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订火车票可靠吗上车票意外险是不是和取票排队有关

自媒体札记:不要开大众的?美团事件看大众无奈躺枪_网易汽车
自媒体札记:不要开大众的?美团事件看大众无奈躺枪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网易汽车5月23日报道&前几日,美团招聘事件在网上被炒的沸沸扬扬。事件大概内容就是,一位名叫田源的美团员工在内部工作群中发布了一则招聘消息,本来很正常的行为却因为招聘条件却变得非常恶劣。招聘条件中规定,不要简历丑的;不要研究生博士生;不要开大众的;不要信中医的;原则不要黄泛区及东北人士。如此带有歧视色彩的不正当言论也为其带来了一天内被火速开除的结果。在招聘信息诸多的限制中,“不要开大众的”这一条件显得格外刺眼,为什么不要开大众的?换句话说为何歧视大众车主?不要开大众的意味着什么?@汽车小咖说到,2016年中国乘用车总销量达2437.7万辆,而大众品牌乘用车去年在华销量达300万辆,也就是说每在中国卖八辆乘用车,就有一辆是大众品牌。可见,大众汽车在国内确实足够受欢迎。还不够直观?那么再把范围扩大一点,去年大众品牌乘用车在全球共销售出598.8万辆,也就是说,中国消费者贡献了全球销量的一半还多。对此,按照@踢车帮的说法:“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可以说是大众登顶最大的助力”也就不难理解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从销量还是保有量上来看,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有着非常高的认可度。那么为什么大众会受到中国消费者如此青睐?@汽车天涯认为,让大众屹立不倒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德系的光环效应仍然太强大,很多年轻消费者买车如果问父母辈的意见,不少人第一推荐的还是德系;另一点是大众确实抓住了大部分中国人购车的心里,造型和内饰中庸但却大气严谨用料扎实,把先进科技不断灌输给中国消费者,无论是静态感受还是动态驾驶确实能给人带来那种所谓的德系厚重感。@覃小懒评车认为,作为进入中国最早的合资品牌,大众用了多年的时间培养了中国人的汽车消费观念,培养了中国人对大众品牌的信任和依赖。正是凭借着多年的积累,奠定了大众在中国不可一世的地位。大众品牌不仅在中国拥有着一定高的地位,而在全球范围更是成为了去年的销量霸主。独立车评人@王铜根就表示,在排放丑闻震惊全世界的同时还能拿下销量第一,就算是最固执的大众黑也必须承认,大众牛逼。综上所述,如果真的选择不要开大众的,那么这位美团前员工得罪的可谓是我国汽车消费者当中最庞大的基数群体。无奈躺枪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大众?既然大众品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品牌认可度,那么为何通过这次事件却反映出大众车主似乎并不受到应有的尊重呢?正如@汽车武林巷说的,在某些人眼里的,确实隐隐约约映射出整个社会的鄙视链。凭什么鄙视或者说凭什么这么“黑”大众?@汽车小咖分析道,这其中原因还是因为大众品牌本身,在中国,有些车迷都戏称其为“神车”,是因为在中国人普遍对汽车缺乏认知的时候,大众出现了,也许是它在中国塑造的形象太成功,以致于消费者对大众有了“迷恋的感觉”。而当汽车逐渐成为了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以及消费者对汽车有了足够的了解时,发现大众似乎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完美,心理产生了落差发生改变,导致从“捧”的态度转为了怀疑和逆反的心理。@踢车帮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人们为何会去“黑”一个人或是一个品牌?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他有多少不足,而是他获得的利益和付出不符合我们预期的那么平衡。@百家车坛也说到,有趣的是,大众在国内既是很多人的眼中钉,也是更多人的女神,这种奇葩的景象在全球也找不到第二例。分析其中,他表示这是因为大众车在国内的基数太大,导致故障样本非常高。除此之外,大众已成为国内合资车厂的典范,我们对其爱越深、恨越深。大众在全球或许没那么伟大,但在中国则是长期的大哥级人物,没有任何汽车品牌能在国内撼动大众的地位,大众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已无法衡量。但正因如此,我们有理由对大众抱以比其他车企更高的期待。大众车主是怎样的一个群体?说了那么多关于大众品牌的,那么作为大众车主,在这些自媒体眼中是怎样的一类人呢?@大漠孤星认为,选择大众的消费者多是低调、务实、有品位、内心强大的一类人。这也与大众的品牌定位有一定关系。@零零购车表示,由于大众标志性的老实造型,稳重不浮夸的同时,经常被吐槽缺乏设计,自家撞脸车型更是让人傻傻分不清楚。也因此从侧面反映出车主品味一般,居家老实,长相年龄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王铜根则将大众车主分为了三类群体,在汽车认知方面可能存在偏差的人、在常识和见识上可能较为缺乏的人以及缺乏逻辑且容易被煽动的人。针对美团招聘这一事件,小编认为带有任何歧视色彩的言论,包括地域歧视、爱好歧视、人群歧视、性别歧视等等都是令人作恶的表现,而动不动就贴标签的举动更是过于偏激的行为。说回到汽车,没有任何品牌是完美的,也没有人能保证每个品牌的车主都是相同的一类人,如果只是凭借这么一个交通工具就要定义一类车主,或者以一小部分车主就否定一个品牌,这种以偏概全做法是不是有点过于冲动了呢?就像@汽车武林巷说的那样,任何通过自己努力,买自己车的车主,都应该被尊重。不过话说回来,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为什么“躺枪”的总是大众而不是丰田?本田?或是其他品牌?这一点不仅有趣也值得思考。
本文来源:网易汽车
责任编辑:王一哲_NA743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热门车型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凯迪拉克CT6
高尔夫(第七代)
纳智捷优6 SUV
YARiS L 致享
全新爱丽舍
请选择品牌
请选择车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网购火车票自助取票仍显示姓名 铁总未解释原因_网易旅游
网购火车票自助取票仍显示姓名 铁总未解释原因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网购火车票自助取票仍显示姓名 铁总未解释原因近日,有网友化名“庆丰包子铺”在12306网站订票,不但可以成功取票,乘车、改签都不受影响。昨天,铁路部门调试了系统,网购火车票将不再印姓名。记者体验发现,旅客使用一代身份证、护照等除二代身份证以外的有效证件购票时,打印出的车票票面上均不显示旅客姓名。
网购票窗口取不再显示姓名
昨天下午,记者在左家庄附近一车票代售点看到,一名通过互联网购票的旅客,在售票口取出的车票上没有印姓名。
铁路部门一内部人士表示,为了防止有人用真实身份证号和虚假姓名购买车票、恶意浪费资源,铁路部门调试了系统,以后网购火车票将不再印姓名。
记者昨天尝试用电话订票,然后用二代身份证到窗口取票。取出的车票仍印有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用二代身份证直接到售票窗口购买,车票上也会印有姓名。
记者又用一代身份证购票,在窗口打印出来的车票则没有姓名,票面上只显示身份证号。
通过反复尝试记者发现,用一代身份证、护照、户口簿等非二代身份证购票,无论窗口购票还是网上购票或电话订票,票面上均不显示旅客姓名;旅客用二代身份证在窗口购票会显示旅客姓名,网购后在自助取票机取票也会显示姓名,而到窗口取票则不显示姓名。
记者随后致电铁路总公司反映此事并询问原因,但截至昨日23点,铁路总公司未对“票面姓名时有时无”问题给出说法。
为何化名订票也能取票上车
针对网上化名购票也能取票上车的问题,该内部人士表示,旅客取票时,身份证证件号和订单是否对应是关键,姓名与有效证件号是否一致则没有强行规定。
一般来说,只要身份证号码和其他购票信息对应,就能取票了。而取票之后,旅客进站通过验票亭时,检验员的阅读机器需要对车票和身份证都进行核对读取,由于验票口的真伪识别机是和公安部门进行联网的,有效身份证号码准确,并与车票证件号信息一致,检验员就会放行,不会刻意留意票面上的姓名。(记者韩旭)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仅68元/人!抢购原价140元的【凤凰去程车票】【含去程空调大巴车票(保证每人1车位),每天发车(含车险)】随时参加团购旅游!不限游玩天数,比自驾游更随性更方便!比随团出游更实惠更自由!拥抱中国最美古城,领略纯朴苗人风情!(赠送人身意外险保额10万!)_团800长沙团购网站大全
浏览历史||
¥148原价¥399|3.7折
¥76原价¥168|4.5折
¥65原价¥168|3.9折
¥9.9原价¥30|3.3折
¥68原价¥168|4折
¥128原价¥288|4.4折
¥49原价¥168|2.9折
¥22原价¥25|8.8折
消费提醒:●每单可购买多张/使用1张团购王券●消费前请出示团购王券或短信●请致电5咨询●有效期:
门票郊游的相关团购
¥55原价¥80|6.9折
¥78原价¥90|8.7折
¥65原价¥70|9.3折
¥340原价¥380|8.9折
¥198原价¥268|7.4折
¥58原价¥108|5.4折
¥58原价¥78|7.4折
¥78原价¥100|7.8折
¥238原价¥288|8.3折
¥800原价¥1000|8折
¥588原价¥1099|5.3折
¥29.9原价¥80|3.7折
¥128原价¥286|4.5折
¥368原价¥536|6.9折
¥49.9原价¥128|3.9折
¥2280原价¥2800|8.1折
¥108原价¥128|8.4折
¥278原价¥368|7.5折
¥49.9原价¥78|6.4折
¥168原价¥399|4.2折
¥88原价¥158|5.6折
¥258原价¥368|7折
¥788原价¥922|8.5折
¥1680原价¥1800|9.3折
门票郊游热门品牌
本团购暂无晒团体验
正文长度应在5到20000之间
电影票:&&
长沙今日团购317459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团火车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