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资源经济学学中,公地悲剧产生的产权原因是什么

《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
范文一: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环境包括:结构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公共政策环境对塑造、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起决定和基础作用。公共政策影响和改造政策环境,具有反作用。公共政策制定是政策过程的的首要阶段和关键环节,是政策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公共政策实践中,对影响政策制定的各类要素进行分析,对于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公众、新闻与网络媒体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们以不同的力度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一)社会公众的影响 。公众诉求成为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社会因素,不得民心的政策,不管多么符合政党、利益集团,政策制定者的愿望和利益,从长远看也是不成功的。所以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社会公众的要求、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 如在城区规划中,涉及到居民房屋拆迁这一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妥善处理。所以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从公众角度出发,完善拆迁机制,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对房屋拆迁工作的法规,切实解决好居民的拆迁安置工作,积极争取政法部门和舆论的支持,创造既维护拆迁居民的合法权益,有依法服从拆迁,服从城市建设大局的社会氛围。 (二)新闻与网络传媒的影响 。新闻与网络传媒的出现和发展给民意的表达带来了新的平台,打破的传统媒体对信息发布的舆论的垄断地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新闻与网络传媒通过制造和传播社会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表现为:提高政策问题的认知度,扩大政策诉求群体,扩大公众参与等。
综上所述,社会公众、新闻与网络传媒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存在与政策制定的整个过程始终。处理好它们与公共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原文地址:
范文二:论环境保护的公共产品特征作者:陈钦论环境保护的公共产品特征摘要:随着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的出现,是政府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全面失灵的体现,政府是环境保护这一纯粹公共产品的必然提供者理论受到质疑,本文试图运用公共产品理论通过对环境保护的公共产品特性进行分析,得出环境保护并非传统理论上认为的纯粹的公共产品,政府也并不必然是环境保护的唯一提供者。关键词:环境保护
公共产品 政府失灵前 言近几十年来,我国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但同时,却面临严峻的环境危机,环境破坏问题已经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环境资源作为公共物品遭到严重的破坏,植被减少,土地沙化,生态平衡失调,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环境问题已经相当突出,环境保护历来被视为是政府的天职,面对出现的全面的环境危机,政府责无旁贷,目前的环境危机可以定性为政府失效或政府失灵的表现,在反思政府失效之前,先应该对环境资源的本质特性进行分析,环境资源是否是公共物品?环境保护是否是公共产品?如何判别?作为公共产品的环境保护具有那些特征?环境保护是否必然为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环境资源作为公共物品是否必然导致所谓“公地悲剧”,传统理论上的“环境保护公共产品理论+环境资源公地悲剧+环境外部性——>必然由政府提供环境保护”在理论上逻辑上有没有可商榷的?本文即沿着这一思考线索进行分析。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理论从广义上讲,环境资源包括与人类有关部门的一切事物,有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之分,本文这里所说的环境资源为自然环境,从自然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角度出发,也有把环境定义为一个系统,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的物质与地表空气,水,土壤等,在这一系统中,已形成无数的生物圈或生态循环,内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自栩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也无法脱离其中的“干系”,和环境资源的状况紧密相联系在一起。而人类对于环境资源的态度是如何的呢?在西方,马克思的看法颇具代表性,他认为土地,矿产品,能源是自然界为人类自发提供的礼物,享有资源是人生而既有的权利,西方社会普遍也长期将自然界视为一个天然的慷慨的捐助者,在中国古代就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自然界所有的物品都是属于国家的,国家物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公有,所以从国内外来看,自古都有将环境资源看作公共资源的传统,当公共资源成为稀缺资源时,公地的悲剧就无法避免了。环境保护的“公共产品”理论从生物学的角度讲,环境资源系统本身永无休止的自我循环作用,可以完成环境自净并维持生物圈的活力,但是以人类过度介入为代表的外力,不仅会破坏原有的自律作用,也将进一步恶化自我循环和维持,要维持环境资源系统健康循环的维持,需要另一种外力提供保护,这便是环境保护,或者说,当环境资源的保护成为一种需要,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便转化成人为提供的公共产品,这也是作为公共物品的环境资源与作为公共产品的环境保护的区别,作为公共产品的环境保护也是一种公共支出,这是得到普遍认可的,以萨谬尔森为代表的西方福利经济学家基于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的缺陷,认为只有政府是公共产品的唯一提供者,然而,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一大批主张经济自由的经济学家纷纷开始怀疑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唯一供给者的合理性,近年来,由于在环境保护方面表现的政府失灵,政府是环境保护这一纯粹公共产品的必然提供者的传统理论也受到广泛质疑,人们一直以来将环境保护公共产品与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概念性质混淆,环境资源是纯粹的公共物品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认为环境保护是纯粹的公共产品这就值得商榷,一直以来,政府是环境保护的必然的唯一提供者这一命题的前提假设就在于环境保护是纯粹的公共产品,证伪该命题只要论证出其前提假设不真实,也即环境保护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既可,在对该命题重新认识之前,有必要首先介绍一下公共产品理论。(一)公共产品特征纯粹的公共产品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非排他性,私人产品通过交易可轻易排斥他人消费这种产品,而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集体进行的,其效用在不同消费者间是不能分割的,这种不可行性体现在或者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分割成本太高昂到不可接受。2,非竞争性,就私人产品而言,一个人消费后,其他人就无法消费了,公共产品则不同,公共产品一旦提供后,任何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更不会影响社会利益。(二)判别公共产品的步骤首先看其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如有则一定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进一步分析,如有非排他性则其可能是一种需要限制使用的公共所有的资源。如果该产品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其必为公共产品,如果其有排他性但排他成本甚高以至于不可行,则该产品仍然为纯公共产品,如排他成本低,则其属于排他非竞争性产品。如该产品同时不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该产品为纯粹私人产品。如果产品为纯粹公共产品,则它应由政府公共部门来提供,如果其为纯粹私人产品,则它完全有可能经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均衡。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区别出四中类型的产品(1)纯公共产品,(2)纯私人产品,(3)具有非排它性于竞争性的公共资源,(4)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按照公共产品理论,环境保护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环境保护不同于一件衣服或一台电脑,购买者只要支付了价格就取得该产品的所有权,并可轻易排斥他人消费这种产品,而对于环境保护的消费是属于集体进行的,共同消费的,比如新鲜的空气是无法在不同消费者间进行分类分割,很难也不可能将没有为保护环境付出成本的消费者排除在外,或者说排除成本太高而没有实施的价值。环境保护的这种消费的非排他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使环境保护具有了典型的公共性。一般的理论认为环境保护同时也具有非竞争性,因为任何一个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整个社会的利益,但是这里的非竞争性实际上包含两个含义,一,边际生产成本为零,也即即便增加一个消费者对提供者带来的提供边际成本为零,二,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在一定限度内,消费者再多也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环境保护的消费者增加带来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吗?环境保护在这点上不同于海上的灯塔,增加一艘船收益于灯塔的指引并不需要增加任何生产成本,就环境保护来说,从微观层面上看,增加一个人对环境保护的消费并不增加生产成本,但从中观甚至宏观层面上来研究,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以一些旅游风景区为例,为了享受那里的环境,大批的游客涌入,没过几年,这些风景区的环境就遭到严重的破坏,该地区每年增加的环境保护的费用支出也不能抑制环境保护的继续恶化。这说明在一些情况下,环境保护的边际生产成本不为零,还以此为例,在风景区游客人数的剧增,可以使当地居民明显感觉到空气不如以前好了,甚至水不能再喝了,这说明了环境保护还具有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特点,因为游客这一群体对该环境保护原本良好的风景区的消费已经影响了当地居民消费的数量和质量。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本质上并不具有的完全的非竞争性,两个基本点基本含义即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不为零,纯粹的公共产品必须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所以环境保护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总 结传统理论以环境保护是纯粹的公共产品为由便认为环境保护必须要政府提供,由于环境保护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纯粹的公共产品的性质,甚至不具有非竞争性两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条件,环境保护必需要由政府提供这一传统理论依据并不充分,这一理论的探讨对于目前广泛存在的在环保领域的政府失灵具有一定意义。参考书目:1,《公共经济学》 樊勇明 杜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3月第三版2,《公共事物治理之道》 奥斯特罗姆
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成月第一版阅读详情:
范文三:促进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促进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摘要】对于环境资源来说,因为它是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因此存在着外部效应及产权不明的一些原因,而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来说它是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仍旧存在着对于环境保护方面所投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对于环境的使用效率比较低,另外在实行税制的时候也存在着很多的不完善的地方。本文根据当前城市中出现最严重的白色污染来对其进行一些阐述,并给出相关调整意见。【关键词】环境保护 公共财政 政策研究一、对于财政政策进行干预的理论依据1、环境的公共产品理论环境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一种公共物品。环境一直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但是我们每个人在使用环境的时候都不需要为此付出代价,但是也不能不让别人来进行使用。环境包含着很多,水体、气体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多样性。单独在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的理论研究中,对于公共产品的消费是不存在竞争性,全体的社会成员都可以进行消费,但是却没有人因为使用了而去付费。因为它不是市场供给的,因此也无法来进行对于价格的制定。市场对其起不到约束及激励的作用,在对公共物品的使用过程中,因为一些人在寻求其中的便利,使得市场机制控制下对于环境保护的公共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足现象。并且还会导致一些对于环境出现资源浪费及破坏程度更为严重的情况,所以我们通过对公共物品存在的供给角度的分析来看,认为在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时候,需要政府来进行对于财政政策的干预。2、环境的外部性理论环境所具有的外部性,也是对于环境具有公共产品理论因素的延伸而来。关于外部性理论的解释就是在企业及人们的行为过程中,那些行为以外的人们可以带来有利或者是不利的影响,但是他们在得到这些的时候,却没有付出相关的代价及获得相对应的补偿。这就表明了社会成本不会对私人的成本造成影响,我们要根据其对外影响的特征,来对其划分为正负外部性的影响。环境问题实际上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的性质,对于环境污染来说,它给全人类带来了负外部性的影响,但是在进行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时候,就会体现出一定的正外部性影响。这两者之间的存在,会对资源配置的效率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在环境遭受到破坏之后,就会因为环境因素所付出的代价移交到未来发展过程中。一些经济学家们认为我们应该实行国家干预的方式,通过税收等方式来对于外部性因素所存在的问题来加以解决。像一些工厂排放了污水、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塑料袋,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出现便利的时候,却没有付出相对应的边际成本。这就使得对于这些现象所导致的环境问题,要么由政府来进行承担,要么就让环境不管不顾的继续恶化下去。3、对于资源的产权问题不能够进行明确的划分一些从事相关方面研究的专家认为,对于各项资源来进行产权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来通过市场的因素对资源进行合理化的调整。在市场的作用下,使得各个经济主体都获得了相对应的产权,然后再根据其所付出的成本来对收益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与衡量,从而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但是,对于环境资源来说,又是因为它是属于一种公共性质的物品,因此就没有实际的经济价值,也就不会出现对其产权来进行界定,因为没有人来对此做出交易,这就使得即使为其制定产权,也是没有一个清晰的指标的,并且没有一个企业愿意为此所付出代价。所以我们使用环境的时候,就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价,我们可以很方便的任意的对环境来进行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人来通过对这种公共资源的获取来谋求自身的利益,对于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就会不管不顾。从而造成很严重的环境后果。二、对于我国财政政策对环境保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1、资金投入不足并且使用效率不高我国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起来,但是因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比较晚。因此我们需要投入一些资金来加速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我们依据以往在其它国家中所经历过的经验来看,这个所需要投入的金额是巨大的,而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来说,其对于资金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但是从我国以前对于环境保护的投入资金来看,其对于资金的投入仍然存在着不足的现象,对于环境的改善工作做得不够好。另外在进行对于环境保护的资金管理过程中,其存在着很严重的发展问题。第一就是在进行对环境保护资金来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所呈现的现象是非常的分散的。在对一些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的时候,都是由政府进行出资,由事业单位来进行经营管理的方式。这种管理的方式使得垄断现象的出现,因此造成效率得不到提升。第二就是关于污染治理的资金来源方面,它主要是来源于对企业的税收,对排污费的收取,但是最后还要回归到企业中去,因为所收取的排污费最后还是会以环境保护的形式返还到企业中去,使得资本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大程度上的浪费。另外对于政府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没有做到对各项工作的合理划分,在各个地区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没有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但是对于环境污染来说,其是具有一种跨区域性的,因此要实现各方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前些年的白色垃圾的治理过程中,虽然采取了相关政策,但是地方上仍旧存在着一些弊端的出现,对地方管理不到的区域,就会失去对于环境保护的控制,使得政策得不到更好的执行。2、应该对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税务体制在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来对环境污染造成的问题来进行收税。对于环境保护方面,只有一些小的税种出现,这些小的税种对环境保护的过程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其在为环境保护工作中所提供的资金存在着不足及极大的不稳定性,对于环境保护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较小的。三、对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需要加强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对资金的投入做到保障,政府部门应该调整对于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投入比重,要使用各种方式加强对资金提供保障。在对于环境保护的资金问题上,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生态建设资金,或者是发行一套环境方面的彩票来对于资金做到进一步的扩充,以便于对于那些重点工程做到资金方面的支持。其次就是要对我国存在的现有的税收制度进行改革,在收税改革的时候。要对现有的资源税进行规范的调整及完善,要对资源税的比重进行加大,并且要扩展更多的资源型的税种,要把以前我国所采用的一些对于资源的补偿制度纳入到税收征税范围之中。另外在实行税务工作的时候,还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的办法,来对于征税人做到更加清晰的明确下来,在税收征收过后,还需要实行专款专用,让其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去。最后就是要求企业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往往都是政府在进行对于环境的治理,在环境的治理过程中承担着主要的任务。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应该要承担相关的社会责任,不能够只是依赖政府来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只有将企业作为主体,政府来进行监督,这样一来,企业就会承担起相关方面的责任,更加全面的发挥其做到市场主体的重要角色。总结:环境保护问题是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它不仅仅涉及到我们未来对于经济的发展,还涉及到我们人类的正常的生活。但是环境所具有公共性及外部性的特征,使得我们必须要通过政府进行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但是由于在环境治理的工作中,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巨大,因此我们必须要通过公共财政政策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使得我们在进行环境治理过程中在资金方面得到保障。我们使用发行基金,增加税后的模式来来实现这一目的,从而实现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支持。参考文献:[1]宋文献,罗剑朝.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财政政策选择. Ecological Economy.[2]段美玉,王迪,张丽君. 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 法制与社会. 2007. 8[3]闫家怡,袁家淼,卢百魁. 中国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6.[4]安锦,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补贴制度研究. 经济论坛.2000. 5.作者简介:宫春雪,日出生,性别女,籍贯山东省文登市,汉族,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监测检验阅读详情:
范文四: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的特征研究和对策分析的文献综述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的特征研究和对策分析的文献综述第一部分 引言近年来网络开始成为大众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问责的一种新途径,这与传统的监督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面临着新的挑战,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中需要转变观念、采取新的应对手段以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政府需要合理并有效的引导网络舆论,避免网络舆论对社会和政府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必须首先对网络环境下的危机公关有着清醒的认识。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在此我们仅以网络环境下的危机公关的特征为研究视角,研究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并基于这一特征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二部分 相关的概念界定界定相关概念是开展本选题研究的重要前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本项目研究的需要,对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的相关概念做出了界定,以作为开展本次研究的基础,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方向。2.1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主要指随着互联网,电子公告,手机网络等新媒介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由新媒体所主宰的生态环境。这一概念,是特别针对过去由那些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主流媒体占传播主导地位的一个生态环境而提出的,要与传统环境明显区别开来。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技术的改造下,也向着互动媒体的方向努力迈进,所有的媒体都将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在网络上运行、汇聚、展现和传播。网络新媒体的互动特性和传统媒体的革命共同塑造起了一个全新的完整的网络环境。本文在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的研究时,基于研究条件的限制,网络环境仅仅指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面临的生态环境。2.2 危机由于本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之一就是“危机突发事件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严重事故、恐怖行为及群体性骚乱、重大政治、经济事件以及公众人物丑闻等。学术界一般多采用美国学者罗森塔尔(UrielRosenthal)对危机的定义:“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1国内学者也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危机给出了定义,比如将危机界定为:“社会遭遇严重天灾、疫情,或出现大规模混乱、暴动、武装冲突、战争等,社会秩序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遭受直接威胁的非正常状态”。本文在开展研究时将采用罗森塔尔关于危机的定义。虽然对危机这一概念目前学者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从各种对危机的定义来看,危机都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和机会性三个特征和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和解决期四个发展阶段。2.3 政府危机公关在政府形象问题备受各界关注的今天,政府危机公关在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工作中和政府形象问题上的重要价值很快凸显出来。政府危机公关作为危机公关的特殊形式,具有危机公关的基本要素特征。国内对于政府危机公关的概念表述并不统一,迄今为止也很少有专人对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危机,如何进行危机公关加以系统的理论研究。结合危机公关的定义,本文认为,政府危机公关是指政府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运用公共关系策略、措施与技巧,规避、控制、解决各级政府所面临的危机局面的动态过程。政府危机公关的功能主要是及时和准确的向大众传递危机信息,及时抵御和防止不良信息和谣言的蛊惑与扩散,以赢得公众对政府采取的危机应对政策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为进一步动员社会和调集资源应对危机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第三部分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3.1国外研究状况:危机公关理论是政府公共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的诸多的危机事件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引发了社会和政治的不稳定,因此如何应对社会和政治领域发生的危机事件成为1 Rsenthal uriel,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CharlesC.Thomas,1989.10.第24页当时政府部门和普通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更是一个突发性公共事件爆发频繁的时期,政府如何借助危机公关与公众相互沟通、相互支持处理好危机成为当代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主题,也成为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界所一直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现代西方学者对危机公关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对危机传播的研究,许多西方学者将危机公关同危机传播的策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如美国学者班尼特(Bemsterin)就认为,从更专业的角度看危机公共关系可以称为危机管理或危机传播。据此提出了形象修复理论,该理论提出应该从战略高度去维护声誉或者公众形象,并给出了五种战略方法。而对危机的解决,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格鲁尼格(James.Grunig)教授认为良好的危机传播始于危机爆发之前,在决策之前与公众沟通是解决问题和危机的最有效方法。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外学者对当代西方危机公关研究由过去的主要采用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发展为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传播学以及数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研究,研究的范围从原来的自然灾害领域和政治领域逐步转向社会领域。这与当前西方国家的恐怖主义活动、国内矛盾和社会矛盾正变得日渐突出密切相关。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危机公关体系相对比较完备,网络媒体被自动纳入到国家的危机公关系统中,因此,西方学者单独针对网络媒体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运用问题的研究比较少。3.2国内研究现状在中国期刊网中,以“主题”为检索项,以“政府危机公关”为检索词,检 索2003年到2009年的论文成果,与政府危机公关相关论文共有65篇。从研究方向来看,有25篇文章是从具体案例出发研究政府危机公关,如《论政府危机公关的效益——“躲猫猫”事件的媒介传播案例解析》(鲁津,《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3期),《从成都公交燃烧事件看政府的危机公关》(吴成钢,《四川党的建设》,2009年07期)。这类文章往往是就事论事,通过对具体公关事件的分析,总结相应经验教训,提出作者对政府危机公关的建议。有5篇文章是研究危机公关与政府形象塑造,如《危机事件中的政府形象和政府危机公关》(朱光喜, 《公共管理学报》,2006 年 2 月),《危机事件对政府形象的影响及其重塑》(朱秦, 《行政论坛》,2005年1月)。12篇文章的研究方向是政府危机公关与媒体或者说是信息传播控制的关系,如《试论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大众传媒的运用》(朱红,《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7期)、《论政府危机公共关系中的信息传播沟通》(徐一林,《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这些文章都旨在论证政府在危机公关中信息传播和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建议。其余的文章一般是讨论政府危机公关现状的某些不足及作者的相关建议。在65篇文章中写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的文章只有三篇,而且其中两篇只是涉及政府网络危机公关,只有《网络在政府危机公关中创新扩散的试验研究》这篇文章是专题写政府网络公关危机的,此文通过一种试验研究模式,探讨美国罗杰斯教授提出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瞥见,对于互联网这种网络媒介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研究还是相对不足的,涉及的层间也是有限的,目前的研究相对比较分散,散见于舆情研究、新媒体研究和电子政务研究等领域。根据当前学者的研究重点和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大的研究层面。第一种观点是强调完善立法、建立行政规章等手段,从制度上保障和规范网络媒体的活动和作用。郭乐天主张用法律手段控制网络谣言传播。2王丽平、刘大鹏等人也建议完善制度,加强对网上舆情的控制。3第二种观点是对网络媒介在危机传播过程中的功能特性和传播模式进行研究。谢新洲、王秀丽等人用实证调查的方法,验证了大众传播“议程设置’’理论同样适用于网络媒体。4杜涛认真分析了危机传播中网络舆论的演变路径,得出了浅显转化、反馈互动和衍生发展的三模式。5第三种观点就是主张利用电子政务、通信技术等技术手段来实现危机管理的升级和控制。比如周春燕把公共危机管理视为电子政务的一部分,认为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搭建起来的计算机网络,搭建起与之相适应的危机管理体系,可以切实有效地对危机的预防和治理全过程进行高效管理和控制。63.3小结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的研究相对比较分散,系统分析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的专着和论文也不多,以网络环境下政府23 郭乐天.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J1.新闻记者.页
王丽平,刘大鹏.开展互联网上舆情控制的方针、对策【J】.吉林公安高等专业学校学报. 谢新洲,王秀丽.“议程设置”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新华网.5 杜涛.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叨.新闻爱好者.页6 周春燕.基于电子政务条件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危机公关特征为研究视角的文献也不多见。这是本课题研究面临的挑战,但这也带来了巨大的研究空间,也更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做这个研究的必要性。参考文献[1] 朱光喜、王赵铭等.危机事件中的政府形象和政府危机公关.公共管理学报,期[2] 李欣.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研究.苏州大学学位论文,2009年[3] 寇丽平.电子生态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期[4] 朱光喜、胡璇.政府危机公关初探.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5] 李磊.网络经济时代的政府危机公关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6] 殷卉.政府危机公关的传播控制策略.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7] 窦东杰.新媒体时代政府危机公关的应对和处置.新闻爱好者,2009年01期[8] 王芳.从“香蕉致癌”事件看政府危机公关.新闻三味,2007年06期[9] 侯正晔、苟世祥.网络在政府危机公关中创新扩散的试验研究.理论界,2008年12期[10] 王青.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现存问题探索.南昌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11] 朱红.试论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大众传媒的运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12] 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 特点 表达与传播.理论界,2007年01期阅读详情:
范文五: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的特征研究和对策分析的文献综述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的特征研究和对策分析的文献综述第一部分 引言近年来网络开始成为大众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问责的一种新途径,这与传统的监督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面临着新的挑战,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中需要转变观念、采取新的应对手段以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政府需要合理并有效的引导网络舆论,避免网络舆论对社会和政府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必须首先对网络环境下的危机公关有着清醒的认识。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在此我们仅以网络环境下的危机公关的特征为研究视角,研究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并基于这一特征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二部分 相关的概念界定界定相关概念是开展本选题研究的重要前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本项目研究的需要,对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的相关概念做出了界定,以作为开展本次研究的基础,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方向。2.1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主要指随着互联网,电子公告,手机网络等新媒介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由新媒体所主宰的生态环境。这一概念,是特别针对过去由那些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主流媒体占传播主导地位的一个生态环境而提出的,要与传统环境明显区别开来。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技术的改造下,也向着互动媒体的方向努力迈进,所有的媒体都将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在网络上运行、汇聚、展现和传播。网络新媒体的互动特性和传统媒体的革命共同塑造起了一个全新的完整的网络环境。本文在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的研究时,基于研究条件的限制,网络环境仅仅指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面临的生态环境。2.2 危机由于本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之一就是“危机突发事件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严重事故、恐怖行为及群体性骚乱、重大政治、经济事件以及公众人物丑闻等。学术界一般多采用美国学者罗森塔尔(UrielRosenthal)对危机的定义:“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1国内学者也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危机给出了定义,比如将危机界定为:“社会遭遇严重天灾、疫情,或出现大规模混乱、暴动、武装冲突、战争等,社会秩序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遭受直接威胁的非正常状态”。本文在开展研究时将采用罗森塔尔关于危机的定义。虽然对危机这一概念目前学者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从各种对危机的定义来看,危机都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和机会性三个特征和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和解决期四个发展阶段。2.3 政府危机公关在政府形象问题备受各界关注的今天,政府危机公关在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工作中和政府形象问题上的重要价值很快凸显出来。政府危机公关作为危机公关的特殊形式,具有危机公关的基本要素特征。国内对于政府危机公关的概念表述并不统一,迄今为止也很少有专人对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危机,如何进行危机公关加以系统的理论研究。结合危机公关的定义,本文认为,政府危机公关是指政府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运用公共关系策略、措施与技巧,规避、控制、解决各级政府所面临的危机局面的动态过程。政府危机公关的功能主要是及时和准确的向大众传递危机信息,及时抵御和防止不良信息和谣言的蛊惑与扩散,以赢得公众对政府采取的危机应对政策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为进一步动员社会和调集资源应对危机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第三部分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3.1国外研究状况:危机公关理论是政府公共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的诸多的危机事件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引发了社会和政治的不稳定,因此如何应对社会和政治领域发生的危机事件成为1 Rsenthal uriel,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CharlesC.Thomas,1989.10.第24页当时政府部门和普通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更是一个突发性公共事件爆发频繁的时期,政府如何借助危机公关与公众相互沟通、相互支持处理好危机成为当代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主题,也成为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界所一直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现代西方学者对危机公关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对危机传播的研究,许多西方学者将危机公关同危机传播的策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如美国学者班尼特(Bemsterin)就认为,从更专业的角度看危机公共关系可以称为危机管理或危机传播。据此提出了形象修复理论,该理论提出应该从战略高度去维护声誉或者公众形象,并给出了五种战略方法。而对危机的解决,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格鲁尼格(James.Grunig)教授认为良好的危机传播始于危机爆发之前,在决策之前与公众沟通是解决问题和危机的最有效方法。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外学者对当代西方危机公关研究由过去的主要采用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发展为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传播学以及数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研究,研究的范围从原来的自然灾害领域和政治领域逐步转向社会领域。这与当前西方国家的恐怖主义活动、国内矛盾和社会矛盾正变得日渐突出密切相关。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危机公关体系相对比较完备,网络媒体被自动纳入到国家的危机公关系统中,因此,西方学者单独针对网络媒体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运用问题的研究比较少。3.2国内研究现状在中国期刊网中,以“主题”为检索项,以“政府危机公关”为检索词,检 索2003年到2009年的论文成果,与政府危机公关相关论文共有65篇。从研究方向来看,有25篇文章是从具体案例出发研究政府危机公关,如《论政府危机公关的效益——“躲猫猫”事件的媒介传播案例解析》(鲁津,《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3期),《从成都公交燃烧事件看政府的危机公关》(吴成钢,《四川党的建设》,2009年07期)。这类文章往往是就事论事,通过对具体公关事件的分析,总结相应经验教训,提出作者对政府危机公关的建议。有5篇文章是研究危机公关与政府形象塑造,如《危机事件中的政府形象和政府危机公关》(朱光喜, 《公共管理学报》,2006 年 2 月),《危机事件对政府形象的影响及其重塑》(朱秦, 《行政论坛》,2005年1月)。12篇文章的研究方向是政府危机公关与媒体或者说是信息传播控制的关系,如《试论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大众传媒的运用》(朱红,《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7期)、《论政府危机公共关系中的信息传播沟通》(徐一林,《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这些文章都旨在论证政府在危机公关中信息传播和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建议。其余的文章一般是讨论政府危机公关现状的某些不足及作者的相关建议。在65篇文章中写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的文章只有三篇,而且其中两篇只是涉及政府网络危机公关,只有《网络在政府危机公关中创新扩散的试验研究》这篇文章是专题写政府网络公关危机的,此文通过一种试验研究模式,探讨美国罗杰斯教授提出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瞥见,对于互联网这种网络媒介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研究还是相对不足的,涉及的层间也是有限的,目前的研究相对比较分散,散见于舆情研究、新媒体研究和电子政务研究等领域。根据当前学者的研究重点和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大的研究层面。第一种观点是强调完善立法、建立行政规章等手段,从制度上保障和规范网络媒体的活动和作用。郭乐天主张用法律手段控制网络谣言传播。2王丽平、刘大鹏等人也建议完善制度,加强对网上舆情的控制。3第二种观点是对网络媒介在危机传播过程中的功能特性和传播模式进行研究。谢新洲、王秀丽等人用实证调查的方法,验证了大众传播“议程设置’’理论同样适用于网络媒体。4杜涛认真分析了危机传播中网络舆论的演变路径,得出了浅显转化、反馈互动和衍生发展的三模式。5第三种观点就是主张利用电子政务、通信技术等技术手段来实现危机管理的升级和控制。比如周春燕把公共危机管理视为电子政务的一部分,认为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搭建起来的计算机网络,搭建起与之相适应的危机管理体系,可以切实有效地对危机的预防和治理全过程进行高效管理和控制。63.3小结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的研究相对比较分散,系统分析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的专着和论文也不多,以网络环境下政府23 郭乐天.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J1.新闻记者.页
王丽平,刘大鹏.开展互联网上舆情控制的方针、对策【J】.吉林公安高等专业学校学报. 谢新洲,王秀丽.“议程设置”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新华网.5 杜涛.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叨.新闻爱好者.页6 周春燕.基于电子政务条件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危机公关特征为研究视角的文献也不多见。这是本课题研究面临的挑战,但这也带来了巨大的研究空间,也更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做这个研究的必要性。参考文献[1] 朱光喜、王赵铭等.危机事件中的政府形象和政府危机公关.公共管理学报,期[2] 李欣.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研究.苏州大学学位论文,2009年[3] 寇丽平.电子生态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期[4] 朱光喜、胡璇.政府危机公关初探.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5] 李磊.网络经济时代的政府危机公关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6] 殷卉.政府危机公关的传播控制策略.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7] 窦东杰.新媒体时代政府危机公关的应对和处置.新闻爱好者,2009年01期[8] 王芳.从“香蕉致癌”事件看政府危机公关.新闻三味,2007年06期[9] 侯正晔、苟世祥.网络在政府危机公关中创新扩散的试验研究.理论界,2008年12期[10] 王青.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现存问题探索.南昌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11] 朱红.试论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大众传媒的运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12] 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 特点 表达与传播.理论界,2007年01期阅读详情:
范文六:公共政策环境分析影 响 公 共 政 策 制 定 的 因 素 分 析——以济南西城区规划为例
公共政策环境:结构环境
文化环境 公共政策环境塑造、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起决定和基础作用。公共政策影响和改造政策环境,具有反作用。公共政策制定是政策过程的的首要阶段和关键环节,是政策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公共政策实践中,对影响政策制定的各类要素进行分析,对于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济南西城区规划为例,对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因素进行分析。社会公众、新闻与网络媒体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们以不同的力度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济南西城区规划的基本概述济南做为联系环渤海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城市,正积极的通过城市扩张发挥着对沿黄和中原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领跑城市化新方向。市委、市政府抓住新一轮城市化浪潮的难得机遇,明确提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工作思路。为落实贯彻市委、市政府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经有关部门商议,在山东大厦金色大厅举办了“21世纪城市发展论坛”。西部新城区,一个引领济南主城“西进”,承接市区高等 院校转移扩张,具有生态、旅游、高教、科研、新城功能的城市 新区,正在济南西部的土地上成长、崛起。西部新城区指二环西路以西的重点建设发展区域,以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和大学科技园建设、张庄机场搬迁为契机,规划建设以发展商务会展、高科技产业、高等教育、生活居住、旅游休闲为主导的现代化新城区。规划在张庄片区建设西客站商务区,在峨嵋片区建设担山屯物流园区,在美里湖片区建设民营科技园区,在平安片区建设济南经济开发区,在崮山片区建设大学科技园区,并建设服务于西部的地区公共中心。腊山片区以生活居住和工业研发为主,文昌片区配套建设生活居住区。西部新城区的规划建设,涵盖了集约用地、资源共享、绿色环保等理念,并把搭建高等教育集聚发展的新平台与新城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折射出城区建设的全新理念。(一)社会公众的影响公众诉求成为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社会因素,不得民心的政策,不管多么符合政党、利益集团,政策制定者的愿望和利益,从长远看也是不成功的。所以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社会公众的要求、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在济南西城区规划中,涉及到居民房屋拆迁这一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妥善处理。所以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从公众角度出发,完善拆迁机制,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对房屋拆迁工作的法规,切实解决好居民的拆迁安置工作,积极争取政法部门和舆论的支持,创造既维护拆迁居民的合法权益,有依法服从拆迁,服从城市建设大局的社会氛围。(二)新闻与网络传媒的影响新闻与网络传媒的出现和发展给民意的表达带来了新的平台,打破的传统媒体对信息发布的舆论的垄断地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新闻与网络传媒通过制造和传播社会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表现为:提高政策问题的认知度,扩大政策诉求群体,扩大公众参与等。在济南西城区规划这一政策的制定中,新闻与网络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并非所有的公众都支持西城区规划这一政策,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对这一政策的制定原因以及想达到的目标没有一个很好的了解。这时就需要加大各类舆论媒体的政策信息宣传力度,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这样一来通过政府上网可以使政府机关借助现代通讯技术建立政府组织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广泛沟通网络。这种沟通网络体系及时传达了政府的方针、政策,扩大了公众对公共政策的参与度,增强了公民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感、支持度,同时也可以加强公众和媒体对政府的监督。综上所述,社会公众、新闻与网络传媒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存在与政策制定的整个过程始终。处理好它们与公共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详情:
范文七:公共政策环境浅析浅析公共政策环境要分析一个事物,首先要从整体把握这一事物,包括它的含义和特征。因此,在这儿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的定义。所谓公共政策环境是指影响公共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其次,是要谈谈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这里所说的公共政策环境特征是指公共政策环境在政策运行过程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多样性与复杂性。任何一项公共政策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都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第二,动态性与稳定性。一般说来,环境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公共政策一旦形成并实施,就会反过来对产生它的环境发生反作用,从而引起环境的变化。但是,在一定时期和特定领域,公共政策环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稳定性既通过这一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稳定体现,同时又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和相关制度的稳定性体现。第三,确定性与突发性。虽然公共政策环境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但正如哲学里说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一样,公共政策环境的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体现出确定性。诸如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它们的数量、质量和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决策者在事先可以预料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出乎意料的,突发的,这些往往出乎决策者的预料,尤其表现为自然因素的突发事件。 第四,交叉性与定向性。交叉性是指各环境相互发生作用作用,这就把环境看成一个系统,系统里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的要素,甚至是整个系统的。而定向性是指特定的政策环境是对特定领域或特定地区的公共政策产生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影响作用。第五,主观性和客观性。主观性是说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本身各方面的能力与修养构成公共公共政策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使公共政策环境体现出主观性;客观性是指除决策者本身因素之外的一切因素构成的公共政策环境的一部分,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认为改变的,因而使公共政策环境体现出客观性。上面的部分简略的分析了一下公共政策的特征,那么下面的部分就分析一下公共政策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第一,政治环境。公共政策的政治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公共政策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等情况的总和。主要包括基本的阶级状况、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政治结构、政治文化、国家法律完备程度、军事与国防状态情况等。政治环境与公共政策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治环境是公共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公共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治环境。具体说来,政治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点:(1)政治环境的现实需要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前提:也就是说,一切公共政策问题的发现、界定都来自并必然来自于政治环境
(2)政治环境的性质决定了公共政策的性质:即政治环境制约着公共政策主体的构成和行为,从而决定了公共政策系统的现实特性,政策要适应政治环境
(3)政治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因此政治环境本身也经历着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公共政策必须不断调整,使自己与政治环境保持平衡。第二,经济环境。公共政策的经济环境是指对公共政策系统有着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由社会生产力结构、性质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构成。就经济环境与公共政策的关系来讲,经济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和根本条件。任何公共政策制定者要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方案并取得成就,必须从本国或本地区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说来:(1)经济条件是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条件
(2)经济实力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基础条件
(3)经济状况是制定公共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第三,自然环境。公共政策的自然环境是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势、地形、气候、土壤、水系、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自然物。它为人类社会生存提供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和创造文明的自然前提。自然环境与公共政策的关系体现在:(1)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自然环境与其他多种环境组成一个外部系统,对公共政策过程发生影响
(2)公共政策影响自然环境变化,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善自然环境、造福于人类,又可破坏自然环境、祸害于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究竟会向哪个方面发展,则取决于政府是否对生态环境有科学认识,能否按客观规律解决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在资源问题、生态环境等方面制定出科学的公共政策,形成和保持一个良性循环的自然环境,以达到公共政策与自然环境共赢。第四,国际环境。公共政策的国际环境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的,由国家和国际组织相互间的竞争、合作、冲突所形成的,带有一定稳定性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运行的秩序。国际环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大系统,它的构成丰富和复杂,体现多层次、多方面的网状结构,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可控性等特点。现代国际环境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公共政策的进程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环境影响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
(2)国际环境影响公共政策的目标选择
(3)国际环境影响公共政策的选择途径,即 在既充满机遇又潜伏危机的国际环境中,各国在制定与实施公共政策时,一方面要选择加强国际合作的公共政策途径,另一方面又要利用已有的国际规则,依靠实力参与竞争。公共政策环境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有国内与国际之分,也有宏观与微观之分,还可分为政治、经济、自然等单一要素,只有准确认识与把握公共政策环境,才有可能制定出最优的公共政策。阅读详情:
范文八:公共政策滞后:类型与特征的探讨作者:钟裕民学术探索 2010年06期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1-06近20年来,随着政府科学化、规范化决策的推进,我国政府的公共政策供给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效率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但是由于社会变迁的加速,政策滞后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例如,民航空难事故对国内旅客的赔偿标准仍然采用的是1993年国务院132号令修订的《国内航空运输旅客身体损害赔偿暂行规定》中“民用航空运输旅客伤亡赔偿最高限额为7万元人民币”的规定;铁路事故对国内旅客的赔偿标准仍然采用1979年的规定等政策滞后现象。为进一步强化政府及公众对公共政策滞后问题的认识,有必要对其概念进一步做出科学的界定和阐释。一、综述:公共政策滞后概念的研究进展与评价关于政策滞后,目前尚无统一、明晰的概念。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界对其理解并不统一。学界普遍认为,政策是动态化的制度,制度是凝固化的政策。所以,国内外学者对政策滞后的理解主要表现在制度供给滞后的理解上。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制度时滞论:即认为制度滞后是一种常态的制度时滞。这是学术界最普遍的观点。美国学者马克·塞特菲尔德在他的著作《制度滞后模型》中曾对制度滞后作过阐述,“由于一个变量的过去值对已定的外生变量、系数及结构方程有影响,而且已定的外生变量、系数及结构方程又赋予了决定此变量的系统以特征。因而,当一个变量之长期值依赖于这一变量的过去值时,滞后就出现了”。[1](P3)诺思把制度供给对制度需求的滞后反应看做是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的时间滞延。他把这种时滞分为:“从辨识外部利润到组织最新创新团体所需的时间;发明一种将外部利润内在化的技术所需要的时间;从各种可选安排中选出一个最能满足创新利润最大化的安排所需的时间;从可选择的最佳安排到实际经营之间所需的时间。”[2](P109)我国学者贾康、冯俏彬认为,制度变迁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人类制度变迁的轨迹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经验,不论是在宏观的制度结构层次上还是在微观的制度安排层次上,供给滞后都是一条客观规律,“一个制度安排是对上一个时期中某一种制度需求所作出的供给回应,该社会某一时期的整个制度结构可视为一个由方方面面的、相互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需求体系所引致的制度供给回应”。[3]关于什么原因导致了常态的制度滞后,学者们主要从制度变迁视角进行了解释。对制度变迁的分析最初是从需求方面展开的,科斯对此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科斯认为,“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和成本,那么显然只有这种调整后的产值增长多于它所带来的成本时,权利的调整才能进行。”[4](P20)诺思等人继承和扩展了科斯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分析。戴维斯和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预期净收益是影响制度滞后的重要因素,“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只有当这一条件得到满足时,我们才可望发现在一个社会内改变现有制度和产权结构的企图”。[5](P74)拉坦的贡献在于既看到需求影响因素,也观察到了制度变迁的“供给”影响因素:知识基础和创新成本,“当社会科学知识和有关的商业、计划、法律和社会服务行业的知识进步时,制度变迁的供给曲线也会右移”。“即使没有如此严厉的制裁,创新的成本也可能由于立法改变上的成本、法庭立案的成本、限制既得利益集团政治权力所付出的成本而高得令人望而却步”。[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来研究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因,制度变迁的过程是生产力的张力和生产关系的适应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7]我国学者贾康、冯俏彬也对此问题做了研究,他们认为,制度供给的集体行动的性质以及潜藏于其后复杂的政治性,决定了它的供给必然滞后于需求。[8]第二,有效制度供给不足论:即认为制度滞后就是一种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持这一观点的多是国内学者。周冰、靳涛认为,制度滞后是指制度变迁过程中各行为主体对制度需求和实际制度供给之间存在的差额,换句话说,制度滞后就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有效制度供给不足问题。[9]向玉琼认为,从制度变迁过程来看,制度滞后不仅是指制度出台相对于制度需求的滞后,而且包括制度出台后在实际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各主体的博弈行为导致的新制度无法发挥作用而出现的实际制度供给滞后。[10]王海龙则从有效制度供给不足视角来解释了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滞后的根本原因。[11](P194-204)为什么会产生有效制度供给滞后,学者们主要从制度供给视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卢现祥教授认为,在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地方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权力中心(中央)的意愿制度供给与下级(包括企业)对制度创新的需求可能不一致将导致实际制度供给不足。有学者认为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是制度主体的自利性及其预期成本——收益计算的结果。另有学者则认为是决策者的有限理性,这种观点认为人类在作出未来的制度安排时经常受制于知识的不足,在知识搜寻成本高昂而结果又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会保持理性的无知,以至于造成决策不及时导致的制度滞后。还有学者认为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是由于制度需求的表达渠道不畅和制度主体供给意愿及能力不足综合作用的结果。丁煌教授则专门探讨了政策的有效执行问题,他从政策执行的阻滞因素角度阐析了新政策未能有效运行而产生的实际政策供给滞后。第三,无效制度供给过剩论:即认为制度滞后是制度过剩的一种表现。这是从对旧制度没有及时终止或调整角度来谈的一种制度滞后。卢现祥教授认为,制度供给过剩是指相对于社会对制度的需求而言有些制度是多余的,或者是一些过时的制度以及一些无效的制度仍然在发挥作用。[12]这里的过时的制度以及一些无效的制度仍然在发挥作用指的就是某些有效制度供给滞后,使得那些过时的制度及无效的制度并没有走向终止,也没有及时调整,以至于对现实生活仍然发挥着作用。卢现祥教授认为,无效制度供给过剩与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中的“政治创租”和“抽租”、政府干预制度的延续性以及管制需求密切相关。吕之望、李雄斌则从这一角度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他们认为,当维持现行制度的净收益小于推行某种制度的预期收益时,便存在制度过剩。[13]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我们看到,虽然学者们对制度滞后概念的看法不一,有的从广义上认为是制度时滞,有的从偏狭义角度认为是有效制度供给不足,但他们仍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一是确立了制度供给的研究路径,学者们多从制度供给理论研究角度探究制度滞后的形成机理。正如拉坦所说,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和制度变迁的供给共同决定了制度的变迁,“制度变迁可能是由对经济增长相联系的更有效的制度绩效的需求所致,也可能是关于社会与经济行为、组织与变迁的供给进步的结果。”[14](P327~350)二是界定了概念的基本性质,学界普遍赞同制度滞后是制度变迁中发生的常态现象。正如周冰、靳涛所说,“制度滞后概念揭示的是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性质,即相对于技术、环境和人们需求的变化而言,制度变迁是迟缓和滞后的,这种滞后的原因在于制度供给的困难性和复杂性,以及由此而造成的迟缓。”[9]三是形成了多种方法的研究。大部分学者比较重视理论演绎法,也有一部分学者运用了实证分析等方法,向玉琼等人还采用了博弈论等研究方法。四是对制度滞后的原因作了深入的探讨,比如政府的有限理性、制度的路径依赖、政府的制度创新能力不足、信息约束等已成学界的普遍认同,而且学者们还对宪法秩序、文化习俗等更深层次的制度安排对制度滞后的影响作了深入的研究,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如何防范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些研究依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重理论分析,轻实践指导分析。在现有的制度滞后研究中,大多集中在在理论构建上,偏向于经济哲学分析,而对我国改革实践的指导则很少关注,以至于难以有效地解释“实然”世界,也导致不能有效地把现实问题融入理论问题当中。二是大多数研究关注于一般常态的制度时滞,而较少去关注将产生危害的制度滞后(即周冰、靳涛眼中的超越了“制度滞后容忍临界点”的制度滞后)。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滞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正如美国学者塞特菲尔德所说,制度只是对过去变量的反应,因而在需求与供给之间永远存在一定的时滞。诺思也指出,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必然存在某种时间落差。但是,笔者认为,虽然我们要通过研究这种常态制度滞后的形成机理来认识制度滞后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深入地研究超越制度滞后容忍临界点的制度滞后以及怎样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三是对制度滞后概念的阐述过于抽象,不够具体明确,比如缺乏对制度滞后的类型划分、客观特征等方面作出精到的解释,从而使我们难以做到把一项制度滞后放到科学、准确的“制度供给状态坐标系”加以评估。四是学界对制度滞后的概念界定存在简单粗糙的现象,各种概念存在差异性、交叉性和不全面性,从而在实践中难以形成有效的指导,以至于难以以此来分辨制度滞后现象。比如有的学者从广义上认为是难以避免的制度时滞,有的学者从狭义上认为是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等等。为此,我们的研究还须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其一,进一步加强狭义上的政策滞后的研究。从广义上说,制度就是政策,但从狭义上说,政策又以其极大的灵活性、可变性不同于制度,而我们应关注的滞后问题恰恰多发生于灵活多变的政策之中。其二,把研究重点应突出具有较大危害性的政策滞后上(即超越政策滞后容忍临界点的政策滞后)。其三,应进一步研究政策滞后发生的条件及其政策滞后的变迁规律。其四,具体明确地解析政策滞后的概念层次、类型划分、客观特征、评价基准。下面笔者就尝试从现有资料出发对政策滞后的概念作出进一步的解析。二、反思:公共政策滞后的类型及其特征如何界定一个问题的概念,主要有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两种思维工具。无论是形式逻辑还是辩证逻辑,它们都承认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不过形式逻辑在研究概念实质时,侧重于把握概念的某种普遍性、确定性和抽象性,而撇开了概念同时所具有的特殊性、灵活性和具体性;而辩证逻辑把概念看作不断流动的对立统一,“人的概念并不是不动的,而是永恒运动的,相互转化的,往返流动的;否则它们就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生活”,[15](P277)它密切结合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研究和把握概念的实质。概念形式逻辑概念分类研究的基本特征是坚持思维的确定性原则,以概念所固有的相对确定的内涵和外延特征为依据,其作用在于帮助人们认识事物构成的最简单要素与其结构的稳态秩序。而辩证逻辑研究概念的分类基本特征在于坚持思维的动态性原则,从概念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发展来研究概念,其作用在于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总体演化与其系统的动态秩序。因此,把握一个概念应该坚持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相结合的思路。关于如何具体地研究一个概念,孙学玉教授提出了具体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第一步,从基础理论研究着手,界定基本范畴、明析研究对象;第二步,对研究对象进行分解,围绕总问题层层剥离出一个个子问题,并对其作出深入解释;第三步,从问题树的顶端开始,按照与进行问题分解时相反的顺序开展研究。[16]下面我们就以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两种方法为指导,借鉴孙学玉教授的研究概念的步骤,从总的概念(第一步)、类型划分(第二步)、特征描述(第三步)方面对公共政策滞后的概念作一学理解释。借鉴学者先前的研究,我们先从形式逻辑角度给公共政策滞后的概念下个总定义。从构词法角度看,“公共政策滞后”是由名词“公共政策”与形容词“滞后”组合而成,故而在对公共政策滞后的概念做出解说之前,关键是要明确“滞后”的含义。在新华词典中,滞后即为“落在后面”[17](P1272)的意思。结合制度供给理论(政策滞后属于制度供给的研究范畴)和“滞后”这个词(体现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的含义,公共政策滞后的概念可界定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供给的公共政策落后于社会需求或者说有些政策在时过境迁的情况下,仍在发挥着“余热”。1.公共政策滞后类型划分公共政策滞后的类型划分,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把复杂多样的政策滞后划分为若干个小类别。其意义是,在掌握政策滞后共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政策滞后的个性,以便深层次地分析各类政策滞后的原因,以便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政策滞后的发生。关于政策滞后的类型,以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1)依据政策滞后的现实表现不同,可以把公共政策滞后划分为有效政策供给不足和无效政策供给过剩两类。第一类型(有效政策供给不足)即是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社会公共问题急需政府出台政策予以解决,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政府未能出台政策,以致于政策的供给在质量、数量和时效难以满足政策的需求,百姓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有效政策供给不足一般可以分为政策需求过渡型和政策供给不力型两种情况。政策需求过渡型指政策供给能力既定时,因整个社会对政策资源数量和质量过度需求而形成的政策供给不足。政策供给不力型是指整个社会对政策的需求为正常时,政策供给不能有效满足社会的正常需求的供给不足。具体表现为:其一,由于政策供给主体供给意愿不足或供给能力有限,面对政策需求主体的政策需求,未能有效供给公共政策,出现政策变迁过程中的有效政策供给不足问题;其二,由于政策需求的表达渠道不畅等,致使政策需求主体的潜在政策需求未能转化为有效的现实政策需求,从而未能促使政策供给主体有效供给公共政策,造成供给的公共政策与潜在的公共政策需求严重脱节,出现有效政策供给不足。其三,政策出台后政策执行障碍因素导致的新政策无法及时发挥作用而出现的实际政策供给滞后。第二类型(无效政策供给过剩)即是一些旧政策虽已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但新政策又还未出台,致使那些无效甚至有害的政策继续发挥其作用。具体表现为:其一,由于政策制定的不及时,使得国家的政策刚出台后就已滞后于社会发展实际;其二,由于制定的法规政策本身缺乏长远性、缺乏可持续发展性或缺乏政策延续性,使得政策本身难以得到稳定而持续有效的执行即政策缺乏生命力而产生滞后,这时无效的政策惯性运行。(2)依据政策滞后的程度或政策变迁的阶段不同,可以把公共政策滞后划分为隐性公共政策滞后、显性公共政策滞后、险性公共政策滞后三类。一般说来,如果一项政策是针对具体的政策问题而制定出来的而且有着明确的目标的话,在付诸实施的时候,在一开始会显得非常有效,但是在反复地被人们使用后,其效应便会呈现递减的状况,直至这种效应趋近于零,甚至会产生副作用。这一现象充分证明了政策的生命周期是具有客观性的规律,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滞后的严重性会呈加剧趋势,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相应的也会加剧。这主要是因为政策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的适用性是有限度的,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来政策设置的情境也会发生巨大改变,这时原来的政策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合,因此,政策绩效就会趋向于递减;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变迁的成本将会出现递增趋势,而由于政策的惯性、既得利益集团的保护等,改革旧体制的成本、建立新体制的成本、政策调整延误成本必然呈现递增。并且,当滞后程度超出了政策滞后容忍临界点时,政策绩效呈加速下降趋势,而政策成本①呈加速递增趋势,从而使得任何一项政策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呈现滞后加速趋势。这一规律具体表现为政策绩效呈先递增后递减趋势,政策成本呈递增趋势。那么,政策变迁必然经历政策绩效高于政策成本阶段、政策绩效等于政策成本阶段和政策绩效低于政策成本阶段。依据政策滞后变迁的这一规律,我们可以把公共政策滞后划分为隐性公共政策滞后、显性公共政策滞后、险性公共政策滞后三类(如下图所示)。政策滞后变迁图第一类型(隐性公共政策滞后)即是政策绩效处于递增、政策成本处于低水平上升阶段的政策滞后状态。这时,现存的政策能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满足公众对政策的需求,以致于政策的执行得到公众的积极配合,政策成本处于较低的状态,政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正面效应。第二类型(显性公共政策滞后)即是政策绩效处于缓慢递减、政策成本处于逐步递增阶段的政策滞后状态。这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来政策设置的情境也会发生巨大改变,加上政策的惯性、既得利益集团的保护,改革旧体制的成体、建立新体制的成本、政策调整延误成本的递增,原来的政策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合,甚至在某些方面已开始表现为无效,难以有效解决公众现实生活面临的问题或政策的继续施行已经给公众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人们开始对现存政策抱有某种程度的不满意,希望政府能加快实现政策终结,或能对现存政策进行某些方面的改良。此时,政策滞后的负面效果开始显现,政策变革的问题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第三类型(险性公共政策滞后)即是政策变迁已突破政策容忍临界点,②政策绩效快速递减、政策成本急速递增以致于政策绩效进入低于政策成本阶段的政策滞后状态。之所以称为险性政策滞后,是因为此时的政策滞后将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或并带来更大的政策变革难度。这时,政策不但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反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绩效(转型绩效)产生巨大损害;另一方面,公众强烈呼吁政府调整政策或甚至抵制政策的继续施行。由于改革旧体制的成本、建立新体制的成本、政策调整延误成本的急剧递增,政策负面效应快速增大,迫切要求政府供给有效的政策替代有害的旧政策或实现政策终结。但由于有效政策供给滞后,此时的政策滞后不可避免地会给改革增加额外的损失:一是可能加大公共管理的成本,即政府对政策需求不能及时制定公共政策而错失了有效管理的最佳时期,以至于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的政策供给才能消除对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二是可能消解政府的合法性,即由于政策滞后,公众的强烈政策变革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致使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受到削弱。(3)根据持续变量不同,我们可以把公共政策滞后分为突变型公共政策滞后、间歇型公共政策滞后、渐变型公共政策滞后三类。突变型公共政策滞后是指政策实施中由于某些偶然的因素作用或某些既定因素发生重大改变导致的现行政策失效、新政策又未及时出台并存而产生的政策滞后。如果这种偶然因素的作用是暂时的,则可以等其消失后继续恢复政策功能,如果这一偶然因素不可能立即消除,则可以通过对政策的调整来保证政策的继续良性运行或终结现有政策。间歇型公共政策滞后是指影响政策运行的某些因素周期性起作用而产生政策周期性失效而形成的政策滞后。政策实施所需要的资源时有时缺、政策执行中对标准把握时紧时松等都可能导致这种政策滞后。渐变型公共政策滞后是指随着政策的运行,原来的政策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合,政策绩效就会趋向于递减趋势,而改革旧体制的成本、建立新体制的成本、政策调整延误成本必然呈现递增趋势,以致于政策的负向效应逐渐增大而产生的政策滞后。它可能是政策实施中公众的抵抗力量不断上升、政策执行障碍因素不断增多的结果,也可能是政策环境的变化使原有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逐步产生不利影响的结果。2.公共政策滞后的基本特征政策滞后作为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具有其独特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性质的常态性。从政策的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政策供给相对于需求而言总是滞后的,因为人们对政策的需求会随着技术进步、环境的变化和意识形态的调整而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变化,但政策供给由于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学习、设计、实施和磨合的时间过程总是难以及时迎合政策需求,从而不可避免出现政策时滞。舒尔茨认为制度滞后是制度供给对制度需求的滞后性调整,“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产生了对制度新的需求,一些政治和法律制度就是用来满足这些需求的,它们是为适应新的需求所进行的滞后调整”。[18](P253)因此,从广义上说,随着政策变迁过程的推进,政策滞后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常态现象。(2)过程的渐变性。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和人们效用的变化而导致政策滞后程度逐渐加剧,政策绩效的边际报酬就会递减。这主要是因为政策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的适用性是有限度的,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来政策设置的情境也会发生巨大改变,这时原来的政策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合,因此,政策绩效就会趋向于递减;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变迁的成本将会出现递增趋势,而由于政策的惯性、既得利益集团的保护等,改革旧体制的成本、建立新体制的成本、政策调整延误成本必然呈现递增;并且,当滞后程度超出了政策滞后容忍临界点时,政策绩效呈加速下降趋势,而政策成本呈加速递增趋势,从而使得任何一项政策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呈现滞后加速趋势。(3)危害的递增性。一项政策在刚制定出来时能有效解决问题,这时,政策呈现出良好的正面效应,但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弊端会越来越显现出来,政策绩效经历递增到递减再到锐减的趋势,而政策成本则呈现反方向递增到锐增的趋势,以致于某一天政策绩效必然小于政策成本,这时,原有政策已经给社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并且随着政策的继续运行,它的负面效应也逐步加深,整个政策运行出现危害逐步加剧的过程。三、简要的结语前文从文本学角度对关于政策滞后或制度滞后概念的既往研究成果做出了评述,并从语义学和类型学维度对其进行了梳理,其意在于进一步明晰研究对象的性质,为后续研究做出理论铺垫。前文我们对公共政策滞后的总体特征,目的在于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研究对象及基本范畴,理解其本质。然而,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高度关注政策滞后,主要目的不是在于回答政策供给落后于政策需求是一条一般规律,而是在于思考如何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政策出现险性滞后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前文着重依据政策滞后的程度对公共政策滞后进行了详细的类型划分。在这种的类型划分中,我们认为,三种类型都是政策滞后现象,只不过是程度不同以及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度不同而已。第一类型是良性运行状态的政策滞后,我们在关注政策需求的同时应努力推进政策施行。第二类型应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因为在显性政策滞后阶段,政策滞后的弊端和政策绩效的不适已开始显现,政府推动政策调整或政策终结较易实现,“这一时期对制度进行变革,既易于得到社会主流的广泛认可和普遍支持,而推动改革的调整成本和从制度滞后角度来考察的延误成本都还不是很大,所以是进行制度变革的最佳时机”。[9]第三类型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因为在险性政策滞后阶段,政策滞后的程度已经超越了政策滞后的容忍临界点,即超越上图中的“N”的部分,政策变迁中的延误成本和总成本都会急剧增加,从而对变迁效果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政策绩效低于政策成本之前,即在人们开始对现存政策抱有某种程度的不满意,政策滞后的负面效果开始显现的时候,我们就要积极推动政策变革,择机对现存政策进行调整或变革,防止政策供给远远落后于政策变革需求而对社会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注释:①政策变迁的总成本=调整成本(调整成本=改革旧体制成本+建立新体制成本+政策真空的中间成本)+延误成本(延误成本指在旧体制弊端已暴露无遗,经济出现停滞和无序的情况下,由于还没有进行政策调整,导致了改革时机的延误,社会由此所承受的各种代价)。②政策滞后容忍临界点是指在政策变迁过程中政策滞后达到了会导致政策变迁总成本大幅提升的临界点。(参考周冰、靳涛在《制度滞后与变革时机》一文中关于制度滞后容忍临界点的论述)作者介绍:钟裕民(1977-),男,江西赣州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公共政策研究,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
210093阅读详情:
范文九:补充材料:公共政策的特征补充材料:公共政策的特征(一)政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政治性,是指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这实际上是体现政策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在西方如此(凯恩斯主义),在中国也是如此。政治性是公共政策的灵魂。权威性,指公共政策在一定范围内成为起支配作用的意志。权威性来源于公共政策主体的权威,主体的权威赋予了公共政策的权威。强制性,指公共政策以强制机关或强制机关为后盾来推行。(二)公共性与偏好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这就是公共政策的公共性。这一思想来源于宪政思想,对于宪政国家,政府的根本理念是主权属于人民,政府权力来源于由公众结成的社会,来源于人同的同意和授权,政府的合法性在于政府满足公众需求,实现公共利益的程度。因此,公共政策作为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须以谋求公共利益为目的。林德布鲁姆就此指出,研究公共政策有两个基本课题:一是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否符合人民的要求,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二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是否有能力解决人民的公共问题,满足人民的需要。但是根据政策的社会本质来看,它始终涉及利益的分配、利益的选择,这些都是政策主体选择的结果,而每个选择都体现了政策主体的偏好。政府的选择会体现社会整体利益一致的方面,但会偏重于反映强势社会群体的偏好,此外公共政策还有其预设政策重点。政府的自利性要求。(三)应然性与实然性应然性就是公共政策的客观实在性,即当前的客观情况。实然性就是公共政策未来所要达到的目标,即政策的规划及政策的合法化。公共政策作为一个过程,就是从应然到实然再到应然的过程。(四)回应性与普遍性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是公共权力机关对某一社会现实问题做出的回应,这就是其回应性。公共政策对特定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回应性的同时须具有适用于同一类别的所有社会现实问题的普遍性。普遍性也使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而回应性则使它具有变动性。阅读详情:
范文十: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答:1)整体性。2)超前性。3)层次性。4)多样性。5)合法性。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答: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分配功能。3、试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答:公共政策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利益究竟分配给谁,在同产情况下,有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人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1)
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4、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答:1)政策问题。某一公共政策能否顺利地完好提出,在一定成服是取决于人们是否对政策问题取得共识。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会大相径庭。作为有选择的社会问题,人们对他们所作出的判断是否准确,既取决于经验知识,还取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观念等。2)
政策目标。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或者明确地说,确定目标是分析前提。所谓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如果没有目标,政策方案是无法确定的。但目标不明确,也同样会使政策出现偏差。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政策目标既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3)
政策方案。为实现某一目标,可采用多种手段或措施,他们统称为备选方案。拟订可供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也是政策分析的基础。由于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所以需要你动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没有选择也就没有分析。决策理论中的“霍布森选择”,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该严格禁止出现。4)
政策模型。按照系统分析的理解,摸名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它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简单模式,不受现实中非本质因素的约束,易于理解、操作、模拟与优化。有几类模型在政策分析中是十分有用的,他们是图标、物理、符号和形象模型。所有的模型讨论,都涉及到总体研究。最优化模型是在特定假设和约束条件下可以求出最优选择结果的模型。一、单选1.公共政策是(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
) 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D .倾斜性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
.拉斯韦尔 ) 最早提出的。5. (
C .政府主体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D.伙伴 )。7.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
),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B. 个人负责制
)两种具体形式。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
)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 立法、司法、(
)等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11. 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
)。12. 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13. 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
C. 正常状态
)的失效。14. (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15. 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C.浴盆模型
)。16. 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
)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17. 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18. 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 判断。19. 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B.理性因素
)和超理性因素 总是混合在一起的。20.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效果 ) 所做的判断。21. 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
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22. 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强调(
A. “公事公办”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23. 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C.灵感思维
)。24. 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25. 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
A.贝塔朗菲
)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26.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B.兰德公司
)提出并使用的。27. 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社会组织层级化
)。28.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政策理念 。29. 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30.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 D.公共问题
)。31. (
A.公共利益
)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32.公共利益是公众(
)的资源和条件。33.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
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34.决策过程中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 (
)。35.决策过程中的第二步是(
探索和拟定
)各种可能的备择方案。36.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三步,分别称为
(情报活动、设计活动和抉择活动
)。37.西蒙认为,决策的基本程序中应包括审查活动,即决策过程中的(
)。38. 在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中,应坚持加以突出的是(
技术可行性
)原则。 39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
)所做的分析。40. 主观概率预测分析法与(
德尔菲法 ) 一样,它需要专家意见并进行整理,以作为政策依据。公共政策概论复习选择、简答:(以下划线部分为可能出题处)什么是公共政策?一般说来:凡是致力于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政策,都应看成是公共政策。 戴维o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其本质是利益,这一界定突出了三个思想: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分配的范围涉及全社会;分配的影响力是权威性的。公共政策的类型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利益分配的动态性有利益选择、利益综合、利益分配、利益落实。政府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分配的基础是政府选择利益和综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落实利益。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利益作为分配对象。对公共政策的定义须强调:1、公共政策是政府的政策;2、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要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3、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4、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的分配,服从于政府的整体目标需要,更直接地说,是服从于政府对利益的追求;5、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的分配过程,是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的。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1、整体性,政策是配套,就是指由众多数量、类型不一的政策,组成政策体系,用以强化政策的整体功能;2、超前性;3、层次性;4、多样性;5、合法性。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也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分配功能在通常的情况下有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公共政策要素有:1、政策问题;2、政策目标;3、政策方案;4、政策模型;5、政策资源;6、政策评价标准;7、政策效果;8、政策环境;9、政策信息。美国政治科学家HoDo拉斯韦尔编写了《政策科学》一书,首次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等内容作出了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并提出了“政策科学”的概念。德罗尔在年发表了《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政策科学探索》、《政策科学构想》被称为政策科学“三部曲”,使政策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研究。公共政策是政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处罚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公共政策将失去权威性。 政策的向导是行为和观念的向导。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公共政策主体应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源经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