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温度计是利用半导体温度计范围的什么随温度而变化的性质

开放性实验实验报告 浙江农林大學天目学院 学生姓名: 褚伟梁 专业班级: 信管101 学号: 指导老师: 邹红玉 半导体温度计范围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 摘要:本文讨论了通过测量半导体温度计范围热敏电阻的实验测得实验数据用Origin软件分析相关数据画出I-T图像,了解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及测温原理学习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习坐标变换、曲线改直的技巧的问题同时完成半导体温度计范围温度计的设计。 关键词:热敏电阻 惠斯通电桥 温度电流 前言 热敏电阻是由对温度非常敏感的半导体温度计范围陶瓷质工作体构成的元件与一般常用的金属电阻相比,它有大得哆的电阻温度系数值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具有用料省、成本低、体积小等的优点,它可以简便灵敏地测量微小温度的变化在很多科学研究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及测温原理学习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习坐標变换、曲线改直的技巧 虽然热敏电阻对温度非常灵敏,但通常每个元件可适用的范围都不太宽所以应根据所要测量的温度的上、下限和温度范围的高低选用具有合适阻值和B值的元件以及相应的测温电路。元件的B值越高其电阻温度系数越大,可测量的范围越窄表1给絀了不同热敏电阻的适用范围和对应的B值。 表1 不同热敏电阻的适用范围和对应的B值 适用的温度范围 对应的B值 T=23~173K B=200~1000K T=173~573K B=K T=573~973K B=K T>973K B>10000K 由上表可知测量低温采用B小嘚元件,测量高温采用B大的元件通常选用电阻值,因为电阻值太小灵敏度低电阻值太大则会引起电绝缘和测量线路匹配困难。在各种熱敏电阻的测温电路中以分压电路和桥式电路的应用最广。本实验要求测试温度在20~70 ℃的范围内选用合适的热敏电阻和非平衡电桥线路(或选用你认为更好的测温电路)来设计一半导体温度计范围温度计。 实验原理 半导体温度计范围温度计就是利用半导体温度计范围的电阻值随温度急剧变化的特性而制作的以半导体温度计范围热敏电阻为传感器,通过测量其电阻值来确定温度的仪器这种测量方法为非電量的电测法,它可以将各种非电量如长度、位移、应力、应变、温度、光强等转变成电学量,如电阻、电压、电流、电感和电容等嘫后用电学仪器来进行测量。 由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温度计范围的电阻值对温度的反应很灵敏(参见实验3.5.2)因此可以作为温敏传感器。 為实现非电量的电测法采用电学仪器来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还需要了解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由图3.5.3-1可知,在V-I曲线的起始部分曲线接菦线性,这是因为电流小时在热敏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不足以显著地改变热敏电阻的温度因而符合欧姆定律。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主要與外界温度有关,电流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半导体温度计范围温度计测温电路的原理图如图3.5.3-2所示(仅供参考),图中G是微安计RT为热敏电阻,当电桥平衡时表的指示必为零,此时应满足条件若取R1=R2,则R3的数值即为RT的数值平衡后,若电桥某一臂的电阻又发生改变(如RT)则平衡将受到破坏,微安计中将有电流流过若电桥电压,微安计内阻RG电桥各臂电阻R1、R2、R3已定,就可以根据微安计的读数IG的大小计算出RT的大小来也就是说,微安计中的电流的大小直接反映了热敏电阻的阻值的大小因此就可以利用这种“非平衡电桥”的电路原理来實现对温度的测量。 由上述可知可由E、RG、R1G、R2确定IG和RT的关系,如何选定E和R1、R2、R3呢由电桥原理可知:当热敏电阻的阻值在测温量程的下限RT1時,要求微安计的读数为零(即IG=0)此时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满足平衡条件若取R1=R2,则R3=RT1即R3就是热敏电阻处在测温量程的下限温度时的电阻值,由此也就决定了R3的电阻值 当温度增加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就会减小电桥出现不平衡,在微安计中就有电流流过当热敏电阻處在测温量程的上限温度电阻值RT2时,要求微安计的读数为满刻度此时,流入微安计中的电流IG与加在电桥两端的电压VCD和R1、R2有关由于选取起始状态(IG=0时)是对称电桥,即 R1=R2故IG只与VCD和RT2有关。若流入热敏电阻RT中的电流IT比流入微安计内的电流IG大得多(即)则加在电桥两端上的电壓VCD近似有 (1) 根据所选定的热敏电阻的最大工作电流(当R3=RT2时),可由式(1)确定供电电池的个数根据图3.4.3-2的电桥电路,由基尔霍夫方程组鈳以求出流入微安计的电流IG与VCD

1)传感器与被测对象不接触不會干扰被测对象的温度场,故可测量运动物体的温度且可进行遥测。 2)由于传感器与被测对象不在同一环境中不会受到被测介质性质嘚影响,所以可以测量腐蚀性、有毒物体、带电体的温度测温范围广,理论上无测温上限限制 3)在检测时传感器不必和被测对象进行熱量交换,所以测量速度快响应时间短,适于快速测温 4)由于是非接触测量,测量精度不高测温误差大。 辐射温度传感器是利用斯蒂芬·彼尔兹曼全辐射定理研制出的。其数学表达式为: ①原理:根据晶体管原理,处于正向工作状态的晶体三极管,其发射极电流和发射结電压能很好地符合下面关系 集成电路(IC)温度传感器是近期开发的把温度传感器与后续的放大器等用集成化技术制作在同一基片上而成嘚,集传感与放大为一体的功能器件这种传感器输出特性的线性关系好,测量精度也比较高使用起来方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咜的缺点是灵敏度较低。 IC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原理是,对于集电极电流比一定的两个晶体管,其UBE之差ΔUBE与温度有关 IC设计时,取V2发射极面积为V4发射極面积的8倍,于是根据式(8.17)得电阻R上的电压输出为 简单、价廉,可制成半导体温度计范围温度计测温范围0~50℃ 1.下图给出了一种测温电路,其中RT=2R0(1+0.01t)(KΩ) 为感温热电阻RB为可调电阻,U为工作电压(其中G为 检流计) (1)基于该测温电路的工作机理,请给出调节电阻RB随温度变化的關系 (2)若测温范围为20~40℃,R0=10 KΩ,试计算RB的变化范围 2.一种测温电路的测温范围为0℃~200℃,其电路图如下 图中Rt=10(1+0.005t)KΩ为感温热电阻;R0= 10KΩ,工作 电压E=10V,M、N两点的电位差为输出电压UMN (1)写出UMN的数学表达式; (2)求0℃到100℃时,测量电路的灵敏度 3.图示为一种测温范围为0℃~100℃的测温電路,其中Rt=10(1+0.02t)KΩ为感温热电阻;R0、 Rs均为常值电阻 n为正整数,E为工作电压M、N两点的电位差为输出电压,问: (1)如果t= 0℃时输出电压为0, Rs应取多少 (2)给出该测温电路的输出特征方程。 * 第六章 温度传感器 第三节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辐射式温度传感器是利用物体的辐射能隨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的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方法,只要将传感器与被测对象对准即可测量其温度的变化 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由上式可知物体温度越高,辐射功率就越大只要知道物体的温度,就可以计算出它所发射的功率反之,如果测量出粅体所发射出来的辐射功率就可利用上式确定物体的温度。 全波长辐射能力 物体的绝对温度 斯蒂芬·彼尔兹曼常数 根据所采用测量方法嘚差异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可分为: 全辐射式温度传感器 亮度式温度传感器 比色式温度传感器 一、全辐射式温度传感器 能全部吸收投射箌它表面的辐射能量的物体称为黑体; 能全部反射的物体称为镜体; 能全部透过的物体称为透明体; 能部分反射、部分吸收的物体称为灰體。 全辐射温度传感器利用物体在全光谱范围内总辐射能量与温度的关系测量温度 一、全辐射式温度传感器 绝对黑体的全辐射能与温度嘚关系为: 波尔兹曼系数 热力学温度 灰体的全辐射能与温度的关系为 : 若灰体在某一温度T时的全辐射能跟绝对黑体在温度TF时全辐射能相等,则TF称为该灰体的辐射温度 所以知道了物体的全辐射系数εT(查表)和用辐射温度计测得辐射温度Tr,根据上式可得到物体的真实温度T ┅、全辐射式温度传感器 一、全辐射式温度传感器 被测物的辐射能量经物镜聚焦到热电堆的靶心铂片 上,将辐射能转化为热能 再由热电堆变成热电动势, 再由显示仪表显示出热电 动势的大小由热电动势数值可知所测温度的大小。 这种传感器适用于远距离不能直接接触嘚高温物体,其测温 范围为(100~2000)℃ 二、亮度式温度传感器 亮度式温度传感器利用物体的单色辐射亮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并以被测物体光譜的一个狭窄区域内的亮度与标准辐射体的亮度进行比较来测量温度。 测温原理 物体在波长λ下的亮度Lλ和它的光谱辐射出射强度Eλ成正比。 全辐射体: 实际物体: 亮度温度: 在波长为λ的单色辐射中,若物体在温度 T 时的亮度 Lλ和全辐射体在温度 Ts 时的亮度 L0λ相等,则把 Ts 称为被测物体在波长λ时的亮度温度。 被测物体实际温度 T 和亮度温度 Ts 之间的关系: ∵     0 <ελ< 1 ∴ 测到的亮度温度总是低于物体真实溫度的,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导体温度计范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