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接活动国际资源,促进昆山促进产业升级级发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昆山放大沿沪优势,承接产业溢出
扫描到手机
UID:82252
在线时间1028小时
上海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龙头”,昆山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作为紧邻上海的受益者和推动区域合作的实践者,抢抓新机遇,牵手上海大都市,是昆山“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捷径,也是一篇值得深做、细做的大文章。  同处长三角,共蹈改革潮。昆山如何背靠大树“乘好凉”,跳出“又好又快”的动人舞步?苏州市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徐惠民指出,要深入研究上海、始终紧盯上海,把融入上海、配套上海、服务上海作为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深化与上海制造业、服务业领域的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形成与之错位发展、配套互补的格局,确保上海发展溢出的项目“选得准、接得住”。放大沿沪优势,是“所需”更是“必需”  紧邻上海,在转型号角中借势发展。回顾昆山发展历程,每一步发展、每一次转型,都离不开上海的溢出、辐射和带动。  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四个中心”,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迪士尼乐园即将开园。面对这些难得的发展机遇,近邻昆山未雨绸缪:转型发展与上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密切相关,特别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花桥经济开发区,就是为上海量身定制的卫星商务城。  “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昆山要主动接轨上海,承接上海的经济辐射与要素溢出,把融入上海、配套上海、服务上海作为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昆山市发改委主任宋德强看来,主动接轨大上海,是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服务、融入和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需要,也是全力推动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需要。  新常态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尤其“互联网+”不仅孕育产生了实体经济融合数字经济的新业态,也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昆山市商务局局长邬辛夷表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缩短了每个城市与上海的间距,我们只有主动融入、积极承接,才能在残酷的招商引资竞争中脱颖而出。  可以说,做足做深做透紧邻上海这篇大文章,既是新形势下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所需”,更是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需”。昆山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要像上世纪90年代抓住浦东开发机遇、发展开放型经济一样,深入学习、主动对接、积极作为,抓住用好新的机遇,充分放大溢出效应,借力借势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持续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承接产业溢出,要“拉长”更要“补短”  历经经济发展高速成长期,昆山深刻意识到,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还是资源消耗、要素驱动型,依靠的是劳动力、土地、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比较优势。  无论是早期的产业转移还是当下的创新驱动,昆山一直从上海获益匪浅。但与上海相比,昆山还是一个“泥腿子”,大部分工业企业还是中低端制造业,缺乏品牌、核心技术和市场地位,大量依赖代工业务生存,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然而,这些过去的“红利”已无法支撑昆山未来的发展。  随着上海产业腾挪转移,昆山产业也被拉长。位于昆山开发区的世硕电子全方位承接集团在上海发展的优质产能,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大踏步进军国际市场。“融入上海、配套上海、服务上海,我们必须主动才有更大的作为。”宋德强表示,随着上海工业用地空间受到局限、用工成本居高不下,势必导致部分优质企业扩大产能受到限制,为昆山利用土地嫁接招商、吸引高端制造业扩产项目提供了机会。  高平台上,谋求创新发展“下一步”,仅靠拉长优势产业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补足短板,让产业资本和高端智慧撞击形成源头创新。然而,昆山好像走进“灯下黑”怪圈,主动与上海高校攀亲的企业寥寥无几,上海依然是一座没有充分挖掘开发的金矿。  上海知名高校云集,科研院所众多,有着大量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昆山应主动作为、牵线搭桥,努力构建起昆山企业与上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紧密联系,拓展接轨上海的新空间,探寻合作的新动力源。查找发展的短板,与上海对接正由招商选资向招才引智等全领域延伸。就在上周,我市相关区镇就组织企业、招商人员赴沪“取经”,在工博会上为昆山机器人产业及智能制造发展寻找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做到心中有底,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  过去二十年,昆山回答好了“对台”这道题,打造了昆山经济的半壁江山。而相比对台优势,昆山的沿沪优势却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昆山迎来又一个黄金发展期。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核心是加快创新驱动,重点是要打造富有活力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的核心是扩大开放带动,关键是要建设更高层次的开放开发战略平台;抢抓紧邻上海发展机遇的核心是利用辐射带动,主动承接上海产业、资金、人才、技术等溢出效应为我所用,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融入上海、配套上海、服务上海,昆山制定了一整套“对接计划”:在创新发展方面,重点主攻上海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在现代服务业方面,重点主攻总部经济;在制造业方面,重点主攻高端制造业扩产项目;在旅游产业方面,重点主攻上海迪士尼乐园相关配套项目。  以旅游产业发展为例,上海迪士尼开园不是一个简单旅游项目开业,它将对整个长三角区域旅游市场的走势、游客结构的变化、旅游线路的更迭产生重大影响。旅游度假区将打好“人文”和“生态”两张牌,以古镇旅游、乡村民宿、田园休闲、文化创意为突破口,积极抢抓迪士尼开园机遇,大力引进相关配套项目,推动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全市一盘棋”,凭成绩比高下,以成果论英雄。这对全市招商选资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到项目招商心中有底,有效选择上海“挤压”和“溢出”的“好东西”,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昆山副市长金健宏表示,此次上海招商月系列活动将做到“三个结合”,将与学习借鉴上海推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作措施和创新思路相结合,与加快昆山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相结合,与盘活现有存量资产相结合,将“虹吸效应”降到最低,“溢出效应”放到最大。
UID:684062
在线时间179小时
UID:668682
在线时间1062小时
吹你皮继续吹 我想起了我老家没什么名气,但是也有《区县志》我看过,吹牛皮见的多了,每个地方都会吹自己的历史底蕴,什么什么故里,什么古战场,什么什么时候就有了人类的足迹了。不值一提。总之,昆山的现在的名气在全国真的没什么名气,不知道昆山市的人太多了。举个例子,昆山应该和云南楚雄,江西德兴,陕西榆林,应该和这类城市名声排在一起&&&&&&&&&&&&下面是我对昆山名气的定位排名 第一批,北上广,苏州等,名气排第一,全国人都知道这些城市第二批 :各个省会的城市,和省内的大城市,例如江苏南通,浙江台州,安徽芜湖一类的城市,第三批知名城市:安徽蚌埠交通城市多次提,淮南矿业城市重要,河北沧州武术之乡,河南平顶山矿业城市,等等这类城市历史和地理书多次提,不记都难第四批,昆山应该能排进去,张家港和常熟这类城市。第五批:盐城,东台,安徽滁州等等
昆山地名在九年制教育课本里,未曾提到,不管历史和地理和所有学科,包括昆曲也未提到昆山。从1996年左右,昆山开始崛起到现在,靠着代加工,基本是台商投资GDP创造了县级城市的第一和无锡的江阴轮流坐庄。题外话,当年台商的产业同盟,准备投资大陆,选址选了广东惠州和江苏昆山,好像还有浙江靠近上海的嘉兴等为考察对象,本来选了广东,但是广东担心台湾电子行业会对惠州培养的国产以TCL,步步高等等等对本土电子产业的冲击,而不热心对惠州的投资,所以,台湾产业同盟就选址了昆山,造成了昆山跳跃式发展,否则昆山的今天和浙江嘉兴和宁波或者太仓估计差不多,不温不火的局面而已。只是坊间传言,你可以不信,茶余饭后。&&&&&& &&&&&&昆山只是一个人口和城市规模很小的一个区级城市,没有历史底蕴,只是靠着近20年台商为主的投资,而积攒了一定泡沫的风光城市,经济的单调,代加工劳动密集型企业约占90%以上,第三产业服务业基本也没贡献出什么GDP利润,城市自己供血能力乏力,上比不上苏州规模和底蕴,下比不上浙江城市群民营企业的自己供血能力,更不比上海大手笔,如果升级为独立地级市,夹在苏州和上海之间,算个啥子呦,所以独立升级为地级市的可能性为0。昆山风光的背后,一旦出现超大的经济风暴,肯定比苏州上海浙江小城市,死的快快的,因为昆山经济单一,只靠外来投资,自己没有民营企业,市民多为外来为主,本地人只靠收租和在外企打工为主,外来人口在此买房积极性不足,因为昆山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打工的外地人多为出卖劳动力,工资普遍太低,无力把买房和融入昆山为目标。这也是昆山房价永远不比苏州和上海的原因,这也是群租现象永远也无法解决的原因,这也是大排档和地摊永远是打工妹和打工仔最爱的原因,这也是昆山二手市场活跃的原因。&&&&&&&&&&&&凡是大工厂附近的小区基本都是这样,群租无法解决,宿舍没有夫妻房,军事化管理宿舍,住宿舍伙食基本都很差包括工厂里的伙食基本都很差,住宿基本都是要扣钱的含电费,一个人基本一月约60到200元不等。一个宿舍约4人到8人,还容易传染脚气和传染病,还没有了自己的隐私,上夜班睡不好觉,老家来人看自己,也没地方住。所以群租根本无法解决&&&&&&&&&& 作业员工资目前是五天8小时不加班是1900左右,吃饭基本都是要扣钱的,5元到10元一顿。工厂效益好的话,每月加班100小时,基本是每天12小时,一天不休息,一月能开个4500以上,效益不好的时候,开1900,或者加班36小时,开个2200左右,供自己和家人开销。靠天吃饭而已,这个天就是经济大环境&&&&&&&&&&&& 昆山本地人和新昆山人也只是进入企业当个工人和收点房租度日而已。自己创新动力不强,很羡慕浙江和福建人,家家开手工作坊工厂,家家跑全国或全世界赚大钱,再回炉浙江福建发展。昆山人,苏州人,你就这点出息吗,还天天吵着昆山要升级为和苏州上海一样的大城市,有什么好处,现在谁绑你的手脚了,升级后,你就有大发展了是不是,什么逻辑,自大,自狂。[ 此帖被稻花香-11-10 16:08重新编辑 ]
UID:622669
在线时间2062小时
滁州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知道的人不少,昆山历史底蕴差,知名度低也正常。
UID:604125
在线时间2297小时
回 terryandjerr 的帖子
terryandjerr:滁州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知道的人不少,昆山历史底蕴差,知名度低也正常。 ( 16:38) 服了你们,一副指点江山的样子。滁州比昆山知名度大,我基本不信。
UID:658948
在线时间734小时
旅游度假区将打好“人文”和“生态”两张牌,以古镇旅游、乡村民宿、田园休闲、文化创意为突破口------前一段时间为例,好像在千灯古镇至少有好几百号人民youxing抵制不良的化工企业,请问这是【人文】的问题,还是【生态】的问题?爆一句粗口——又想做biaozi,又想立牌坊吗。
UID:597460
在线时间1460小时
“泥腿子”
UID:597460
在线时间1460小时
回 稻花香2015 的帖子
稻花香2015:吹你皮继续吹我想起了我老家没什么名气,但是也有《区县志》我看过,吹牛皮见的多了,每个地方都会吹自己的历史底蕴,什么什么故里,什么古战场,什么什么时候就有了人类的足迹了。不值一提。总之,昆山的现在的名气在全国真的没什么名气,不知道昆山市的人太多了。举个例子, .. ( 16:04) 比昆山有知名度又能怎样
UID:551675
在线时间783小时
发展是硬道理!扬州够有历史底蕴吧,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几大古都的城市,提到运河就不能不提的城市,结果历史书上还不是定性为“河废城衰”?太仓明清是太仓州,省直管的,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底子比昆山强的多,现在不也在昆山之后?说白了,昆山就是沾了沪宁铁路的光,在上海崛起为远东经济中心的过程中分了点羹而已。要不是地理位置和交通因素,难道那些台湾人真是来做慈善帮助昆山的吗?
UID:604125
在线时间2297小时
回 mengde1847 的帖子
mengde1847:发展是硬道理!扬州够有历史底蕴吧,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几大古都的城市,提到运河就不能不提的城市,结果历史书上还不是定性为“河废城衰”?太仓明清是太仓州,省直管的,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底子比昆山强的多,现在不也在昆山之后?说白了,昆山就是沾了沪宁铁路的光,在上海 .. ( 19:20) 你忽略了政府效能。苏州和扬州,都输历史上特别富庶,近代因无出海口而相对衰落,不同的是改革开放后,苏州再次复兴。连云港位置也非常好,又有港口,不过依然相对落后,从中可以分辨,政府效能对于区域经济的巨大影响。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喜欢就打赏个小红包吧
请选择打赏金额
您是游客,登陆后可以使用赏金钱包
赏金钱包支付微信扫码支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电话:0工作日 8:30-17:00在线广告热线:
工作日:8:30-17:00在线
广告热线:
网络服务:0|
昆山阿拉丁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苏ICP备号& 第A06版:聚 焦
转型升级再提速昆山“智”跑全球
  □ 商报记者 周倩茜  《福布斯》中文版9月23日发布《2011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25强榜单》,江苏省昆山、常熟、张家港分列“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排行榜前三名。  都说县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财富,蕴藏无限的内需潜力和市场机会。但是,县级市高素质人才紧缺,进入这些市场的劳动力往往以操作工人为主。这是县级市在未来转型与升级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以经济转型为核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把昆山建成经济结构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工商城市。以自主创新为关键环节,坚持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把昆山建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新创业城市。”在10月12日举行的昆山金秋经贸招商活动新闻发布会上,昆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路军如是说。  未来昆山,产业、人才、服务,一个都不能少。  智慧转型:产业是突破口,项目是生命线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两个率先”的排头兵,昆山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在发展中较早地碰到了一些瓶颈和制约因素。但是,醒得早、起得早、跑得快的昆山人,巧借外力,以产业为突破口、以项目为生命线,转得早、转得准,产业结构实现了由电子信息产业“一业独大”向新兴产业、服务经济发展转变,不仅一次次化危为机,还通过转型升级扩大了科学发展的领先优势。  在昆山,工业新兴产业项目已成为新兴产业的生力军。旭硝子显示玻璃(昆山)有限公司历时一年多建设,已经完成厂房施工,目前正进入试生产阶段,量产后将形成年产液晶用玻璃基板120万平方米的规模。  新型平板显示和高端装备制造已成为未来新兴产业的新引擎。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以来,昆山工业新兴产业投资项目190个,其中包括新型平板显示项目68个和高端装备制造项目51个。随着8.5代高世代线的加快建设、AMOLED产业化项目启动和上下游项目的纷纷进入,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将迎来发展高潮;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昆山已经汇聚了一批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了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装备、智能制造装备、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光电技术设备等六大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截至9月,今年昆山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6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2%,比上年末提高2.4个百分点。光电、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602.7亿元,增长27.6%,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12.4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9.8%,比上年末提高6.4个百分点。  今年金秋经贸招商活动中,昆山还将签约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为今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不竭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将签约的光电、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项目,合计注册外资超过4.8亿美元。服务外包、软件研发、仓储物流等现代服务领域项目注册外资3.1亿美元。注册内资中,服务业占比超过50%。与往年相比,意向签约项目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创新驱动:“高”字当头,人才发力  与高校云集的大城市相比,昆山高校和科研院所基础薄弱,人才“生产”能力不足,但是,昆山却在人才使用培育上另辟蹊径、走出新路。  本地无高校,就开展“科技长征”,到成都、武汉、西安、北京、沈阳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的地方去“攀亲戚”;本土无人才,就在海内外遍撒“英雄帖”……昆山人摸着石头过河,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集约发展转变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  “‘强化招才引智,以促进产业升级’这条路是一定要走的,而且要走得漂亮。 ”路军说,昆山瞄准国际科技创新前沿引进高端人才,着眼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引进紧缺人才,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引进实用人才,确保每年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0名、省市双创人才 30名、高层次人才1000名。  谈及如何留住人才时,路军说,优化创业环境,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昆山营造事业留人、情谊感人、服务到人的社会氛围,持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为人才 “全天候服务、全方位服务、全过程服务”。  据了解,今年昆山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2%,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提高到5%,创新能力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深入实施“人才生根”战略和“三新人才”计划,目前全市拥有大专以上人才总量超 23万人,位居全省县(市)首位,有27名国家 “千人计划”、25名省高层次“双创”人才在昆创业。工业技术研究院、清华科技园、北大科技园等创新载体加快建设,平面显示、感知技术、小核酸、机器人等研究所建成运行,全市拥有省级外资研发机构56家,高新技术企业298家,设立各类产学研联合体494家、研发机构570家,拥有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15个和21个分站,共承担国家“863”、“973”计划项目19个。全市累计专利申请量6.5万件、授权量3.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500多件,均位居全省前列。  本次金秋经贸招商活动期间,昆山将立足开放优势和产业基础,以打造创新资源集聚高地、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科技金融服务高地为关键,重点办好ECFA框架下的海峡两岸产业论坛、2011昆山产业科技人才合作大会、亚洲平板显示峰会等科技、产业交流对接活动,着力推进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在国际产业竞争中谋求更大优势。  昆山服务:金字招牌,决战决胜  当前,昆山发展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转型发展的提升期。昆山的目标是:到2012年,初步形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形态,初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2015年,初步形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格局,总体发展水平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并在此基础上,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昆山。  同一时刻,昆山始终坚持将服务外包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产业来抓,充分发挥区位、产业、载体建设、人力资源和政策环境等优势,依托一东(花桥经济开发区)一西(昆山浦东软件园)两大基地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外包集聚区。  未来,昆山在新兴产业方面建设“昆山服务”金字品牌的发力已经在望。昆山方面已提出,以花桥国际商务城为龙头,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突破金融服务外包、区域总部、软件服务、三四方物流、展示展销等领域,全力打造供应链管理服务中心。  据介绍,花桥国际商务城是目前江苏省唯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已初步形成服务外包、区域总部、物流配送和商贸服务等四大产业集群,位居中国10大最佳服务外包园区第四位。  路军证实,在台湾电电公会大陆地区投资环境评估中,昆山连续三年排名 “综合实力极力推荐城市”第一。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排行榜上,连续三年位列第一。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社科院城市创新能力综合测评中,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于昆山未来的发展,路军说,全力增创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城乡一体、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七大领先优势”,全力当好“两个率先”、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 “三个排头兵”,全力打造国际现代产业、中国和谐幸福、江南人文宜居“三大名城”。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谋长远·赢未来:“昆山之路”从头越
来源:解放日报编辑:
昆山,这一中国县域经济的领军城市,盛名之下颇有压力,但压力从来都是动力,这源于永葆先进的追求。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昆山之路从头越,不仅是谋当下、谋一域,更是谋长远、赢未来。“昆山要当好先行军、排头兵,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是必由之路,必须在新常态下,开辟一条新道路,干出一片新天地,推动‘昆山之路’从头越!”今年3月18日,苏州市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徐惠民在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动员大会上说。当日,《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年)》正式公布,宣布昆山将用6年时间,全面推动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更稳健、产业结构更合理、质量效益更显著、创新实力更雄厚、生态环境更优美。近些年,转型升级早已成为中国经济领域一个共同话题,昆山作为率先经济进入“新常态”趋势的典型地区之一,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迫在眉睫。昆山一直是苏南的品牌,也是长三角的品牌。在江苏,“昆山之路”作为苏州的“三大法宝”之一,“不仅绝对不能丢,还要传承好、发扬光大”。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对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作出新的决策部署,为昆山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昆山要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主动转型中防控经济失速风险,在创新发展中破解要素制约,推动经济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不仅需要广大干部群众有决心、有魄力,更加需要有智慧、有能力。因此,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要紧扣一个中心,实现“三大跨越”,即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努力实现发展动力从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和改革驱动跨越,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率集约型跨越,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跨越。早在2006年,昆山就率先提出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过,这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任务艰巨,过程痛苦。直到现在,昆山仍存在产业层次低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弱、资源瓶颈突出、环境有待提升等短板。今年以来,昆山发扬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大力实施“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重新优化“昆山服务”支撑体系,进一步推动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全力推动“昆山之路”从头越。“三大优势”构筑产业高地——区位优势、成本优势、沿沪对台优势东接上海,西承苏州,高铁通达速度仅要15分钟左右,昆山注定不凡。发挥沿沪优势,融入上海发展,一直是昆山崛起的重要战略,其发展壮大成就了“不是上海,就在上海”、“投资昆山就等于投资上海”的商业佳话。坐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本优势、沿沪对台优势和营商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昆山的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始终领跑全国同类城市。今年1月至10月,昆山完成工业总产值7430.52亿元,新兴产业产值2977.86亿元; 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075.65亿元,占GDP比重43.8%; 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619.3亿元,预计全年高新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台资经济是昆山开放型经济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昆山也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地区和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最热点地区之一。截至目前,昆山累计批准台资企业4553家、总投资额559亿美元、注册台资283.4亿美元。在2014年江苏台资企业500强的统计中,昆山有180家企业入围,并包揽前6名席位,上榜企业总数占苏州的51%、江苏省35%,上榜企业总营收净额规模约6221亿元人民币,占苏州总额的64%、江苏省总额的48%。在刚刚公布的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中,昆山在综合实力和投资潜力两个榜单中均名列第一,且有7个镇名列全国科学发展百强镇,其中玉山镇名列榜首。人才荟萃带来产业聚集上述三大优势,构筑了昆山作为县域罕有人才高地的地位。位于张浦镇的德国工业园(德园)便是昆山人才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德国人赖伯恩的昆山创业之路也充分体现了人才引领作用,折射出昆山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新气象。在德园孵化基地内,员工们在欧美风十足的办公环境中井然有序工作,一片德资产业高地悄然兴起。十年前,由昆山市政府与德国工商总会合作共建、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的昆山德国工业园在昆山市张浦镇成立,至今已有欧美企业85家,其中德资企业32家,区内企业总投资近65亿元,年销售额80亿元。六年前,赖伯恩放弃了在上海的高薪职位,只身到张浦创业,担负起德园孵化基地的运营,这足以证明昆山与上海的外溢与承接关系。赖伯恩原先是德国工商总会上海公司的总经理,2009年到昆山张浦创业,获悉德园主要吸引欧美企业投资,重点发展精密机械、高端食品以及总部物流三大板块,发展方向和他理念契合,于是,他领导的启德航管理服务(昆山)有限公司便落户德园,负责孵化基地的运营。截止目前,赖伯恩团队已经引进德国企业24家,成功孵化3家,全部落户昆山。其中,斯沃博达和维里塑2家落户昆山开发区,贝尔格落户张浦。赖伯恩自豪说,在引进的企业中,11家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有的通过一年时间,有的用了两年,均好于当初预期:“昆山领导给的任务是引进100家企业,那时候觉得可能需要20年时间,但从目前情况看,可能再过五、六年时间就能完成。”2013年,德园先后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昆山中德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为国家级精密机械特色产业基地,赖伯恩本人也在2014年当选中国德商会董事。转型征途中,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价值凸显无疑。因此,昆山经济发展依靠“四个转变”: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转变; 投资驱动向人才拉动转变; 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以及国内人才向国内国际人才转变。根据 《2014年昆山市人才发展统计公报》 显示,2014年末昆山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2.39万人,人才贡献率达到47.1%。其中,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537人,人才效益进一步凸显。机器人产业蓬勃崛起前不久昆山举办的一场户外婚礼活动上,机器人“塔米”应邀出席,像模像样地帮两位新人交换婚戒,见证他们的幸福。“塔米”是昆山机器人产业园中的一员,国内外高端机器人项目雨后春笋般在昆山出现。机器人产业作为高端智能制造的代表,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将成为制造模式变革的核心和推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发动机。早在2012年,昆山机器人产业园就获批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机器人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园、产业科普馆、专业孵化器、专业加速器“六位一体”发展格局,集聚了日本川崎、德国库卡、意大利柯马、民营企业华恒焊接等50多个国内外高端机器人项目,累计引进相关领域国家“千人计划”人才8人,去年机器人及精密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超300亿元。作为昆山的十大特色产业基地之一,机器人生产和装备加工企业目前已有80多家,生产的机器人正从工业机器人“一枝独秀”向服务型、家居型机器人“全面开花”转变,正在形成工业与智能机器人两大产业链,打造国内一流机器人产业集群。走进昆山机器人产业园,仿佛走进一座机器人“梦工厂”,30多种不同款式的机器人令采访团成员眼花缭乱:双足舞蹈机器人,可以跳千手观音、打太极; 环保机器人,能分辨环境的质量; 引路机器人,能听声辨向; 思昂公司的优教机器人能陪伴0-12岁的孩子,提供双语教学、国学启蒙、榜样引导等多样化功能; 瑞泰智能科技提供的酷博机器人,可以做成毛毛虫的形状,在校园与孩子们互动……“依托昆山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和精密机械产业,到明年,昆山将形成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两大领域较完善的产业链,打造国内一流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昆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华恒焊接是昆山较早介入工业机器人研发的企业,2007年成功推出中国首台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全自动工业焊接机器人“昆山一号”。“昆山一号”机器人不但可以自动优化轨迹,快速更换马达和手腕,满足所有标准与非标准的控制应用,而且其运动平稳,精度很高,可以广泛运用于点焊、弧焊、喷涂等领域。“昆山一号”全自动机器人的成功研制,使华恒公司从产业链的中下游一下子跨越到上游乃至前沿。目前,华恒投入数亿元构建了国家级机器人研究中心,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曾在澳大利亚开发了世界第一台矿山隧道安全支护机器人和世界第一套在线智能机器人羊肉清洗加工系统的李政德博士,在昆山创办了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公司。在很多机器人企业选择制造业方向的时候,他却选择了日用品包装方向。李政德说,中国日用品行业劳动力非常密集,在人口红利减弱、转型升级十分迫切的时候,机器人有着广阔的市场。与他的观点相印证,目前,澳昆智能机器人已经布局上海、广州、内蒙古等城市。澳昆不仅与伊利、完达山、新希望、新华医疗等国内行业巨头建立了业务关系,还与宝洁、宝马、伊利等国际产业巨头开辟了合作渠道。短短几年时间,澳昆开发了20多个系列产品,成为国内智能机器人的“领头羊”。日前,昆山市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机器人产业及智能制造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昆山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徐惠民指出,昆山要把机器人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举全市之力,强化全产业链招商,做大做强做优机器人产业,打造具有昆山特色的机器人全产业链。花桥总部园:上海外溢第一站“企业总部园是花桥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将集中力量、集成优势、集聚资源,大力打造 ‘对接上海第一站、转型升级新引擎、宜居宜业新天地’ 三大品牌,为企业搭建高层次、集约化的总部商务运营发展平台。”前不久,在花桥企业总部园开园仪式上,昆山市委常委、花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杨军说。当日,韩国奥斯特姆中国区总部、华拓金融服务中国区总部、中国医药集团进口电商销售总部、优传保税店连锁经营企业总部、北京建工环境发展华东区总部等10个重点总部项目进行了项目签约文本交换,宣布正式入驻企业总部园,注册总资本超25亿元。花桥国际商务城地处苏沪交界处,是江苏的东大门,也是江苏省唯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省级开发区,并被列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区,先后荣膺“全国商务开发区最具投资价值品牌”“中国十佳服务外包园区”等称号。自2006年启动建设以来,花桥国际商务城紧紧围绕“融入上海、面向世界、服务江苏”的总定位,充分发挥上海的区位优势、江苏的政策优势、昆山的成本优势,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吸引了日本恩斯克、法国凯捷、IBM、戴尔、好孩子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总投资达650亿元,初步形成了总部经济、会展物流、服务外包等特色产业。花桥不仅地铁直通上海,也是上海要素外溢第一站,总部经济是花桥转型发展的一大亮点。在成立之初,花桥按照美国麦肯锡公司的商务策划,根据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内地区域产业分工变化和长三角资源禀赋特征等情况,将总部经济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同时,依托明晰的产业定位、突出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产业环境,大力推进国内外企业区域总部、投资中心、销售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总部型企业集聚。截至目前,花桥国际商务城共引进总部企业60多家,投资规模超150亿元,涉及制造、贸易、投资、物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业态丰富、领域多样、分布集中的总部企业群。华住、建滔、中材、哈森商贸、润华商业等总部项目落户后,业务迅速发展,产出不断扩大,发展态势良好。上海三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之阳说:“总部经济是服务业的高端形式,集合了研发、销售、财务等众多职能。花桥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以承接上海总部经济溢出,为昆山、苏州众多制造业企业发展总部功能提供优质平台。”区域发展的专家、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华表示,花桥是沪宁经济走廊中极为重要的“节点”。上月,花桥国际商务城作为核心区,被纳入国批的昆山海峡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重点推进跨境电商发展。未来,花桥将抓住上海自贸区扩区等机遇,主动接受上海辐射,大力营造适宜总部企业发展的产业、人才、创新、金融等机制,参与区域产业分工,把企业总部园打造成为海内外总部企业的投资热土和创新高地。“三篇文章”推动转型升级——老树开花、插柳成荫、腾笼换鸟为了使转型创新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昆山认真细致地算了土地、人口、生态、公共服务和差距“五本账”,发现“压力山大”:以人口为例,2014年末全市总人口254.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7万,流动人口175.3万,境外人员2.5万人。对比来看,2014年末,常熟、张家港、太仓三个兄弟县市的流动人口总数合计才192.3万人,仅比昆山多出17万人。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成本日益增加,资源、环境容量逼近承载极限。昆山探索出三条破解之道:一是顺应网络时代发展新趋势,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创客空间”,培养创客文化,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打造良好的创意创新创业新环境,促进高端人才、创新团队、高科技企业集聚发展,以达到“插柳成荫”的效果; 二是重点支持现有企业,包括台资企业加大技改,增资扩股,重组嫁接,盘活存量,就地转型。重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以达到“老树开花”的成效;三是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淘汰“三高一低”企业,腾出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以实现“腾笼换鸟”的目的。今年7月,位于阳澄湖科技园核心区的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启动,其“园中园”的模式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路径和方法。昆山市市长杜小刚介绍,建设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呼应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角,契合着两岸青年携手创业、协力创新的主题。昆山专门成立了以市领导为组长的昆山青创园协调领导小组,举全市之力,集聚优质资源打好“两岸”“创新”两张牌,在全市形成“一园多点”的辐射布局,搭建为两岸青年才俊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营造一流的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吸引一流的人才,形成独特的创新创业文化,构建“创新-创意-创客-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顶层设计塑造崭新昆山“在新常态下,过去的‘红利’已经无法支撑昆山未来的发展,资源、生态‘天花板’倒逼我们转型升级!”徐惠民说,转方式、调结构是昆山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之策,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是昆山破解发展难题的唯一选择。谋定而后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是昆山再出发的总动员、从头越的总目标、上台阶的总抓手。根据该计划,昆山将重点实施“2136”工程,即建好两大平台、画好一张蓝图、做好三篇文章、推进六项改革创新。为了使行动计划落到实处,昆山出台了指标监测体系,制定了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和相关配套政策。同时,相关部门围绕“十个一批”编制了详细具体、务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具体来说,昆山将从规划管理、土地利用、价格机制、金融服务、行政体制、资金扶持等六个方面推进改革创新,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在配套政策上,从财政支持、规划管理、土地利用、价格机制等四个方面入手,将要出台具体的改革操作细则。在资金扶持上,计划市、区两级财政每年投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资金不少于20亿元,累计120亿元以上,围绕企业经营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将制定出台一系列好用管用实用的配套政策,用以支持老企业通过智能制造、两化融合进行就地升级,大量引进发展创新型企业,培育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高端经济业态,鼓励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和向外转移。“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杜小刚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事关昆山发展长远大计,是昆山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要处理好稳增长与促转型、增量与存量、速度与质量、政府与市场、服务与管理之间关系,抢抓创新驱动和对外开放两大机遇,将“六年行动计划”落实到项目上、企业里、板块中,通过机制来破解土地、能源、金融、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等资源要素瓶颈。专项资金助力提质增效作为制造业集聚地的昆山,紧扣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坚定不移地实施“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是不二之选。为把当前发展和长远谋划结合起来,实现计划目标,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实现创新驱动为目标,昆山设立每年不少于20亿元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型企业创新集聚发展、现有企业提质增效升级、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调整。提升优势支柱产业:通过着力支持存量优势支柱产业实施以智能化、自动化为重点的技术装备改造、以优化结构为路径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以提高附加值为目标的产业链重构,提升企业内涵发展能力,推进产业产品结构高端化,达到“老树开花”的效果。重点鼓励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技术改造; 支持新兴产业企业提升装备水平; 深度推进两化融合; 推动企业加大节能设备投入;推进企业上市挂牌; 鼓励企业创牌定标; 加快重点服务业发展; 优化加工贸易结构。激发创新驱动活力:通过着力支持以提升竞争力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撬动金融资本为导向的产业金融体系建设、以集聚生根为目标的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推进创新驱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收到“插柳成荫”的成效。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聚焦昆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定制储备一批技术成果;引进培育一批科技创新项目。支持科技创新项目在昆孵化,对在孵企业聘请创业导师、科技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发生的费用给予补贴,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扶持电子商务新业态;加快总部经济及金融业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空间:通过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依法关停关闭、搬迁转移等方式,支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加快腾出发展空间,实现“腾笼换鸟”的目的,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推进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腾出发展空间。从昆山制造到昆山创造全世界的新生儿及他们的爸爸妈妈,几乎都会和昆山发生关系:这一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儿童用品的企业集团正在向“全球最大”迈进。除了吸纳外资成为先进制造业高地这一亮丽“面子”外,昆山也有其扎实的“里子”:坚定发展自主品牌,好孩子集团便是范例。昆山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昆山自主品牌,他们从企业成立之初就坚持走自主品牌发展之路。创立于1989年的好孩子集团,已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在40余个类别上分别申请注册各类商标691件,获准注册652件,并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申请注册了商标952件,获准注册552件,其中通过马德里国际注册的10件; 好孩子集团目前拥有中国名牌1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江苏省著名商标2件,苏州市知名商标3件。好孩子的品牌发展有几个特点:一是拥有齐全的产品线,实施极其清晰的品牌战略,有定位低端、中端、高端和豪华的各类品牌,并创立了妈妈好孩子、好孩子星站等通路品牌,独家代理nike、adidas、puma等14个品牌儿童产品,拥有非常完整的品牌体系。二是拥有分布式研发管理体系,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8个地方都有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年投入研发费用约1.6亿元。三是推行体系化的质量管理,2011年获得亚太质量组织颁发的“世界级全球卓越绩效奖”最高奖,2012年获得首届“江苏省省长质量奖”。2013年荣获江苏省首届“出口企业优质奖”,并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确认为全国“质量标杆”。四是制定自主创新的研发策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坚持“抓住微笑曲线两端”的理念,一手抓创新研发,一手抓品牌和市场。品牌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昆山深知。近年来,昆山高度重视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大力实行“品牌强市”战略,营造了“做品牌、推品牌、用品牌、爱品牌”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了以发展品牌为武器、助推企业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思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质量强市”战略的实施中,“昆山制造”获得良好声誉,催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名牌”和“商标”。2014年昆山市持有江苏省名牌66个,苏州名牌96个。年度申请注册商标4439件,有效注册商标2884件,累计16021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6件,江苏省著名商标63件,苏州知名商标103件,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强劲,名牌数量和注册商标总量均名列前茅。品牌创立为企业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夯实了坚实基础。“三个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依法服务、高效服务、特色服务毗邻上海占尽地利的地方,不仅有昆山,为何昆山独占鳌头?“昆山有‘昆山服务’,这是昆山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这是客商们的答案,也是对一座城市的最大褒扬。当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引来的好项目能否站得住脚?带来的好企业会否发芽生根?“选得准”也要“接得住”,不仅是对昆山“淘金”本领的检验,也是对“昆山服务”这一金字招牌以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考量。除了拥有与项目相关的产业优势,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服务优势,都是昆山综合竞争力的外在体现。再造“昆山服务”升级版存在“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等消极怠工情形,造成不良影响的,属于不作为;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经济指标弄虚作假的,属于乱作为……10月27日,《关于昆山市公职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公布,通过列举具体情形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进行认定,让奖惩问责更具可操作性。当日,与该《办法》一同公布的还有《昆山市市级机关部门全员绩效考核办法》、《昆山市公职人员创新激励实施办法》共6个文件,涵盖“履职保护、绩效考核、创新激励、责任追究”四大方面。推动“昆山之路”从头越,对昆山干部队伍来说,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就必须增长新才干、扩充新知识。以政务服务闻名的昆山,在制定转型“硬目标”的同时,正力图从体制机制层面破解“昆山服务”面临的矛盾问题和瓶颈制约,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为“昆山之路”从头越提供“软实力”保障。“我们为什么要下决心、花力气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活动,出台这一系列政策?就是因为当前‘昆山服务’弱化了,干部求稳怕乱、不敢担当的现象有所抬头。”徐惠民直言,推动“昆山之路”从头越,这就必须提振精气神,做强“昆山服务”的品牌优势。的确,“昆山服务”是昆山的最大品牌,是昆山城市精神的精髓,更是昆山核心竞争力所在。“昆山之路”的探索实践,每一步都离不开“昆山服务”的贡献和支撑。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服务能力?昆山人敢于向问题“亮剑”,打造“服务升级版”。今年7月1日,昆山召开纪念建党94周年暨“践行三严三实,我为 ‘昆山服务’ 做什么”专项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向“不想为、不敢为、不愿为、不会为、不能为”五大问题开刀,下大力气解决当前职能部门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动作为激情减少、敢于担当精神缺失、推诿扯皮现象增多、工作能力受到考验等突出问题。而此次“一口气”出台六大文件,正可谓活动施行4个月来的“制度性成果”。比如,在这六大文件中有一个专门“鼓励党员干部敢于担当”。该 《办法》 第六条规定,对于不违反法律法规前提下,出于推动经济转型,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需要,在工作中出现一些失败,造成一定损失和不良影响,但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向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提出从轻、减轻或免除相关责任的申请。昆山市委副书记张月林表示,“依法、高效、特色”是新时期“昆山服务”的核心要义和本质内涵,既要对领导干部“为官不为”进行考核督查,也要严格甄别工作失误与工作失职,为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的党员干部加油鼓劲、撑腰打气,真正让制度成为推动干部履职、激励干部担当、规范干部作为的保障和约束。全力服务台企做大做强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试点、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两岸人才合作试验区……自2013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昆山设立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以来,这块“试验田”以一个又一个创新之举,不断深化两岸经贸、人才与文化交流。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新趋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昆山大力推动包括台资在内的企业转型升级、永续经营。加强政策集成,增创对台经贸合作新优势。推进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精神有效落地。进一步加大对接力度,加快试验区政策落地并尽快产生实效;进一步放大省级层面支持政策效应;加快重点载体建设。围绕推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服务业合作和金融创新合作,进一步明确了产业、金融、商贸、载体、品牌、会展、人才、投资等“八大合作”方向和具体任务,全面提速各重点园区建设。优化台企服务,提升台商扎根发展新环境。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全面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转变政府职能工作的要求,从减少审批向放权、监管、服务并重转变,统筹推进行政审批、投资审批、收费管理、商事制度等领域改革,推出创新监管、改进服务的举措,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创新创业清障搭台;认真落实依法行政,按照国家新安全生产法、新环保法等法律法规的标准和要求,加强了对包括台资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改善和提升;推出“三位一体”服务,坚持不断丰富依法服务、高效服务、特色服务“三位一体”的“昆山服务”理念。在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监管水平,不断提升服务的针对性、精准度。搭建交流平台,拓展对台经贸合作新局面。积极融入两岸交流。办好两岸产业合作论坛,现已经固化为一年在台湾、一年在昆山的举办模式;不断深化产业园合作。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打造两岸合作的创新平台,服务昆山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创新驱动能力的重要载体。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已于7月13日正式启动,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加快引入两岸青年创业项目、创新人才和相关服务机构,吸引更多人才特别是台湾青年来昆山创新创业。积极开展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运营冷链物流项目,开展物流业务合作,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业务开展、人才交流、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探索; 做强昆山海峡两岸电子商务实验区,参照上海自贸区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其后续协议的相关政策,加快放开电子商务相关准入限制,及时调整现有政策,破除两岸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制度瓶颈,加速形成两岸电子商务共同市场;合力推动专项活动。与电电公会等台湾行业协会的合作,推进运筹网、能源网、碳足迹绿色行销、智慧物流等转型升级专案辅导,促进台资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贸易方式。成功举办昆山电子电机暨设备博览会、老字号精品展等专业展会,切实市场需求,打响展会品牌。打造精神家园,丰富对台经贸合作新内涵。一方面,深化台商精神家园建设。深入实施家园意识深化、文化发展融合、节庆活动品牌、台企发展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等五大工程,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包容、认同”的台商大陆“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开展多样化文化交流。精心举办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月等活动,打造昆台文化交流品牌,积极邀请两岸各界人士,组织开展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各类活动,促进昆台文化交流融合;推动慧聚广场建设,打造台湾特色街区,发挥其在两岸文化、旅游交流等领域的独特作用,成为展示台商大陆“精神家园”的重要窗口,昆台两地互动的精神纽带; 建设台商聚居示范社区,支持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华东台商子女学校建设,尽力满足台胞入学、就医、社会救助等需求,让台胞感受到“中华大家庭、相聚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今年夏天举行的服务台企座谈会上,杜小刚指出,昆山将在服务台企中优化“昆山服务”内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台办要注重搭建平台、设计制度,在昆山营造更加浓厚的服务台资企业发展氛围,每个部门今年要至少推出两项创新服务举措,切实解决台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政务办、“马上办”要按照“便捷、效率、质量”要求,以企业满意度作为标准,扩大企业投诉处理中心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服务的针对性、精准度;台协会、电电公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政府声音第一时间传递给企业,将企业诉求及时向政府反映;各区镇要发挥“润滑剂”作用,从台资企业发展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台商朋友的具体诉求入手,依法依规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全力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努力为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营造更优环境。
昆山市广播电视台 主办 苏ICP备 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苏备2009004号
昆山市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山与青蒲对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