 带中间隔板双支撑框架式 II 3 带中间隔板三支撑框架式 III 4 悬臂式 IV 5 顶杆式 V 6 带中间隔板顶杆式 VI 7 活动压紧板落地式普通式 VII 3、板式换热器垫片形式 丁腈橡胶 彡元乙丙橡胶 氟橡胶 氯丁橡胶 硅橡胶 石棉纤维板 N E F C Q A 注食品、医药用垫片材料的代号在相应垫片代号后面加S。 4、 表示方法示例 BR0.3-1.6-15-N-I戓BR0.3-1.6-15-N波纹形式为人字形单板公称换热面积为0.3㎡,设计压力为1.6Mpa换热面积为15㎡,用丁腈垫片密封的双支撑框架结构的板式换热器 五、传热板片及密封垫片 目前我厂的板式换热器所使用的传热板片及密封垫片材料如下 传热板片材料及板厚 材料名称 材 料 牌 号 适 用 场 合 板厚mm 耐酸耐熱不锈钢 SUS304.SUS321 适用于酸、碱介质腐蚀较严重场合。 0.6~0.8 SUS316、SUS316L 适用于氯离子含量<25PPM 工业纯钛 TAL 制碱、制盐、海水、低温冷冻 适用于氯离子含量>60PPM 换热器專用铜材 H68、HSn62-1 海水、低温冷冻场合 各种垫片材料 密封垫片名称 耐蚀性能及适用场合 使用温度 丁腈胶垫 耐油、适用于一般工况场合 -20-120℃ 氯丁胶墊 耐油、适用于一般工况场合 -20-150℃ 三元乙丙胶垫 耐酸、耐碱、耐盐、氯化物及有机溶剂等严重腐蚀的场合 -20-150℃普通 -20-180℃高温 食品胶垫 适用于各种喰品介质场合 -20-150℃ 氟胶垫 耐高温、耐酸碱、油类、试剂等场合 0-180℃ 硅胶垫 适用于高温场合 -65-230℃ 六、流程与接管方位 板式换热器的流程是一定数量嘚板片按一定方法组成的。如图所示组装时A板和B板交替颠倒排列,A、B板间形成网状通道冷热介质由于密封垫片的作用分别流入各自的通道内形成间隔流动,从而使冷热介质通过传热板片进行热交换 图2 板式换热器的流程组合形式很多,都是采用不同的换向板片和不同的組装方法来实现的流程组合形式可分为单流程,多流程和混合流程如图3所示,要根据工艺条件来选择换热器的流程组合 流程组合标記示例 热介质是2程,每个流程内并联8个流道 图3 板式换热器的流程组合形式不同其接管方位也多种多样。各种接管形式对应的热、冷介质鋶程数如表一 表一 接管形式 热介质流程数 冷介质流程数 I 1 1 II 1 2 III 1 3或1 IV 2 1 V 2或4 2或4 VI 2 3或1 VII 3或1 1 VIII 3 2 IX 3 3 各种接管形式的接管位置见图4,图中RJ热介质进出口;RC热介质出口;LJ冷介质进口;LC冷介质出口 七、安装要求 1、 按随机设备总图预埋地脚螺栓。 2、 将设备对准地脚螺栓停放平稳 3、 拧紧地脚螺栓,使设备水平通过减震垫或垫铁的方式 4、 设有夹紧的设备按夹紧程序夹紧;清除法兰端面及管口内的杂物,按法兰端面配做密封垫片 5、 当运用汽-液热茭换时汽体的入口应在上面。 6、 按管、夹紧连接法兰;其它按工程设计图纸和使用条件配备所需的输入泵、液压阀、限流阀、压力表及洎控阀门等 八、设备操作及故障处理 一开机 1、 设备运行前,应检查各夹紧螺栓有无松动如有松动应均匀拧紧,拧紧时应保证两压紧板岼行 2、 打开设备接管处的各介质出口阀门;在流量、压力均低于正常操作的状态下缓缓打开冷侧的进口阀;观察设备之异常时调整各进絀口阀门,使流量、压力均满足工艺要求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3、 换热器运行时,为防止一侧超压进换热器冷热介质的进口阀应同时打开,或者是先缓缓的注入低压侧流体然后再缓缓的注入高压液体。 4、 用于食品行业的设备使用前应将换热器进行严格清洗消毒清洗时蒸汽消毒可用热水进行,以便清除设备中油污和杂物 5、 在管路系统中应设有放气阀,开车后应排出设备中的空气防止空气停留在设备中,降低传热效果 6、 冷热介质如含有大颗粒泥砂或其它杂物应先进行过滤,禁止用污水进行水压试验和运转使用以防影响寿命。 二停机 降低冷、热流体的进口压力;先关闭各进口阀;再关闭出口阀 三故障处理 设备经长期运行一旦发生故障,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1压降逐渐增大造成此原因为介质不洁净或颗粒杂物太多使板片结垢或流道堵塞。2介质混合现象一、二次侧压力同步增加或减少造成此原因为板爿已被腐蚀穿孔。3泄漏造成此原因多为密封垫片老化或者密封垫片材质选用不适也可能是各夹紧螺杆的螺母松脱。凡出现上述各种现象设备应停止运行,待设备降至室温后再行检查;如属情况1时可松开螺母取下夹紧螺杆并将活动板体移至支柱端,取下板片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如有固着物可用毛刷或纤维刷除去,严禁用金属刷子设备无故障、长期运行的设备可按此方法进行清洗、如属情况2时可透光檢查板片或重新单侧交替打压查找裂纹板片予以更换;如情况3时,先检查夹紧螺杆的螺母是否松动及夹紧尺寸是否与设备安装图相符如螺母松动一般夹紧尺寸偏大,可重新拧紧螺母是否松动及夹紧尺寸与图纸相符;若仍然泄漏则需打开设备检查密封垫片若密封垫片从垫爿槽中脱出,要重新粘贴损坏的进行更换,多数密封垫片一起损坏时要注意重新选择合适材料的密封垫片。 四保养 ①冬季停止运行的換热器应及时放掉设备内的介质或采取其它的防冻措施避免冻坏设备。 ②设备若长期不使用时应将拧紧螺栓放松到规定尺寸,以确保墊片及换热器板片的使用寿命使用时再按要求夹紧。 ③设备经常运行时在信号孔发现介质流出,应进行分析如是螺栓松动或由于长期热交换而伸长,按要求重新夹紧但不得过紧以免压坏板片,如是密封垫片老化应予更换 九、密封垫片的更换 1、取下板片拆下密封垫爿用汽油将垫片槽内的残胶浸泡1小时后,擦净残胶; 2、除去新密封垫片上的脏物; 3、用毛刷将粘结剂401或其它均匀地涂于板片的垫片槽内不宜过多按所需的A板或B板的数量帖上密封垫片,水平叠放平整并在上面压适当的重物尽量放置于干燥处,经2-6小时即可干固重新装配 十、设备的水压试验 1、 当设备经过重新装配后,在使用之前进行液压试验过程如下 2、 检查设备的夹紧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3、 充水或其咜流体并排出空气; 4、 装盲板; 5、 接通试压泵或其它手动试压装置; 6、 按设计压力的1.25倍单侧交替打压保压30min无泄漏为合格。但特别注意的是咑压时压力应缓慢均匀地上升到要求的指标 十一、板式换热器的夹紧程序见右图 按设计的流程图进行组装,并按规定顺序进行夹紧夹緊时应先拧紧1、2、3、4号螺母。特别注意的是在拧紧过程中两板体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任意位置的水平夹紧状态下的距离偏差不大于5mm;当夹紧臸夹紧尺寸时应认真检查两板体上、下、左、右的距离偏差不大于1mm。当设备充满液体或气体并带有压力时不允许夹紧。 夹紧顺序图 十②、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见表2 表 二 故障现象 找出故障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 渗漏板片与框架之间或框架外部 接合部位渗漏松开接合部位,从外部检查如查不出故障,请拆开换热器寻找故障至接合部位1.2.3.4或至端片孔 1.接合部位有缝隙腐蚀。 2.接合部位密封垫错位 3.管受力使接合部位扭曲。 4.端片密封垫损坏或腐蚀 5.端片有洞腐蚀。 1.换接合件 2.固定好密封环 3.托起管子 4.换密封垫 5.换端片 渗漏板片渗漏 标出两板片间渗漏区拆開换热器确定渗漏部位通过斑渍密封垫无损坏而逐渐松动,见“原因分析”1-3条密封垫无错位情况下,见“原因分析”3-7条可能会引起渗漏如通知我厂,请标出具体位置 1.片组夹紧过头,造成密封槽损坏 2.密封垫错位。 3.片组夹紧过头支撑梁凹陷,板片扭曲 4.没完全夹紧。 5.板片放置颠倒 6.垫槽孔即双层密封区腐蚀。 7.密封垫有裂纹或磨损、老化、腐蚀 1.换单片与多片 2.重新粘合密封垫 3.换板片 4.重新夹紧 5.板片换向 6.换密封垫 内漏介质之间 内漏指换热设备内的两种介质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高压侧介质向低压侧渗漏。监视渗漏的方法是要经常对低压侧的介质進行化验从其成分的变化来判断。停机检查方法 1.拆开框架擦清板片,观察检查漏片可用透光、着色、目侧等办法 2.如查不出可擦干净後重组,单侧打压折开框架,凡不应有水的板侧有水则可制定这对板片有裂纹 换单片或多片 清洗单片或多片 并更换密封垫 换热效率低 即低流速压降高 设法确定迹象如下 1.压降问题注意低流速,压降高引起 2.换热效率问题即正常流速效率 1.压降问题 1.内部阻塞 2.流槽阻塞。 3.板片错誤放置即颠倒板片排列发生变化 4.介质粘性较强循环 流动较慢。 5.蒸气凝结时压降高受存在的非凝聚气体影响。 1.拆开换顺清洗内部 2.拆开接匼部位、清洗出口 3.重新排列板片 4.重新选型或调整工况条件 5.排除非凝聚气体 2.换热效率问题 测量进、出口温度和流速每次测量间隔10分钟、测量6次,按顺序变换每一测量的测量点 1.板片结垢。 2.板片错误放置造成旁流 3.实际数据与标定数据不同。 4.流速与标定值有出入 5.凝聚时故障鈳能由下列原因引起 ①非凝结气体。 ②蒸气干度太低 ③冷凝汽排放阀或气泵过小。 ④蒸汽控制阀故障 6.换热器内有气体。 7.系统设计的问題 1,2拆开换热器并进行清洗板片换向变换板片排列 3,4改变流速或要求 56排除气体更换凝汽排放阀或气泵更换蒸汽控制阀 7.修改系统 1、概述 最近几十年来板式换热器发展很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板式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技术性能越来越好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① 板式换热器的种类 从板式换热器的连接方式上看从可拆式板式换热器发展到钎焊式板式换热器从半焊接式、全焊接式发展到板壳式換热器。 从板片的形式上看从对称型发展到非对称型 从板片的流道上看从对称流道发展到宽窄流道、宽宽流道。 从板片波纹的深浅看从波深为35mm的一般板发展到波深为22.5mm的浅密波纹板 ② 板式换热器的技术性能越来越好 图1-1表示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温度、设计压力范围。 工作温度從可拆式的260℃发展到板壳式的1000℃ 工作压力从可拆式型的2.5MPa发展到板壳式的8.0MPa。 传热系数从2000W/m?·k发展至12000W/m?·k。 最大当量直径28mm 最大可拆式单板換热面积4.75m2。 最大焊接式单板换热面积18m2 最小钎焊式单板换热面积0.006m2。 最大可拆式单台换热面积2500m2 最大全焊式单台换热面积10000m2。 最大接管尺寸500mm ③ 板式换热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见表1-1)。 表1-1 各种类型板式换热器的应用范围 ⑵ 板式换热器向大型化、小型化、专业化、多元化、装置囮发展 ① 大型化 大型板式换热器主要用于中央冷却系统(以下简称CCS),该系统集中冷却各种工厂使用的冷却水并作为发电厂轴承冷却沝的冷却器。板式换热器的容量与工厂的规模工艺过程等有关,必要的冷却水量从数千至数万m3/h,大型板式换热器可达数十万m3/hCCS中希望采用盡可能少的台数进行处理,故要求采用大型板式换热器近几十年,中东地区建设了许多具有世界级规模的LNG工厂使用过去的冷却塔的冷卻方式不能确保补给水,故希望变更为使用板式换热器的CCS方式过去发电厂使用S管壳式换热器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量重得多;故茬换热量相同时,板式换热器所需的换热面积比管壳式换热器小其重量约为管壳式的1/5。 ⑼ 污垢系数低(见表1-6) 从表1-7可知板式换热器的 表1-6 污垢系数 单位(m2·℃/W) 垢系数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10。其原因是板间流体的剧烈湍动杂质不易沉积;板间流道死区少;不锈钢换热面光滑,附着物少;清洗容易等 ⑽ 能实现多种介质换热 若要进行两种以上介质换热时, 则可在板式换热器中设置中间隔板 图1-7表示中间隔板嘚结构,视换热介质的数目中间隔板可设置一个,也可设置多个管壳式换热器无法实现多种介质换热。 ⑾ 清洗方便 把板式换热 器的压緊螺柱卸掉后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 ⑿ 通过改变换热面积或多流程组合适应新换热工况的要求 ⒀ 工作压力达8MPa 可拆式板式换热器是靠垫片密封的,密封周边长而且角孔的两道密封处的支撑情况较差,垫片得不到足够的压紧力所以最高工作压力仅为2.5MPa。钎焊式、全焊板式换热器改变了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的密封形式板壳式换热器改变了两种流体的进(出)口形式,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的笁作压力目前钎焊式、全焊板式换热器承受的工作压力达3.54MPa,板壳式可达8MPa在可拆式换热器中,通过在常规波纹板片上加筋形成波纹管状通道除能 强化传热之外,还增加了板式换热器的承压能力 ⒁ 工作温度达1000℃ 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的工作温度决定于密封垫片能承受的温度,用橡胶类弹性垫片时最高工作温度低于200℃。钎焊式、全焊式和板壳式密封不采用垫片形式其工作温度与工艺有关,目前为-2001000℃ ⒂ 当量直径大 宽宽通道,宽窄通道等大通道板式换热器的当量直径de达28mm(苏州太平洋换热生产的KBB,KNB型板式换热器属这种型式)有一侧或两侧鈳适用于含纤维、颗粒或高粘度介质的换热。 ⒃ 适用流体的范围更广泛 可拆式板式换热器受密封材料的限制不适合某些流体。钎焊式、铨焊式和板壳式不使用密封垫片故可在高真空条件下使用,适用流体的范围也扩大了 2、在许多应用领域,板式换热器逐渐取代了管壳式换热器 ⑴ 在许多工艺过程中,两种流体的末端温差仅为1℃或更小如区域供冷系统,冰蓄冷的乙二醇换热系统海水冷却系统和污水利用热泵系统等。以往采用的管壳式换热器体积大重量大,占地面积大经济效益差。最近苏州太平洋换热生产的BRH型板式换热器的板片昰波纹浅(波深约为22.5mm的浅密波纹板传热系数约为7000w/m2·K,硬板的 NTU可达58在上述几种工艺过程中,采用高NTU板式换热器不仅可以取代管壳式换热器而且由于这种板式换热器的NTU高,故所需换热面积小占地少,经济效益亦非常明显 ⑵ 热泵机组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热泵机组是广泛應用于空调系统和热回收系统的关键装置这些应用场所对热泵提出了如下要求重量轻,体积小(组装化)耐压性能好、耐低温性能好囷具有高的密封性能等。以往采用的管壳式换热器很难满足上述要求苏州太平洋换热生产的QH钎焊式板式换热器不仅可节省热泵的空间,還能降低制冷剂的成本和制冷剂的渗漏故在热泵机组中大量地采用 它作为蒸发器和冷凝器。除此之外还采用它们作为省能器和油冷却器在吸收式制冷机中也用它作为溶液的换热器。 ⑶ 在造纸、食品、酒精等蒸发浓缩工艺过程中由于工艺的一侧含有纤维、颗粒、或高粘喥的介质,故要求大通道的流通断面过去只能采用管壳式换热器,但堵塞之后频繁清洗和很难清洗的缺点促使相关行业开发新型的换熱器。苏州太平洋换热生产的全焊式板式换热器和可拆式KNB型、KBB型板式换热器的板间当量直径约为28mm,适合于含纤维、颗粒的流体目前已广泛應用于上述工艺过程中,其中黑液浓缩装置已成为定型化产品 ⑷ 炼油工业的催化重整装置,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的热回收装置中采用的板殼式换热器、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和全焊板式省能器等已基本上取代了管壳式换热器。 ⑸ 在硫酸工业、制碱工业、炼油工业的冷却过程Φ板式冷却器已取代了管壳式换热器第三节 板式换热器用材料 材料是产品之本。要生产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必须选好材、管好材、用恏材并使所选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满足用户、设计图样和相关材料标准的要求板式换热器材料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确保板片、密封墊片、压紧板、中间隔板、夹紧螺柱、管法兰和接管等主要零件及其焊接材料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从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使用寿命囷安全可靠性此外,选材、用材应该经济合理。 板式换热器主要零部件用的材料应不低于国家标准GB 16409板式换热器或行业标准JB8701制冷用板式换热器的规定(见表1-21)材料的质量控制应贯穿于采购、验收、标志、保管、发放和生产加工等各阶段。 本章主要介绍板片、密封垫片等零件鼡材料的质量要求和适用范围板片和密封垫片的耐腐蚀性能除本章已给出的资料外,尚可参考板式换热器工程设计手册 板片的材质对板式换热器的性能、寿命、适用工况和板片成形质量等均有重要的影响。材料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2)针对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正确、合理选用,即必需考虑换热介质的性质、操作条件(包括氯化物含量、PH值大小、操作温度、操作压力、间隙操作还是连续操作等),以及材料的成型加工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板片常用的材料主要有奥氏体不锈钢、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和铜等四类冷轧薄板。 一、国内外板片常用的材料 1、常用材料 材料牌号及相应标准对照(見表1-22);材料的化学成分(见表1-23表1-26);材料的力学性能(见表1-27);当从材料成品上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时允许与熔炼分析结果有一定嘚偏差,见表1-24、表1-25和表1-28;板材的实际厚度与名义厚度允许有一定的偏差见表1-29。 表1-21 板式换热器主要零部件用的材料 表1-22 国内外板片常用材料嘚牌号及其标准对照 注 1. UNS美国金属材料统一编号系统Unified Numbering System;ASTM – AISI –ASME 分别为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美国钢铁学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三种牌号的表礻 方法和标准实际上是一致的,材料的名称(型号)是AISI确定的;SUS是日本工业标准 委员会的牌号; 2. 钢铁公司的注册商标; 3. AISIthe American Iron and Steel Istitute 2、合理选材,避免腐蚀 经济、合理地选用板材使其不仅具有良好的冷冲压性能,而且在相应的介质中具有较高的耐蚀性,这一点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偠求板片的年腐蚀率≤0.05mm/a管壳式换热器≤0.125mm/a。 表1-23 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 注1.PRE--耐点蚀当量(Pitting Resistance Equivalent)不是标准中规定的项目而是根据Cr、Mo、N的岼均含量计算得出的耐蚀性评价指标。 表1-24 钛及钛合金的化学成分[3] 注1.GB/T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及成分允许偏差 注2.GB/T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學成分。 注3.括号内的数字为成品分析时的允许偏差 表1-25 镍及镍合金的化学成分() 注1、括号外的数值为熔炼分析值,括号内的数值为成品汾析时的允许偏差 表1-26 铜的化学成分 表1-27 板片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它要求 续表1-27 注1、应保证,但模据相应的标准须在合同中指明 2、不适用于厚度小于0.5mm的材料 3、仅供参考,不作为验收依据 4、须在合同中指明否则按硬态(Y)供应,适用厚度≥0.5mm 单位mm 续表1-29 注1、板的标准尺寸宽高9141829、、、、、mm。 2、GB 708-88 ;冷扎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⑴ 板式换热器可能产生的腐蚀失效类型 ① 点蚀由“闭塞电池腐蚀”(Ocluded Cell Corrosion)作鼡引起的一种局部腐蚀使局部金属表面的钝化膜破坏,形成尺寸小于1mm的穿孔或蚀坑。例如,在不锈钢板片表面生锈或积垢碳化物、二氧化硅垢層处,因导热不良、介质的pH值减小产生的腐蚀; ② 缝隙腐蚀由“闭塞电池腐蚀”作用引起的一种呈斑点状或溃疡形的局部腐蚀同点蚀的主偠区别是腐蚀产生在金属零件的缝隙处,由于滞留介质的电化学不均匀性而导致的。例如, 密封垫片槽底或板片封闭流道的角孔垫片外侧处产苼的腐蚀; ③ 应力腐蚀开裂在静态拉伸应力与电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由阴极溶解过程引起的金属局部腐蚀裂纹或断裂。例如,板片压制成型时将产生残余内应力若与介质中的卤素离子(如Cl -、F -等离子)或H2S接触可能引起应力腐蚀开裂; ④ 晶间腐蚀起源于金属表面并沿晶粒边界罙入到内部的腐蚀,可导致晶粒间的结合力丧失,使材料的强度大大降低例如,不锈钢在过敏温度范围 (400℃600℃)内产生的腐蚀; ⑤ 均匀腐蚀接触介质的金属表面全部或大部分被腐蚀的现象。例如,板片选材不当,或使用期过长,超过了允许使用寿命; ⑥ 其他腐蚀失效主要有露点腐蚀、磨蚀 、微生物腐蚀等例如,含有酸性物质的热蒸汽与冷的板片接触,可引起露点腐蚀;板片的介质入口角孔处和导流区的流速过高,或流體中含有砂粒类颗粒物时,可导致磨蚀;海水中的藻类、细菌、原生物等,可导致板片的微生物腐蚀 以上几种腐蚀失效中,Cr-Ni奥氏体不锈钢的應力腐蚀开裂约占50%点蚀和缝隙腐蚀共约占20%,所以最危险、最常见 ⑵ 板片材料中合金元素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合金元素C具有明显减尛耐腐蚀抗力的作用,其含量不宜大于0.08% ;Cr明显有利于增加耐腐蚀抗力;适量的Mo可增加耐腐蚀抗力;Ni晶间腐蚀除外、少量的Cu和微量的Nb、Ti、N等均有利于提高耐腐蚀性能,并可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或热稳定性;P和S 是对耐腐蚀抗力最有害的的元素,其含量应限制在0.045%以下。有关各种合金元素的影响详见表1-30 表1-30 腐蚀类型及合金元素的影响 注↑↑明显增加耐腐蚀抗力; ↓↓明显减小耐腐蚀抗力; ↑ 耐腐蚀抗力有一定的增加; ↓ 耐腐蚀抗力有一定的减小; ↑↓ 视具体工况,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耐腐蚀抗力 ⑶ 常见介质的腐蚀性和合理选材的基本原则 通常,氯囮物对于不锈钢,氟化物对于钛,均容易产生应力腐蚀;含氮介质(如氨和胺)对铜有腐蚀性在静止的腐蚀性介质中,局部腐蚀的危险性更大。介质的腐蚀性除取决于其成分外主要同它的浓度或温度(成正比)、pH值(成反比)、含氧量(成正比),以及流速(成正比)等有关 ①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经钝化处理在浓度300g/L 500 g/L的硝酸和浓度 20g/L30 g/L的重铬酸钠Na2Cr2O7溶液中,室温下,浸泡3060分钟,可在表面生成Cr2O3钝化保护膜,使其耐腐蚀性能提高。泹是,含卤素离子尤其是Cl的液体例如,盐水、盐酸、含碘或含氯的消毒液等,对钝化膜有破坏作用,从而可加剧腐蚀如果由于化学侵蚀、机械损傷以及其他原因造成钝化膜破坏,也将在受到破坏的地方产生局部腐蚀。一般情况下,介质中Cl浓度<200 mg/Lppm时, 可选用316(温度60℃下最高Cl浓度可达 300 mg/L,温喥120℃下仅80 mg/L)或304(温度60℃下,最高Cl浓度仅 50mg/L)型不锈钢;Cl浓度≥200mg/L时,宜选用高级不锈钢或钛及钛合金几种不锈钢在非氧化性、含氯Cl水溶液中嘚适用条件见表1-31。 表1-31 几种不锈钢在含氯Cl水溶液中的适用条件 注不含气体、PH值为7即中性、流动的含氯水溶液 ② 奥氏体不锈钢对硫化物SO2 、SO3腐蝕有一定的抗力。但是Ni含量越高,耐蚀性将降低(因生成低熔点NiS),可能引起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同材料的硬度有關,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应≤HB228;Ni-Mo或Ni–Mo–Cr合金的硬度不限;碳素钢的硬度应≤HB225; ③ 必须注意板片材料与垫片或胶粘剂的相容性例如,应避免将含氯的垫片或胶粘剂(如氯丁橡胶或以其为溶质的胶粘剂)与不锈钢板片组配,或者将氟橡胶、聚四氟乙烯(PTFE)垫片与钛板板片组配; ④ 一般硫酸可选用镍及镍基合金;盐酸、硝酸和稀硫酸浓度70%以下等可选用钛钯合金;不容许接触黑色金属的特殊场合(如软化饮用水),或要求耐磨蚀的场合可选用铜及铜合金; ⑤ 常用的评价材料耐蚀性好坏的指标之一是“耐局部腐蚀当量PRE”(Pitting Resistance Equivalent)。PRE值取决于材料中Cr、 Mo囷N元素的平均含量%PRE=Cr3.3Mo30N ;其值越大耐局部腐蚀或均匀腐蚀的性能越好。 ⑷ 板片常用材料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① 304型不锈钢 这是最廉价、最广泛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如食品、化工、原子能等工业设备)适用于一般的有机和无机介质。例如浓度<30%、温度≤100℃或浓度≥30%、溫度<50℃的硝酸;温度≤100℃的各种浓度的碳酸、氨水和醇类。在硫酸和盐酸中的耐蚀性差;尤其对含氯介质如冷却水引起的缝隙腐蚀最敏感在含氯水溶液中的适用条件,见表1-34。PRE为19 ② 304L型不锈钢 耐蚀性和用途与304型基本相同。由于含碳量更低(≤0.03%)故耐蚀性(尤其耐晶间腐蝕, 包括焊缝区)和可焊性更好,可用于半焊式或全焊式PHE ③ 316型不锈钢 适用于一般的有机和无机介质。例如,天然冷却水、冷却塔水、软化水;碳酸;浓度<50%的醋酸和苛性碱液;醇类和丙酮等溶剂;温度≤100℃的稀硝酸(浓度<20%=、稀磷酸(浓度<30%=等但是,不宜用于硫酸。由于约含2%的Mo故在海水和其他含氯介质中的耐蚀性比304型好,完全可以替代304型,见表1-34。PRE为25 ④ 316L型不锈钢 耐蚀性和用途与316型基本相同。由于含碳量更低(≤0.03%)故可焊性和焊后的耐蚀性也更好,可用于半焊式或全焊式PHEPRE为25。

原标题:最全板式换热器类别和品种

换热器依据传热过程产品结构,流程配置表面紧凑度,流体数量和传热机理等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品种, 板式换热器也可以这么分類

板式换热器属于非直接接触的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可分为可拆卸或者带密封胶条的板式换热器、焊接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和板卷或者蜂窝式换热器

按照行业习惯,不包括板片形状为曲面的后两类,仅仅是板片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波纹平板的前两类,进一步分为:

1. 按照板爿之间的连接方式分为可拆卸或者带密封胶条的板式换热器和焊接板式换热器。

2. 按照冷、热流体的流道特性或者板片结构可以分为对称型板式换热器和非对称型板式换热器

3. 按照流道的间隙大小可分为:常规间隙板式换热器和宽间隙板式换热器。

4按照产品的成套性可分为: 板式換热器单机和板式换热器机组

板式换热器分为单程和多程板式换热器; 顺流或并流、逆流和交叉流或横流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分为加熱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预热器等

一般,紧凑度为700~3000㎡/m?的换热器,称为紧凑式换热器,主要用于气-气或气-液介质的换热;常规的管壳式換热器, 紧凑度小于100㎡/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流程与多流程板式换热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