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沪市老八股股价价在17到19元有哪些

昨天我有200股红豆股份,价格是20块多一点,今天除权除息后,股价为10、19元,股数为何还是20_百度知道  前仆后继涌入股市中的散户们,往往都怀抱着一个财富的梦想,但迎接大多数人的,却是残酷的现实。  一券商研究表明,六成个人投资者开户后,在3年内成“植物人”;九成个人投资者在开户后的5年内成“植物人”。  在被深度套牢后,很多散户都选择了“眼不见为净”,“不闻不问”。  漫漫熊途,隐身于股市中的“植物人”,也许都有疑问:牛市何时再来?让“植物人”重新“复活”。  但在熊市这一个原因之外,不少散户投资的投机性、盲目性,以及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结构性问题,或许更值得这个市场思考。  经纪人手头客户八成“植物人”  “2011年底,营业部做过统计,发现客户持有最多的是()高级投资顾问老杨(化名)告诉记者,当时武钢股份每股3元出头,考虑到钢铁行业情况,营业部曾力劝大家换股,“但大多数人舍不得放弃,毕竟有不少人是在高价十几元,甚至是二十几元时入手的。”  “这些没有抛掉的,现在多半成了‘植物人’。”昨日,武钢股份收盘价2.28元,老杨介绍,在被深度套牢后,很多股民大半年都不动,也不看盘,这只是一个缩影,钢铁、石化、有色等板块,很多股民被套牢。  在点以来,‘植物人’不断增多。  所谓“植物人”,行业内一般如此定义:一年以上没有交易,一年以上没有从银行账户向证券账户转钱。成为“植物人”的股民,多半是对股市失望,选择“眼不见为净”。  资深证券经纪人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手头的客户中,有近八成是“植物人”,“漫漫熊途,一些老客户表示要‘诀别股市’。”“植物人”没有交易量,也不引入新资产,让刘先生不得不四处开发新客户。  “这个比例一点都不夸张。”老杨表示,对于手头有历史客户的老经纪人来说,七八成是平均比例。  据中登公司数据显示,最近一周股票账户情况统计显示,期末股票账户数8732.64万户,其中休眠账户1917.32万户,占比22%。  而深圳一家券商研究所,对该券商旗下数十万个人投资者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表明,60%的个人投资者开户之后,在3年内成“植物人”;90%的个人投资者在开户后的5年内成“植物人”。  食物链末端散户成冤大头?  隐藏着诸多“植物人”的股市散户队伍,往往被认为是股市的“冤大头”。  “散户缺乏专业能力,而且也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研究他所投资的市场和股票。”()一名分析师认为,股票是一个博弈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散户很难玩得过机构投资者,“10个散户,可能有7个亏钱,2个平局,1个才能赚钱。”  长江证券高级投资顾问梁尚艺告诉记者,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的认识、技术水平、资金实力等诸多原因,让散户处于食物链的末端。  “而且,不少散户的投资有一定盲目性和投机性,换手频繁。”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主力发动一次行情,或者推高一只股票,就是为了高位兑现,相应的,当然会有中小投资者高位套牢。“主力‘吃’主力的可能性不大,一般都是‘吃’散户。”  加之中国股市重轻投资的特性,投资者在这个市场里是很难取得投资回报。如中石油原本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但由于高价发行的原因,从上市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其投资者悲剧命运。  更何况,造假上市、股价操纵、内幕交易等各种损害散户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频频发生,而且投资者的利益又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投资者更是股市上任人宰割的羔羊,其成为“植物人”也就是一种宿命了。因此,要让散户告别“植物人”的命运,就需要管理层为股市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让股市成为一个重视投资回报的场所,在此基础上,严惩造假上市、股价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让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非典型“植物人”  3年不闻不问错过解套机会  刘莉在日购入()一万股,当时的价格是9.39元/股。哪知道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这只股票急跌,到当年11月,已跌到2.35元/股。  虽然跌得狠,但刘莉没舍得“割肉”,“想说做股票要做长线投资,不能只看眼前。”在暗暗鼓励自己“就当支持灾区人民生产建设”之后,刘莉甚至还在3元的低位时补过仓。  不过,接下来这只股票的走势,让刘莉渐渐演变成了“植物人”,“2009年,岷江水电在5元-7元之间徘徊,2010年依然如此。”这让刘莉意识到,自己被深度套牢,甚至产生了“把股票留给儿子”的想法。  在此后近3年时间里,刘莉几乎没有再关注过这只股票,“看了也心烦,倒不如不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莉打开账户,本欲向记者介绍这只股票,这才恍然发现,日,这只股票曾涨到11.5元的高点,7月曾多次涨至9元以上。  “这下好了,错过了解套机会,怕是真要留给儿子了!”刘莉懊恼地表示,在2011年这一波涨势过后,岷江水电持续,昨日收盘价4.76元/股,“亏损幅度49.26%,换句话说,亏了一半,下一次涨起来,又不知道要等到哪天了。”  骨灰级“植物人”  “我这样的人要是能赚钱,天理不容”  老严持有泛海建设17年,上一次看这只股票还是在三四年前,“当时价格跌到五六块。”老严调侃,“儿子都上大学了,我的这只股票还在。”  炒股21年,老严曾三四次忘记账户和密码。他说,股市“植物人”分几种吧,第一种是主动投资型,第二种是被动套牢型,第三种是自己这样的骨灰级“植物人”,“对钱没概念,也不是理性投资,基本没有生存压力,对手中股票不怎么关注。”  不关注到什么程度?买入十年后的2007年下半年,找回账号和密码,打开一看,不认得一只叫“泛海建设”的股票,于是百度,找到了泛海的前身,是1996年不到10元买的不到2000股“南油物业”。股价涨到27块多,有点气人的是,看几年的和K线图,两个月前最高涨到70多块。  老严有些感慨,2007年9月份泛海建设涨到71.3元的历史高点,“如果当时卖掉,差不多可以赚10万呢。”老严于是自我调侃,给自己下了个结论——“我这样的人要是能赚钱,天理不容!”  当时没舍得卖,此后股市便步入漫漫熊市,泛海建设昨日收盘价仅5.02元。不过,虽然股价跌到入手价的一半,但经过多年的送股,老严已持有8000多股,成本是负的,“还是赚了一大半。”和刘莉一样,老严也不打算动这只股票,“以后留给儿子吧。”  老严说,还有两只股票,听信内部重组消息买的,都是ST,都不知道是否摘帽,是否退市。
欲知更多股市机会,速速关注微信号:股市机会情报(thsjihui)
回复0条,有0人参与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炒股必备&同花顺财经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最新沪股通股票名单有哪些?沪股通股票名单一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最新沪股通股票名单有哪些?沪股通股票名单一览
本周沪股通净流入额度大幅增加,四天累计净流入金额超280亿元,创下2014年11月沪股通推出以来最大净买入金额。纵观近期数据,可见外资已经发现A股暴跌后的价值,开始积极进场吸纳廉价筹码,在个股的选择上,沪股通资金最青睐金融股。
沪股通4天买入287亿创历史新高
截至8月27日,沪股通已经连续四天净流入,周一流入82.62亿,额度创沪港通开通以来净流入额的次高,周二流入80.71亿,周三流入75.00亿,周四的130亿元额度剩余81.01亿,占比62%,净流入额为48.99亿元。四天累计流入287.32亿元,创下2014年11月沪股通推出以来最大净买入金额。
本周一,沪指下跌8.49%,当日沪股通净流入82.62亿元,使用沪股通额度64%,创下沪股通开通以来第二大单日买入纪录;周二,沪指继续下跌7.63%,当日沪股通净流入80.71亿元,使用额度63%;周三,沪指在双降“利好”出台之后仍下跌1.27%,而沪股通继续抄底,当日净买入73.97亿元,使用额度58%。周四,沪指大涨5.34%,沪股通净流入48.99亿元。
从日内时间点的选择上看,港资的做法是明显的“越跌越买”。本周一至周三,上证指数每天下午2点之后的走势均颇为弱势,但港资的抄底动作都在下午2点之后迅速加快。这一点在周三最为明显,沪股通使用额度在2点前一直保持在10%附近,而在2点之后,沪指开始进一步跳水,沪股通使用率也随着跳水幅度迅速放大,截至当日收盘使用额度已经达到58%。
“在这个全球看空中国,大家也都悲观绝望的时刻,我们也斗胆喊一声,我们对未来不再悲观,传播一点正能量,可能看太早了容易被打脸,但打脸也认了,毕竟今年不被打脸都不好意思。”海通证券在最新一期研报中说,当前看好股市主要有五大理由:一是市场已经不算贵,到了和无风险利率相匹配的合理区域。二是在于我们看到了无风险利率重新下降的希望。三是在于本轮双降中的降息是超预期的,或许打开了中国新一轮宽松周期。四是大类资产轮动又开始转了。五是在于目前市场对改革已经没有任何预期,但其实改革一直在路上,只是需要时间来证明自己。
沪股通资金钟爱金融股
沪港通的资金变动往往能反映海外资金的投资动向,纵观近期数据,可见海外资金已经发现A股暴跌后的价值,开始积极进场吸纳廉价筹码,在个股的选择上,沪股通资金最青睐金融股。
在8月24日至8月25日的沪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中,金融股均占据6席。其中,中国平安(30.01 +3.48%,)连续两日成为买入金额最高的沪股通标的,两日共计有约22亿元资金买入。民生银行(8.21 -0.61%,)、招商银行(17.79 +0.91%,)、中信证券(15.13 -1.63%,)、兴业银行(14.13 +1.15%,)、浦发银行(14.1 +0.86%,)也连续两日占据沪股通十大活跃股榜单,6只金融股买入成交额合计超过25亿元。此外,贵州茅台(192.7 -2.22%,)、伊利股份(15.56 -1.08%,)、上海机场(28.8 +5.77%,)也连续两日受到北上资金的青睐。
在8月26日的买入名单中,中国平安的净买入金额达到7.82亿元,加上8月24日净买入的6.37亿元及8月25日净买入的12.89亿元,港资在三日内净买入27亿元,这3天中国平安的总成交量为300余亿元。当日继续上榜的熟面孔还有:伊利股份被净买入3.84亿元,招商银行被净买入2.89亿元,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也获得了2亿以上的净买入,中信证券及工商银行(4.21 -0.71%,)获得1亿元以上净买入。
8月27日,沪股通成交量前五位的个股为:中国重工(11.71 +7.23%,)、农业银行(2.95 -1.01%,)、中国银行(3.85 -1.03%,)、中国中车(12.09 +10.01%,)和工商银行(601398)。
从二级市场上看,昨日中国平安涨停,成交额连续4日超过100亿元;招商银行大涨9.57%,成交额41.9亿元,在大盘强劲反弹的背景下,金融股多日成为托市主力军。
中国平安(601318)
中国平安日前宣布其2015年度中期业绩。得益于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及险资投资的优异表现,中国平安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99.11亿元,同比增长5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46.4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2.2%。内含价值稳步增长,较2014年末上升15.4%。寿险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4.3%,险资总投资收益率创近年新高。
2015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全力推动核心金融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并重、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互联网+综合金融”的创新模式,协同效应逐步显现。截至日,中国平安总资产约4.6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3311.9亿元,较年初增长14.4%。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9元(2014年同期:1.35元)。董事会建议派发2015年度中期股息每股0.18元(含税)。
东吴证券(12.39 +3.25%,)认为,平安寿险业务价值增长领先同业,预计2015 年下半年新业务价值增速仍在30%以上;产险综合成本率显着低于行业水平,受益综合平台的协同效应,市场份额和承保盈利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浦发银行(600000)
8月25日,浦发银行再度亮相大宗交易平台,且交易对手也是近期大宗交易的常客——银河证券深圳深南大道营业部及机构专用席位。这不是浦发银行首次携过亿股份上榜大宗交易。事实上,在8月20日、21日,机构专用席位便在大宗交易上频频倒手浦发银行。如果再加上机构在此期间从中金公司深圳福华一路营业部买入的8190万股,浦发银行在最近三个交易日共完成19笔大宗交易,累计成交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4%,涉及金额高达101亿元。
从市场表现来看,经过近期的持续调整,浦发银行目前的股价已跌破净资产。截止昨日收盘,浦发银行收报13.98元,涨7.37%。
中信建投指出,上海金融国资整合为浦发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收购上海信托迈出了整合的第一步。由于银行可对接的业务具有广泛性,公司有望成为上海国资中非保险非证券业务的整合平台。
中信证券(600030)
中信证券近日披露的半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11亿元,同比增长195.3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7亿元,同比增长205.97%;每股收益1.13元。
您还在为选股而苦恼吗? 请免费下载最新推出的《操盘软件富赢版V7》试用。《操盘软件富赢版V7》在原有软件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功能,并内置选股方案,让选股更加容易。新增加个股短线操盘,中线操盘提示,让您安全获利。软件免费下载地址:
客服QQ:     6730474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 鄂公网安备26号沪股通股票名单出炉 共568只个股
证券时报网()10月24日讯
10月24日消息,据上证报报道,最新获悉,沪股通股票名单出炉,共568只个股。
沪股通,是指投资者委托香港经纪商,经由香港联合交易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财苑)进行申报(买卖盘传递),买卖规定范围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滬股通股票名單(可買入及賣出)
注意:名單只作參考,滬港通推出時會作更新
更新日期: 日
上交所  股份編號
CCASS  股份編號
面值  (人民幣)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实时热点专区
&&&&财苑社区()融聚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执业分析师、企业高管、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顾问等专家人士,致力于打造中国资本市场高尚社区。赶快加入吧!。
&&&&中国资本市场信披平台实时发布上市公司、基金、港股、监管文件等各类公告,提供免费订阅功能,手机短信提醒。信息公告,即刻知道,详情请登录。
  声明:此栏目文章为证券时报网()原创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证券时报网拥有完整版权。经证券时报网授权转载的,必须正确标注来源。侵权必究。
24小时快讯排行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沪建行 2016 17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