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超级高端的商业高端医疗保险险产品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中金财经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五款高端医疗险大PK 住院+门诊全报销生育保障各不同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许晨辉&&&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端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不断有险企开发具有个性化的医疗保障计划来满足高端人群的需求,打出100%理赔、全球救援等标签。北京商报记者在统计对比平安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安联保险以及安盛天平保险等险企的五款产品时发现,产品均对特殊疾病进行承保,但在特色服务方面却各有不同。
  保额高保费多
  “住院+门诊”全理赔
  通常来看,高端医疗保险保费交一年保一年,属于消费型。最大特点是可以100%报销门诊、住院等各项医疗费用;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国际医院不限;用药和治疗服务不限;目前市场主要产品保额都在800万元以上,但可选责任每家保险公司的规定不一。
  为此,北京商报记者挑选了市场上热销的五款高端医疗险,年龄不同,保费各异,尤其值得提醒的是,每家公司的产品保障范围各有侧重,收取保费也并不相同。不过,这些高端保险的共性就是:保额较高,保费不菲,保障范围较为全面。
  以38周岁女士为例,招商信诺“寰球尊享钻石计划”,每年保费为3.3万元,年度最高保额2000万元;中国平安“尊欣环球至尊计划”每年保费4.8万元,年度最高保额300万元;安盛天平“卓越环球全球计划”每年保费4.3万元,年度最高保额1800万元;安联保险“钻石至尊全球保障”每年保费7.9万元,年度最高保额1890万元;工银安盛人寿“尊贵计划”每年保费5.9万元,年度最高保额2380万元。
  整体来看,以上五款高端医疗险的被保人均无国籍限制,对重症监护病房费、手术室费和急诊室费等各种医疗费用支出全额赔付,对门诊治疗基本全包。
  承保特殊疾病
  平安设上限
  在特殊治疗方面,五款高端医疗险均对精神病不同程度提供了保障。其中,工银安盛人寿能够对精神疾病的住院治疗在保险计划连续生效12个月后延长30天的精神治疗并且全额保障;中国平安保障20万元,其余三家公司的高端医疗险均全额赔付。此外,中国平安和工银安盛人寿均对艾滋病及其并发症承保。
  在紧急医疗运送方面,上述五款产品均提供不同程度的救援服务。其中,招商信诺还在当地提供救护直升机;除安盛天平之外,以上四家公司均提供当地救护车服务;工银安盛在全额保障遗体遣返和就地安葬之外,还全额保障一晚住宿以及紧急医疗转运费,安盛天平可提供24小时紧急支援服务。
  从保障范围来看,招商信诺和中国平安仅包含“住院+门急诊”;另外三款产品则为“住院+门急诊+生育”。在生育保障方面,生育包括产前检查、早产、顺产、医学必须剖腹产、产后复查费和妊娠并发症治疗等,工银安盛人寿保障最高为8.9万元, 安盛天平年度总赔偿限额9万元,等待期12个月;而安联保险分娩并发症每次报销限额12.6万元。工银安盛人寿还提供保障最高8.925万元、安盛天平提供15天内有医疗必要的婴儿费用。
  切勿重复投保
  高端险普通险保障有交叉
  事实上,高端险主要在于保障更全面,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这也意味着普通的疾病保障也包括。因此,有保险专家提醒,防止重复投保,如果是报销类项目,只能报销一次,津贴类服务并不受影响。此前赴港投保催热香港重疾险,而香港重疾险与高端医疗险就有一定的重合性。
  据了解,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都属于健康保险,都是以被保险人的健康为保险标的,但却是不同的险种。对于重大疾病保险,香港保险的优势明显,有绝对的竞争力。对于高端医疗保险,香港保险的覆盖范围虽不如内地广,但针对性更强。香港高端医疗保险的保费便宜,而且保障额度更高,也可以选择一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自付,超出该范围才由保险公司赔付。
  高端医疗险主要针对高端客户,无论是高端医疗还是普通医疗险,都是消费型保险产品,如果没有发生赔付,通常并不会退还本金。保险业内人士建议,如果经济条件一般,鉴于每年高昂的保费没必要买高端医疗险。有保险公司人员解释,重大疾病保险的针对性更强,高端医疗险的普适性更强, 如果资金有限,建议配置重疾险+普通医疗险,实现较为全面的保障。
  北京商报记者 许晨辉
责任编辑:cnfol001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热销排行榜
1.2.3.4.5.6.7.8.9.10.
最近浏览的其他商品
浏览更多同类商品
【 】??????????
978-7-122-27313-0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读者对象:
¥25.80&&&
立刻节省:¥12.20
现在有货,10本以上
所属分类:
本书采用通俗的语言,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并结合常识来解释和分析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热点争议。包括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医保政策的制定如何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进行权衡,如何用有限的预算尽可能地化解公众的医疗经济风险,如何尽可能地改善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评价等。
熊先军,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正司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中共党员,德国医学博士。2007年至今,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年任原劳动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任原劳动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医疗处副处长、处长。任卫生部政策法规司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副处长。年北京协和医院医生。从事医疗保险理论研究、技术标准研究。
第一篇 基于国情选择医保制度 // 11 “两江”试点是全民医保的种子 // 22 医保制度走社会保险道路是历史选择 // 63 谈社会医疗保险的社会性 // 104 全民免费医疗没有宪法依据 // 135 医疗保障制度的下一步建设 // 156 完善个人账户政策要谨慎地系统设计 // 177 医保有结存是制度性结果 // 208 城乡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整合的方向 // 229 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 // 2510 整合城乡医保制度中的若干问题 // 2711 城乡医保管理体制应回到法制的轨道 // 3112 对山东省医保城乡整合调研的体会 // 3413 大病保险应该委托给商业保险吗 // 3814 “社保”和“商保”的比较 // 4015 这算哪门子的市场化 // 4216 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迫在眉睫 // 4517 应加快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研究 // 48第二篇 在医改深水区探索医保发展 // 5118 发挥好市场和政府的两个作用 // 5219 医改要以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为导向 // 5420 医改应先遵循常规再学习国际先进经验 // 5721 《解读中国医改》书评 // 6022 医改应特别关注委员代表对体制问题的意见 // 6323 五大分歧影响2015年医改 // 6624 发挥全民医保的效能,需要改革医疗服务供给体系 // 6925 公立医院改革应遵循市场规律整体推进 // 7226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战略思考 // 7527 医改要明确医生和医院的关系 // 7928 有医保还需要有效的医疗服务 // 8229 医疗服务质量 // 8530 医保监管延伸到医生难度不小 // 8831 解决医疗体制问题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前提 // 9132 对分级诊疗的异见 // 9433 为北京市允许在职医生开诊所的改革思路叫个好 // 10134 取消定点资格审批不是取消定点管理 // 104第三篇 支付制度是一种价格机制 // 10735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 // 10836 支付制度与按项目定价制度的关系 // 11237 改革制约支付制度发挥作用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 11638 医疗保险总量控制 // 12039 总额控制不等于总额预付 // 12240 门诊统筹安能担起调整资源配置的重任 // 12641 医疗保险领域的质量与价格 // 12842 药物经济学应用于医药政策决策的困境 // 130第四篇 价格改革与医保支付标准 // 13343 放开低价药价格,向市场定价机制迈进一步 // 13444 积极应对药价改革,冷静看待医保支付价 // 13745 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看点 // 14046 对医保促进药品市场合理价格的思考 // 14347 药品价格由市场机制确定的几个常识 // 14648 厘清医保药品支付标准的定义和内涵 // 14949 用市场常识理解医保药品支付标准 // 15250 药品价格改革落到具体政策还很纠结 // 15551 药品医保支付价与支付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 // 16052 药品“医保支付价”管理的市场化组织构架和运作方式 // 16453 重庆医疗价格改革为什么夭折 // 16754 医保要警惕医药价格调整的腾笼换鸟策略 // 17055 议“医保要跟上” // 17456 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放开价格的期待和疑惑 // 177第五篇 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 18157 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 // 18258 如何理解医保制度的结果公平 // 18459 重特大疾病保障应针对灾难性经济风险 // 18760 “医疗不公平”争论存在误区 // 19061 基本医疗保险保障目标的定位 // 19262 医疗保险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报销比例吗 // 19463 合理有效的门诊保障让全民医保体系更加全面完整 // 19664 解决异地就医要注重强化管理 // 198
客服专线:010- 客服邮箱:
Copyright & 北发图书网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北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图文】第十章医疗保险评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十章医疗保险评价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大小:141.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困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财新网“村夫日记”专栏作家。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大健康产业的长期关注者。本专栏主要将视角投射在医疗投资这一资本市场的新热点,记录医疗产业投资的大变局。近作《互联网医疗大变局》于2015年11月出版。微信公众号:cunfuriji。赵衡最新文章
  【财新网】(专栏作家 赵衡 孙雯艺)多年来申请处于停滞状态。近来资本进入健康险开始升温。据媒体报道,继太保安联之后,阳光保险、国寿等也想要申请专业健康险牌照进入这一领域。
  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医疗保险是一种保障型的产品。也就是说,按年付费,花一笔钱购买一个保障。这不仅是一种财务保障,更为被保险人提供就医各方面高质量的服务。因而,这种产品是一种风险防范,和中国大部分消费者购买保险,想要保本的预期很不一样。也正因为文化和认知上的差异,中国用户往往在购买这类产品后,抱着把本用回来的心理而过度就医,医院由于缺乏监管,也会配合用户的这种心理,导致商业医疗保险发展非常艰难。
  市场上提供这类所谓高端医疗险产品的大部分是外资公司,或者是有外资背景的合资公司。他们提供的医疗保险的特点有三。第一,从高端医疗险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高端医疗险从国际客户起步。在中国市场也就是外籍工作人员,多为外资企业的驻中国高级员工。这批人的特点是能够很顺利地理解保险的保障意义,因此在高端医疗保险发展的早期阶段,这类产品有文化认同上的优势,因此提供这类产品的保险公司考虑的是全球一致性,而不是本土化。
  第二,正因为从全球一致性出发,高端医疗保险的保障程度高,价格也很高,接受的公司大部分是外资企业,然后慢慢发展成一些本土雇佣的高管,也包括一些民营企业高管。但是总体来说,这类产品的保障性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在中国,同样的优质医疗服务并不容易获得。这也正是高端医疗保险最软肋的地方,虽然可以从产品设计上获得较高的保障,并且可以通过外资公司的全球医院网络,获得全球优质医疗资源。但矛盾的是,哪怕价格再高,保险公司对本土的私立医院或公立医院VIP部门也没有任何影响力,不能和服务方紧密合作去提供服务,甚至不能保证服务的质量。
  从这三个特性来看,高端医疗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必然是两点,一是局限,市场规模极小且增长势头有限;第二则是和服务方之间缺乏紧密合作,让高端医疗保险不能真正成为一种优质服务产品,没有服务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让高端医疗保险注定走不远。
  首先,从市场规模上看,价格因素制约了高端医疗保险做大会员数量。这和医院环境息息相关。正因为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极不透明,包括高端私立医院在内的服务方均缺乏和商业保险之间的数据沟通。因此,保险公司完全没有能力介入整个就医流程去控制费用,于是不得不把这种费用风险转嫁给消费者,通过提高保费控制自身的风险。这种做法一方面是面对服务方的无奈造成的,但一方面也制约了自身市场的发展。
  第二点极为关键,高端医疗服务所标榜自己的优质服务,至少在现阶段仍然是空中楼阁。
  高端医疗保险的差异化服务之一是医院直付,保险会员在看病时无须垫付现金,而是由保险公示直接为其支付费用。然而,这种直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付,目前的操作办法是保险公司派现场人员垫付,或者通过第三方公司垫付,一些保险公司事后要求被保险人支付自费部分。这是一种手动处理的办法,风险有两方面。一方面事后向客户追讨是有风险的,另一方面这种手动模式下保险公司仍然是被动方,数据和医院没有互通,也没有交流,没有能力去干预任何治疗过程,对控制费用和监管服务质量毫无益处。
  同时,医院的强势让保险公司提供医疗服务成为空中楼阁。虽然高端保险公司建立了优质医院服务网络,包括一些昂贵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的VIP部门,但事实上,要对服务产生影响力是很有限的。中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仍然集中在公立医院,高端医疗保险所针对的高净值人群看重的恰恰是这些最优质的资源。大部分用户其实并不认可私立医院(包括昂贵医院)在治疗复杂疾病上的能力,用户自然而然期望在购买了高端医疗保险的时候获得公立医院最好的资源。但矛盾的是,保险公司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公立医院自身有量的优势,并不会倒求保险公司给其带流量。而且公立医院是一个庞大的利益体系,保险公司并没有任何谈判的筹码,所谓转诊绿色通道,公立医院专家VIP预约,其实保险公司并没有能力向用户保证可以做到。
  最后,所谓的疾病管理等非常符合国外保险控制费用和提升用户体验的服务,也很难在中国的土壤里培植。被用户认可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这些用户最想要的资源恰恰也是最难撬动的,也是最没有经济动力去做疾病管理的。因为疾病管理作为控制费用的手段之一,并不能直接带来收入,这并不是名医有动力去做的。因此,高端保险所谓的疾病服务,和市场资源是错配的。
  由此来看,中国目前由外资公司或有外资背景的合资公司所提供的高端医疗保险在服务上只是空中楼阁,无法对服务方产生影响注定了高端医疗保险只能局限在很小的市场里,而且很难控制风险。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范颖洁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新闻订阅:订阅后,一旦财新网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发邮件通知您。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接收的频率:
确定增加订阅含有的新闻?
,您所订阅的新闻会发送到邮箱:(此邮箱不可更改,且每个邮箱最多可同时订阅20个关键词
您已选择接收的频率为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财新名家推荐
更多专栏文章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端医疗保险哪家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