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精准的计算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吗

存货取得和发出计价方法有什么区别
来源:易贤网&& 阅读:38 次&&日期: 10:01:45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存货取得和发出计价方法有什么区别”,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问:发出计价方法和存货取得时的计价方法有什么区别?
1.存货取得计价的核算。
在实际工作中,影响企业存货入账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购存货的成本。①购货价格应根据发票金额确认购货价格,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②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就是指企业购入存货在入库以前所需要支付的各种费用,如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③相关税费,是指企业购买、自制或委托加工存货发生的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税费。
(2)加工取得的存货成本,由采购成本、加工成本构成。
(3)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的成本。①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②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的存货成本,按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③盘盈存货的成本,应按其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进行会计处理,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当期管理费用。
2.存货支出计价的核算。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以合理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1)个别计价法。这样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
(2)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人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
(3)加权及移动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因此从管理角度看这种方法并不是很严谨。而移动加权平均能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而且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
(4)计划成法。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均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更多信息请查看
【】&&&&&【点此处查询各地各类考试咨询QQ号码及交流群】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 & & &
&&& &nbsp&nbsp&nbsp会员注册
本站不参与评论!()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本站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请选择辅导类型:
您的位置:&&&&&&&&&&&&&>&正文
2015年初级会计职称知识点《初级会计实务》: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09:30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论坛&& |
  2014年已经结束,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提前做好下一年备考准备,打好基础,网校全面启动2015年网上辅导招生工作&。另外,网校论坛学员为大家分享了初级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务中,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成本。
  企业应根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管理的要求、存货的性质等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以及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对于性质和用途相同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一、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
  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工作量较大。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二、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发出存货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 (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和金额,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四、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的合计金额,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的合计额,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 责任编辑:Uni
辅导班次及价格
2018年网络班
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2018年面授班
3500元/全科
当期考不过,下期免费学
&&上一篇:&&&&下一篇:&&
··········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
 经济法基础课程
 经济法基础班课程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
 经济法基础课程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
 经济法基础课程
经典课程,科学搭配。4大课程 7类学习资料 7项特色服务
超值套餐:特色班+无纸化模拟系统=400元/门特色班+续学保障+无纸化=650元/门
学习期限:特色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选购续学保障:当期考不过、下期免费学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7大课程 9类学习资料 11项智能服务
超值套餐:精品班+无纸化模拟系统=570元/门精品班+续学保障+无纸化=950元/门
学习期限:精品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选购续学保障:当期考不过、下期免费学
记忆曲线测试
一对一跟踪教学7大课程 11类学习资料 7项人工服务
超值优惠:赠送机考操作及应试技巧课程、无纸化系统等
学习期限:实验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选购续学保障:当期考不过、下期免费学
大数据智能教学 精准定位省时省力7大课程 13类学习资料 6项定制服务
超值优惠:赠送机考操作及应试技巧课程、无纸化系统、高频考点、考点汇编电子书等
学习期限:定制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选购续学保障:当期考不过、下期免费学
双师教学+助教指导+专属密卷现场教、学、练、答一体化教学
超值优惠:赠送无纸化系统、专属题库、考试教材、“梦想成真”系列辅导书等
学习期限:当期考不过、下期免费学特色班网络课
手机/平板电脑专属课程,有效利用零散时间,让你10分钟就学会一个知识点!
超值优惠:购网课再购同科目移动班享七折优惠
学习期限: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会计网校”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华会计网校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中华会计网校”。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0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6059|回复: 0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提示】涉及到的会计科目:资产减值损失(损益类会计科目)(影响营业利润)存货跌价准备(资产类的备抵科目)二、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构成不同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产品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通过需要加工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估计售价-产品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人工和制造费用);不需要加工的材料(直接对外销售)的可变现净值=材料的估计售价-材料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三、具体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一)产品存货期末计量
【提示】需要注意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由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销。【举例】甲公司生产A产品,期末A产品有100件,其中40件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合同价格为120元/件,每件A产品的成本为110元/件,当前该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05元/件;预计销售每件产品将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税金费0.5元/件。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作出相关处理。&&无合同部分&&&&成本:60×110=66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330&&贷:存货跌价准备 330 &&&&报表列示6270元&&&&可变现净值:(105-0.5)×60=6270(元)&&&&发生减值:330元&&&&有合同部分&&&&成本:40×110=4400(元)&&&&无减值&&&&报表列示4400元&&&&可变现净值:(120-0.5)×40=4780(元)&&&&没有发生减值&&错误做法:将可变现净值相加=050(元)与成本11000(元)相比,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所以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例题4•单选题】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日,公司与华山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约定于日向华山公司销售某类机器1000台,每台售价1.5万元 (不含增值税)。日,公司库存该类机器1300台,每台成本1.4万元。2011年资产负债表日该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不含增值税),预计销售税费为每台0.05万元。则日甲公司该批机器在资产负债表“存货”中应列示的金额为(& & )万元。(2012年)A.1 625B.1 775& &&&C.1 820D.1 885【答案】B【解析】有合同部分:存货的成本= =1400(万元),可变现净值=(1.5-0.05)×(万元),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无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以账面价值为1400万元;无合同部分:存货的成本=300×1.4=420(万元),可变现净值=(1.3-0.05)×300=375(万元),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所以账面价值为375万元。“存货”中应列示的金额=5 (万元)。(二)材料(含自制半成品)存货的期末计量
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产品发生减值时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可变现净值-进一步加工成本=(产品的估计售价-产品的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进一步加工成本【例题5•单选题】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期末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日,甲公司库存材料成本为35万元,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1万元,预计产成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50万元,销售费用为6万元。假定该库存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日,甲公司该库存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 )万元。A.2B.4  &&C.9D.15【答案】A【解析】该材料加工为产品的可变现净值=50-6=44(万元),材料加工为产品的成本35+11=46(万元),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产品发生了减值;材料的可变现净值=44-11=33(万元),材料的成本为35万元,所以库存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35-33)。【提示】如果根据该材料生产的产品有的有合同,有的没有合同,则需要分开计算。材料用于生产产品,往往需要给出多少件材料生产多少件产品。【易错易混淆试题6•单选题】甲公司日库存配件100套,每套配件的账面成本为12万元,市场价格为10万元。该批配件可用于加工100件A产品,将每套配件加工成A产品尚需投入17万元。A产品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28.7万元,估计销售过程中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1.2万元。该批配件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日该批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 )万元。A.0B.30& & C.150D.200【答案】C【解析】100套配件对应100件A产品,相当于是每一套配件生产一件A产品。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7-1.2=27.5(万元)A产品的成本=12+17=29(万元)配件的可变现净值=27.5-17=10.5(万元)单件配件的成本为12万元,单件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2-10.5=1.5(万元)。甲公司日该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5×100=150(万元)。【易错易混淆试题7•单选题】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库存配件100套,每套配件的账面成本为12万元,市场价格为10万元。该批配件可用于加工100件A产品,将每套配件加工成A产品尚需投入17万元。其中50件A产品签订了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合同价格为30.5万元,A产品2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28.7万元,估计销售过程中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1.2万元。该配件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该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 )万元。A.0B.30C.75D.150【答案】C【解析】100套配件对应100件A产品,相当于是每一套配件生产一件A产品。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有合同部分)=30.5-1.2=29.3(万元)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无合同部分)=28.7-1.2=27.5(万元)A产品的成本=12+17=29(万元)无合同部分发生减值,有合同部分无减值。配件的可变现净值=28.7-1.2-17=10.5(万元)单件配件的成本为12万元,单件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2-10.5=1.5(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5×50=75(万元)。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按实际成本进行存货核算的企业,在下列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中,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A.先进先出法B.移动加权平均法C.后进先出法D.个别计价法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应付账款B.预收账款C.应收账款D.预付账款2A.现值B.重置成本C.公允价值D.可变现净值3A.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B.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C.本年利润D.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4A.资产负债表B.利润表C.所有者权益变动表D.现金流量表5A.会计分期B.持续经营C.权责发生制D.会计主体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7 Baidu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存货发出计价测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