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县为什么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占比大

黎川:山区小县变身为电商大县
  江西黎川,曾经的山区小县,“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虽然盛产香烟、香榧、香樟等农副产品,但“三香”没能给农民带来花香四溢的生活。  黎川,现在的电商大县,不但是传统的“三香”产业,具有黎川特色的陶瓷、油画、鞋服伞及茶树菇等(,)借助电商卖了个好价钱,而且电商与黎川的“中国日用耐热陶瓷基地”、“江西省新型塑料产业基地”和“江西省鞋服纺织产业基地”深度融合,极大地提升了黎川国民经济“含金量”。  一个山区小县,电子商务缘何这样热?“这得益于黎川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支撑,以及拥有一批独具创意活力的创客,共同演绎出电商发展的黎川速度。”黎川东鑫电子商务园总经理蔡福根说。  东鑫电子商务园借势破壳“要怎样才能把我家种的红豆杉放到网上卖?”面对年轻的电子商务经理,40多岁的黎川县日峰镇联盟村红豆杉种植户陈桂海像个小学生。陈桂海的问题,反映出黎川县曾经的窘境。  黎川,产业特色突出。但不容忽视的是,长期以来黎川产业大多集中在中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领域,基本上很少涉足高附加值的研究设计和销售推广领域,在国际和国内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由于长期没能掌握渠道控制权,导致黎川产业丧失价格话语权,阻碍黎川产业未来的战略发展。  为了提升产业附加值,黎川县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商贸强县”战略,建成了以陶瓷、鞋服、油画、皮革、农产品等五大支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在产业链中的位次,黎川县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试水电子商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黎川县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通过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和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更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但相当一部分电子商务创业者在发展过程中,因资金、场地、政策支持等各方面的原因,不仅增加了企业投资和运营成本,而且给企业带来诸多不便,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形成产业集聚。”蔡福根说。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势,黎川县东鑫实业有限公司决定,建设东鑫电子商务园创业孵化基地,为当地打造一个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集成化的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平台,整合资源,形成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  2013年11月,蔡福根在黎川工业园区创办占地48.15亩的东鑫电子商务园,建有130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办公楼和9000平方米的地库,配备有电子商务培训室、农副产品检测中心、快递、网络科技、产品摄影等服务机构等。东鑫电子商务园先后与阿里巴巴、慧聪网、福建德化网结成合作伙伴,还投入科研经费200万元,研发电子商务平台“苏区商城”,抚州特色产品成为品牌,通过网络销往各地。“为了帮助入园的农产品销售企业建立良好信誉,我们引进了县农产品检测中心。企业可直接在园内检测农产品质量是否达标,结果公布在网店上。”蔡福根说。  从2013年投资建设,到如今大批电商企业入驻,短短两年多时间,在“黎川速度”打造下的东鑫电子商务园,率先成为江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江西省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目前,该园入驻企业65家,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我们目前正在申报电子商务孵化器,并积极推荐园内企业申报高企,力争用几年的时间,把东鑫电子商务园打造成全省电子商务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蔡福根说。  电商与传统产业实现深度融合  李义是东鑫电子商务园内的一名“创客”,去年创立了赣农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网上出售黎川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达300万元。2015年,李义又迎来了新的商机,他将上海迪士摩电子有限公司在网上销售的鼠标和键盘的售前售后业务全部外包下来。而他的同城配送业务也将上线,届时将建成以黎川为中心、覆盖周边县市的同城快速物流配送网络。  黎川拥有食用菌和陶瓷两大优势产业。其中,食用菌年种植规模达3亿筒,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居全国之首,并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陶瓷产业拥有陶瓷及其配套企业70家,形成了日用瓷、耐热瓷、卫生洁具瓷、陈设艺术瓷、电力用瓷和酒店专用瓷等六大产品系列,耐热瓷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该县也因此荣获“全国日用耐热陶瓷产业基地”称号。  两大优势产业为该县电商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该县正加快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已有50多家传统企业开辟了电子商务业务。2014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九州陶瓷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食用菌龙头企业利康农工业公司电子商务的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占其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东鑫电子商务园的建立对黎川乃至周边区域产品的推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必将助推黎川县域经济甚至抚州经济的快速发展。”蔡福根说。  江西伟尔马伦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是黎川县服装生产企业,之前仅仅依靠生产加工、实体销售,效益并不高。公司入驻东鑫电子商务创业园后,借助园区的基础,搭建了网络销售运行平台并投入运营,同时扩大了生产规模。经过一年多的生产经营,企业不仅经营状况良好,而且拥有了天猫店2家、皇冠淘宝C店2家。至2015年8月,已解决就业岗位56个。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历年来的统计数据分析,电子商务平台每亿元产值可吸纳1650人就业。电子商务的推广能激发产业联动效应,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推广不仅直接有利于公司自身的发展,还能培育促进相关的上游加工生产业、物流业、信息业、策划业等的发展,可以培育带动一个产业群,加速自主品牌的推广,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政府的苦心耐心与决心“东鑫电子商务园的建设有利于黎川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当地服务业发展、壮大地方经济,同时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黎川县相关负责人说。  为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黎川县成立了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黎川县关于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措施”、“黎川县东鑫实业有限公司综合物流园建设用地意见”、“东鑫实业有限公司综合物流园规划方案”.黎川发展电商之路,处处闪现着政府的苦心、耐心与决心。  2015年7月份,黎川县再次出台政策,决定对电商产业园(区、楼宇集群)给予一定支持。对在黎川县注册并通过B2B、B2C、C2C等电商形式实现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300万元的经营主体,对在黎川县独立注册用户超过3万户的第三方平台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随着东鑫电子商务物流园功能的不断完善,东鑫电子商务园产业集聚效益日益凸显,带动传统企业发展,令十万农户致富,成为了黎川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4年10月,东鑫电子商务园被江西省商务厅评为江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今年2月,黎川县成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此外,黎川县还引进了总投资4亿元、占地200亩的赣闽边际现代物流园项目,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实现电子商务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有效缩短了电子商务的培育周期,迅速提高了黎川县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能力,有效地助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黎川县相关负责人说。“东鑫电子商务园正引领着抚州乃至江西电商业的崛起。”谈及电商业的前景,蔡福根满怀信心地表示,“不出两年,黎川县电商销售额将突破10亿元。我们的目标是要把黎川的电子商务,做成抚州第一,江西无二。”
(责任编辑: HN666)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当前位置: >
山区小县迎来“互联网+”大时代
发布日期: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本网讯(通讯员 徐欣)从前,说到兴山县,人们就会遥想那群山万壑、风景优美的明妃故里;而现在,随着物流网络的普及,农林牧渔大放异彩的鄂西山区小县城也昂首阔步迈上了“互联网+”时代。初尝“互联网+农业”甜头的榛子农户跟随工商巡查人员的脚步,笔者来到了榛子乡幸福村个体工商户郭朋燕店里, 100多平米的门店干净整齐,货架上摆满了香菇、木耳、土蜂蜜,不时散发着阵阵幽香。“我们榛子的杂货店里家家户户都卖的有这些土特产,都是我们自己种的,纯天然!”老板娘郭朋燕向执法人员走来,脚下的限量版阿迪达斯跑鞋格外引人注目。可是,榛子山高路远,谁会专程为这些兴山县遍地都有的“土货”翻山越岭来榛子买?“你看这些蜂蜜,都是刚割下来的,一会儿就快递发深圳去了,这一批就订了十几斤,除去运费,还可以赚四五百块钱。”郭朋燕说,榛子人流量小,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宽带网,所以儿子趁机开了个网店,在朋友圈里一吆喝,订单就来了,加上现在物流也方便,全国各地都有人买这些木耳、香菇、蜂蜜,一个月光网上的销量就有七八千元。眼下正是收获的季节,像郭朋燕这样的家庭式销售比比皆是,老公在外做生意,自己在家掌柜,年轻的孩子则在网络上打造一个土特产线上营销模式,农村信息化直接带领小小榛子乡也进入了“互联网+农业”时代。不仅如此,勤劳的榛子人民还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把自家改造成家庭旅馆,接待四面八方来纳凉的游客。据工商部门登记信息显示,光郭朋燕一人就经营着一家杂货铺、一家农药店以及一家家庭旅馆,而像郭朋燕家的这种模式在小小榛子乡几乎都已经常态化了。“我们榛子人世世代代都是农民,但是农民也要懂知识、懂技术、懂创新。你看现在我们把旅游搞起来了,来榛子玩的人多了,也带动了我们店子的生意。”郭朋燕神情里透露着一股骄傲。郭朋燕向工商巡查人员咨询,自己想把网店搞得“高大上”一点,这样放在网上生意也会好点。工商巡查人员告诉郭朋燕,开网店也需要有营业执照,如果卖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还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并且在淘宝上需要上传相关证照后才能运营。&“网店经营越规范,越容易得到消费者信任。我们网店开始都是异乡的兴山人买,然后再介绍朋友、亲人,现在已经有固定的客源了。加上土特产品都是消耗品,需求量大,所以网店经营得比店子里卖得好多了。”郭朋燕对未来的网上销售很有信心。菜园里的蔬菜也有“身份证”二维码扫一扫,蔬菜种植过程全知道。当老百姓生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蔬菜也不例外。榛子乡副乡长姜林介绍,榛子乡蔬菜全部纳入蔬菜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蔬菜种植的可追溯性。换句话说,只要从这个乡蔬菜标准园出来的蔬菜,都可以通过这个小小的二维码,了解种植的全过程。“以前的蔬菜没有商标,收购商就说不是牌子货,来压低我们的菜价。在工商部门的协调和指导下,‘榛子乡’商标现在已经被我们广泛使用,冠上“榛子乡”商标,并贴上二维码追溯农药使用情况后,蔬菜的品质也就有了保障,每公斤蔬菜的收入比没有使用商标的能多卖一元。”合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书云话语里都是对工商部门的感谢之情。好的品牌就是质量的保证,如今,兴山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商标使用率已高达98%。榛子乡是兴山县海拔最高的乡镇,平均海拔 1300 多米,森林覆盖率 87.7%,昼夜温差 10度以上,雨量充沛,土质肥沃,周边 100 公里无工业污染,在这样优越的地理条件下,加上当地农民使用有机肥,生产出来的蔬菜口感好,病害少,营养价值丰富。兴山县工商局针对地理区位的特点,进一步对辖区商标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农、林、牧、渔业等特色产业,积极申报地理标志展现山区县特色。“绿色决定生死”,兴山县工商局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引导农民绿色化种植、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行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让蔬菜带着“身份证”走进市场,消费者用手机扫描一下包装盒上的二维码,蔬菜的相关信息都能一目了然。同时,工商部门指导该乡创名优品牌,去年,“榛子乡”牌成功续展宜昌市知名商标,目前正在争创湖北省著名商标。据榛子乡副乡长姜林介绍,今年以来,榛子乡共发展高山蔬菜18000亩,着力在提品质、优品种、创品牌上做文章,推动蔬菜产业做优做强,预计每亩蔬菜将为农民带来4000元左右的收入。探索无尽可能的兴山电商李波在兴山电商圈算是红人。2012年,他用8万元资金办起了土特产销售网店,到现在粉丝已经近万。作为昭君故里,李波取“生长明妃尚有村”之意,给自己的产品设计了品牌:“尚村”,专门开发有尚村特产小山菇、尚村干土豆片、昭君腌菜、昭君腊肉、香溪野菊花茶、神农之巅土蜂蜜等系列土特产品牌。现在,李波的网店已经蓝冠加身,顾客好评不断,营业额最高一天达3万多元。截至目前,营业额已达到200多万元。同行谈起李波都无比佩服,叫他“兴山第一电商”。“我淘宝店铺里面卖的都是兴山土特产,货源都是我在榛子、高桥、南阳各个乡镇去收购的,回来后我再分装,挂在网店上卖。”李波向巡查人员介绍。长期行走在山野,哪里的蜂蜜口感好、哪里的腊肉味道香,李波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开店快五年了,李波也和兴山各个乡镇的一些农户成为了合作伙伴,通过和他们签订协议,由这些农户提供正宗山货,李波来负责后期包装销售,这样,山里的农户不再担心销路,李波销售的农产品也有了品质保证,可谓“双赢”。从郭朋燕式的农副产品自产自销到李波式的收购式销售,都是兴山迈入“互联网+农业”时代的典型代表,就目前来看,这个趋势还在扩大。据工商部门统计,目前,兴山的农副产品销售已经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进程,现在登记备案在册的电商就有近百家。工商部门在巡查中了解到,80%的农副产品实体店主都会在网上销售自己的产品。随着沪蓉高速、郑渝高铁的修建,物流和时间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兴山农副产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指日可待。县工商局在了解到李波的情况以后,工商局认为,李波作为兴山电商的一面旗帜,必须竭尽全力去帮扶他和他的“尚村”品牌,也旨在通过指导帮扶李波,来带动全县电商的全面发展。不巧,工商局商标广告股负责人在国家商标网上查询后发现,原来早在2013年,就有天津的一个公司注册了,虽然并未使用,但是现在李波不能继续使用“尚村”品牌了。眼下,李波只能重新注册一个新的商标,才不会构成商标侵权。于是,工商局商广股负责人屈德全拨通了李波的电话,将商标侵权以及可能带来的处罚一一向他说明。“要么你就等天津的这个公司的商标到期后抢先注册,但是这个有风险,要么你就重新再注册一个商标,把你的产品全部都规范起来,统一使用这个新商标。”屈德全向李波建议后,李波听取了他的建议。过不了多久,全新的商标也将申报成功,届时,李波淘宝店铺上的兴山特产都将拥有同一个品牌。在“互联网+农业”营销这条路上,李波是兴山电商届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他带领着兴山农副产品的千军万马在互联网上有一番大作为。“我不生产这些农副产品,我只是兴山土特产的搬运工。”李波笑着说,能够通过互联网把家乡的农副产品、并且获得那么多人的认可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其实,他最感谢的,是这个“互联网+”时代。
责任编辑:县委宣传部宜宾高县生态建设超7亿 山区小县迈出生态大步伐
宜宾高县生态建设超7亿 山区小县迈出生态大步伐
& & & &3月4日,笔者在宜宾高县了解到,去年该县生态建设总投入7亿元,完成县城周边绿化面积1937亩,营造林面积4.5万亩,森林覆盖率45.44%,成功创建&四川省绿化模范县&。
  高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和乌蒙山南麓,山地占43.88%,人口53万,是川、滇、黔结合部的山区小县。&今年还将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力争实现&省级生态县&创建目标。&该县县委书记张世炜说。
  生态理念加速发展。该县在生态建设上,坚持生态植被和绿色效益相结合的理念,着力在大力发展生态茶园、生态林竹、生态花卉等产业,不但提高了农民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增添山川绿点;而且奠定了一、二、三产良性互动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全县建成生态茶园23万亩,生态林竹60多万亩,生态花卉5万多亩。今年,该县更加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逐步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大力实施污染物总量减排,深入开展污染源限期治理,启动&全国绿化模范县&创建工作。
  生态建设多头并进。该县着力从建设生态村庄、生态乡镇、山水园林县城等方面着手,改善生态人居环境。目前,已完成285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评审,确定了46个生态村庄建设近期目标,沙河镇天府园田、庆岭马桥等13个生态村聚居点正加紧推进,胜天流米、庆岭文武等特色业态文明新村也加快建设,建成市级生态村30个、县级生态村50个、庆岭乡、可久镇等8个乡镇建成省级生态乡镇。在川南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上,不断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名列全省第26位、全市第4位;《高县县城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完成初设,全面完成硕勋大道景观绿化、迎宾大道和迎宾广场及其周边景观改造、滨江大道西二段道路及景观打造等项目,白鹤林大道道路及景观打造、硕勋公园景观打造及周边风貌塑造等项目顺利推进。
  生态治理坚持不懈。在2012年取缔南广河非法养鱼网箱的基础上,去年启动了&还一塘清水&行动,全县中小型水库和山坪塘开始取缔肥水养鱼、网箱养殖等活动。同时,去年,投入环保资金1.57亿元,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4个,扬尘治理、&三场&建设等专项行动取得成效;久凌化学废气处理和蜀酒酒业污水处理通过验收,重点企业高洲酒业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县委县政府把生态环境作为最核心的竞争力来推进工作,将倾注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高县53万人民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张世炜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期存款占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